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江苏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江苏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2岁B.4岁C.6岁D.8岁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1岁B.3岁C.5岁D.7岁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案评价工程,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A.50%-60%B.60%-70% C.70%-80% D.80%-90%4.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 B.5 2 C.6 2 D.7 2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历年试卷及答案[1]
![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历年试卷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6460f6ca45177232f60a277.png)
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历年试卷及答案第一章单项选择题20064. 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P9)A 1903年B 1913年C 1914年D 1900年2007年1.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C )(P3)A.教学心理学B.教师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20081.下列有关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属于初创时期发生的事件是( A )(P9)A.1903年,芙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B.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成果,大大扩充其内容C.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教育心理学自此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与应用20093、在教育中,老师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方向,并采取( B )(P8)A、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B、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C、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素质D、有效的方法,改善教学效果二、填空题20041、1903年,关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P 9)200513. 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P9)200618.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P3)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P4)20071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这是两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P9)200816.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P3)200916、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带目录权威发布)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权威材料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200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4)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6)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8)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0)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2)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4)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6)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8)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0)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回忆版? (21)答案 (23)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c ) A、2至7岁 B、11至15岁 C、7至11岁 D、0至2岁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b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b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A、线性关系B、正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7.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完成( d )A、70%B、90%C、70—80%D、80—90%8.“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d ) A、加里培林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加涅9.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b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C、教学内容目标D、学习内容目标10.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1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b )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1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b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13.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1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认知与审美列入( b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生理需要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17.先行组织者技术常用于( 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18.按照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 )A、积极与消极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 c )A、转化联单B、获得C、评价D、同化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c )A、加涅B、奥苏伯尔C、布鲁姆D、布鲁纳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书试卷答案

2021年省市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心理学全真试题教育心理学〔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
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分〕1.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教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A 准备律B 练习律C 动机律D 效果律2.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局部是〔〕A 学习心理学B 人格心理学C 普通心理学D 开展心理学。
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A 二次大战以后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末D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4.“教学心理学〞这个术语最早由〔〕提出A 格拉泽B 加涅C 桑代克D 安德森5.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A 布鲁纳B 加涅C 奥泊尔D 苛勒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A 模象直观B 实物直观C 言语直观D 想象直观7.最早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人是〔〕A 特B 詹姆斯C 弗洛伊德D 赫尔巴特8.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A 加涅B 桑代克C布鲁纳D 布卢姆9.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习惯10.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开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 科尔伯格B 皮亚杰C 斯金纳D 巴甫洛夫11、认知构造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A 桑代克B 贾德C 奥泊尔D 布鲁纳12.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A 教学过程B 学生毕业时C 教学过程之后D 教学过程之中13.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
A 言语信息B 智慧技能C 动作技能D 态度。
14.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展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A 言语信息B 智慧技能C 认知策略D 态度15.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
【教师资格证试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试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教师资格考试网为您整理“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参考答案”,同学们一定要加油复习教师资格考试,多做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练习试题,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考试证书!2005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__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2、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A、7岁B、3岁C、12岁D、18岁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A、道德素质B、道德情感C、道德修养D、道德学习5、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7、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8、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1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11、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学生B、人和动物C、动物D、儿童1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1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性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D、学会学习1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A、发展认知结构说B、习得三类知识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D、认识发生论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带目录权威发布)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权威材料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200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4)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6)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8)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0)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2)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4)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6)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8)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0)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回忆版? (21)答案 (23)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c ) A、2至7岁 B、11至15岁 C、7至11岁 D、0至2岁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b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b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A、线性关系B、正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7.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完成( d )A、70%B、90%C、70—80%D、80—90%8.“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d ) A、加里培林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加涅9.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b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C、教学内容目标D、学习内容目标10.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1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b )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1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b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13.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1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认知与审美列入( b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生理需要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17.先行组织者技术常用于( 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18.按照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 )A、积极与消极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 c )A、转化联单B、获得C、评价D、同化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c )A、加涅B、奥苏伯尔C、布鲁姆D、布鲁纳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江苏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带目录权威发布)-精品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真题权威材料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2003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4)2004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6)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8)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0)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2)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4)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6)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18)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 (20)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回忆版? (21)答案 (23)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a ) 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2.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对应的年龄是( c ) A、2至7岁 B、11至15岁 C、7至11岁 D、0至2岁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b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方式是( b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沉思型5.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b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6.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c )A、线性关系B、正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7.掌握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完成( d )A、70%B、90%C、70—80%D、80—90%8.“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d ) A、加里培林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加涅9.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目标是指( b )A、预期教师教学达到的目标B、预期学生教学后达到的目标C、教学内容目标D、学习内容目标10.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作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11.让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属于( b )A、愉快教学B、个别化教学C、情境教学D、理想化教学12.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b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13.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14.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c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认知与审美列入( b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生理需要16.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d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17.先行组织者技术常用于( b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18.按照学习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 a )A、积极与消极迁移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1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中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 c )A、转化联单B、获得C、评价D、同化20.掌握学习的提出是由心理学家( c )A、加涅B、奥苏伯尔C、布鲁姆D、布鲁纳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4、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题库-4(含答案)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题库-40:0:0单选题共40题1____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A. 个性心理倾向B. 个性心理特征C. 个性D. 人格正确答案: B知识点: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教师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教”。
这种教学水平属于____。
A. 自主式教学B. 经验式教学C. 创造式教学D. 策略式教学正确答案: D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3____意味着把自己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
A. 亲密关系的建立B. 同一性的建立C. 同一性的发展D. 同一性的融合正确答案: A知识点: 大学生的年龄特点4某教师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是正确的,情感上是热爱的,并视其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形成了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此教师职业角色的阶段是____。
A. 角色认知B. 角色认同C. 角色信念D. 角色依赖正确答案: C知识点: 高校教师的角色5高校教师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注意的____。
A. 集中能力B. 分配能力C. 转移能力D. 容量能力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校教师的认知特征6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基本要素和重要标志,能深化教师的职业价值、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并不断追求卓越的是____。
A. 教育原则B. 教育信念C. 教育价值D. 教育目标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7专家型教师备课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
A. 以教法为中心B. 以课堂为中心C. 以学生为中心D. 以评价为中心正确答案: C知识点: 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历程8安排现场听课或者是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的观摩形式是____。
A. 非组织化观摩B. 组织化观摩C. 自主观摩D. 独立观摩正确答案: B知识点: 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9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选择题)1.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B.前运动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2.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效应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迁移( )理论。
A.关系转换说B.相同要素说C.形式训练说D.认知结构说4.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5.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这是运用了( )。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模式再认策略D.组织策略6.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 )A.物质性B.外显性C.观念性D.展开性7.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对事物反应的总量体现了创造性在( )方面的品质。
A.可逆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流畅性8.学生掌握了“铜”、“铁”等概念之后,再学习“金属”概念,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9.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 )。
A.示范法B.系统脱敏C.代币奖励法D.认知调适法10.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内部、( )因素。
A.稳定、可控B.不稳定、可控C.稳定、不可控D.不稳定、不可控参考答案及解析1.选B。
【中公专家解析】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思维的单向性、刻板性、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
2.选B。
【中公专家解析】晕轮效应,即像晕轮一样,一点发亮,照亮四周,“以点概面”了。
3.选B。
【中公专家解析】略4.选C。
【中公专家解析】要区别于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同,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的,形成性评价则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5.选D。
【中公专家解析】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进行归类学习都属于组织策略。
6.选C。
【中公专家解析】操作性技能的三个特点:物质性、展开性、外显性,观念性、简略性、内隐性是心智技能的特点。
7.选D。
【中公专家解析】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对事物反应越多,流畅性越好。
8.选A。
【中公专家解析】在概括程度比较低的观念基础上学习概括程度更高的概念时,产生上位学习。
9.选C。
【中公专家解析】用小红花、小卡片等象征强化物塑造儿童良好行为的方法是代币奖励法。
10.选B。
【中公专家解析】努力是个体自身内部的不稳定但可以控制的因素。
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填空题)1.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称为_________。
2.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_________自我的过程。
3.根据知识表述形式不同,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_________。
4.在团体辅导中,___________是领导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对成员的一种移情性理解,并把这种理解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5.教育性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_________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6.在技能练习的中期,练习成绩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7.在测验中,代表测验的稳定性和一直性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
8.一个人熟知某种物品的常规用途后,很难想到该物品的其他用途,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9.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_____________的标准。
10.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活动的主管判断称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职业倦怠。
【中公专家解析】常见教师心理问题中。
2.心理。
【中公专家解析】略3.程序性知识。
【中公专家解析】考察知识的分类。
4.同理心。
【中公专家解析】略5.学与教。
【中公专家解析】考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能写错顺序,学在前。
6.高原现象。
【中公专家解析】注意高原现象的定义,是在学习中期的学习暂时停顿的现象。
7.信度。
【中公专家解析】此题考察信度的概念。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8.功能固着。
【中公专家解析】这是功能固着的概念。
9.行为。
【中公专家解析】略10.自我效能感。
【中公专家解析】略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判断说明题)1.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
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中公专家解析】略。
2.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
心智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言语进行的,不必像操作技能那样把每一个实际动作都外显出来,也不必用外部言语将每个动作逐一展现出来。
【中公专家解析】考察心智技能的热点。
3.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答案】错误。
参考答案: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是可能会起促进作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可能会起阻碍作用。
【中公专家解析】定势的影响有利有弊。
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答案】正确。
参考答案: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样培养新年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合结合效果会更好。
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简答题)1.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参考答案】(1)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
(2)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
(3)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
(4)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
2.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3.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所包含的内容。
【参考答案】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四个内容:(1)时间管理策略:学习者统筹安排时间,高效利用时间和灵活运用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将环境设置为有利于学习的状态。
(3)努力管理策略:为了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
(4)社会利用策略: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帮助自己学习。
4.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与问题。
【参考答案】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点:(1)客观性(2)计划性(3)可比性问题:(1)测验内容过于狭窄、形式过于单一(2)脱离情境,脱离真实世界(3)被滥用(4)不能评价解决问题能力、江苏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论述题)一、阐述教学中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1.简要描述建构注意学习理论(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
(2)建构主义强调已有经验、主动建构、自我发展(或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任一方面进行阐述)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1)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
(或外部支持、脚手架)(2)情境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者真实问题基础上的教学。
(3)探究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主动参与、体验,以建构知识。
(4)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等相互补充、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中公专家解析】从两大方面来答:先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任一方面进行阐述;再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四个方面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展开论述。
二、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
【参考答案】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其前提是要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2.标准一致: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致,避免因人而异,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应一致。
3.程度要相称,刺激物应恰当:防止过轻、过重。
同时,奖励应是受奖者所渴望的。
4.惩罚必须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惩罚应在学生认识错误的基础上进行。
5.充分考虑惩罚的教育效果:避免用类似经济制裁、侮辱和体罚这类简单的方法。
6.要避免奖惩的饱足状态:不宜连续采用奖惩,可使用斯金纳的不定期强化的原理。
7.结合实际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