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合集下载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公式整理)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公式整理)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 直接法:均数加权法:直接法:几何均数加权法: 直接法中位数 频数表法 极差 (全距)R直接法 当nx%=INT (nx%)时百分位数 当nx%>INT(nx%)时, P x =x INT(nx%)+1四分位数间距 频数表法四分位数间距 Q u -Q L P 25 ,P 50, P 75总体方差 样本方差直接法加权法比较计量单位不同比较均数相差悬殊对称型(正态分布) 集中位置在中间,左右两侧的频数大致对称分布 类 正偏态: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小的一侧(左侧) 型 不对称型(偏态分布)负偏态:集中位置偏向数值大的一侧(右侧)方差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主要用途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分布特征集中描述 适用离散趋势适用均数 单峰对称分布资料 方差和标准差 越大,越离散 单峰对称分布资料 几何均数G对数正态分布, 观察组之间等比 变异系数CV越大,越变异不同计量单位 均数相差较大 中位数M 各种分布 不对称分布, 两端无确切值 分布不明确四分位数间距①偏态分布资料 ②两端无确切值 ③分布不明确资料概念:随机变量X 取各种值的概率称为概率分布规律,简称分布 正态分布就是一种重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形态:呈对称钟形,在均数处最高,两侧不断降低,逐渐与横轴接近,但不与横轴相交正态分布曲线 密度函数为,分布函数,表示随机变量X 取小于或等于x 的概率①正态曲线在横轴上均数处最高。

②正态分布以均数为对中心,左右对称③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位置参数μ和形态参数。

特征 若固定,改变μ,曲线沿x 轴平行移动,其形态不变,若固定μ,越小,曲线越陡峭 正态分布 越大,曲线越低平,但中心在x ④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分布有规律密度函数标准正态分布(Z 分布) 分布函数标准化变换 估计总体变量值的频数分布查表过高过低均异常→双侧 应用 确定取单侧或双侧参考值 过高异常→上限 过低异常→下限 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主要目的为减少假阳性(确诊)→99%主要目的为减少假阴性(初筛)→95% 服从正态→正态分布法不服从→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正态分布法百分位数法确定适当的百分界限选择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方法标态 正态 面积或P -1~168.27% -1.64~1.6490% -1.96~1.96 95% -2.58~2.5899%双侧单侧双侧单侧只有上限只有下限只有上限只有下限95 P2.5~P72.5P5P9599 P0.5~P99.5P1P99。

卫生统计学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卫生统计学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度。速率具有量纲,取值范围是[0, +∞),计算公式如
下:
观察时期内某现象的发生数 强度 = K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人时数
公式中的比例基数K同频率计算公式。
例3 某企业2003年有2839名职工,该企业每年都对
职工进行体检,这一年新发生高血压病人5例,2003 年的高血压发病率为:
新发生高血压病人数 1000 1000 可能发生高血压的人数1年 5人 = 1000 1000 2839 1年 =1.76人 /1000人年
两个比较指标可以性质相同或不同。
相对比分为:
关系指标:
指两个有关的非同类事物的指标,如医护人员与病
床数之比,住院日数与床位数之比等。 对比指标: 指同类事物的两个指标之比,以达到比较的目的。 如2000年我国出生性别比为116.9。
例8 某市乙型脑炎的发病率1990年为4.48/10万, 2000年为0.88/10万,试计算相对比。
在时间概念上,“时点”没有明确的时间长度,通 根据具体的目的不同,类似患病率的指标还有检出 患病率适用于病程较长的疾病或发病时间不易确定 在一定的人群和时间内,发病率与患病率有着密切 常应该在一个较短的观察时间内,一般不超过一个 率、感染率、带菌率、阳性率等。 的疾病的统计研究,反映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规模 的关系。两者与病程的关系是: 月为宜。而期间患病率是指特定的一段时间,多超 和水平,如慢性病的研究。 患病率=发病率X 病程 过一个月。
一项重要指标。
④ 孕产妇死亡率
该年由于妊娠和分娩及并发症造成的 孕产妇 孕产妇死亡数 = ×10万/10万 某年活产总数 死亡率
国际疾病分类第 10版(ICD-10)对孕产妇死亡定义 该指标不仅可以评价妇女保健工作,而且间接反 2 、间接产科原因:妊娠之前已存在的疾病,由 “与妊娠有关的原因”分为两类: 为:妇女在妊娠期至产后 42天以内,由于任何与 映一个国家的卫生水平。据卫生部公布的资料, 1、直接产科原因:包括对妊娠合并症 (妊娠期、 于妊娠使病情恶化引起的死亡。 分娩期及产褥期 )的疏忽、治疗不正确。 妊娠有关的原因所致的死亡称为孕产妇死亡。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已由 2003年的51.3/10万下降到 2007年的36.6/10万。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25
三、相对比
相对比是互不包含的两个有联系指标之比。 对比的两个指标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 不同。 公式为:相对比型指标=A指标 / B指标
注意:在计算相对比中,甲、乙两个指标可 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可 以有不同的量纲,但是互不包含。
27
例: 某年某医院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为 370人, 女性婴儿为358人,则出生婴儿的 性别比为多少? 性别比为:370 / 358 ×100﹪=103﹪ 说明该医院年每出生100名女婴儿,就有103 名男婴儿出生。
30
2.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表示在两种相同 条件下某疾病发生的概率之比。即暴露组发病率 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 某地某年男性吸烟和非吸烟的冠心病死亡资料 分组 死亡人数 观察人年数 死亡率 (1/10万人年) 43248 10673 240.5 112.4
吸烟组 104 非吸烟组 12
36
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 A 5%是强度指标 B 5%是频率指标 C 5%是相对比指标 D 5%说明胃癌在住院病人 中的比重
37
2.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 某药物 甲治疗100人,50人有效,有效 率为50﹪。药物乙治疗5人,3人有效, 我们能否说乙药有效率为60 ﹪?能否说 乙药比甲药治疗效果好。
9
分娩方式 顺产 助产 顺产 顺产 顺产 剖宫产 顺产 剖宫产 顺产 顺产
妊娠结局 足月 足月 足月 早产 足月 足月 死产 足月 足月 足月
按年龄(2岁一组)与职业整理
年龄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合计 工人 2 9 28 50 50 34 11 14 4 2 3 0 207 管理人员 0 2 7 34 43 35 14 2 2 1 1 0 141 农民 0 6 10 28 25 10 11 3 5 1 1 2 102 商业服务 0 10 24 52 45 34 22 14 3 4 0 0 208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22
1. 直接法
选择人口数作标准
P' NiPi N
选择人口构成比作标准
P'
Ni N
Pi
Ni:标准年龄别 人口数
Pi:实际年龄别 ××率
N:标准人口总数
23
选择治疗人数之和作标准
直接法计算标准化治愈率(%)
病型
(1) 普通型 重型 合计
标准治 疗人数 (Ni) (2)
400 400 800(N)
38
6.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欲比较甲、乙两乡居 民的钩虫总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 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
A.分性别进行比较 B.两个率比较的2检验 C.不具可比性,不能比较 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 E.作两个总率差别的假设检验
39
7.要比较甲乙两厂某工种工人某种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 采取标准化法的原理是( )。
p' 427 100% 53.4% 47.5% 800
24
2. 间接法(以死亡率为例)
选择年龄别死亡率作标准
P' P r P SMR n i Pi
P: 标准总死亡率 ΣniPi: 预期总死亡数
r: 实际总死亡数
r/ΣniPi (SMR) :
ni: 实际组别人口数 标准化死亡比(Standard
n i Pi
(6)=(2)(5) 51 145 115 42 353
2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标准化患病比SPR
城市
实际患病人数 预期患病人数
322 305
1.05
农村
实际患病人数 预期患病人数
335 353
0.9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标准化患病率 p’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同年内死亡人数 粗死亡率= 1000 0 00 当年平均人口数 1年
强度型指标(近似)
同年<1周岁死亡人数 婴儿死亡率= 1000 0 00 当年活产儿总数
频率型指标近似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孕产妇死亡率= 10万/10万 当年活产儿总数
相对比型指标
统计图表
人口统计指标
例:某医生治疗了4例支气管哮喘病患者, 其中3例有效,即报告有效率为75。
请问该说法是否正确?
某医院统计1985-1990年儿科住院病人疾病种类分 布情况见表:
表 某医院儿科住院病人疾病种类分布情况 疾病种类 先天性心脏病 病人数 250 % 23.8
风湿性心脏病
其它
750
2. 人时资料的描述—强度
流行病学随访研究中,不同个体被观察的时间长度各 不相同,常用人时总和表示被观察的人和时间的总和。 “强度”是流行病学、统计学术语。 ——单位时间内(如年、月、日等)某事件发 生的频率。
某事件发生的个体数 强度型指标 K ( 可能发生某事件的个体 数 时间)
强度型指标通常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概率。如人 时发病率的分子是新发生的事件数,分母是人时 数(观察人数乘以时间)的总和,多用于大人群 长时间随访的资料。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大致有三种类型:
频率(relative frequency or proportion)
强度(intensity or rate) 相对比(relative ratio)
主要内容
1. 分类资料的描述—频率和频率分布
2. 人时资料的描述—强度
3. 复合指标—相对比 4. 相对数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新发病例数 人时发病率 观察的人时总数 新发病例数 (折合的观察人数 ( )单 位 时 间 的 个 数 ) 院的院内感染调查中,5031名病 人共观察了127859人日(例均25.4日),其中 有596人在医院发生感染,请计算院内感染率。

CH03

CH03
A. a 0 + a1 + ... + a n
n +1
B. n +1 a 0 a1 a n D.
n
an C. a 0
n
an 1 a0
E.
n
an a n 1
某部队夏季拉练,发生中暑21 21例 5. 某部队夏季拉练,发生中暑21例,其中北方籍战士为南方籍战士的 2.5倍 2.5倍,则结论为 C . A. 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 B. 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 C. 尚不能得出结论 D. 北方,南方籍战士都容易发生中暑 E. 北方籍战士中暑频率比南方籍战士高 6. 定基比与环比指标是 E . A. 构成比 B.平均数 C. 频率 D.绝对数 E. 相对比
二,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常 用 指 标 人 口 总 数
第二节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意 义
根 据 资 料 整 理 的 特 点 , 人 口 总 数 分 为 时 点 人 口 数 : 指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在 某 一 特 定 时 间 的 人 口 数 ; 时 期 人 口 数 : 指 某 一 时 期 (或 某 一 年 )的 平 均 人 口 数 . 平 均 人 口 数 常 用 作 计 算 出 生 率 , 死 亡 率 , 发 病 率 等 指 标 的 分 母 . 是 将 人 口 的 性 别 和 年 龄 资 料 结 合 起 来 , 以 图 形 的 方 式 表 达 人 口 的 性 别 和 年 龄 构 成 . 它 以 年 龄 为 纵 轴 , 人 口 构 成 作 为 横 轴 , 左 侧 为 男 , 右 侧 为 女 而 人 口 金 字 塔 绘 制 的 两 个 相 对 应 的 直 方 图 . 人 口 金 字 塔 形 象 直 观 地 反 映 了 现 有 男 女 性 别 人 口 的 年 龄 构 成 , 而 且 也 可 以 分 析 过 去 人 口 的 出 生 死 亡 情 况 以 及 今 后 人 口 的 发 展 趋 势 . 指 老 年 人 口 系 数 及 老 化 的 程 度 . 可 作 为 划 分 人 口 类 型 的 尺 度 . 指 14 岁 及 以 下 少 年 儿 童 人 口 占 总 人 口 的 比 重 , 从 另 一 侧 面 反 映 人 口 老 化 程 少 年 儿 童 人 口 系 数 度 的 指 标 . 其 大 小 主 要 受 生 育 水 平 的 影 响 . 指 每 负 担 系 数 100 名 劳 动 年 龄 人 口 所 负 担 的 非 劳 动 年 龄 人 口 数 , 反 映 了 劳 动 年 龄 人 1 5 -6 4 岁 者 为 劳 动 人 口 , 0 -1 4 岁 65 岁 ( 或 60 岁 ) 及 以 上 人 口 占 总 人 口 的 比 重 , 用 于 反 映 人 口 是 否 老 化

统计学第34章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446

统计学第34章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446

A. 和各组次数分布多少无关
B.仅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 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5、( )时,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当各组次数相等 B.当各组次数不等 C.仅当各组次数都等于 1D.当各组变量值不等
6、四分位数实际上是一种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4、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5、已知 4 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 4 店的平均单价,应用________平均
数。
二、单选题
1、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相等,标准差相等,则( )
A.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B.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C.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C 位置平均数
D 数值平均数
7、已知某局所属 12 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
应该采用________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8、某公司下属 5 个企业,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求计算该
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第三章 数据资料的统计描述: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一节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知识点: 1、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的一种统计方法。 2、 定性数据的频数、频率、百分数、累计频数、累积频率的概念及计算。 3、 定性数据频数分布表示方法主要有条形图、扇形图。
六、计算题
1、2006 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an: 报告期指标 a0:基期指标
增长速度:表示的是净增长量。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均数, 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年平均增长 的程度。
平均发展速度=
n
an a0
平均增长速度:各环比增长速度的平均数, 说明某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年平均增长 的程度。
如某专业杂志发文 “252例病毒性肝炎分析”
②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分析。 表 某市1980年和1990年5种传染病情况
疾病 痢疾 肝炎 流脑 麻疹 1980年
病例数 构成比(%) 病例数
1990年
构成比(%)
3604 1203 698 890 902
49.39 16.49 9.65 12.20 12.36
1、疾病统计资料来源:p40 2、疾病与死因分类 疾病命名: 第三 是给疾病起一个特定的名字,使之可区别 节 于其它疾病。(ICD-10)
疾病 统计 常用 指标
疾病分类: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 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对疾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

ICD是国际疾病分类英文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150
100.00
1
0%
33.33
20 40%
13.33 60%
26.67 80%
循环系统疾病
6.67 100%
传染病
20%
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某医院2001年住院病人5类疾病的死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6 测量生育水平的统计指标
指标
分子
分母
基数
指标类型
粗出生率
同年活产数
同年平均人口数×1年
1000/千 强度型(近似)
总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同年活产数
同年15~49岁妇女数
同年某年龄组活产数
同年某年龄组平均妇女数×1 年
是15­49岁年龄别生育率的总和
1000/千 1000/千
相对比型 强度型(近似)
n医学人口统计不仅是制定卫生工作计划及确定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也 是了解人群健康水平及评价卫生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
2
(一)医学人口统计资料的来源
n 1、日常工作记录(报告单、卡、册) n 2、统计报表 n 3、人口调查(抽查和普查)
3
(二)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1、人口总数
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数 一般采用一年的中点,即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统计 统计人口数的方法:实际制 和 法定制
4
2、人口学特征指标
人口学的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职业等,其中最常用来描
述人口结构的是年龄和性别。常用人口学指标如下:
表3­5 人口学特征指标
指标 老年(人口)系数 少儿(人口)系数 总负担系数
少儿负担系数 老年负担系数 老少比 性别比
分子
≥65 岁人口数 ≤14 岁人口数 ≤14 岁人口数 + ≥65 岁人口数 ≤14 岁人口数 ≥65 岁人口数 ≥65 岁人口数 男性人口数
9
n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child mortality rate under age 5)是近些年来国 际组织推荐并应用较多的综合反映儿童健康水平和变化的主要指标。
n 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CSDR)指某种原因(疾病) 所致的死亡率,也称某病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 标,它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
284
100.0
2
表3-1的第(1)栏“职业”是一个四分类变量,第(3) 栏显示本次调查的1381名被访者不同职业的频率分布,其 中, 被访农民的频率最高, 为 53.4%;表3-1的第(5)栏 是本次调查得到的慢性病患者不同职业的频率分布,其中 农民患者的频率最高,为51.4%。
频率分布的特点是,定性变量各类别的频率之和为 100%。
分母 年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某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活产 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患该病总数 同年内死亡总数
基数 1000/千 1000/千 1000/千 1000/千 1000/千
1000/千 10万/10万 10万/10万 100% 100%
n 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 IMR),指某年活产儿中未满1周岁 婴儿的死亡频率,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婴儿保健工作以及人群健康 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敏感的指标。
n 围生儿死亡率(perinatal mortality rate)是衡量孕前、孕期、产期、 产后保健工作质量的敏感指标之一。
n 净再生育率(net reproduction rate,NRR)是在粗再生育率的基础 上扣除了母亲一代所生的女儿中0­49岁的死亡数,剩下的即为真正能 取代母亲一代的女儿数。
7
3、死亡统计指标
死亡统计主要研究人群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变动规律。
表3­7 人口死亡统计指标
指标 粗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n 病死率(fatality rate, FR)指在某一期间内(1年)患某病者因该病 死亡的百分比,可说明一种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一个医疗单位 医疗水平和质量。
10
(2)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的指标
n 死因构成比(proportion of dying of a specific cause),也称比例死亡 比(proportionate mortality rate, PMR)或相对死亡比,指全部死亡人 数中,死于某死因者所占的百分比,说明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9
5、统计地图(statistical map)
主要用于表示某种现象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根据不同地方 某种现象的数值大小,采用不同密度的线条或不同颜色绘在地图 上,有助于分析该现象的地理分布特征。
10
(四)小结
u 1、医学中的定性资料可通过频率分布进行全面的统计描述。 u 2、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形来进行描
分母 人口总数 人口总数 15~64 岁人口数
基数 100% 100% 100%
15~64 岁人口数 15~64 岁人口数 ≤14 岁人口数 女性人口数
100% 100% 100% 100%
指标类型 频率型 频率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相对比型
5
(三)生育和人口死亡的常用指标
1、测量生育水平的统计指标
n 死因顺位是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 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当死者患有多种疾病和损伤时,必须从中选出一种最重要的致死原因
作为死者的死因,称基本死因(underlying death cause)。
11
(四)小结
1、医学人口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为日常工作记录(报告单、卡、册)、统 计报表和人口调查三个方面。 2、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有人口总数和人口学特征指标(年龄、性 别)。 3、有关生育的常用指标有出生率、生育率和人口再生产指标。 4、常用的死亡统计指标有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等。
7
(3)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应有足够数量 例 甲医院治疗某类患者100人,40人有效;
乙医院治疗同类患者5人,2人有效。 有效频率均为40% !
如果资料的总例数过少,计算得到的相对数偏差可能会很大,直 接报告原始数据更为可取:
甲医院有效率 40/100 乙医院有效率 2/5
8
(4)正确计算合计频率
围生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别死亡率 某病病死率 死因构成比
分子 同年内死亡人数 同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 同年<1周岁死亡人数 同年<28天死亡人数 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7天死亡人 数 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同年内某原因死亡人数 同年某病死亡人数 同年某死因死亡数
类型 强度型(近似) 强度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相对比 相对比 强度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频率型(近似)
8
(1)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
n 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CDR), 简称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反映当地居民总的死亡水平。
频率型、强度型和相对比型 u 实践中要注意每个指标的定义和性质, 不可简单地望文生
义。
12
第三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三、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1
n 医学人口统计(medical demography)是从卫生保健的角度研
究和描述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变动及其规律,研究人口与卫生事业发 展的相互关系,是卫生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6
2、测量人口再生育的统计指标
测量人口再生育的情况必须从出生及死亡两方面考虑,常用的统计 指标有自然增长率、粗再生育率和净再生育率。
n 自然增长率(natural increase rate,NIR)是粗出生率(CBR)与粗 死亡率(CDR)之差,即NIR=CBR-CDR。
n 粗再生育率(gross reproduction rate,GRR)是指每个妇女一生平 均生育的女儿数,GRR = 总和生育率×女婴占出生婴儿的比例。
表 3­1 2010 年某地区被访者和慢性病患者按职业分组的频率分布
职业 (1)
被访者
例数
频率 (%)
(2)
(3)
例数 (4)Leabharlann 患者频率(%) (5)
农民
738
53.4
事业职员
348
25.2
企业工人
180
13.1
146
51.4
71
25.0
36
12.7
商业人员
115
8.3
31
10.9
合计
1381
100.0
例 甲医院治疗某类患者150人,治愈30人,治愈率为20%;
乙医院治疗同类患者100人,治愈30人,治愈率30%; 两医院合计治愈率为:
治愈率 = 30 + 30 ´100% = 24% 150 + 100
不可将两个频率相加除以2: 治愈率 ¹(20% + 30%)2 = 25%
9
(5)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强度
=
发生某事件的观察单位数
å(可能发生某事件的单位数 ´ 观察时长)´
K
其中,K可以是100%、1000/1000、105/105等。
3
例 :某企业2003年有2839名职工,该企业每年都对职工进
行体检,这一年新发生高血压病人5例,2003年的高血压 发病率为
新发生高血压病人数
å 可能发生高血压的人数´1年 ´1000 /1000
6
2、百分条图(percent bar chart)
用于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比重或所占比例。
7
3、圆图(pie chart)
圆图的用途与百分条图相同。它用圆的面积表示事物 的全部,用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例。
8
4、线图(line cha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