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判读
1.4地形图的判读(学生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讲义(人教版)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程标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判断山坡的陡缓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命题角度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海拔、山体部位名称和坡度的陡缓2.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地形类型及地势3.结合生活实际,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应用。
如体育活动、修路、建水库等知识点01 等高线地形图1. 地面高度的计算(1)海拔与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图中 甲的海拔为1500米,乙的海拔为500米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图中甲和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微点拨】在地图上,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
【即学即练1】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A、甲地的海拔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即学即练2】珠峰的海拔为8848.86米,死海湖面的海拔为一415米。
珠峰与死海湖面的相对高度是( )A.8844.43米B.415米C.84 29.43米D.9263.86米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定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2)等高距: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3)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
一般数值用负数表示。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海拔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2)判断坡度陡缓: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如图:4.山地地形的不同部位名称地形种类景观图等高线示意图特点(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等高线数值越往中间越高。
符号“”等高线弯曲并向海拔高处凸出。
等高线弯曲并向海拔低处凸出。
位于两山顶之间。
多条等高线重合。
符号“”四周低、中间高5.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相同。
2.2《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1)判断坡度的陡缓
C A
B
D
b
ac d
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ab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cd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小组合作 (2)识别地形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等常见 的地形部位,并分析特征。
学生登山应选择
图中①、② 哪条
线路较合适?
①线路等高线 稀疏,坡度较 缓比较合适
登山 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 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学以致用 结合实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A、B两河流适
C
宜学生体验漂
A
D
流的是哪一条?
B河流等高线
稀疏,坡度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梯田
情境导入
雕刻在大地上的等高线
众所周知,云南省全境都适合旅游,元阳县被认为是最难抵达的 小县城之一,然而,元阳却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它就是元阳梯 田。元阳梯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吸引了众多游 客和摄影师前来观赏和拍摄。
元阳梯田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区域认知)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综合思维 和地理实践力)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量出土豆的高度, 把这一高度平均分 成三份,并在土豆 ,周 一根废弃的筷子沾 上墨水,从“土豆 山”的最高处,垂 直向下插到底
地形图的判读ppt课件

①平原 ②盆地 ③高原 ④山地 ⑤丘陵
MAP World
PART
Three
思维导图
Mind mapping
思维导图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 维的工具。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 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 方式。
思维导图
MAP World
3. 若某游客打算从C、D两条路线登山, 哪条路线更容易? 为什么? C路线较容易. 原因是: C处等高线分布稀疏, 山体坡度缓.
4.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能有河流(小溪)经过的是? 为什么? 丙地。 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水区域。
随堂检测
宁夏某地质公园开发了“凌空吊桥”“溯溪探秘”等深度体验游项目。为提醒 游客注意安全,在不同地方设置了安全提示语。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凌空吊桥可能位于图中( )
在2000~5000m 之间涂上棕褐色 表示更高的高山、高原
活动: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分层设色地形图
陆
高
海
颜色
深
越蓝
表
海洋
越深
分层设色地形图
活动: 认识五种地形部位
1、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 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2、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 陡峭的山坡。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等高距
等高线地形图的4个相关概念 海拔相同的各点连线 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
按在等高线上表上数值,这 种利用等高线和等高距表示地形 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活动: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100
100
100
七年级地理上册 1.4 地图地形图的判读

方 等高线。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布的地形区。中间低、 但较平坦、四周相对(xiāngduì)较。与外部相比高差大,高原内部起伏不大。黄色表示高原、山地、 丘陵
Image
个陡?CD山坡陡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àn
dú)
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山地不同(bù tónɡ)部位的等高线
山顶—— 密闭(mìbì)等高线的最内层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山脊—— (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 梁骨似的高起部分) 等高线向低处突出(tū chū) 的地点的连线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坡度
缓
等高 线密 集(mìjí) 坡度 陡
第十页,共三十五页。
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pànduàn)山坡的陡缓。
坡陡的地方(dìfāng),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A
120 110 B
100
120 130 C
110 100 D
AB山坡 与CD山坡 哪 (shān pō)
(shān pō)
地形图的判读(pàn dú)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1、等高线地形图 (表示(biǎoshì)地面高低起伏)
2、分层设色地形图
(形象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 3、地形剖面图
(直观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
第二页,共三十五页。
海平面——
是反映海面高度变化(biànhuà)的多年平均值
第三页,共三十五页。
海拔 与相对高度 (hǎibá)
山谷 —— (shāngǔ) 等高线表现为向内凹
知识梳理:地形图的判读(附视频讲解)

知识梳理:地形图的判读(附视频讲解)一、等高线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注意:地面高度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两者参照物不同,海拔参照海平面,相对高度起算点可以是任意地点。
1.世界陆地最高点是珠穆拉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你能求出二者的相对高度吗?2.有关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正确的是()A.庐山相对高度不同B.庐山绝对高大度C.庐山海拔高度大等高线、等深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的特点: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不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坡度越陡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缓等高线越稀疏。
山体不同部位名称及判读山脊、山谷的判断方法山谷易于水流汇集,能够形成河流山脊一般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不会形成河流二、分层设色地形图三、地形剖面图知识链接:等高线地形图上,经常有工程选址类,下面是一些基本的选址要求和答题语言,仅供同学们参考:疗养院:要求向阳坡一侧、有较高地形部位挡住冷空气,靠近水源地等。
企业:不能选在城市盛行风向路线上,避免污染城市;不能建在河流的上游,避免污染水源地等。
梯田:梯田不适合在太陡的山坡修建,一般选择相对平缓的山坡。
引水工程:一般选择河流上游高于目的地的河段,水可以自行流淌,且上游水质相对好。
城镇选址:地势相对低平、靠近水源和交通线等。
开展户外运动:攀岩活动适宜在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开展;漂流活动适宜在河流落差大的河段(即等高线密集的山谷处) 开展;从坡度较小的缓坡(即等高线稀疏处)登山较容易等。
水坝:一般要在建盆地出口的峡谷地带,因为峡谷处工程量小,盆地内蓄水量大。
注意:如果对水坝高度有要求,要注意水坝连线要对应,蓄满水后,水面最大高度就是等高线高度。
如果高于盆地中的聚落,就要考虑搬迁问题。
地形图的判读

什么是 分层设 色地形 图?
3000 1000 200 0
0 -200 -500 -1000
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染上不同的颜色,就 得到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
3、根据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形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 原、丘陵和山地。褐色代表高山。白色代表 雪线以上。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山顶
200 300 100
甲
盆地
300200 100 乙
即学即练
写出左图中字母代表的 地形类型名称:
山顶
A
;
山脊
C
;
山谷
D
;
E 鞍部
;
F 陡崖
.
5、等深线
⑴、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150 200
等高线示意
⑵、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面
山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等高线
1.A .B. C .D四地的海拔高度大小顺序
2.图中甲、乙两山海拔高度是多少?乙山与B地
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200米
400 300
400 300
C>A=B>D
等高距:相 邻两条等高 线的高度之 差
特点5.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引言地形图是一种用于表达地理地貌特征的图形表示方式。
它通过使用等高线、斜面箭头、凹坑、高程数字等符号来模拟地球表面的复杂地貌。
地形图的判读是指根据地形图上的符号和标记,对地理地貌特征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过程。
正确的地形图判读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对地理研究和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判读地形图的基本原则判读地形图的过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地形图上的符号和标记,准确判读地貌特征。
1.1 观察整体在进行地形图的判读之前,我们应该首先观察整个地图的形态和主要特征。
了解地图的比例尺、方位、图例等元素,有助于我们对地质地貌特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1.2 注意等高线的特征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是判读地貌特征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形态、密度和间隔等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出地表的起伏和坡度。
密集的等高线代表陡峭的地形,而稀疏的等高线则代表平缓的地形。
1.3 关注斜面箭头的指向地形图上的斜面箭头用来表示地表的坡向和坡度。
箭头的指向表示地势的变化方向,箭头的长短则表示坡度的大小。
通过观察斜面箭头的指向和长度,我们可以判断出地表的坡度和地形的起伏。
1.4 注意地貌特征的标记地形图上的凹坑、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通常都有相应的标记。
通过观察这些标记,我们可以判断出地表的凹凸、水源的分布以及河流和湖泊的形态特征。
2. 例子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地形图的判读过程,以下以某地的地形图为例进行分析。
2.1 观察整体首先,观察地图的整体形态。
这张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00,方位为正北朝上。
通过观察图例,我们了解到等高线间隔为10米,斜面箭头代表坡向和坡度,凹坑和河流都有相应的标记。
2.2 注意等高线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关注地图上的等高线。
观察发现等高线比较密集,间隔较小,说明地形起伏较大。
同时,等高线呈现出不规则的弯曲形状,说明地表的起伏变化较复杂。
2.3 关注斜面箭头的指向继续观察地图上的斜面箭头。
《地形图的判读》PPT精品课件

N
300 200 100
疗养院 黄庄
300 200 100
等高线的应用-宿营地选址
两位驴友在该地进行宿营选择,宿营地的选择是否合适
宿营地选择一般 ①离 水 源 近 , 避 免 洪 水威胁; ②避 开 山 前 空 地 , 以 防泥石流、山洪; ③避 开 坡 度 陡 峭 或 陡 崖,以防滑坡
300 200 100
海底地形示意图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B )
A. 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中国的大兴安岭
宿营地
N
黄庄
300 200 100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
意境的是
(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若要在图示范围内修建一公路,请在图上合适位置标出大坝。
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 等高线走 ①减少施工难度 ②减少修路工程 ③利于车辆行驶 ④不易水土流失
N
300 200 100
甲
黄庄
300 200
乙
100
等高线的应用-疗养院选址
若要在图示范围内修建有疗养院,请判读疗养院位置是否合适。
疗养院建设一般 ①坡度较缓 ②背山面水 ③气候宜人 ④空气清新 ⑤交通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第一课时
学科: 地理主备人: 焦民兰审核人:潘兴华编号:07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小组位置__________学生评价________教师评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达形式,并能熟练地将不同的比例尺实现互换,学
会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2.能够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
3.记住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和一些常用的图例
4.在生活中初步学会读图、用图的能力。
一.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学会阅读地图
阅读课本p16-18的文字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图是运用各种,按照一定______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地图的语言。
2、比例尺表示:。
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 。
3、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有种,分别为式、式、式。
例如1:35000,表示图上代表实地距离。
4.地图上一般判断方向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来判断,同一条经纬线上的点是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的点是正东正西方向。
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______________来判断方向,指向标一般都指向___________.
5.看地图还要学会看____________.地图上的图例中有各种____________,它们都表示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会在地图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能够阅读地图了。
二.合作探究-------不仪不讲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图利用什么来判断方向的?
(2)青岛在临沂的什么方向?烟台在威海的什么方向?
(3)图中济南到泰安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相距多少千米?
(4)图中的比例尺你能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吗?
2参照课本19页的图1.27和图1.28,绘制一幅你所在学校的平面图。
三.导学测评------不练不讲
1将1:5000转换成线段式是_____________
2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________,反映的内容__________.
3标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一般指向()
A 正北B正东
C正西D正南
4请画出洲界的图例____________
四.我的疑问------学习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