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也许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重要有:施工机械设备旳噪声、余泥渣土、粉尘扬尘、地基施工时旳抽排积水、水土流失等,如不加以严格控制管理,则将会给周边环境导致不良旳影响。

1.1.1.1执行原则工程建设期间噪声评价原则采用(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原则》,该原则对不同施工阶段作业所产生旳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旳限值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原则单位:dB(A)1.1.1.2施工期噪声强度调查施工噪声重要有设备噪声、机械噪声及爆破噪声等。

施工设备噪声重要是铲车、装载车等设备旳发动机噪声电锯噪声等;机械噪声重要是打桩机捶击声(还随着有振击),机械挖掘土石噪声、搅拌机旳材料捶击声、装卸材料旳碰击声、拆除模板及清除模板上附着物旳敲击声。

此外,尚有开挖基础桩孔旳爆破声。

这些噪声源旳声级值最高可达100dB(A)以上。

建设期间多种施工机械设备除少部分高噪声设备如电刨、混凝土搅拌机等可以固定安装在一种地方外,绝大多设备都会因施工地点旳不同而不能固定在一种地方。

本项目周边没有居民,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1.1.1.3施工期噪声影响防治对策为减轻施工噪声旳环境影响建议采用旳措施如下:1、工地四周修建至少3米高旳防护围墙。

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根据实际状况,如需进行晚上施工旳,应事先向旌阳区环保局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施工时必须选择产噪小旳施工机械和工况,并做好隔声,消声解决,保证工地场界外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且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原则》2类原则规定(昼间≤60dB(A),夜间≤50dB(A))。

2、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旳设备。

3、做好施工机械旳维护和保养,有效减少机械设备运转旳噪声源强。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成都110kV蓉中线等2项迁改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噪声1、噪声源电缆通道施工,施工机械分散,施工在白天进行,电缆通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车辆造成的。

电缆线路敷设噪声很小,对附近居民基本无影响;架空段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塔基施工和架线,架空线路较短,塔基施工工程量小,不动用大型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小,且在昼间施工,对附近居民基本无影响。

2、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①建设单位在施工开始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选择使用低噪声级的施工机具,合理布置施工机具位置,加强施工机具的维护保养,在基础施工前先修建围挡;②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在环境噪声现状值较高的时段进行施工作业,禁止夜间施工机械施工,施工时应避开周围居民休息时间,如必须施工,则应告知当地的居民;③在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制定降噪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施工;④在施工招投标时,将施工噪声控制列入承包内容,并确保各项控制措施的落实。

本项目施工期短,施工量小,施工噪声将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消失。

二、交通1、对交通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对交通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土建施工和运输车辆,施工临时占地不占用交通道路,无需在交通道路设置围挡,不需占道施工。

本工程施工期短,施工结束后将恢复临时占地原貌,因此架空线路施工不影响车辆及行人正常流动,不影响区域交通。

2、防治措施①施工场地渣土必须覆盖,严禁将施工产生的渣土带入交通道路;②弃渣运输车辆运输时对渣土进行掩盖,严禁渣土进入交通道路;③施工时按照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严禁占用交通道路施工;④严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⑤在施工厂界设置警示牌,提醒来往车辆及行人注意安全。

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较短,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基本不影响区域车辆交通、行人交通,对区域交通环境影响较小。

二、扬尘1、扬尘污染源由于在土方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地表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其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占地面积36913.71m2,本项目为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属于生产性项目。

目前未动工。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本项目施工期工程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主要为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和油漆废气。

(1)扬尘在整个施工期间,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等过程,其中车辆运输、装卸及施工开挖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

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

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扬尘。

扬尘量与距地面50m处风速、起尘风速、尖粒的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

施工期扬尘防治措施:①施工现场架设2.5~3米高墙,封闭施工现场,采用密目安全网,以减少结构和装修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脚手架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应避免扬尘。

使用混凝土、胶合板等搭设的简易封闭棚、对于松散或粉状材料等采取砌墙围挡,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刮风时粉尘弥漫,另设喷淋系统,使堆放材料保持湿润,从而减少粉尘的产生。

②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对于项目就近外购的水泥、砂石等建材,运输车辆必须经过遮盖封闭处理。

设专人对施工现场24小时进行清理,防止空气污染。

③对场内施工道路、材料堆场地坪进行砼硬化,工地出入口50m之内进行砼地坪硬化。

在场区内禁止燃煤及木柴或其他材料,控制烟尘在规定范围内。

施工过程中,楼上施工产生的建筑渣土,不许在楼上向下倾倒,必须运送到地面。

④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抑止。

有关试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

如遇连续高温或风速较大等天气,应增加洒水频次来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与对策措施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与对策措施

1本项目在建设期会对当地社会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保护环境,避免和减轻不利影响,本评价特提出缓解和补偿措施方案,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带来的正面社会影响。

本项目建设施工期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施工弃土;施工引起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施工机械的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泥浆水及建造垃圾;施工机械噪声及振动;建材运输对交通的影响。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见表1—1.虽然施工期产生的这些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影响也将消失,但施工的文明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程度。

表1-1 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建造施工阶段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围场、平整土地生活垃圾、施工垃圾尘、噪声、阶段推土机、铲车、运输卡车NOx 、CO、HC挖土、基础施工裸露地面、土方堆场、土方装卸过程、尘、噪声、污水、阶段道路扬尘、建材堆场等NOx 、CO、HC厂房构筑阶段建材堆场、建材装卸过程、车辆行驶道路扬尘等运输卡车尘、噪声、N O x、C O、HC建造物内外装饰锯木机尘、噪声设备安装阶段风镐、冲击钻等施工现场污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工程采用浇筑,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污水;·露天堆放建造垃圾和弃土,在雨天受雨水冲洗产生的污水·施工期因挖土、混凝土搅拌等使用机械设备,该设备和维修中可能发生渗油、渗漏或者通过雨水冲刷而产生的污水;·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建设期的施工排水其中主要含混凝土块、石子、泥沙等形成的泥浆水以及工地雨水承接雨水形成的地面径流。

施工泥浆水和工地雨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将造成下水道阻塞,使区域排水不畅,造成阴沟水上翻和地面积水,严重时影响区域环境和城市交通等。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指暂时食堂、厕所等产生的生活污水.食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和有机污染物,厕所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氨氮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污染物名称 高度(m) 内径(m)
15
0.4
颗粒物
15
0.4
颗粒物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排放情况 排放速率 排放浓度 (kg/h) (mg/m3)
0.13
4.3
0.13
4.3
①预测因子
本次评价以颗粒物为预测因子。
②预测内容
采用估算模式预测各排气筒内污染物下风向评价范围浓度,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外排污
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 类排放标准:昼间 ≤65dB(A),夜间≤55dB(A)
由表7-7可以看出,厂界噪声与环境噪声进行叠加后,各厂界昼间、夜间均能满足《工
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值要求。
因此,项目营运期噪声严格落实本环评提出的要求后,能实现达标排放,不产生噪声
(1)噪声源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类设备噪声,产噪设备主要为锯床、清理机、
铣床等,噪声源强在 75-100dB(A)之间,设备噪声源强及治理措施见表 7-5。
源强位置 生产车间
表 7-5 项目设备噪声及治理措施一览表
噪声源
单台声级值 dB(A)
治理或防护措施
开清设备机组 水刺机组
梳理、铺网机组 圆网烘燥机 自动卷绕机 分切机
0.07
6.45E-04
0.07
5.57E-04
0.06
5.57E-04
0.06
5.26E-04
0.06
5.26E-04
0.06
4.96E-04
0.06
4.96E-04
0.06
4.60E-04

项目施工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环境影响分析
一、对交通的影响
工程建设时,可能引发车辆运输被阻,同时由于堆土、建筑材料的占地,使道路变的狭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使交通变的拥挤和混乱,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这种影响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二、扬尘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至管道埋设完毕,短则几个星期,长则数月堆放裸土,旱土风至,以致车辆过往,尘土漫天飞扬,使大气中悬浮颗粒含量骤增,严重影响市容和景观。

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使邻近居家普遍蒙上一层泥土,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带来许多麻烦。

三、噪声的影响
施工期间,各类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翻斗车、搅拌机等产生的噪声对作业环境及邻近的居民区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的不同。

除固定设备噪声源之外,施工运输车辆频繁进出工地,对沿途交通噪声及施工场地噪声也有较显著的影响。

特别是在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若夜间停止施工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

四、生活垃圾的影响
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劳动力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

这些临时食宿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安排,则会严重
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措施

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分析拟建工程施工期废气来源,主要是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扬尘。

施工期施工扬尘主要为厂房适应性改造工程、设备安装过程产生的施工粉尘。

项目通过在加强管理、文明施工,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及时清扫地面尘土等措施来减小扬尘产生。

施工单位只要严格按照前面的扬尘处理措施执行,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确保施工场界扬尘实现达标排放,则施工期间不会对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明显污染。

2、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利用施工场地临时化粪池进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污水将不会对毗河水质造成直接响。

3、声学环境质量影响分析工程施工噪声源主要包括:场地清理和设备安装等使用施工机械的固定声源噪声。

结合项目施工特点及其外环境关系情况,评价要求:施工方应采取以下的治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确保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减轻对其周边声学环境敏感点的影响:(1)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方案,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2)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并尽量选在白天使用。

尤其是要严格控制施工机械噪声值在85dB(A)以上的作业。

(3)在室内施工时期,关闭窗户,并做到文明施工。

项目在严格落实以上降噪措施、确保使场界噪声实现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可将其施工噪声对区域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声学环境质量影响降至可接受程度。

4、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应及时堆放在指定的堆放点,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负责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干净。

一、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尘、熔化烟尘、天然气燃烧废气、脱模废气以及食堂油烟。 ①注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VOCs): 有组织排放影响分析: 本项目将在每台注塑机出料口处设置集气罩对有机废气进行收集,由排风支管汇入
排风总管后,送入 UV 光氧催化净化+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后,由 15m 高排气筒达
标排放,经处理后注塑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VOCs)排放量为 0.211t/a(0.035kg/h),排 放 浓 度 为 1.75mg/m3 。 满 足 《 四 川 省 固 定 污 染 源 大 气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排 放 标 准 》 (D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377-2017)表中 VOCs 排放标准。
边均为工业用地,项目现状周边 200m 范围内无敏感目标,本项目的施工噪声通过距离
衰减后,对周边的影响小;且项目夜间不施工,因此,不会产生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施
工噪声产生的影响是暂时的,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本项目采取的主要噪声防止措施:
(1)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设备; (2)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 (3)禁止在夜间进行高噪声的施工作业,但因建设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
LA(r)=LA(ro)-20Lg(r/ro) 式中:LA(r)——距离声源 r 处的 A 声级,dB(A); LA(ro)——距离声源 ro 处的 A 声级,dB(A); ro、r ——距声源的距离,m; 根据类比参考各类建筑施工工地的噪声监测结果统计,施工工地的噪声声级峰值约 90 分贝,一般情况声级约 81 分贝。施工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表 7-1。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污染物主 要有 COD、SS、动植物油、NH3-N 等,施工废水污染物主要为 SS 和石油类。工程施工 期间在施工场地内设置活动板房作为施工营地,设置一座旱厕集中收集施工人员的生活 污水,委托环卫部门定期对旱厕进行清掏处理。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杜绝 外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7-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
环境敏感程度(E)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
极高危害(P)高度危害(P)中度危害(P)轻度危害(P)
环境高度敏感区(E1)IV+IV III III
环境中度敏感区(E2)IV III III II
环境低度敏感区(E3)III III II I
注:IV+为极高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C,计算项目所涉及
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临界量的比值Q。

当存
在多种危险物质时,按下列公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 ..., 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 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

当Q≥1 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

表7-8 企业涉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清单表名称类别最大储存量(t)临界量(t)Q值
润滑油油类物质0.02 5000 0.000004 液压油油类物质0.18 5000 0.000036
合计0.00004
根据上表可知:项目Q<1,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

(3)评级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工作等级划分见下表。

表7-9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IV、IV+III II I
评价工作等级一二三简单分析a 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

因此,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

3、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周边多为工业企业,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