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真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中国教育史部分)真题试卷(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中国教育史部分)真题试卷(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中国教育史部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简答题6. 名词解释简答题1.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正确答案:朱熹酷爱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

朱熹主要从三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不要颠倒;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安排读书计划,切实遵守;最后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读书必须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应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

(3)虚心涵泳。

虚心指读书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体会书中的意思,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

涵泳指读书时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上,要见之于具体行动。

(5)着紧用力。

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发愤忘食,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备发,决不放松,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

读书的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

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它的局限性在于所提倡读的书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读书法主要强调怎样读书,不重视书本与实际知识的结合。

朱子读书法在当今社会,对于学生读书、教师治学和指导学生学习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很重要的现代意义。

主要归纳为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学以致道式的知与行,虚心修为好和勤奋持衡的道德观与学习观三个部分。

第一,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

朱熹的“熟读精思”教育思想反映了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教学原则中“启发诱导”的方法,朱熹认为,所谓熟读,就是把书读到滚瓜烂熟的地步;所谓精思,就是要反复思考,琢磨涵义。

这样就能对书本上的知识做到从开始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深层的理性认识。

最新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

最新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苏湖教法2.班级授课制3.中体西用4.自由七艺5.绅士教育6.双轨制二、简答题1.“朱子读书法”及其现代价值。

2.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3.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4.社会建构理论对学习的作用。

三、论述题1.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2.课程内容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班集体的培养。

4.从元认知的视角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策略。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 【参考答案】苏湖教法是教育家胡瑗在苏州郡学和湖州州学任教近二十年期间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

因培养人才成绩显著,声名远播,并在庆历兴学时被推行于太学改革中。

苏湖教法的核心是分斋教学,围绕此形成一套独特做法:首创分斋教学制度,在学校中分经义与治事两斋。

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科,实行主修兼修制,以培养国家所需各种专业人才;采取因材施教与相互切磋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据学生兴趣特长而设;提倡课堂外的参观游历,以增长实际见闻;注意读书与休息相结合,教学安排张弛有度。

分斋教学尤其是治事斋的提出并以之与经义斋并列,对以经学为内容、科举为主导的官学教育造成冲击,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不求实用的缺陷。

2. 【参考答案】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进度必须一致。

3. 【参考答案】“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是洋务派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实际上有两组概念:“中与西”、“体与用”,前者为经义之学,后者为治事之学。

到了近代,传统的体用观从一种文化的内外之学发展到两种文化间的体用问题,且贯穿于中国近代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在《劝学篇》中,张之洞充分阐述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真题及答案
育明教育视频辅导课程讲解的是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古代汉语》王力;《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等重要参考 书的考试范围,考试重点,视频课程价格是 2500 元,可以在研究生初试之前不限次数的观 看,购买视频课程赠送上面介绍的 598 元的汉教真题资料和笔记。
三、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各方言之间的区别最小的结构是_________。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语用
2.普通话中的浊音字母是_____________。
A.b、d、g、l B.w、y、m、n C.m、n、g、r D.m、n、l、r
3.普通话中的送气声母是_____________。
A.我们 B.在食堂 C.一起 D.吃饭
10.“大伙儿”这个词含有___________。
A.三个语素、三个音节
B.三个语素、两个音节
C.两个语素、三个音节
D.两个语素、两个音节
11.下列各汉字中都是形声字的是__________。
A.张、帽、即 B.帮、够、须 C.忘、浪、D.放、桐、则
12.下列汉字中以象形方式构字的是________.
五、汉字能力题 (共 15 分) 1.填空题 (每小题 1 分) ①“随”字有________笔。 ②“戕”字有________笔。 ③“衷”字的形体结构是_________。
④“慕”字的形体结构是_________。 ⑤“雕”字的声旁是____________。 ⑥“闻”字的形旁是___________。 ⑦“敝”字的第一笔是________。 ⑧“凸”字的第四笔是_______。 ⑨“及”字的笔顺是_________。 ⑩“乃”字的笔顺是_________。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历年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历年真题

论述题
---2009--1.用 94定义或05定义,阐释“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含义『2006.1』 2.绩 效技术的含义和教育技术的关系『2008.2』 3.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趋势『2006.5』 4.结 合学习和工作说一下提高信息素养的重大涵义『』 5.画 一个合适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并说明工作要点 ---2008--1.举例说明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2.绩效技术的含义和教育技术的关系『09.2』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4.画一个合适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并说明工作要点『09.5』 5.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你认为应该为教育信息化创 建良好的环境条件?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州立大学的教育技术学教授米尔亨利博士曾尖锐的指出 过:“经验之塔”的“实际重点是放在媒体的选择之上,而非放在学生的反应之 上”。因此,这种只注重“媒体的选择”而不注重“学生的反应”的理论,必然是事 倍功半的,也不可能适应个别化学习的需求。
从信息传播的3种形式即语言数字符号模式、模拟模式和图像模式来看,“直接的 和具体的经验”都来自后两种传递模式,而获得这种“直接的和具体的经验”以及 “观察的经验”,实际上都是为获得“抽象经验”做准备的。
(Motion Pictures)、广播录音图像(Radio·Recordings Still Pictures)、视觉符号
(Visual Symbols)和语言符号(Verbal Symbols)等十个层级,形成了视听教学中的“经 验之塔”理论。在结论中,戴尔又将其归为三大类,即做的经验(Doing)以增强直观 性(directnes s )、观察的经验(Observing)以降低直观性和抽象的经验 (Sym bolizing)以增强抽象性(abs tractness)。戴尔声称本文旨在为理清视听教学 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在学习过程中的位置提供一个视觉辅助(It is merelys visual aid to explain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the varies types of audio-visual materials, as well as their individual position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而且它们之 间是往往是相互重叠或融合的。戴尔称他的经验之塔只是一个学习经验的视觉隐喻(a visual metaphor of learning experiences),而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机械图示(It is not a mechanicallyflawless diagram.)。

2010-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真题

2010-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双轨制3.京师同文馆4.活教育5.骑士教育6.《莫雷尔法案》二、简答: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实用性。

2.何谓发展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遵循发展性教育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3.举例说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三、论述:1.试分析学校转型性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养。

2.阅一下材料,分析和评论其中的教育思想: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3.试述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世界教育实践的影响。

4.结合学习实例,论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6题x 5分)1.教育先行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终身教育4.教师专业性发展5.最近发展区6.先行组织者二、简答(4题x 10分)1.活动课程特点2.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三、论述(4题x 20分)1.针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探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2.评述朱熹《师说》中的教师观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4.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5题x 6分)1.教育制度2.综合课程3.六艺教育4.产婆术5.绅士教育6.1922年新学制二、简答题(4题x 10分)1.教学模式的结构2. 举例说明道德教育的社会学习模式3. 教师的专业素养4.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三、分析论述题1.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述评2.试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3.试论五四时期新文化思想对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2.试论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201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试卷一.名词解释(30分)1.教育目的2.分支型学制3.课程方案4.教学评价5.人文主义教育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40分)1. 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2. 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3. 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实践队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4.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三.论述题(80分)1. 结构主义教育评述2. 试论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3. 试以白鹿洞书院揭示,分析我国书院教育的宗旨、特点与意义4. 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014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一、 1.贝尔-兰开斯特制一、 2.城市学校一、 3.自我效能感一、 4.有意义学习一、 5.现代教育制度一、 6.德育过程二、简答题1. 简述《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3.评述《国防教育法》4. 简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以及培养班集体的方法三、论述题1.以张之洞《劝学篇》为例,评价“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2.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应用3.课程内容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4.针对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论述如何推进教师发展不同阶段上的成长2015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6题x 5分)1、师说2、三舍法3、生计教育4、设计教学法5、有意义学习6、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4题x 10分)1、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教育学)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教育学)

华东师⼤大2010年⽐比较教育1.试述⾯面向新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你觉得有何重⼤大意义。

2.谈谈你对“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有积极作⽤用”这句话的认识。

3.你对⽇日本教育制度的弊端是怎么看的?4.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如何利⽤用社区资源的?你认为我们的幼⼉儿教育机构可利⽤用的社区资源有哪些?应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华东师⼤大2011年⽐比较教育1.请你总结⼀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教育的特点,对法国的国家发展有何帮助。

2.论述:什么是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谈谈你的认识。

3.1947年郎之万--华伦教育改⾰革⽅方案的改⾰革六原则及其意义具体有哪些不⾜足和优点。

4.请你阐述德国教师资格证书的特点,它的推⼲⼴广对德国的教育有哪些积极意义。

华东师⼤大2012年⽐比较教育1.请你简述英国1972年《詹⺟母⼠士报告》中关于师资培训的三段试师范教育,有何重⼤大意义。

2.“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向。

”这句话有什么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3.请你试论述英国视导制度的内容以及皇家督学的主要任务。

4.请你谈谈⽇日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政策制定⽅方⾯面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何重⼤大启⽰示。

华东师⼤大2013年⽐比较教育1.法国在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你认为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哪些?为什么,请你说出你的看法。

2.试论述前现代儒家传统中的⼉儿童与⻄西⽅方⼉儿童的⽐比较。

3.德国资助与指导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英国“幼⼉儿凭证计划”的基本涵义是什么?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北师⼤大2005年⽐比较教育1、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理念、制度层⾯面的差距 2、国际⽐比较视⾓角谈课程改⾰革原则3、⽐比较教育对认识教育现象规律的作⽤用4、⻄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教育理论模式5、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2004(答案) 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2004(答案) 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教育学招生专业:教育学及相关各专业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1.教育目的2.程序教学3.价值澄清法4.个人内差异评价5.全民教育6.《民本主义与教育》二、判断分析题(任选4题,判断正误后作分析,每题12分,共48分)1.教学管理的核心即班级管理。

2.教育目的实质上表现为教育功能。

3.心理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4.德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协调发展的过程。

5.课程论重点研究的是怎样编教材的问题。

三、论述题(任选三题,每题22分,共66分)1.论述如何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2.联系实际分析如何确保学习者的学习权益问题?3.简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4.学生有哪些合法权利?试析现代教师应建立起怎样的学生观?参考答案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教育学招生专业:教育学及相关各专业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6分)1.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一般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二是就教育多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管理、评估教育质量等,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

教育目的本身体现着人的一种价值追求,即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程序教学:指斯金纳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 教育先行2.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 终身教育4. 教师专业发展5. 最近发展区6. 先行组织者二、简答题1. 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2. 简述集体教育原则。

3.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4. 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1. 试析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

2. 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

3. 评述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

4. 试析精细加工策略的内涵及其教学要求。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 【参考答案】教育先行是一种发展战略,即教育发展先于其他行业或者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发展。

主要是因为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而教育又在培养人。

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同时,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所以,很多国家采取了教育先行的发展模式。

但是这里的发展不是教育过度的超前发展,也不是教育的盲目发展,而是一种适度发展。

2. 【参考答案】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

他们主张:一是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二是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它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三是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四是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历年真题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教育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全民教育《民本主义教育》教育民主化学习策略核心课程道德认识价值澄清法陶冶二、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再作必要的分析。

每题8分)1、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2、德育与政治教育是一回事3、课程与教科书不是一回事4、考试就是评价二、论述题(每题12分)1、谈谈你对规范教育学建立的理解2、科学技术的不断革命将对教育产生哪些挑战?3、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主要有哪些?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学考研试题名词解释(每题5分)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学制3、教学策略4、道德两难问题简答题(每题10分)1、“全民教育”的发生和发展2、{《学会生存》的主要内容问答题(每题30分)1、集体教育与发展个性的关系2、你怎样理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时素质教育的重点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教育学考研试题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教学智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义务教育二、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每题5分)1、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达到了科学化水平。

2、班级上课制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唯一有效的组织形式。

3、德育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

4、课程与教学是同一回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1、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何区别?2、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有哪些?3、我国当今颁布实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4、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四、论述题(每题20分)1.从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出发,主析教育产业化的观点。

2.试评论“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学考研试题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选做5题)。

教育主体教育资源德育的发展原则体谅模式泰勒原理教学机智二、简答题(每题10分,选做4题)1.解读教育目的的主要维度有哪些?2.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中基本的理解步骤是什么?3.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关系。

4.规范用语和评价性用语在德育中的用法。

5.怎样理解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6.怎样理解学校本位课程开发的内涵?三、论述题(每题20分,选做两题)1. 论教育激励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2. 试论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3. 联系实际论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关系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教育学考研试题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卷考试科目:招生专业:教育学及相关专业一、专业术语解释。

(每题8分,共计64分)1、产生式系统2、精致或精加工3、组织4、图式5、命题网络6、学习层级8、任务分析二、问答题(题1、2各为30分,题3、4务为26分,请有3、4之间任选题作答,本部分共计86分)1、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在专家一新手的性研究中所得出的若干发现,分析:(1) 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知识;(2) 各类知识相互作用2、当今年我国的教育界创新意识和创新性行为的培养响声极高,有些人也希望通过(1)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方面,以及在(2)传授一般的推理策略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达到上述目标的最有希望的途径。

3、描述态度的五项原则及改变的心理机制,并就这类学习与认知领域的学习的区别及困难程度你的见解。

4、描述动作技能获得的三个阶段,并就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提出你的见解。

答案:1产生系统(发生集合):每一产生式(一种“条件行动”的规则)均含有一个目标或子目标,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一个条件;这些目标或子目标能使所有的产生式连结一个有组织的目标层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叫“产生式系统”。

实际上,一个产生式系统代表了人在从事某一特定任务时一系列的复杂行为。

2、组织:组织是陈述性知识分成若干子集,并表明各子集的复杂行为之间关系的过程。

它能使工作记忆有限的容量在提取时有所提高,也提供更有效的线索。

3、命题网络:现代认识心理学家设想,贮存在人长时记忆中的任何信息单位,并非孤立在放在哪里的,其中分享同一主题的若干命题会发生相互联系,正是信息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人推理及解决问题的基础,认知心理学家尝试用“命题网络(结构)”这种方式来揭示这种联系,在他们所设想的命题中,所有的组成单位都是命题,通常用结点(圆形)表示信息的基本单位,用连线或箭头表示命题中的论题及关系,以及一命题与他们命题之间的联系。

4、学习层级:个人通过直接学习由基干个已知的具体的概念组织起来的陈述(定义),来掌握一个新的定义性概念的含义,随着这些获得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定义性概念的积累,又为人有可能来学习通过这些概念来表述的定理、规则或法则创设了条件,而规则、原理、法则的掌握又为人可能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创设了条件,这种通过低级的学习形式获得的学习结果,为逐次获得高一级的学习能力的层级称为学习层级。

5、图式:陈述性的知识的更为高级的单位,它是人对自己熟悉的范畴事件、文本或其它各种实体的命题.次序及知觉信息所作的综合。

图式含这些实体中关键的或典型的特征信息,但实体的另一些特征可以有所变化。

6、精致:是在新的知识与人已有的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人甚至还能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多种联系的基础上,作出某种新的推论或补充。

这些精致作用给日后提取信息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通路,也为日后对回忆的重新构想提供额外的信息。

7、问题空间(问题空间的搜索):问题解决者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各种问题状态,它由问题解决者最初面对的问题情境(起始状态),在抵达目的途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情境(中间状态),以及最终达到的状态所构成。

8、任务分析:既可被视为一种教学理论,也可被视为一种教学设计技术,作为一教学设计技术,它在揭示教学目标规定的且要学生形成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基层次关系,并据此确定促使这些能力在倾向学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学考研试题招生专业:教育学有关专业一、名词解释:教育目的全民教育程序教学法个体内差异评价价值澄清法《民本主义与教育》二、判断分析题:1、教育目的的实质表现是教育功能2、教学管理的核心是班级管理。

3、心理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4、德育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5、课程论解决的主要是怎样编教材的问题。

三、论述题:1、怎样促进教育投资的合理有效利用?2、结合实际谈谈怎样促进个体受教育权的实现?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4、学生有哪些基本权利?怎样树立新型师生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一、解释下列术语(任选其中8个术语作答,每一解释满分为5分,共40分)1、陈述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3、先行组织者4、动作技能5、行为目标6、态度7、生成学习8、替代强化9、最近发展区10、定义性概念二、问答题(任ဉ其中3个作答,每个问题满分为20分,共60分)1、陈述加涅在智慧技能领域中所提出的学习分类,并分析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学习层级论”对教学设计的含义。

2、以下是心理学家对态度的改变及品徶的形成所提出的诸种理论解释,请就这些理论观点指出䮃们对䀁度与品德教育的启示。

A.认盥发展观B。

社会学习理论C。

认知失调论3、早在8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就已注意到影响问题解决的三大要素是:A。

智慧技能,B。

认知策略C。

有组织的言语信息(图式)。

请合当今对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范式谈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4、试比较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与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的异同及适用性。

5、下面是一位著名足球教练写的关于他如何教阻劫技能的经验:“在训练初,我将阻劫技术加以分解,最终运动员能在不假思索的条件下完成阻劫。

我力求在一短时间内提供充分的练习,而一次不要求运动员练习太多的动作。

我坚持要求运动员分别练习阻劫的局部动作。

我仔细观察我的孩子们,我告诉他们正在练习的技能是什么。

当我对他们的错误进行解释时,他们似乎练得更好,并这项活动”请对上经验中已被心理学研究证明是有效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因素作出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2000年教育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3*10=30分)1、知识结构,2、问题空间,3、成就动机,4、精加工策略,5、态度,6、图式,7、强化,8、迁移,9、弱方法,10。

动作技能二.论述题(共三题)1、专家新手比较论型是当今认知教学心理学家为揭示造就人的认知能力差异根源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论式,(1)列举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已获得的若干研究结论,(2)就这类造成专门人才差异的根源提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见解与看法。

(25分)2、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将人所获得的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并从两类知识中又分解成若干亚类形式。

(1)用图示式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他们对知识的整个分解情况;(2)对各种知识的形式作用及相互关系作出作叙述。

(25分)3、学习动机是维持长期的、艰巨的学习的推动力,但成功的学习也可反过来促使学生产生想学的动机,因此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一种因果的双向系统。

假定您作为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使用这一原理?(20分)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一、简答题(4*10=40分)1.简述J·R·安德森的知识分类体系2.简述R·加涅的5类学习结果3.简述动作技能学习的进程及支持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4.简述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心理机制二、问答题(3道题中任选2道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1、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不仅对人的知识作了明确的分类,而且还提示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间存在互动。

(1)请阐明在各领域的专家头脑中具备哪些知识方面的优势,(2)并就这些知识间的互动情况作出阐明。

2、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一是求理解,二是将理解转化为能作用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远非是简单地“拷贝”或吸收,因此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非常强调其中的建构过程。

(1)请根据这一学术观点分析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的同化理论与Gagne的认知技能获得观所侧重的方面;(2)他们在解释认知学习方面的力度。

3、“知识创新”是当前颇为流利的用语,而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在解决问题中便有创新,因为他们所说的问题是指个体首次遇到而又无现成的知识可以直接利用来解决的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