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拓展 火把节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火把节》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把节起源和相关文化背景;2.能够自主阅读《火把节》一文,并理解故事情节;3.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讲述故事情节;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阅读《火把节》一文,理解故事情节,熟练运用语言表达;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火把节”是什么,为什么要过火把节,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和想法。
2.讲解在学生表达后,向学生讲解火把节的起源和相关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节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阅读教师通过阅读,并指导学生朗读《火把节》一文,加深学生对节日的理解和感受。
“火把节”的主要情节是说一个小男孩发明了一个轮船,又因为别人的嘲讽而刻苦学习制造了更加完善的轮船,最终在火把节成功展示自己的发明。
4.理解在阅读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情节和主旨,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加深促发学生对故事的思考。
5.表达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并与同学一起讨论,让学生表达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话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讲述自己的“火把节”故事。
6.交流学生互相交流所写的文章,并互相点评和提出建议。
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评价。
7.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让学生充分回忆学习的过程,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教师也可对学生总结的内容进行评价。
四、板书设计教师可将以下内容作为板书,帮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并方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复习相关知识。
“火把节”故事情节小男孩的发明小男孩发明了一个轮船别人的嘲讽别人嘲讽小男孩的发明刻苦学习小男孩因嘲讽而刻苦学习发明更加完善的轮船火把节成功在火把节上,小男孩成功展示了自己的发明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为“火把节”故事,通过故事情节,让学生学习了如何熟练运用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火把节》课件

理清条理
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分为几部分来写?
每部分写什么?
第一部分:节前的准备。 (1-4)
第二部分:火把节的盛况。(5-10) 第三部分:火把节的来历。(11-14)
细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节前的准备。 为了欢度火把节,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
我为你砍好了蒿( hao)枝,我为你扎好了 砍蒿枝,扎火把 火把,我要带着你满山遍野地奔跑。 准备彩衣和头帕 我为你准备了奔家姑娘最喜欢的彩衣和头 帕,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的披毡和 准备披毡和花包 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 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 杀鸡鸭,宰牛羊 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一 直喝到第二天早上。 买美酒和水果
细读感悟
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 ) 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 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 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怎么样?来吧,到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
以时间为序 画出这几个场面描写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日上三竿、夜幕降临了 从这几个活动场面中你感受到什么?
热情奔放、热爱生活、向往美好
细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的来历是怎样的?从关于火把节 的传说中想到什么? 所以,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 ,它更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 神的象征。
词语理解
激情四射:指精神亢奋,充满激情,像阳
光一样光照大地,影响别人, 积极向上。
数不胜收: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不屈不饶:比喻在压力、邪恶势力和困难
面前不屈服、不低头,表现十 分顽强。
4、《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你知道哪些节日? 你喜欢哪些节日? 你过节时心情如何?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彝家人 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写彝族火把节是彝家人勤劳勇敢、 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准备节日饭菜 斗牛 摔跤
点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你最喜欢哪一个?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 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 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 象征 。
根据课文描述的情景,把句子补充完整。 1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 欢乐的海洋。
2 夜幕降临,天上数不清的星星眨着 眼睛 , 地上的火把犹如 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小组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 大家听。
练习:解释词语,并用红色词语造句
不屈不挠 不约而同 人声鼎沸 满山遍野 兴高采烈 激情四溢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为了欢度火把节,彝家人做部分 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 火把节是在每年农历的 六月二十四日 。到了那天,
人们点起火把 游行,举行斗牛 、摔跤 、 围着篝火狂欢
等纪念活动。 2 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家人 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 的象征。
2018年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五下):《火把节》教案-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S版第十册(五下):《火把节》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火把节》(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课件)

任课教师:郑雪沛
•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 个民族,你了解多少呢?
“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 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 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 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 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 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 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 彻夜狂欢。
5.围着篝火跳舞
文章写了有关火把节的什么传说? 表现了彝族人民怎样的性格 ?
表现出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 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精 神和品德。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 火把节是在每年农历的 六月二十四日 。到了那天,
围着篝火狂欢 人们点起火把 游行,举行 斗牛、 摔跤、 等纪念活动。 2 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 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 的象征。
整体感知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主 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 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 课文一共14个自然段,把文章分段并 概括段意。
• 能够充分体现彝家人热情的句子, 你能找到么? • 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什么呢? 描写了彝家人热情、好客,以及他 们对生活非常热爱的情感。
继续走进火把节
• 感受它的热烈场面 • 了解彝家人的民族风情以及 火把节的来历和纪念意义
再次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开始,彝 家人为了火把节,都做了哪些准备? 从这些准备中您能体会出什么?
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 每个场面是如何让描写的呢? 1.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节日饭菜
2.斗牛
3.摔跤
4、点燃火把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 火把节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

上中下结构
山寨 寨子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 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ji2o
矢字旁
左右结构
矫健 矫正
矫健的公牛瞪着血红的双眼, 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ji`o
足字旁
左右结构
摔跤 跌跤
摔跤场上人声鼎沸。
拼音
结构
部首
词语
句子
xi5பைடு நூலகம்g
四点底
上下结构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 当作 ──(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 如同我第二 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 未谋面的苏 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 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 。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 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 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 一 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扎根!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一位残 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 的树林中 ,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 处处有真情 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火把节》PPT课件(3篇)

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
过节的情况和心情是怎样 的?
彝族火把节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 场面。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彝族特有的 民族风情。 4.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有春 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传统节日。而我们伟大的祖国由56个 民族构成,每一个民族还有它自己的传 统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 的白节、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拉祜族的 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 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4 火把节_生字词学习(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模板)

a
e
i
o
u
7、b、p、m、f
一、 教学目标: 1、看图《福满门》,巩固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认 识生字, 认识“播、泼、门、福”四个字。培养学生在生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 2、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学拼音方法,学会 b p m f4 个声母,体会声母读音。 3、 采取同学交流,老师指导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会 b p m f 与单韵母拼读音节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p ~
提手旁 左右结构
披毡 披风
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的披毡 和花包。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zh`n
毛部 半包围结构
披毡 毡房
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的披毡 和花包。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z2 i
宝盖儿 上下结构
宰杀 宰相
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
2 3 4 5
指名读儿歌 领读 分组读 齐读,并背诵下 来 (6)春姐姐还 亲亲桃树,桃树一片 亲了哪儿? 红; 亲亲杨柳,杨柳穿绿 衣; 亲亲…… 在儿歌中认字 读生字卡 让学生用这些字 说一 些词语,或 说一句话
3、在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识四个 字 “去、绿、鱼、曲”。
1 2 3
二、学习韵母ü 1、老师把“去、绿、曲”三个字 的 拼音写上。 2、学生观察这几个音节,哪部分 是 一样的。 3、师指出: “去、曲”的两个音节中声(小ü见了q 脱下帽子 母 q 后面也是ü,只是ü碰到行个礼) 声母 q 后,上面的两点要去 掉。 小鱼吐泡ü ü ü 四笔写成 4、继续练读四声。 5、巩固记忆字形(借助小鱼吐泡 图 或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ü的字 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把节火把节简介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传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叭,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
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同阿体拉叭比武,即摔跤,可是阿体拉叭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款待斯惹阿比。
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叭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
阿体拉叭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
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
阿体拉叭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
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撒梅王与异族抗争,他的头被砍掉了,待到星宿出现又长出一个头来与之奋战厮杀。
最后,由于奸细的出卖,砍掉头用尖刀草扫过脖子后,撒梅王的头就再也长不出来了,死不复生。
据说尖刀草上的红斑就是撒梅王的血染红的。
后来撒梅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四、二十五都要打起火把纪念撒梅王,并寻找他的英灵。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
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
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彝族撒梅支系的《撒梅人的火把节》善神阿番偷开天门,撒下五谷,使人间的幸福生活超过天上。
天神见了大怒,派大力士到地上来出气。
朵阿惹姿恨大力士霸道,与他摔跤,把大力士摔倒在地上,压出一个坑来,后来天雨变成湛蓝的长湖(路南淡水湖)。
人们为纪念这位人间英雄,于农历六月二十四进行斗牛、摔跤、宰羊、燃火把等活动,以示悼念之情。
——彝族撒尼支系的《撒尼人的火把节》奴隶主那迢迢把很多的穷弟兄关在牢狱中,穷人阿真等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冲向那迢迢的府第,烧死奴隶主,同时也烧掉了穷人手上的绳索。
为纪念这次胜利,人们举火把游行,相沿成俗。
——彝族阿细支系的《阿细人的火把节》罗婺彝家有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与彝家小伙阿龙早就相爱了。
但附近十二个部落的男子都纷纷前来提亲,其中有个土官老爷凶狠残暴地说,如果不答应,就要血洗山寨,让全寨遭殃。
姑娘无奈,答应在六月二十四相亲。
相亲期到,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块花围裙,烧起一大堆火。
十二部的头人也赶来了。
姑娘深深地看了阿龙一眼后,纵身跳入火堆中。
阿龙和几个小伙子想拽住她,可只扯下了她的衣角。
四面八方的人们赶来,可她已经以死殉情。
为了纪念她,十二个小伙抬起大牛推向对方,以推倒为胜。
之后,杀牛饮酒、唱歌跳舞。
后来彝家就把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被阿龙扯下的衣角,成了彝家妇女的围腰带,那焚烧姑娘的青烟,化为山寨的晨雾。
据说清晨喜鹊鸣叫的时分,彝山的远处就隐隐绰绰地显出姑娘的身影,因此人们称她为喜鹊姑娘。
——彝族罗婺支系的《喜鹊姑娘》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
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
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纳西族《火把节的传说》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
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
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火把节的传说》此外在白族、彝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柏节夫人的传说和慈善夫人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
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
忠如其言。
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
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
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
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
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
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
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
此后,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
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
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带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
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
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这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
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
——郭将军杀夫欲霸妻,贞烈夫人火海自焚汉朝的副将郭世忠杀死了大理的曼阿那酋长,并发觉酋长的妻子阿南夫人长得很漂亮,便要娶她为妻。
阿南夫人假意答应,但提出了祭奠亡夫的三个条件。
然而,在祭夫时,阿南却点火烧着了灵堂,跃身跳入熊熊烈火中自焚而亡。
阿南的忠贞勇敢,博得了人们的赞叹和钦佩。
从此每年在阿南自尽的日子,白族同胞便点燃火把,串乡游寨,以示纪念。
——勇士摔跤斗恶魔,众点火把烧天虫相传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在人间破坏人们的幸福生活。
人们发现后,纷纷上前质问。
十大力蛮横地要人与他摔跤,还示威地把一头头壮牛翻倒(从此,火把节时首先要斗牛)。
他的挑衅行为惹怒了一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
他走出人群,与十大力扭扯着摔了三天三夜仍不分胜负。
于是人们弹着三弦,吹着短笛,拍手跺脚为包聪助威,终于击败了十大力。
恶魔发怒,放出蝗虫等各种害虫来糟蹋人们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
于是,人们又集合起来,点燃一支支火把去烧害虫,最后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害虫,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廿四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到这一天,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火把节的各种活动,它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强暴争取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
——杀税使惹怒天神,燃火把群战害虫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
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
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一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便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
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没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
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
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
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
——天神妒人降火海,火把蒙混免大灾纳西族的传说中,有一天,天神子劳阿普在云河边游玩,忽然听到民间有丝竹歌舞之声。
人间生活的美好幸福令他十分恼怒,于是便差一名天将到人间,要把大地烧成火海。
这位天将变做一个老人到了人间,遇到一个背着大男孩、牵着小男孩的纳西男人。
他不解地询问,才知道大男孩是别家的孤儿,小男孩才是这个男人的孩子。
于是深受感动,心起怜意,不忍将大地毁灭。
他就叫人们家家准备火把,到六月二十五日一齐点燃。
这天,子劳阿普到云河边查看,果然见满山遍野都是火光,以为大地真的被烧毁了,方才罢休。
纳西人因此躲过了一劫,免受焚族之灾。
从此,就有了每年六月二十五日的火把节。
——彝族传说弥勒县彝族认为,火把节起源于一次奴隶暴动,这些奴隶在羊角上捆火把,攻进了奴隶主家,烧死奴隶主,得到了自由。
昆明近郊彝族说,撒梅(彝族的一个支系)王与入侵者斗,被砍掉了脑袋,但一到夜里星星出齐,他颈上又长出一个新头,再次带人参加战斗。
后来,他头颅再生的秘密被妻子泄露了,他的头便再也长不出来了。
彝族人民在他遇害的日子打着火把,四处寻找他的精灵,年年如此,相沿成节。
南洞彝族自治县的传说是,一个恶魔喜欢吃人的眼睛,观音菩萨以螺肉冒充人眼制服了他,把他关在洞里,只给一天出洞的时间。
人们怕他继续作恶,便在这一天点起火把,打歌喧闹,使其不敢出洞。
各民族火把节的节日名称相同,过节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不同的传说后面,火把节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或相近的源头。
【火把节传说概观】首先,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即以神圣的火照岁而祈年,以火色占农事:以火炬之明暗,占年岁之丰歉。
除了各民族口头流传的节日传说之外,汉文文献均如是说:师荔扉《滇系》云:“火把节即星回节,六月二十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通省皆然。
”许印芳《五圹杂俎·星回节考》亦谓:“节之日是夕,在所人户,同时燃树,入室遍照幽隐,口中喃喃作逐疫送穷语,而农人持火照田以祈年,樵牧渔业,各照所适,求利益于大光明中。
”“倒树当门卧,男妇撩衣跨火过,群相贺曰:‘灾星除矣,秽气解矣’。
”袁嘉谷《石屏县志·天文志·岁时门》卷一也说:“六月二十五日,田野松炬烛天,占岁之丰凶,明则稔,暗则灾,幼者各燃松炬相斗,以胜负卜村之吉凶。
”除文献记载以外,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