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S版孔子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22张PPT)

《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 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
———————————————
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
———————————————
断了许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
——————
成语的由来。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 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 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 的文字和内容了。”
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
———————————————
断了许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
——————
成语的由来。
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 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便把 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 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默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请找出对应的段落。
⒈ 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⒉ 不喝“盗泉”水 ⒊ 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⒋ 晚年读《周易》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
21 孔子
生平
论语
初读
lún
《论语》
lùn
讨论
zhònɡ
孔子 名 丘,字 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
r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 读正确、流畅,画出不懂的 字词并结合上下文或工具书 来理解。
zhònɡ
rú
仲尼 核心 儒家
jì sì
wǎnɡ
dài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qī
①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②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孔子课件 语文S版

第三页,共24页。
儒家(Rújiā)孔子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jù zhònɡ)讲学,由此建立 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 学派——儒家。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 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 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jiàotiáo),成为 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
智慧]
第十八页,共24页。
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yīxiē)成语或
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dǔ xìn hào xué),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 学到老……]
第十九页,共24页。
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jǐ ɡè)小故事的形式,
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 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 几点感受。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第七页,共24页。
第三个故事
(2)孔子(kǒnɡ z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 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nèixīn)的想法 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 地去了解一个人】
孔子知道错怪(cuòguài)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 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
第十五页,共24页。
大家看第二个故事 想想:(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lì hɑi),却不
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 行为(xíngwéi)的厌恶,认为“盗”不是 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 “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 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第十六页,共24页。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十二页,共24页。
儒家(Rújiā)孔子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jù zhònɡ)讲学,由此建立 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 学派——儒家。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 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 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jiàotiáo),成为 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
智慧]
第十八页,共24页。
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yīxiē)成语或
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dǔ xìn hào xué),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 学到老……]
第十九页,共24页。
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jǐ ɡè)小故事的形式,
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 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 几点感受。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第七页,共24页。
第三个故事
(2)孔子(kǒnɡ z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 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nèixīn)的想法 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 地去了解一个人】
孔子知道错怪(cuòguài)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 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
第十五页,共24页。
大家看第二个故事 想想:(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lì hɑi),却不
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 行为(xíngwéi)的厌恶,认为“盗”不是 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 “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 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第十六页,共24页。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十二页,共2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24张PPT)(1)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怎样分层次?
1.孔子的生平(1-2) 2.讲述了孔子的几个小故事(3-8)
默读读第一、二自然 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的这句 话教导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
填一填
1.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所教的学生大约有(300)0
(1)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 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 加给别人。
(2)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 儒家学说中最经典的东西——宽容。
读一读第二个小故事
想一想: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 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偷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 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 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 “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 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论语》
➢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纂录而成。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 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 儒家最主要的经典之一。
孔子的箴言名句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笃信好学
想一想
你从课外书或者其他资料上知道的关 于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谢谢大家
Page 25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得这 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
第四个小故事
阅读第八自然段,并勾画出故事中关于孔子读书时的动作、 语言描写的重点词 ,
翻来覆去、读来读去
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怎样分层次?
1.孔子的生平(1-2) 2.讲述了孔子的几个小故事(3-8)
默读读第一、二自然 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的这句 话教导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
填一填
1.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所教的学生大约有(300)0
(1)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要 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 加给别人。
(2)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 儒家学说中最经典的东西——宽容。
读一读第二个小故事
想一想: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 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偷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 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 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 “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 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论语》
➢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其再 传弟子纂录而成。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 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 儒家最主要的经典之一。
孔子的箴言名句
听其言而观其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笃信好学
想一想
你从课外书或者其他资料上知道的关 于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谢谢大家
Page 25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得这 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
第四个小故事
阅读第八自然段,并勾画出故事中关于孔子读书时的动作、 语言描写的重点词 ,
翻来覆去、读来读去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1、孔子

• 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 口“盗泉”里的水?
• 盗,即盗窃,孔子认为“盗”不是君子之 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所需,“盗” 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很反感, 不喝“盗泉”里的水。赞扬了孔子厌恶偷 盗的精神。
第三个故事: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认人不易”
• “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子路 向孔子抱怨”,孔子是怎样回答的?
•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曰:“此字念‘直八’” 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 颜回不懂啊,问曰:“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 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的事是认不得‘真’ 啊。”
孔子小故事(2)
• 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老子一样古老。 •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的, 不要施加给别人。
• 教育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 心。遇到事情时能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只考虑自己 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为此,做人应有宽阔 的胸怀、足够的爱心和对别人的尊重、体谅之心, 能以平等之心对待别人。
第二个故事:不喝“盗泉”水
孔子小故事(1)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 “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
“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 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回我不才,可 我也跟师傅多年。慢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
• 盗,即盗窃,孔子认为“盗”不是君子之 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所需,“盗” 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很反感, 不喝“盗泉”里的水。赞扬了孔子厌恶偷 盗的精神。
第三个故事: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认人不易”
• “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子路 向孔子抱怨”,孔子是怎样回答的?
•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意。那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曰:“此字念‘直八’” 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钱走了。 颜回不懂啊,问曰:“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吗?什么时 候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的事是认不得‘真’ 啊。”
孔子小故事(2)
• 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老子一样古老。 •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的, 不要施加给别人。
• 教育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 心。遇到事情时能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只考虑自己 的感受,而忽略对方的感受。为此,做人应有宽阔 的胸怀、足够的爱心和对别人的尊重、体谅之心, 能以平等之心对待别人。
第二个故事:不喝“盗泉”水
孔子小故事(1)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 “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
“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我就请你们师徒 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主人家,回我不才,可 我也跟师傅多年。慢说一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
孔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课件

致。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 特点和优势,应根据其个性差
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03
课文解析
《论语》选读
总结词:深入解析
详细描述:《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思想言论。通 过《论语》选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对 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礼
孔子认为礼是社会规范和人际 交往的准则,主张以礼治国、 以礼待人。
信
孔子认为信是诚信和信任,主 张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孔子的教育理念
01
02
03
04
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 ,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 ,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知行合一
孔子认为知识和实践应该相辅 相成,强调学以致用、言行一
同时,加强写作练习,多写读书笔记和日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02
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语文学习;在遇到困
难时,不要气馁,要积极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法。
03
态度调整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同时,培养自己
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感谢观看
THANKS
权者意见不合而辞官。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 说,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
授弟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其思想对中国及世
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思想体系
义
孔子认为义是行为准则,强调 公正、合理、合乎道义。
智
孔子认为智是智慧和知识,强 调学无止境、知之为知之。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 特点和优势,应根据其个性差
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03
课文解析
《论语》选读
总结词:深入解析
详细描述:《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重要思想言论。通 过《论语》选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对 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礼
孔子认为礼是社会规范和人际 交往的准则,主张以礼治国、 以礼待人。
信
孔子认为信是诚信和信任,主 张言行一致、信守诺言。
孔子的教育理念
01
02
03
04
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 ,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 ,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知行合一
孔子认为知识和实践应该相辅 相成,强调学以致用、言行一
同时,加强写作练习,多写读书笔记和日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02
时间管理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语文学习;在遇到困
难时,不要气馁,要积极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法。
03
态度调整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同时,培养自己
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感谢观看
THANKS
权者意见不合而辞官。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 说,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
授弟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其思想对中国及世
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思想体系
义
孔子认为义是行为准则,强调 公正、合理、合乎道义。
智
孔子认为智是智慧和知识,强 调学无止境、知之为知之。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孔子》课件

自学指导 •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遇到长的句子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3分钟) • 2、课文讲了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并 试着给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2分 钟) • 3、通过抓住主要事件概括课文内容 。
亲爱。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 隐晦:(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愿意;勿,不要;施,加。 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自学指导
• 1、自读生字,不认识的生字请教同 学或老师并且多读几遍。(2分钟) • 2、不理解的词语,在课文中找到、 划出来,结合上下文试着自己理解, 并试着说一说意思。( 4分钟) • 3、完成后,以读字词、解释意思、 写生字的形式闯关检验。
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
语》共二十篇。
《论语》涉及政治、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
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孔子
初级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 个生字。 2、读准生字、词语的读音 。
第一关:我会认
仲、儒、祭、祀、覆、育、 仁、核、怨、粮、厉
翻来覆去、教育、儒家、 核心、厉害、抱怨、祭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之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听写词语
圣 迹 图 (表现孔子讲学、众多弟子学习的情景
完成练习题
词语理解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
小学语文S版第九册
语文S版五年级上21孔子ppt

+ 1、高山仰止,景行( háng )行( xí ng )
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司马迁 + 2、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杜甫 + 3、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上都有孔子的 影子。——鲁迅 + 4、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 2500年,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1988年75位世界诺贝 尔奖获得者“巴黎集会宣言”
你最棒!
+ 1、孔子,名( 丘),
字( 仲尼),春秋时期 ( 鲁)国人。他是我 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 教育 家、( )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 + 2、孔子去世以后,他 的学生把他平日的言 行记录下来,编纂成 一部叫《论语》的书。
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课文中讲述的孔子的小故事: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之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语言艰深 难懂。
(意思) 不明显, 不容易懂。
《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 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 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 许多次。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 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 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 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韦:熟牛皮;绝:断;三:指多次。 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许多次。形容读书勤奋 刻苦。
阅读提示: 读——第三自然段 论——孔子提出了怎样的为人 处世准则? 解——说说“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意思。
推己及人
+ 1、孔子口渴得厉害,为什么不喝
一口“盗泉”里的水?
+ 2、从这个小故事中,你体会到了
什么?
+ 1、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有何不同? + 2、颜回是君子还是小人? + 3、当孔子了解真相以后,又是怎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1 孔子|语文S版 (共11张PPT)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作 者林汉达,其中一篇《孔 子的故事》。这片文章对 孔子的一生有一个简明的 介绍,主要讲了孔子刻苦 读书、办“私”学、编写 “六艺”等故事。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
孔子: 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理论政治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世界最著名的文化 名人之一 。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 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 核、厉、粮、怨、祭、祀、覆”;理解“教育、 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推己及人、翻来覆去”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 要地位,弄清楚课文写了孔子的几个故事 。
预习交流内容及要求:
1、利用形声字、形近字、字义理解等识记方法交流 生字,找出易错点。
2、通过查字典、联系课文、近义词释义等途径,理 解词语的意思。
3、小组合作读课文,找出难理解或者需要提醒大家 读法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二、形近字组词。 历( )该( )察( ) 厉( )核( )祭(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儒家学
派的( )。他创立了以( )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
2、全文作者按照“总起――分述”的思路,分别介绍了( )
和(
)。
3、课文讲了有关孔子的四个故事分别是:(
)、
(
)、(
1、边听边思考,文章可以分几个部分?
2、快速浏览课文3—8自然段,想想课文 讲了关于孔子的几个故事,分别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孔大典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 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 最主要的经典。
《论语》
•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 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 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 章节出现。
议一议:
•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
什么帮助?
知识记录卡,相信你最棒!
• 一、填空。 • 1、孔子,名( ),字( )孔子所教的学生大约 有( )人。 • 2、孔子的学生中有( )个人很有才能,被称为 ( )。 • 3、孔子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整理了他平日的教诲,编 成一部叫( )书。 • 二、知识问答:孔子的哪些教诲使你受益?
• 孔子
走近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 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生于鲁国。是古代的大思 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 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 要的人物 。
儒家孔子
他在鲁国做过官, 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 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 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 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论语》
•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 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 而成。
孔子的箴言名句:
• 听其言而观其行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箴言名句: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孔庙
大教育家孔子
讨论:
• 孔子在招生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 同?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