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一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分类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 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光、温、水和一般 的营养物外,一类含量甚微(1µmol/L以下), 但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活动起到调节 和控制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
植物激素 包括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源产生的活性物质, 它可以由何处的器官或组织,运转到别的器官或 组织,这些物质在体内含量极微,但起的作用却 很大,参与调节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
不同植物激素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同一激素往往 又具有多种生理作用。植物的同一生理过程一般又受到 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控制。 各种植物激素之间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又相互 拮抗,它们共同协调和控制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指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 理效应,也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 并施用于植物的外源化学物质。
十、贮藏保鲜防衰老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延长水果、蔬菜和花卉 在采收后的保鲜期,防止衰老、变质和腐烂,提高 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减少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的 损失。
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有延缓衰老的功能,如用6-BA处理 甘蓝等蔬菜,能有效地保持采收后的新鲜状态,对提高食 用品质和商品价值十分有利。应用比久、矮壮素和2,4-D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大白菜、洋葱、大蒜、马铃薯等蔬菜, 可防止在贮藏期间变质、变色和发芽。
植物的发芽、生根、生长、器官分化、开花、结果、 成熟、脱落和休眠等,均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控制。
植物如果缺少了这些活性物质,便不能正常生长发 育,甚至会死亡。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能促进植物的生 长发育,也可以抑制或阻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从胚的 形成,种子萌发,营养体生长,开花结实,到植株衰老、 死亡,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
植物生长调节剂

8.促进成熟。乙烯利渗入到植物体内,促进乙 烯释放,引起一系列成熟的代谢变化。用乙烯 利催熟的果实有番茄、辣椒、香蕉、柿子、桃 、梨、苹果、西瓜、菠萝、柑桔等。
9.化学杀雄。甲砷酸盐、2,4-滴丁酯可破坏 雄蕊的花粉,而不影响雌蕊发育,从而得到雄 性不育花粉,使自花授粉植物实现异花授粉, 获得杂交种子。
另外还可用于农产品贮存保鲜,调节性别分化 ,抗逆境等方面。
二.使用方法
1.浸蘸法。
2.喷洒法。
3.土壤浇施。
4.涂布法。用毛笔或其它用具把药涂在待处理 的植物某一器官或特定部位称为涂布法。
三.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的因素
1.环境条件。①温度。②湿度。③光照。 2.栽培措施。 3.植物生长发育状况。 4.使用时期。 5.使用浓度。 6.使用方法。
一.应用范围
1.矮化防倒,改造株型。矮壮素(CCC)能使小麦 节间缩短,茎秆粗壮,叶片变小,直立型,造成 很好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了倒伏的危险。 调节啶使棉花节间紧凑,叶片变小,防止徒长, 塑造合理株型和群体结构,改善棉铃生育条件, 成铃数增加,铃重增加。
2.控制休眠与萌发。用α-萘乙酸甲酯(MENA)、 青鲜素(MH)等在贮存期或采收前处理马铃薯块 茎、洋葱和大蒜的鳞茎可减低萌发率,延长贮存 期。萘乙酸(NAA)钠盐、MENA、MH可防止根菜类 如胡萝卜、萝卜、芜菁、甜菜贮藏期间的萌发。 赤霉素可解除马铃薯在二季栽培时的休眠。
4.乙烯类。促进果实成熟衰老,抑制细胞的伸长 生长,引起横向生长,促进器官脱落,诱导花芽 分化,促进发生不定根的作用。如乙烯利(2-氯 乙基膦酸)。
5.脱落酸类。促进休眠,抑制萌发,阻滞植物生 长,促进器官衰老、脱落和气孔关闭。其特点是 促进离层的形成,导致器官脱落,增强植物抗逆 性。如赛苯隆。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大汇总(系统、全面、实用),赶快收藏!

常见植物⽣长调节剂⼤汇总(系统、全⾯、实⽤),赶快收藏!⼀、植物⽣长促长剂【1】胺鲜酯(DA-6)DA-6能提⾼植株体内叶绿素,蛋⽩质,核酸的含量和光合速率,提⾼过氧化物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进植株的碳,氮代谢,增强植株对⽔肥的吸收和⼲物质的积累,调节体内⽔分平衡,增强作物,果树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延缓植株衰⽼,促进作物早熟、增产、提⾼作物的品质;从⽽达到增产,增质。
产品优点:①DA-6属于⼴谱性植物⽣长调节剂:⼴泛⽤于各种农作物、⾷⽤菌、花卉、药材,可浸种、沾根、灌根及叶⾯喷施。
②增进光合作⽤:DA-6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施⽤三天后,使叶⽚浓绿、变⼤、变展、见效快、效果好。
同时提⾼光合作⽤速率,增加植物对⼆氧化氮的吸收,调节植物的C/N⽐。
增加叶⽚和植株的抗病能⼒,使植株长势旺盛,这⽅⾯要显著优越于其它植物⽣长调节剂。
③DA-6使⽤浓度范围⼤:从1-100ppm均对植物有很好的调节作⽤,只是作⽤⾼峰时间和增产效果不同,⾄今未发现有药害现象。
④DA-6具有缓释作⽤,能被植物快速吸收和储存,⼀部分快速起作⽤,另外部分缓慢持续地起作⽤,其持效期达30-40天。
⑤DA-6适应低温:在低温下,只要植物具有⽣长现象,就具有调节作⽤,可以⼴泛应⽤于塑料⼤棚和冬季作物。
⑥植物吸收DA-6后,可以调节体内内源激素平衡:在前期使⽤,植物会加快营养⽣长,中后期使⽤,会增加开花座果,加快植物果实饱满、成熟。
⑦DA-6对⼤⾖等喜氮作物具有良好的固氮作⽤。
【2】复硝酚钠功能特点:⼴谱型植物⽣长调节剂,能加快⽣长速度,打破休眠,促进⽣长发育,防⽌落花落果、裂果、缩果,改善产品品质,提⾼产量,提⾼作物的抗病、抗⾍、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抗倒伏等抗逆能⼒。
产品效果:⼴谱:复硝酚钠适⽤于⼀切农作物,适⽤于⼀切肥料(叶⾯肥、复合肥、冲施肥基肥、底肥等),适⽤于任何时间。
⽅便:⽆需复杂的⽣产⼯艺,⽆论叶⾯肥、冲施肥、固体肥、液体肥、杀菌剂等,只要添加均匀。
第6章-植物生长调节剂

常用于棉花、番茄、西瓜、柑橘、香蕉、咖啡、等 果实催熟,增加橡胶产量,改变雌雄花比率等,如:
二、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的因素
环境条件:使用效果与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密 切相关
栽培措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药剂而不能代替肥、水、 光、温度,应用效果好必须与良好的栽培措施结合。 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发育状况不同对生长调节剂的反 应不一样。
使用时期至关重要
使用浓度与应用效果密切相关,具有微量高效的‘特 点,并且使用浓度因不同的地区、作物、品种、长势、 目的、方法等不同。
(三)土壤浇施 把调节剂按一定的浓度及用 量浇到土壤中,以便根系吸收而起作用的一种 施药方法。施用时每株应浇一定的药液量;大 面积应用时,可按一定面积用多少药量,与灌溉 水同时施入田中。
(四)涂布法 用毛笔或其它用具把药涂在待 处理的植物某一器官或特定部位称为涂布法。 这种方法对于易引起药害的调节剂,可以避免 药害,并可显著降低用药量。
2 、生长抑制作用
生长抑制剂,如防止棉花,小麦疯长的矮壮素,防止 大蒜、 洋葱发芽的青鲜素等。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
促进发芽 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 促进生根 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 促进生长 赤霉素、增产灵、增产素 促进开花 赤霉素、乙烯利、萘乙酸、2,4-滴 促进成熟 乙烯利、乙二膦酸、比久、增甘膦 防止倒伏 矮壮素、多效唑、比久 调节性别 乙烯利、赤霉素
此类化合物结构比较复杂,虽已可人工合成,但价 格较贵,尚未大量用于生产。
6、植物生长抑制物质
抑制徒长,培育壮苗,改造株型等,代表品 种有矮状素(CCC)、比久,缩节胺、多效唑等。
(1)植物生长抑制剂:对顶芽和分生组生组织都有 破坏作用,长期的,不为赤霉素所逆转。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分类现在大家公认的生长调节剂有五大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按生产中的应用也分为三类:生长促进剂类、生长抑制剂、生长延缓剂。
(一)生长促进剂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生长,也可促进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吲哚丙酸、萘乙酸、激动素、6-苄基腺嘌呤、二苯基脲都属于这一类。
(二)生长抑制剂抑制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
往往促进侧枝的分化和生长,从而破坏顶端优势,增加侧枝数目。
有些还能使叶片变小,生殖器官发育受到影响。
外施生长素也以扭转其过量的负效应。
常见的生长抑制剂:三碘苯甲酸、青鲜素、水杨酸、整形素。
(三)生长延缓剂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为植物生长延缓剂,亚顶端分生组织中的细胞主要是伸长,由于赤霉素在这里起作用,所以外施赤霉素可以逆转其效应。
这类物质包括烯效矬,多效矬,矮壮素,比久。
二、生长调节剂在防止番茄落花落果上的应用坐果激素都是生长素类,常用的番茄坐果激素有番茄灵、2,4-D、番茄丰产剂,番茄丰产剂是番茄灵、2,4-D根据一定配比混合而成。
1、涂抹法2,4-D应用这种方法,使用浓度为10-20mg/kg,。
首先根据说明将药液配好,并加入少量红或蓝色染料做标记,然后用毛笔蘸取少量的药液涂在花柄的离层或花柱上。
这种方法需一朵一朵的涂抹,比较费工,处理的果穗果实之间生长不整齐,成熟期相差较大,容易发生药害,应防止喷到植物幼叶和生长点上。
2、蘸花法应用番茄灵和番茄丰产剂可用此法。
番茄丰产剂浓度为20-30mg/kg,番茄灵使用浓度为25-50mg/kg。
将配好的药液倒入小碗内,将开有3、4朵的整个花穗在激素溶液里浸蘸一下,然后将小碗边缘轻轻触动花序,让花序上过多的激素流到碗里,这种方式同一果穗果实生长整齐,成熟一致,省工省力。
3、喷雾法应用番茄灵和番茄丰产剂也可采用此法,当番茄每穗花有3、4朵开放时用装有药液的小喷雾或喷枪对准花穗喷洒,使雾滴布满花朵又不下滴,此法效果与蘸花法基本相同。
高中化学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高中化学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现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多效唑和多胺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9大类。
这些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括促进植物茎叶生长、促进生根、抑制茎叶芽的生长、延长贮藏器官休眠、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植物激素还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都需要合理利用,以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乙烯在促使合成RNA 和蛋白质上有显著作用,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快呼吸作用。
因此,当植物果实中乙烯的含量增长时,可促进有机物质的转化,加快成熟的进程。
但同时,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掌握适当的浓度和使用时机,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二、植物生长抑剂
1.三碘苯甲酸 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阻止生长 素运输的物质,抑制顶端分生组织,促使植株矮化, 增加分枝,提高结荚率。
2.马来酰肼 马来酰肼(MH),又叫青鲜素,化学 名称是顺丁烯二酰肼。其作用正好和IAA相反,MH进 入植物体内可替代尿嘧啶的位置,但不能起代谢作用 ,破坏了RN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生长。 3.整形素 化学名称为9-羟芴-9-羧酸。它抑制茎的伸 长,腋芽滋生,使植株发育成矮小灌木形状。
最初,MH常用于马铃薯和洋 葱的贮藏,抑制发芽。MH还能 抑制烟草腋芽生长。
据报告MH可能致癌和使动物 染色体畸变,应慎用。
三、植物生长延缓剂
作用于植物的亚顶端分生组织,使节间缩短,叶数和节 数不变,株型紧凑,矮小,生殖器官不受影响或影响不大。
通过抑制GA的生物合成延缓生长。使用GA后,可以恢 复。称抗赤霉素类。
抗寒锻炼过程中GA含量的下降,植株矮化, 同时增加叶组织的紧密程度和细胞膜的耐脱 水性。
在低温和高温逆境下,多效唑能够减轻膜
2.PP333 氯丁唑,俗称多效唑
(4)抗病性 施用多效唑可使植株变得矮、壮、健,
从而提高抗病性。据报道多效唑对植物病原 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理是抑制病原真 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麦角固醇等固醇类物 质的合成。
三碘苯甲酸 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阻止生长素运输的
物质,抑制顶端分生组织,促使植株矮化,增加分枝,提高结 荚率。 农业生产上多用于大豆。
整形素 化学名称为9-羟芴-9-羧酸 常用于木本植物。它抑制茎的伸长,腋芽滋生,使植株 发育成矮小灌木形状。
马来酰肼(MH)
马来酰肼,又叫青鲜素,化学名称是顺丁烯二酰 肼。其作用正好和IAA相反。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香焦生的时候运输,用乙烯利催熟。
土豆有矮壮素。
果菜运输中用乙烯拮抗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是指人工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由外部施用于植物,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的化学物质,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
微量使用这类物质,就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达到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目的,但用量过大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生长延缓剂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以下作用特点:①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适用于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海带、紫菜、食用菌等,并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质吸收与运转,信号转导、气孔开闭、渗透调节、蒸腾等生理过程的调节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使作物农艺性状表达按人们所需求的方向发展。
②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残毒少。
③可对植物的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调控。
④针对性强,专业性强。
可解决一些其他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形成无籽果实、防治大风、控制株型、促进插条生根、果实成熟和着色、抑制腋芽生长、促进棉叶脱落。
⑤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最佳。
气候条件、施药时间、用药量、施药方法、施药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运转、整合和代谢等都将影响到其作用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但根据其来源、作用方式、应用效果等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生长素类生长素类是农业上应用最早的生长调节剂。
最早应用的是吲哚丙酸(indole propionic acid,IPA)和吲哚丁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它们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一样都具有吲哚环,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类可以改变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抵抗病虫害并延长储藏期。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可分为植物激素和非激素两大类。
1.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内部合成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
它们在植物体内起到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发育的作用。
2. 非激素类调节剂
非激素类调节剂是指那些虽然不属于植物激素,但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例如,多种微量元素(如锌、硼、铜等)和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琥珀酸等)都属于非激素类生长调节剂。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
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与植物内部生物化学反应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1. 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
激素类调节剂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分裂和分化来调节植
物生长。
它们可以刺激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促进幼嫩组织生长;或者抑制伸长侧芽和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主茎和果实的产量。
激素
类调节剂对植物的作用很多,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2. 非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
非激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机制相对复杂,与植物的养分吸收、代谢过
程以及酶活性等有关。
例如,微量元素调节剂在植物体内可以提高光
合作用效率,增加活性氧清除能力,从而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
有机
酸类调节剂则能调节植物生长中的能量代谢和物质转运过程。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的应用领域
包括: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抵抗病虫害
和延长储藏期。
1. 促进植物生长
适量使用激素类调节剂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生物量,促进根系伸长
和分支,增强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
2. 提高农作物产量
激素类调节剂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节律,促进穗分蘖的发育和花粉
电镜管插入秀丽隐绵腺舌才明;而非激素类调节剂则可以调节植物的
矿质吸收和养分平衡,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改善果实品质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改变果实的大小、形状和色泽,提高糖分
和维生素含量,使果实更加美观、营养丰富。
4. 抵抗病虫害
适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提高植物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5. 延长储藏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延缓果实的衰老,减少果实的腐烂,从而延长
果实的储藏期。
总结:
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抵抗病虫害并延长储藏期。
农
业生产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进
一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根据
具体作物、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和施用,以确保
安全和高效地利用这些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