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苏氨酸营养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苏氨酸对畜禽的营养研究进展

苏氨酸对畜禽的营养研究进展

中的 第 二 或第 三 制 性 氨 基 酸 。 此, 因 进

. 5 10 R , 步深 入 探 讨 和 研 究 苏氨 酸营 养 代 谢 添 加 苏 氨 酸 至 日粮 的0 7 % ( 1 %N C) 日增 重 较 对 照 组 (0 R 差 异 显 著 , 8 %N C) 饲 料 报 酬 也 取 得 了 一 定 的 改 善 。 易 中 华
苏 氨 酸 是 畜 禽 所 需 的 必 需 氨 基 善 , 表现 日增 重 的 提 高 和 料 肉 比 的下 降 ,
酸 。 畜 禽体 内 的分 解 代谢 过程 中 , 在 苏 氨 酸 是唯 一 不 经 过脱 氨基 作 用 和 转 氨
和 C h n1 5 ;tu k和 Szr1 5 )的 o e .9 0Src i ,9 0 e
高 大麦 和小 麦) 第 三 ( 或 玉米 ) 但 苏 氨 酸 的 含 量 超 过 一 定 量 时 , 料 氨 基 第 二 ( 粱 、 饲
酸 平 衡 开 始发 生偏 离 . 果 生 长 成 绩 反 而 制 性 氨 基 酸 ,在 体 内通 过 特 殊 的 代 谢 结 的 断 奶 仔 猪 。 平 衡 赖 氨 酸 、 硫 氨 基 酸 在 含 的 低 蛋 白质 日粮 中 , 充 苏 氨 酸 有 提 高 生 补
中图 分 类 号 :867 ¥ 1.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0 1(0 8 2 0 1- 3 10 — 4 420 ) — 0 10 0
要 苏氨 酸 已被 证 明 是 动 物 维持 和 生 长 的 必 需 氨 基 酸 , 多 实 许
验表明 , 苏氨 酸 对 不 同生 长 阶段 和 生 产 目的 的 鸡 、 都 有 一 定 的 营 养 作 猪 用 。本 文 对 苏氨 酸 的在 动 物 体 内的代 谢 途 径 、 物 学作 用 、 响 需要 量 的 生 影

苏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苏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为大人带来形象的羊生肖故事来历为孩子带去快乐的生肖图画故事阅读
维普资讯
第 1期
庄 苏 等 .苏 氪 酸在 养 猪 生产 中 的 应 用
锈 : 黔 氧
庄 苏
( 南京农业大学曲糟科技学院

陈保 华
20 9 ) 10 5
A, 参与体 内蛋 白质 苏氨酸Oh 自 13 年从纤维蛋 白水解的产物中 31 苏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 A ) ') 95 r . 分离和鉴定 出来 ,并证明是最后发现的必需氨基酸 的 合 成 Tr h 直接参与蛋 白质 的合 成, 在整个生命 活动过 A )此后 . A。 人们对 " r E 的营养代谢作用进行 了大量 a 研究。通常认为 , 在猪的实用 日粮中,h 是第二或第 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猪 日粮中 T r Tr h 缺乏 . 将导 三限制性氨基酸。随着赖氨酸(y) Ls、 蛋氨酸 e合成 致 日 O 粮中氨基酸的平衡失调 , 影响猪对饲料的消化吸 品在配合饲料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 使得 LsM t 收和生长 速度 。 y 、 e不 再是常规型 日粮的主要 限制性氨基酸 ,h 在猪 日 Tr 粮 3 苏氨酸可转化其它物质 , . 2 间接参与生命活动 中 的 缺 乏 ,对 猪 的 生 产 性 能 的 影 响 也 日渐 突 出 。 由图 1 可以看出,h 在酶的作用下 ,能生成甘 Tr H ne as n等( 9 ) 1 3 9 研究表明 . 在低蛋 白高粱一 豆粕基础 氨酸(l 。 l是也蛋白质 的建筑材料。 Gy Gy ) 饲料 中T r h 至 日 粮中添加合成 Ls ,h 成为生长猪的第一 限制 少有 3%被转化 为  ̄y y 后 Tr 0 l,占体 内全部合成 Gy l 量的
10 l 。 0m 水

苏氨酸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苏氨酸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I ( 2 5  ̄ C ) = 5 . 6 4 。 产 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将有利于促进苏氨酸 电点 p 产 量 的增长 和其他 相关 产 品的生产 开 发 。 2 苏 氨酸 的生产 工艺 目前 , L 一 苏氨酸 的制备方法 主要有生物合成 1 苏氨 酸的化 学结构 及 理化性 质

要: 针 对苏氨酸的化 学结构 、 理化性质 、 生产工 艺、 生物 学功 能、 作 用机 理及其在动物 生产 中的应 用作一综
述, 并展 望 了其应 用前景 。
关键词 : 苏氨 酸 ; 动物生产 ; 生 产 性 能
苏 氨酸 ( T h r e o n i n e ) 是从 纤 维蛋 白水解 产 物 中 C H f O H1 一 C H f N H2 ) 一 C O O H,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分 离 和鉴定 出来 的一种 氨基 酸 ,因其 结构 类 似 苏 1 1 9 . 1 8 。苏氨 酸分 子 中有 两个 不对 称碳 原子 , 共有 但 只有 L 一 苏 氨酸 是 天然存 在 并 对机 糖 而命 名 为苏 氨酸 , 是最 后 被发 现 的必需 氨 基酸 。 4种 异 构体 ,
理论意义和巨大的潜在价值。色氨酸营养 的研究
色氨酸对营养代谢 的作用主要通过 以下几方 对节约蛋 白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 同 面实现 :色氨酸可转化为促进畜禽生长的尼克酰 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理想蛋白的生物学基础。
胺并预防尼克酰胺缺乏症 的出现 ;色氨酸对脂肪
2 4
中,化学合成法和蛋 白质水解法因为存在一些缺 和 0 . 3 % 水平 的苏氨酸均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 、 陷已不再被使用。 生物合成法则因生产成本低 、 资 饲料利用率和蛋壳质量 ,并能促进蛋白质在鸡蛋 源节约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逐渐成为工业化生产 中的沉积 , 其中, 添加 0 . 2 %水平苏氨酸的效果要 L 一 苏氨酸的主要方法。生物合成法包括直接发酵 优于常规蛋 白组 ; 赖翔等研究发现 , 在仔猪 日粮中 法 和 酶转化 法 两种 。 酶 转化 法 的优点 是专 一性 高 、 添加 一定 水 平 的苏氨 酸 能在 一定 程度 上减 轻 伪 狂 产品单一及易于精制 , 近年来很受重视 。 但酶法生 犬 病 毒 ( P R V) 引起 的仔 猪 料 重 比的 上 升 趋 势 , 并 产L 一 苏氨酸的报道并不多。 直接发酵法生产 L 一 苏 有提高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 的趋势 ,还能缓解 氨酸 ,通常采用短杆菌属细菌的 仅 一 氨基一 B 一 羟基 P R V诱导的免疫应激产生 的肠道形态学病变 ; 韩 戊酸 ( A H V)和 S 一 ( 2 一 氨基 乙基 ) 一 L 一 半 胱 氨 酸 国全等研 究 发现 ,补充 苏氨 酸对感 染 P R V 的 ( A E C ) 双重抗性变异株 , 其对 菌种 的生 产能力 和 I P E C — J 2 细胞 先天 性 免疫 功能 具有 分子 表 达水 平 发酵设备及发酵条件要求都较高。解晓鹏从土壤 的 调控 作用 ,总体上 能 够抑 制 I L 一 1 B 、 T N F — O t 、 中筛选出 3 株产生 L 一 苏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 , 经 T G F 一 1 3 1基 因表 达 ,加 强 I L 一 6 、 I L 一 1 5基 因表达 , 处理后连续传代 , 具有 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 在未经 但影 响具有时间效应 ; J t k  ̄ , b , 王建红等研究表 明, 优化 的摇瓶发 酵条件下发酵 7 2 h可产生 L 一 苏氨 扣除氨基酸平衡 日粮 中 3 0 %水平的苏氨酸会显著 酸O . 3 1 g / L 。 降低犊牛的生产性能 ,并会显著降低犊牛血清中

猪生命周期中饲料添加剂应用最新进展

猪生命周期中饲料添加剂应用最新进展

猪生命周期中饲料添加剂应用最新进展Robert A.Easter博士动物营养学教授美国伊利诺大学动物科学系饲料添加剂是一类在猪日粮中添加量很少、用以纠正由于主日粮成分中的缺乏而导致的营养缺乏症或在猪的生长中起特殊作用的物质。

广义上说,饲料添加剂可分为四类:(1)维生素;(2)微量元素;(3)氨基酸;(4)生长和/或效益促进剂。

最近几年在这些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下面对一些关键性的发现进行综述。

维生素随着1948年维生素B12的发现(瑞克斯等1948)。

1949年阐明了它对猪的必要性(霍根&安德森)。

有资料证明:在以谷物为基础的日粮中,仅添加饼粕类饲料、必需微量元素和工业生产的维生素,就能够使猪表现出最高的生长率和最佳的繁殖性能。

到五十年代中期,人们发现可以将所有的动物性和鱼类产品从谷物——豆粕型日粮中去除而并不影响生产性能(卡罗&克里得,1956)。

这使猪饲料的生产大为简单化,也使农场和乡村有可能生产更经济的优质配方。

近二十年来,研究工作者首先考虑的是鉴定那些必须添加到谷物一—豆粕型日粮中、使畜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的维生素;其次是研究这些维生素的添加量。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即并非所有鉴定出的维生素都需添加到日粮中去。

除维生素B12外,以植物性饲料为基础的日粮多数都合有某一种维生素。

但有时这些维生素的存在形式不能为猪很好地利用。

例如:豆粕中胆碱含量比较丰富,但利用率仅65%(莫利特&贝克,1976)。

玉米中含有的尼克酸实际上足以满足猪的需要,但其利用率相当低(路斯等,1967)。

维生素A在黄玉米中以胡罗卡素形式存在,含量相当丰富。

但由于贮存而使活性降低,(成恩瑞特等,1969)。

此外,其它的因素也影响维生素的添加量。

如由小肠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K通常能满足猪的需要。

然而饲料的霉变可提高对这种维生素的需要量,况且在这种情况下,添加这种维生素会有明显的效益(里茨恩等,1971)。

全球广泛的研究和大量田间试验得出了日粮中应添加的维生素的种类;它们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尼克酸、泛酸、核黄素、维生素B12、。

苏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苏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l d t d . ¨ ;l 【 】 i
日 T I r 玎 . i 1
苏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龚华村 ’ 国茂 ,胡翊炜 ,徐 ,王诤韦 华 (. 1江西省进贤县畜牧局 ,江西 进贤 3 10 ;2 江西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江西 370 . 南昌 30 2 ) 3 0 9
阻、 侧料利用率下降、 免疫机能抑制等症状。 近年来 , 赖氯酸、 蛋 等非必需氯基酸 , r苏氯酸可转变成丁酰辅酶A、 r , t 琥珀酰辅酶
氨酸 合 成 品在 饲 料 中得 剑 r 泛 应 用 , 氯酸 逐 渐 成 为影 响 动 A异生成糖 , J 苏 维持体内血糖的平衡 。

苏氨 酸的理化性质
苏 氯酸的 化学 称为 C 氦基 一p , X
苏糖 , 故命名为苏氯酸 , 是最后发 的必需氦基酸 。 其分 式为 降至极限 。 伍喜 林等对苏氯酸影响仔猪采食量的研究表明 , CH N 结构式为C C I H)C NH )C Ot, O , H I( 0 H( O t相对分子 苏氨酸对采 食量有 定的调节作用, 仟猪采食量和 日增重随苏 质量为 19 1 。 .8 从结构 呵以_ 1 胥出, 苏氧酸 子 l具 有2 } 1 个不对 氯酸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 但超过0 7 8o1 食量和 日增重又开 .4  ̄,采 /,
. 物 生 产 性 能 的 限 制性 冈素 , 苏 氯 酸 的 进 一 步 研 究 , 助 于 有 2 2 对采 食 量 的 影 响 对 有
效 地 指 导 告禽 生 产 。
苏氯酸的一个重要作用足它对告禽采 食量的影 响。 oe C l等
报 道 , 动物 获 得 最 佧 牛 产性 ~,]随 苏 氯酸 水 平 的 增加 , 食 在 IF, l vI . , 采 丁酸 , 其 结构 类似于 量逐渐增加并达到高峰 , 动物在 达到最佳 生产性能 时 , 采食量

苏氨酸对畜禽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苏氨酸对畜禽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苏 氨 酸 的 羟基 对 形 成 糖 上 的 黏 液 素 氨基 酸 骨 架
酯 键是 必需 的 . 些构 成 了黏 液 素 的主要 分 子量 这
( 0 8 % ) 5 %- 0 。
吸收面 积增加 约 2 0倍 ( 沈霞 芬 ,0 1 。 2 0 )
3 肠 黏 膜 屏 障 . 2
黏液 素糖 蛋 白主要 由富含 苏氨 酸 的肽 合 成 . 据估 计这些 肽组 成 了将 近 13的黏 液素 可利用 的 /
蛋 白质 肠 道产 生黏 液素 的种类 和数量 影响 微生
肠 黏膜 屏 障 由肠 黏膜 机械 屏 障 、化 学 屏 障 、
生 物屏 障和免 疫屏 障组 成 肠 黏膜 机械 屏障 包括 肠 黏液 屏 障 ( 主要 是 杯状 细胞 分 泌 的黏 蛋 白) 和 肠 细胞 屏 障 ( 主要 是肠 上 皮 细胞 间 的紧 密连 接 ) 。
以及 苏氨 酸醛缩 酶催 化转 变 为其他 物质 . 氨酸 苏 的详 细代谢 途径见 图 1 i 。Br d等 (9 3 用 鼠的试 18 ) 验 研究 发现 . 在正 常饲 喂条 件下 有 8 %的苏 氨酸 7 通 过 T G降解 .而在 限饲 或饥饿 条件 下 T H在 D D
命 名为苏 氨酸 。在 大多数 植物 性饲 料 ( 尤其是 谷
3 肠 道 黏 膜 免 疫 系统
31 小肠 黏 膜 结 构 及 生理 功 能 .
小肠 从前 至后 可分为 十二指 肠 、 空肠 、 回肠 3
段 小 肠壁 的结 构分 为 4层 . 自管腔 面 向外依 次
为 黏膜 层 、黏膜 下层 、肌层 和浆 膜层 ( 常 生 。 董
20 ) 0 1 。其 中黏膜层 由上皮 、 固有层 和黏膜肌层 组

猪在营养与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猪在营养与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1 1
猪 在 营 养 与 免 疫 方 面 的研 究 进 展
王 艳 丽 肖焕 星 ( 辽宁 沈阳农业 大 学畜牧 兽 医学 院 , 阳 l 0 6 ) 沈 1 1 1
摘要
关键词
营养 免疫是相辅相成的。营养素是促进动物生长 、 维持猪 体内正常免疫 功能 的重 要物质 ; 免疫 系
VC具有抗 应 激 和抗 感染 作 用 , 与机 体 免 疫 功
能密切相关 。赵君梅 ( 0 1 表明 日粮 中添加 VC能 泌 一免疫系统 网络 , 起动 物 一 系列 行为 上 和代 谢 20 ) 引
提高血浆球 蛋 白含 量和球 / 清蛋 白 比, 改善仔 猪免疫 上 的改变 , 而影 响动物 的生长和营养 需要量 。 从
提高体 液及细胞 免疫 功能[ 。 8 ] J胡萝 卜 } 素除作 为维 生 素 A 的 前体 物 外 , 还具 发育 , 巴细胞增 殖 、 细胞 上 I- 体 的增 加 、 导细 NK L2受 诱
胞 毒性 T细胞 的活力 。
2 免疫状况对猪营养代谢和营养需要 量 的 影 响
免 疫系统 受外 来抗 原 刺激 后 , 通过 神 经 一 内分
赖氨酸 水平低 到需要量 的 3 时 , 0 也未 能 抑制 对 绵 解 作用 。这些疾 病 的特 点 是免 疫 反应 失 控 , 而产 从 羊红细胞 ( R C) 多杀 巴氏杆菌 的抗体 反应 , 明 生 过多 的炎 性 细胞 因 子 , SB 及 说 对机 体 造成 损 伤 。同 时对 赖氨酸 对机体 的抗体合 成影 响很 小 。但 对母 猪的生 c 3和 ∞ 6 UF 的平衡 具有 重要意 义 。 t 厂 一P A
猪 ; 养; 营 免疫

仔猪营养研究新进展

仔猪营养研究新进展

导管位置展示
Venous Infusion 静脉输液
Jugular V. 颈静脉 Superior Vena Cava
上腔静脉
Hepatic V. 肝静脉
Hepatic A.肝动脉
Portal V.门静脉
Gastric Infusion
Portal Infusion 门静脉灌入
Mesenteric A.肠系膜动脉 Umbilical V.脐静脉 Renal V.肾静脉 Renal A.肾动脉
Gut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 Why concern nutritionists ?
肠道内的氨基酸代谢: 为何引起营养学家的关注
The dietary requirement for some amino acids increases due to, low synthesis, increased utilization, or decreased digestibility because of :
研究项目概述
Amino acid metabolism & requirements: piglets, growing pigs and humans氨基酸代谢及营养需要: 小 猪, 生长猪以及人类。 Sow nutrition: requirements for and dietary availability of amino acids and energy母猪营养:氨基 酸与能量的母猪需求量以及日粮提供; New method for ‗true‘ amino acid availability for protein synthesis using indicator amino acid oxidation 氨基酸氧化指标——一种测定蛋白质合成 中真氨基酸利用率的新方法 Net energy values for Canadian feedstuffs加拿大饲 料净能值; Amino acid metabolism of the gut : roles in gut growth & function, immunity and protection, effect on dietary requirements 氨基酸在肠内的代谢: 对肠 道生长及功能的作用, 免疫与保护, 以及对日量需求 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苏氨酸营养的研究进展刘明启孙建义(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教育部动物分子营养重点实验室)摘要:苏氨酸(Thr)是猪的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它在动物体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如促进生长、提高免疫机能等;并且添加Thr可以更好地平衡日粮氨基酸,使氨基酸比例更接近于理想蛋白质从而降低猪对饲料中蛋白含量的要求。

Thr这些作用使其在饲粮中的添加愈来愈重要。

本文就Thr的代谢途径、生理作用、猪Thr需要量等作一介绍。

关键词:苏氨酸;代谢途经;免疫;猪Thr是由W.C.Rose在1935年从纤维蛋白水解产物中分离和鉴定出的,因其结构类似苏糖,故将其命名为Thr,并证明它是最后被发现的必需氨基酸(EAA)。

赖氨酸(Lys)、Thr、色氨酸(Trp)是许多猪饲料的限制性氨基酸,例如:大麦、高梁、小麦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L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Thr;而玉米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L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Trp,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为Thr。

近年来,合成Lys和Met 在配合饲料中的应用,Thr逐渐成为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限制性因素。

1 Thr的理化性质苏氨酸的分子式为C4H9NO3,结构式为CH3-CHOH-CHNH2-COOH,带一个β羟基,分子量为119.12;有旋光异构性,L-Thr对动物有效,D-Thr不能被动物利用;L-Thr为无色至微黄色晶体,有极弱的特别气味。

2 Thr的代谢途径Thr在畜禽体内的代谢途径与其它氨基酸不同,它是唯一不经过脱氢酶作用和转氨基作用,而是通过Thr 脱水酶(TDH)和Thr脱氢酶(TDG)以及醛缩酶催化而转变为其它物质的氨基酸。

其代谢途径见图1。

图1 Thr的代谢途径(引自ADM公司,1995)注:1 为禽类Thr代谢的关键酶;2 为猪体内Thr代谢的关键酶。

3 Thr的生物学作用3.1 Thr参与体蛋白质的合成Thr作为猪的EAA和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猪日粮中Thr缺乏,将导致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失调,影响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生长速度。

Zimmerman(1987)认为,添加高于正常生长需要的Thr(提高12%)有利于猪瘦肉的最大沉积,同时使用Lys 和Thr可以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节约蛋白质资源。

侯永清(2001)以玉米—小麦—豆粕—花生粕为基础日粮,添加3个水平的Thr(0.60%,0.68%,0.76%),饲养早期断奶仔猪(25日龄),试验期为22d。

试验结束时取肝脏及背最长肌,测定组织样品中的蛋白质、DNA、RNA含量,并计算CP/RNA的比值,以研究蛋白质合成效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日粮中Thr的不同水平对肝脏中蛋白质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不同水平Thr对肝脏及背最长肌中DNA、RNA含量及CP/RNA比值无显著影响。

3.2 Thr与猪的免疫胃肠道上皮和一些免疫蛋白质中富含Thr,这表明Thr与免疫作用有关。

试验证明,一定程度的Thr缺乏对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影响要比对动物机体全身性能的影响大得多。

Thr缺乏会抑制免疫球蛋白及T、B淋巴细胞的产生,进而影响免疫功能。

Kelley等(1978)报道,给采食高粱的仔猪补饲Thr,可防止血浆IgG含量减少。

胡倡华(2000)报道,Thr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可能与Thr促进抗体合成有关。

Kelley等(1987)认为动物对Thr需要量较高,可能与免疫球蛋白中Thr含量高有关。

他们指出,动物不同的生理功能有不同的氨基酸需要量,Lys 是氮储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Thr是IgG生成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Chung(1997)报道,给泌乳母猪配制含Thr和其它氨基酸充分的日粮可以提高母猪泌乳量,加快仔猪断奶前的生长速度。

李德发等(1998)报道,提高日粮中Thr水平有助于迅速提高生长猪血清球蛋白和IgG含量(P<0.05),但不影响最终含量,血清抗牛血清白蛋白抗体水平随日粮Thr高而升高,当日粮Thr为0.54%时,20~30kg生长猪的生长速率最佳。

目前保证最佳免疫机能的Thr需要量还没有比较合理的推荐用量。

计成(2001)在25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3个水平的Thr(0.60%,0.68%,0.76%),2个Lys水平(0.29%,0.39%)测定不同Thr水平对免疫器官重量、淋巴细胞数量及组成、血液Ig效价、及SR?鄄BC(绵羊红细胞)免疫后抗体效价。

结果表明,日粮Thr和Met的不同水平显著影响血液中IgG效价及抗SRBC 抗体效价(P<0.05),机体免疫机能最佳时适宜的CP、Lys、Met及Thr水平分别为18%,1.3%,0.39%及0.68%。

3.3 Thr对猪采食量的影响伍喜林等(1994)对Thr影响仔猪采食量的研究表明:Thr对采食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随Thr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超过0.748%时,采食量和日增重开始下降。

Co1e等(1983)报道,在动物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前,随着Thr水平的增加,采食量增加并达到高峰;动物在生产性能最佳时,采食量降至极限区;Thr过多时采食量明显降低。

这与Henry(1983)的研究结果一致。

获得最大采食量的Thr需要量低于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Thr需要量,在接近Thr需要量最适水平附近,采食量变化很大。

Rossell(1985)的研究表明:Thr超过最适需要量时,随Thr水平的升高,采食量和日增重持续下降,Thr 过少过多都降低采食量和日增重,这可能与添加Thr影响了日粮的适口性和氨基酸平衡有关。

3.4 Thr对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伍喜林(1994)报道,日粮Thr水平为0.748%时。

血清谷丙转氨酶最高,血清尿素氮最低,表明体内蛋白质代谢作用加强,氨基酸利用率提高。

因此,日粮中Thr的水平可以明显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及体内的代谢过程。

郑春田(2000)研究认为,血清游离Thr浓度随日粮Thr水平升高而升高,但在日粮Thr 水平达到0.65%之前,升高较为缓慢;超过0.65%后,血清游离Thr浓度急剧升高。

理论上认为,在Thr 没有满足需要时,血清中游离Thr被组织利用合成体蛋白质;Thr满足需要后,血清中游离Thr蓄积增多。

日粮中Thr水平对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

伍喜林(1994)报道,日粮Thr水平为0.68%时,抗脂肪肝的效果较好。

3.5 Thr对神经调节的影响Thr有降低大脑中色氨酸和5-羧吲跺乙酸的作用,从而影响动物的神经调节。

这可能与Thr阻碍Trp 进入大脑有关。

因此,有必要将Thr与神经化学因子结合起来研究。

4 猪Thr需要量与缺乏症4.1 Thr需要量Thr的需要量受猪的品种类型、性别、生长阶段、环境温度及饲粮氨基酸平衡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猪对Thr的需要量见表1。

蛋白质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决定于氨基酸的组成。

“理想蛋白”概念的提出与应用,为解决饲料氨基酸不平衡问题提供依据,在猪饲料中添加Thr也基于此原理。

众多研究表明,快速生长的瘦肉猪比普通猪对饲料氨基酸需要量(相对于能量)更高,母猪比去势公猪对氨基酸的缺乏敏感;日粮蛋白质来源或日粮类型的不同,猪对Thr需要量也有差异。

林映才等(2000)对3.8~9kg体重超早期断奶仔猪Lys/Thr最适比例研究后认为,Lys/Thr为100:68时最为适宜,这一结果与Breke(1994)所得结果相一致。

Zimemran(1985)研究表明,5~15kg仔猪日粮Thr含量为0.7%时,能获得最大料重比,低于ARC(1981)的推荐值0.84%和NRC(1998)的推荐值0.86%,但高于NRC(1979)推荐值0.56%。

伍喜林等(1994)报道,日粮中Thr水平为0.748%时,仔猪采食量、体增重、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但饲料转化率和血清尿氮最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0.68%时最高,而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此时最低,抗脂肪肝效果较强。

从以上分析和表1可知,近年来,猪Thr需要量比过去制定的标准要高,这可能与Thr特殊的代谢功能即为葡萄糖异生的前体物有关。

表1 猪对Thr的需要量 %注:*为NRC1988年推荐量4.2 Thr缺乏症猪缺乏Thr时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发生脂肪肝;同时,引起机体内生化指标发生一系列变化:肝糖元浓度增加,血浆游离限制性氨基酸浓度降低,血浆糖皮质激素和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上升,血清β-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尿中尿素排出增加,尿囊素排出降低。

给仔猪饲喂缺乏或过量的Lys和Thr日粮,仔猪采食量降低,蛋白质和能量沉积下降,血中氨和尿素浓度升高,蛋白质生物合成降低,加剧粪和尿中氨基酸和含氮物的排泄,使血中氨基酸浓度下降,且肝脏中氨基酸氧化酶和尿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加,加速了蛋白质的降解。

强饲不含Thr的饲粮,引起一系列生长和形态学的变化:动物肝脏增重显著、排肠肌重量降低;胰腺、颚下腺、甲状腺和脾脏发生萎缩。

5 结语众多研究表明, Thr作为畜禽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具有提高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改善胴体品质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在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Thr,可获得高蛋白质日粮的饲养效果,这不仅节约了蛋白饲料,而且因蛋白质的充分利用,降低了尿酸等含氮物的排出,从而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人们对Thr的生物学作用、代谢途径和需要量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因此,合成Thr将会像合成Lys和合成Met一样,在养猪业中得到普遍应用。

目前,工业合成的饲料级Thr已经上市,以下几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Thr在机体各部分的降解动力学及如何参与机体蛋白质的形成; Thr 对猪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在抗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Thr在脂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以及对肝脂肪合成及转运的影响;猪的各阶段Thr的确切需要量以及在低蛋白质日粮中Thr的实际添加量。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