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 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

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转变的。

3、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4、能借助提示,讲故事。

【教学重点】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样转变的。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词语,回顾故事。

1.师:又到了看童话故事的时间了。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

举起右手,跟老师再次书空课题。

齐读课题,19,一起。

生:书空、齐读课题。

2.师:这里有三组词语,你还认识吗?请看第一组,请谁来读一读。

〔请坐得最端的〔瑞曦〕来读。

生:读师:你读得很精确,请坐。

“扇”是多音字,表示事物名称时,读四声扇;表示动作时,读一声扇。

第二组也含有多音字,谁能读精确?生:读师:平翘舌音,你区分得很棒。

请坐。

第三组谁来读一读?生:读师:拉耷,轻声读得不错。

请坐。

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起。

过渡语:拉耷和竖着是一组反义词,说的是文中小动物的耳朵。

谁的耳朵一会儿拉耷着,一会儿竖着?生:〔大象〕3师:请同学们回顾,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依据老师的提示,请谁简要地说一说?请举手最快最端的〔天佑〕来说。

生:说师:说得真清晰〔贴画〕。

径直说“课文讲了......”二、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大象耳朵的样子。

过渡语:很多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很古怪,大象的耳朵究竟长什么样子?请谁来说一说?生:说师:嗯,大象的耳朵很大,还像扇子似的,拉耷着。

说得真好,请坐。

生字宝宝耷,你怎么记住它?请谁来说一说。

生:大+耳=耷师:你真会观测。

请坐。

请谁再来说一说你的理解?师:是呀,耳朵大了,垂下去就是耷。

请你用手扶着你的耳朵做一下耷的动作。

做得很形象,你做得真棒,请你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 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

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最新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精选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象的耳朵教案设计大象的耳朵教案及板书篇一一、说教材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层层推进。

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了麻烦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

“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弄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是教学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篇课文的插图中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他们见到大象都是一脸奇怪的表情,更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说目标依据20xx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对感兴趣的任何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这一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认识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多音字“似、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读好文中的问句,并借助大象的话,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情感态度与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的意思。

三.说方法1.抓重点词句的教学法抓住重点词句,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

我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地抓住写大象耳朵的句子、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评论的句子以及体现大象心情的句子,在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读这些句子,以及对学生恰到好处的点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

大象的耳朵语文教案优秀5篇

大象的耳朵语文教案优秀5篇

大象的耳朵语文教案优秀5篇大象的耳朵语文教案(精选篇1)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似、耷、咦”等10个生字,会写“扇、遇、慢”等8个生字,会写“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只要、人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激趣引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都喜欢些什么动物?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2.学生自由汇报交流。

3.师:你们喜欢大象吗?大象的各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4.学生交流讨论。

5.师:那你们知道大象的耳朵都有些什么作用?6.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象的耳朵》。

7.读课题,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教学过程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分男女生对读课文,注意孩子们对生字的阅读情况。

(2)出示本课要求认的10个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3)说说哪些生字在认识上有困难,请同学们帮忙认一认。

(4)分类认生字。

A通过字形理解并认识生字:耷竖竿撑烦B学习感叹词:咦C认识舞痛D了解多音字似shì()shān()扇sì()shàn()(5)同桌玩玩你指我认,我指你认的游戏。

(6)把拼音宝宝的帽子脱了,看看你还认识吗?(7)把生字宝宝带到词语中,读一读,认一认。

(8)带着刚学过的生字,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又通顺又流利?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主要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2.学生总结汇报。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小结:大象耷拉着一对大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

《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

《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大象的耳朵》一课,详细内容为第二章“有趣的动物世界”中的第三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象的耳朵特征及其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爱护动物,关注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大象的耳朵特征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大象耳朵的特征及其作用。

2.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大象图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大象的兴趣。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象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导学生认读和理解。

3. 课堂讲解(1)教师结合课文,讲解大象耳朵的特征及其作用。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大象耳朵的神奇功能。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本上的填空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

5. 课堂小结(2)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大象的耳朵特征:大、扇形、有耳朵毛作用:散热、听觉、触觉2. 爱护动物,关注生态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以“我心中的大象”为主题,画一幅画。

2. 答案:(1)填空题答案见练习本。

(2)绘画作品见学生个人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大象耳朵的特征及其作用掌握程度较好,但对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还需加强。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精品教案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精品教案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大象的耳朵》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特别是大象的耳朵特点及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象的耳朵特点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学习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象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并讲解生字词。

3. 课文解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及其作用。

4.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小情景,展示大象耳朵的作用。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象的耳朵外貌特征耳朵特点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我眼中的大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我眼中的大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大象的耳朵特点及其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为下一节课的《动物的世界》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及其作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大象的耳朵》《<大象的耳朵>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围绕着大象的耳朵,通过大象与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等小动物的对话,讲述了大象对自己耳朵耷拉着这一特点从怀疑到改变再到恢复原样的过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要盲目改变自己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他们对动物充满好奇,容易被有趣的故事吸引,这有助于开展教学。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会认“耷、咦”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 能借助大象的话,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等,体会大象的心理变化过程。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跟从他人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大象心理变化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1.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含义,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 能仿照课文,用“大象的耳朵像……”这样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如森林动物聚会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更直观地感受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例如,在讲解小动物们对大象耳朵的议论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动物,在森林里看到大象的耳朵会怎么想、怎么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例如,在学习大象与小动物们的对话时,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语气和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大象的耳朵教案优秀10篇

大象的耳朵教案优秀10篇

大象的耳朵教案优秀10篇《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篇一《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教学目标: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识记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预测激趣。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学习,想知道它是谁吗?(生:想)猜中了谜语,就可以把它叫出来呀!1、课件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

(出示课文插图:大象)3、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大象?(当学生说到大象的耳朵时请同学用自己的说说大象的耳朵)4、出示生字“耷”,趣味识字。

5、(出示插图中其它小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6、出示课题:大象的耳朵。

(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扇:shn扇动shàn风扇(2)图片识字:竖、竿、撑、舞(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痛、烦、耷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耷、咦、竖、竿”等9个生字,会写“扇、遇、安”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似、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初步区分不同人物的语言,会读好问句。

3.丰富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能说出大象改变想法的原因。

4.通过感悟课文,体会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每个人生来就不一样,不管别人怎么看,都要做好自己。

教学重难点根据文本内容还原人物对话并指导朗读;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1.儿歌导入《谁的耳朵》,要求:听听儿歌里唱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动物们的耳朵都有哪些不同2.这些动物中,谁的耳朵最大?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出示大象耳朵。

你能结合,说说看到的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吗?3.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读好句子,学习生字“耷”。

指图或结合动作理解“耷拉”。

学习两个多音字:扇(shàn)子、大耳朵一扇(shn);似(sì)乎、似(shì)的。

4.再读第1自然段,学习比喻句。

填空:大象的耳朵像似的。

仿例说话:弯弯的月亮像似的;圆圆的月亮像似的。

拓展:你还能说出像这样的句子吗?二、初读童话,整体感知1.初读要求:(1)自读课文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2)标好自然段。

2.反馈交流: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板贴并读好动物名字,学习生字“兔”。

关注“兔”的字形演变。

你能根据楷体说说每个部件表示兔子的什么部位吗?最后的一点表示它的短尾巴,可别忘记。

动笔写一写。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读得流利,奖励一个大拇指;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请同桌帮一帮,并轻声说声“谢谢”。

三、朗读表演,初学概括1.随文识字,读好词句。

出示第2~5自然段。

指名朗读,学习生字“慢、遇”。

一正音,二书空关键笔画,三读好词语“慢慢地散步”“遇到”,四读好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2.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写“安”“根”“痛”“最”4个生字。

2.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说说自己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一、游戏导入(猜耳朵)。

让孩子们找找大象的耳朵与其它动物的例外。

二、复习生字新词
1.上节课我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来说一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大象的耳朵有哪些作用?
2.复习生字新词。

三、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解放读课文,有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

用波浪线画出其它动物说的话。

2.学习课文第1~8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

(2)想一想:大象的耳朵像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
(像扇子。

大象的耳朵很大。

)
(3)再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指出了大象耳朵的问题。

①当小兔子说大象的耳朵时,大象是怎么回答的?他又是怎么想的?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大象此时可能在想,真奇怪,我的身体长得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②后来,小羊、小鹿等其他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很奇怪时,大象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
出示:“大象也担心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A.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B.指导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自己对自己说,大象自己对自己说话。

)
C.由这句话想一想:大象此时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
(起初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4)指名学生上台戴头饰表演。

(课前准备好)
生1(蹦蹦跳跳)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生2(咩咩叫)小羊:“大象呀,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生3小鹿:“大象呀,我的耳朵竖起来,多有精神,你的怎么总是耷拉下来呢?”
生4(嘚嘚跑过来)小马:“大象啊,你真的和我们不一样,你的耳朵总是耷拉下来?你看,我的耳朵竖着,多幽美啊!”
生5(吱吱叫):“大象大哥,你都快急死我了,你的耳朵耷拉着,是不是哪里不惬心?”
一齐说:“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只有你的耳朵耷拉着,一定是有病了。


师评价:感谢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把动物们的心里的想法都说出来了。

(掌声鼓励)
过渡: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想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行得通吗?
3.学习课文第9~12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小组讨论:大象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大象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可是这样一来,小虫子会在他的耳朵眼儿里飞来飞去,还会在里面跳舞。

结果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

这样,小虫子再也进不去了,有小虫子飞来,大象用大耳朵一扇,小虫子就被赶跑了。

)
(3)你知道大象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吗?(指名说)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3)此时大象的想法又有什么改变呢?
他决定放下耳朵,做回自己。

(4)小组议一议: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6)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用去羡慕别人,做好自己,你就是独一无二的。

(7)拓展延伸《邯郸学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盲目模仿和照搬别人的做法,有时会适得其反。


四、板书设计
大象的耳朵
耳朵耷拉着
把耳朵竖起来做自己最佳让耳朵耷拉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