粉体的润湿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粉体材料表面润湿性及在材料工程中的意义

粉体材料表面润湿性及在材料工程中的意义

粉体材料表面润湿性及在材料工程中的意义润湿性是材料表面的紧要特性之一,通过静态接触角来表征,影响润湿性的因素重要是材料表面的化学构成和微观结构,重要通过表面修饰和表面微造型来更改材料表面润湿性。

润湿性已经直接应用到了生产和生活中,构建超疏水表面和润湿性智能可控表面是现阶段的讨论热点,对于建筑、涂饰、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紧要的意义。

超疏水纳米自洁涂料润湿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如水滴在玻璃上的铺展,雨滴对泥土的浸润等等。

润湿性是材料表面的紧要特性之一,并已经成功运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润滑、粘接、泡沫、防水等。

近年来,随着微纳米技术的飞速进展以及仿生学讨论的兴起,对于固体表面润湿性的讨论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具有超疏水表面的金属材料具有自清洁作用,从而提高其抗污染、防腐蚀的本领;而在农药喷雾、机械润滑等方面却又要求液体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所以对于材料表面润湿性的讨论在材料工程中具有紧要的意义。

为了调控材料表面的润湿性,人们通过接枝、涂层、腐蚀等浩繁方法从化学构成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对材料进行了改性,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1、润湿性润湿是指液体与固体接触,使固体表面能下降的现象,常见的润湿现象是固体表面上的气体被液体取代的过程。

例如在水干净的玻璃板上铺展,形成了新的固/液界面,取代原有的固/气界面,这个过程的完成与固体和液体的表面性质以及固液分子的相互作用紧密相关。

润湿作用实际上涉及气、液、固三相界面,在三相交界处自固—液界面经过液体内部到气—液界面的夹角叫接触角,以表示,通常通过Young方程计算得到,该方程是讨论液—固润湿作用的基础。

一般来讲,接触角的大小是判定润湿性好坏的判据。

若=0,液体完全润湿固体表面,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090,液体可润湿固体,且越小,润湿性越好;90180,液体不能润湿固体;=180,完全不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凝集成小球。

这是理想表面的情况,并且也没有考虑到重力的影响,然而对于实际表面,多数都是粗糙和不均匀的,还有表面污染的情况,影响接触角的因素变得多而杂。

粉体工程与设备(基础篇)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济南大学

粉体工程与设备(基础篇)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济南大学

粉体工程与设备(基础篇)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济南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参考答案:粉体的表征;粉体的堆积与填充;粉体的润湿与颗粒流体力学;粉体的基本形态第一章测试1.原级颗粒是()形成的粉体颗粒。

参考答案:最先2.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当量粒径小于2.5()的颗粒物。

参考答案:微米3.下列哪一种不是粉体粒径大小的表示方法()。

参考答案:表面积“m2”4.球形颗粒的扁平度为()。

参考答案:15.球形颗粒的表面积形状因数为()。

参考答案:π6.粉体物料的样品中,粒径的累积分布为50%的粒径是()。

参考答案:中位粒径7.若一粉体符合R—R粒度分布,在R—R图上粒度分布直线越陡峭,则该粉体的()。

参考答案:粒度分布越均匀8.标准偏差σ表示粒度频率分布的离散程度,其值越小,说明分布越()。

参考答案:集中9.在等径球体规则填充模型中,()填充模型空隙率最大。

参考答案:立方体填充10.粉体随机填充时,紧挨着固体表面的颗粒形成一层与表面形状相同的料层称为()。

参考答案:壁效应第二章测试1.粉体表面的润湿角θ在90°<θ≤180°为浸渍润湿。

参考答案:错2.形成液桥的临界湿度为65%。

参考答案:对3.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受到的力为重力、浮力和阻力,其中沉降速度越大阻力越大。

参考答案:对4.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受到的阻力与流体的雷诺数有关。

参考答案:对5.湍流区的阻力系数是雷诺数的函数,随着雷诺数变化,不是常数。

参考答案:错6.根据颗粒雷诺数的大小,球形颗粒沉降情形下大致可分为层流区、过渡区和湍流区。

参考答案:对7.在重力场中的沉降可以将细颗粒甚至胶体从流体中分离出来。

参考答案:错8.若单位时间的流量为Q,流体粘度为μ,颗粒层迎流断面面积为A,层厚为L,压力损失为ΔP,得到平均流速与ΔP成正比。

参考答案:对9.颗粒在离心场中流体内的沉降速度不大于其在重力场中的沉降速度。

第八章 润湿作用

第八章 润湿作用

将液体滴于固体表面 上,液体或铺展或覆 盖于表面,或形成一 液滴停于其上,此时 在三相交界处,自固 液界面经液体内部到 气液界面的夹角就叫 做接触角。
8.2 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Young方程
sg - sl = lgcos
沾湿
浸湿 铺展
习惯上将

=90°定义润湿与否标准
8.3 接触角的测定
(三)高能表面的自憎现象
当有机液体的分子在高能表面上发生 吸附,并形成定向排列的吸附膜,被吸附 的两亲分子以亲水基团固定于固体表面, 而以疏水基团构成最外层,使高能表面的 组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变成低能表面。 当 c lg 时,这些液体便不能在自身的 吸附膜上铺展。这种现象称做高能表面的 自憎现象。
8.5 固体的润湿性质 (一)低能表面与高能表面
实际关心问题: (1)什么样的固体被润湿,或不被润湿 (2)什么样的液体具有好的润湿性
将固体分为两大类:凡
sg>100mNm-1,叫做高能表面 sg<100mNm-1,则为低能表面
(二)低能表面的润湿性质
(1)Zisman等人发现:同系列液体在同一 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 cos lg 做图可 得到一很好的直线,外推至 cos =1处, 相应的液体表面张力值指示:此液体系 列中 此值者,皆不能在此固体上自行 铺展。只有同系物中 此值时方可在此 固体上铺展,故此值 c 叫做该固体的临 界润湿表面张力(临界表面张力)。
倾斜玻璃上的水滴(右图)
(2)表面不均匀性
如果液体表面由对液体具有不同亲和力的a、b两部分 组成,两者各占有表面分数xa和xb。这种表面称为复 合表面。
cos xa cosa xb cosb
sg xa sga xb sgb

药剂学 1~10章 重点总结

药剂学 1~10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选择题)#1、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2、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形态.#3、药物制剂是指药物具体的品种。

#4、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药剂学的基本理论;2)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3)新技术与新剂型;4)新型药用辅料;5)中药新剂型;6)生物技术药物制剂;7)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①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②1963年版(第二版)药典分为两部(中药,化学药与生物制剂);③2005年版(第八版)药典分为三部(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三部生物制品;④2010年版药典是第九版(现用),自1985年(1985年版,第四版)起每隔5年修订和补充新内容的《中国药典》出版发行;不定期发行的药典三部1953、1963、1977年版。

#6、1)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2)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临床前(非人体)研究工作的管理规范.3)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选择题)1、药物溶剂的种类:①水;②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醚类、酰胺类(二甲基亚酰胺)、亚砜类(二甲基亚砜万能溶媒)等7种.2、药物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溶解度,溶剂的极性大小以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的大小来衡量。

极性大的容剂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大,反之数值小。

数值越相近的溶剂和溶质,越能互溶。

3、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

润湿分散剂解决涂料颜填料润湿、分散和悬浮稳定的原理

润湿分散剂解决涂料颜填料润湿、分散和悬浮稳定的原理

润湿分散剂解决涂料颜填料润湿、分散和悬浮稳定的原理无机颜料粉体在涂料浆料中要充分提高分散性必须要达到润湿、分散和稳定,才能提升涂料的使用的性能,润湿、分散和稳定是三个不可分离的过程,每个过程所起到的作用什么呢?
润湿性:在涂料体系中,润湿主要的目的是降低物质的界面张力,很多的粉体填料如果不经过润湿降低其表面张力会导致他们的分散时长甚至分散不佳;
分散性:分散是粉体填料多聚体在外力作用下分离的过程,软团聚的话,通过搅拌与超声震动,即可降低或者消除粉体间的表面能,如果是硬团聚的话,需要通过机械力配合分散剂来充分对粉体进行分散包覆。

稳定性:指无机粉体经过分散剂分散以后,不再发生絮凝(返粗)的过程。

无机填料团块的机械分散可通过高速分散机、砂磨机及三辊研磨机来实现:紧密粘连的粒子将被压碎从而得到一定细度的颜填料,其中决定性的一步是通过加入分散剂将分散开的粒子稳定下来。

润湿分散剂的作用原理:
润湿实际上是一个表面置换过程,润湿剂分子将颜填料表面的空气置换移去,从而降低液/固之间的界面张力,增强颜填料亲液性,以达到提高分散效率和分散稳定性目的。

对润湿剂选择有两个关键指标:润湿剂的浊点和润湿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

目前多使用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润湿剂。

对颜填料分散性能好,防止颜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集;与树脂、颜填料有适当的兼容性;不影响涂料主体的性能;无毒、价廉是作为涂料用分散剂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现代涂料助剂尤其是高分子分散剂,同时兼具润湿和分散作用,人们常称其为润湿分散剂。

润湿

润湿

在解决实际的润湿问题时,应首先分清它是哪一类型,
过程,从整个过程看,它是一浸湿过程。但实际上它
却经历了三个过程:(a)到(b)为沾湿,(b)到
(c)为浸湿,(c)到(d)为铺展。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V
铺 浸 沾 展 湿
S
L
S
图4.11 固体进入液体过程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三、非理想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7、真空中Al2O3 的表面张力约为900尔格/厘米2,液态铁
的表面张力为1720尔格/厘米2,同样条件下,界面张力
(液态铁-氧化铝)约为2300尔格/厘米2,问接触角有 多大?液态铁能否润湿氧化铝?

8、表面张力为500尔格/厘米2的某液态硅酸盐与某种多
晶氧化物表面相接触,接触角θ=450,若与此氧化物相 混合,则在三晶粒交界处,形成液态小球,二面角ψ平 均为900,假如没有液态硅酸盐时,氧化物-氧化物界 面的界面张力为1000达因/厘米,试计算氧化物的表面 张力?
受三个界由面张力的作用来处理。当三个作用力达到平衡时,
应有下面关系
cos


LV SV SL
SV

SL


LV
cos

SV


F
LV
C O S

SL
F 润湿张力
这就是著名的Young方程。式中γSV和γLV是与液体的饱和蒸
气成平衡时的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
目录 图4.12
上页 下页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退 出
因此:
(1)θ<90°时,θn<θ,即在润湿的前提下,表面粗糙化 后θn变小,更易为液体所润湿。 (2)θ>90°时,θn >θ,即在不润湿的前提下,表面粗糙 化后θn变大,更不易为液体所润湿。 大多数有机液体在抛光的金属表面上的接触角小于90°,因 而在粗糙金属表面上的表观接触角更小。纯水在光滑石蜡表 面上接触角在105~110°之间,但在粗糙的石蜡表面上,实

润湿

润湿

润湿润湿是指一种流体(也可以是气体)被另一种液体从固体表面或固—液界面置换的过程。

润湿往往包括三相。

可以是一种气体和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或者—种固体和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或者是固、液、气三相,甚至可以是三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构成的三相。

然而,人们通常研究得最多的润湿现象是气体被液体从气—固或气—液的界面上取代的过程。

接触角:若在固、液、气三相交界处,作气—液界面的切线,自此切线经过液体内固—液交界线之间的夹角,被称之为接触角(contactangle),以θ表示。

接触角程度的判断:θ=0°完全润湿θ<90°润湿θ>90°不润湿θ=180°完全不润湿在液体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它会吸附到液—气和固—液界面上,改变θ,从而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润湿程度。

称能使液体润湿或加速润湿固体表面的表面活性剂为润湿剂称能使液体渗透或加速渗进入孔性固体内表面的表面活性剂为渗透剂。

润湿剂的分子结构特点:良好的润湿剂其疏水链应具有侧链的分子结构,且亲水基应位于中部,或者是碳氢链为较短的直链,亲水基位于末端。

由于润湿取决于在动态条件下表面张力降低的能力,因此润湿剂既要能降低表面张力又要能扩散性好,能很快吸附在新的表面上.Surfynol 104和AOT是典型亲水基在中间疏水基带支链的高效润湿剂。

润湿剂有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阳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一般不用作润湿剂。

提高矿苗中金属的含量,使这种矿有开采的经济价值,浮选是最重要的手段之—。

浮选:就是使各种固体颗粒彼此分离的一种手段。

例如可大规模地和经济地处理粉碎了的矿石,以使有用的矿石与脉石或矿石中的杂质分离。

蜡针与水之间的接触角θ>90o,水的表面张力的合力产生的△P的方向向上,而液面受重力的影响方向向下形成凹液面。

当蜡针处于:排开水的浮力和γ水的合力与蜡针的质量相等时蜡针就能浮游在水面上。

浮选剂矿物浮选是借气泡浮力来浮游矿石的一种物质分离和选矿物技术,常称为固—固分离浮选.它使用的浮选剂是由捕集剂、起泡剂、pH调节剂、抑制剂和活化剂等成分按需要适当地配制的。

粉体工程研究中粉体的润湿与分散之间的关系

粉体工程研究中粉体的润湿与分散之间的关系

粉体工程研究中粉体的润湿与分散之间的关系摘要:现如今,粉体润湿与分散关系研究得到了重视,怎样改变粉体外层性质,优化粉体处理过程,成为粉体工程重要研究内容。

不过,我国在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一些粉体测定接触角进行液体对粉体润湿状态,检测侧研磨时间、沉降属性将润湿和分散有效连接获得粉体外层特点状态,用于粉体工程研究分析。

关键词:粉体工程;粉体润湿;分散关系;研究分析以粉体作为目标,通过Crowl渗透速度方法检测粉体改性过程中接触角的变化,通过粉体接触角变化分析润湿性。

同时,检测分散属性进而确认粉体润湿性和分散性的关系。

一、粉体工程中粉体润湿分析粉体润湿指的是液体和固体融合生成固液界面的过程。

因为润湿、固气界面消失生成固液界面,可以看到固体外层自由能变化即是润湿程度基准。

不过,目前为止还没有适合的方法检测固体外层自由能与固液界面的自由能。

有研究提出接触角概念用于润湿性量度。

根据接触角关系分析确认不同物理量关系方程成为young氏方程(如图一),一滴液体和固体平面接角,三相平衡时固液-液气界面的夹角。

γsv与γlv表示固体与液体表层张力,γsl是固液界面的界面张力。

接触角θ在0°--180°之间代表不完全润湿的各状态。

照相技术不适用于直接检测粉体的接触角。

此外,也有提出渗透速度法检测粉体接触角,这种方法将粉体装入玻璃管内,检测液体渗透进粉体柱的速度叫做渗透速度法。

数据处理采取Washbun方程:L2t=γlv·cosθ·r/2η,其中,γlv、γ表示液体外层张力与粘度,γ是粉体内毛细管束的平均半径,L表示液体在粉体柱内渗透距离,t表示渗透时间。

由此可知,L2—t关系是一条直线,通过该直线斜率就会得到粉体对液体的接触角θ。

γ 与液体属性没有较大联系,其关键在于粉体柱属性。

所以,相同的粉体能够应用在cosθ液体确定γ参数。

笔者通过苯用于完全润湿的液体。

液体对粉体润湿过程需要利用固液界面取缔固气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体的润湿名词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润湿”这个词,润湿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展开能力。

而对于粉体来说,润湿更多指的是液体在粉体表面上的润湿性能。

本文将通过对粉体的润湿名词解释,探讨润湿现象在粉体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润湿性
润湿性是描述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展开的能力,是由液体与固体之间表面张力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液体和固体之间的表面张力越小,液体越容易展开并覆盖固体表面。

当润湿性较高时,液体可以在固体表面上形成连续的薄液膜,使其完全接触并渗透到固体内部。

润湿性可以通过接触角来表征。

接触角是液体与固体接触线与固体表面相交所形成的角度。

若液体与固体表面完全接触,接触角为0°;若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呈球状,则接触角为180°。

较小的接触角表示润湿性较好,液体可以完全覆盖固体表面。

二、粉体的润湿性质
粉体是由许多微小颗粒组成的松散物质。

对于液体来说,润湿粉体表面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表面结构
粉体表面的结构特征对润湿性质有很大影响。

若粉体表面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微孔或凹凸不平的结构,液体在粉体表面的润湿性较好。

这是因为表面积增大了液体与粉体的接触面积,使液体更易与粉体接触并渗透。

例如,一些多孔的粉体如炭黑、氧化铝等,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并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

2. 粒径和颗粒形态
粉体颗粒的尺寸和形态也会影响润湿性质。

对于粒径较小、形态较规则的粉体,液体在粉体表面的润湿性较好。

小粒径可以提高润湿性,而不规则形状会减弱润湿性。

因此,在一些工业应用中,通过控制粉体颗粒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改善液体在粉体表面上的润湿性能。

三、润湿在粉体中的应用
1. 涂料行业
润湿性是涂料行业中常用的重要参数。

涂料的润湿性能决定了其在涂装过程中
的流动性和附着性。

对于粉末状涂料来说,其润湿性是实现涂料与基材完全接触并形成均匀涂层的关键。

因此,在涂料生产中,通过选择合适的粉体材料、优化颗粒形状和控制粒径分布,可以改善涂料的润湿性能。

2. 塑料制品
润湿性在塑料制品的表面处理中也具有重要应用。

塑料制品的表面常常需要进
行润湿处理,以提高墨水、胶水等液体在塑料表面的附着性和印刷质量。

通过在塑料表面涂覆润湿剂,可以改善液体的润湿性能,使其更好地渗透和覆盖塑料表面。

3. 化妆品
在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中,润湿性是很重要的性质。

例如,润肤霜、乳液等产
品需要有良好的润湿性能,以确保产品能够迅速渗透并与皮肤接触。

同时,润湿性也能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柔滑度和舒适感。

总结:
粉体的润湿性是描述液体在粉体表面上展开和渗透的能力。

表面结构、粒径和
颗粒形态是影响粉体润湿性质的重要因素。

润湿性在涂料、塑料制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工业生产中,了解和掌握粉体润湿性质的特点,对于优化产品性能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