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

合集下载

唐山遵化清东陵简介

唐山遵化清东陵简介

唐山遵化清东陵简介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
皇帝——雍正的陵墓。

清东陵距北京290公里,西距承德120公里,是一处气势宏伟、布局严整、建筑精美的大型皇家陵园。


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耗时近五十年才完工。

陵寝共占地一百二十多万平方米,建筑面
积八十三万平方米,共有大小坟包二百八十多座。

如今的清东陵
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东陵始建于雍正十
二年(1734年),是雍正皇帝为他的父亲孝恭仁皇后所建。

孝恭
仁皇后,就是赫赫有名的孝圣宪皇后。

她于雍正二年(1724年)农历二月二十六日去世,年仅三十四岁。

当时她只有二十四岁,
被封为淑嘉皇贵妃。

孝贤纯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她死
后康熙皇帝非常悲痛。

于是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在东陵
为她建造了陵寝。

东陵陵墓群坐北向南,包括:裕陵、景陵、泰陵、昌陵和康熙帝的裕陵地宫,以及其配陵、妃园寝和公主府等。

—— 1 —1 —。

中国古代建筑:清东陵

中国古代建筑:清东陵

定东陵
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 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现 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
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 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 陵区中心轴线上的孝陵神道相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系,其统绪嗣承关系 十分明显,表达了瓜瓞绵绵、生生息息、江山万代的愿望。
孝陵神路
陵寝建筑
(二)裕陵地宫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其地宫由九券四门 构成,进深54米。从第一道石门开始,所有的 平水墙、月光墙、券顶和门楼上都布满了佛教题 材的雕刻,如四大天王、八大菩萨、五方佛、二 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及三万多字 的藏文、梵文经咒。刀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 腻,造像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被誉为“石 雕艺术宝库”和“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是研 究佛学和雕刻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在中国已发 掘开放的陵寝中像这样的地宫,只此一例。
陵寝格局
清东陵布局图
陵寝建筑
(一)孝陵神路 孝陵神路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 北到昌瑞山下的宝城、室顶,沿朝山、 案山、靠山的三山连线,将孝陵的数 十座形制各异、多彩多姿的建筑相贯 串,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序列层次丰 富、极为壮观的陵区建筑中轴线。孝 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长的神路,也是最 壮观、最富艺术性的神路。
清东陵是中国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 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文化、 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 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清东陵简介
清东陵

清东陵 十三陵

清东陵 十三陵

清东陵十三陵清东陵清东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境内,是清朝第二位皇帝康熙和第四位皇帝雍正的合葬陵墓,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寝之一。

下面将分别从历史背景、建筑结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历史背景清东陵始建于1730年,历时18年才完工。

康熙皇帝于1722年逝世后,由其四子雍正继位,为了纪念父亲和母亲孝庄太后,在北京西北部选址修建了这座陵墓。

清东陵是清朝十三陵中最晚修建的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由两位皇帝合葬的陵墓。

建筑结构整个清东陵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由前殿、中殿、后殿和宫城、神道组成。

神道长约7公里,两旁种植着松柏树,石狮子、石马和铜鹤等各种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进入宫城后可以看到配殿、神厨、御花园等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后殿,也称“大宝殿”,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

大宝殿高达33.5米,面积达到了3,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质建筑之一。

其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各种图案和雕刻精美绝伦。

文化内涵清东陵不仅是一座皇家陵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清东陵中可以看到许多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如石狮子、石马、铜鹤等动物形象,以及对天文、地理知识的运用等。

此外,在清东陵中还可以看到许多有关孝道和忠诚的故事和传说,如孝庄太后为了纪念已故丈夫而亲自监修陵墓等。

十三陵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是明朝和清朝皇帝及其配偶和嫔妃们的合葬陵墓群。

下面将分别从历史背景、建筑结构、旅游景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历史背景十三陵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清朝嘉庆年间完成。

共有13座陵墓,其中明朝建造了3座,清朝建造了10座。

这些陵墓分别为:昭陵、定陵、思陵、景陵、神路、东陵、慈禧太后之墓、西泰山皇家园林、新建的光绪皇帝和隆裕太后之墓等。

建筑结构十三陵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80平方公里。

每个皇帝的合葬陵墓都由前殿、中殿和后殿组成,前殿是供奉牌位和祭品的地方,中殿是用来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后殿则是供奉皇帝灵柩的地方。

河北的清东陵导游词

河北的清东陵导游词

河北的清东陵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北的清东陵,我是今天的导游,非常荣幸能为大家介绍这座宏伟的皇家陵寝。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 30 公里处,占地 80 平方公里。

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清东陵的修建始于顺治十八年(1661 年),历时 247 年,陆续建成217 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 15 座陵园。

埋葬着 5 位皇帝、15 位皇后、136 位妃嫔、3 位阿哥、2 位公主共 161 人。

咱们先来说说顺治皇帝的孝陵。

孝陵是清东陵的主陵,也是清东陵中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座陵墓。

顺治皇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陵墓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孝陵的神道长达 5600多米,沿途排列着众多的石像生,这些石像生雕刻精美,形态各异,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雕刻工艺。

再看看康熙皇帝的景陵。

景陵的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康熙皇帝在位 61 年,功绩卓著,他的陵墓也充分体现了他的尊贵地位。

景陵的神道与孝陵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神道体系。

乾隆皇帝的裕陵那也是相当壮观。

裕陵的地宫雕刻精美绝伦,堪称地下艺术宝库。

地宫内的墙壁、石门上都雕刻着精美的佛教图案和经文,展示了乾隆皇帝对佛教的尊崇。

还有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慈禧太后在晚清时期掌握着实际的权力,她的陵墓修建得极为奢华。

定东陵的建筑工艺精湛,装饰华丽,彰显了她的权威和地位。

清东陵的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陵寝的严格规制和等级制度。

从陵园的布局到建筑的细节,无不展现出皇家的威严和尊贵。

这里的每一座陵墓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比如,陵墓的选址就十分讲究风水,背靠昌瑞山,面临金星山,左右有砂山环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风水宝地。

而且,清东陵的建筑融合了满汉文化的特色。

在建筑风格上,既有满族的豪放大气,又有汉族的精致细腻。

比如,宫殿的屋顶采用了满族传统的琉璃瓦,但在建筑装饰上又融入了汉族的传统图案和文化元素。

唐山清东陵简介

唐山清东陵简介

唐山清东陵简介唐山清东陵,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是清朝帝王及其妃嫔们的陵墓群。

作为中国古代皇家陵园的典范之一,唐山清东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旅游景区之一。

下面是关于唐山清东陵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唐山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境内,距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海关仅30公里。

清东陵始建于公元1661年,随后历经多次扩建和修复,共有清朝皇帝、皇后和妃嫔14人被葬于此。

清东陵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皇家陵园的瑰宝。

二、建筑布局和特点清东陵占地面积约86.9平方公里,由神道、大成门、穿堂、宝城、大宁殿、宝应门、永陵、慈禧陵等主要建筑组成。

其中,神道是陵园的主轴线,两旁种植着参天古松和挂满红灯笼的红杉。

大成门是陵园的正门,双柱三坊式建筑,极具气势。

穿堂是连接大成门与宝城的重要通道,其墙壁上绘有壁画,展现了清代皇族的生活场景。

宝城是陵园的核心区域,类似于皇宫,主要有大宁殿、宝应门和永陵等建筑。

大宁殿是皇帝延陵祭祀的场所,宝应门是大宁殿的门楼,永陵则是皇帝和皇后的合葬之处。

慈禧陵则是慈禧太后和西太后的合葬陵墓,与永陵相距不远。

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唐山清东陵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细腻的雕刻艺术而闻名。

陵园内的石刻、壁画、神道松、斋堂、院门等处处彰显了清代皇家建筑的气派和精湛的艺术水平。

清东陵的建筑布局和装饰风格沿袭了明代宫廷建筑的传统,同时吸收了西方建筑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风格。

陵园内的壁画绘制精美,内容丰富,是研究清代宫廷生活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此外,唐山清东陵还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石刻,其中包括门楼碑刻、墙壁刻花、石狮子等,为研究中国石刻艺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旅游价值和保护现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清东陵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

陵园内的建筑、壁画和石刻等文化遗产,展现了清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唐山清东陵简介

唐山清东陵简介

唐山清东陵简介
唐山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是清朝康熙皇帝的陵墓之一。

康熙皇帝
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统治期间实行多种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东陵是清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墓之一,占地面积宽阔,规划布局严谨,建
筑风格独特。

陵墓主要包括神道、宫殿、祭坛、墓道、墓室等建筑,整体设计精美,体现了古代建筑的高超工艺和宏伟气势。

清东陵的建造历时多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体现了清朝皇帝的地位和威严。

陵墓内的墓室保存了康熙皇帝及其皇后的灵柩,以及许多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清代皇家的生活和文化。

清东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陵墓
周围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同时,清东陵也是中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总的来说,唐山清东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它不仅是清朝皇帝康熙的陵墓,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古代皇家生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前往清东陵参观,不仅可以感受古代皇家的气派和庄严,也能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文化之旅。

清东陵定陵简介

清东陵定陵简介

清东陵定陵简介
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是一座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也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北距北京230公里,南距河北遵化8公里。

始建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到清
康熙帝的玄烨时达到鼎盛,前后历时七十余年。

清东陵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东陵由皇帝陵、皇后陵、妃园寝、皇子公主陵墓等组成,占地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清东陵依山而建,共分五个区:陵区、祖坟区、宫殿区和祭坛。

清东陵的建筑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即神道区、陵寝建筑区、陵寝门景区和陵园生活区。

清东陵的神道由石牌坊、石望柱、石华表和石象生等组成。

神道的建筑有:“御路”和“二门”两部分。

“御路”是指神道两旁的石牌坊,是皇帝祭天或祭地时所用的石碑,一般在陵前东西两侧分列。

—— 1 —1 —。

清东陵简介

清东陵简介

清东陵简介清东陵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境内的一座皇家陵园,是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帝(愛新覺羅·福臨)及其妃嫔的安葬之地。

自1994年起,清东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 建筑概述清东陵的建筑群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前山、中山和后山。

整个陵园占地面积约8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皇家陵园之一。

1.1 前山前山位于整个陵园的最南端,是进入陵园的主要入口。

其中最显眼的建筑是丰碑亭,这座巍峨的石亭镶嵌着清朝历代皇帝的题词,展示了清朝帝王的威严与庄重。

此外,还有一座大型的神道石桥——景山桥,横跨在以碧霞、秋水两座山峰之间,是通往中山的主要通道。

1.2 中山中山是清东陵建筑群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拜殿、宫殿和墓地。

拜殿是供奉顺治帝和妃嫔牌位的地方,气势庄严,是古代文化艺术的杰作之一。

宫殿则是用于举行仪式和接待宾客的场所,建筑风格优美典雅。

墓地是顺治帝及其妃嫔的安葬之地,其中顺治帝陵墓最为庄重,墓前还有明、清两代天下第一石——男善石和女善石。

1.3 后山后山是清东陵陵园的背部,是一片优美的自然风景区。

这里山水相依,景色宜人,是休闲散步和观赏自然风光的绝佳场所。

后山还有一座独特的建筑——环球山庄,是清朝皇帝游玩娱乐的地方,建筑风格深受西方影响,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

2. 历史意义清东陵作为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是清朝皇家陵墓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的典范。

在清东陵的建设过程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满族特色,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于传统礼制的重视。

这些建筑和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家建筑工艺的最高水平,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重要文物。

此外,清东陵还是研究清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陵墓内的牌位、墓志铭以及附属建筑的研究,可以了解清朝的宫廷制度、皇帝的生平事迹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

3. 旅游景点清东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红门:清东陵的总门户。
顺治帝:孝陵
石像生
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 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 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 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 站坐鋑猊各1对、站坐狮子 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 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 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 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 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 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 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 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 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 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寝中规 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
清慧陵
• 清惠陵是清穆宗爱新觉罗· 载淳(同治帝) 和阿鲁特氏孝哲毅皇后(嘉顺皇后)的陵 寝,位于景陵(康熙帝)东南三公里处的双山 峪,是整个清东陵陵区最东侧的一座陵寝。 目前仍在整修中,不对外开放。该陵虽是 清晚期营建的皇帝陵,但所用木料均为铁 力木,木质坚硬,俗有“铜梁铁柱”之称, 大小木构架至今保存完好。
丹陛石
• 以前,常人不能在丹陛石上走,只能从它 的两侧走,因为它是帝王权力的象征。 • 丹陛石的选材精良,制作精细,设计也有 一定的套路。丹陛石一般长2米以上,宽1 米左右,被建在宫殿前主路上。石头上刻 有不同的花纹,有祥云、寿山等。慈禧的 陵寝前著名的丹陛石,象征中国古代女人 至高无上权利的“凤在上龙在下”的丹陛 石。
总结
• 清东陵是中国封建黄陵的集大成者,是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综合体现 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 学、景观学、丧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 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 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 文化遗产。
慈 禧 陵 丹隆 陛பைடு நூலகம் 石殿 前 的
位于慈禧陵三大殿内的金龙和玺彩画
昭西陵
• 昭西陵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 后--孝庄文皇后的陵寝。该陵座北朝南,建筑布局由南往 北依次为:下马牌、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 隆恩门、三座琉璃花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 陵寝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为 地宫。陵寝前东侧建有制作祭品的神厨库。同清代其他皇 后陵相比,昭西陵建筑规制非常独特:⒈其它陵园的隆恩 殿均为歇山顶,而昭西陵隆恩殿是庑殿顶。⒉其它陵寝隆 恩殿前仅一道门户,而昭西陵却建有两道门,相应地陵园 也构筑了内、外两道围墙。⒊陵前未开挖马槽沟,未建三 孔拱桥。 孝庄文皇后是葬在东陵内辈分最高的人。后 世子孙对她非常尊重。每次皇帝到东陵,都要先到这里拜 祭,然后再去其它陵园。
孝陵神路
七孔桥
拱形桥在石桥中是等级最高的一种。七孔拱 桥在清东陵只孝陵有一座。桥长110米,两侧 安设石栏板126块,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 远观似长虹卧波,雄伟壮观。
景陵
• 景陵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 玄烨的陵寝,位于清孝陵东侧1 公里处。该陵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十日动工, 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工。 景陵北依昌瑞山,建 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 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 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这 些大大小小的建筑以一条宽9.70米的神路贯穿成一个完整 的序列,该神路南与孝陵神路衔接,北端直达宝城,弯环 如龙,盘曲有情。 景陵是清五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 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建筑规模总体上是 以孝陵为蓝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创。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 双碑;石像生缩减为5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等。
石牌坊
仿木结构形式,五间六 柱十一楼,面阔31.35 米,高12.48米,全部 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 夹杆石的顶部圆雕麒麟、 狮子,看面分别浮雕云龙、 草龙、双狮戏球等图案。 梁枋上雕刻旋子彩画。折 柱、花板上浮雕祥云。斗 拱、椽飞、瓦垅、吻兽、 云墩、雀替均为石料雕制, 做工细巧,刻技精湛,历 经数百年毫无走闪之迹, 像这样高大精美的石牌坊, 在国内已不多见。
咸丰:定陵
乾隆帝:裕陵
• 乾隆的黄陵,工精料美,富丽堂皇,雄伟 与豪华程度已不必多言。他陵前神路上石 像生的数量设置了八对,超过了康熙的景 陵,比康熙帝多了麒麟、骆驼、狻猊各一 对。陵寝门前的玉带桥的奢华与精美,在 历代黄陵中可谓独树一帜了。
裕陵圣德神功碑亭
重檐歇山式建筑,黄琉璃瓦覆顶,厚重的墩台四 面各辟券门。亭内高6.64米的两统石碑分别竖立 在两只巨大的石雕龙跃之上,东碑刻满文,西碑刻 汉字。碑文由仁宗嘉庆皇帝撰写,文字由清代著名 书法家、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亲书。此 碑至今保存完整无损,字迹清晰。亭外广场四角各 竖一根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华表。每根华表由须弥座、 柱身、云板、承露盘和蹲龙组成。柱身上雕刻着一 条腾云驾雾的蛟龙,屈曲盘旋,奋力升腾,寓动于 静,栩栩如生。八角须弥底座和栏杆上亦雕满了精 美的行龙、升龙和正龙,一组华表上所雕的龙竟达 98条之多。
清东陵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 记载着或辉煌或衰败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传承 着或动人或神秘的故事。入关第一帝顺治,开创 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文武兼备的十全老人乾隆, 辅佐圣、世二祖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两 度垂帘听政的慈安、慈禧,给人以扑朔迷离的香 妃,还有咸丰、同治……这些曾主宰过国家命运, 在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的人物, 如今都长眠于此,任由自然的洗礼,历史的评说。 清东陵以她无可辩驳的魅力,以她重要的历史、 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 为国级AAAA级旅游景区。
裕陵地宫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其地宫由九券四门 构成,进深54米。从第一道石门开始,所有 的平水墙、月光墙、券顶和门楼上都布满了佛 教题材的雕刻,如四大天王、八大菩萨、五方 佛、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及 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刀法娴熟精湛, 线条流畅细腻,造像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 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庄严肃穆的地下 佛堂”,是研究佛学和雕刻艺术难得的实物资 料。目前在中国已发掘开放的陵寝中像这样的 地宫,只此一例。
清 东 陵
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 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战地78平方公 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 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 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 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 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 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 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 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 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 宏的清东陵。
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在580多单体 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 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 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 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 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 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慈禧陵三 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 石雕匠心独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