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学分 学分 学分 学分学分 学分 学分20学时1学分1.开题报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中学物理教学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 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具有较为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物理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 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善于总结教学工作经验,具有较强 的科学研究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览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 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 1. 学位课(12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学时 3 基础外国语课 90学时 3 教育学原理 60学时 3 教育心理学 60学时3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 60学时 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 1. 专业基础课(12学分) 物理教学论 60学时 3 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60学时 3 现代物理讲座 60学时 3 物理课程论 60学时3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物理教育专题研究 40学时 2 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40学时 2 计算机与物理实验40学时2(三)必修环节(2学分)2.文献阅读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分:3 考核形式: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物理教学论 学 时:6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内容简介:1.物理教学论的基本问题,2.物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3.中学物理教材分析,4.中学 物理教学方法,5.中学物理教学模式,6中学物理教学技术,7.中学物理教学设计,8.中学 物理教学评价,9.中学物理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10.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探讨等。
主要教材: 1.侯恕.物理教学论.自编讲义.20学时1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我校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执行。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于2023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毕业证可在学信网做学历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即2021年9月1日以前毕业)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此类考生以下简称“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考生学业水平需满足:高职高专毕业生或本科结业生在毕(结)业后,在普通高校本科阶段、成人高考专升本阶段、自学考试本科阶段或其他本科学习阶段,修读过与报考学科相关的8门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并考试成绩合格,可在研究生复试阶段提交由高校教务部门或省级自考办出具的成绩单。
注: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不属于“同等学力考生”,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专业领域代码:045105专业领域名称:学科教学(物理)学制:3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二、专业领域介绍:学科教学(物理)专业与2010年建立,根植于物理(师范)本科专业,物理学专业是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建院基础及核心专业发展方向,拥有强大的师资及教学、实验、实践资源配置。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目前拥有由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讲师2人的老中青相结合及多学科融合的校内导师团队以及校外导师8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包括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物理实验及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中学生物理学习研究、中学物理科技活动以及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
近年承担了省级教研课题3项(其中教育厅质量工程1项、省级教研课题2项)以及多项教材建设项目、市级教学研究项目。
本专业导师热心科普教育,常年承担广州市科普项目。
2011年获得广州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导师团队拥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将新媒体技术融合于物理课堂的方式与手段,在指导研究生、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方面经验丰富,屡获佳绩。
三、培养目标培养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物理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物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在中学物理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的中学物理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是: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较为丰富的物理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具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较好地掌握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修养;了解教育发展与改革现状、发展动态,熟悉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西华师范大学各硕士点复试阶段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范围

各硕士点复试阶段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范围001教育学院040101教育学原理专业课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考试内容范围:《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人员加试科目:1.中外教育史2.教育心理学考试内容范围:《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3教学论)专业课考试科目:教学论考试内容范围:《教学论稿》,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教学论》,杨小薇著,山西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人员加试科目:1.心理学 2.中外教育史考试内容范围:《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考试内容范围:《教育经济学导论》(修订版),邱渊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经济学》,靳希斌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人员加试科目:1.教育管理学 2.中外教育史考试内容范围:《教育管理学》,陈孝彬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新编教育管理学》,吴志宏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教育史》 (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077001教育技术学专业课考试科目:教育技术学综合考试内容范围:《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教育应用》,祝智庭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同等学力人员加试科目:1.教育传播学 2.计算机辅助教育考试内容范围:《教育传播学》,南国农、李运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辅助教育》,张琴珠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02文学院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5语文学科教学论)专业课考试科目:语文学科教学论考试内容范围:语文学科教学论基础。
华东师大在职研究生教学专业

华东师大在职研究生教学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教学专业是一个具有较强实战性和学术性的
高等教育专业。
它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的
高级教育教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开展理论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实践的教育
教学研究。
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学、教育学、教育心
理学、教育科学技术、教育管理学、教学发展学、教学方法论、教学技能等,旨在培养学生从理论认识、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具有较强能力
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在学术研究方面,学生可以分析教育改革和发展理论,研究师范教育管理技术体系和实施措施,探索教育公正理论、实践模式,
探究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拓展应用研究等;在实践教学方面,学生可以
从实践和研究的角度深入到教学中,进行教改和教学改革的探索,提高教
学效率,发挥师资和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氛围,
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教学方面获取知识技能和实践
能力,为学校和社会培养出具有学术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教育
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

非全日制
学科教学(英语)【不区分研究方向(限普通考生选)】
10269914****106
陈*晶
64
83
109
100
0
356
一志愿
专业学位
36
2019
非全日制
学科教学(英语)【不区分研究方向(限普通考生选)】
10269914****215
冯*彧
64
81
121
89
0
355
一志愿
专业学位
37
2019
2019
非全日制
学科教学(生物)【不区分研究方向(限普通考生选)】
10269914****025
董*军
58
58
96
114
0
326
一志愿
专业学位
34
2019
非全日制
学科教学(英语)【不区分研究方向(限上海规培专项考生选)】
10269914****038
刘*成
63
92
111
108
0
374
一志愿
专业学位
35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
一丶2019年复试分数线
院系所
学位类型
专业
研究方向
划线标准
分数线
是否接收调剂
112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专业学位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所有方向
按二级学科(专业)划线
378
不接受调剂
115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专业学位
045120职业技术教育
专业学位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专业方向1.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科学与技术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2.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思政)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4学分)1.外语(2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4.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三)专业必修课(10学分)1.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2 学分)2.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3.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学科发展前沿专题(3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学科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4.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5.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6.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7.学科文化(1学分)8.学科发展史(1学分)不同学科可视具体情况加设2~4门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专业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就业方向 暂无数据
相关职位 暂无数据
易考院校 接收调剂的院校 中央民族大学 | 渤海大学 | 闽南师范大学 | 海南师范大学 | 西华师范大学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延安大学 | 天水师范学院 | 青海师范大学
近年新增招生院校 中央民族大学 | 延边大学 | 合肥师范学院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 天水师范学院 | 宁夏师范学院
招生人数 请咨询招生单位
推荐参考书目 无
复试参考书目 无
竞争力对比 报名人数
录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
报录比及今年走势图
推免人数
专业排名
分数线及今年总分走势图 315
政治/科目一 42
外语/科目二 42
科目三 63
科目四 63
专业深度解析 学科概况 此专业为专业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是否为国家重点学科 未知
考试细目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33)教育综合
(921)综合英语(B)
相关课程 考研英语 | 考研政治 | 考研数学 | 考研专业课
专业硕士 | 艺术考研 | 考研直通车
初试参考书 无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专业硕士)学科教学(英语)加入对比
基本信息 所属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
所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 教育学[04]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 (专业硕士)教育[04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
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和管理者。
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和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改革,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考试
(一)招生对象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物理学本科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工作经验的专任物理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除满足相关条件外,还需具有中学一级(或相当于中学一级)的教师职务。
(二)考试方式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全国统一(联合)考试与推荐免试相结合的方式。
以全国联考为主,推荐免试为辅,坚持标准,择优录取。
全国统一(联合)考试。
攻读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须参加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入学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考试科目为外国语、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课(培养单位自主命题)。
推荐免试。
获得省级以上称号和奖励的优秀教师,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并公示后,由培养单位审查后择优录取。
推荐免试比例一般不超过各校招生人数的5%。
三、培养方式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多种方式。
脱产学习的年限一般为2年,按1年半的时间安排课程学习,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为1年;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教育硕士在职兼读期间,为了加强学习过程的定期考查,学校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在职学员的服务和管理,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应不少于30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4学分)
1. 外语(2学分)
2. 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8学分)
1. 教育学原理(2学分)
2. 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3. 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4. 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12学分)
1. 物理课程与教材分析(2学分)
2. 物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学分)
3. 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
4. 物理学前沿与中学物理(2学分)
5.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写作(2学分)
6.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6学分)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专题(2学分)
2.探究性物理实验设计(2学分)
3. 物理学史与方法论(2学分)
(五)教育实践研究(4学分)
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物理教学设计研究、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研究等,提交2份研究报告,均不少于4千字,各获得2个学分。
五、教学要求
课程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自学、行动学习、模拟教学、参观实践考察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尤其注重案例教学。
在基础教育学校建立稳定的物理教育实践基地,联合成立导师组负责课程教学的实施,聘任一定数量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与学员所在学校成立实践教学指导组,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进行相关的教学评价。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选题应紧密联系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对学位论文建立开题和中期审查制度,论文须符合学术规范。
对论文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5万字。
(二)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中,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学物理教师或教研人员。
论文评阅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进行审查,严格答辩程序,保证论文的质量。
(三)学位授予
学员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