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麻醉药物及麻醉技术_吴瑗
动物麻醉学中的麻醉药物与操作技巧

动物麻醉学中的麻醉药物与操作技巧动物麻醉学是一门致力于提供病理诊断、治疗和研究服务的重要学科,其中麻醉药物与操作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动物麻醉学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以及操作技巧,旨在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一、麻醉药物的分类在动物麻醉学中,麻醉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1.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失去意识和疼痛感知。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包括麻醉气体(如氟烷、异氟醚)、静脉麻醉药(如七氟醚、地尔硫醚)和麻醉镇痛药(如芬太尼、咪达唑仑)。
2. 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作用于局部组织或神经末梢,使患者失去局部疼痛感知。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
二、常用麻醉药物的特点1. 麻醉气体:麻醉气体具有快速作用、易于调控麻醉深度的特点,常用于手术室或诊疗室中的动物麻醉。
然而,麻醉气体的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循环抑制等。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动物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并确保麻醉深度适当。
2. 静脉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具有作用迅速、恢复快的特点,通常用于较短时间的麻醉操作。
使用时需注意剂量的合理选取,以免造成过度麻醉或镇痛不足。
3. 镇痛药:镇痛药在动物麻醉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可以减轻动物的疼痛感。
芬太尼和咪达唑仑是常用的麻醉镇痛药,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和循环不稳定。
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控制和监测病情变化。
三、麻醉操作技巧除了正确使用麻醉药物外,良好的麻醉操作技巧也是确保动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1. 术前准备:在动物麻醉前,应对动物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评估其麻醉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此外,还需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药物,并确保其在使用前的有效性。
2. 麻醉诱导: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途径,并注意剂量的选择和控制。
麻醉诱导时,操作人员需要密切监测动物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
3. 麻醉维持:麻醉维持期间,需根据动物的情况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小鼠麻醉大鼠麻醉兔麻醉狗麻醉

动物麻醉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 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
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是为了减少动物的痛苦和压力,使其在实验环境下更加安静和可控。
有多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可供选择,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的具体要求以及动物的品种、大小和健康状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1. 注射麻醉药物:通过在动物的静脉、肌肉或腹腔等部位注射麻醉药物来实现麻醉效果。
常用的药物包括巴比妥类药物(如硫喷妥钠)、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和麻醉药物(如异丙酚)。
这些药物可以引起全身麻醉,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剂量。
2. 吸入麻醉药物:将麻醉药物以气体形式通过鼻腔或口腔进行吸入,使其通过呼吸道进入动物的肺部。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异氟醚和七氟醚。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快速和精确的麻醉效果。
3. 局部麻醉:通过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直接作用于特定部位的神经末梢,阻断其传导信号,从而实现止痛和麻醉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局部小手术或操作。
4. 麻醉气体:某些小型动物(如小鼠和大鼠)可以通过麻醉气体进行麻醉,常用的气体有二氧化碳和氮气。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气体麻醉设备。
重要的是,在进行实验动物麻醉之前,必须首先获得适当的批准和许可,并按照
相关法规和伦理要求进行操作。
另外,还需要考虑动物的疼痛评估和监测,以确保动物的麻醉状态安全和有效。
动物常用麻醉药及应用

舒泰麻醉剂使用说明书简要说明:舒泰是一种新型分离麻醉剂,它含镇静剂替来他明和肌松剂唑拉西泮。
在全身麻醉时,舒泰能够保证诱导时间短、极小的副作用和最大的安全性。
在经肌肉盒静脉途径注射时,舒泰具有良好的局部受耐性。
舒泰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麻醉剂。
适用范围用于犬、猫和野生动物的保定及全身麻醉。
应用剂量麻醉前给药注射舒泰前15分钟按以下剂量给予硫酸阿托品犬:0.1mg/kg ,皮下注射猫:0.05mg/kg ,皮下注射诱导麻醉剂剂量犬:7—25mg/kg ,肌肉注射5—10mg/kg ,静脉注射犬:10—15mg/kg ,肌肉注射5—7.5mg/kg ,静脉注射麻醉维持时间:根据剂量不同,从20到60分钟不等。
维持麻醉剂量建议给予初始剂量的1/3—1/2 ,静脉注射。
野生动物:使用详细说明灵长类动物(平均值)肌肉注射..........................4—6mg/kg 。
猫科动物(平均值)肌肉注射..........................4—7.5mg/kg 。
犬科动物(平均值)肌肉注射..........................5—11mg/kg 。
熊科动物(平均值)肌肉注射..........................3.5—8mg/kg 。
牛科动物(平均值)肌肉注射..........................3.5—33mg/kg 。
灵猫科动物(平均值)肌肉注射..........................2.5—6mg/kg 。
小鼠(平均值)肌肉注射..........................50—75mg/kg 。
大鼠(平均值)肌肉注射..........................50—75mg/kg 。
豚鼠(平均值)肌肉注射..........................20mg/kg 。
仓鼠(平均值)肌肉注射..........................50mg/kg 。
动物麻醉技术

动物麻醉技术4.麻醉技术实验动物的麻醉就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使动物全身或局部暂时痛觉消失或痛觉迟钝,以利于进行实验。
在进行各类动物实验时,各种强刺激(疼痛)持续地传入大脑皮质,会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使其对皮质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消失,致使机体生理机能发生障碍,甚至发生休克及死亡。
另一方面,许多实验动物性情凶暴,容易伤及操作者。
因此,动物实验时,动物的麻醉是必不可少的。
动物的麻醉与人类的麻醉有不同之处,特别是麻醉毒性、副作用、使用剂量等方面是与人类有差别的,不能完全通用。
麻醉剂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除或减轻动物的疼感,但仍保持延髓(呼吸、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平滑肌组织的功能。
应用麻醉药物使动物入睡,反射活动降低或部分消失,肌肉微松弛者称浅(不完全)麻醉,而使动物呈深睡状态,反射消失及肌肉松驰,则称为深(完全)麻醉。
后者多用于身体状况良好,手术实验复杂的情况。
动物麻醉的方法有全身麻醉、局部麻醉、针刺麻醉、复合麻醉、低温麻醉等。
一般实验室所采用的大部分是全身麻醉。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动物全身麻醉的有关技术。
(一)全身麻醉前的准备在实施全身麻醉时,以下几个问题不容忽视:①动物禁食10~12小时。
不能少于8小时。
②麻醉前不能使用泻剂。
因为泻剂可导致降低血液的碱储,从而增加血流和组织的酸度,在麻醉和失血情况下,易发生酸中毒并能降低损伤组织的抗感染能力。
③麻醉后的动物必须保持气道的通畅和组织(眼球、舌、肠等器官)的营养。
④犬做长时间实验前1小时应灌肠排除积粪。
⑤应检查麻醉剂质量、数量是否满足要求,麻醉保定器具是否有破损(漏气或堵塞),有关麻醉中毒急救品和器材是否准备齐妥,以应急需。
(二)全身麻醉的方法全身麻醉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吸入麻醉和非吸入麻醉。
1.吸入麻醉是将挥发性麻醉剂或气体麻醉剂经呼吸道吸入动物体内,从而产生麻醉效果的方法。
吸入麻醉剂常用的有乙醚、氟脘、甲氧氟脘、氯仿等。
气体麻醉剂常用氧化亚氮、环丙烷等。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实验动物麻醉方法一、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剂1、挥发性麻醉剂这类麻药包括乙醚、氯仿等。
乙醚吸入麻醉适用于各种动物,其麻醉量和致死量差距大,所发安全度亦大,动物麻醉深度容易掌握,而且麻后苏醒较快。
其缺点是对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液体分泌增多,再通过神经反射可影响呼吸、血压和心跳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故在乙醚吸入麻醚时必需有人照看,以防麻醉过深而出现上情况。
2、非挥发性麻醉剂这类麻醉剂种类较多,包括苯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等巴比妥类的衍生物,氨基甲酸乙脂和水合氯醛。
这些麻醉剂使用方便,一次给药可维持较长的麻醉时间,麻醉过程较平衡,动物无明显挣扎现象。
但缺点是苏醒较慢。
3、中药麻醉剂动物实验时有时也用到象洋金花和氢溴酸东莨菪碱等中药麻醉剂,但由于其作用不够稳定,而且常需加佐剂麻醉效果才能理想,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普及,因而,多数实验室不选用这类麻醉剂进行麻醉二、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1、全身麻醉(1)吸入法(2)腹腔和静脉给药麻醉法2、局部麻醉(1)猫的局部麻醉一般应用0.5-1.0%盐酸普鲁卡因注射。
粘膜表面麻醉宜用2%盐酸可卡因。
(2)在眼球手术时,可于结膜囊滴入0.02%盐酸可卡因溶液,数秒钟即可出现麻醉。
(3)狗的局部麻醉用0.5-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
眼、鼻、咽喉表面麻醉可用2%盐酸可卡因。
3、麻醉注意事项(1)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性、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立即停止注射。
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兔麻醉过急;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
(2)麻醉时需注意保温。
麻醉期间,动物的体温调节机能往往受到抑制,出现体温下降,可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此时常需采取保温措施。
保温的方法有:实验桌装灯,电褥,台灯照射等。
无论用哪种方法加温都应根据动物的肛门体温而定。
常用实验动物正常体温:猫为38.6℃±1.0℃,兔为38.4℃±1.0℃,大鼠为39.3℃±0.5℃。
动物实验麻醉方法

动物实验麻醉方法
动物实验对于推动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啊!而在动物实验中,麻醉方法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呢!就好像我们人要做手术得先麻醉一样,动物们也需要合适的麻醉来减少它们的痛苦呀。
你知道吗,常用的吸入麻醉就像是给动物罩上了一个神奇的“睡眠罩”!让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麻醉状态。
这种方法快速生效,而且还比较容易控制麻醉的深度呢。
还有注射麻醉,就像是给动物打了一针“魔法药水”,能让它们迅速安静下来。
就拿戊巴比妥钠来说吧,它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通过静脉注射,能让动物很快进入麻醉状态,就好像它们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宁静的梦乡。
但这可不能随便用哦,得掌握好剂量,不然可就麻烦啦!这不就跟我们人吃药一样嘛,多了少了都不行。
还有啊,氯胺酮也是常用的麻醉剂呢。
它能让动物产生一种奇特的“恍惚感”,仿佛它们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
这多神奇呀!但用它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要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呢。
动物实验的麻醉方法选择可不能马虎呀!这就好比是给动物建一个舒适的“小窝”,得让它们安心地在里面度过麻醉的时光。
要是选不好,那动物得多遭罪呀!我们可不能这么残忍对不对?我们要尽可能地减少它们的痛苦,让它们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呢。
所以呀,在进行动物实验时,一定要认真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就像我们精心挑选礼物送给重要的人一样。
要考虑到动物的种类、体重、健康状况等等好多因素呢。
只有这样,才能让动物们在实验中既安全又舒适,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呀!总之,动物实验麻醉方法真的太重要啦,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小动物麻醉药物及麻醉技术研究进展

Advanc
ei
n Me
chan
i
smo
fTr
ad
i
t
i
ona
lCh
i
ne
s
eMe
d
i
c
i
neUs
i
ngI
n
t
e
s
t
i
na
l
Ep
i
t
he
l
i
a
lCe
l
l
sMod
e
li
nVi
t
ro
1
12
LIUSh
i
G
ZHAO Meng
G
shan1 ,
ZHAO Yi
Gmou1 ,
GUOShua
i1 ,WAN Chun
G
动物医学进展,
2021,
42(
5):
101
G
107
Pr
og
r
e
s
si
nVe
t
e
r
i
na
r
i
c
i
ne
y Med
小动物麻醉药物及麻醉技术研究进展
姜 龙
(河北省涿鹿县医院,河北涿鹿 075600)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饲养小动物日益增多,动物园中 观 赏 性 小 动 物 也 在 增 多.小 动
1 小动物麻醉药物
该药品的优点是麻 醉 深 度 容 易 控 制,一 般 在 停 药 后
1.
1 吸入性麻醉药物
吸入性麻醉药物种类较少,通常适用于体弱、危
重病以及难以保定的动物.吸入麻醉通常通过给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宠物医院小动物麻醉药物及麻醉技术■ 吴 瑗 徐玉花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321000麻醉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动物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痛觉消失或痛觉迟钝,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治疗。
暂时失去知觉的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当解除麻醉手段或药物在体内被拮抗、代谢或排除后,机体便可复苏。
" 一、麻醉在动物临床上的重要意义及现状" 麻醉是外科手术成功的保障。
对于敏感的小动物,甚至于无痛性的五官检查或疼痛刺激不大的抽血、导尿或灌肠等操作,也须在麻醉状态下才能进行,所以说,小动物是很需要化学保定的。
在实际工作中,化学保定与麻醉往往是分不开的。
有些药物,用量小些,可以起到化学保定作用,用量多些,就可引起麻醉,只是根据情况掌握,来达到所要求的目的。
对于小动物的麻醉,必须在全身麻醉下才能顺利的进行诊疗和手术。
全身麻醉的方法有许多,但根据国情还不能普及先进的吸入麻醉法,我们现在常用的还是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灌服等途径给药。
理想的麻醉药应当是用量少、给药方便、无兴奋期、诱导快、麻醉过程稳定、无副作用、按需要可随时追加、安全范围大、苏醒顺利。
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这种样样俱全的麻醉药,因此,麻醉师在使用麻醉药时如何调配,如何进行联合用药来取长补短就尤显重要。
" 二、常用小动物麻醉药物和麻醉技术" (一)巴比妥类 长效、短效、超短效巴比妥类药物都可用于哺乳动物的全身麻醉。
1.硫喷妥钠:该药为超短效巴比妥类全麻药。
一次静脉注射25mg /kg 仅能维持40~50分钟的有效麻醉,其诱导迅速,便于追加剂量故可分次注射以满足较长时间手术需要,常用其2.5%溶液进行静脉注射,但由于此药对呼吸与循环系统都有抑制,且肌松不佳,故多只用于全麻诱导或于其他药物复合使用。
2.戊巴比妥钠:该药为短效巴比妥类全麻药。
临床上通常配成3%水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30~40mg/kg ,腹腔注射剂量增加20%。
给药后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可产生60~80分钟的麻醉效果,适用于腹部、四肢等大手术。
但此药有相当严重的副作用:主要是呼吸抑制,尤其当注射速度快时极易产生,故注射速度应缓慢,并边注射边观察动物的呼吸状态,一出现症状,应立即停注;其次是苏醒时间过长,完全苏醒需6~8小时,如果苏醒期间护理不当,极易发生事故。
一旦发现用药过量或久未苏醒时,可用中枢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樟脑磺酸钠等解药,且需及时,否则无效。
鉴于它的镇痛效果差、苏醒不易、安全系数不高等弊端,近来使用已日趋减少。
3.苯巴比妥钠:该药为长效巴比妥类药。
常用5%溶液静脉注射,犬剂量多为90mg/kg,兔与鼠类剂量为100~120mg /kg,腹腔注射剂量增加10%~15%。
但此药因苏醒期太长,术后监护麻烦,故通常用于不要求存活的急性实验手术。
(二)氯胺酮 氯胺酮是一种分离麻醉药,进入体内后吸收快,分布广泛,安全性能与镇痛作用特别突出。
在小动物临床上广泛运用。
可按8~12mg /kg体重剂量肌肉注射,注射后10分钟左右出现作用,然后渐渐入睡产生麻醉,维持麻醉效果40分钟左右,适用于如阉割、外伤处理、脓肿切开排脓等一般犬、猫小手术。
单独使用此药会有骨骼肌紧张等缺点,故单用此药对四肢骨骼整复、关节脱臼复位等手术效果不理想。
使用氯胺酮麻醉应重视其副作用:一是惊厥;二是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
尤其是呼吸骤停,用药物抢救无效,只能用人工呼吸。
临床上常将氯胺酮与其他麻醉药物合用进行复合麻醉。
王洪斌等氯胺酮、静松灵复合麻醉对犬脑电图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犬脑电图以60分钟内变化突出,特征为同步性低频、高幅、慢节律,临床表现为肌肉松驰、痛觉与意识消失,新闻热线(010)87765385转13 订阅服务(010)87765385转17 投稿信箱DWBJ@263.NET46·宠物医院中西结合治疗犬血痢病例■ 王 勇 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 073000犬血痢是犬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发生,多因天气暑热,燥热,之邪及伤脾胃,热毒壅滞肠道,气机不畅,热毒薰灼,损伤血络,口鼻发干,精神恍惚,所以出现呕吐,发热,便血等一系列症状。
2006年2月20日,河北省唐山地区赵某饲养的一只10月龄的黑色牧羊犬,出现精神沉郁,发热,口渴贪饮,少食或不食,腹泻;后期,多卧少立,肚腹卷缩,眼窝凹陷,拒食,粪便带有多量暗红或鲜红色血块,甚至呈血水样状。
曾用过庆大霉素、青霉素,治疗均无效。
病情越来越严重。
(一)临床症状 病犬精神沉郁,多卧少立,发热,口渴贪饮,少食或拒食,鼻端干燥,舌质绛红,苔黄,口干少津,呕吐,肚腹卷缩,肠音减弱或沉衰,排粪稀软并带有多量暗红色或鲜红色血块,且里急后重,脉滑数;体温达40度、脉搏124次/分钟、呼吸60次/分钟。
(二)中药方剂1.方剂组成:白头翁30g、甘草15g、黄柏20g、黄连10g、柴胡20g、双花10g、公英15g、连翘15g、黄芩10g、秦皮15g、阿胶10g,水煎2次,过滤取其汁500ml分上、下午2次内服。
2.方剂加减:便血量多的病犬增加大黄和仙鹤草;食欲废绝病犬增加山药;粪便呈血水样病犬增加乌梅和诃子;里急后重明显病犬增加丹皮。
(三)西药方剂1.病犬一侧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3ml、清开灵注射液2ml;另侧青霉素、病毒唑、安乃近、维生素k混合注射。
2.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青霉素80万单位、庆大霉素10ml、维生素C10ml、维生素k5ml、病毒唑5ml进行静脉滴注。
(四)治疗 2006年2月20日采用上述中药原方一剂水煎2次内服并给病犬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混合液。
几日后,病犬体温38.5℃、脉搏105次/分钟、呼吸40次/分钟,精神和采食有好转,停止呕吐,但粪便仍然稀软并带有暗红色血液,口色红,脉数;再将上述中药原方增加大黄炭10g、仙鹤草10g、山药20g共煎2剂;并进行静脉滴注,病犬痊愈。
(五)小结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是《金匮要略》中治疗热毒薰灼肠胃气血,血虚久痢的良方。
对病犬应早发现、早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快速缓解病情的恶化,达到完全根治的目的。
■是外科手术的适宜时期,120分钟后脑电图恢复正常,麻醉作用消失;Verstegen等对氯胺酮-美托咪啶复合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证明,此药物组合小剂量即可诱导深度麻醉,并无主要不良反应,理想的剂量组合为80µg/kg美托咪啶与7.5mg/kg氯胺酮,能产生65.6±22.9分钟的麻醉期。
在氯胺酮复合麻醉中,以剂量为2~3mg/kg氯胺酮和1mg/kg隆朋合用进行麻醉较为常见,但常出现呕吐、流涎与不同程度的心动徐缓现象,临床上还可用作催吐剂,促使犬、猫吐出胃内异物。
(三)846合剂 又名速眠新,是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研制的一种新的动物复合麻醉剂。
此合剂是由静松灵、氟哌啶醇、双氢埃托啡复合而成,不仅具有镇静、高效镇痛和肌肉松驰的良好作用,还有使用剂量小、肌肉注射、无兴奋期、诱导快而顺利、麻醉平衡、可根据需要追加用量来延长麻醉期等优点。
另外,846合剂安全系数大,过量也不会出现大问题,虽然苏醒时间稍长,但有拮抗药配备,用了拮抗药后能很快清醒。
因此,所有大小手术及四肢骨科、关节手术都适用,而且多为单独用药,除了针对它可引起的心动过缓需加注阿托品外,无需再加其他药物。
猫:使用剂量较少,一般个体的成年猫只用0.1ml即可,个体大的不超过0.2ml,小猫适当减半;犬:10kg以下的剂量为0.3ml,10~20kg的用0.4~0.5ml即可。
一般可麻醉1小时以上,如需追加,可加注0.1~0.2ml,就能延长麻醉时间达2小时以上。
" 三、体会与总结" (一)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 麻醉动物应当禁食6小时,譬如犬、猫极易呕吐,如果空腹则会减少发生呕吐,不仅利于麻醉,同时也提高了动物安全性。
麻醉前要充分了解每一种麻醉药的特性,并掌握好联合用药,视动物个体状况来定剂量,由此来最大限度地来克服不良反应的出现,取得最优的麻醉效果。
(二)加强监测意识 在麻醉过程中做到仔细观察,正确地判断麻醉意外的程度,一旦出现麻醉意外,及时采取相应地有效措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麻醉意外的发生。
(三)注意苏醒期护理 手术结束了,要注意麻后的苏醒阶段,出现问题要对症处理,切不可松懈大意,许多实例证明问题往往就在这段时间出现。
做好各次麻醉记录,积累经验,以此来提高麻醉技术,保证手术的成功。
■动物保健 2006年第8期 总第108期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