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干燥》章节测试卷
化工原理干燥习题

化工原理干燥习题1. 请计算一批含有10%水分的物料需要干燥多长时间,才能使其水分含量降低到5%。
已知物料的干燥速率为0.1kg/(m2·min),初始含水率为10%。
2. 某种物料的干燥曲线可以用Y = 1 - exp(-0.1X)来表示,其中Y为物料质量的水分含量(百分比),X为干燥时间(分钟)。
请问干燥至水分含量为0.1%需要多长时间?3. 一种含有20%水分的物料需要通过干燥使其水分含量降低到2%。
干燥设备的蒸汽压力为1.2 MPa,温度为120°C。
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20%,干燥速率为0.2 kg/(m2·min)。
请问干燥面积为100 m2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干燥过程?4. 某种物料的干燥速率遵循一级干燥模型,干燥常数为0.05 min-1。
已知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8%,干燥至水分含量为2%需要多长时间?5. 某种物料的干燥曲线可以用Y = 0.5 - 0.4X来表示,其中Y为物料质量的水分含量(百分比),X为干燥时间(分钟)。
请计算干燥至水分含量为0.1%需要多长时间。
6. 一种物料的干燥速率可以用Y = 0.2X + 0.5来表示,其中Y为干燥速率(千克/小时/平方米),X为物料质量的水分含量(百分比)。
若初始物料水分含量为10%,请计算初始干燥速率是多少。
7. 一种物料的干燥速率遵循一级干燥模型,干燥常数为0.02 min-1。
已知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12%,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需要多长时间?8. 某种物料的干燥速率遵循二级干燥模型,干燥常数为0.1min-1。
已知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15%,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需要多长时间?9. 一种物料的干燥速率可以用Y = 0.5X来表示,其中Y为干燥速率(千克/小时/平方米),X为物料质量的水分含量(百分比)。
若初始物料水分含量为8%,请计算初始干燥速率是多少。
10. 请计算一批含有15%水分的物料需要干燥多长时间,才能使其水分含量降低到5%。
干燥习题(附答案)..

一、填空及问答题:1.干燥过程是_________相结合的过程,传质方向为________,传热方向为__________。
2.在总压101.33 kPa,温度20℃下(已知20℃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4 kPa),某湿空气的水汽分压为1.603 kPa,现空气温度保持不变,将总压升高到250 kPa,则该空气的水汽分压为________。
3. 当湿空气的总压一定时,相对湿度ϕ仅与________及________有关。
4.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阶段除去的物料中的水的平衡蒸汽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恒速阶段干燥速率的因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常压、25℃下水分在某湿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相对湿度100%ϕ=时,平衡含水量*100%0.025Xϕ==kg水/kg绝干料;相对湿度50%ϕ=时,平衡含水量*0.009X=kg水/kg绝干料。
现将湿基含水量为20%的该物料,与25℃、50%ϕ=的空气接触,则该物料的自由含水量为_________kg水/kg绝干料,非结合水分量为_________kg水/kg 绝干料。
6.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一定。
若干燥器内部无补充加热,则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越大,干燥器的热效率越,传质推动力越_______。
7.降低废气出口温度可以提高干燥器的热效率,但废气在离开设备之前的温度的限制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8.在测量湿球温度时,空气速度需大于5 m/s,这是为了。
9.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___________水分;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一定是_____________水分。
10.当某物料的干燥过程存在较长的降速阶段时,气流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两者中选用________ 较为有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章干燥测试题 2

第八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 按照热能传给湿物料的方式,可将干燥过程分为(),(),()和()。
2. 对流干燥中,空气既可作为()传递热量,又可作为()带走汽化水份。
3. 绝热冷却过程是一个等()过程。
(熵,热能,焓,温)4. 物料中所含水分能否用干燥方法除去,可将湿物料中的水份划分成()和()。
5. 根据物料中水份被除去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和()。
6. 干燥过程可分成()阶段和()阶段。
7. 喷雾干燥器常用的雾化器有()、()、()。
8. 用普通温度计所测的的温度为()温度,将湿球温度计放在湿空气气流中测的的温度为()温度。
对于不饱和湿空气,()温度大于()温度。
二.判断题(10分)1. 湿物料中的平衡水分若为x,则结合水分为1-x。
( F )2.对于饱和湿空气,t=t w=t a ( T )3. 温度越高,饱和湿度越大( T )4.绝热饱和温度测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绝热冷却增湿过程。
( T)5.对于任何湿物料,湿基含水量大于干基含水量。
( F )6. 干燥器的热效率和干燥效率反映干燥器的操作性能,效率越高表示热利用越好。
( T )7. 转筒干燥器适用于大量生产的粒状,块状物料。
( T )8. 流化床干燥器:气速较气流干燥器高,停留时间长( F )9. 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结合水分;物料的非结合水分一定是自由水分。
( F )10.干燥过程是热量质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T )三、简答题(40分)1. 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10分)2. 写出恒速干燥的特征( 10分)3.常用的干燥器有哪些?(至少写5种)(5分)4. 说明平衡水分、自由水分、结合水分、非结合水分间的差异,画出简图( 10分)四:计算题(30分)1.某干燥作业,现测得温度为30℃,露点为20℃,湿空气流量为1 000 m3/h的湿空气在冷却器中除去水分2.5 kg/h后,再经预热器预热到60 ℃后进入干燥器。
操作在常压下进行。
干燥测试题

1.干燥介质在与被干燥物料接触之前常常需要预热,目的是()。
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降低湿含量;B、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降低相对湿含量;C、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降低露点温度;D、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降低泡点温度2.对于不饱和空气,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t w和露点温度t d的关系为:A、t>t d>t w;B、t>t w>t d;C、t w>t>t d3.空气的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Φ0的湿空气,经预热后,空气的湿度为H1,温度为t1,相对湿度为Φ1,则()。
A、H1> H0;B、Φ0>Φ1;C、Φ1>1;D、Φ1>Φ04.通过干燥,物料中不能够去除的水分为()。
A、非结合水分;B、结合水分;C、自由水分;D、平衡水分5.让不饱和空气与只含非结合水的物料相接触,则平衡含水量()。
A、增加;B、减少;C、不变6.物料中的水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7.木材的干燥为内部扩散控制,因此常采用()。
A、干空气为干燥介质;B、湿空气为干燥介质8.若要提高干燥器的干燥效率可以()。
A、降低干燥器出口的空气的温度;B、提高干燥器的出口空气温度9.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干燥属于()。
A、表面汽化控制;B、内部扩散控制;C、表面汽化和内部扩散共同控制10.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前必须预热,在预热器中()不变。
A、温度;B、湿度;C、相对湿度11.同一物料,如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12.将氯化钙与湿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这是采用那种方法去湿()A 机械去湿;B 吸附去湿;C 供热干燥;D 无法确定13.以下关于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哪种说法不正确()A 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B 对流干燥过程中气体传热给固体;C 对流干燥过程湿物料的水被汽化进入气相;D 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14.在总压不变的条件下,将湿空气与不断降温的冷壁相接触,直至空气在光滑的冷壁面上析出水雾,此时的冷壁温度称为()A 湿球温度;B 干球温度;C 露点;D 绝对饱和温度15.在总压101 .33kPa ,温度20 ℃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 水/Kg干空气, 现维持总压不变, 将空气温度升高到50 ℃, 则相对湿度:(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16.在总压101.33kPa ,温度20 ℃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 水/Kg干空气, 现维持温度不变, 将总压升高到125 kPa , 则相对湿度:(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17.湿度表示湿空气中水汽含量的()A 相对值;B 绝对值;C 增加值;D 减少值18.空气的饱和湿度是湿空气()的函数。
干燥自测题

干燥自测题1.干燥过程是相结合的过程,热空气即是体,又是体。
空气的是衡量空气能否作为干燥介质指标。
其值越小,干燥能力越。
对于湿度一定的湿空气,可通过方式提高空气的载热载湿能力,2.在101.3kPa的总压下,在间壁式换热器中,将温度为293k,相对湿度为80%的湿空气加热,则该空气下列状态参数变化的趋势是:湿度,相对湿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
恒速干燥阶段又称为,湿物料表面的稳定近似等于;降速干燥阶段又称为,物料表面的温度接近于。
同一物料,如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物料平衡水分随温度升高而。
3.物料中总水分可分为非结合水分与结合水分,也可分为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
物料中水分超过平衡水分的部分水分为自由水分,可用干燥方法除去;水分大于x B*(与φ=100%湿空气接触时的平衡水分)部分为非结合水,小于x B*水分为结合水。
4.在常压和40℃下,测得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 X与空气的相对湿度之间的平衡关系为:当φ=100%时,平衡含水量X*=0.16kg/kg绝干料;当φ=30%时,平衡含水量X*=0.05kg/kg 绝干料,已知该物料的初始含水量X1=0.23 kg/kg绝干料,现让该物料在40℃下与φ=30%的空气充分接触,非结合水含量为 kg/kg绝干料,自由水含水量为kg/kg绝干料,通过干燥能除去的水分量为 kg/kg绝干料。
不能除去的水量量是 kg/kg绝干料。
5. 在101.3kPa的总压下,温度为20℃,湿度为0.01kg/kg绝干气的湿空气在预热器中升温至90℃后送入干燥器,离开干燥器时空气的温度为45℃,湿度为0.03kg/kg绝干气,假设空气在干燥器中经历等焓过程,试在焓湿图上画出空气状态的变化,假设湿物料初始干基含水量为0.04kg/kg绝干料,干燥后的干基含水量为0.02kg/kg绝干料。
则干燥1000kg/h 物料,需要消耗的新鲜空气量为多少?6. 在101.3kPa的总压下,温度为25℃,湿度为0.01kg/kg绝干气的湿空气与温度为50℃,湿度为0.04kg/kg绝干气的废气混合后进入预热器,若新鲜气与废气的的质量比为1:2,(1)在H-I图中示意空气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的状态变化;(2)假设湿物料初始干基含水量为0.04kg/kg绝干料,干燥后的干基含水量为0.02kg/kg绝干料。
干燥习题

固体干燥一填空题1.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空气中的水汽压力(大于、小于、等于)。
2. 在101.33kPa的总压下,将温度为293k,相对湿度为80%的空气加热,则该空气下列状态参数的变化趋势是:湿度:______,相对湿度____,露点_______。
3.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4.湿空气通过预热器预热后,其湿度___________,热焓_____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5.在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厚度增加,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会_________,而干燥所需的时间会____________。
6、在一定得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当所用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时,则湿物料得平衡水分相应__________,自由水分相应_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7、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干燥介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8. 由干燥速率曲线可知恒速干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降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是_______________。
9.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干燥是()过程。
A. 传质;B. 传热;C. 传热和传质。
2.当空气的t=t w=t d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φ()。
A. =100% ;B. >100% ;C. <100%3. 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 )A. H,pB. H,t dC. H, tD. I,t as4. 影响恒速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物料的性质;B. 物料的含水量;C. 空气的状态5. 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加快则该项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 )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大 D. 不一定6. 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8(干基,下同),现将该项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45干燥至0.12,则干燥终了物料表面温度θ为( )A. θ>t wB. θ= t wC. θ= t dD. θ=t7.影响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干燥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1、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相结合的过程。
2、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
3、恒定得干燥条件是指(温度)、(湿度)、(流速)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4、在一定得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当所用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ϕ较大时,则湿物料得平衡水分相应(增大),自由水分相应(减少)。
5、恒速干燥阶段又称(表面汽化)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干燥介质的状况、流速及其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降速干燥阶段又称(内部迁移)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料结构、尺寸及其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物料本身的温度等)。
6、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热空气的湿球温度)。
7、可用来判断湿空气的干燥能力的大小的性质是 相对湿度 。
8、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湿度 不变 温度 增加 。
9、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干燥介质是不饱和的热空气 。
10、干燥过程所消耗的热量用于 加热空气 , 加热湿物料 、 气化水分 、 补偿热损失 。
二、选择题1、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C )。
A .p H , B.d t H , C.t H , D.as t I ,2、在恒定条件下将含水量为0.2(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
当干燥至含水量为0.05时干燥速率下降,再继续干燥至恒重,测得此时含水量为0.004,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A ),平衡水分为(C )。
A.0.05B.0.20C.0.004D.0.1963、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8(干基,下同),先将该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45干燥降至0.12,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θ为(A )。
A. w t 〉θB. w t =θC. d t =θD. t =θ4、利用空气作干燥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B )。
干燥练习

干燥练习题1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降至t2,此时其相对湿度,湿度,湿球温度,露点。
2、对不饱和空气进行加热,使温度由t1升至t2,此时其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湿度。
3、用相对湿度φ值可以判断该湿空气能否作为干燥介质,φ值越小,吸湿能力4、干燥过程中,物料层越薄、分散越细,则X C越。
5、恒速干燥阶段,物料的表面温度为,去除的水分为。
6、向干燥系统输入的热量主要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和。
7、一吸湿性物料和一非吸湿性物料具有相同的干燥面积,在相同的干燥条件下干燥,在恒速干燥段,前者的干燥速率为U1,后者的干燥速率为U2,则U1U2(大于,等于,小于)58、干燥过程是相结合的过程。
9、进干燥器的气体状态一定,干燥任务一定,若干燥器内部无补充加热,则气体离开干燥器的湿度越大,干燥器的热效率。
10、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A.非结合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分D.临界水分11、同一物料,在一定的干燥速率下,物料越厚,则临界含水量A.减小B.不变C.增大D.不一定12、在给定的空气条件下,不同物料在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
A.有极大差异B.有较大差异C.是相同的D.不一定13、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
A焓;B相对湿度;C湿球温度;D露点温度。
14、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A、H,pB、H,td C、H,t D、I,tas16、对湿度一定的空气,以下各参数中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A.相对湿度B.湿球温度C.露点温度D.绝热饱和温度17、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A.愈高B.愈低C.不变D.不一定18、干燥热敏性物料时,为提高干燥速率,不宜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干燥介质的温度B.改变物料与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C.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D.增大干燥介质流速19、湿空气在湿度不变的情况下加热升温,则湿球温度,相对湿度。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20、如需将空气减湿,应使气温A、高于湿球温度B、低于湿球温度C、不变D、低于露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干燥测试试卷(A)
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恒定条件下降含水量为0.2(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
当干燥至含水量为0.05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恒重,测得此时含水量为0.004,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
A. 0.05
B. 0.2
C. 0.004
D. 0.0196
2.将水喷洒于空气中而使空气减湿,应该使水温()。
A.等于湿球温度
B.低于湿球温度
C.高于露点
D.低于露点
3.同一种物料在一定干燥速率下,物料愈厚,则其临界含水量()。
A.低
B.不变
C.高
D.不定
4.在恒定条件下干燥某种湿物料,则()。
(1)临界含水量是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分界点。
(2)平衡水分是区分可除去水分与不可除去水分的分界点。
正确的结论是:
A.两种提法都对
B.两种提法都不对
C.(1)对,(2)不对
D.(2)对,(1)不对
5.在一定温度下,物料的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划分,取决于()。
A.空气的状态
B.物料的性质
C.由空气状态和无聊特性共同决定
D.影响因素复杂,难以判定
6.欲从牛奶料液中直接得到奶粉制品,选用()。
A.沸腾床干燥器
B.气流干燥器
C.转筒干燥器
D.喷雾干燥器
7.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干燥操作是()。
A.传导干燥
B.对流干燥
C.辐射干燥
D.介电干燥
8.将不饱和空气等湿降温达到被水饱和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
A.湿球温度
B.露点温度
C.绝热饱和温度
D.干球温度
9.空气的湿球温度是如下参数的函数()。
A.干球温度和湿度
B.总压和湿度
C.露点和总压
D.干球温度和露点
10.下列哪一个参数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
A.相对湿度
B.绝热饱和温度
C.湿球温度
D.露点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在101.3kPa的总压下,在间壁式换热器中将温度为293K相对湿度为80%的湿空气加热,则该空气下列参数变化的趋势是:湿度,相对湿度,湿球温度,露点。
12.对流干燥的必要条件是;干燥过程是和相结合的过程。
13.理想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焓,所以理想干燥又称为。
14.恒速干燥阶段是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降速干燥阶段是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15.干燥操作按压力分为和。
16.干燥是利用除去固体物料中的单元操作。
17.在干燥操作中,作为干燥介质的热空气既是又是。
18.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称为。
三、简答题(共21分)
19.(6分)空气进入干燥器前为什么要先进行预热?
20.(9分)在干燥速率曲线(U-X 关系曲线)中,将干燥过程分为哪两个阶段?在干燥速率上,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何谓临界点C,临界干燥速率Uc 及临界含水量Xc?
21.(6分)为什么说干燥过程既是传热过程又是传质过程?
四、计算题(共39分)
22.(10分)已知空气的干球温度为50℃,总压为101.3kPa,水蒸气分压为55.3mmHg,则
该空气的湿度H为多少?相对湿度及焓各为多少?(50℃水的饱和蒸汽压为92.51mmHg)
23.(15分)在一连续操作干燥器,每小时处理湿物料1000kg,干燥前后物料的含水量由20%降至3%(均为湿基),干燥介质为热空气,初始湿度为0.001kg水/kg绝干空气,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为0.051 kg水/kg绝干空气,试求:(1)水分蒸发量;(2)空气消耗量;(3)若干燥物料收率为90%,求产品量。
24.(14分)在常压连续等焓干燥器中,湿物料的流量为1kg/s,湿物料与干燥产品的湿基含水量分别为0.035和0.005,空气的状况为:初始温度25℃,湿度为0.005 kg水/kg 绝干空气,经预热后进干燥器的温度为140℃,离开干燥器时的温度为60℃,求:水分蒸发量和空气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