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神经生理作用

合集下载

神经递质作用

神经递质作用

神经递质作用神经递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起到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号,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活动。

神经递质的作用对于人类的正常生理和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神经递质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神经递质的种类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有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γ-氨基丁酸(GABA)等。

这些神经递质在体内起到不同的作用,有些兴奋神经元活动,有些抑制神经元活动。

1.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参与了学习、记忆和运动控制等多种生理过程。

乙酰胆碱还在自主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与心脏和消化系统的功能调节密切相关。

2. 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一种快乐激素,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它对于情感、奖赏和动机行为都有重要影响。

多巴胺不仅与快乐和满足感相关,还参与了运动控制和认知功能的调节。

3.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了情绪调节、注意力和醒觉状态的控制。

它还在自主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调节心率和血压等生理功能。

4.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儿茶酚胺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总称,它们都是重要的神经递质。

儿茶酚胺在神经系统中起到兴奋神经元活动的作用,对心血管、消化和肌肉等器官的功能调节至关重要。

5. γ-氨基丁酸(GABA)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减少神经元活动,从而产生抑制效应。

它参与了焦虑调控、情绪稳定和睡眠的调节。

GABA还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抑制作用,平衡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活动。

二、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神经递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或目标细胞。

当一个神经冲动到达突触末端时,神经递质会被释放出来,然后与目标细胞上的适应性受体结合,从而改变细胞的电位和功能。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

通常,儿茶酚胺是由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神经元及肾上腺外嗜铬体分泌的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

但肾上腺髓质只释放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且以肾上腺素为主。

作为激素释放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具有交感神经兴奋心血管及促进能量代谢、升高血糖等作用。

测定尿儿茶酚胺对诊断嗜铬细胞瘤很有价值。

留取24h尿液,以浓盐酸5~10ml 作防腐剂,取10ml送检。

//胺:氨分子中的氢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儿茶酚:即邻苯二酚,儿茶酚多数以衍生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哺乳动物体内的拟交感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是儿茶酚的苯环上带有一个β-羟基乙胺侧链的化合物。

肾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AD):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其生物合成主要是在髓质铬细胞中首先形成去甲肾上腺素,然后进一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使去甲肾上腺素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

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传送体,由肾上腺释放。

肾上腺素的一般使心脏收缩力上升,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粘膜的血管收缩,是拯救濒死的人或动物的必备品。

肾上腺素分子式(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INN名称: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旧称“正肾上腺素”,是肾上腺素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也属于儿茶酚胺。

它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但含量较少。

循环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

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血压升高,故临床常作为升压药应用。

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的分子机制

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的分子机制

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的分子机制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一种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是神经机制的核心,它是神经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

在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的分子机制中,有许多蛋白质、酶和分子信使参与,这些信使通过化学反应与神经元之间进行交流,使神经元得以传递信息并控制各种生理反应。

1.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细胞膜表面和突触前膜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效应。

神经递质主要有五种类别:氨基酸类、儿茶酚胺类、乙酰胆碱类、肽类和神经调节物质类。

2.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是多个酶、信使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

神经递质通过膜蛋白进行合成和释放,如:谷氨酸和谷氨酸酯酶通过谷氨酸转氨酶的催化合成。

神经元负责将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中释放出来,以此控制神经系统的反应。

当神经元受到兴奋时,突触前膜内的钙离子会进入细胞,这将使神经元激活。

神经元负责从细胞内的小囊泡中释放神经递质,在此过程中,钙离子与小囊泡内的分子相关蛋白结合,从而使神经递质向外释放。

3.合成和释放的关键分子机制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涉及到许多关键分子机制,包括:酶素的合成、转运蛋白的功能、质子数的运动和固定分子的作用等。

这些分子机制在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神经递质可以被准确的合成和释放。

酶素合成:神经递质的合成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的酶,如维生素B6(这是谷氨酸酸脱羧酶的辅酶)和同义胺酸酯酶(这是使肽序列的语法能够转换的酶)等。

这些酶合作确保神经递质的正确合成。

转运蛋白功能:神经元需要将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中释放出来,而这需要一系列的转运蛋白来完成。

其中一种转运蛋白是负责将钙离子输送到突触前膜中的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其他转运蛋白则是负责向小囊泡中输送神经递质。

质子数的运动:神经递质的释放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环境,包括高钾离子浓度和低pH值。

这些环境会导致神经递质从小囊泡中流出,形成一个释放孔。

释放孔的形成需要质子数的变动,这可以通过膜上的H+-ATPase启动。

儿茶酚胺的化学结构式

儿茶酚胺的化学结构式

儿茶酚胺的化学结构式儿茶酚胺是一类含有儿茶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代表物质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儿茶酚胺在人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参与调节神经传递、心血管功能、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

儿茶酚胺的化学结构式中,儿茶酚部分是一个苯环上连接一个羟基(OH)官能团的结构,胺部分则是一个氨基(NH2)官能团。

儿茶酚胺的结构式可以用化学式C8H11NO来表示,其中的R基可以是氢原子、甲基、乙基等。

儿茶酚胺的生理功能主要与其作为神经递质的特性有关。

神经递质是一类在神经元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儿茶酚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神经传递过程。

具体来说,儿茶酚胺通过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从而影响神经传递的速度和强度。

儿茶酚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主要包括调节情绪、注意力和认知功能。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两种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它们通过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调节人体的应激反应和情绪状态。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参与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可以增加心率和收缩血管,提高心脏的收缩力,从而增加血液的供应量。

除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外,儿茶酚胺还在外周组织和器官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巴胺是一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参与调节运动控制、情绪和奖赏等功能。

多巴胺在神经系统中的不平衡与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此外,儿茶酚胺还参与调节免疫反应,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儿茶酚胺的代谢和功能调节与一系列酶的参与密切相关。

儿茶酚胺转化酶(monoamine oxidase)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是两个重要的代谢酶。

儿茶酚胺转化酶主要参与儿茶酚胺的氧化代谢,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则负责儿茶酚胺的甲基化代谢。

这些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儿茶酚胺的浓度和功能调节。

总结起来,儿茶酚胺是一类含有儿茶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参与调节神经传递、心血管功能和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检测意义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检测意义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检测意义
儿茶酚胺是一类重要的神经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它们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对于评估神经功能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儿茶酚胺的代谢产物在体内循环,其水平的改变可以反映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存在和程度。

例如,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测量可用于帕金森病、抑郁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2. 肿瘤生物标志物:某些神经内分泌肿瘤会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如嗜铬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

通过检测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这些肿瘤的存在和治疗效果。

3. 药物和毒物代谢研究:某些药物和毒物的代谢需要通过儿茶酚胺途径完成。

通过检测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可以了解药物和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对于评估神经功能、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神经生理作用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神经生理作用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神经生理作用
第25页
NE浓度过低因而不能兴奋脑内肾上腺素能 受纳器时,就会出现抑郁症状;反之便出现躁狂 表现。
神经化学和药理学发觉抑郁症患者脑内DA 功效降低,而躁狂症患者脑内DA功效提升。 DA前体左旋多巴(L-DA)能够改进抑郁症患者症 状,使躁狂抑郁症患者躁狂症状加重。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神经生理作用
第26页
(四)注意缺点障碍(ADHD)
注意缺点障碍(ADHD),又名多动症, 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学 龄期发病率为2%~18%,男女之比约为4:1~9:1 。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当前认为多巴胺(DA )功效异常假说是解释ADHD发病机制主要生 化假说之一。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神经生理作用
它是肾上腺髓质主要激素,其生物合成主 要是在髓质铬细胞中首先形成去甲肾上腺素,然 后深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 (phenylethanolamine Nmethyltransferase,PNMT)作用,使去甲肾上 腺素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神经生理作用
第13页
由人体分泌出一个激素。当人经历一些刺激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神经生理作用
第9页
多巴胺(dopamine, DA)是一个存在于 神经组织和体液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是脑 功效物质基础。它在人脑中特定区域含量分布 影响着垂体内分泌机能协调,而且直接与神经 活动相关。脑内多巴胺神经功效失调是精神分 裂症和帕金森氏症主要原因。另外,多巴胺还 含有兴奋心脏、增加肾血流量功效,用于治疗 缺血性、心源性及感染性休克。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神经生理作用
第10页
(二)去甲肾上腺素(NE)
中枢神经系统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胞 体集中在延脑和桥脑,其通路都已研究明确。

儿茶酚胺的化学结构式

儿茶酚胺的化学结构式

儿茶酚胺的化学结构式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它们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神经传递、心血管调节、代谢调节等多个生理过程。

肾上腺素(Epinephrine)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儿茶酚胺类物质。

它的化学结构式为C9H13NO3,由苯环、氧原子和一个乙胺基团组成。

肾上腺素在人体内主要由肾上腺髓质细胞合成,并以激素的形式释放入血液中。

肾上腺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

它主要通过与受体相互作用来发挥作用。

在心血管系统中,肾上腺素能够刺激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使心脏更有效地泵血。

同时,它还能够刺激β2受体,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增加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提高血流量。

除了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肾上腺素还参与了代谢调节。

它能够通过刺激β2受体,促进脂肪分解,释放脂肪酸,提供能量供给。

此外,肾上腺素还可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血糖水平,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是另一种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其化学结构式为C8H11NO3。

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具有相似的作用,但它更多地参与了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通过刺激α1受体和α2受体来发挥作用。

它能够收缩血管,提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

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还能够刺激β3受体,促进脂肪分解,提供能量。

多巴胺(Dopamine)也是一种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其化学结构式为C8H11NO2。

多巴胺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神经递质作用,参与了运动控制、情绪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

它主要通过与多巴胺受体相互作用来发挥作用。

多巴胺的受体包括D1受体、D2受体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受体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总的来说,儿茶酚胺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化合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它们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参与了神经传递、心血管调节、代谢调节等多个生理过程。

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研究

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研究

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研究儿茶酚胺类物质是指一类通过由酪氨酸生成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

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并广泛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本文将介绍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代谢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一、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生物合成通常是通过酪氨酸代谢途径实现的。

首先,酪氨酸在酪氨酸羟化酶的催化下被羟化为L-DOPA(3,4-二羟基苯丙氨酸)。

接着,L-DOPA通过L-芳香氨酸羟化酶的催化被羟化为多巴胺(3,4-二羟基苯乙胺)。

最终,多巴胺再被多巴胺β-羟化酶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二、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代谢儿茶酚胺类物质在生物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通过甲基转移酶催化被转化为甲基化产物metanephrine和normetanephrine,然后被肾脏转化为vanillylmandelic acid (VMA)。

多巴胺则主要通过有系膜细胞的分泌和肝细胞中的氧化酶的作用被代谢。

三、儿茶酚胺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儿茶酚胺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功能,包括了神经递质、荷尔蒙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

1. 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都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号和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荷尔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压力荷尔蒙,能够影响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多巴胺则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如在肝硬化、急性心力衰竭等疾病中通过使用多巴胺来调节血流量。

3. 免疫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来影响白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对于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儿茶酚胺类物质在疾病中的作用儿茶酚胺类物质在疾病中的作用主要由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和代谢状态决定。

在某些疾病中,浓度的改变能够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反应,甚至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生理紊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的单胺假说:抑郁症机制的研究中,
抑郁症发病的单胺假说是目前大多数人接受的一 种理论。该假说的发现最初是从药理学的研究中 得到启示的。 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或 提高它们在神经突触间隙的浓度的药物都有改善 情绪治疗抑郁症状的作用。
抑郁症病理机制表明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 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缺陷是抑郁症 发生的重要生化机制。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期遭受到虐待或经历早期 创伤的儿童成年后更易患抑郁症并使大脑产生异 常的生物学变化。儿童期受虐是抑郁发作的危险 因素并有更严重的抑郁症状。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和神经传送体,由肾 上腺释放。肾上腺素的一般使心脏收缩力上升, 心脏、肝、和筋骨的血管扩张和皮肤、粘膜的 血管收缩,是拯救濒死的人或动物的必备品。
(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终身患病 率高达15%-20%,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 活质量。 关于抑郁症神经生化机制方面的病因,通过 实验室研究及人死后脑研究,目前更多的认为脑 内5-羟色氨(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 (DA)水平是偏低的。
(二)去甲肾上腺素(NE)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胞体集中在延脑和桥脑,其通路都已研究明确。 但是NE在中枢究竟是抑制性还是兴奋性的 递质,目前尚不能肯定,可能随部位不同而异。 NE所引起的生理效应也很难用简单的术语 “兴奋”、“抑制”来表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根据一些动物实验观察到,NE可引 起动物嗜睡,体温降低,出现摄食行为。有人 认为,脑内NE减少,可表现出精神抑郁;反之 ,过量可表现出狂躁。总之,脑内NE的功能可 能和体温、摄食行为、镇痛、心血管系统和精 神状态的调节有密切关系。 带 来 激 情 的 N E
(一)多巴胺(DA)
在儿茶酚胺类递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多 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体内凡有NE的组 织,其中必然也有DA。由于DA在中枢某些部位 中浓度很高,而且它的分布又与NE不平行,所 以一般认为它本身也是一种独立的神经递质。
脑内多巴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能和 躯体运动功能的加强,垂体内分泌机能的加强 以及精神活动的调节都有关系。 求解释?
一、儿茶酚胺类
儿茶酚胺类(Catecholamines)是指含有邻苯 二酚基本结构的胺类。
邻苯二酚基本结构
单胺类物质在哺乳动物中发挥重要生理作 用,已知的物质主要包括儿茶酚胺和吲哚烷基 胺,前者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 ,后者主要是指5-羟色胺(5-HT)。
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儿茶酚胺包括: 多巴胺(dopamine,DA):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有明显的生理功能变化 ,如 心率加快 , 血乳酸盐水平升高 , 适度运动时氧耗增 多 ,与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儿茶 酚胺类物质增多所致的机体反应类似 。 研究发现焦虑障碍患者所体验到的慢性症状, 如惊恐发作、失眠、惊跳以及自主神经的过度唤 起等是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增强的特征性表现。
(三)躁狂抑郁症
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 神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兼有躁狂状 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可在同一病人间 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 作,具有周期性和可缓解性,间歇期病人精神 活动完全正常,一般不表现人格缺损。 单胺类物质在脑组织内浓度高低变化与躁 狂抑郁症有一定的关系。
(三)肾上腺素(E)
它是肾上腺髓质的主要激素,其生物合成 主要是在髓质铬细胞中首先形成去甲肾上腺素, 然后进一步经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 (phenylethanolamine Nmethyltransferase,PNMT)的作用,使去甲肾 上腺素甲基化形成肾上腺素。
由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 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 质,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 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 使反应更加快速。
NE浓度过低因而不能兴奋脑内肾上腺素能 受纳器时,就会出现抑郁症状;反之便出现躁狂 表现。 神经化学和药理学发现抑郁症患者脑内DA 功能降低,而躁狂症患者脑内DA功能提高。 DA的前体左旋多巴(L-DA)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 的症状,使躁狂抑郁症患者的躁狂症状加重。
快乐递质:
大脑中有个区域被称为多巴胺犒赏系统, 人所有的快乐感受源自这个系统的神经囊包所 释放一种叫多巴胺的快乐神经递质,当高兴、 愉悦或舒服时,这种神经递质会增加释放。
多巴胺(dopamine, DA)是一种存在于 神经组织和体液中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是 脑功能的物质基础。它在人脑中特定区域的含 量分布影响着垂体内分泌机能的协调,而且直 接与神经活动有关。脑内多巴胺神经功能失调 是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氏症的重要原因。此外 ,多巴胺还具有兴奋心脏、增加肾血流量的功 能,用于治疗缺血性、心源性及感染性休克。
DA主要与人的情欲和上瘾行为有关,它在脑 内传递着兴奋及高兴的信息,DA水平增高会使人 情绪高涨,精力十足,行为主动,心理感到愉快和 满足,而 DA水平降低则使人情绪低落,没有愉快 感,丧失兴趣和被动。
研究证实抑郁症的发生与DA功能下降密切 相关,一些兼有对5-HT和DA突触间回收有抑制 作用的药物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均有很好的抗 抑郁作用,DA突触前受体激动剂也有较强的抗 抑郁效能。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noradrenaline,NE):
肾上腺素(epinephrine,adrenalin,E):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髓质 所分泌的激素,又是交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去甲 肾上腺素能纤维的神经递质。NE在中枢内分布 广泛,含量较多,E则少。DA则主要集中在锥 体外系,也是一种神经递质。
NE在情绪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NE功能低 下引起精力减退、兴趣缺乏、精神运动性阻滞和 记忆力下降,过量的NE亦可导致焦虑,对突触间 NE回收有抑制作用的文拉法辛己广泛用于抗抑郁 治疗。
(二)焦虑症
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 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 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 尿频等)。 广泛性焦虑症是最常见的焦虑性障碍之一 ,患者常常有中等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和需要 长期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