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柱、瓷瓶配线施工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 添加文档副标题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 汇报人:
目录
● CONTENTS
01.
目录标题
02. 03. 04. 05.
瓷柱瓷瓶配线 瓷柱瓷瓶配线 瓷柱瓷瓶配线 瓷柱瓷瓶配 的基本概念 的工艺流程 的注意事项 的发展趋势
● 01
添加章节标题
● 02
瓷柱瓷瓶配线的基本概
瓷柱和瓷瓶的定义
瓷柱:一种用于支撑和连接电路的陶瓷元件,通常由氧化铝、氧化镁等材料制成。
市场需求变化
环保要求提高: 对环保材料的需
求增加
定制化需求增加: 消费者对个性化 定制的需求越来
越高
智能化发展:智 能化配线工艺的
发展趋势
安全 对配 全性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瓷柱瓷瓶配线工 随着技术的不断
未来,瓷柱瓷瓶

艺标准的制定和 进步,瓷柱瓷瓶
配线工艺将更加

实施将推动行业 配线工艺将更加
注重智能化和自
维护与保养
定期清理瓷柱瓷瓶表面的灰尘和 污垢,保持清洁干燥
定期检查瓷柱瓷瓶配线的绝缘层 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定期检查瓷柱瓷瓶的紧固件是否 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 05
瓷柱瓷瓶配线的发展趋
技术创新方向
新型材料的应用:采用更轻、更耐腐蚀、更耐高温的材料,提高瓷柱瓷瓶配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智能化生产: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产品质量。 环保节能: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经验教训总结
案例分析:介绍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改进措施:提出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添加标题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气照明室内、室外的瓷柱瓷瓶明配线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绝缘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 瓷柱、瓷瓶应清洁完整,无残缺裂纹。

2.1.3 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4 LC 安全型压线帽请见3—8、3.8节有关部分。

2.1.5 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6 接线端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7 镀锌材料:圆钢、扁钢、木螺丝、机螺丝、螺母、垫圈、和弹簧垫圈等。

2.1.8 辅助材料:钻头、防锈漆、调合漆、绑线、砂布、橡胶(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焊锡、焊剂、木砖等。

2.2 主要机具:2.2.1 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

2.2.2 常用电工工具:电烙铁、喷灯、锡锅、锡勺、手锤、錾子。

2.2.3 手电钻、冲击站、电锤、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

2.3 作业条件:2.3.1 在土建结构施工阶段,应按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木砖和过墙管。

2.3.2 待内装修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配线。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弹线定位:3.2.1 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3.2.1.1 瓷柱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最大距离见表3-21所示。

瓷柱(珠)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 )表3-213.2.1.2 瓷瓶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间最大距离见表3-22所示。

瓷瓶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 )表3-223.2.1.3 线路与其它管道应避免相遇。

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见3—1、3.5节所示。

3.2.1.4 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见表3-23所示。

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表3-233.2.1.5敷设在绝缘支持件上的绝缘导线其支持点间距表3-243.2.1.6 室内、室外敷设时,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见3-25所示。

瓷夹或塑料夹配线工艺技术交底

瓷夹或塑料夹配线工艺技术交底

瓷夹或塑料夹配线工艺技术交底1 技术交底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干燥、无机械损伤的室内及室外挑檐下的电气照明明配线工程。

2 设计情况根据不同工程的情况具体而定,设计总说明和各系统图中会对各类配线方式予以明确。

3 施工工艺流程3.1施工准备3.1.1 作业条件(1)配合土建结构施工,根据设计图位置尺寸要求,将木砖,过墙管预埋正确。

(2)装修作业全部完成。

3.1 .2主要机具(1)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

(2)手锤、錾子、手电钻、电锤、电炉、锡锅、锡勺。

(3)工具袋、工具箱、万用表、兆欧表、高凳等。

3.1.3材料要求(1)瓷夹(塑料夹):其底板应平整完好,不得有破裂、歪斜等现象。

(2)绝缘导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1)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3)塑料胀塞:其规格与被紧固的电气器具荷重相适应,并选用相应规格的木螺丝配套使用。

4)镀锌材料:机螺丝、螺栓、木螺丝、螺母、垫圈、弹簧垫圈等。

5)辅助材料:钻头、黑胶布,橡胶绝缘带,粘塑料绝缘带、砂布、焊锡、焊剂、木砖等。

3.2 工艺流程弹线定位→木砖、保护管预埋→安装塑料胀塞→夹板固定→导线敷设4 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4.1工艺操作要点4.1.1 工艺流程(1)弹线定位1)根据设计图要求,从线路的电源设备和用电器具的位置,找好水平和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建筑物表面,由始端至终端弹出线路的中心线,均匀分出档距,标出固定点位置。

2)线路与其它管路应避免相遇,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1.1-1规定。

3配线时,支持点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为40~60mm。

4)导线沿室内墙壁、顶棚敷设时,其支持件固定点间的距离应规范要求。

5)室内敷设的导线与建筑物表面最小距离在瓷(塑料)夹板配线时,应不小于5mm;6)瓷(塑料)夹板配线时,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见表4.1.1-2规定。

3-10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310—1998)-推荐下载

3-10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310—1998)-推荐下载

线间最小距离
编号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称
线路检 查绝缘 摇测
固定点最大间距
接受交底人
2019-11-17
表 3-21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技术交底记录
表 C2-1
1.5~4 6~10
G38(296#) G50(294#)
3.2.1.2 瓷瓶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间最大距离见表 3-22 所示。
接线钮。 2.1.4 LC 安全型压线帽请见 3—8、3.8 节有关部分。 2.1.5 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
应的套管。 2.1.6 接线端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7 镀锌材料:圆钢、扁钢、木螺丝、机螺丝、螺母、垫圈、和弹簧垫圈等。 2.1.8 辅助材料:钻头、防锈漆、调合漆、绑线、砂布、橡胶(粘塑料)绝缘带、黑
胶布、焊锡、焊剂、木砖等。 2.2 主要机具: 2.2.1 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 2.2.2 常用电工工具:电烙铁、喷灯、锡锅、锡勺、手锤、錾子。 2.2.3 手电钻、冲击站、电锤、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 2.3 作业条件: 2.3.1 在土建结构施工阶段,应按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木砖和过墙管。 2.3.2 待内装修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配线。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审核人
预埋木砖和保护 管
预埋塑料胀管
3.2 弹线定位:
3.2.1 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 3.2.1.1 瓷柱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最大距离见表 3-21 所示。
瓷柱(珠)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
导线截面(mm2)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技术交底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技术交底

件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在瓷柱配线时应为60~100mm。

3.2.1.9 室外配线当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5m;跨越通车道路时不应低于6m。

3.2.1.10 在室外,瓷柱及瓷瓶在墙面上直接固定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超过2m。

3.2.2 弹线定位方法:请见3—9、3.2节9.4.2有关内容。

3.3 预埋本砖和保护管,请见3—9、3.3节有关内容。

3.4 预埋塑料胀塞:请见3—9、3.节有关内容。

3.5瓷柱及瓷瓶固定:固定瓷柱和瓷瓶可采用木砖、塑料胀塞和支架固定。

3.6 导线敷设:3.6.1 导线敷设方法:先将绑线按所需的长度断开,扎成小束。

然后将导线放开并抻直,由一端开始绑回头固定在瓷柱(瓶)上,其中间瓷柱(瓶)的绑法有两种,受力瓷柱(瓶)采用“双花”绑法;加档瓷柱(瓶)采用“单花”绑法。

绑扎牢固后应进行调直,至终端瓷柱(瓶)处,抻紧绑回头。

由上到下,逐条绑扎。

最后绑扎固定中间支点,导线固定后应留在适当余量。

3.6.2 导线敷设要求:3.6.2.1 导线间的距离应符合3.2节中的有关规定。

两根相邻的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同一方向(或侧或右侧)或者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外侧,不允许放在内侧见图3-53所示。

图3-53 交叉做法3.6.2.2 导线分支时,其分支点必须加装瓷柱或瓷瓶,用以支持分支线的张力,如丁字做法见图3-54所示。

图3-54 丁字做法3.6.2.3 导线在拐角时,瓷柱或瓷瓶安装见图3-55所示。

图3-55 导线拐角做法3.6.2.4 导线与热力管(水管)道交叉时,必须加套绝缘管,绝缘管的两端应用瓷柱(珠)或瓷瓶固定。

见图3-56和图3-57所示。

图3-56 导线与水管交叉做法图3-57 导线与热力管交叉做法图3.6.2.5 导线在进入电气器具,开关及插座时,应在距其100mm处用瓷柱或瓷瓶加以固定,导线穿墙做法见图3-58和图3-59所示。

图3-58 导线入插座做法图3-59 导线穿墙做法3.6.2.6 瓷柱或瓷瓶配线时,终端回头绑扎的公卷和单卷数见表3-26所示。

灯具、吊扇安装工艺、瓷柱、瓷瓶配线工艺质量技术交底卡

灯具、吊扇安装工艺、瓷柱、瓷瓶配线工艺质量技术交底卡

灯具、吊扇安装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室内、外电气照明、灯具及吊扇安装工程。

不适用于特殊场所,如矿井,船舶等地的电气照明灯具及吊扇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各型灯具:灯具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

灯内配线严禁外露,灯具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灯箱歪翘等现象。

所有灯具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灯具导线:照明灯具使用的导线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500V,其最小线芯截面应符合表3-37所示的要求。

2.1.3 吊扇:其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扇叶不得有变形现象,有吊杆时应考虑吊杆长短、平直度问题,并有产品合格证。

2.1.4 塑料(木)台:塑料台应有足够的强度,受力后无弯翘变形等现象;木台应完整,无劈裂。

油漆完好无脱落。

线芯最小允许截面表3-37线芯最小截面(mm2)铜芯软线铜线铝线照明用灯头线民用建筑室内工业建筑室内室外0.40.51.00.50.81.02.52.52.5 生活用0.4 ——生产用 1.0 ——2.1.5 吊管:采用钢管做为灯具的吊管时,钢管内径一般不小于10mm。

2.1.6 吊钩:花灯的吊钩其圆钢直径不小于吊挂销钉的直径,且不得小于6mm;吊扇的挂钩不应小于悬挂销钉的直径,且不得小于10mm。

2.1.7 瓷接头:应完好无损,所有配件齐全。

2.1.8 支架:必须根据灯具的重量选用相应规格的镀锌材料做成支架。

2.1.9 灯卡具(爪子):塑料灯卡具(爪子)不得有裂纹和缺损现象。

2.1.10 其它材料:胀管、木螺丝、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灯头铁件、铅丝、灯架、灯口、日光灯脚、灯泡、灯管、镇流器、电容器、起辉器、起辉器座、熔断器、吊盒(法兰盘)、软塑料管,自在器、吊链、线卡子、灯罩、尼龙丝网、焊锡、焊剂(松香、酒精)、橡胶绝缘带、粘塑料带、黑胶布、砂布、抹布、石棉布等。

2.2 主要机具:2.2.1 红铅笔、卷尺、小线、线坠、水平尺、手套、安全带、扎锥。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LOGO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气照明室内、室外的瓷柱瓷瓶明配线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绝缘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 瓷柱、瓷瓶应清洁完整,无残缺裂纹。

2.1.3 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

2.1.4 LC安全型压线帽请见3—8、3.8节有关部分。

2.1.5 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

2.1.6 接线端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

2.1.7 镀锌材料:圆钢、扁钢、木螺丝、机螺丝、螺母、垫圈、和弹簧垫圈等。

2.1.8 辅助材料:钻头、防锈漆、调合漆、绑线、砂布、橡胶(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焊锡、焊剂、木砖等。

2.2 主要机具:2.2.1 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

2.2.2 常用电工工具:电烙铁、喷灯、锡锅、锡勺、手锤、錾子。

2.2.3 手电钻、冲击站、电锤、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

2.3 作业条件:2.3.1 在土建结构施工阶段,应按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木砖和过墙管。

2.3.2 待内装修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配线。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弹线定位:3.2.1 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3.2.1.1 瓷柱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最大距离见表3-21所示。

瓷柱(珠)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 ) 表3-213.2.1.2 瓷瓶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间最大距离见表3-22所示。

瓷瓶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表3-223.2.1.3 线路与其它管道应避免相遇。

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见3—1、3.5节所示。

3.2.1.4 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见表3-23所示。

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表3-233.2.1.5 瓷柱及瓷瓶固定在支架上,其固定间距见表3-24所示。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简介瓷柱、瓷瓶是一种传统的电气连线方式,它们通过对电气陶瓷进行成型、烧结制造出来。

在很多领域中,瓷柱、瓷瓶仍然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

瓷柱瓷柱的制造瓷柱一般采用氧化铝、氧化锆等陶瓷材料制造,经过成型、烧结等工艺制成。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材料应保证符合规格,且经过筛选排除不良品。

2.成型时,需要控制制造精度,保证整体尺寸、孔径等符合要求。

3.烧结时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产生烧结不良、开裂等问题。

瓷柱的使用在使用瓷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瓷柱应符合规格要求,不得存在损坏、裂纹等缺陷。

2.瓷柱的材质应选择合适的种类和规格,以承受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3.瓷柱的安装和使用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不规范操作。

4.瓷柱的连接和接触处应将表面杂质清除,确保良好的接触。

瓷瓶瓷瓶的制造瓷瓶一般采用氧化铝、氧化锆等陶瓷材料制造,经过成型、烧结等工艺制成。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材料应保证符合规格,且经过筛选排除不良品。

2.成型时,需要控制制造精度,保证整体尺寸、孔径等符合要求。

3.烧结时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产生烧结不良、开裂等问题。

瓷瓶的使用在使用瓷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瓷瓶应符合规格要求,不得存在损坏、裂纹等缺陷。

2.瓷瓶的材质应选择合适的种类和规格,以承受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3.瓷瓶的安装和使用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不规范操作。

4.瓷瓶的连接和接触处应将表面杂质清除,确保良好的接触。

配线工艺标准在使用瓷柱、瓷瓶进行配线时,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1.瓷柱、瓷瓶的选用和安装应符合设备设计要求。

2.瓷柱、瓷瓶的安装要牢固可靠,不得松动或错位。

3.瓷柱、瓷瓶的引线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应可靠牢固,不得出现接触不良等情况。

4.瓷柱、瓷瓶的配线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总结瓷柱、瓷瓶作为传统的电气连线方式,在一些领域中仍然被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底内容:
1.在土建结构施工阶段,应按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木砖和过墙管。
2.待内装修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配线。
3.在室内采用瓷柱和瓷瓶配线时,导线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0mm。
4.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电气器具处,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支持件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在瓷柱配线时应为60~100mm。
16.瓷件的固定不合要求,应用木螺丝固定瓷件,严禁使用铁钉和采用粘接法。
17.变形缝两侧的导线未加装瓷件固定,应按要求及时补装,导线要留有补偿余量。
18.导线过分松弛,超过允许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要求。
19.绑扎导线时,采用裸导线做为绑线。塑料绝缘导线必须采用塑料绑线进行绑扎。
20.在导线分支处、接头处未加装固定瓷件。应及时补装,保证导线不受横向拉力。
8.导线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两根相邻的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同一方向(或侧或右侧)或者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外侧。
9.瓷件及其支架安装牢固,不得有瓷件损坏或瓷件倒置等现象;导线或瓷件的固定点间距正确;瓷件及支架排列整齐,表面清洁,油漆完整。
10.防导线平直整齐,瓷件固定可靠;在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其它线路、管道时装设保护管;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的导线两端固定可靠,并留有补偿有余量。
5.室外配线当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5m;跨越通车道路时不应低于6m。
6.在室外,瓷柱及瓷瓶在墙面上直接固定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超过2m。
7.先将绑线按所需的长度断开,扎成小束。然后将导线放开并抻直,由一端开始绑回头固定在瓷柱(瓶)上,其中间瓷柱(瓶)的绑法有两种,受力瓷柱(瓶)采用“双花”绑法;加档瓷柱(瓶)采用“单花”绑法。绑扎牢固后应进行调直,至终端瓷柱(瓶)处,抻紧绑回头。由上到下,逐条绑扎。最后绑扎固定中间支点,导线固定后应留在适当余量。
11.同一档内的瓷柱和瓷瓶应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该直线应与线路成直角。
12.配线时不得损坏地面、墙面和顶棚,并应保持各部位的清洁。
13.安放电气器具时,不得碰松已敷设完的导线。
14.线路敷设后,不得再次喷浆和刷油,防止污染导线。
15.瓷件表面不清洁及个别瓷件有破损现象。瓷件安装时,应擦去其表面的污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将破损瓷件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