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能吃的糖果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小班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记,提高安全意识,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容易误食的东西(如:药、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了解误食的危害性,体验游戏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安全《不能吃的糖果》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容易误食的东西(如:药、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2、尝试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记,提高安全意识。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布置场地:草丛、执教教师及配班教师带羊村长,灰太狼头饰扮演角色;幼儿带喜(美、沸、暖、懒)羊羊头饰扮演角色、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2、糖果袋(内装有: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人手一份、标签,记号笔人手一份、手枪一把活动过程:1、羊村长播放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1)羊村长带小羊围坐在草地上:小羊们,今天森林里出了一件事。
小超人卡卡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
内容:小超人卡卡把药丸当成糖豆豆吃进肚子里,结果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提问:小超人卡卡为什么送往医院抢救呢?(卡卡把药丸当成糖豆吃进肚子里了)(3)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羊村长:药丸看起来像糖豆,但不能乱吃。
没有生病的人吃了药反而会生病的。
2、灰太狼来到草地上,撒下"糖果"等待小羊误食。
羊村长:小羊们,灰太狼来了,大家赶紧躲在草丛里。
灰太狼拎着糖果袋来到草地。
灰太狼:好久没有吃小羊了,肚子真饿呀。
瞧,又香又甜的糖果,这可是我精心为小羊准备的。
那群傻羊们要是把它们吃到肚子里,就会头晕眼花、肚子痛的在地上打滚,到那时我再把它们一起抓住吃掉。
(灰太狼分发糖果袋在草地上)好,我待会儿来、小羊学习认识这些"糖果"的名称用途,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小班教案 -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不能吃的糖果

小班教案|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不能吃的糖果,小班教案(谢心怡老师)小班平安训练活动:不能吃的糖果活动目标:1.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容易误食的东西(如:药、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2.尝试粘贴“禁止食用”的平安标志,提高平安意识。
3.体验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1.羊羊头饰、灰太狼头饰2.音乐、课件《不能吃的糖豆豆》3.糖果袋(内装有: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等)人手一份、嘴巴和X标记(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爱好师:你是谁?(喜羊羊)……那我是谁?(我是村长)小羊们,我是你们的羊村长,今日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做做运动吧!(带领幼儿做运动)二、观察课件,知道小熊猫住院的缘由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幼儿猜想),真聪慧,真的是抢救车耶!抢救车上躺着谁呢?(小熊猫)师:小熊猫为什么会被抢救车送到医院去呢?(引发研究,幼儿自由猜想,发言)我们来问问小熊猫,好吗?师幼一起做呐喊状,问:小熊猫,小熊猫,你为什么生病了呢?师:我来听听小熊猫怎么说?(录音:我在家里看到了一粒糖豆豆,就拿了吃了,结果就肚子痛的要命。
)看PPT,师:这就是小熊猫刚才吃的糖,小羊们认真看看这是糖吗?那这是什么?可是小熊猫为什么把它当成糖了呢?(幼儿回答:它圆圆的,小小的,很美丽,的确很像糖豆豆)师:本来小熊猫把药丸当成了糖吃到了肚子里,结果就肚子疼住院了。
小羊们,记住了,药丸惟独在生病的时候才干吃,不然会肚子痛的。
三、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容易误食的东西灰太狼入场,引发提问1、师:呀,不好了,是灰太狼来了。
羊羊们,快和我一起躲进草丛中藏起来。
灰太狼拎着糖果盒来到草地。
灰太狼:友爱的小羊们,今日我为你们预备了无数糖,可好吃啦,你们赶快过来吃吧!只要你们吃了,我就可以……嘿嘿嘿……(灰太狼分发糖果盒在草地上)好,我待会儿再来!2、小羊们通过各种感官了解几种容易误食的物品(1)每只小羊捡起一包糖果盒,打开认一认里面的"糖果"是什么。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能吃的糖果》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能吃的糖果》教案:不能吃的糖果一、教学目标:2.学会辨别有害糖果,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不能吃的糖果的名称和外观。
难点:运用思维的多方向性对问题进行分析。
三、教学准备:1.教具:有害糖果示意图、好的糖果示意图、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设备。
2.课件:相关图片、文字。
四、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1)教师出示好的糖果示意图,让学生能看清楚。
(2)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好的糖果通常是什么颜色?有哪些种类?味道是怎样的?可以吃吗?(3)教师告诉学生虽然有些糖果看起来很好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糖果都可以随便吃的。
Step 2:学习不能吃的糖果(1)教师出示有害糖果示意图,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学生觉得这些糖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能吃?(3)教师手持各种有害糖果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辨别出危害,加深记忆。
(2)教师出示相关图片,与学生进行对比辨别,让学生初步了解不能吃的糖果长什么样子。
Step 4:玩游戏,学习辨别不能吃的糖果(1)教师出示一些糖果图片,让学生根据之前所学进行辨别,看看是否能正确地判断潜在的风险。
(2)教师快速换图,让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判断。
(3)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他们的判断进行讨论,并纠正错误。
Step 5:总结和延伸(1)教师对第四步中的游戏进行总结,总结正确判断和错误判断的原因。
(2)教师提出延伸问题:除了糖果,还有哪些食品不能随便吃?请思考原因。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寻找家里或周围的糖果,辨别出哪些是不能吃的,并写下原因和危害。
六、板书设计:不能吃的糖果-有害物质糖果-过期变质糖果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不能吃的糖果及其危害,并掌握了如何辨别不能吃的糖果的方法。
通过游戏环节的安排,提高了学生对糖果危害的警觉性和分析能力。
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将课堂内容设计成游戏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能吃的糖果》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不能吃的糖果》教案:教材:《不能吃的糖果》课时:1课时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危险食品并学习不吃它们的原因;2.学习安全饮食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3.学会辨认食品的安全与危险。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图片;2.《不能吃的糖果》的故事书。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些他们喜欢吃的零食,然后问他们是否了解一些不能吃的食物,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些食物不能吃。
2.讲解(10分钟):使用教学课件或图片,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不能吃的食物,如生肉、土豆皮等,并解释它们为什么不能吃,告诉学生们吃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身体不舒服或腹泻等。
3.故事阅读(10分钟):讲师读取故事《不能吃的糖果》,并使用图片辅助讲解,在故事中可以举例说明一些不能吃的糖果,如包装糖果、蛋糕上的蜡烛等,并告诉学生们为什么这些糖果不能吃。
4.讨论(10分钟):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故事中学到的知识,让他们分享一些不能吃的食物和吃这些食物可能导致的问题。
5.总结(5分钟):讲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不吃危险食品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反思:该课程设计以故事的形式引入,结合图片和课件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些不能吃的食物,并解释了它们的原因。
通过故事的阅读和讨论,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了解到一些常见的危险食物和吃这些食物的后果,从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程设计中应注意内容的选择和语言的简洁明了,以适应小班学生的接受能力。
2023年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精选3篇)

2023年小班下学期安全教案:不能吃的糖果(精选3篇)课程名称:安全教育年级:小班学期:下学期课时数:3教案一:认识不可食用的糖果目标:让学生了解哪些糖果是不能吃的,学习正确对待糖果的方法。
材料:各种糖果图片,电子白板,宣传标语卡片。
步骤:1. 导入:向学生展示各种糖果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是否可以食用。
2. 介绍:解答猜测并解释哪些糖果是不能吃的,包括外表看起来像药丸的糖果、散发刺鼻气味的糖果等。
3. 活动:播放安全教育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类糖果的外观特征和危害。
4. 讨论: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不可食用的糖果,并讨论为什么它们是不能食用的。
5. 制作宣传标语:让学生利用纸张和彩笔制作宣传标语,警示人们不要随便吃糖果。
6. 总结: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制作的宣传标语,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教案二:与家长分享安全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与家长分享不可食用的糖果的知识,增加家长对小孩安全的关注。
材料:家长通知单,胶水,彩纸。
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将上节课学到的糖果知识与家长分享。
2. 制作家长通知单:学生使用彩纸和胶水制作家长通知单;在通知单上写上分享的糖果知识和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糖果。
3. 分享:学生将制作好的家长通知单带回家分享给家长。
4. 讨论:下一堂课开始时,与学生讨论他们与家长的分享情况,并鼓励他们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更加安全地对待糖果。
5. 总结: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与家长的讨论内容,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教案三:制作安全糖果目标:让学生学会制作安全糖果,增加对糖果的认识,提升对食品安全意识。
材料:果冻粉、水、糖果模具、搅拌棒。
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两节课的内容,询问学生谁知道如何制作安全糖果。
2. 示范:老师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安全糖果,包括将果冻粉倒入水中搅拌,然后将搅拌好的液体倒入糖果模具中。
3. 指导:让学生一起动手制作糖果,老师在边指导边帮助学生。
小班教案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不能吃的糖果,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不能吃的糖果,小班教案教案: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不能吃的糖果一、教学内容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品,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
2. 行为目标:培养幼儿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品,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
2. 培养幼儿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品,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和遵守安全规则,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有毒、有害物品实物或图片、糖果实物或图片、安全规则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品和糖果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教师讲解有毒、有害物品的特点和危害,以及如何避免误食。
同时,展示正确的安全规则,让幼儿理解和遵守。
3.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如何辨别有毒、有害物品和糖果,以及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寻求帮助。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毒、有害物品和糖果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它们是否可以食用。
同时,让幼儿说出自己遵守的安全规则。
5. 手工制作(5分钟)教师发放手工材料,让幼儿制作安全规则卡片。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幼儿正确掌握安全规则。
6. 展示与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安全规则卡片,并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不能吃的糖果1. 有毒、有害物品2. 糖果3. 遵守安全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辨别有毒、有害物品和糖果答案:有毒、有害物品(如药片、电池、剪刀等);糖果(如巧克力、棒棒糖等)2. 作业题目:说出自己遵守的安全规则答案:如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随意触摸电器等。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不能吃的糖果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不能吃的糖果活动目标:1.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容易误食的东西(如:药、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2.尝试粘贴“禁止食用”的安全标记,提高安全意识。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羊羊头饰、灰太狼头饰2.音乐、课件《不能吃的糖豆豆》3.糖果袋(内装有: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等)人手一份、嘴巴和X标志(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师:你是谁?(喜羊羊)……那我是谁?(我是村长)小羊们,我是你们的羊村长,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做做运动吧!(带领幼儿做运动)二、观看课件,知道小熊猫住院的原因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幼儿猜测),真聪明,真的是救护车耶!救护车上躺着谁呢?(小熊猫)师:小熊猫为什么会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去呢?(引发讨论,幼儿自由猜测,发言)我们来问问小熊猫,好吗?师幼一起做呼喊状,问:小熊猫,小熊猫,你为什么生病了呢?师:我来听听小熊猫怎么说?(录音:我在家里看到了一粒糖豆豆,就拿了吃了,结果就肚子痛的要命。
)看PPT,师:这就是小熊猫刚才吃的糖,小羊们仔细看看这是糖吗?那这是什么?可是小熊猫为什么把它当成糖了呢?(幼儿回答:它圆圆的,小小的,很漂亮,确实很像糖豆豆)师:原来小熊猫把药丸当成了糖吃到了肚子里,结果就肚子疼住院了。
小羊们,记住了,药丸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能吃,不然会肚子痛的。
三、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容易误食的东西灰太狼入场,引发提问1、师:呀,不好了,是灰太狼来了。
羊羊们,快和我一起躲进草丛中藏起来。
灰太狼拎着糖果盒来到草地。
灰太狼:亲爱的小羊们,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糖,可好吃啦,你们赶快过来吃吧!只要你们吃了,我就可以……嘿嘿嘿……(灰太狼分发糖果盒在草地上)好,我待会儿再来!2、小羊们通过各种感官了解几种容易误食的物品(1)每只小羊拾起一包糖果盒,打开认一认里面的"糖果"是什么。
羊村长:灰太狼已经走远了,小羊们快出来吧。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反思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反思篇一: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能吃的糖果》反思:在本次教案中,我主要结合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安全教育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学习了如何辨别危险物品,了解了糖果不能随便吃的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我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们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同时,我也及时给予幼儿们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当然,在这次教案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解糖果不能吃的时候,我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能吃,导致幼儿们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加认真仔细地设计和组织,让幼儿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安全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这次教案的尝试,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地开展安全教育教学活动,让幼儿们在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篇二:标题: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不能吃的糖果》教案反思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安全问题一直是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这个学期的小班安全教育活动中,我制定了一份《不能吃的糖果》教案。
在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安全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认识到教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才能让幼儿真正在活动中得到成长。
在这份教案中,我通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糖果,以及糖果不能多吃的原因,来提高幼儿对糖果的安全意识。
同时,我也通过让幼儿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糖果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够正确区分各种糖果,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食用。
同时,在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
例如,在制作安全标志的过程中,有些幼儿没有注意到标志的寓意,误将安全标志制作成禁止标志。
这启示我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幼儿的实际认知情况,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能
吃的糖果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能吃的糖果》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容易误食的东西(如:药、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2、尝试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记,提高安全意识。
3、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布置场地:草丛、执教教师佩戴羊村长,灰太狼头饰扮演角色;幼儿带喜(美、沸、暖、懒)羊羊头饰扮演角色、小朋友自制表演《药丸不是糖豆豆》;糖果袋(内装有: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人手一份、标签,记号笔人手一份、玩具手枪一把
三、活动过程:
小朋友表演场景《药丸不是糖豆豆》,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1、羊村长带小羊围坐在草地上:小羊们,今天森林里出了一件事。
小超人卡卡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小朋友表演《药丸不是糖豆豆》。
内容:小超人卡卡把药丸当成糖豆豆吃进肚子里,结果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提问:小超人卡卡为什么送往医院抢救呢?(卡卡把药丸当成糖豆吃进肚子里了)
3、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羊村长:药丸看起来像糖豆,但不能乱吃。
没有生病的人吃了药反而会生病的。
灰太狼来到草地上,撒下“糖果”等待小羊误食。
羊村长:小羊们,灰太狼来了,大家赶紧躲在草丛里。
灰太狼拎着糖果袋来到草地。
灰太狼:好久没有吃小羊了,肚子真饿呀。
瞧,又香又甜的糖果,这可是我精心为小羊准备的。
那群傻羊们要是把它们吃到肚子里,就会头晕眼花、肚子痛的在地上打滚,到那时我再把它们一起抓住吃掉。
(灰太狼分发糖果袋在草地上)好,我待会儿来、小羊学习认识这些“糖果”的名称用途,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1)每只小羊拾起一包糖果袋,打开认一认里面的“糖果”是什么。
羊村长:灰太狼已经走远了,小羊们快出来吧。
瞧,这么多的糖果袋,里面装了什么呀?能不能吃呀?现在每只小羊去拿一包糖果袋,打开看看。
小羊自由议论。
(2)小羊一一认识它们的名称及用途,了解误食之后的危害性。
4、小羊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
(1)羊村长:小羊们,现在赶紧把这些不能吃的东西都装回糖果袋里吧。
你们瞧:我这里有一个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嘴巴和一个X,表示不能吃。
把它贴在糖果袋上,就可以提醒其他的小动物们都不要吃。
你们也来动手做做吧。
(2)小羊制作粘贴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
灰太狼回到草地,羊村长拉响礼炮将灰太狼赶走。
(1)灰太狼回到草地,小羊们赶紧躲回草丛。
灰太狼:咦?怎么一只小羊也没有?(2)羊村长拉响礼炮将灰太狼赶走。
小羊们欢呼。
羊村长:小羊们,以后看到自己不认识的东西时,虽然它看上去很漂亮,闻起来很香,但也千万不要吃,而是要先去问问大人,同意了你再吃,知道吗?
(3)羊村长带小羊们离开草地回家。
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