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李广射虎》补充习题答案(精选12篇)

合集下载

精编(苏教版)三下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精编(苏教版)三下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 长城和运河一、1.偏篇遍2.驾架骂3.蜓蜒延二、1.山海关巨龙穿行连绵起伏2.首都北京天堂杭州绸带飘落银光闪闪3.巨龙蜿蜒绸带闪亮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中华民族的祖先三、示例:盛满水的银盘黄果树瀑布一条从天而降的白丝带四、示例:长城如同巨龙一般盘踞在中华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地伸向远方。

五、1.美不胜收古老博大雄伟绿意盎然2.包围着,各种不知名的花儿将城墙包围起来迷茫,看不清楚,细密的雨水朦朦胧胧,模糊了视线3.八达岭长城的四季景色美不胜收。

春夏秋冬喜爱4.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

六、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四川-乐山大佛2 美丽的南沙群岛一、shù chè fēn bó jié yù二、1.坐—座 2.紧—仅三、1.(1)辽阔(2)广阔(3)宽阔2.(1)蕴藏(2)蕴含3.(1)胜地(2)圣地四、1.航行捕鱼开垦种植搏击风浪的汗水生息繁衍的烟火2.难以计数珍贵极为丰富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第二波斯湾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五、1.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2.,、、,。

3.好像未来挥动4.蓝玉翡翠翡翠和蓝玉合璧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浪花起伏的快乐3 庐山的云雾一、示例:反应返回写字一泻千里暴露瀑布提示:每、梅票、漂等等二、示例:神秘茫茫飘飘欲仙景色秀丽顶座座条三、1.一泻千里 2.腾云驾雾 3.千姿百态四、1.曲折蜿蜒2.碧波浩渺的南沙群岛,令游客流连忘返。

五、1.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幻无常神秘莫测2.瞬息万变随风飘荡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六、1.千姿百态2.笼罩在山头缠绕在半山弥漫山谷遮挡山峰白色绒帽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3.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 翻越远方的大山一、chè shē hàn nà二、1.示例:十月一日,我们祝贺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2.示例:经过不懈的努力,小红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长城和运河》补充习题答案一、选字填空。

1,偏旁诗篇遍地2,驾驶书架责骂3,蜻蜓蜿蜒拖延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海关,巨龙穿行,连绵起伏2,首都北京,天堂杭州,绸带飘落,银光闪闪。

3,巨龙,雄伟,绸带,美丽,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三、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中秋节到了,天上的月亮像银盘一样。

万里长城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四、观察课本上的长城图,写一段话,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

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曲折蜿蜒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美不胜收古老博大雄伟绿意盎然2,紧紧围着看不清楚3,八达岭长城的四季美不胜收。

春,夏,秋,冬。

喜爱。

4,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

六,连一连。

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四川乐山大佛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补充习题答案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难以计数选第2个,其余选第一个。

二、找错别字。

1,座布2,仅计三、选词填空。

1辽阔广阔宽阔2蕴藏蕴含3胜地圣地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航行捕鱼,开垦种植,搏击风浪的汗水;生息繁衍的烟灰。

2,难以计数珍贵,极为丰富矿产资源,用之不竭。

第二波斯湾。

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画第一句。

2,标点有逗号2个顿号逗号句号3.好像未来舞动4,蓝玉,翡翠,水天相连,五彩缤纷。

南沙群岛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第3课、《庐山的云雾》补充习题答案一、先组词,再填空。

反向写字暴风返回一泻千里瀑布方访火伙包泡二、填上合适的词。

神秘顶茫茫座舒服座秀丽条三、写成语。

1,一泻千里2,腾云驾雾3,千姿百态四、填空。

1,雄伟2,美丽的南沙群岛真令人流连往返。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变幻无常一泻千里。

2,千姿百态。

随风飘荡,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同步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同步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同步练习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同步练习一、基础题。

1.写出词语意思:林暗:shy;shy;shy;shy;shy;shy;shy;__________________ 平明:_________________ 没:______________2.默写《塞下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片断,完成练习。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

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描写李广神态的句子,再用“-”画出描写李广射箭动作的句子。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1.照样子写词语。

无忧无虑 ( )( )( )2.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句子串起来,使意思连贯。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 )老实,( )贪玩,( )尽职。

3.这段话主要写猫具有老实、贪玩、尽职三个特点,其中“尽职”是猫的主要特点。

按要求填空。

( )写出猫尽职的程度;( )写出猫的神态;( )写出猫尽职的时间;( )写出了猫尽职时的决心。

三、拓展题。

《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试着写一写。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1)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 (1)

三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下册答案汇总第1课长城和运河一,选字填空。

1,偏旁诗篇遍地2,驾驶书架责骂3,蜻蜓蜿蜒拖延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西海关,巨龙穿行,连绵起伏2,首都北京,天堂杭州,稠带飘落,银光闪闪。

3,巨龙,雄伟,绸带,美丽,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三,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中秋节到了,天上的月亮像银盘一样。

万里长城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四,观察课本上的长城图,写一段话,尽量用到下面的词语。

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曲折蜿蜒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美不胜收古老博大雄伟绿意盎然2,紧紧围着看不清楚3,八达岭长城的四季美不胜收。

春,夏,秋,冬。

喜爱。

4,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

六,连一连。

北京故宫拉萨布达拉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四川乐山大佛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难以计数选第2个,其余选第一个。

二,找错别字。

1,座布2,仅计三,选词填空。

1辽阔广阔宽阔2蕴藏蕴含3胜地圣地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航行捕鱼,开垦种植,搏击风浪的汗水;生息繁衍的烟灰。

2,难以计数珍贵,极为丰富矿产资源,用之不竭。

第二波斯湾。

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画第一句。

2,标点有逗号2个顿号逗号句号3.好像未来舞动4,蓝玉,翡翠,水天相连,五彩缤纷。

南沙群岛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第3课庐山的云雾一,先组词,再填空。

反向写字暴风返回一泻千里瀑布方访火伙包泡二,填上合适的词。

神秘顶茫茫座舒服座秀丽条三,写成语。

1,一泻千里2,腾云驾雾3,千姿百态四,填空。

1,雄伟2,美丽的南沙群岛真令人流连往返。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变幻无常一泻千里。

2,千姿百态。

随风飘荡,一泻千里;四蹄生风,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六,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1,千姿百态2,笼罩山头,缠绕半山,弥漫山谷,阻挡山峰。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8 李广射虎∣苏教版(有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8 李广射虎∣苏教版(有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8 李广射虎∣苏教版(有答案)《李广射虎》同步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tánɡdài biān jìnɡjīnɡdāi yùn zúq ílì[来源:学_科_网]( ) ( ) ( ) ( ) ( )shíqīxún luólièwùshén yǒnɡw úbǐ( ) ( ) ( ) ( ) ( )2.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石棱.(lénɡlínɡ)镇.守(zhèn zhènɡ)搜.寻(sōu shōu)影影绰.绰(cuòchuò)扎.进(zāzhā)出没.(méi mó)3.用上表示声音的词语,句子就生动形象多了,你也来试试。

例: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1)尽管西北风()地吹着,我们还是按时去上学。

(2)远处传来几声()的狗叫。

(3)考试了,教室里很安静,只听到同学们的笔在纸上()写字的声音。

(4)小溪里的水()地流着。

4.默写《塞下曲》,完成填空。

(1)《塞下曲》的作者是()代诗人。

(2)诗中“夜引弓”的“将军”就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

他是()时期一位的将领。

5.给“疾”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疾:A、病,身体不舒适。

B、恨。

C、快,迅速。

D、疼痛。

(1)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2)周总理非常关心群众的疾苦。

()(3)妈妈常年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积劳成疾。

()(4)他大公无私,疾恶如仇。

()[来源:学科网ZXXK]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

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

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塔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8《李广射虎》(有各类组词、近义词反义词、《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8《李广射虎》(有各类组词、近义词反义词、《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答案)

自由朗读课文
1.边读课文,边在文中的生字上加上拼音, 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读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①唐táng代诗人卢lú纶lún写过一组 zǔ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其中有一 首是这样的: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léng中。 ②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 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李 广是西汉时期qī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 诗中描述的,就是他在镇守shǒu北方 边境时发生的一件事。
sōu “嗖”的一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唐 代
卢 纶
一 组
石棱
时 期
镇 守
朦 猎 物

巡 逻
警惕
拈弓搭箭 搜寻
惊 呆
扎 进
影影绰绰
“嗖”的一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我能读通读顺这些长句子
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其中 有一首是这样的: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诗中描述的,就是他∕在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一件 事。 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 处搜寻着。 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 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力气,拉开∕硬功。“嗖”的 一声,一只白羽箭∕射了出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 寻找猎物。 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 而是一块巨石!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李广,
西汉名 将,他一生在边 关杀敌,与士卒 同甘共苦,深得 军民的爱戴,是 一位“神勇无比” 的将军,获得了 “飞将军”称号。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2
雪儿你去吧
我会祝福你的
谢谢
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
雪儿
保重
我会想念你的
6.花瓣飘香 补充习题答案

写汉字
不用写吧

选字填空
1
辫 瓣 辨 辩
2
盘 盆

将正确的词语填入括号
1
惶恐 2
惊恐

填空
1
俯 摘 捧 穿 跑
2
摘 合 看

阅读片段
完成练习
1
好奇 伤心 好奇 2
懂事的
1
小女孩
小女孩很懂事
我的母亲
我被小女孩感到了
"
2、不仅能变成肥料
增强土壤的肥力
还能为一些小动物提供食物和隐蔽场所
3、根本原因是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④②③①
五、小练笔
人们、鹿群和狼群各自的想法结合课文内容和思路
生动完整地来写
要求写到八行
19放飞蜻蜓 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读音
孑孓选第一个
其余全选第二个

填充
l、慈爱
2、七嘴八舌
3、入神
用商量的口吻

连一连
北京故宫
拉萨布达拉宫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
四川乐山大佛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补充习题答案

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难以计数选第2个
其余选第一个

找错别字
1
座布2
仅计

选词填空
1辽阔 广阔 宽阔
2蕴藏 蕴含
3胜地 圣地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航行 捕鱼
开垦 种植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补充习题全部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补充习题全部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补充习题》全部参考答案新版资料识字1-4识字1一、春节饺子清明扫墓端午龙舟中秋月饼二、清明——扫墓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三、1. 圆2. 园1. 晴2. 青青3. 清四、五五插艾吃粽子赛龙舟识字2一、碧水高峰象鼻骆驼倒影对歌书架画廊三、静清绿奇秀险识字3一、松柏秧苗竹篮菠萝兰花稻谷二、篮蓝菠波柏百萝箩三、稻谷松柏秧苗茶叶菠萝兰花四、鸬鹚——燕子端午——中秋秧苗——稻谷雪白——金黄菠萝——西瓜五、秧苗稻谷庄稼识字4一、禾秧苗稻谷庄稼冫寒冷冻结冰雪氵东海黄河长江二、温暖的——春天寒冷的——冬天凉爽的——秋天炎热的——夏天瞄准——目标眺望——远方仰望——夜空看望——病人三、1.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2.西瓜苹果水果1古诗两首一、乃二 nǎi阝十一suí二、好雨爱好感觉睡觉绳结结束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早晨知道睡觉听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落日忆山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四、示例:蜜蜂说,春天是彩色的,满园的花儿五彩缤纷。

(小鱼说,春天是欢快的,清澈的湖水流淌着。

)2蚕姑娘一、漂亮暖洋洋又白又胖桑叶盖新房一声不响二、1.我们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2.端午节,我们一起包粽子,赛龙舟。

三、春意盎然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光明媚四、蚕卵黑小四黄瘦白嫩白胖发亮丝茧茧子蛾3月亮湾一、台湾放映灿烂山坡缓缓好像朝阳欢快二、绿油油五颜六色粉红雪白金黄三、1.清清倒青zhǎngzhāo2.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4快乐的节日一、祝贺敬爱健康丰满歌唱希望勇敢鲜艳二、祝Z礻五祝贺祝福康 K广八健康康复丰F 丨三丰收丰年望 W 王七看望希望三、亲爱的——伙伴敬爱的——老师鲜艳的——红领巾快乐的——时光健康地——成长自由地——飞翔热烈地——祝贺尽情地——歌唱四、1.健康长大,学有所成2.对祖国的感激之情,感谢祖国的培养3.示例:当一名飞行员,长大后可以在蓝天中自由翱翔新版资料识字1-4识字1一、春节饺子清明扫墓端午龙舟中秋月饼二、清明——扫墓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三、1. 圆2. 园1. 晴2. 青青3. 清四、五五插艾吃粽子赛龙舟识字2一、碧水高峰象鼻骆驼倒影对歌书架画廊三、静清绿奇秀险识字3一、松柏秧苗竹篮菠萝兰花稻谷二、篮蓝菠波柏百萝箩三、稻谷松柏秧苗茶叶菠萝兰花四、鸬鹚——燕子端午——中秋秧苗——稻谷雪白——金黄菠萝——西瓜五、秧苗稻谷庄稼识字4一、禾秧苗稻谷庄稼冫寒冷冻结冰雪氵东海黄河长江二、温暖的——春天寒冷的——冬天凉爽的——秋天炎热的——夏天瞄准——目标眺望——远方仰望——夜空看望——病人三、1.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2.西瓜苹果水果1古诗两首一、乃二 nǎi阝十一suí二、好雨爱好感觉睡觉绳结结束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早晨知道睡觉听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李广射虎》补充习题答案(精选12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李广射虎》补充习题答案篇1一、选择读音。

第一行选第一个,第二行选第2个。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搜寻寻找查寻2、不但而且不是而是三、用表示声音的词语。

1、呼呼2、汪汪3、沙沙4、哗哗四、默写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唐卢纶2、李广西汉3、平明,没在4、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

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

神勇无比,臂力惊人。

五、阅读,完成练习。

1、朦胧拈弓搭箭选第一个,其余选第二个。

2、李广射虎的情况。

时间3、 1,2句话画横线。

最后一句话画浪线。

4、警惕,搜寻,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1、寡不敌众,闻名于世2、第3句话3、最后一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李广射虎》补充习题答案篇2 佚名教材分析: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包诗”,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

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

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认识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情况,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三、再读课文,在正确基础上读流利四、再检查读书五、写字指导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诗文对照结合,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

二、指读课文,思考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1、指名说。

古诗与课文联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分别讲哪句诗的含义,引导读书。

2、读懂他“神勇无比”的句子。

3、肯定有价值的提问,展开讨论。

从“拉开硬弓”、“深深地”、“巨石”、“任”、“嗖”这些词中看出了什么?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射得准。

夜晚,射中目标。

他为什么会射石头?他为什么要射虎呢?引导再读书。

夜晚,巡逻,常有猛虎出现。

4、质疑。

三、将古诗含义与课文联系起来1、暗、惊、没。

2、读、背。

3、理解含义。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1、背诵第四自然段。

2、摘抄有关战争的古诗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李广射虎》补充习题答案篇3 作者:沈芳转贴自:太仓市实验小学点击数:48《李广射虎》四《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过程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

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二、理解课文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

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1)多媒体出示古诗(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3)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朝代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2)他是怎样的将军?(神勇无比)理解:神勇无比(3)齐读第二节3、学习3、4自然段(1)过渡: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2)交流a出示:(1)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胆大艺高)(2)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3)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4)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5)交流(拈、搭、运、拉)(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7)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8)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老师做了一张简易的弓和箭,谁来表演一下。

(9)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10)说说你的体会。

(射箭不容易,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

)(11)指导朗读。

①第一句用叙事的语调,语气平缓;第二、三、四三句语调稍重,重读“疾风”“沙沙”、“想到”、“警惕“、|四处搜寻”,要注意用语调去渲染当时的那种恐惧而紧张的气氛;第5、6两句语速要稍快,要读出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气氛。

b、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c、那白羽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2)多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3)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4)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5)齐读第四节4、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

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那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1)指名说(2)齐读、练习背诵古诗。

三、拓展延伸1、学生自由点击“李广其人”,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2、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

板书:胆大艺高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李广射虎》补充习题答案篇4 太仓市实验小学沈芳教学要求:1、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过程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

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二、理解课文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

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1)多媒体出示古诗(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3)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朝代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2)他是怎样的将军?(神勇无比)理解:神勇无比(3)齐读第二节3、学习3、4自然段(1)过渡: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2)交流A出示:(1)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胆大艺高)(2)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3)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4)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5)交流(拈、搭、运、拉)(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7)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8)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老师做了一张简易的弓和箭,谁来表演一下。

(9)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10)说说你的体会。

(射箭不容易,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

)(11)指导朗读。

①第一句用叙事的语调,语气平缓;第二、三、四三句语调稍重,重读“疾风”“沙沙”、“想到”、“警惕“、|四处搜寻”,要注意用语调去渲染当时的那种恐惧而紧张的气氛;第5、6两句语速要稍快,要读出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气氛。

B、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C、那白羽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2)多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3)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4)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5)齐读第四节4、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

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那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1)指名说(2)齐读、练习背诵古诗。

三、拓展延伸1、学生自由点击“李广其人”,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