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练习题
4.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地理(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2 点左右。
( )2.世界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 )3.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一般出现在8 月。
( )4.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 )5.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温线。
( )1. 山西太原某同学在学校气象站进行了气温观测。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8 时左右B.14 时左右C.20 时左右(2).当日的平均气温为( )A.3℃B.6℃ C.9℃2.如图是武汉某时段的天气预报手机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 )A.周一B.周二C.周三D.周四(2)根据气温状况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A.1 月B.7 月C.5 月D.11 月3.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徐州3 月17 日气温为2℃~ 8℃, 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B.日出前后C.日落之后D.早晨8 时4.一天中气温最高时刻一般出现在( )A.正午12 时B.下午1 时C.下午2 时D.下午3 时5.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 )A.1 月、7 月B.7 月、1 月C.6 月、12 月D.8 月、2 月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可知,全球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向气温逐渐降低。
(2)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因素。
(3)世界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洲。
2.读右面“世界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1)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读世界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在南半球20℃等温线大致分布在虚(纬线)附近。
(2)从纬度位置看:世界1 月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选填“递增”或“递减”)(3)从海陆位置看:北半球1 月份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相对温度较低是(4)从海拔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商100 米气温大约下降C。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素养提升练(含解析)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气温的变化实验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我市某日气温变化,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新特色·地理计算】(2023山东威海乳山期中)请读图判断该日气温日较差大约是()A.7℃B.13℃C.-13℃D.1℃2.(2023山东威海乳山期中)根据图中我市气温日变化推断,观测当天日出时间大约在()A.4时前后B.7时前后C.10时前后D.12时前后3.关于①、②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的年平均气温高于②地B.①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②地C.①地位于五带中的温带,②地位于热带D.①、②两地中所处纬度位置较高的是①地4.【跨学科·语文】(2023河南南阳社旗期中)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A.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知识点2气温的分布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的低温中心是()A.A处B.B处C.C处D.D处6.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B、C、D中气温差异最小的地方是D处B.A、B、C、D中气温差异最大的地方是C处C.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4℃D.A处的气温在28℃~32℃下图是世界局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7—8题。
7.(2023北京西城期末)图中()A.等温线陆地比海洋平直B.等温线北美洲较南美洲稀疏C.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D.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8.(2023北京西城期末)气温的时空变化可作为人们穿着的重要依据。
四地中,该月人们穿着保暖羽绒服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气温值,①、②两地同纬度,③、④两地同纬度,完成9—10题。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本(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作业本1.如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2.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B.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C.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D.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 )4.读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本地区该年的气温年较差为()A.22.3℃B.29.1℃C.30.2℃D.25.4℃5.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时的气温状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6.一般说来,某地区与同纬度邻近地区比较,若等温线()A.向低纬度凸出,则气温较高B.向高纬度凸出,则气温较高C.向南凸出,则气温较高D.向北凸出,则气温较高7.暑假期间,如果父母欲带你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面图中的( )8.读“某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1)从图中可见,该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时B.日出前后C.子夜D.约14时(2)这一天,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 )A.9℃B.10.5℃C.11.5℃D.66.5℃9.假期,小玲到五指山区登山,发现山上气温比山下低,其成因是( )A.经度差异B.纬度差异C.海拔差异D.海陆差异10.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1月、7月B.7月、1月C.6月、12月D.8月、2月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可知,热带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 以上,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以下,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因素。
(2)世界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洲,该大洲等温线密集,温差 。
(3)受海陆性质的影响,同纬度地带,夏季 气温高,冬季 气温高。
(4)南半球20℃等温线大致与 平行。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同步习题(含答案)

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单选题1.测得某地一日内的气温为下表,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A. -4℃B. -8℃C. -12℃D. -14℃【答案】B【解析】解: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8)+(-4)+(-9)+(-11)}÷4=-8℃.故选:B.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本题考查气温的测定,据表中的数据解答即可.2.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2时B. 北半球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C.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D. 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世界气温已经在迅速降低【答案】C【解析】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故A错误;北半球一年中陆地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故B错误;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故C 正确;人类的活动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故D错误.故选:C.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本题考查气温分布的规律,牢记即可.3.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和海洋的平均气温最高月分别是()A. 1月和7月B. 7月和8月C. 8月和2月D. 1月和2月【答案】B【解析】解: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属基础题.读图“福州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2021年中考真题汇编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2021年中考真题汇编一、单选题1.(2021·辽宁省营口市)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2021·湖南省张家界市)非洲是一块古老又神奇的土地。
读非洲裂谷带示意图、非洲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①--④地中最有可能发生动物周期性大迁徙景观的是____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
()A. ①--甲B. ②--乙C. ③--乙D. ④--甲3.(2021·云南省昆明市)如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及相关气温、降水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有关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描述正确的是()A. 两地的最高温都是在7月B. 气温年较差甲地小乙地大C. 两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D. 两地的夏季均为高温多雨4.(2021·黑龙江省伊春市)读某市某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回答问题。
某市这天气温2℃出现的时间大约是()A. 14时B. 12时C. 8时D. 日出前后5.(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读图1和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时候,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B.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部少雨,大陆西部多雨C. 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的原因是附近有寒流经过,还有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D.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全球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6.(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读图1和图2分析可知,通辽市的主要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是()A. 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C.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高原、高山气候全年低温,降水稀少7.(202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如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变化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选择题1.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气温2℃出现在一天中()A. 午夜B. 日出前后C. 日落之后D. 早晨8时【答案】B【解析】【分析】题中气温为2~8℃,2℃为该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8℃为该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了解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
难度一般。
需要学生识记。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 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 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 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 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答案】D【解析】【分析】A、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南半球地形单一,以海洋为主,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3.下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答案】B【解析】【分析】A.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B.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符合题意;C.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不符合题意;D.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A. 日出前后B. 正午时分C. 日落前后D. 午后2时【答案】D【解析】【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2022-2023学年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一课一练(Word版含答案)

3.2气温的变化和分布1.“昆明四季如春”,这句话是说昆明()A.气温日较差小B.气温年较差大C.气温年较差小D. 气温年际变化小2.在山地,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大约下降()A.12℃B.0.6℃C.9℃D.6℃3.关于地球上五个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是极圈B.气温变化最大的温度带是热带与寒带C.只有寒带地区才有极昼、极夜现象D.热带和温带地区都有太阳直射现象4.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7月份气温分布的是()A. B.C. D.5.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北半球的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南向北递减B.从北向南递减C.从东向西递减D.从东向西递增(2)影响北半球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3)甲地为低温中心,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距海近C.深居内陆D.海拔高6.下列有关世界气温的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B.海拔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北半球的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都一样7.读“1月份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反映()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8.如果某地等温线分布呈闭合状,且等温线的值由外向内逐渐变小,那么()A.此处为盆地B.此处为山峰C.此处为迎风坡D.此处为河谷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以“温常大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主题的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过程】①将一壶水加热至45℃,分别向A、B两个玻璃器皿中倒入等量的热水;②用塑料薄膜覆盖A器皿,B器皿保持无遮盖,将两支温度计同时插入A、B两个器皿;③在室内观察两支温度计的温度变化,每隔5分钟做一次记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检测-第3章 天气与气候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能力1.关于气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C.海洋气温低于陆地D.大致海拔每升高 1 000 米,气温约降低 6℃小明、小军、小力和小华是来自热带、温带、亚热带和寒带的四位学生,针对他们生活所在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如下图),这四位学生在一起进行了交流,完成 2—3 题。
2.这四位学生的交流,不正确的是( )A.小明所在地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小B.小军所在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C.小力所在地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D.小华所在地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大3.如果今年7月中旬你要到这四位同学生活所在地旅游,你的行囊中所准备的必需物品正确的是( )A.去小明所在地—防冻油、防蚊虫叮咬的药品等B.去小军所在地—伞、短袖衫和防晒油等C.去小力所在地—伞、羽绒服和防水服等D.去小华所在地—防晒油、防蚊虫叮咬的药品等读某地 2014 年月平均气温数据统计表,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4—5 题。
4.(2016 江苏淮安洪泽外国语中学调研,30,★☆☆)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B.7 月C.8 月D.2 月5.(2016 江苏淮安洪泽外国语中学调研,31,★★☆)根据气温年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B.南半球陆地C.北半球海洋D.南半球海洋6..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 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 米处气温约降低(已知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约下降0.6℃)( )A.30℃B.18℃C.20℃D.25℃7..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低纬度向南、北两极递减B.从南、北两极向低纬度递增C.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D.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8..我国西部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 )A.降水量少B.气温日变化大C.气温的年变化大D.平均气温较高9..学习了气温日较差之后,四位同学对如何计算月均温展开了讨论,谁的说法正确呢( )A.小明:月均温就是把每天的日均温相加得到的B.小红:月均温就是把这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均温相加,除以 30 得到的C.小强:月均温就是把这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均温相加,除以这个月的天数得到的D.小芳:月均温就是把这一个月的最高日均温和最低日均温取平均值得到的10.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 )A.陆地高于海洋B.海洋高于陆地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11.从全球范围看,1 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向高纬递减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12.将下列气温变化曲线图与其对应的温度带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