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淋巴细胞形态特点
淋巴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如何?

淋巴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如何?一、淋巴细胞的主要形态淋巴细胞是一类核细胞,其主要形态特征表现为细小的圆形或近似圆形形态。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淋巴细胞的胞质呈浅蓝色,核周围含有一圈较宽的淡色胞浆,核质比例较小。
整体上,淋巴细胞形状规则,胞质丰满,呈现出干净、整齐的特点。
这种形态特征,使得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淋巴细胞的大小范围1. 外周血淋巴细胞: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直径一般在8-15微米之间,平均直径约为10微米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成熟淋巴细胞的大小在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变异性,但总体范围在上述区间内。
2. 淋巴结淋巴细胞:淋巴结是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其中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
由于淋巴结淋巴细胞类型多样,其大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而言,淋巴结淋巴细胞的直径较外周血淋巴细胞稍大,大致在10-20微米之间。
三、淋巴细胞形状的变异性1. 非活化淋巴细胞:在非活化状态下,淋巴细胞形态呈规则圆形或近似圆形,细胞膜清晰,胞质均匀一致。
这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典型形态,也是一种功能性不活跃状态的体现。
2. 活化淋巴细胞:当淋巴细胞被激活后,其形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激活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包括突起或伸出的细胞突,胞质内的颗粒增多,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出星状或分叶状的形态。
活化状态的淋巴细胞具有更强的免疫功能,能更好地应对感染和疾病的挑战。
四、淋巴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形态规则、干净整齐的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监测和调节的角色,维持机体的内稳态。
而活化状态下的淋巴细胞则能够迅速应对外界刺激,参与免疫应答过程,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总结:淋巴细胞的形状主要呈现出细小的圆形或近似圆形,并具有规则、干净、整齐的特点。
在免疫功能方面,形态规则的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监测和调控机体内稳态,而活化状态下的淋巴细胞能够迅速应对外界刺激,参与免疫应答过程。
对于淋巴细胞的形态和大小的认识,有助于增强我们对于免疫系统的认识,深化对于免疫功能的理解。
骨髓正常淋巴细胞形态

淋巴细胞
大淋巴细胞
胞体圆形,直径 12~15μm,胞核椭圆 形稍偏一侧,核染色质 排列紧密而均匀。胞质 较多,呈清澈的淡蓝色, 可有少量大小不等的天 青胺蓝颗粒。
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胞体圆形,直径 6~9μm,胞核圆形 或有小切迹,常偏一 侧,核染色质聚集紧 密成大块状。胞质量 很少,颇似裸核,如 可见,呈淡蓝色,一 般无颗粒。
小淋巴细胞与中幼红细胞鉴别
鉴别点 胞体 小淋巴细胞 6-9um ,圆形 ,蝌蚪形 中幼红细胞 8-15um,圆形 圆形,居中 块状,副染色质明显 深灰蓝,灰红色 多,围绕核周 无,但可有嗜碱性点
核型 有小切际,类圆形/圆形,常居中或偏位 染色质 胞质颜色 胞质量 颗粒 彩 块状,副染色质不明显 浅蓝色 常极少,位于局部 常无,但细胞形态
原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10~18μm, 圆或椭圆形。胞核大, 位于中央或稍偏—侧, 圆或椭圆形、核染色质 细致,呈颗粒状,但比 原粒细胞稍粗,排列匀 称,核膜浓厚,界限清 晰,核仁1~2个,较清 楚,胞质极少,呈淡蓝 色,透明,核周界明显, 无颗粒。
幼稚淋巴细胞
胞体直径10~ 16μm,胞核圆或 椭圆形,核仁模 糊不清或消失, 核染色质仍较细 致。胞质较少, 淡蓝色,偶有少 许天青胺蓝颗粒。
血液学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系统特点和疾病识别方法要点

临床血液学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组织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等细胞特点和常细胞疾病提示及识别方法与要点血细胞的命名:命名六系三过程,粒红巨单浆和淋;原始幼稚与成熟,早幼中幼晚幼型。
血细胞成熟规律:成熟规律有共性,由大到小是特征;质细到粗疏变密,仁有到无粒体生。
红细胞系统1、原红细胞:原红圆或椭圆形,色染深蓝不透明;浆有瘤状小突起,核大居中有核仁。
2、副原红细胞:副原红见红血病,浆核紊乱异步行;核熟要比胞浆早,浆含空泡核畸形。
3、早幼红细胞:早幼红属嗜碱性,浆多色蓝稍透明;核仁模糊或消失,质变粗密核居心。
4、中幼红细胞:中幼红呈多色性,核渐缩小无核仁;浆色灰蓝转灰红,质似碎墨龟背形。
5、晚幼红细胞:晚幼红小更好认,两大特点要记清;核质集聚如炭核,去核便是成熟型。
6、巨幼红细胞:巨幼红大是特征,原早中晚呈巨型;浆多丰满核晚熟,巨幼贫血常增生。
7、小幼红细胞:小幼红称侏儒型,老核幼浆是特征;核圆或呈梅花状,缺铁贫血所造成。
8、网织红细胞:网织红属过渡型,浆含线粒嗜碱性;活体染色呈网状,通常将它分五型。
9、成熟红细胞:成熟红为正常型,中凹边厚似圆饼;无核浆呈淡红色,周围略比中央深。
10、小红细胞:小红体小见增贫,合成障碍所造成;缺铁贫血常出现,或见血红蛋白病。
11、大红细胞:大红体大见溶贫,或见巨幼贫血人;胞体常比正常大,提前脱核所形成。
12、巨红细胞:巨红巨大是特征,巨幼脱核所形成;中央淡染不明显,恶性贫血常增生13、超巨红细胞:超巨红呈超巨型,病态造血所造成;红白血病常出现,抗癌化疗也增生。
14、红细胞大小不均:大小不均见增贫,巨幼贫血也增生;直径相差一倍多,粗制滥造所形成。
15、红细胞形态不整:形态不整称异形,常见骨纤和增贫;如梨似拍呈棒状,或呈纺缍和哑铃。
16、球形红细胞:球形红小圆球形,淡染消失厚度增;色深体比正常小,常见遗传和溶贫。
17、椭圆形红细胞:椭红遗传所造成,偶见缺铁和巨贫;胞体较长呈桶状,长径三倍于横径。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指南解读

CLL流行病学
• 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之一,约占美国所有白血病的 30%。1
•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7:1。2 美国每年男女发 病率分别为每十万人6.75和3.65,3 欧洲分别为5.87和4.01。4
• CLL多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为70岁,5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 快速上升。
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 2012 v3
不伴del(11q)或del(17p)的CLL——一线治疗方案 (NCCN指南推荐)
年龄≥70岁、或有合并症的<70岁 的患者:
•苯丁酸氮芥±利妥昔单抗 •BR(苯达莫司汀[第一周期70 mg/m2, 如可耐受则增加至90 mg/m2]、利妥昔 单抗) •环磷酰胺、泼尼松±利妥昔单抗 •阿仑单抗 •利妥昔单抗 •氟达拉滨±利妥昔单抗 •来那度胺 * •克拉屈滨
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 2012 v3
诊断标准:CLL分期系统
Rai分期系统 1
分期
描述
危险分级
淋巴细胞增多,外周血 0 淋巴细胞>15,000/mcL, 低危
骨髓淋巴细胞>40%
I 0期伴淋巴结肿大
中危
II
0-I期伴脾大、肝大或肝 脾大
0-II期伴血红蛋白< III 11.0g/dL或红细胞压积
HCL
0
阴性 阴性 强表达
++ 中等表达
弱表达
MCL SMZL FL
1~2
0~2
0~1
++
+
-
-/+
-/+
-/+
强表达 强表达 强表达
骨髓细胞学检测

出现中性颗粒 充满中性颗粒 充满中性颗粒
充满中性颗粒
1.粒细胞系统
四、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粒细胞胞质中四种颗粒的鉴别
大小 形态 颜色 数量 分布
非特异性颗粒 较中性颗粒粗大
大小不一 形态不一 紫红色
少量或中等量 分布不一、有时覆盖核上
中性颗粒 细小
大小一致 细颗粒状 淡红或淡紫红色
多 均匀
嗜酸性颗粒 粗大
五、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3.临床意义 (4)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时活性减低。 (5)其他血液病:一些成熟淋巴细胞的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等NAP 活性中度增高。 (6)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激素等NAP积分值可 增高。
细胞、破骨细胞及一些退化细胞,如Ferrata细胞(退化的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五、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一)髓过氧化物酶染色
1.原理 血细胞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催化试剂中的联苯胺脱氢氧化并使其化学结构发生变化, 与试剂中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形成稳定的蓝黑色的颗粒,沉着于细胞质中。 2.结果 (1)胞质中无蓝黑色颗粒者为阴性反应 (2)细小颗粒、分布稀疏者为弱阳性反应 (3)颗粒大而密集者根据程度定为阳性、强阳性反应
圆形
圆形
圆形
椭圆形、一侧 明显凹陷呈肾形、 呈带状、条状、
扁平或略凹陷 半月形等
枝杆状
常无
无
无
10~15μm 圆形
分叶(2~5叶) 无
染色质
细颗粒
开始聚集
聚集呈索块状
小块状
粗糙呈块状
粗块状
淋巴细胞记不清?看一遍就记住啦!

淋巴细胞记不清?看一遍就记住啦!彩图7解答:成熟淋巴细胞。
其胞核中有假核仁,这在成熟淋巴细胞中还是挺常见的,故应注意与幼稚、原始细胞鉴别。
后两者胞体大些、胞质更蓝,染色质呈颗粒状。
彩图8解答:双核成熟淋巴细胞。
这个细胞比较难。
这在教材及参考书中几乎均未提及,但我们实际上偶尔也可观察到双核,这不代表这是病态淋巴细胞。
如何分析该细胞呢?根据细胞特点,说明这是个成熟血细胞,粒系可除外,主要考虑淋巴及单核细胞,其胞核染色质粗但无折叠,胞质也较蓝,这些特征都是符合淋巴细胞的;你也可将双核细胞一分为二来判断,也是像淋巴细胞。
彩图11解答:涂抹细胞(下)及成熟淋巴细胞(上)。
该淋巴细胞核中有假核仁(如果是真核仁其周围染色质应呈颗粒状),胞质呈清澈的淡蓝色(这也是成熟细胞的特征之一)。
彩图21解答:淋巴细胞。
血片中的成熟淋巴细胞形态也是各种各样的,其胞体也可呈条带状。
彩图25解答:(大)淋巴细胞。
其胞体较大,胞质较多,清澈淡蓝色,并有少许紫红色颗粒,胞核肾形,染色质较粗(但副染色质不明显,这是多数成熟淋巴细胞的特点)。
该细胞的形态是有点似晚幼粒,但其胞质中无中性颗粒,这是两者最主要的鉴别点。
彩图29解答:成熟淋巴细胞。
血片中偶尔可见淋巴细胞胞质毛状突起,这是正常的,所以平时偶尔看到这样的细胞应归入正常淋巴细胞而不称为毛细胞。
在毛细胞白血病中,可见大量类似的细胞(即为毛细胞)。
小巨核是种成熟巨核细胞,其胞质中应含有许多颗粒,而原巨大些、染色质也细,故均不像。
彩图42解答:两个淋巴细胞。
左边似乎受周围细胞挤压而变形。
这两个细胞胞体不大、胞质不多也不深蓝,所以不是异淋哦,要抓住异淋的一些主要特征哦。
彩图47解答:淋巴细胞。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单核细胞,可能觉得核杆状又无中性颗粒,其实淋巴细胞的核也可各种各样。
仔细观察该细胞,其胞体不是很大,胞质为较清澈的淡蓝色,核染色质致密。
胞核虽然呈杆状,但其核结构及胞质的特点均不像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淋巴细胞形态、分类和功能

编码基因:、链14号,VJC;、链7号VDJC。
结 构: TCR和TCR均为异源二聚体,含有V区、 C区和跨膜区,Ig超家族成员。 功 能:
TCR双识别。V区的互补决定区(CDR)识别 抗原肽;V区识别自身MHC分子。
TCR单识别。V区的CDR识别蛋白或脂类分子 抗原表位。
4. 淋 巴 细 胞 在 免 疫 系 统 中 的 地 位
(二)淋巴细胞的计数和形态
1. 计数 人: 占白细胞总数26-31%, 绝对计数1200-2400/mm3。 大鼠(小鼠):占白细胞总数70%。
பைடு நூலகம்
2 . 形态 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大小差异甚大,一般直
径为6-18um,小淋巴细胞直径为6-9um,占总 数 90% ; 大 淋 巴 细 胞 直 径 在 10um 以 上 , 占 总 数10%。
(一)T 淋巴细胞的分类
1. 依据细胞与抗原作用阶段分为: 初始T细胞、抗原活化T细胞、记忆T细胞。
2. 依据细胞功能分为: Th、CTL 、 Tr 。
3. 依据TCR类型分为: TCRαβT细胞(TCRⅡ型)、TCRγδT细胞(TCRⅠ 型)。
(二)T淋巴细胞膜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1. TCR-CD3复合物(TCR-CD3 complex)
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抗原识别信号 通过CD3 分子传入胞内。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由 APC上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传递。
Ig TNF/TNFR:
CD28 活化T细胞最重要的膜分子,
它与APC上表达的相应配基分子 CD80/CD86结合,转导T细胞活化
4.结合丝裂原的膜分子
常见有丝分裂原对人和小鼠T、B细胞作用
补充学习:(实验三)白细胞形态观察(1)

白细胞形态与分类计数检查:(人医实验诊断学书)1.中性粒细胞(1)正常形态: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可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直径为10-13um)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两类(核紫色)。
细胞体呈圆形,胞质丰富,染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淡粉红色中性颗粒。
胞核染为深紫红色,染色质紧密成块状,核形弯曲呈杆状的称杆状核,有时核弯曲盘绕而呈C形、S形、V形或不规则形,而核呈分叶核的称为分叶核,通常为2-5叶,叶与叶之间以细丝相连,一般以2-3叶居多,病理情况下,分叶可达10叶。
分叶少者属幼稚细胞,分叶越多表示越成熟或越衰老。
(2)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形成、杜勒小体(胞质里的嗜碱区域)、核变性(核固缩、溶解、碎裂)2.分叶过多:这种细胞核分叶过多,常超过5叶以上、甚至在10叶以上、核染色质疏松、多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或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3.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在正常人周围血液的中性粒细胞中,具有分叶核的占绝大多数(50%-70%)以2~3叶最多,而不分叶(杆状核粒细胞占1-5%)或分叶过多的较少。
在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核象可发生变化,出现核左移或核右移现象。
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核左移。
核轻度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者,表示感染轻,机体抵抗力强。
核明显左移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者,表示感染严重。
核显著左移但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者者,表示感染极度严重。
核右移——正常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为主,若中性粒细胞核5叶以上者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此时常伴白细胞总数减少。
在炎症恢复期,一过性出现核右移是正常现象,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2.嗜酸性粒细胞形态:胞体呈圆形,直径为13~15u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熟淋巴细胞形态特点
成熟淋巴细胞是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存在于人体的淋巴组织中。
成熟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可以通过镜下观察来确定。
在淋巴细胞的形态中,核是最明显的特点。
成熟淋巴细胞的核一般为圆形或卵圆形,核质比较深染,大小较大。
细胞核内可以发现一些特殊的结构物质,称为染色质,染色质会影响到淋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另外,成熟淋巴细胞的胞质体积相对较大,胞质中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这些物质对于淋巴细胞的代谢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淋巴细胞形态方面,还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细胞的特征。
成熟淋巴细胞的表面有一些可识别的蛋白质结构,称作表面抗原。
表面抗原有助于人体对外部病原体以及有害物质的识别和攻击。
总体而言,成熟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其免疫功能密不可分。
通过对其形态的观察,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
同时,这也对于淋巴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治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