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干燥
喷雾干燥设备的原理技术

特点:载热体在系统中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 有利于节约载体热。
回收有机溶剂,防止污染大气,载热体大多使用 惰性气体(如N2,CO2等)。 流程:从干燥塔排除的废气,经旋风除尘器除去 微细粒子,然后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废气中的溶剂(或水分)冷凝 下来,除湿后的尾气经鼓风机升压,进入一个间 接式加热器后又变为热风,如此往复循环使用。
由于高温热风进入干燥室立即与(含水多的 物料)喷雾液滴接触,室内温度急降,不会 使干燥的物料受热过度,料温升高较小,因 此适宜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风与物料接触 不充分,越到底部,传热温差小,传热速率 小。
在并流系统中,最热的干燥空气与水分含量最 大的液滴接触,因而迅速蒸发,液滴表面温度 接近于空气的湿球温度,同时空气的温度也随 着降低,因此,从液滴到干燥成品的整个过程 中,物料的温度不高,这对于热性物料的干燥 是特别有利的。这时,由于蒸发速度快,液滴 膨胀甚至破裂,因此并流操作时所得产品常为 非球形的多孔颗粒,具有较低的视密度。
自惰就是指系统中有一个自制惰性气体的装置。 在这个装置中,引入空气和可燃性气体进行燃烧, 将空气中的氧气烧掉,剩下氮气和二氧化碳作为 干燥介质。
为使系统中气体压力平衡,在鼓风机出口处安装 一个放气减压装置,部分空气可排放到大气中。
适用于:有臭气发出,产品有高度爆炸性,着火 危险,通过燃烧消除掉臭气和产品粉末。
常用于压力喷雾。
对于逆流操作系统中,在塔顶, 喷出的雾滴与塔底上来的热空 气相接触,因此,蒸发速度较 并流的慢。在塔底,最热的干 燥空气与最干的颗粒接触,物 料易过热.
若干燥产品能经受高温,需要 较高的视密度时,则用逆流系 统最合适。
逆流过程中,平均温度差和分 压差较大,停留时间较长,有 利于传质和传热,热的利用率 也高。
第八章 干燥

一、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二、确定干燥介质参数的依据
一、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1、影响内扩散的因素 、
热湿传导:温度差引起的水分沿温度梯度方向扩散。 热湿传导:温度差引起的水分沿温度梯度方向扩散。 热端 冷端 内扩散形式 湿传导:湿度差引起的水分沿湿度方向的扩散。 湿传导:湿度差引起的水分沿湿度方向的扩散。 湿端 干端
第八章
8.1 干燥过程
坯体的干燥
8.2 干燥制度的确定 8.3 干燥方法
干燥的目的:排除坯体中的水分, 干燥的目的:排除坯体中的水分,同时赋予坯体一 定的干燥强度, 定的干燥强度,满足搬运以及后续工 修坯、粘结、施釉)的要求。 序(修坯、粘结、施釉)的要求。
8.1 干燥作用与干燥过程
一、坯体中水分的类型及结合形式
四、 坯体干后性质的影响因素
1)与后续工序的关系 ) 要求干坯强度高 最终含水率一定程度上决定坯体的气体率和干坯强度 水分过高会降低生坯强度,窑炉效率, ①水分过高会降低生坯强度,窑炉效率,施釉后难以达 到要求的釉层厚度。 到要求的釉层厚度。 ②水分过低则会在大气中吸湿,产生表面裂纹, 浪费干 水分过低则会在大气中吸湿,产生表面裂纹, 燥能量。 燥能量。 一定的气孔率可保证釉料能粘在坯体上 渗透性则保证施釉后坯体内外成分均匀
2、 影响外扩散的因素 、
表面水分汽化,向介质扩散。 表面水分汽化,向介质扩散。 表面水蒸气分压与介质分压差) (表面水蒸气分压与介质分压差) 相关因素:干燥介质、生坯的温度; 相关因素:干燥介质、生坯的温度; 干燥介质的流速、方向。 干燥介质的流速、方向。
3、其它因素 、
1)干燥方式; )干燥方式; 2)坯体厚度和形状 ) 3)干燥设备的结构以及坯体放置位置是否合理。 )干燥设备的结构以及坯体放置位置是否合理。
第八章干燥二、湿空气的性质(二)

主讲教师:沈吉林
8
化工原理
0.16
H
0.14
0.12
0.10
0.08
绝热饱和线 等焓线
等湿球温度线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120
温度/℃
主讲教师:沈吉林 湿空气的湿度-温度图
湿度/kg.(kg干空气)-1
主讲教师:沈吉林
4
化工原理
0.16
H
0.14
等湿线
湿度/kg.(kg干空气)-1
0.12
0.10
0.08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主讲教师:沈吉林 湿空气的湿度-温度图
5
化工原理
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 一、湿空气的湿度图(t-H图) 3、 等相对湿度线(等φ线) : 它是一组从左下角发出的曲线,在同一条相对湿度 线上都具有相同的相对湿度。φ=100%的曲线称为饱和空 气线,这时空气完全被水蒸气所饱和。饱和空气线的左 上方是过饱和区域,这时湿空气成雾状,故称雾区,不 能用来干燥物料。饱和空气线的右下方是不饱和空气区 域,这个区域中的空气可以作为干燥介质。由图中可以 看出,当湿空气的湿度一定时,温度越高,则相对湿度 百分数越低,其吸水能力越强。因此,对于干燥操作有 意义的是φ=100%饱和空气线的右下方不饱和区域。
主讲教35 1.25 1.00 2490 2460 1.35 2430 1.05
湿热/kJ.(kg干空气.℃)-1
第八章干燥四、干燥的能量衡算

干燥过程的能量衡算
热量衡算:
预热器提供的热量QP
干燥器输入的热量QD 整个干燥系统的总传热量Q 干燥器的热效率和干燥效率 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
主讲教师:沈吉林
1
化工原理
热量衡算:
连续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示意图 主讲教师:沈吉林
2
化工原理
热量衡算:
主讲教师:沈吉林
3
化工原理
热量衡算:
上式称为连续干燥系统热量衡算基本方程式
主讲教师:沈吉林
8
化工原理
热量衡算: 分析
加热干燥系统的总热量Q主要用于
加热空气 加热并汽化水分
L 1.01 1.88H 0 (t2 t0 )
W (2490 1.88t2 4.1871 )
加热湿物料
热损失 主讲教师:沈吉林
GCm (2 1 )
主讲教师:沈吉林
6
化工原理
热量衡算: 湿物料的焓的表示:
以0℃液态湿分及固体的焓为0,则以1kg 绝干物料为基准的焓:
I ' (Cs XCw ) ; C s : 绝干物料的比热 ;
C w : 水分的比热 ; Cm : 湿物料的比热 ;
' LI1 G I1' QD LI 2 G I 2 QL
干燥器
t0=20℃ W2=0.2%,θ2=60℃ Cs=3.5kJ/kg.℃
QD
解:(1)新鲜空气用量,kg/h;
X1 w1 0.03 0.03093 1 w1 1 0.03 X2 w2 0.002 0.002 1 w2 1 0.002
G G1 (1 w1 ) 1200 (1 0.03) 1164 kg / h
第八章 干燥技术

非结合水分:与物料机械形式的结合,附着在物料表面的水,具有和独立存
在的水相同的蒸汽压和汽化能力。 结合水分:与物料存在某种形式的结合,其汽化能力比独立存在的水要低, 蒸汽压或汽化能力与水分和物料结合力的强弱有关。
热干燥过程的基本流程
新鲜空气 过滤器 鼓风机 加热器
中多余的湿份。
除湿方法
机械除湿——如离心分离、沉降、过滤。 物理化学除湿——加干燥剂如硅胶、无水氯化钙、石灰等 干燥 ——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湿份汽化。除湿程
度高,但能耗大。
惯用做法:先采用机械方法把固体所含的绝大部分湿份除去,
然后再通过加热把机械方法无法脱除的湿份干燥掉,以降低
除湿的成本。
干燥分类
因此,干燥速率也是一个定值;
实际上,该阶段的干燥速率决定于物料表面水分汽化的速率、决 定于水蒸气通过干燥表面扩散到气相主体的速率。因此,又称为 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此时的干燥速率几乎等于纯水的汽化速度,和物料湿含量、物料 类别无关; 影响因子主要有:空气流速、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等外部条件。
热空 气流 过湿 物料 表面
热量 传递 到湿 物料 表面 传热过程
内部 水分 扩散 到表 面 传质过程
传热推动力:热空气的温度t空气 >物料表面的温度t物表
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 U 或干燥速度 N 与湿含量 X 的关系曲线。 干燥过程的特征在干燥速率曲线上更为直观。
干速率 U 或 N C
喷雾干燥设备
采用雾化器,将料液分散成细小雾滴,在喷雾干燥器内 直接进行干燥,并采用旋风分离器对干燥后的物料进行 回收;
内科学(第9版)第八篇 风湿性疾病 第八章 干燥综合征

内科学(第9版)
三、干燥综合征的病理
唾液腺和泪腺为代表的外分泌腺受累,表现为腺体导管扩张、狭窄及腺体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 润、小唾液腺上皮细胞破坏和萎缩。
其他外分泌腺体也出现类似表现 ➢ 如皮肤、呼吸道和阴道黏膜 ➢ 胃肠道胆小管、胰腺导管 ➢ 肾小管
内科学(第9版)
四、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 口腔干燥症: 口干、频繁饮水、进干食需水送服 猖獗龋齿、牙齿变黑及片状脱落, 唾液腺炎、腮腺炎 舌痛、干裂、舌乳头萎缩、呈“镜面舌” ➢ 干燥性角结膜炎: 眼干涩、异物感、磨砂感、 少泪,泪腺肿大、眼睑肿胀 角膜溃疡
内科学(第9版)
一、概述
(一)概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 体、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干 燥性角结膜炎和口腔干燥症,还可累及内脏器官。
(二)流行病学
估测我国pSS的患病率为0.29%~0.77%,好发年龄为30~60岁 老年人的患病率为2%~4.8% 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9~1:10
第八章
干燥综合征
作者 : 田新平
单位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点难点
掌握 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分类标准
熟悉 干燥综合征的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
了解 干燥综合征的病理、病因和发病机制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内科学(第9版) 系统表现:
第八章干燥五、干燥过程的机理

主讲教师:沈吉林
12
化工原理
三、固体物料的干燥机理
干燥过程:当湿物料与不饱和空气接触 时,X 向 X* 接近,干燥过程的极限为 X*。
吸湿过程:若 X<Xh ,则物料将吸收饱 和气体中的水分使湿含量增加至湿含量 Xh,即 最大吸湿湿含量,物料不可能通过吸收饱和气 体中的湿份使湿含量超过 Xh。
主讲教师:沈吉林
13
主讲教师:沈吉林
14
化工原理
例题分析 在常压25℃下,水分在ZnO与空气间的平衡关 系为:相对湿度 =100%,平衡含水量X*= 0.02 kg水/kg干料;相对湿度 =40%,平衡 含水量X*=0.007 kg水/kg干料;现ZnO的含水 量为0.25 kg水/kg干料,令其与25℃, =
化工原理
在干燥时,当湿物料中的含水量大于该 条件下的平衡含水量,与湿空气接触,湿物料 表面水分汽化,向湿空气中扩散,同时湿物料 内部的水分借扩散作用向表面移动并汽化;也 就是说干燥过程中,同时进行内部扩散和表面 汽化;实际上,在干燥干燥时,物料表面水分 汽化速率大于内部扩散速率,则称为内部扩散 控制,反之,则为表面汽化控制。
二、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 一定干燥条件下,水分除去的难易, 分为结合水与非结合水。
1、非结合水分:
⑴与物料机械形式的结合,附着在物料表面的水; ⑵具有和独立存在的纯水相同的蒸汽压和汽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固体干燥.

第八章固体干燥第一节概述§8.1.1、固体去湿方法和干燥过程在化学工业,制药工业,轻工,食品工业等有关工业中,常常需要从湿固体物料中除去湿分(水或其他液体),这种操作称为”去湿”.例如:药物,食品中去湿,以防失效变质,中药冲剂,片剂,糖,咖啡等去湿(干燥) 塑料颗粒若含水超过规定,则在以后的注塑加工中会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品质. 其他如木材的干燥,纸的干燥.一、物料的去湿方法1、机械去湿:压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去除湿分,能耗底,但湿分的除去不完全。
2、吸附去湿:用某种平衡水汽分压很低的干燥剂(如CaCl2,硅胶,沸石吸附剂等)与湿物料并存,使物料中水分相续经气相转入到干燥剂内。
如实验室中干燥剂中保有干物料;能耗几乎为零,且能达到较为完全的去湿程度,但干燥剂的成本高,干燥速率慢。
3、供热干燥:向物料供热以汽化其中的水分,并将产生的蒸汽排走。
干燥过程的实质是被除去的湿分从固相转移到气相中,固相为被干燥的物料,气相为干燥介质。
工业干燥操作多半是用热空气或其他高温气体作干燥介质(如过热蒸汽,烟道气)能量消耗大,所以工业生产中湿物料若含水较多则可先采用机械去湿,然后在进行供热干燥来制得合格的干品。
二、干燥操作的分类1、按操作压强来分:1)、常压干燥:多数物料的干燥采用常压干燥2)、真空干燥:适用于处理热敏性,易氯化或要求产品含湿量很低的物料2、按操作方式来分:1)、连续式:湿物料从干燥设备中连续投入,干品连续排出特点: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均匀,热效率高和劳动条件好。
2)、间歇式:湿物料分批加入干燥设备中,干燥完毕后卸下干品再加料如烘房,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或要求干燥时间较长的物料的干燥。
3、按供热方式来分:1)、对流干燥:使干燥介质直接与湿物料接触,介质在掠过物料表面时向物料供热,传热方式属于对流,产生的蒸汽由干燥介质带走。
如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喷雾干燥器。
2)、传导干燥:热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方式加热物料,产生的蒸汽被干燥介质带走,或是用真空泵排走(真空干燥),如烘房,滚筒干燥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燥
一、选择题。
1.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
A.H ,p B.H ,t d
C.H ,t D.I ,t as
2.当空气的相对湿度ф= 60%时,则其三个温度:t(干球温度)、t W(湿球温度)、t d(露点)之间的关系为。
A.t = t W = t d B.t > t W > t d
C.t < t W < t d D.t > t W = t d
3.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
A.焓B.相对湿度
C.湿球温度D.露点
4.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A.结合水分B.非结合水分
C.临界水分D.自由水分
5.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加快,则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
A.不变B.减少
C.增大D.不一定
6.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8(干基,下同),现将该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45干燥至0.12,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θ为。
A.θ> t W B.θ= t W C.θ= t d D.θ= t 7.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B.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D.提高空气的流速
8.同一种物料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愈厚,则其临界含水量。
A.低B.不变C.高D.不定
9.物料的平衡水分随其本身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为。
A.增大B.减少
C.不变D.不确定
10.在一定温度下,物料的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划分,取决于。
A.空气的状态
B.物料的性质
C.由空气状态和物料特质共同决定
D.影响因素复杂,难以判断
11.在两种干燥器中,固体颗粒和干燥介质呈悬浮状态接触。
A.厢式与气流B.厢式与流化床
C.洞道式与气流D.气流与流化床
12.空气的饱和湿度H W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A.总压和干球温度B.总压及湿球温度
C.总压及露点D.湿球温度及焓
13.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
A.愈高B.愈低
C.不变D.不一定,尚与其他因素有关14.物料中的平衡水分随温度的升高而。
A.增大B.减小
C.不变D.不一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15.在湿度图中,下列哪些线上露点温度相等?
A.等相对湿度线B.等焓线
C.等湿度线D.绝热冷却线
二、填空题。
1.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干燥过程是相结合的过程。
2.在一定的温度和总压强下,以空气作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ф减小时,则湿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应,其自由水分相应。
3.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4.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
5.干燥速率的一般表达式为,在表面汽化控制阶段,则可将干燥速率表达为。
6.理想干燥或等焓干燥过程是指,干燥介质进入和离开干燥器的焓值。
7.写出三种对流干燥器名称:、、。
8.不饱和空气中水蒸气分压越高,其湿度越。
9.对不饱和空气进行加热,使温度由t1升至t2,此时其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湿度。
10.一定湿度H的气体,当总压P加大时,露点t d;而当气体温度t升高时,则t d。
11.当湿空气的总压一定时,相对湿度φ仅与及有关。
12.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在情况下相等。
13.在湿度一定时,不饱和空气的温度越低,其相对湿度越。
14.对于为水蒸气所饱和的空气,则其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绝热饱和温度t as及露点温度t d间的关系是t t W t as t d 。
15.用空气作为湿物料的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时,湿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应,自由水分相应。
16.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空气进行对流干燥(忽略辐射传热的影响)时,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等于温度。
17.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以及都不变。
18.一吸湿性物料和一非吸湿性物料具有相同的干燥面积,在相同的干燥条件下干燥,在恒速干燥段,前者的干燥速度为U1,后者的干燥速度为U2,则U1U2 。
(大于、等于、小于)
19.干燥操作中,干燥介质(不饱和湿空气)经预热器后湿度,温度。
20.对热空气掠过某湿物料层表面所进行的干燥过程,若空气流速、温度不变,湿度增加,则恒速阶段干燥速率U C;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 C。
三、计算题。
1.有一干燥器,每小时处理湿物料1000kg,干燥操作使物料的湿基含水量由40%减至5% 。
干燥介质是空气,初始温度为293K,初始湿含量为0.009kg 水/kg干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湿含量为0.039kg水/kg干空气。
试求:
①水分蒸发量,kg/s ;
②空气消耗量,kg干空气/s ;
③若干燥收率为95%,求产品量,kg/s ;
④如鼓风机装在新鲜空气进口处,风机的风量应为若干m3/s ?
2.在连续干燥器中用热空气作干燥介质对晶体物料进行干燥。
湿物料的处理量为1600kg/h,进、出干燥器的湿基含水量分别为0.12及0.02;空气进、出干燥器的湿度分别为0.01及0.028。
忽略物料损失,试求水分蒸发量、单位空气消耗量及新鲜空气消耗量、干燥产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