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短命同治惠陵(含100余幅照片及详解)
解说词:清东陵密码

解说词:清东陵密码清东陵密码(一)清东陵之最清东陵具神秘色彩。
用清宫档案揭开面纱,还原真实的清东陵,—是最具震撼力的内葬人物。
我国有许多帝王陵寝,这儿是我们熟悉的五位皇帝,有…自治、康熙、乾隆、咸丰与同治。
其中最有名的有康熙大帝,千古一帝。
他的丰功伟绩如数家珍。
他不仅功绩显赫,而且特善良,曾两次丧葬制度改革:其一是禁止殉葬,这是人性化的;其二是决定废除火化,因为这个残忍。
他的陵寝却发生过几件事,他的景陵却是应急的工程,建筑非常简单。
当时国家应该有钱,可是却如此简约。
再者大火多次意外:隆恩殿被烧了,第二次是雷击起火,大碑楼被烧了,第三件事是雍正忤逆了他,本应该在东陵营建陵寝,雍正却去了河北易县,建了西陵。
第四件事是1945年被盗,用炸药炸开,珍宝被洗。
乾隆是我们熟悉的天子,这人在中国古代帝王中,至少有两个之最,一是寿命最长,∞岁;二是掌实权最久,达到63年四个月。
而且乾隆处在康乾盛世的巅峰,可是有几个想不到,风水在当时看来就有间题,这是大是大非的间题,好的能给国家带来好处,所以没风水,宁愿不建。
再者出现渗水现象,在乾隆十七年,乾隆亲眼所见,水漫过石床。
他怎么回应呢?三是裕陵存在严重的质量间题。
乾隆刚刚去世,大臣汇报,裂纹就出现了。
这就表明危险了。
1928年炸开了地宫,乾隆的头骨被炸开了,竟然有女尸没腐烂。
这是奇怪的事。
有两个女人有名,一是庄妃孝庄皇太后,历经五朝,对清初的政治等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昭西陵,是皇太极的妻子,怎么葬在这儿呢?她为什么葬在围墙外面呢?孝庄自己解释是,“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
”留恋儿孙,不去东北,与儿孙葬在一起。
这个理由并不充沛。
更多地相信的是,她没颜面回东北与丈夫合葬。
另一个是慈禧太后,出身不高,也不漂亮。
但是儿子做了皇帝,她垂帘很久,把陵建得奢华,大殿天花板上到处铺满黄金,达到四千五百九十二两。
金碧辉煌呀。
慈禧陵家华远远超过皇帝陵。
她是怎么实现的呢? 东陵第二最是最精彩的建筑。
历代皇陵之清陵

历代皇陵之清陵清代皇陵⼀共有⼗⼆座,葬在辽宁的有两座皇陵,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前者葬在沈阳东郊,后者葬在北郊。
除此以外,在辽宁抚顺市新宾县葬有爱新觉罗家族历代祖先的永陵。
以上三座陵墓被称为盛京三陵。
清朝⼊关以后的有⼗位葬在了清东陵或者清西陵,其中末代皇帝溥仪葬在了华龙皇家陵园。
⼀、清永陵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脚下,座落在呼兰哈达(满语,汉译烟筒⼭)下,苏克素浒毕拉(满语,汉译鱼鹰河,今称苏⼦河)北岸,尼雅满⼭岗(今称启运⼭)南麓。
陵内葬有努尔哈⾚的六世祖猛哥帖⽊⼉(追封肇祖原皇帝)、曾祖福满(追封兴祖直皇帝、祖⽗觉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亲塔克世(追封显祖宣皇帝)等⼈的墓地陵园。
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98年),后⾦天聪⼋年(1634年)称兴京陵,清顺治⼗六年(1659年)尊为永陵。
从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
清永陵主要特点是“坐北朝南、神道贯穿、居中当阳,中轴不偏。
”永陵选择在启运⼭南麓背风朝阳,窝风藏⽓的龙脉正⽳之前营造宝⿍正殿。
清永陵在建筑形制、布局、造型、⼯艺上都有⾃⼰的建筑特点和艺术特⾊。
建筑布局是:⼀、左右对称,彼此呼应,均衡布局主次分明;⼆、经纬组合,⾼低错落,逐级升⾼,对⽐衬托;三、前朝后寝,⼆⽅⼀园,南北排列,三进院落。
2004年被列⼊世界⽂化遗产名录。
门票价格⽬前是48元。
⼆、清福陵清福陵,⼜称沈阳东陵,位于沈阳东郊的东陵公园内,是清太祖努尔哈⾚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称东陵,为盛京三陵之⼀。
福陵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1636年定名为“福陵”。
陵墓到顺治⼋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在康熙和乾隆年间⼜有增建。
清福陵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南⽽北渐次升⾼。
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关后建造的陵寝。
清福陵地处于沈阳市东郊⼆⼗⾥的天柱⼭上,整个占地⾯积为19.48万平⽅⽶。
【优质文档】清东陵地宫图片-范文模板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清东陵地宫图片篇一:清东陵—文宗咸丰定陵全面讲解(含全部图片40余幅)清东陵前言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昭西陵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顺治孝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孝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孝东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孝惠章皇后与孝东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陵-清东陵

世界⽂化遗产;明清皇陵-清东陵1.列⼊的理由:●意义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园之⼀,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的昌瑞⼭下,在这⾥共建有15座陵寝(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纪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埋葬帝、后、纪及皇⼦、公主等共161⼈。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体系最为完整、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中华民族具有“敬祀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历来⼗分重视对死者的安葬和祭祀,这不仅是为了缅怀和纪念,也借此祈求祖先对后世的荫护。
作为封建统治者则将其作为关乎国祚盛衰、帝运长短的要⼯重典来对待。
到了清代,更把这种理念推向了⾼峰。
在陵寝的选址和规划设计中,充分运⽤了中国传统的风⽔理论,着⼒体现“天⼈合⼀”的宇宙观,将⼈的精神融铸于⼤⾃然之中,造成⼀种崇⾼、伟⼤、永恒不朽的意象。
在建筑规模和建筑质量上,则⼒求做到恢宏、壮观、精美,以体现皇权⾄上的思想,炫耀皇家的⽓派和威严,从⽽成为皇权物化的表征。
作为清代皇家陵园之⼀的清东陵正是这⼀传统⽂化的不朽载体。
清东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乎与清王朝相始终,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清东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类的⽂化遗产。
●⽐较分析陵寝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陵寝的规制因受当时社会思想、经济实⼒、帝王意识、审美标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具特⾊。
西周以前,多为⽊椁⼤墓,地⾯不封不树;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秦汉时期的帝王陵寝,封⼟形状多为覆⽃式,并以营造豪华扩室和堆筑⾼⼤封⼟为这⼀时期的特⾊;以李世民的昭陵为代表的唐朝陵寝,因⼭为陵,在⼭腰开凿墓室,展现了⼤唐盛世的风貌。
五代⼗国和两宋时期,因战争频仍,国⼒颓弱,陵寝规制相对缩减;元朝帝王死后则实⾏深葬,地表不留任何痕迹。
为什么清东陵建在了风水宝地,后来的皇帝依然短命?

为什么清东陵建在了风水宝地,后来的皇帝依然短命?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
整个皇陵陵区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
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远眺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修建之前,曾经选派各路风水官员前来查看,在给皇帝的奏折中,风水管员这样称赞清东陵的风水:山脉自太行来,重岗迭阜,凤翥龙蟠,嵯峨数百仞。
前有金星峰,后有分水岭,诸山耸峙环抱。
左有鲇鱼关、马兰峪,右有宽佃峪、黄花山。
千岩万壑,朝宗回拱。
左右两水分流浃绕,俱汇于龙虎峪,崇龙巩固,为国家亿万年钟祥福地。
民国二年(1913年),文人陈诒重曾将所见到的清东陵陵园景色有精彩的描述:初至,从龙门口入,两崖壁立,一泓泠然,绝水而驰,溅沫如雪,水侧春草膴茂,夹毂送青。
更前,则群松蔽山,苍翠弥望,寝殿黄瓦,乍隐乍见,于碧阴之中。
好风徐来,清香满袖,清肃之气,祛人烦劳。
建成以后,清东陵埋葬的皇帝分别为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清东陵的格局入关第一帝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余皇帝陵寝则以孝陵为中轴线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依山势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
各陵按规制营建了一系列建筑,总体布局为''前朝后寝''。
“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每一座陵寝建筑中。
清东陵金星山孝陵以金星山为朝山(陵寝正前方所对之山),以影壁山为案山(墓穴与朝山之间的小山),以昌瑞山为靠山(陵墓后靠之山),三山的连线即为孝陵建筑的轴线。
由于金星山、昌瑞山之间的距离长逾8公里,营造者设置了一条长约6公里的神路(专供棺椁、神牌通过的甬路),将自石牌坊(用石料构筑的牌楼,是陵区入口的标志物)至宝顶(地宫之上的封土)的几十座建筑贯穿在一起,并依山川形势分成了三个区段。
[整理]清东陵内葬人物
![[整理]清东陵内葬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53fd592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b.png)
清东陵内葬人物景陵:内葬圣祖康熙皇帝和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贵妃。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为入关后第二帝,在位61年,是清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出兵击退盘踞在我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城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的侵略野心。
他曾多次平定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部分上层分子分裂祖国的叛乱。
玄烨注重农业,大力治理河患,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热心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在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素有“康熙大帝”之美誉。
他本人虚心好学,多才多艺,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书法算学都比较精通。
孝诚皇后是玄烨的嫡皇后、被废黜的皇太子允礽的生母。
孝恭皇后是世宗雍正皇帝的生母。
裕陵:内葬高宗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二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是清朝中期的著名君主。
他25岁登基,在父、祖文治武功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勤于政事。
政治上,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并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屯田开荒。
在文化上,提倡汉学,编纂大量图书。
在他统治期间,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
他在位60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帝,享年89岁,是我国封建社会寿命最长、掌实权时间也最长的皇帝。
孝贤皇后是弘历的嫡皇后。
孝仪皇后是嘉庆皇帝的生母。
定陵:内葬文宗咸丰皇帝和孝德皇后。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l—1861),在位11年中,国家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逃到热河,死在避暑山庄。
孝德皇后为奕詝的嫡福晋,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惠陵:内葬穆宗同治皇帝和孝哲皇后。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是慈禧的独生子,6岁即位,卒年19岁。
案例-物质与非物质的思考清东陵

慈禧陵寝:
• 一.慈禧生平: • 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公元1835年11月29日)出
• • • • •
生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人。姓叶赫那拉氏。 17岁时选秀入宫,成为了咸丰帝的嫔妃。 22岁生下咸丰一生惟一活下来的皇子载淳。 27岁时,咸丰病逝,与慈安发动辛酉政变,实行 垂帘听政。 39岁时,同治帝亲政,两宫太后撤帘归政。 41岁时,同治帝病逝,4岁的载湉即位,与慈安实 行二次垂帘。
• • •
47岁时,慈安皇太后病逝,从此慈禧一宫独裁。 55岁光绪亲政,慈禧归政。 64岁发动戊戌政变,终止了百日维新运动,并囚 禁光绪帝,实行三次垂帘。 • 66岁向列强宣战,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 携带光绪帝逃出北京,次年返回。 •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11月15日) 病逝于北京,终年74岁。
问题:宝物下落何处呢?
旅游信息:
•
目前,清东陵15座陵园中,只开放了裕 陵和东、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处供游客参 观。 • 门票价格:截至2009年10月,清东陵门 票旺季价格分120元和150元两种,120元可以 游览重要景点(不含顺治的孝陵及祭祀典礼 表演),150元的可游览全部陵墓;60岁以上 老人,学生等半票。 • 旅游提示:由于陵墓之间距离较远,自 驾车可以进入陵区,自助游可乘坐陵内的出 租三轮车。
隆重的葬礼,最高规格的谥号:
豪华的普陀峪定东陵:
• 木绝:
金绝:
石绝:
慈禧的陪葬:
• 两份截然不同的慈禧陵地宫 葬宝的记载: • 1.内务府薄册(官方):
• 2.《爱月轩笔记》:
到底哪个是真的呢?
• 第二种,有3个原因。
东陵大盗案:
• 1928年,爆发力震惊中外的 东陵大盗案,盗陵匪首就是臭名 昭著的军阀——孙殿英。
同治惠陵之谜

同治惠陵之谜同治即位,慈禧太后掌权。
同治活着的时候,手中没有任何权力,娶了皇后,却被慈禧活生生地分开。
他没有像其他清帝一样可以为自己死后选定万年吉地,所以今日的惠陵是慈禧在他死后一手操办的,没有按照祖先的制度葬到西陵去。
慈禧对同治和皇后有气,因而决定把惠陵规模缩小。
惠陵是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同治皇帝和皇后阿鲁特氏的合葬陵,位于清东陵境内景陵东南3公里处的双山峪山沟里。
惠陵远离昌瑞山墓葬群,陵前既无神道,又没有石人石马,与东陵的其他帝陵相比,显得十分寒酸。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咸丰帝死后,慈禧的儿子载淳继位,他就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八位皇帝同治帝,即位那年仅6岁,由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政。
三个月后,慈禧发动了宫廷政变,将八大臣诛杀、充军、革职,自己垂帘听政,掌握了朝政大权。
同治是个坐在皇帝位子上的傀儡,虽是慈禧所生,但与慈安皇后关系较为密切,这使慈禧心中十分不快。
同治18岁了,到了当政的年龄,慈禧表面上同意归政,实际上仍专权不放。
当同治皇帝大婚之时,慈禧与同治、慈安发生了分歧。
慈禧坚决要把凤秀的女儿选为慧妃,慈安却要把尚书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定为皇后,而同治采纳了慈安的意见,选择了阿鲁特氏为皇后。
慈禧心中十分不高兴,当她看到同治与阿鲁特氏情投意合,亲密无间时,就更加嫉恨,曾多次派人监视帝后的言行。
后来竟下达谕旨,不准同治与阿鲁特氏往来,使同治皇帝独居乾清宫。
同治由此郁郁寡欢,身体渐渐垮了,到19岁那年,染病夭折。
有人认为同治帝是得了性病死的,因为同治帝被慈禧所迫,没有情爱之乐,只能微服外出纵一情一婬一乐,寻花问柳。
得病以后,又被慈禧让御医当作天花来治,不久就不治身亡。
也有的人认为的确是因“心肾不一交一、元一陽一气血俱亏”而得了天花,但得病的原因与他平时微服冶游、纵欲过度有关。
还有人认为同治是被慈禧间接害死的。
阿鲁特氏来到东暖阁看望同治,慈禧马上派亲信小太监在边上偷一听两人的谈话。
当皇后向皇帝哭诉备受慈禧刁难的痛苦,同治劝她先忍耐一段时间时,慈禧太后已悄悄地进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东陵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昭西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顺治孝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孝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孝东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孝惠章皇后与孝东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康熙景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陵双妃园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陵妃园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乾隆裕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裕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裕陵妃园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道光慕陵遗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咸丰定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陵妃园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同治惠陵.. (2)惠陵 (2)惠陵妃园寝 (38)苏麻喇姑老贵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东府官房和总兵府二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同治惠陵惠陵清定陵陵区看过之后,我们去清东陵的最后一站————惠陵陵区。
接着游惠陵。
惠陵位于马兰峪镇南行通往石门方向的公路东侧。
由马兰峪南行去往清东陵售票处(南新城)途中经过一座加油站,再南行约0.8公里过一座石桥后,沿着石条砌就的古河道往东南方向走约0.5公里,就来到惠陵了。
先请看清惠陵简介:惠陵[转帖]为清穆宗同治帝的陵墓,位于清东陵东南方的双山峪。
该陵仿照定陵建造,但取消了通往主陵的神道和石像生。
起点为五孔拱桥一座,望柱一对,冲天牌楼门,神道碑亭,因穆宗无后,故碑亭内刻石碑上无“尊亲之宝”的印章。
西侧有神厨库院一座,残破异常。
北为三路三孔石桥。
桥北东西相对朝房各一座,东西相对布瓦卷棚顶值班房各一座。
正中为隆恩门,油饰全无。
门后东燎炉只存基座,东西配殿和隆恩殿坎墙不存,门窗皆无,匾额丢失,天花板支条皆被盗去。
陵寝后部与定陵皆同,但损毁严重,亟待抢修。
当初建造惠陵历时三年零一个月,共耗银436万两。
清穆宗于同治13年12月5日在养心殿逝世,年仅19岁。
地宫中还葬有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光绪元年逝世,距离穆宗病逝仅70余日,年仅22岁)。
请看图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1同治帝.jpg墓主人同治帝画像[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2惠陵图.jpg惠陵图[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3远眺惠陵.jpg远眺惠陵该陵仿照定陵建造,但取消了通往主陵的神道。
起点为五孔石拱桥一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4五孔桥.jpg五孔桥正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5五孔桥.jpg五孔桥(由东面拍一张)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6桥孔饰物.jpg桥孔饰物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7五孔桥上北望.jpg五孔桥上北望惠陵该陵仿照定陵建造,但取消了石像生。
五孔桥北面有一对雕刻精美的石望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8石望柱.jpg雕刻精美的石望柱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9望柱顶部.jpg望柱顶部望柱北面是冲天牌楼门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0冲天牌楼门.jpg冲天牌楼门(修缮中)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1牌楼门前南望.jpg牌楼门前南望,远处是黄金山沿惠陵神道中心线南望,正对着孝陵的照山黄金山。
惠陵的中轴线南向稍稍偏西一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2下马碑.jpg西侧的下马碑过了下马碑,将进入惠陵宫前广场。
北面是小碑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3小碑亭.jpg小碑亭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4谥号碑.jpg谥号碑因穆宗无后,故碑亭内刻石碑上无“尊亲之宝”的印章。
西侧有神厨库院一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5神厨库院.jpg神厨库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6神厨.省牲亭.jpg修缮中的东面神厨,东南角的省牲亭北为三路三孔石桥。
桥北东西相对朝房各一座,东西相对布瓦卷棚顶值班房各一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7三路三孔桥.jpg三路三孔桥正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8三路三孔桥.jpg三路三孔桥(由东面拍一张)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9三孔桥柱头(龙).jpg三孔桥柱头(龙)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0三孔桥柱头(凤).jpg三孔桥柱头(凤)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1西朝房.jpg西朝房正准备拍隆恩门然后进入陵寝内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突然从西朝房内走出一个人,莫名其妙地要看我的“记者证”。
我声明是一位游客,只有身份证。
此公(应该是工地的小包工头)粗暴地让我离开,并扬言要将我的像机(数码像机)内的胶卷抽出暴光云云。
唉!身为异乡客,离开是我的唯一选择了。
惠陵的拍摄就到此夭折了。
下面转帖几张图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2隆恩门.jpg隆恩门 [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3东配殿.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4隆恩殿.jpg隆恩殿[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5隆恩殿内.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6丹陛石.jpg丹陛石[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7三座门.jpg三座门[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8三座门.jpg三座门[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9石五供.jpg石五供[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0方城.明楼.jpg方城.明楼 [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1方城券洞.jpg方城券洞 [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2方城券洞.jpg方城券洞内北望 [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3月牙城.jpg月牙城[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4月牙城.jpg月牙城[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5明楼.jpg明楼[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6明楼圣号碑.jpg明楼圣号碑[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7圣号碑基座.jpg圣号碑基座[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8明楼上南望.jpg明楼上南望[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9宝顶.jpg宝顶[转帖]惠陵妃园寝看过惠陵以后,再到西面的惠陵妃园寝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