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包括疫病防控管理机构、疫病防控工作人员、防控措施和效果等方面内容。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和防控措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
基于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覆盖了多个省市的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
三、研究结果1. 疫病防控管理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清晰等。
需加强疫病防控管理机构的建设和规范化运行。
2. 疫病防控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应加强对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和选拔。
3. 防控措施和设施有待改进,如疫苗供应不足、检测设备不完备等。
应提升防控措施和设施的水平和效果。
4.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疫情发生率下降、治愈率提高等。
四、建议1. 加强疫病防控管理机构的建设,合理设置机构并明确职责。
2. 增加疫病防控工作人员数量,提高其专业素质。
3. 完善防控措施和设施,确保疫苗供应和检测设备的完备性。
4. 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应对动物疫病威胁。
五、结论本次调研显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一定的进展和成效的同时,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本报告提出的建议,可以进一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动物检疫调研报告

动物检疫调研报告动物检疫调研报告动物检疫是科学防治动物疫病和保证畜产品消费安全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你搜集的动物检疫调研报告,希望你喜欢!动物检疫调研报告篇11、当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1.1 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
今年来,由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已经进行完毕,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得到稳定,但我们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还未建立,大面积的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仍然靠乡镇的几名兽医去完成,繁杂的工作量让乡镇兽医难以承受,常年动物防疫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近年来,动物疫病呈高发态势,动物免疫的病种相应增多,春秋畜禽强制免疫已从原来的猪、牛、羊扩展到鸡、鸭、鹅、犬等多种动物。
从生猪免疫来看,每头猪至少要注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三种疫苗。
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家禽免疫,**市每年出栏家禽200余万只,要在春、秋2个月内集中完成大面积的畜禽免疫工作,工作负荷之重可想而知。
再就是开通蔬菜畜禽绿色通道后,高速路成为畜禽进出市境的主要通道,而**境内三个高速路口无动物检查站,给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留下严重隐患。
1.2群众动物防疫意识不强,主动配合不够好。
由于我市地处山区,往往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部分养殖大户存在不按程序进行科学免疫的现象。
特别是在家禽免疫方面,一些养殖农户不积极主动配合,家禽敞放出去,水禽放进池塘,就很难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注射,从而导致家禽免疫密度难以达到规定要求。
1.3 乡镇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
**市辖13个乡镇,有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无办公用房,3个畜牧站的办公室为危房,这些乡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等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快速诊断器械,检测手段普遍落后,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
关于动物疫病防控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

关于动物疫病防控调研报告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和抗体监测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动物疫病防控,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动物疫病防控调研报告范文(一)一、工作实绩(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1、积极投入春防工作:在市防指办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积极投入全市重大动物疫病春季强制免疫工作,制定集中免疫、督导和监测方案,配合县区畜牧兽医局做好了和应急反应的技术处理工作,并多次参与春防督察和验收工作。
2、科学制定疫病监测方案:根据省动物疫控中心下达的监测方案,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市动物重大疫病监测方案,把监测任务量化、细化到各县区。
要求县区每月及时准确的报送监测结果,并按时向省疫控中心报送《日常监测月报表》、《半年报表》等各类监测报表。
截至5月底,牲畜口蹄疫监测了33个场(户、屠宰场),抽检血清样品476份,410份抗体水平合格;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了25个场(户、交易中心),抽检血清722份,568份抗体水平合格;猪瘟监测了26个场(户),抽检血清403份,363份抗体水平合格;鸡新城疫监测了49个场(户、交易中心),抽检血清759份,655份抗体水平合格;猪甲型h1n1流感观察了27个场,750头,未发现临床疑似症状;家畜布病监测了46个场(户),抽检了459份血清,未发现阳性病例;牛结核病监测了19个场(户),抽检210头,未发现阳性病例。
3、积极开展春防免疫抗体监测工作:按照省防指办的要求,4月份完成强制免疫工作,5月份组织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工作。
我中心组织技术骨干奔赴县区,深入养殖场户一线,全市共采集28个畜禽养殖场、8个散养户、3个交易市场血清849份,分别检测了禽流感(h5)、新城疫、口蹄疫(o型)、猪瘟四种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
经检测,达到规定效价水平的血清802份,总体合格率为94.46%,较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禽流感抗体合格率为98.11%,鸡新城疫抗体合格率为98.83%,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91.67%,猪瘟合格率为90.59%,并将监测结果内部通报全市。
动物防疫调研报告10篇

动物防疫调研报告10篇【第1篇】调研动物防疫工作报告8月27日,农业部专家和省畜牧局局长董卫星一行来我市调研动物防疫工作。
副市长刘绍太陪同。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颍泉区宁老庄、行流镇,颍州区程集镇等地,实地查看当地的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了解我市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调研组对我市动物防疫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
专家指出,下一步,阜阳市有关部门要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动物防疫力度;养殖户要做好家禽家畜的免疫接种工作,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及时进行免疫接种;认真做好圈舍的消毒、灭蚊蝇及存栏生猪等家畜的保健工作,避免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生长,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动物防疫的各项工作;有关部门要把好外地引进生猪及其它家禽家畜的检验检疫关,当地养殖户应加强牲畜自繁自养的工作能力,不盲目引种或购买,防止疫病传播;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提高防治水平,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第2篇】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无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中毒事件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村级防疫员的身份又是农民技术员,人多,流动性大,如何管理和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实行“花钱买事,不以事养人”,是摆在我们动监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的工作实际,笔者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是部分人员年龄偏大;二是人员素质偏低;三是部分人员兼职;四是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四级动物防疫体系最基础的部位,其工作质量决定整个动物卫生和畜牧业发展工作成效。
如何真正建立一支合格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并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目前深化基层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就如何充分发挥和调动好村防疫员的积极性,加强和完善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应当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并形成共识村级动物防疫员是防疫体系的关键环节,我们的工作能否落实取决于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疫病防控工作对于动物健康和人类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状况,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
1.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择了10个国家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巴西。
2.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官方报告、新闻报道和科研文献,收集了这些国家在过去五年内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数据和信息。
3. 调研结果:a. 投入资金:中国和美国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投入最多的资金,占总农业预算的30%以上。
其他国家的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大多在10%以下。
b. 疫苗研发:中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在动物疫苗研发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且拥有多个疫苗研发机构。
其他国家的疫苗研发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赖进口疫苗。
c. 疫情监测:所有国家都有建立疫情监测系统,但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系统相对更为完善,并能够及时发布疫情报告和预警信息。
其他国家的监测系统相对薄弱。
d. 防控策略:中国和美国采取了多种防控策略,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措施、卫生要求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国家的防控策略主要依赖疫苗接种和检疫措施。
4. 建议:a. 加强资金投入:其他国家应当加大对动物疫病防控的投入,尤其是提高农业预算中动物疫病防控资金的比例。
b. 提高疫苗研发能力:其他国家应该加强动物疫苗研发能力,提高自给自足能力,并减少对进口疫苗的依赖。
c.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其他国家应该加强疫情监测系统的建设,提高信息收集和发布的效率,以便更好地应对疫情。
d. 推广有效的防控策略:其他国家可以借鉴中国和美国的防控策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方案。
本调研报告仅提供了部分国家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仅供参考。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建议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调查。
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动物防疫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在进行动物防疫工作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下面就我所调研的情况进行汇报。
一、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在对各地动物防疫工作进行调研后,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农民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意识不强,防疫知识了解不足;其次,一些地区的动物防疫设施和设备陈旧,无法满足防疫工作的需要;再者,部分地区的动物防疫监测体系不健全,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二、问题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宣传力度不够主要是由于宣传渠道单一、宣传内容单一,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其次,设施和设备陈旧主要是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技术更新,需要加大对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力度;最后,监测体系不健全主要是由于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的滞后,需要加强对监测技术的培训和引进先进技术。
三、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首先,加强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开展防疫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的防疫意识;其次,加大资金投入,进行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更新,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最后,加强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提升监测体系的水平和能力。
四、工作展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防疫意识;加大对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力度,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加强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提升监测体系的水平和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动物防疫工作的改善和提升。
总之,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动物防疫状况调研报告

动物防疫状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动物疫情的防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疫情对于人畜共生的社会而言,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觑。
为此,我们对动物防疫状况进行了调研,旨在探究动物防疫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结果1. 动物疫情频发据统计,近年来,动物疫情频发,主要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疫情。
其中,禽流感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动物疫情,对人类也有一定的威胁。
此外,口蹄疫和猪瘟的出现也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 防疫措施欠缺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农户对于动物防疫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防疫措施。
一些农户在防疫方面,仅简单采取像勤换饮水、食物之类的基本措施。
而严格的隔离、检测、消毒等科学防疫手段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3. 动物防疫管理薄弱在农村地区,许多养殖自然环境条件差,养殖条件较差,且缺乏相应的职业培训和安全保障措施,养殖人员对防疫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也较低。
同时,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防疫管理工作薄弱,导致一些非法运输和交易仍在存在。
二、问题分析1. 农民意识不够在动物防疫方面,农民对于防疫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认知还需要加强。
由于很多养殖户不了解预防动物疫情的重要性及科学方法,导致防疫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疫病的防控难度加大。
2. 环境卫生状况差一些农村地区在环境卫生方面的条件较差,难以保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以及防疫设备设施的维护,从而使疫情防控面临困难。
3. 政策、法规缺失在现有法规与政策上,对动物防疫的管理条例和规范并不严格,难以让疫情有一个全面、有力的制约。
同时,一些地方的制度不成熟,导致管理上出现疏漏,资源浪费以及卫生防疫工作没有得到有效推进行动。
三、解决方案1. 强化政策和法规的管理,完善制度政府部门应当出台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督促和规范农户在防疫设备设施、防疫知识等方面的投入和管理,以及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疫情的蔓延和增大。
2. 加强防疫科技培训对农民普及防疫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掌握科学的防疫技能,以保证动物卫生防疫的有效检测,切实达到预防疫情的效果。
动物疫病防控调研报告

动物疫病防控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动物疫病在我国的发生频率和范围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动物疫病的防控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
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动物疫病的研究进展和防控经验;选择了几个重点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疫情发展情况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病频率高,不同种类的动物都有可能感染疫病。
二是发病范围广,不仅在农村地区发生,也在城市地区有一定的发生率。
三是疫情的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生疫情,往往很快就会蔓延到周边地区。
四是疫情的危害程度大,不仅对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还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2.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针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养殖管理、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等。
通过调研发现,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监测和报告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疫情的发现和报告存在滞后的情况。
二是养殖管理水平不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养殖行为,增加了疫情的发生风险。
三是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疫苗的效果和使用率。
四、调研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的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体系,提高疫情的发现和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加强养殖管理,加强养殖场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减少疫情的发生。
3.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增加对动物疫病的疫苗研发投入,加快疫苗的推广和使用,提高疫苗的效果和覆盖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YT-FS-6753-38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针对xx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笔者就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10条对策建议。
旨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
一、概况xx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24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是四川三大牧区之一。
全州辖17个县市620个乡镇3843个村,总人口430万。
据XX年统计:全州大牲畜存栏178.27万头,出栏42.51万头;猪存栏489.23万头,出栏570.41万头;羊存栏547万只,出栏385.91万只;禽存栏1578.22万只,出栏2268.69万只;肉类总产量60.69万吨;牧业产值119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49.3%。
全州有17个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62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3843个村防疫室,共有动物防疫人员5524人(县级320人,乡级1304人,村级3900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488人,占8.8%;中专或高中人员1431人,占25.9%;初中及以下人员3605人,占65.3%。
二、现状。
1、畜牧标准化养殖情况全州有规模养猪户9087户,存栏86.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17.7%;规模养羊户24958户,存栏123.5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2.58%;规模养牛户14462户,存栏10.27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5.0%;奶牛养殖小区3个,存栏0.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85.2%;规模养鸡户9090户,存栏142.8万只,占全州存栏数的12.0%;规模养鸭户3911户,存栏158.2万只,占全州存栏数的37.8%。
由于历史、经济的原因,全州畜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畜禽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以家庭散养为主,给动防工作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2、动物疫病预防情况长期以来,全州动物防疫人员在上级党政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的强制免疫和羊痘、牛出败、猪链球菌病、马传贫、鸡新城疫、猪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等常见、多发病的计划免疫及疫情监测工作,使各种疫病的常年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5%、0.5%、5%以下,确保了动物重大疫病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的良好局面,为全州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但随着国内外人畜共患病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病不断增加,防疫工作量成倍增长,动防工作如履薄冰。
3、动防体系建设和机制运行情况为了建立健全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的技术支持体系,XX年我州成立了“xx州动物产品安全监测检验中心”,承担全州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并于XX年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认可和认证,是中国西部唯一获得双认证的市(州)级实验室。
但由于设备陈旧,检测范围窄,不能满足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需要。
长期以来,各级动物防疫组织紧紧围绕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隔离与无害化处理、动物疫病防控物资的组织供应开展工作,为全州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显著成绩。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后的乡及以上防疫机构和人员经费已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村级防疫员的收入主要靠中央下拨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解决,基本没有任何服务性或经营性收入。
截止XX年,国家已对全州17个县级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投资,并对33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了新建或改建。
但由于冷链体系建设投入不足,疫苗的有效保管存在较大问题,给确保免疫质量造成隐患。
4、强制免疫疫苗的补助政策落实情况XX年以来,国家陆续将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纳入强制免疫的范围,并将经费列入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疫苗的组织供应由省畜牧食品局统一招标采购后按计划下发到各市(州)。
国家现行的强制免疫疫苗的补助政策,对全国、特别是对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由于强制免疫的病种较少,加之危害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动物疫病不断发生,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5、畜禽扑杀补助政策的落实情况XX年以来,我州多次发生动物疫情,农业部和省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扑杀补助经费。
但由于中央的扑杀补助标准较低,加之地方的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满足畜禽扑杀后恢复生产的最低成本,养殖户对现行的扑杀政策及补助标准较难接受。
6、基层防疫员工作补助政策落实情况由于我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地防财政十分困难。
XX年以前除安宁河谷地区经济条件较好的部分县市配备有部分村防疫员外,其它县基本没有配备村防疫人员,且配备的村级防疫人员也仅在春、秋两防期间临时聘用,劳务费由乡镇人民政府承担。
XX 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国务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全州17个县市认真按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每村聘请了1名动物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指导下,协助做好本村动物免疫注射、消毒和疫情观察等工作,各县市视其财力情况给予村级组织一定补助。
XX年,中央安排给我州730万元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专项补助经费。
为了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xx州财政局、畜牧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管理使用实施方案》,要求严格财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以实现调动广大基层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但由于经费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全州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步履维艰。
7、动物疫情监测工作实施情况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是为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的关键措施。
XX年以来,农业部、省畜牧食品局每年下达给我州动物疫情监测经费10万元左右,xx州人民政府每年将动物疫情监测经费1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
但由于大部分县财政困难,无力解决动物疫情监测经费和实验室运行经费。
除西昌市外,其它县的动物疫情监测工作由xx州动物产品安全监测检验中心承担。
导致大部分县的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项目所建的实验室设备闲置,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三、对策建议1、完善强制免疫疫苗补助经费的政策,将疫苗(包括免疫耳标)补助经费实行动态管理,按享受补助政策地区三年的畜禽平均饲养量和强制免疫病种核定补助经费,一定3-5年不变,分别列入国家和省级财政预算。
各地每年根据实际畜禽饲养量及时采购防控物资,结余资金转入下年使用,当年经费不够的由地方财政负担或在结余资金中列支。
使防控物资的采购和供应能够及时、准确、真实,从而避免错过最佳的免疫季节,防止物资浪费或不足。
2、提高畜禽扑杀补助标准,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牛的补助标准应该提高到每头XX-5000元、奶牛的补助标准每头5000-8000元、猪的补助标准每头1000-XX元、羊的补助标准每只500-1000元、禽的补助标准每只30-50元才能满足畜禽扑杀后恢复生产的最低成本,建议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中央和省8:2的比例分担。
3、提高动物疫情监测补助经费。
随着国内外人畜共患病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病不断增加,监测病种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大,而国家和省每年安排的监测经费如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动物重大疫情监测之需要,特别是全州大部分县的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项目所建的实验室因无法解决运行经费而导致设备闲置,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因此,国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动物疫情监测经费和实验室运行经费的补助政策,为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4、提高基层防疫员补贴标准。
我州共有村级防疫员3900人,人平服务面积15.38平方公里,人均年防疫畜禽1.55万余头(只)。
XX年,国家下达给我州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专项补助经费730万元,如全部用在村级防疫员的工作补贴上,人平年仅1870元,其收入与目前的动物疫病预防和疫情观察任务存在严重差异,根本无法满足常年的动物疫病预防和疫情观察工作之需要。
建议国家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实行中央和省8:2的比例分担,同时把村级防疫员依法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彻底解决其后顾之忧,确保队伍稳定。
使村级防疫员能常年坚守工作岗位,从而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强化动物疫情观察,做到动物疫情、尤其是重大动物疫情早发现、快诊断、严处理、少损失。
5、扩大强制免疫病种的范围。
建议把狂犬病、鸡新城疫、羊痘、猪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等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列入强制免疫范围,其疫苗经费按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强制免疫病种的补助渠道施行。
6、把消毒工作列入强制范畴。
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关键措施,是简单、易行,省时、省力、最实用的群防群控手段,其与免疫接种同等重要,尤其是消毒药的非特异性和广谱灭菌(毒)特点和作用更优于免疫接种。
国家要制定完善的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政策,把消毒工作纳入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的强制范畴。
具体办法按畜禽饲养量测算消毒药用量,采取中央补助消毒药经费、养殖户投工投劳的方式,真正把动物重大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农业部应尽快会同财政部制定对在动物预防和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及因依法实施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急死亡的补偿标准和办法。
并制定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将动物预防和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的补偿经费按8:2的分担比例列入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急死亡的补偿资金由疫苗生产企业和地方按6:4的比例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