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数据库(Database)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集合。

它可以看作是一个存储数据的仓库,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进行数据的操作和维护。

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表的形式组织,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二维数据结构,每一行称为记录,每一列称为字段。

一张表对应着一个实体,例如在一个学生管理数据库中,可以有一个表来存储学生的信息,其中每一列可以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年龄等字段。

数据库中的表可以通过键值的方式相互关联,以实现不同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查询。

数据库中的数据有多种类型,包括文本、数字、日期等。

数据库可以根据数据的类型进行各种操作,例如插入、修改、删除等。

这些操作可以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来完成,SQL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通过SQL语句,用户可以方便地执行各种数据库操作,如查询特定条件下的数据、排序数据、统计数据等。

数据库除了存储和管理数据外,还具有数据安全和数据一致性的功能。

数据安全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损坏和丢失的能力,数据库系统通过密码、权限管理、备份等方式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保持一致,数据库系统通过事务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事务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集合,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执行,要么全部取消执行,数据库系统会将事务的执行过程记录在事务日志中,以便于恢复和回滚。

数据库还可以通过索引来提高查询效率。

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某一列或多列进行排序,并创建索引文件来加速对数据的查找和访问。

索引可以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但也会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并对数据的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设计和使用。

数据库还可以进行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操作,以防止因为硬件故障、软件错误等原因导致数据库的数据丢失。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1.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性,外键表示是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
型,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2.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实际上就是记录模式,它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以及模式的
主键。

关系模式仅是对数据特性的描述
3.关系实例:就是一个关系,即为一张二维表
4.属性:在关系模型中,字段称为属性
5.域:在关系中,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
6.元组:在关系中,记录称为元组
7.候选码:在关系中能唯一表示元组的属性及称为关系模式的候选码
8.主码:用户选作元组表示的一个候选码为主码
9.外码:某一个关系的主码相应的属性在另一个关系中出现(非主码),此时该主码在就
是另一关系的外码。

10.过程性语言:在编程时必须给出获得结果的操作步骤
11.非过程性语言:编程时只须指出需要什么信息即可
12.非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候选码中的属性。

13.主属性:候选码的诸属性。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和___操作系统______________之间的一个数据管理软件1.为什么关系中的元组没有先后顺序
因为关系是一个集合,因此不考虑元组间的顺序。

2.为什么关系中不允许有重复元组
如果关系中有重复元组,那么就无法用键来标识唯一的元组
3.关系与普通的表格、文件有什么区别
关系是一种规范化的二维表。

数据库的名词解释

数据库的名词解释

数据库的名词解释
数据库: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系统,允许用户创建、访问和维护数据。

数据库通常包括一组数据表格,这些表格包含行和列,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数据记录,每一列代表一个数据属性。

数据库还包含查询和更新数据的机制,使用户可以轻松地查找、浏览和分析数据。

评分最高的内容:
评分最高的内容是指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最高得分的内容,通常是指最有价值的内容,例如最热门或最受欢迎的内容。

评分最高的内容通常被认为是最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曝光率和更好的排名。

拓展: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

它提供了一种方法来创建、存储、检索和维护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还提供了一种机制来执行查询和更新数据。

数据库表:
数据库表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数据。

它通常由行和列组成,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数据记录,每一列代表一个数据属性。

数据库表可以包含主键、外键和索引等属性,这些属性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查找和更新数据。

查询:
查询是一种操作数据的方式,用于查找、浏览和分析数据。

查询通常由查询语句组成,例如 SELECT、FROM、WHERE 和 ORDER BY 等。

查询语句可以帮助用
户选择需要的数据,并在数据库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更新:
更新是一种操作数据的方式,用于修改、添加或删除数据。

更新通常由更新语句组成,例如 UPDATE、INSERT 和 DELETE 等。

更新语句可以帮助用户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以适应新的用户需求。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数据库(Database)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有组织地、可共享、可被多个应用系统使用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是为了满足特定组织或个人的数据管理需求而设计和构建的。

它可以存储、管理和检索大量结构化数据,并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处理能力。

表(Table)是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方式,它由若干行和列组成,每一行代表一条记录,每一列代表一种属性。

表可以看作是数据库中的一个二维结构,通过表结构的定义和约束条件,可以使数据有序地存储和管理。

字段(Field)是表中的一个列,它描述了表中每一条记录的某一方面特征,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字段具有数据类型,用来表示存储在该列中的数据的特性,如整数、字符、日期等。

主键(Primary Key)是用来唯一标识表中每一条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的组合。

主键具有唯一性和非空性的特点,可以确保表中的每一条记录都有唯一的标识,便于数据的检索和更新。

通常,主键字段的取值应该稳定且不可更改。

外键(Foreign Key)是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它与其他表的主键建立关联关系。

外键在表中用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它可以限制表中某些字段的取值范围,确保数据的引用关系正确且有效。

索引(Index)是数据库中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加快数据的检索速度。

索引通过对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建立索引,使得数据库可以快速定位和访问满足特定条件的记录,提高查询效率。

索引可以单独创建,也可以和表一起创建。

事务(Transaction)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它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

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的特性,保证了数据库在并发访问和多用户操作下的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触发器(Trigger)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库对象,它绑定在表上,并在特定的数据操作(如插入、更新、删除等)前后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

触发器可以用于实现复杂的业务逻辑和数据约束,增强数据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视图(View)是一种虚拟的表,它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取出来的数据的逻辑展示。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4.DBS: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成。

5.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组成元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6.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7.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8.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9.实体和属性: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10.E-R图:即实体—关系图,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的主要工具.11.关系模式: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式是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12.型/值:型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

13.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和特征(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的描述。

14.数据库的三级系统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15.数据库内模式:又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16.数据库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1.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集,外键和主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2.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包括模式名诸属性名和模式的主键。

3.属性:既字段或数据项,与二维表中的列对应,属性个数,4.元祖:即记录,与二维表中的行对应,0元祖的个数5.超键:能唯一标识元祖的属性或属性集6.候选键:不含多于属性的超键7.外键:属性集F是模式S 的主键,在模式R中也出现,称为模式R的外键8.实体完整性规则:实体的主键值不允许是空值9.参照完整性规则:依赖关系中的外键值或者为空值,或者是相应参照关系中某个主键码10.平凡的FD:如果X到Y,且Y小于等于X,则称X到Y是一个平凡的FD11.2NF: 如果R是1NF模式,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候选键。

12.3NF:如果R是1NF模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R的候选键。

13.BCNF:如果R是1NF模式,且每个非属性都不传递的候选键。

14.基本表: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的表,称为基本表。

15.视图:在SQL中,外模式一级数据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视图。

视图是从若干个基本表和其它视图构造出来的。

16.稠密索引:对于主文件中每一个查找键值建立一个索引记录,索引记录包括查找键值和指向具有该值的记录链表的第一个记录的指针。

17.稀疏索引:在主文件中,对若干个查找键值才建立一个索引记录,18.多级索引:在索引很大时,还可对索引建立索引,这样就形成树结构的多级索引19.事务:是构成单一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集合,要么完整的执行,要么完全不执行20.并发操作:在多用户共享系统中,许多事务可能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22.X锁:事务T对某数据加了X锁后,其他事务要等T解除X锁后,才能对这个数据进行封锁。

23.S锁:事务T对某数据加了S锁后,仍允许其他事务再对该数据加S锁,但在对该数据的所有S锁都解除之前决不允许任何事务对该数据加X锁。

24.并发调度:利用分时的方法,同时处理多个事务,则称为事务的并发调度。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数据库,又称为数据管理系统,是处理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储存在一起,能够让多个用户共享、尽可能减小冗余度的数据集合,简而言之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

一个数据库可以由多个数据表空间(Tablespace)构成,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资料运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等操作。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为管理数据库而设计的电脑软体系统,一般具有储存、撷取、安全保障、备份等基础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依据它所支援的数据库模型来作分类,例如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XML;或依据所支持的计算机类型来作分类,例如服务器集群、移动电话;或依据所用查询语言来作分类,例如SQL、XQuery;不论使用哪种分类方式,一些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跨类别,例如,同时支持多种查询语言。

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多种功能来管理数据库,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基础功能:1.数据定义:通过创建修改和移出来确定数据组织。

2.更新:插入修改和删除当前的数据。

3.提取:从一个表格中提取从一个表格中提取信息,供直接使用或通过其他应用做下一步处理。

提取出的数据类型需要与原数据库的数据类型保持一致。

4.管理:登记并监控用户行为保证数据安全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保证数据完整性注意信息并发性控制能够在有余,为预测的系统故障等情况出现后恢复信息。

数据库和它的管理系统要遵循同一个特定的数据库模型的准则,一般来说,数据库服务器是专门用于保存数据库、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相关的软件的计算机。

数据库服务器绝大部分都是多处理器的服务器,拥有超级存储空间和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简称RAID)来保证稳定的存储量。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是保证在任何磁盘损坏或者故障的情况下可以恢复数据。

数据库硬件加速器将一个或者几个服务器用高速通道连接,这样就可以用在海量数据传输处理的环境下。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码:惟一确定关系元组的属性组。

(能惟一标示实体的属性集)2.候选码:码当中有多个的情况,每一个码称为候选码。

2.主码:从候选码中选定的一个码。

2.主属性:候选码中的每一个属性。

2.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3.外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并称基本关系R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为被参照关系(referenced 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

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

4.视图:视图是关系数据库系统提供给用户以多种角度观察数据库中数据的重要机制。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它与基本表不同,是一个虚表。

换句话说,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

基本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也就随之改变了。

4.模式4.事务5.函数依赖:设R(U)是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

X,Y是U的子集。

若对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Y上属性值不等,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

6.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户能方便地定义数据和操纵数据,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8.候选码:若关系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其真子集不行。

称该组属性为候选码。

9.完全函数依赖:不含有部分函数依赖的函数依赖;10.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数据库: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
的,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
据的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
系统中专门用来管理数据的软件,
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

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
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
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
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

4.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
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
使用的一门软件技术。

5.数据库概念设计:是指根据用户的
需求设计数据库所表达的概念。

6.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指从概念设计
得到的数据库概念出发设计数据库
的逻辑结构,即实现数据存取的表
达方式和方法。

7.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

与一
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
联系的元数。

8.概念模型:用来表达用户需求观点
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

9.逻辑模型:用来表达计算机实现观
点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

10.外部模型:用来表达用户使用观点
的数据库局部逻辑结构的模型。

11.内部模型:用来表达数据库物理结
构的模型。

12.投影操作:是对一个关系进行垂直
分割,消除某些列,并重新安排列
的顺序。

13.选择运算:是根据某些条件对关系
做水平分割,即选取符合条件的元
组。

14.自然连接:是连接运算的有个重要
特例,他要求被连接的两个关系有
若干相同的属性名。

15.函数依赖:是指关系中属性之间取
值的依赖情况。

16.第一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的每个
关系r的属性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
子值。

17.关系规范式:实际上是对关系逐步
分解的过程,通过分解使关系逐步
达到较高范式。

18.查询:是按照事先规定的准则,以
不同方式查看相关表中数据的一种
数据库对象。

19.数据访问页:是指连接到数据库的
特殊Web页,利用数据访问页可以
输入,查看。

编辑和操作存储在数
据库中的数据。

20.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每
个操作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21.组:是由一些属于数据库对象的快
捷方式组成,通过“数据库”窗口
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对象组织
到一个“组”中。

22.生成表查询:可以把选择查询得到
的结果变成一个真正的表,这个表
完全独立于数据源,用户对生成的
新表进行任何操作,都不会影响原
来的表。

23.更新查询:可以按指定的条件一次
性地更新一批记录,而不必逐个地
去修改每一条记录。

24.追加查询:是一种从一个表向另一
个表追加记录的操作,特别适宜于
从已存在数据的源表按照指定的条
件向目标表转移的情况。

25.SQL查询:是用户使用SQL语句创
建的查询。

26.联合查询:可以将多个表合并为一
个表,但要求用来合并的表具有相
同的字段名,相应的字段具有相同
的属性。

27.传递查询:可以直接向ODBC数据
库发送SQL命令,不必链接到服务
器上的表,就是直接使用相应的表。

28.数据定义查询:是一种包括数据定
义语言语句的SQL查询,实际上
是创建表。

29.类模块:是指可以用来定义新对象
的模块,包括有属性和方法的定义。

30.标准模块:是指存储在数据库中的
通用过程和常用的过程。

31.关系模型:通过若干个二维表反映
实体集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32.数据模型:是构造数据的规则以及
对数据所能进行的操作的总体。

33.数据独立性: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
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34.侯选键:在关系中凡能唯一标识元
组的属性,称为关系模式的侯选键。

35.主键:用户从侯选键中选做标识元
组的属性称为主键。

36.外键:如果关系模式R中属性K是
其他关系模式的主键,那么K在R
中称为外键.
37.实体完整性:要求关系中的元组在
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是空值。

38.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规则与关
系之间的联系有关,是指“不允许
参照引用与当前关系相联系的另一
关系中不存在的元组。

39.用户定义完整性:在建立关系模式
时,允许用户定义属性的数据类型,
大小和取值范围,系统采用统一的
方法进行检验实施,不在由程序员
承担这部分工作。

40.函数依赖:是指关系中属性之间取
值的依赖情况。

41.完全函数依赖:属性E依赖于主键
A+B,即E的取值依赖与A和B两
者的组合。

42.部分函数依赖:属性C只依赖于主
键中的B,而与A无关,这称为部
分函数依赖。

43.传递函数依赖:属性D依赖于C,
而C又依赖于B,因而D间接依赖
于B,这称为D传递依赖于B。

44.数据完整性:数据的正确性
45.数据安全性控制:防止非法存取数
据库,一般通过设置密码、控制存
取权限和采取数据加密等措施来实
现。

46.并发控制:在网络环境下当多个用
户同时操作同一数据时加以控制保
证数据的正确性
47.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
合。

48.1:1联系:对于不同型实体集A和
B,如果A中的一个实体最多只与B
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和B
两实体为1:1联系。

49.联系的元数:有一个联系有关的实
体集的个数。

50.模块:是用VBA语言编写的程序代
码,基本上是由声明,语句和过程
组成的集合。

51.利用查询可以建立一个新表,这样
的查询称为生成表查询。

52.将窗体中的一个显示记录按列分隔
的窗体是纵栏式窗体。

53.如果需要在窗体没一页的顶部都显
示信息,该窗体必需具有页面页眉
节。

54.在Access中,如果要对数据访问页
进行修改,则应该使用数据访问页
的设计视图
55.ACCESS中,查询不仅具有查找的
功能,而且还具有计算功能
56.窗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表和查询
57.查询设计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
部分是表的显示区,下半部分是查
询设计区
58.用于设定控件的输入格式,仅对文
本型或日期型数据有效的控件的数
据属性为“输入掩码”
59.在ACCESS中可以定义三种类型的
主键是自动编号的主键,单字段主
键和多字段主键
60.在报表中可以根据字段或表达式对
记录进行分组和排序
61.关系数据库中可命名的最小数据单
位是属性名或字段
62.在ACCESS中,通过数据访问页发
布的数据来自于数据库
63.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通
过数据库对象来管理信息
64.ACCESS数据库中查询有很多种,
根据每种方式在执行上的不同可以
分为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
查询,参数查询和SQL查询
65.当数据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存
取方式等)改变时,不影响数据库
的逻辑结构,从而不至于引起应用
程序的变化,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
立性
66.如果一个查询的数据源仍是查询,
而不是表,则该查询称为子查询67.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硬件、软件、
和数据管理员四个部分组成
68.关系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纵和
数据完整性规则三部分组成
69.在当前打开的数据库窗口中,已创
建的某类对象的所有列的显示区域
称为对象列表框
70.在ACCESS中压缩当前数据库,用
户必须具有“打开/运行”和以独占
方式打开的权限
71.在创建查询时,有些实际需要的内
容在数据源的字段中并不存在,但
可以通过在查询中增加计算字段来
完成。

72.根据窗体的用途,可以将窗体分为
数据操作窗体、控制窗体和信息交
互窗体
73.在窗体中可以采用“按选定内容筛
选”、“按窗体筛选”、“内容排除筛
选”、“高级筛选/排序”四种方式来
挑选并显示要求的记录
74.ACCESS在当前行或列中打印当前
节,而在下一行或列中打印下一节
的内容,则节的“新行或新列”属
性应设置为节后
75.在设计数据访问页时,可在页面插
入超链接,ACCESS的超链接控件
有两种,分别是文字超链接和图象
超链接
76.在ACCESS中,通过RunMacro运
行宏组中的宏时,其格式是宏组名。

宏名
77.嵌入在ACCESS中的程序设计语言
是VBA
78.ACCESS提供了直接创建空数据库
和数据库向导两种创建数据库的方

79.在ACCESS中,可以使用表设计器,
表向导,输入数据,导入和链接外
部数据等多种方式创建表
80.设置输入掩码可以约束向字段输入
的数据,一个输入掩码可以由掩码
和原义显示字符两类字符组成
81.报表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称为报表
的一个节
82.数据访问页是作为独立文件保存
的,其文件扩展名为。

Htm
83.在ACCESS中,模块分为类模块和
标准模块两种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