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首都北京导学案(附答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2. 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名胜事迹;3. 了解北京的进步现状和将来规划。
二、导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六朝之一,曾经是元、明、清三代的都城;-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2. 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名胜事迹- 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等;- 北京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和文化珍品;- 北京的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数不清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
3. 北京的进步现状和将来规划-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人才;- 北京正面临着城市化经过和摩登化建设的挑战,需要在保卫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进步;- 北京正在乐观推行城市规划和改善环境,尽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
三、导学活动:1. 观看视频资料《祖国的首都——北京》,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2. 阅读相关文章和资料,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名胜事迹;3. 分组谈论,就北京的进步现状和将来规划展开谈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4. 撰写小结,总结所学知识,表达对北京的热忱和等候。
四、导学评判:1. 参与度:同砚乐观参与谈论和活动,呈现出对北京的爱好和热忱;2. 表现力:同砚能够明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呈现出对北京的深刻理解和沉思;3. 创新性:同砚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建议,呈现出对北京将来进步的沉思和等候。
五、导学延伸:1. 组织同砚进行实地考察,深度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名胜事迹;2. 鼓舞同砚开展文化沟通活动,增进对北京的了解和熟识;3. 推举相关书籍和资料,拓展同砚的视野和知识面,加深对北京的理解和热忱。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2. 了解北京的著名景点和历史建筑;3. 了解北京的特色美食和文化传统;4. 增强对祖国首都的热忱和自豪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首都北京导学案(附答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阅读地图册P12、P13,课本P32-37,认识北京的自然环境.1、我国的首都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它位于(干湿区)、带(温度带),属于典型的气候。
2、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 N, E。
②海陆位置:位于平原的部边缘,北枕山,西倚山和山,东望海。
③相对位置:东南临市,其余三面被市包围。
3、地势为高,低。
4、河流:河、河、河,属于河水系,河流自向注入渤海,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5、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冬夏(长/短)、春秋(长/短),气候特征:夏季,冬季。
6、北京在春季多大风天气,容易发生灾害性天气。
【合作探究】探究一:读图,认识北京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1、政治中心:是国家重要会议召开地,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
是中央领导人办公地,是祖国的心脏。
2、文化中心:荟萃着、等高等院校120多所和许多科研机构,众多的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2008年第届已由北京承办。
3、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外交部所在地,200多个外国驻中国。
4、交通中心: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交通网络呈状副辐射全国。
铁路(线、线、线、线、线),首都机场,多条高速公路、地铁穿过。
探究二: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历史等方面分析为什么选择在北京建都?地形:气候:水源:交通:历史:【达标拓展】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北京濒临渤海B. 北京濒临黄海C. 北京濒临东海D.北京不临海2.北京市位于()山脉的南部A. 太行山B. 阴山C.燕山D.天山3.北京市突出的气候特色是:()A. 冬暖夏凉B. 温和多雨C. 炎热干燥D. 雨热同期4.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划分看,北京位于:()A.干旱地区中温带B.湿润地区亚热带C.半干旱地区寒温带D.半湿润地区暖温带5.北京市沙尘暴的沙尘主要来源是:()A.河北B.内蒙古C.辽宁D. 江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三面被河北省包围,是河北省一部分 B北京是个内陆城市,对外联系很不方便C.流经北京市的河流大多属于黄河水系D.北京是中国首都,它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6.4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二课时)【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7-42的内容填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和海域名称:
A 省,
B 市,
C 海
(2)有由北京通往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①是线;由北京向南的三条南
北铁路干线依次是②是线,③是线,④线;由北京通往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⑤是线。
由此可见,北京是全国的交通中心。
(3)上海的小亮同学去年暑假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以下是他凭记忆描述的景象和感受,你认为其中可信的是。
A、沿京沪铁路乘火车到北京,途中看到了大片的玉米地和棉花地。
B、在北京郊区游览了因古代建筑艺术而著名的避暑山庄。
C、站在A地,看到周围景色,禁不住唱起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6.4北京(导学案)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简要描述并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从地形、地势、河流方面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
3.认识北京的城市职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4.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及著名的名胜古迹。
【学习重难点】1.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从地形、地势、河流方面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北京的城市职能。
2.难点:分析北京自然条件的优势;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自主学习——知识清单】1.政治文化中心(1)地理位置:北京位于(低,中,高)纬地区,是一个_______城市,相邻的省区是______和______。
(2)地形地势:位于平原的西北端,北面是,西边是。
(3)城市职能:是全国的、中心,也是中心。
(4)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历史文化名城(1)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 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
(2) 、明清故宫, 、颐和园、、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3)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牌楼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4)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
3.国际化大都市(1)北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形成了一批。
(2)北京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3)市区形成了加状的快速道路网。
(4)北京正在朝着目标迈进。
【学习探究】1.活动:探究学习——北京的自然条件活动安排: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结合北京的位置气候等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资料一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北京市携手张家口市共同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
资料二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共有5个王朝在北京定都,分别是燕国、金国、元朝、明朝、清朝。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祖国的首都——
课题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执笔修订
学习目标运用地图了解的位置,并会对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学会利用资料说出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历史文化传统。
举例说
明城市建设成就。
3.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综合分析发展和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过程自主空间
预习案
一、导学引航研读教材(学生阅读P32——42页内容完成问题)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主办地在哪?
1.市的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相对位置:
2.市及其周围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
3.市属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
4.流经市的河流有哪几条?
5.作为古都,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呢?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华北平原渤海
2.400N,1160E 西北高、东南低温带季风气候
3.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人民大会堂中南海
4.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颐和园
(二)选择题
1——13题:D C C D B A D D A B B D B。
首都北京导学案

首都北京导学案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执行时间:3.29【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3、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重难点】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难点——运用地图说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的优越型第一课时【自主探究】1.北京符号:北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北京的符号。
2.位置:北京位于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3.地形地势:北京的地形以为主,地势由向倾斜。
4.北京的城市智能:北京是全国的、、。
5.北京地地理位置优越性:北京的纬度位置优越、地处暖温带,位于半湿润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近。
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城市建设。
交通位置优越,对外联系方便。
6. 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的变化是范围不断向、扩大。
7.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靠近水源丰富的地方。
【合作探究】1、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2、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达标评测】1.关于北京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北平原南部 B.东临渤海C.与河北、天津两省级行政区相邻 D.西面背靠青藏高2.北京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3.北京的城市职能是()A.金融中心 B.工业中心 C.信息中心D.政治文化中心【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2)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价值。
2.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学习重点:了解北京历史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价值。
学习难点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主学习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呈现形。
2.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浓郁的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还有体现北京历史文化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3.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是全国最大的 _______交通枢纽和国际 _______港。
市区形成了_______加_____ __状的快速道路网。
4.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_______建筑的保护,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北京把_____________迁出了北京。
5.目前,北京正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迈进。
合作探究1.针对“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北京是我国的交通中心,请参考下图,写出5条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干线。
课堂检测1.能体现北京旧城风貌的建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
2.下列属于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表现是()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物价不断提高C.城市人口急剧增长D.城市住房非常紧张3.将下列旅游胜地属于北京市的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八达岭长城②天坛③玉山北京市④颐和园⑤日月潭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四合院中关村2.A3.①②④属于北京。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自然环境做出简要评价;2、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3、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和阅读材料,提高分析、说明 、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对北京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措施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北京的城市职能,特别是政治、文化、交通地位。
学习难点: 北京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自主学习:一、自然环境 1、位置:位于位于 山以南, 山以东, 平原的西北。
2、地形:以 、 地形为主,地势 高、 低 3、气侯:类型: .特征: . 4、河流:主要有主要有 、 、 河。
5、分析北京自然环境的优越性。
二、城市职能 1、全国的政治中心: .2、全国的文化、教育、科研中心: 如: .3、全国的交通中心: .4、全国的经济中心: .5、历史文化名城: .6、国际交往城市: 。
三、北京市的环境问题1、自然环境问题: 、 等。
2、人文环境问题: 、 等。
北西潮永燕山山八达岭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白河定河北京华北平原运河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北京古代建筑的是( )A 故宫B 天坛 C秦陵兵马俑 D八达岭长城(2)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察院所在地,据此说明北京的职能之一是( )A.全国的军事中心B.全国的经济中心C.全国的政治中心D.全国的文化中心(3)北京东南临近()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4)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是()A.莫斯科红场B.北京天安门广场C.上海人民广场D.罗马广场二、读图填空(1)北京位于平原北部边缘,北是山,西是山。
地势高,低。
(2)北京属典型的气候,其特点表现为、。
(3)北京的相邻省级行政区是,。
三、学以致用:如果你去北京,你将选择什么季节,什么交通工具,什么路线?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北京某一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的首都--北京
阅读地图册P12、P13,课本P32-37,认识北京的自然环境.
1、我国的首都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它位于
(干湿区)、带(温度带),属于典型的气候。
2、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 N, E。
②海陆位置:位于平原的部边缘,
北枕山,西倚山和山,东望海。
③相对位置:东南临市,其余三面被市包围。
3、地势为高,低。
4、河流:河、河、河,属于河水系,河流
自向注入渤海,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5、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冬夏(长/短)、春秋
(长/短),气候特征:夏季,冬季。
6、北京在春季多大风天气,容易发生灾害性天气。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读图,认识北京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1、政治中心:是国家重要会议召开地,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
是中央领导人办公地,是祖国的心脏。
2、文化中心:荟萃着、等高等院校120多所和许多科研机构,众多的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20XX年第届已由北京承办。
3、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外交部所在地,200多个外国驻中国。
4、交通中心: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交通网络呈状副辐射全国。
铁路(线、线、线、线、线),首都机场,多条高速公路、地铁穿过。
探究二: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历史等方面分析为什么选择在北京建都?
地形:
气候:
水源:
交通:
历史:
【达标拓展】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濒临渤海
B. 北京濒临黄海
C. 北京濒临东海
D.北京不临海
2.北京市位于()山脉的南部
A. 太行山
B. 阴山
C.燕山
D.天山
3.北京市突出的气候特色是:()
A. 冬暖夏凉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雨热同期
4.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划分看,北京位于:()
A.干旱地区中温带
B.湿润地区亚热带
C.半干旱地区寒温带
D.半湿润地区暖温带
5.北京市沙尘暴的沙尘主要来源是:()
A.河北
B.内蒙古
C.辽宁
D. 江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三面被河北省包围,是河北省一部分 B北京是个内陆城市,对外联系很不方便
C.流经北京市的河流大多属于黄河水系
D.北京是中国首都,它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6.4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7-42的内容填空。
1、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早在年前,北京猿人在这里生活。
在多年前,这里形成了聚落中心,称为。
有辽、金、、、各代先后在北京建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两代。
城内建筑排列成状,皇城居于城市地带,形成字形的城市格局。
3、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
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历史内涵丰富和文化气息浓厚的民族瑰宝。
4、北京的戏曲代表国粹,老北京的传统民居和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文化具有特色。
5、北京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地,有中国硅谷之称。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读P39内容讨论:
你认为北京城市改造或建设的实例是否合理,应该如何对待老城区内的四合院和胡同?(联系阆中古城的建设与保护措施)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谈谈你的想法。
探究二:阅读课本P40-42分析现代北京的发展方向
为增强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发及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兴建郊区城;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产业和产业,控制耗能、耗水、污染工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探究三:北京在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类型问题措施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探究四:首都经济圈
阅读课本P42分析:
1、首都经济圈是以为中心,为核心区,冀、鲁、豫、晋为腹地的特定经济区域。
2、本区有、、矿产资源,为北京的、、
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天津位于河出海口,临海,是离北京最近的直辖市,是北京的出海门户。
【达标拓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北京的发展,应坚决拆掉。
B.今天的北京城已一改过去的旧面貌,但历史对北京仍有深远影响。
C.北京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提高旅游收入,应延长营业时间,扩大游客量。
D. 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加快工业发展力度。
2、北京20XX 年奥运会的会徽是 ( )
3、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
A.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
B.主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3、北京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C.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D.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5、下列不属北京古代建筑的是( )
A.故宫 B . 天坛 C.秦陵兵马俑 D.八达岭长城
参考答案
6.4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一课时)
【前置自主学习】
1、北方 半湿润 暖温带 温带季风
2、40o 116o 华北 西北 燕山 军都山 西山 渤 天津 河北
3、西北 东南
4、潮 白 永定 海 西北 东南
5、温带季风 长 短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6、沙尘暴
探究一:
1、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
2、北大 清华 29 北京奥运会
3、大使馆
4、放射 京哈 京沪 京九 京广 京包
探究二:
地形:华北平原西北部平坦开阔,利于城市建设。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适宜。
水源:三条河流流经,城市用水有保证。
交通:连接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交通要道,海陆空交通枢纽,交
通便利。
历史:历史文化名城,六大古都之一,深厚文化底蕴。
【达标拓展】
1.D
2.C
3.D
4.D
5. B
6.D
6.4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二课时)
【前置自主学习】
1、70万 蓟 元 明 清
2、明清棋盘状中心凸
3、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明代长城(任选4个)
4、京剧四合院胡同京派
5、中关村
【合作探究】
探究一:建设中应注意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既要发展现代化大都市,又要保护古城。
(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二:城市基础设施卫星高新技术第三自然
探究三:北京在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类型问题措施
自然环境水资源紧缺,沙尘暴,雾霾
节约用水,南水北调;
西北风沙治理,建防风固沙林
人文环境交通堵塞,用地紧张改善道路交通,发展公共交通,小车限购限行;
兴建卫星城
探究四:首都经济圈
1、北京京津唐
2、煤、铁、石油钢铁机械石化
3、海渤【达标拓展】
1、B
2、D
3、C
4、A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