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守恒法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关系式法、元素守恒、差量法和极值法计算

中考化学专题:关系式法、元素守恒、差量法和极值法计算

初三化学特殊计算专题初中化学中的计算题解题基本方法有:关系式法、守恒法、极值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

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或元素之间数量关系的一种简式。

正确书写关系式是解这类化学计算题的关键。

例1.已知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46%B 22%C 32%D 64%解析:从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Na2SO3,Na2SO4看它们有共同的“Na2S”部分,可提取出如下关系:2Na——S46 32设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2Na——S46 3246%x46/46%=32/xX=32%所以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一32%=22%,答案选B。

练习: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a%B.2a%C.3a%D.1—3a%二、巧用“差量法”解化学计算题1、差量法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是按一定量的比例关系反应进行的,因此可以根据题中的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量,得到相应的解题方法——即差量法。

“差量法”就是不考虑变化过程,利用最终态(生成物)与最初态(反应物)的量的变化来求解的方法。

2、差量法解题步骤(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值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形成质量差量的原因,列比例式求解。

3、五、利用差量法解题的类型(1)质量差量法如果题给某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始态质量与终态质量,则可采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解题。

①固体质量差量法例1:将12.8g铜片放入足量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洗净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3.56g,计算有多少克铜被氧化。

守恒法在元素化合物计算题中的应用

守恒法在元素化合物计算题中的应用
A
A.3.43g B.4.00g C.4.50g D.1.07g
例3 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时,生成 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则在分解
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B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例4 1.92g铜和一定量浓硝酸反应,随 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当铜完全反应时,共收集到1.12L(标准 状况)气体,把收集气体的容器倒置于有 水的水槽中,要使容器中充满水,需通入 多少体积的氧气(标准状况)?
• 例证法 • 极限值法 • 平均值法 • 十字交叉法 • 讨论分析法
质量为 C( )
A.11.2g B.5.6g C.2.8g D. 无法计算
例2 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 测知其中含水7.12%,K2CO3 2.88%,KOH 90%。若将此样品先加入到1mol/L的盐酸 46.00mL里,过量的盐酸再用1.07mol/L KOH溶 液27.65mL正好中和,盐酸中和后的溶液可得
种类 NH4+
Fe3+ SO42— Al3+
Cl—
浓度 0.2mol/L 0.2mol/L 0.2mol/L 0.4mol/L ≥1.6mol/L
练习1 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到250mL 4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入 2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
加入的这种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 ( C )
V(O2)=336mL
例5 3.2g铜与过量硝酸(8mol/L、30mL) 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2和NO。反 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mol,则此时溶液中所 含NO3-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 、Fe3+、Al3+和K+中的两种或多种。取该溶液

高中化学守恒法的类型及应用

高中化学守恒法的类型及应用

守恒法就是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而进行计算或推理的解题方法。

一、元素守恒
在一些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中,虽然发生的化学反应很多,但某些元素的浓度、质量等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整个过程中元素守恒。

例1、已知:
、。

将三种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在150℃条件下用电火花引燃后,容器内压强变为0,由此得出原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B.
C.
D.
解析:此题涉及多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且没有给出数据,如果列出所有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非常复杂。

根据反应后容器内压强变为0,可知反应后容器内无气体;根据元
素守恒,在150℃的条件下,三种物质全部反应完时,最后以和的形式存在,可发生以下总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时,,过量时也符合题目要求,故答案为C、D。

二、质量守恒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例2、已知:,把和
的混合物溶于水制成溶液,其中的质量为,如果把这种混合物加热至恒重会失重多少?解析:和加热都变成了,根据溶液中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的质量为:
失重:。

好友都在看:。

专题04 技巧性计算(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专题04 技巧性计算(课件)-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Cu2O > CuO > CuS
D
方法六:图像法
类型3.多种碳酸盐与酸反应比较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例.相等质量的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固体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 ②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 ③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 ④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钾 ⑤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钾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FeO>Fe3O4>Fe2O3
1.比较CuS、Cu2O、CuO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 。
【解析】硫元素(32)与氧元素(16)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可将以上化学式变形为:CuO2、CuO1/2、CuO,若三种物质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氧元素质量越大,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小。故三种物质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为Cu2O > CuO > CuS。
7
方法三:凑数法
例1. 工业锻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现有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其中Ca与C的质量比为10∶1,则该混合物中Ca与O的质量比为( )A.2∶3 B.3∶2 C.1∶2 D.3∶1
【解析】Ca与C的质量比为10∶1,设C的质量为12,则m钙:m碳=120∶12=(40×3)∶(12∶1),即Ca与C的原子个数比为3∶1,只有CaCO3中含有碳元素,所以CaCO3的个数为1,CaO的个数为2,Ca与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5,Ca与O的质量比为:(3×40)∶(16∶5)=120∶80=3∶2。
0.69g
方法四:差值法
1.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Na2CO3+H2O+CO2↑,充分加热24.8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守恒法的应用技巧

守恒法的应用技巧

策略36 守恒法的应用技巧金点子:“守恒法”广泛应用于高考及各类竞赛试题的解题中,它既可使繁乱的问题化难为易,又可使复杂的计算化繁为简,因而备受广大中学生的青睐。

但在使用中,由于对题意理解不清、条件分析不透,也时常出现滥用守恒的现象,故正确把握守恒原理,学会守恒方法,是高考化学解题之必备。

学会守恒方法,是高考化学解题之必备。

守恒法包括: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

守恒法包括: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

1.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中的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始终保持守恒,这就是元素守恒。

如在复杂的变化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某些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守恒解题,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计算简便。

思路清晰,而且计算简便。

2.根据电解质溶液总是呈电中性,从而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来进行解题的方法称电荷守恒法。

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来进行解题的方法称电荷守恒法。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相等,这是运用得失电子数守恒进行化学计算的主要依据。

是运用得失电子数守恒进行化学计算的主要依据。

4.质量守恒普遍存在于整个物理、质量守恒普遍存在于整个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中(核反应除外)化学变化过程中(核反应除外),如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质的质量守恒,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守恒,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守恒,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守恒,溶液稀释与混合时溶质的质量守恒等。

溶液稀释与混合时溶质的质量守恒等。

经典题: 例题1 :(2001年全国高考)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 4Cl 、16 mol KCl 和24molK 2SO 4的营养液。

的营养液。

若用若用KCl 、NH 4Cl 和(NH 4)2SO 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 ( )A .2、64、24 B .64、2、24 C .32、50、12 D .16、50、24 方法:利用元素守恒求解。

化学计算元素守恒法

化学计算元素守恒法

化学计算元素守恒法
化学计算元素守恒法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它是指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利用以前知道的元素守恒定律以及给定的反应方程式来求解出转化反应的改变。

它可以把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连接起来,求解出把不同原料份子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份子的计算题。

在化学反应中,我们是通过给定的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每个化学物质的体积或质量,从而得到各化学反应物的化学量。

只要根据每个化学反应物的数量,我们就可以用元素守恒定律来计算出每个反应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如,对于A+B→C+D 来说,反应时A和B的质量之比为1:2,而它们在反
应完成后C和D的质量之比为2:1。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元素守恒定律来计算出A、B、C、D的质量。

此外,化学计算元素守恒法还可以用于解答定容或恒容反应的问题。

当改变定容反应容器的容积时,它的压强也会发生变化,但反应物份子的数量仍然是不变的,可以用元素守恒定律来计算出不同容器容积下的反应物份子数量。

因此,化学计算元素守恒法非常有效,也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中。

总之,化学计算元素守恒法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它可以用来解答定容反应的问题并且计算各反应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它的应用极其广泛,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

元素守恒法

元素守恒法

元素守恒法
元素守恒法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计算、推断和鉴别等领域。

元素守恒法的应用基于两个主要原则:一是质量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二是元素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元素守恒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化学反应的计算中,可以通过元素守恒法快速找到未知数,简化计算过程。

在推断题中,元素守恒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的元素种类和数量,推断出未知的物质或反应。

在鉴别题中,元素守恒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的元素种类和数量,鉴别出未知的物质或反应。

元素守恒法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用、准确度高。

使用元素守恒法,可以避免繁琐的方程式和复杂的计算过程,快速找到答案。

同时,由于其基于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因此准确度极高。

然而,元素守恒法也有其局限性。

对于一些非化学反应的问题,或者涉及到质量亏损或核反应的问题,元素守恒法可能不适用。

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总的来说,元素守恒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解题方法,它基于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简单、易用、准确度高。

然而,我们也需要了解其局限性,对于不适用的情况要选择其他方法。

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入理解和掌握元素守恒法,以更好地解决各种化学问题。

守恒法

守恒法

守恒法“守恒”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些量之间的等量关系,经过分析得出答案的一种方法。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特点就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与终态,忽略中间过程细节,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捷解题。

常见的守恒法有: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守恒。

一、质量守恒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即质量守恒定律。

又因为同种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因此质量守恒又演变出原子守恒等守恒。

1. 质量守恒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找准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利用不变量可快速求解。

常用于物质的组成成分判断等计算。

【例1】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 70% B. 52.4% C. 47.6% D. 30%解析: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的盐酸中,生成Al3+和Fe2+,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转化为AlO2-,留在溶液中;Fe2+转化为Fe(OH)2沉淀,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色粉末为Fe2O3,铁在反应过程中是守恒的,Fe2O3中氧的质量等于合金中铝的质量,则w(Fe)=×100%=70%选A【练习】1.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100mlO2,经反应3O2=2O3,最后气体体积变为95ml(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求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

(1.5g/L)2.已知Q和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23:9 B.32:9 C.46:9 D.16:92.原子守恒抓住“初始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中某一原子(或原子团)个数不变”这一特征列出关系式,进而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恒法”在解铁和铁的化合物计算题中的应用在铁及其化合物有关的众多计算题中,能运用守恒关系解答的题型特别多。

解题时,巧用守恒关系,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将其常见题型及守恒关系归纳如下:一、质量守恒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例1在2L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0g铁粉,最后得到2L0.25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和26g固体沉淀物。

求原溶液中硫酸铜和硫酸铁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解析:设硫酸铁和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

根据反应前后铁和铜的质量守恒得:56g/mol2x+64g/moly+30g=2L0.25mol/L56g/mol+26g①在由反应前后SO守恒得:3x+y=2L0.25mol②由①②解得:x=0.1mol,y=0.2mol,所以,c(硫酸铁)=0.1mol/2L=0.05mol/L,c(硫酸铜)=0.2mol/2L=0.1mol/L。

二、元素原子守恒元素原子守恒指在化学反应中,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或物质的量、质量)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例2把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粉末放入110m14mol/L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mlH2(标准状况下),残留固体1.28g,过滤,滤液中无Cu2+。

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H+深度为0.4mol/L。

求原混合物的质量。

解析:因滤液显酸性(盐酸过量),所以残留固体只能为铜,因残留固体为铜,所以滤液中无Fe3+。

转化关系如下:由铜元素守恒得:n(CuO)=n(Cu)=1.28g/64g/mol=0.02mol由氯元素守恒得:2n(FeCl2)=n(HCl余)=n(HCl总)=0.44mol,即,2n(FeCl2)+0.08mol=0.44mol,则,n(FeCl2)=0.18mol。

由氢元素守恒得:2n(生成H2O)+2n(H2)+n(HCl余)=n(HCl总)=0.44mol,即,2n(生成H2O)+2(0.896L/22.4L/mol)+0.08mol=0.44mol,则,n(生成H2O)=0.14mol。

由氧元素守恒得:3n(Fe2O3)+n(CuO)=n(生成H2O),即,3n(Fe2O3)+0.02mol=0.4mol,则,n(Fe2O3)=0.04mol。

由铁元素守恒得:n(Fe)+2n(Fe2O3)=n(FeCl2),即,n(Fe)+20.04mol=0.18mol,则,n(Fe)=0.1ml。

综上可知,原混合物总质量为:56g/mol0.1mol+160g/mol0.04mol+80g0.02mol=13.6g。

三、气体体积守恒气体体积守恒指在有些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量不变,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守恒。

例3将5.6g铁粉和6.4g硫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在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至固体不再溶解,所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2.24LB.6.72LC.9.96LD.4.48L解析:加热时发生反应:Fe+S=FeS,与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可能为:FeS+H2SO4=FeSO4+H2S↑,Fe+H2SO4=FeSO4+H2↑。

从上述反应方程式分析可发现:Fe→FeS→H2S,Fe→H2,即1molFe经充分反应后,最终总生成1mol气体(H2S或H2S和H2的混合气),而与硫粉质量无关。

因为题中铁粉为0.1mol,所以生成气体也恒为0.1mol,标准状况下为2.24L。

故选A。

四、电子守恒电子守恒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

例4将14g铁粉溶于1L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NO气体后称量所得溶液,发现比原溶液质量增加8g,则原溶液中硝酸的浓度是()。

A.0.4mol/LB.0.6mo/LC.0.8mol/LD.1.0mol/L解析:按常规解法本题需先判断反应后铁的化和价,然后再根据方程式求解。

若运用守恒原理,则可避开繁琐的讨论和方程式的书写。

假设铁单质在反应中被氧化为+n价,由题意知:Fe→ne-→Fe(NO3)n→nHNO3(反应中作酸的)1nn14g/56g/mol=0.25mol0.25nmol0.25nmol由题意知:产生NO气体的质量为:14g-8g=6g,物质的量为:6g/30g/mol=0.2mol,则有:HNO3(反应中作氧化剂的)→3e-→NO1310.2mol0.6mol0.2mol据电子守恒得:0.25n=0.6;又由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中共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0.25nmol+0.2mol=0.8mol。

故选C。

五、电荷数守恒电荷数守恒指在电解质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必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电中性原理)。

例5已知:2Fe2++Br2=2Fe3++2Br-,当向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3.36L,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Cl-和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无Fe2+。

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解析:由题目所给反应可知:Br2的氧化性强于Fe3+,因此通入Cl2后,Fe2+被Cl2氧化成Fe3+。

据题意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Fe3+、Cl-和Br-,且n(Cl-)=n(Br-)=2n(Cl2)=2(3.36L/22.4L/mol)=0.3mol。

据电荷数守恒知:3n(Fe3+)=n(Cl-)=n(Br-)1=0.3mol+0.3mol=0.6mol,得:n(Fe3+)=0.2mol。

据铁元素守恒知:n(FeBr2)=n(Fe2+)=n(Fe3+)=0.2mol,故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溶度是:0.2mol/0.1L=2mol/L。

六、电量守恒电量守恒指在原电池或电解池装置中,内外电路通过的电量相等。

例6用惰性电极电解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0.2L,Fe2(SO4)3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5mol/L,且已知2Fe3++Cu=Cu2++2Fe2+。

当电流强度为100A,通电30s时,求在阴极可析出金属多少克?(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6.021023mol-1,电子电量为e-=1.6010-19C)解析:分析以上电解过程可知:电解中通过的总电量为:Q=It=100A30s=3000CFe3++e-=Fe2+0.05mol/L0.2L2=0.02moln1=0.02mol所以,当Fe3+全部变成Fe2+时,消耗的电量为:Q1=n1NAe-=0.02mol6.021023mol-11.6010-19C=1900C<Q据电量守恒,当通过电量1900C时,Fe3+全部变成Fe2+,因此,将发生如下反应:Cu2++2e-=Cu0.05mol/L0.2L=0.01moln2=0.02mol所以,当Cu2+全部变成Cu时,消耗的电量为:Q2=n2NAe-=0.02mol6.021023mol-11.6010-19C=1900>Q-Q1=3000C-1900C=1100C故可判断在通电30s时,只有部分Cu2+变成Cu。

设在通电30s时生成Cu的物质的量为x,Cu2++2e-=Cux2xx据电量守恒:2xNAe-=Q-Q1=1100C,即2x6.021023mol-11.6010-19C=1100C,解得x=0.011mol,所以,通电30s时阴极析出金属(铜)的质量为:m(Cu)=0.11mol64g/mol=7.04g。

七、综合守恒在实际的化学计算中,一道题中往往用到多种守恒关系,将各种守恒关系综合运用,可快速、准确的求解。

例7已知有关物质及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浓H2SO4>Fe3+>H+。

现将30g铁粉(过量)与44.0ml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共收集到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其质量为19.6g。

试计算:(1)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2)反应后剩余铁粉的质量。

解析略,答案为:(1)18.2mol/L;(2)2.0g。

如何用元素守恒法解这道题?!!!2012-11-09 12:36 ROSeeee黄牡丹| 来自手机知道| 分类:化学| 浏览164次氮的氧化物与NaOH发生反应如下:3NO2+2NaOH=2NaNO3+NO+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n mol的NO与m mol的NO2组成的混合气体用浓度a mol/l的NaOH吸收,问NaOH的溶液体积要详细!!老师说的n(N)=n(Na+)=n(NaOH)=m+n听不懂!3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5.12 g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L(标准状况下),则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这两个解题的原理一样吗?扫描二维码下载下载知道APP10分钟有问必答!建议:可使用微信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下载分享到:2012-11-09 12:44 提问者采纳本题要说用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氮氧化物题目才是最完整的。

观察方程式:3NO2+2NaOH=2NaNO3+NO+H2O;(1)钠盐NaNO3中钠离子与氮原子之比为1:1NO2+NO+2NaOH=2NaNO2+H2O(2)又知反应(1)中二氧化氮未完全反应的NO在反应(2)中完全被吸收生成了钠盐。

钠盐NaNO2中钠离子与氮原子之比也为1:1。

也就是说,只要氮氧化物生成了钠盐,钠离子物质的量就等于氮原子的物质的量,氮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NO和NO2的总量m+n,所以老师的分析是对的。

n(N)=n(Na+)=n(NaOH)=m+n“元素守恒法”在初中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算中一种十分常用的方法——守恒法。

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了解过多的中间过程,避免了繁杂的分析和多重化学反应,具有思路简单,关系明确,计算快捷的特点。

守恒法:一般包括质量守恒、原子或原子团守恒、电荷守恒、电性守恒以及一些化学变化前后恒定不变的量等。

而在初中化学阶段中应用最多的是质量守恒,尤以元素守恒法的应用更为普遍。

元素守恒法,顾名思义,就是抓住反应前后某元素质量或质量和不变来简化计算的一种方法。

因此,涉及到多步复杂的化学过程的问题可以考虑元素守恒法。

下文就元素守恒的解题方法,以两个实例加以解答和分析。

例1: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份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混合物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0.15g B.0.20g C.0.30g D.0.45g分析:此题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很难入手。

若运用元素质量守恒的观点,抓住化学反应前后金属元素的质量守恒,即可得出硫酸根的质量=11g-3.8g=7.2g,再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硫酸根的质量守恒,得出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7.2g÷96/98=7.35g,最后求出氢气的质量为0.15g,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