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
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讲解

2、横向残余应力
垂直焊缝中心线的残余应力称为横向残余应力,它的产生主要是 有两个方面造成的。 (1)、焊缝及其附近区的纵向收缩引起的横向残余应力,其分布 如图2所示的 分布主要受焊缝长度的影响 ('2)、焊缝及其近区的横向收缩引起的横向应力 y 这主要是由于焊缝横向收缩的不同时引起的与焊接的顺序和方向 有关。如图3所示 ' '' 在一般的焊接接头中,都存在 y 和 y ,所以最终的横向残余 '' ' 应力都将有 y 和 y 来决定。因此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方面 (1)、焊接方向和焊接顺序 (2)、焊缝长度 (3)、拘束度
(二)、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及基本原理
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按测试原理可分为应力释放法和物理的方法。 其中以应力释放法应用较为普遍。 1、应力释放法主要包括切条法、切槽法,小孔法,逐层铣削法等,这里 主要介绍切条法和小孔法。 l (1)、切条法 特点:费工时,加工麻烦,完全破坏焊件,是用于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要求:准备仔细,加工精细,测量准确。 原理:如图4所示,将需测定内应力的焊件划分几个区域(如:横 向应力区、纵向应力区)在各区的待测点上贴上应变片或加工好标距 孔,然后测定他们的原始数据读数。在靠近测量点处将焊件沿垂直于 焊缝方向切断,并在各测量点间切出几个梳妆的切口,是内应力得以 释放。对于某一梳条,用电阻应变仪量的释放前后的应变量差值, 则相应焊缝残余应力为:
一、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1)、熔化极氩弧焊 (2)、直流(或交流)电焊机 (3)、静态电阻应变仪 (4)、预调平衡箱 (5)、万用表 (6)、钳式电流表 (7)、交流电压表 (8)、16Mn钢,Q235钢,450×75×8mm (9)、电焊条J507,J422,φ3.2;φ4.0 若干根 (10)、焊丝H08A,φ1.6mm (11)、应变片30片 (12)、0号铁砂布、丙酮或四氯化碳、502号胶、绝缘胶 布、石蜡、导线、焊锡工具、钎料、钎剂、锯条及锯弓 等。
残余应力的测试标准

残余应力的测试标准残余应力是指在物体内部或表面存在的一种应力状态,它是在物体内部或表面上由于加工、焊接、热处理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对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残余应力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残余应力的测试标准及相关内容。
1. 测试方法。
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X射线衍射法、光栅法、中子衍射法、电子衍射法等。
其中,X射线衍射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通过X射线衍射仪器可以测定材料内部的应力状态,得到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2. 测试标准。
在进行残余应力测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测试标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际上常用的残余应力测试标准有ASTM E837-13、ISO 2360:2003、GB/T 2970-2016等。
这些标准对于测试方法、设备精度、样品制备、测试程序、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测试。
3. 测试样品。
在进行残余应力测试时,选择合适的测试样品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金属材料、焊接接头、热处理件等作为测试样品。
对于不同材料和工艺的测试样品,需要根据标准要求进行制备和处理,以保证测试的有效性。
4. 测试结果。
残余应力测试的结果通常以应力大小和分布图形式呈现。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材料内部或表面的应力状态,为进一步的工艺改进和材料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测试结果也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5. 应用领域。
残余应力测试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建筑结构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材料残余应力的测试,可以有效地预防材料的疲劳破坏、断裂和变形,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6. 结语。
残余应力的测试标准对于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遵循相关的测试标准和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为材料的设计和工艺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残余应力测试方法残余应力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作用后,未完全消除的应力。
残余应力的存在可能会对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对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一、残余应力的形成原因1. 加工过程中的应力: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由于变形、切削或焊接等操作,会引入应力,这些应力可能会在材料中残留下来。
2. 热应力: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会产生热应力,这些应力也可能会残留下来。
3. 外部载荷:材料受到外部力的作用,如压力、拉力或弯曲力等,会导致材料产生应力,这些应力也可能会残留下来。
二、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1. X射线衍射法:通过测量材料中晶格的畸变程度来间接推测残余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2. 中子衍射法:利用中子的衍射特性来分析材料中晶体的结构和应力状态。
3. 应变测量法:通过测量材料中的应变来推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
4. 晶格畸变法:通过分析材料中晶格的畸变情况来评估残余应力。
5. 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情况来测量材料中的应力。
6. 磁性法:利用材料磁性的变化来分析残余应力的分布和大小。
7. 光学法:通过光学显微镜或偏光显微镜观察材料中的应力畸变情况。
8. 拉伸法:将材料进行拉伸测试,通过测量材料的应变和应力来计算残余应力。
三、残余应力测试的应用领域1. 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会对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疲劳寿命等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对金属材料中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2. 焊接结构: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可能会导致焊接接头的变形或裂纹,因此对焊接结构中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可以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3. 玻璃材料:玻璃材料在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残余应力,这些应力可能会导致玻璃材料的破裂或变形,因此对玻璃材料中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可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加工过程中,残余应力可能会导致复合材料的层间剥离或破坏,因此对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可以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分析

焊接结构残余应力分析摘要: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钢混结构的承载能力。
为了保证焊接结构的安全可靠,准确地推断焊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和残余应力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焊接残余应力,以往多是采用切割、钻孔等试验测量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结果数据误差也会很大。
关键词: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对接焊缝一、焊接残余应力的概念焊接构件由焊接而产生的内应力称之为焊接应力,按作用时间可分为焊接瞬时应力和焊接残余应力。
焊接过程中,某一瞬时的焊接应力称之为焊接瞬时应力,它随时间而变化;焊后残留在焊件内的焊接应力称之为焊接残余应力。
焊接残余应力为热应力(主要为冷却应力),相变应力可再叠加其上。
在冷焊、扩散焊、滚轧敷层和爆炸敷层等情况下,冷加工作用力是残余应力的源泉,它可单独作用,也可能附加于上述热效应之上。
二、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焊接过程是一个先局部加热,然后再冷却的过程。
焊件在焊接时产生的变形称为热变形,焊件冷却后产生的变形称为焊接残余变形,这时焊件中的应力称为焊接残余应力。
焊接应力包括沿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焊接应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焊接应力和沿厚度方向的焊接应力。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焊接过程中不均匀加热所引起的。
焊接应力按其发生源来区分,有如下3种情况:(1)直接应力是进行不均匀加热和冷却的结果,它取决于加热和冷却时的温度梯度,是形成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
(2)间接应力是由焊前加工状况所造成的压力。
构件若经历过轧制或拉拔时,都会使之具有此类残余应力。
这种残余应力在某种场合下会叠加到焊接残余应力上去,而在焊后的变形过程中,往往也具有附加性的影响。
另外,焊件受外界约束产生的附加应力也属于此类应力。
(3)组织应力是由组织变化而产生的应力,也就是相变造成的比容变化而产生的应力。
它虽然因含碳量和材料其它成分不同而有异,但一般情况下,这种影响必须要加以考虑的是,发生相变的温度和平均冷却速度。
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及测试

, — r
( B o2 ) e( B i2 ) + cs  ̄ - j A+ s  ̄ n 2 (i2 + 02) AB s p csq n )
构件 的形状 和尺寸精度 发生变 化 , 降低其使 用性能 :
而应力重 新分布则 使残余应 力 降低 ,可 以提 高焊件
的承载能 力和使用 寿命 。
的能力 因此 . 残余应 力 的特点 及残余 应力检测 了解
方法具有 重要意义
焊接残余 应力 没有 明显 的外部 表现 ,它 和残余
变形是 同时产生的。残余变形是生产单位极为重视
程 中已经有 塑性 变形 发牛 ,口 要经历 较长 时间方 埔旨
2
,
根据 虎 克定 律便 可 按 下列 公 式计 算 f 主应 力 ¨
O 、- 纵 向应 力d ( 焊 缝 方 向 的应 力 ) 大小 以 -O及 r沿 的
及主应力 的方 向 。
r 一
能稳定 。故 研究 某种材 料所 得到 的应变 示 值趋于
所 引起 的工作应 力将与 焊接残余 应力互 相叠加 。如 果两种 应力 的性 质不 同 、 向相反 , 方 叠加 的结果将提 高构件 的承载能力 :如果 两种应 力的性质 和方 向相 同 ,叠加后 的应力数 值往律 在构件 的局部 区域 超过
2 盲 子 测试 应 力 法 L
盲孔测 试应 力法基本属 于无损检 测 , 比较 可靠 , 已成 为现场测 量 的一 种标准试 验方法 。 试时 , 工 测 在 件 的待 测处粘贴 一应变 花 ,在应 变花 圆心位置钻一
的, 但残 余应 力的存在 则不易被 发觉 , 至往往被忽 甚 视 。在焊 接件服役 过程 中发现残余 应力 的存 在和作 用时, 残余 应 力l 早已造成某 种事故 , 例如焊接 件精度 下 降或局部破 坏等 。因此通 过测试手段 掌握焊接 件
焊接残余应力测量

焊接残余应力测量焊接残余应力是指焊接后残留在焊缝和母材中的应力。
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加热至熔点,使其熔化并在冷却过程中形成连接。
然而,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量的不均匀分布和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异等原因,会产生残余应力。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接头的性能和寿命有重要影响。
高残余应力会导致焊接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开裂等问题,甚至造成焊接接头的破坏。
因此,准确测量和控制焊接残余应力对于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至关重要。
测量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非破坏性测量方法和破坏性测量方法。
非破坏性测量方法包括应变测量法、超声波法、磁性法和光学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在不破坏焊接接头的情况下进行应力测量。
破坏性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切割、拉伸、压缩等试验,然后通过测量变形和应力的变化来推断焊接残余应力。
应变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测量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焊接接头表面或母材上粘贴应变片,利用应变片的形变来计算残余应力。
应变片的粘贴位置应选择在焊缝附近,以获取最准确的应力测量结果。
应变测量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焊接接头,包括焊缝、角焊缝和对接焊缝等。
超声波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测量方法。
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来测量焊接接头中的应力。
超声波法可以测量焊接接头中的内部应力分布,对于大型和复杂结构的焊接接头尤为适用。
磁性法是一种基于磁性材料磁化特性的测量方法。
焊接接头中的残余应力会改变材料的磁性,通过测量磁性材料的磁场变化可以推断出焊接接头中的应力分布情况。
磁性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焊接接头,包括不锈钢、铝合金等。
光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焊接接头表面的位移和形变来推断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该方法可以使用光栅、激光干涉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具有高精度和非接触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焊接接头。
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对于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残余应力,可以有效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和寿命。
焊接应力检测方法

焊接应力检测方法焊接应力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非破坏性检测和破坏性检测。
1. 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检测焊接接头中的应力,常用于检测焊缝内部的缺陷和裂纹。
- 磁粉检测:利用涂有磁粉的表面检测剂,在施加外部磁场的情况下,观察磁粉是否被磁场吸引,以检测焊接接头的裂纹和缺陷。
- 声发射检测:通过检测焊接接头产生的声波信号,分析声波的特征来判断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
- 热成像检测: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焊接接头表面的温度分布,进而推测焊接接头的应力情况。
2. 破坏性检测方法:- 拉伸试验:将焊接接头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测量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指标来评估焊接接头的应力情况。
- 冲击试验:将焊接接头进行冲击试验,通过测量其冲击韧性等指标来评估焊接接头的应力状态。
- 金相显微镜观察: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试样制备,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构和裂纹情况,以判断焊接接头的应力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应力检测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情况和检测目的来决定。
除了上述提到的非破坏性和破坏性检测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焊接应力检测方法:3. X射线衍射法:通过测量焊接接头中的应力引起的晶格畸变,利用X射线衍射原理来检测焊接接头中的残余应力。
4. 电子背散射法:通过测量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导致的电子背散射的强度变化,来评估焊接接头中的应力状态。
5. 针剂法:将特殊形状的针剂插入焊接接头内部,然后测量插入针剂的变形情况,来判断焊接接头的应力情况。
6. 应变计法:在焊接接头上粘贴应变计,通过测量应变计的变形来评估焊接接头中的应力状态。
7. 磁传导法:利用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的变化来检测焊接接头中的应力状态。
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应力检测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焊接残余应力的实验

焊接残余应力的实验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但焊接过程会引入残余应力。
这些残余应力可能会对焊接件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和了解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控制和减小这些应力对焊接工艺的优化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焊接过程,分析和测量焊接残余应力,并探索减小这些应力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1. 研究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机制;2. 分析残余应力对焊接件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3. 测量和评估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4. 探索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热应力:焊接过程中,由于局部加热和冷却引起的温度梯度会导致材料的热膨胀和收缩,从而产生热应力。
2. 相变应力:焊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相变(如固态到液态的相变)引起的体积变化会导致相变应力。
3. 形变应力:焊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塑性变形引起的应力会产生形变应力。
三、实验步骤1. 准备焊接试样: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工艺参数,制备焊接试样。
2. 进行焊接过程模拟:使用焊接模拟设备,模拟焊接过程,控制温度和冷却速率。
3. 测量焊接残余应力:使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如杆件法、光栅法或应变计法,测量焊接试样上的残余应力。
4. 分析和评估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并评估其对焊接件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
5. 探索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根据分析结果,探索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如优化焊接工艺参数、使用预热和后热处理等。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得到焊接试样上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根据分析结果,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焊接接头处。
这些残余应力可能会导致焊接件的变形、开裂和疲劳寿命下降等问题。
因此,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对于提高焊接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减小焊接残余应力:1. 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合理选择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等参数,以减小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和形变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放。对于某一梳条,用电阻应变仪量的释放前后的应变量差值, 12 则相应焊缝残余应力为: E E1 2
用同样的方法,测出每一测量点的残余应力。
注意事项:
(1)测量结果受切条宽度影响很大,因此切条 时,要尽可能使每条宽度一致;
(2)贴应变片时,应尽可能是个片之间的距离 保持均等,这样有利于切条是保持宽度一样。
(3)切条时,切割速度不宜过快。 (4)实验钢板厚度不宜太厚
(2)、小孔法
l 特点:
(1)可以进行现场操作,测量速度快; (2) 对焊件破坏性小,可以不经塞焊件仍可使用。 (3) 结果较准确
有关。如图3所示
在一应般力的都焊将接有接头'y 中和,都'y'存来在决定'y 。和因此影'y' ,响所的以因最素终有的以横下向几残个余
方面
(1)、焊接方向和焊接顺序
(2)、焊缝长度 (3)、拘束度
(二)、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及基本原理
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按测试原理可分为应力释放法和物理的方法。 其中以应力释放法应用较为普遍。 1、应力释放法主要包括切条法、切槽法,小孔法,逐层铣削法等,这里 主要介绍切条法和小孔法。 l (1)、切条法 特点:费工时,加工麻烦,完全破坏焊件,是用于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要求:准备仔细,加工精细,测量准确。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采用应力释放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 的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测试操作技能;
(2)、加深理解对接接头中焊接残余应力的分 布规律;
(3)、了解焊接方法对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影 响;
(4)、焊接工艺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5)、了解一些其他测定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
一、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1)、熔化极氩弧焊 (2)、直流(或交流)电焊机 (3)、静态电阻应变仪 (4)、预调平衡箱 (5)、万用表 (6)、钳式电流表 (7)、交流电压表 (8)、16Mn钢,Q235钢,450×75×8mm (9)、电焊条J507,J422,φ3.2;φ4.0 若干根 (10)、焊丝H08A,φ1.6mm (11)、应变片30片 (12)、0号铁砂布、丙酮或四氯化碳、502号胶、绝缘胶
布、石蜡、导线、焊锡工具、钎料、钎剂、锯条及锯弓 等。
一、实验原理
对接接头中焊接残余应力产生及分布情况
在电弧焊接过程中,接头金属及其附近母材金属在 受到电弧加热后伸长,但这一伸长被周围冷金属拘束而 受到压缩。在压缩量大于母材金属的屈服变形量时,产 生相应量的塑性变形。与此同时,受热区域的力学熔点 下降,进而产生更大的塑性变形量。在焊后冷却过程中, 这些塑性变形被保留下来,使加热压缩区域产生拉伸应 力,更远的地区产生压应力。
小孔法是在弹性力学理论的基础建立起来,图5表示一块钻 有小孔的钢板,在钢板的应力场中钻出一个小孔(盲孔)以后, 应力场原来的平衡状态将受到破坏,使小孔周围的应力分布发 生变化,应力场产生新的平衡。若测定钻孔前后小孔附近应变 量的差值,就可以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推算出小孔出的内应力。
为了测的这种应变量的变化,在离小孔中心一定部位处贴 上应变片,且诸应变片间保持一定角度(图5所示),分别测 出钻孔前后各应变片的应变值。便可按下式计算出主应力的大 小和方向。
根据弹性力学知:
'' t
1
2
(1
a2 r2
)
1
2
(1
3a4 r4
)
cos 2
2
2
(1
a2 r2
)
2
2
(1
3a4 r4
) cos 2
(
1
2
2
)(1
a2 r2
)
(1
2
2
)(1
3a4 r4
)
cos
2
'' r
1 2
(1
a2 r2
)
1 2
焊接规范和焊接尺寸 焊缝长度 钢板材质 钢的相变过程的影响 焊接顺序
2、横向残余应力
垂直焊缝中心线的残余应力称为横向残余应力,它的产生主要是 有两个方面造成的。
(1)、焊缝及其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区的纵向收缩引起的横向残余应力,其分布 如图2所示的 分布主要受焊缝长度的影响
(2)、焊缝及其近区的横向收缩引起的横向应力 这 'y主要是由于焊缝横向收缩的不同时引起的与焊接的顺序和方向
(1
3a 4 r4
4a 4 r
) cos
2
2 2
(1
a r2
)
2 2
(1
3a 4 r4
4a 2 r2
)
cos 2
1
2
(1
a2
)
(
1
2
)(1
4a 2
3a 4
)
2
r2
2
r2 r4
(2)
r
r
2 2
(1
2a 2 r2
3a4 )sin 2 r4
1
2 2
(1
2a 2 r2
3a4 ) cos2 r4
厚度板接头中残余应力存在两个方向的应力,即沿 焊缝长度方向(x方向)的纵向应力和垂直于焊缝方向 (y方向)的横向残余应力。这两个方向的应力分布与施 焊方法、工艺参数、焊接方式等有关。
1、纵向焊接残余应力
焊缝及其附近区中的应力为拉伸应力,对于
低碳钢焊接结构,最大拉伸应力值一般可达到材
料的屈服极限,稍离开焊缝区,拉伸应力迅速下 降,继而出现残余压应力。如图1所示
设原始残余应力为 1 、 2 ,距测点为r
处的切向、径向应力为
'' t
、
'' r
,钻孔时产生
的附加应力为 t、 r ,钻孔后重新平衡时的
应力为
' r
、
' t
,其关系为:
'' t
t
' t
、
'' r
r
' r
(1)
上述情况与无限大平板(作用力σ1, σ2)上钻一通孔(孔径为a)后周围的应 力变化情况是等值的,如图5所示。
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可用下面公式表
示:
x(y)
x
m
a
x1
y x
2
e
1 2
y f
2
式中σxmax-最大拉伸残余应力; f-拉伸残余应力区最大宽度的一半。
影响纵向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分布 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