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_高中作文
关于利益与道德的精选作文

关于利益与道德的精选作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智慧左右,让道德焕发出人性的光芒,演绎完美的人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利益与道德的精选作文,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利益与道德的精选作文【1】什么是财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外乎有如下观点,财富就是金钱,财富就是知识,财富就是阅历………严格来说这些观点没有问习题,但笔者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是宝贵的财富。
比如这个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给漆工的任务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认真完成刷漆任务即可,但职业道德告诉这个漆工,这个洞可能会让这艘船沉没,所以道德的力量让他但这个漆工却在刷完漆之后补上这个破绽。
而正是这个不经意举动使漆工不仅赢得了船主大量的额外奖励,而且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德国哲学家康德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绚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绚烂的星空就是我们的理想,而实现理想的途径就是要具备崇高的道德。
西汉名相张良在椎击亲王未遂几近穷途末路之时,诲人不倦为一老人穿鞋,而正是陷入绝境的张良仍然保持的这份恭敬,让他最终获得绝世才学,成为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
而在张良的成功其实就是道德力量的再现。
而当今社会,因何18路人会面对受伤的2岁小依依而见死不救生,因何号称世界一流的动车故障频出,因何会有那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贪官xx,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缺失。
因为道德缺失,所以缺少了同情心,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因为道德缺失,所以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正所谓道之不存,德将焉附?吴斌,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吴斌用尽最后力气,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拯救全车乘客,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吴斌倒下了。
吴玉兰,一个普通的教师,面对无耻的劫匪,虽头破血流仍然,保护659张考生准考证。
从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茁壮生长。
[道德与利益作文]道德与利益5篇
![[道德与利益作文]道德与利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c8884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a.png)
[道德与利益作文]道德与利益5篇道德与利益篇(1):本心不失,底线犹存每个人都有底线,做个守法公民是法律给予的底线;做个孝敬父母的人是血缘关系给予的底线。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底线,我们绝对不能“闯红灯”,一旦触犯了底线,那就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底线是刘延宝一家四代人守墓六十年的坚持。
总有人用自己的德行,将琐碎的事做得伟大,将伟大的事做得更加伟大。
刘延宝一家四代人为解放战争中牺牲的7位无名烈士守墓六十多年,无怨无悔。
假若他们没有坚持自己的60年前的那份承诺,那7位烈士能不能在黄泉之下安息呢?任何小事情,经过了漫长的积累,都会成为巨大的力量——要么德高望重,要么罪大恶极。
而刘家选择了前者。
底线是陈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大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亲人,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离弃、也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是我们成长的肥沃土壤。
李密深切体会了这个道理,并用行动诠释了它。
面对“诏书切峻”,他只是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他用与祖母的真挚深情,在孝敬的底线上,不失本心,不为权钱名利所动。
是啊,如果李密当初没有坚持孝敬的底线,也许今天就不会有“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一说了。
因此,权势固然重要,但亲情更重要。
底线绝不是马加爵杀人之后的痛彻心扉。
学会忍耐,也是一种底线的坚持。
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因不能忍耐同学间的小争执,而对之痛下杀手。
假若他没有如此冲动,那么今天其人或许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之才呢?人生就是这样,在不丧失本心的底线上坚守,才会拥抱精彩人生!如果这个社会多一些人守住自己的底线,坚持自己的本心,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了蝇头小利或一点虚名而挖空心思,过着一种庸俗的生活了。
所以说,我们不应在良知与邪恶的底线上徘徊,更不应在道德与利益的天平上加错砝码,迷失方向!让我们守住本心,坚持底线!道德与利益篇(2):炒作应有分寸炒作无处不在。
电视剧拨出前透出的花边新闻可谓是炒作;某明星想蹿红爆出的私人情感可谓是炒作;甚至连NBA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失为一种炒作。
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800字议论文3篇

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800字议论文3篇人性的沦丧,道德的败坏还是利益的驱使这个社会已变成了大染缸。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800字议论文,供大家参考选择。
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800字议论文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
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
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
'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所以以德取人才是根本,以德服人才是硬道理。
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走路,难免要摔倒,可是能爬起来继续走也是一位有德之人。
可有些人就问了什么是道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政治家说: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诗人说:道德是半悬在头顶上的一柄利剑。
哲学家说:道德是愿者鱼儿上钩。
社会学家说:道德是公路旁的警示牌,人,好好走路;司机,好好开车。
法官说:道德是调整规范的总和。
我说;道德是面镜子,不但照己,还可照人。
但关键是照己。
由此可看出,道德的概念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不同的,可它们都是对的,所以要想知道道德是什么,还得自己去感悟,去理解。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如果我们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
荀子有句话说的好;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所以说人要一步一个脚印,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在学校,我们一样要讲文明、讲道德。
在学校,我们不能在楼道里追跑打闹。
如果楼道里有许多的同学,那必然会撞到其他的同学。
在学校,我们还应该节约用水、用电。
上操之前,应先把灯关掉。
见了老师就向老师问好,这些都是在学校应该做的。
道德与利益的作文

道德与利益的作文有关道德与利益的作文(通用13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道德与利益的作文(通用13篇),欢迎大家分享。
道德与利益的作文1作为商人,获取利益是他们经营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营利。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就注定了在权衡取舍方面,利益永远是首位。
然而利益往往与道德相冲突,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在电影《造雨人》中,保险公司不择手段地获取低收入家庭缴纳的保险金,却拒绝理赔,这从商业上来看,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商营利的本质,似乎永远不会有亏损的那一天,单从这一点来说,绝对是众多商人所梦寐以求的。
有得有舍,电影中的保险公司要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扭曲了其作为保险公司实际上所应当负有的职责,在利益与道德的权衡上,保险公司很显然选择了前者,而后者却成为了空壳。
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公司不仅享受着高收益的回报,更要承担投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这样的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有时还涉及到社会舆论甚至是刑事责任,正因为这样的责任承担,约束着大量的公司在利益与道德上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平衡,这样才有利于公司长久地存续发展。
在《公司的力量》里,钱颖一院长说:“公司最大的三个特征就是公司的有限责任,投资者权益的自由转让和公司的法人地位。
”就第一个特征而言,有限责任指的是公司的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公司的最大责任承担后果也就是破产,但这并不意味着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可以横越法律之上。
公司的有限责任实质上还是股东的无限责任,公司只是股东的投资工具,是股东联合起来建立的一个拥有独立生命体的组织。
电影《造雨人》中的保险公司由于其肆意妄为藐视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公司破产,法人人格消灭,这告诉我们,没有永恒的盈利,逾越法律的无限盈利的行为最终只会导致主体资格的消灭,这和商法上所说的企业维持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公司要长久地存续,只顾利益放弃道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正确看待利益与道德的议论文7篇

正确看待利益与道德的议论文7篇正确看待利益与道德的议论文篇1森林里响起一阵喧闹,我默默地站在一旁。
只见金钱大叔抽着雪茄,翘着二郎腿,一脸骄傲地说:“我最富有,看咱这小日子过得多舒畅,全世界的人们都对我顶礼膜拜。
”说完,他用手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对我说:“道德老弟啊,看你那落魄的样子,何时才能像我一样风光啊!”话音刚落,在场的群众都哄堂大笑。
美貌小姐这时也走了过来,她在我面前秀了秀她那苗条的身材。
我不禁赞叹:“这美貌小姐,果真名不虚传。
漂亮!”她见我看得出神,便挖苦道:“哟!你这丑八怪、穷鬼,能让你看我一眼已经是你莫大的荣幸,你还想跟我在一起,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群众被美貌小姐的美丽所蒙蔽,竟然把我无情地赶了出来。
被扫地出门的我,四处流浪。
天下之大竟没有我的容身之所。
到处可见的都是金钱大叔和美貌小姐的粉丝,他们都为这两个所谓的偶像而疯狂不已。
在一次灾难中,许多人无家可归。
金钱大叔摇臂一呼,人们纷纷捐款救灾。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金钱大叔竟然把这些捐助款给私吞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最终他受到法律的制裁,锒铛入狱!在狱中,方幡然醒悟:我是最富有,可是我也是世界上最贫困的人。
道德才是通行证,才是立足之本啊!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金钱而忽了道德!美貌小姐呢?在一次公益活动中,一位小朋友不小心碰了她一下。
顿时,她火冒三丈,将小朋友推倒在地,并补上一脚,然后扬长而去。
众人见此情景,大吃一惊,随后是潮涌般的指责与唾骂。
其行为真是比网络上曝光的虐猫女事件更残忍、可耻。
从此,再没有人崇拜她。
她也渐渐地被人们遗忘。
她老了,如花般凋谢。
临死前她才明白:人世间最重要的是道德,因为她就像钻石,代表着永恒人们啊,我是你们的道德。
虽然我不富有,也没有美貌,但是我能帮你们驱赶自私、虚伪,摒弃狡诈与罪恶。
我能让你们更富有、更美丽!正确看待利益与道德的议论文篇2什么是道德?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利益与道德800字议论文5篇

利益与道德800字议论文5篇利益与道德800字议论文(篇1)人们在道德与利益的抉择中往往陷入犹豫,甚至选择后者。
在我看来,利益虽重,却是身外之物。
无论何时,看轻利益,坚守道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因恪守的本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面对权势,他奋力丢去官帽,远离了官场世俗,游弋于清新田园间。
陶渊明丢弃的是声名和利益,得来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留住的是自己清高的品行。
他的奋力一掷,使世上少了一个趋炎附势的贪官,使后人多了一个清高脱俗的典范。
170多年前,虎门上硝烟滚滚,林则徐遥望浓烟,人们拍手称快。
林则徐与其事迹至今为人所赞扬,但林则徐付出的却是自己一品中堂的官位。
那一刻林则徐放弃了利益与官帽,填满其胸膛的是一腔爱国的情操。
他失去了全部的财富却拉开了中国近代的抗争史。
这些在利益与道德间选择道德的人们,在当时被认为是愚蠢的。
但他们虽无法享受金碧辉煌的生活。
却用一生的清贫与高尚,守住了自己的灵魂,换来了一代代人的褒奖。
现在看来又何尝不是明智的选择呢?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到俭能使君子行,小人远罪丰家使人正道,而贪却能使人麻痹双眼,遭到祸患。
古代最著名的贪官和珅生前用尽各种手段陷害忠良,搜刮民脂民膏,可谓富可敌国在利益与道德间,和珅抛弃了自己的道德。
他的行为为他换来了唾骂与殒命,就连其资产也在死后充公。
西方小说中夏洛特,葛朗台,阿巴贡和泼留希金这四大吝啬鬼不惜以道德换利益,但他们最终获得的是什么呢?无非是众人的嘲讽谩骂和悲惨的下场罢了。
那些抛弃道德选择利益的`人,纵使其因此家财万贯,也永远不会得到他人的赞扬因为其所失去的是精神财富。
这笔财富堪称无价,这难道不是愚蠢的选择吗?但即使我们都知道利益与道德孰轻孰重,仍有人会在利益前蒙蔽双眼。
从三鹿奶粉到塑化剂,从1115火灾,至各种贪官糜烂。
食品,工程甚至行政现如今各行各业都有人因利益而选择贪。
在坚守道德已慢慢变的只是一句口号的现在,难道我们只能放任这种现状继续下去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更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恪守品德,不为金钱所动,从而遏制这股不良之风的蔓延。
利益与道德作文优选篇

利益与道德作文优选篇利益与道德作文 1《三字经》曾写道:“人之初,性本善。
”由此可见,道德是我们所具备的最初始、最基本的素质。
道德体现在很多方面上,比如礼仪。
在安徽师范大学打饭时说句“阿姨您好”可享受优惠,或许安徽师范大学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有礼貌的风气,可对此我不得不发出疑问:通过利益__让学生养成有礼貌的习惯,最终真的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吗?我认为,懂得礼貌是最基本的道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不能因为利益来决定是否礼貌。
管仲也说: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道德出于本心,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做人的道理、准绳,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如果为了享受优惠而叫“阿姨您好”,那是不是意味着不享受优惠就不需要对阿姨礼貌了?礼仪的道德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是我们自觉形成的,别人__不了我们。
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道德的培养,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准则。
让利益决定道德,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当你得到利益的同时,你失去的是更加宝贵的东西。
朱自清年老时贫病交加,但他宁死也不肯吃__的救济粮,也不允许家人接受。
这样一个有骨气的爱国志士,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他坚守不移,爱国无悔!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道德修为?在利益面前,他不屑一顾,只为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
或许会__,但他__。
如果他接受了救济粮,或许他不会拥有今天这么多人的钦佩,因为他失去了宝贵的道德准则。
反观之安徽师范大学,为了享受优惠而养成礼貌的风气,这样的道德是不是太过廉价?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这样,但安徽师范大学的做法太过,道德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不因由利益决定,也与利益无关。
如果这样做,最终培养出来的风气也会带着利益色彩,而这与安徽师范大学的本心相悖,这并不是真正的礼仪,这并不是真正的道德。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要养成真正的道德,形成良好的风气,是要靠我们自身的自觉性的,学校需要做的,不过是唤醒我们的道德意识,加以鞭策。
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800字议论文

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800字议论文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是以利益为动力的。
利益在众多社会问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功利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都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学说。
然而,道德也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引导了人们进行正确的行为和作出公正的决策。
在此,我认为,我们需要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遵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利益的重要性在人类社会中不可忽视。
利益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动力,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然而,盲目追求利益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导致社会不稳定。
此外,只有关注个人利益而忽视了整体利益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恶化,这些都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带来长期影响。
因此,必须在理智的前提下对待利益。
我们需要认识到,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并不一定相互冲突,有时是可以相互促进。
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环保措施来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保障整体利益的同时也可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
此外,我们要意识到,没有道德和公正的利益追求是不可取的。
人们的行为要受到正义的制约,以避免过度追求自我利益而忽视了正在面临的问题,例如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等。
另一方面,道德与伦理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价值,我们必须重视它。
道德和伦理价值观可以改善和影响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他们的社会关系。
遵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有助于塑造有良好品德和高质量的社会。
然而,盲目追求道德并不利于社会发展。
浓厚的道德感和过度的道德规范可能会对社会和个人的自由和繁荣产生负面影响。
在实际情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道德和利益,避免过度的两个极端。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利益和道德之间并不存在对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权衡与平衡这两者。
利益和道德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应该被简单地归为好与坏。
对待这些问题需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权衡个人和整体利益以及道德和实用主义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也应该强调公正和平等,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从而赋予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公正和合理的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孔子学生救人后接受了报酬就该被说成贪心吗?难道用爱托起孩子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不应被授予感动人物的颁奖吗?难道解决千万人粮食问题的袁隆平不应获得最高科技荣誉奖吗?难道奉献之后一定不能拿回属于自己应得的利益吗?接受并不代表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心,能鼓励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与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是统一的。
在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
日本的法律就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须按照失物价值的5%至20%支付酬报。
如果不支付这笔酬金,就无法领回失物。
当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应该的,任何人都不应说他贪心,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这样的规定会鼓励更多的人行善,同样也让人们学会先义后利,学会感恩,学会细心。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
系。
“焦点访谈”一则报道说,有年轻人在一家医疗美容诊所花了一万多元做了增高手术后,不仅没有达到诊所承诺增加的高度,连正常的走路也成了问题。
像这样见利忘义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中几乎成了常事,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天价鱼”,3.8万元一次的理发店。
此之谓失其本心,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顾客的利益,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
75岁老人沈兆骅,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后来老人生病了,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
在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这样呢,而像学生这样见利忘义的却不少。
人们总说这个社会很现实,确实,在利益面前什么都愿意,没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们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
在现在,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样的人。
更需要的是懂得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做好事应该抱着不求回报的想法,事后就算得到回报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许会不经意地帮助了别人,也许在你的眼里这
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在他人的眼里却是天大的恩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或许他们会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觅,想尽千万百计来报答你,弥补心中的那份愧疚。
既然你已帮助了他们,何不再帮一次,完成他们的心愿呢?那就坦然接受他们对你的报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