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的作用
神经递质在学习与记忆中的作用

神经递质在学习与记忆中的作用在人类的学习与记忆过程中,神经递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们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传递信息并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探讨神经递质在学习与记忆中的作用。
一、突触传递与神经递质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而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关键地点。
突触由突触前神经元、突触间隙和突触后神经元组成。
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时,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随后,神经递质会与突触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传递信号。
二、学习与认知学习与记忆是人类智力活动的基础。
神经递质在学习与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一些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等,可以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促进学习与记忆的形成。
此外,其他神经递质如谷氨酸、丙酮酸等也参与了学习与记忆的过程。
三、突触可塑性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改变的现象。
它是学习与记忆的物质基础。
神经递质在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长期增强型突触可塑性(LTP)是指神经冲动强烈且频繁地经过某个突触,可以增强该突触上的连接强度。
而长期抑制型突触可塑性(LTD)则是指突触经历一段时间的低频刺激后,连接强度减弱。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受体结合等过程,对突触可塑性产生了影响。
四、神经递质与记忆障碍神经递质的异常也与记忆障碍有一定关系。
例如,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乙酰胆碱神经元的功能异常导致了记忆下降。
而在帕金森病中,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则引起了运动功能障碍以及与运动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
结论神经递质在学习与记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调节突触传递、参与学习与认知等过程,对学习与记忆的形成与巩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经递质的异常也会引起记忆障碍等问题。
进一步的研究与了解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开发针对学习与记忆障碍的治疗方法,为人类的学习与认知能力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神经递质的作用是什么?

神经递质的作用是什么?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神经系统中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传递信号,在多种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神经递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下面我们来看看神经递质的作用是什么:
一、信号传递
在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从而维持身体正常的神经活动或运动等活动。
神经递质能够调节神经元发放信号,并在大脑中传输信息。
这个过程让人们能够认知外部环境,调节不同的动作。
二、调节血压
神经递质可以调节血压,通过控制心脏的跳动,心率,血管的张力以及人体的免疫系统。
神经元发放神经递质,从而改变人体血压,维持遗传的血压水平。
三、调节抑郁
神经递质可以影响人体的情绪,如果一个人经常缺乏神经递质,他或她可能会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不正常的递质水平会影响人体内“情绪化
学物质”,使人变得抑郁,而且影响人的记忆。
四、调节内分泌
神经递质可以控制人体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其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
神经递质可以直接影响内分泌系统,这些激素主要是调节人体内糖分含量、维持营养物质平衡及调节免疫等功能。
五、调节睡眠
神经递质主要是微量元素谷氨酸和维生素B12,这两者是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
它们可以影响人体睡眠,如果缺乏足够的神经递质,人们会经常睡不好或睡得太少。
总之,神经递质在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一系列的活动,包括信号传递、调节血压、调节抑郁、调节内分泌、调节睡眠等。
因此,为了维持身体健康,人们保持正常的神经递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神经递质的作用

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一种神经系统中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并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递质在维持身体正常功能、调节心理状态和控制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号。
当神经细胞兴奋电位到达一定阈值时,细胞内的神经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传递至下一个神经细胞。
最常见的神经递质是多巴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和血清素。
这些神经递质可以兴奋或抑制神经细胞,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
其次,神经递质在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参与了神经肌肉传递。
它通过在神经末梢与肌肉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得肌肉收缩。
其他的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组胺等,在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神经递质还能够调节心理状态。
多巴胺和血清素是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
多巴胺的释放与愉悦、奖励感和动机活动等正向情绪相关,而血清素的缺乏与焦虑、抑郁等负向情绪有关。
这些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最后,神经递质在调控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它通过兴奋Cl-离子通道来抑制神经细胞的活动,帮助维持神经元之间的平衡。
谷氨酸则是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它使神经细胞兴奋并传递信号。
这些神经递质的平衡和功能正常与个体的行为有着密切关系。
总结起来,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调节身体的正常功能,影响心理状态和行为。
然而,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因此,深入研究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突触传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突触传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神经递质是指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它们在神经元突触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突触传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一、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突触传递中起到了多种重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传递:神经递质负责将神经元中产生的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并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这种转化和传递过程使得神经元之间能够更加精确和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2. 调节神经活动: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的活动有不同的影响。
有些神经递质能够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如兴奋性神经递质;而另一些神经递质则能够抑制神经元的活动,如抑制性神经递质。
这些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神经元网络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3. 调控体内功能:神经递质不仅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体内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例如,一些神经递质对调节情绪和认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另一些神经递质则能够影响脏器的活动,如控制心脏的收缩和松弛。
二、神经递质的机制神经递质的传递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合成与存储: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细胞体中经过一系列的合成和储存过程生成。
例如,多巴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是在合成酶的催化下,在细胞体内生成,并被储存在突触小泡中。
2. 释放:当神经元兴奋到一定程度时,钙离子(Ca2+)会进入突触终末,促使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出储存的神经递质。
3. 结合受体:释放的神经递质会与靶神经元膜上特定的受体结合,形成神经递质-受体复合物。
这一结合过程是特异性和可逆的。
4. 传递信号:神经递质的结合会激活或抑制靶神经元的活动,进而传递信号。
这种信号传递过程可以通过影响离子通道的开闭、改变细胞内的二次信号传导、或调节基因表达等方式实现。
5. 清除与调控:神经递质与受体解离后,需要被及时地清除,以维持神经递质信号的传递和细胞功能的正常状态。
常见的清除方式包括再摄取、酶降解和扩散等。
各种神经递质的作用

各种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大脑和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化学物质。
它们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化学信号传递来调节和影响身体各种功能和行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神经递质及其作用的简要介绍: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的神经递质。
它参与了许多基本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包括研究记忆、情绪调节和肌肉控制等。
乙酰胆碱还在肌肉神经节和自主神经节释放,参与调节心率、消化和其他自主神经功能。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中脑的多巴胺神经元。
它参与了情绪、动机和奖赏等行为调节。
多巴胺还在运动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相关。
此外,多巴胺还与成瘾和注意力等方面有关。
谷氨酸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在脑部的兴奋性神经元之间发挥作用。
它参与了研究、记忆和大脑中信息传递的过程。
谷氨酸还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等有关。
γ-氨基丁酸(GABA)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
它起到抑制神经元活动的作用,调节大脑活动的平衡。
GABA参与了焦虑和情绪调节,也与癫痫和睡眠障碍等疾病有关。
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调节情绪和睡眠的神经递质。
它参与了情绪的平衡、快乐感和冲动控制等。
血清素还与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情绪障碍相关。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是两种与应激反应有关的神经递质。
它们参与了代谢、心血管功能和应激反应等生理过程。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还与焦虑和抑郁症等疾病有关。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神经递质及其作用的简要介绍。
正常的神经递质水平和平衡对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而神经递质紊乱可能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进一步研究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理解和治疗与其相关的疾病。
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与调节

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与调节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精密的系统之一,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网络组成。
神经递质作为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参与了信息传导,还参与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平衡。
本文将探讨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一、神经递质的定义和分类神经递质是一类能够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息,使得神经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神经递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乙酰胆碱、多巴胺、Gamma-氨基丁酸等。
它们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但都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二、神经递质的作用1. 信息传递: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起到了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
当神经兴奋到达神经末梢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这种信号的传递离不开神经递质的介入,它们能够在突触间释放,并与下游神经元的受体结合,将信号传递下去。
2. 神经调节:神经递质还参与了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平衡。
在神经系统中,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之分。
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可以增强神经元之间的传导,促进神经兴奋。
而抑制性神经递质如Gamma-氨基丁酸则起到了制约神经兴奋的作用。
神经递质的平衡与调节是神经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
三、神经递质的调节机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调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调节机制:1. 情绪和压力:情绪和压力对神经递质的分泌和释放有直接影响。
例如,压力可以促使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加,而多巴胺在愉快的情绪中处于升高状态。
这说明情绪和压力对神经递质的平衡和调节至关重要。
2. 药物和物质:一些药物和物质可以直接干预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过程。
例如,抗抑郁药物可以增加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摄取,从而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
药物的使用可以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浓度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3. 环境和生活方式:环境和生活方式也与神经递质的调节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锻炼能够促使多巴胺的释放增加,从而提高情绪和心理的稳定性。
神经递质在大脑发育中的作用

神经递质在大脑发育中的作用神经递质是一类化学物质,它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脑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神经递质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神经递质在大脑发育中的作用。
一、神经递质对大脑发育的影响神经递质在大脑发育过程中发挥了多种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可以促进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
在胚胎期和婴儿期,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能够引导神经元的迁移、分化和形成突触连接,从而建立及完善神经回路。
神经递质的缺乏或异常释放可能导致不正常的神经连接,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
其次,神经递质参与了神经元的增殖和分化。
在胚胎期,神经递质能够促进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从而增加神经元的数量。
充足的神经递质对于大脑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此外,神经递质还调节了细胞凋亡和突触重塑。
在大脑发育过程中,那些无用或异常的突触将会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掉,而新的突触则会形成。
神经递质的正常水平和释放机制决定了这一过程的平衡与调节。
二、主要的神经递质及其功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及其在大脑发育中的功能。
1.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影响大脑的运动控制、奖赏机制和情绪调节。
多巴胺的正常水平对于大脑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能够调节兴奋性神经元活动的神经递质,对于大脑的发育和认知功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 γ-氨基丁酸(GABA):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功能,对于大脑的平衡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4. 谷氨酸: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了神经元的迁移、形态学发育和突触的形成。
5.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对于大脑的学习、记忆和注意力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神经递质与神经发育的疾病神经递质的异常释放或功能障碍与一些神经发育相关的疾病密切相关。
例如,多巴胺功能的异常与帕金森病等神经运动障碍有关。
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的异常可能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等认知障碍相关。
神经递质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

神经递质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神经递质是一类能够传递神经信号的化学物质,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神经递质通过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和功能连接,参与着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通路的形成与发育。
本文将探讨神经递质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并讨论其重要性和潜在的临床意义。
一、神经递质对突触形成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信号的连接点,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递质通过调节突触形成和突触可塑性,对正常的神经发育起着关键的作用。
神经递质能够促进突触形成,在神经元之间建立稳定而有效的连接。
例如,谷氨酸能够参与突触的形成和分化,在大脑皮质和海马等关键区域发挥作用。
多巴胺则参与突触可塑性的调节,影响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效果和连接强度。
这些神经递质的调节能够使神经网络形成更为精确的连接,并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二、神经递质对神经元迁移和分化的调节神经元迁移和分化是神经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决定了神经元最终成为何种类型的细胞。
神经递质通过调节神经元迁移和分化的过程,对于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举例而言,γ-氨基丁酸(GABA)在胚胎期间参与调节神经元迁移和分化。
GABA能够在神经发育的早期阶段,通过调节胎儿大脑内神经元的生长方向和目标区域,促进正确的神经元定位和细胞分化。
相应地,缺乏GABA会导致神经元迁移到不正确的区域,或无法正常分化,最终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三、神经递质对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调节神经突触可塑性是指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和功能的可变性,是神经发育和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基础。
神经递质通过调节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对正常的神经发育和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举例而言,谷氨酸在突触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谷氨酸能够促进突触后钙离子波动,并与神经元中的NMDA受体相互作用,从而调节突触的可塑性。
这种调节机制能够促进突触连接的强化和调整,对于知觉、学习和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发展和维护具有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单胺递质释放,抑制递质重摄取
局麻药(眼部手术) 抑制单胺递质的重摄取 抑制单胺递质的重摄取
儿童注意力缺陷
与L-DOPA合用增加疗效,减少副反应 选择性破坏单胺氧化酶(MAO-B)
拮抗剂
AMPT 利血平
研究实验动物的工具 高血压(过去)镇定
酪氨酸氢化酶的失活剂 阻止单胺递质在突触小泡的贮存
氯丙嗪
氯氮平
或是蛋白质分解的产物。近年来,注意到某些氨基酸在中枢的突触 传递中起着递质的作用。至少8种氨基酸起神经递质作用,最重要 的三种: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甘氨酸
• 氨基酸递质在发挥作用后,能被神经元和神经胶质再摄取而失活。
γ-氨基丁酸(GABA)
• 脑内广泛存在GABA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海 马和小脑。 • GABA广泛而非均匀地分布在哺乳动物脑内,在大脑皮层 的浅层和小脑皮层的浦肯野细胞层含量较高,脑内约有 30%左右的突触以GABA为神经递质,外周组织仅含微量 GABA。 • 目前仅发现二条长轴突投射的GABA能通路:
5-羟色胺(5-HT)
•
5-羟色胺又名血清紧张素,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5-羟色胺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所以中枢的5-羟色胺是脑内合成的,与外周 的5-羟色胺不是一个来源。
• 脊椎动物的外周神经系统中至今尚未发现有5-羟色胺能神经元。 • 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胞体在脑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低位脑干(中 脑、脑桥、延髓中线旁)的中缝核群。最重要的核团分别位于: 背侧、内侧,轴突投射到大脑皮层。背侧支配基底神经节,内侧 支配齿状核,海马回的一部分。 • 脑内5-HT具有广泛的功能,参与情绪调节、饮食、觉醒-睡眠周期、 痛觉、体温、性行为、梦和下丘脑-垂体的神经内分泌活动的调节。
神经递质的分布
• ①乙酰胆碱。最早被鉴定的递质。脊椎动物骨骼 肌神经肌肉接头都是以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 脊椎动物副交感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递质也是乙 酰胆碱,但有的是兴奋性的(如在消化道),有 的是抑制性的(如在心肌)。②儿茶酚胺。包括 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 (DA)。交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 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③5-羟色胺(5-HT)。 5-羟色胺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脑桥的中缝核群中, 一般是抑制性的,但也有兴奋性的。
神经递质的分类
• 脑内神经递质分为四类,即生物原胺类、氨基酸 类、肽类、其它类。生物原胺类神经递质是最先 发现的一类,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 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 也称(血清素)。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包括:γ-氨 基丁酸(GABA)、甘氨酸、谷氨酸、组胺、乙 酰胆碱(Ach)。肽类神经递质分为:内源性阿 片肽、P物质、神经加压素、胆囊收缩素 (CCK)、生长抑素、血管加压素和缩宫素、神 经肽y。其它神经递质分为:核苷酸类、花生酸碱、 阿南德酰胺、sigma受体(σ受体)。
• ④氨基酸递质。被确定为递质的有谷氨酸(Glu)、 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谷氨酸 是甲壳类神经肌肉接头的递质。后来证明γ-氨基 丁酸也是中枢的抑制递质。以甘氨酸为递质的突 触主要分布在脊髓中,也是抑制性递质。⑤多肽 类神经活性物质。近年来发现多种分子较小的肽 具有神经活性,神经元中含有一些小肽,虽然还 不能肯定它们是递质。如在消化道中存在的胰岛 素、胰高血糖素和胆囊收缩素等都被证明也含于 中枢神经元中.
• NE(去甲肾上腺素) • 功能:1、调节心血管功能。2、脑循环的 调节。3、 学习记忆。4、精神活动。5、觉 醒和睡眠。6、体温调节。7、心血管活动 的调节。 • 相关病症:精神分裂、失眠症、焦虑症、 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躁狂症、恐 惧症。
氨基酸类
脑内到处都存在着氨基酸,过去只认为它们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乙酰胆碱
• 中枢乙酰胆碱能通路:①局部分布的中间神经元,参与局部神 经回路的组成;②胆碱能投射神经元。
• 脑内乙酰胆碱受体:绝大多数脑内胆碱能受体是M受体,N受 体仅占不到10%。
• 最关注的三个:
• 背外侧脑桥:诱发REM睡眠
• 基底前脑:促进学习尤其知觉学习
• 内侧隔核:控制海马的电节律,调节其功能,特定记忆的形成 • 乙酰胆碱与多巴胺两系统功能间的平衡失调则会导致神经系统 功能疾病。如多巴胺系统功能低下使乙酰胆碱系统相对过强, 可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 DA(多巴胺) • 功能:1、调节运动。2、参与精神活动。3、 调节垂体内分泌。4、对大脑的整体兴奋作 用。5、对胃肠功能的调节。6、在药物依 赖中的作用。 • 相关病症: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恐 惧症、精神障碍、躁狂症。
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
• 几乎所有脑区都有NE能神经元,但分布相对集中在脑桥和延髓,但 NE能神经元胞体密集在蓝斑核,从蓝斑核向前脑方向,其上行纤维 分腹、背两束。 • NA神经元的兴奋对保持全脑的兴奋性和惊觉状态可能起重要作用。 在处于危险情况的时候,影响紧急或者警戒反应, • NE参与体温、摄食调节,有助于觉醒的维持。此外,NE与躁狂症、 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上一些抗抑郁药的主要作用机制就是抑 制NE的再摄取转运。 • 由于它的回路遍布大脑,这个系统调节更加一般性的行为倾向,而不 是与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特定的心理障碍相关。
神经递质
滑县精神病医院 周广俭
神经递质作用过程
• 由细胞实现合成好的转运到前突出前细胞 内的突触小泡,动作电位由钙离子通道转 换成递质的在末梢处的释放,经突触间隙 扩散,特异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 胞上的受体,将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 后的一些化学物质(产生突触后电位)。
确定神经递质的条件
• 确定某化学物质为神经递质,须符合以下 条件:①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该递 质的酶系统;②在突触小泡内贮存有合成 的递质,当兴奋到达时能够释放入突触间 隙;③递质能与突触后受体结合,发生生 理效应;④存在使递质失活的酶或灭活的 其它环节;⑤使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 剂,可加强或阻断递质的作用。
Ach的合成、释放与灭活:
ACh是胆碱能神经的递质,主要在胆碱能神经末梢的胞质液中合成。 胆碱乙酰化酶 乙酰胆碱 + 辅酶A 贮存:合成的Ach半量以上以结合型(与ATP和蛋白多糖结合 )贮 存于囊泡中,其余以游离型存在于胞浆中。
胆碱 + 乙酰辅酶A
释放: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膜时,Ach以胞裂外排形式进入突触 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产生效应。 灭活:Ach 胆碱酯酶 胆碱 + 乙酸 , 并进人循环。约50%胆碱还可被神经末梢再摄取利用。
• DA受体及其亚型:
• ①D1样受体;
• ②D2样受体。 • 黑质纹状体通路主要存在D1样受体、D2样受体 • 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层通路主要存在D2样受体 • 多巴胺在大脑的运动控制、情感思维和神经内分泌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 作用,与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药物依赖与成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 关。 • DA受体和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 • 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功能退化,可导致帕金森病:静止震颤、四肢 强直、运动迟缓、共济失调。 • ②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层通路的D2样受体功能亢进可能与精神分裂 症有关:幻觉、错觉、逻辑思维加工能力损伤
•
激动剂
重摄取
名称
氟西汀 芬氟拉明
治疗疾病
抑郁、强迫症、焦虑 抑制肥胖者食欲,肥胖症减肥
作用
5-HT 重摄取抑制 促进5-HT释放、 抑制
拮抗剂
胺酸转化
PCPA
致幻剂
阻断色氨酸向5-羟色
脑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功能
• 5-HT(5-羟色胺) • 功能:1、产生镇痛作用。2、调节睡眠。3、 调节 体温。4、调节性活动。5、维持精神 稳定。6、对皮层诱发电位有抑制作用。7、 神经内分泌。 • 相关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神经衰弱、 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 心理障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D2受体阻断剂
D4受体阻断剂
• 在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因为多巴胺通路的 过分活跃。最近新的抗精神药物只对某些多巴胺受体有微弱 的作用,这提示需要对多巴胺通路过分活跃的观点做一些修 正。
• 多巴胺循环通路经常和5-羟色胺通路在一些点上出现交叉和 融合,这两种通路可能会同时对某些行为产生影响。例如, 多巴胺与探索、外向、追求愉悦的行为有关,而5-羟色胺则 与抑制有关。这两个系统在某种意义上互相平衡。到现在为 止,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至少5种不同的对多巴胺选择性敏感的 受体位点。
胞体位于腹侧被盖区,轴突投射至伏隔核、杏仁核和海马。
伏隔核与某些刺激的强化效应起作用,如滥用药物。 最近发现大脑皮层有广泛的DA纤维分布。中脑边缘DA通路与某些情绪活动 有关。 ③中脑-皮层通路 胞体位于腹侧被盖区,轴突投射至前额叶皮层,对额叶皮层有兴奋,短时记 忆、计划和问题解决策略。
•
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层通路主要调控人类的精神活动,前者主要调控情绪 反应,后者主要参与认知、思想、感觉、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调控;目前认为 Ⅰ型精神分裂症主要与这两个DA通路功能亢进可能相关;
• ①小脑-前庭外侧核通路;②从纹状体投射到中脑黑质。
• Ach(乙酰胆碱) • 功能:1、镇痛和针刺镇痛2、觉醒与睡眠3、 学习和记忆4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中枢活 动5、心血管活动的调节。6、参与相互作 用。 • 相关病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抑郁症、 恐惧症、植物Hale Waihona Puke 经紊乱、焦虑症、精神障 碍、躁狂症。
多巴胺
•
多巴胺属于儿茶酚按类,哺乳动物的各脑区的多巴胺(DA)的 含量是不同的,以尾核、壳核内的含量最高,其次是黑质和苍 白球。它们的多巴胺含量约占全脑总含量的80%以上。它们可 能同属脑内某一特定的功能系统。已经确定,在中枢神经系统 内DA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中脑,发出的神经纤维有如下3条通 路:
• 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缓和调节我们的反应。 适当的5-羟色胺的水平可以使饮食行为、性行为 和攻击行为等处于很好的控制之下。 • 如果大脑中的5-羟色胺循环通路受到损伤,会发 现自己对脑子里的每个念头和冲动都会付之于行 动,使机体表现得过分活跃:情绪不稳定、好冲 动以及对环境过度反应常常和5-羟色胺的活性极 度降低联系在一起,攻击性行为、自杀、过度饮 食和活性降低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