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遗传专题练习含答案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练真题·精彩回放1.(2018某某卷,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 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2.(2018全国Ⅲ卷,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答案】D【解析】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的,A错误;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的,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的,C错误;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D正确。

3.(2018某某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答案】D【解析】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D正确。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解析)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含解析)

高中生物2轮复习专项训练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某植物花的红色和白色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该种植物的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红花纯系(甲、乙、丙)分别与白花纯系杂交,其子一代都开红花,子二代都出现了白花植株,且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 095∶1。

下列描述正确是( )A.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5对等位基因控制B.只有当每对基因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色C.让甲和乙杂交,其子二代开白花概率的最大值是1/64D.让甲与白花纯系杂交的子一代测交,其子代红花∶白花为3∶11.答案 D 由分析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花和白花的比例分别为15∶1、63∶1、4 095∶1,说明只有纯隐性个体才会表现为白花;甲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5∶1时,说明子一代有2对基因是杂合的;乙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63∶1时,说明子一代有3对基因是杂合的;丙与白花杂交子二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4 095∶1也就是(1/4)6=1/4 096时,说明子一代有6对基因是杂合的,A错误。

由以上分析可知,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就会表现为红色,B错误。

让甲和乙杂交,如果两个体的显性基因均不同,由以上分析可知,则不同的显性基因有2+3=5(对),则子二代开白花的概率的最大值是(1/4)5=1/1 024,如果有相同的显性基因,则没有开白花的个体,C错误。

让甲与白花纯系杂交,子一代有2对基因是杂合的,子一代测交,其子代红花∶白花为3∶1,D正确。

2.(2020山东威海一模)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合成,两种色素均不1 / 13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基因无法表达。

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到F1,F1毛色呈白色。

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及答案

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及答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遗传的细胞基础一 、选择题1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Ⅱ4和Ⅱ5是直系血亲,Ⅲ7和Ⅲ8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B .若用A -a 表示关于该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一定为AA 由Ⅰ1×Ⅰ2→Ⅱ4和Ⅱ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D 由Ⅱ5×Ⅱ6→Ⅲ9 可推知此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2人类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 )A .44+XYB .23+X 或23+Y .22+X 或22+Y D .44+XX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a) 又患红绿色盲(b)的男孩。

此男孩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 AAaXBY 、AaXBXb BAaXBY 、aaXbXb AAXbY 、AAXBXb DAaXBY 、aaXBXb4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 .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5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1、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 1、S 2)。

比较1与2、S 1与S 2细胞核中DNA 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DNA数目1与2相同,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1与2相同,S1与S2不同.DNA数目1与2不同,S1与S2相同D.遗传信息1与2不同,S1与S2相同6下列细胞中没有同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 B口腔上皮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D红细胞7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该细胞( )A.只存在于该动物的卵巢中B.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含有4个染色体组D.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有两种8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该生物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是()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D.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9牛的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期间发生的特征性变化是()A.同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B.同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不分裂.同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D.同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10对右图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染色体移向两极B.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结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D.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板上11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P F1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4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12 (2010·无锡模拟)仅考虑核DNA,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 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B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卵原细胞和卵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二、填空题13据图答题:(1)上图为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_分裂模式图。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5小题,共60分)1.已知单、双眼皮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D.单眼皮为显性性状【答案】C【解析】亲本产生的A、a两种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该遗传在后代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单眼皮与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这对夫妇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都是杂合体,所以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C正确;一对双眼皮夫妇后代出现单眼皮,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D错误。

2.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9:1:1: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C.植物甲自交后代仍是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植物甲自交后代中,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答案】D【解析】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不是1:1:1:1,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即为测交,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9:1:1:9,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B正确;植物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四种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9:1:1:9,所以植物甲自交所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9种、4种表现型,C正确;植物甲自交后代中,隐性纯合子aabb 所占比例为9/20×9/20=81/400,D错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定律部分专题训练(带解析版)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定律部分专题训练(带解析版)

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题目解析版)1.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会发生改变解析:选CA.亲本到F1,没有基因的淘汰,所以B和b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A对。

B.杂合子Bb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则亲本有可能均为Bb(突变型),B对。

C.F1中的杂合子Bb自交后代为BB:Bb:bb=1:2:1,如果B为显性突变基因,则后代中的显性性状占:1/4+1/2×87.5%=11/16,则野生型占5/11,C对D.若亲本都是Bb,自交到F1,再自由交配到F2,BB、Bb、bb比例均为1:2:1,前后代基因型频率和表现型都不变,D错。

2.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纯合的高秆抗病植株与矮秆感病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择F2中的矮秆抗病个体相互交配,F3矮秆抗病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A.1/2 B.3/5 C.5/6 D.1/8解析:选A假设高杆为A,矮杆为a,抗病为B,感病为b,则F2中的矮杆抗病为aaBB:aaBb=1:2,产生的配子aB、ab分别占2/3 和1/3,则相互交配后,用棋盘法可算出F3矮杆抗病基因型aaBB和aaBb都占4/9,所以稳定遗传(即纯合体)占1/2。

3.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解析:选D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6遗传规律》练习及详解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6遗传规律》练习及详解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6:遗传规律一、选择题1.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2.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3:1B.甲、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D.甲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某种狗的毛色受2种基因控制。

第一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为显性(B),棕色为隐性(b)。

第二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是显性(E),颜色不表达为隐性(e)。

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的狗的毛色为黄色。

一位育种学家连续让一只棕色的狗与一只黄色的狗交配,结果生下的小狗有黑色的,也有黄色的,但没有棕色的。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bbEe和BBee B.bbEE和BbeeC.bbEe和Bbee D.bbee和Bbee4.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5.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A. 减数第一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B.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C.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单体分开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6.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 )①真核生物②原核生物③无性生殖④有性生殖⑤细胞质基因⑥细胞核基因A.②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①③⑤7.甲、乙、丙、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乙为雌猫,其余为雄猫。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专题:第节 自由组合定律在多对等位基因中的应用类题型 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专题:第节 自由组合定律在多对等位基因中的应用类题型 含答案

自由组合定律在多对等位基因中的应用类题型1、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获得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2、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B.甲、乙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此属于假说一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D.孟德尔用假说一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3、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将F1与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出现的四种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基因型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数目203 196 205 199A.测交结果说明F1产生abc、ABC、aBc、AbC四种类型的配子B.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C.据实验结果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D.若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4、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就受4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个体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

若这4对等基因独立遗传,让基因型为AaBbEeGg植株自交,则子一代中( ) A.杂合子占1/16 B.白花植株共有65种基因型C.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64D.基因型为AAbbeegg的白花植株占1/1285、中国动物遗传学家陈桢证明金鱼体色的遗传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白色是由四对隐性基因(aabbccdd)控制的性状。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9遗传规律》练习及详解

【高中生物二轮专题】《9遗传规律》练习及详解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9:遗传规律一、选择题1. (年浙江十校联考)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基因型HH Hh hh公羊的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具有AaBb基因型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一个Ab基因型的卵细胞和三个极体,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AB,aB, abB、Ab, aB, aBC、aB, aB, aBD、Ab, Ab, Ab3.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C.基因型D.产生配子的数量4. (年潍坊联考)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

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

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5.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合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6.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自交,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1/2B.1/3C.3/8D.3/47.用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植株作母本,aabb作父本,杂交得到的种子中,胚和胚乳基因组合分别为A. AaBb或aaBb和AAaBBb或aaaBBbB. aaBb或Aabb和AaaBBb或aaaBBbC. AaBb或AABb和AaaBBb或aaaBBbD. AaBb或aabb和AaaBBb或aaaBBb8.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9.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b)是显性,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届高三二轮复习遗传专题练习1.(12分)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 对染色体。

雄蚕性染色体为ZZ ,雌蚕性染色体为ZW。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家蚕的问题。

(1)雄蚕比雌蚕的丝质好,出丝率高,及早鉴别出蚕的雌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生物科技工作者用X射线处理蚕蛹,将家蚕第10号染色体上含有黑卵基因的一段染色体转移,连接到___ ____染色体上,从而可以借助光电自动选卵机将黑卵选出并杀死,达到去雌留雄的目的。

蚕卵的这种变异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在家蚕中皮肤正常(A)对皮肤油性(a)为显性,且A和a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现有一对皮肤性状不同的家蚕杂交,其子代雌雄都有油性蚕和正常蚕,则亲本的基因型(母本×父本)是。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Y)与白色基因(y)。

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I、i 基因,当基因I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Y 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i 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Y 的作用。

若基因型为IiYy×iiyy的两个个体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4)家蚕幼虫皮斑的普通斑(P)对素白斑(p)是显性,控制皮斑的这对基因与上面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3对不同的常染色体上。

如果基因型为PpYyIi的雄蚕与基因型为Ppyyii的雌蚕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则子代的表现型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

2.(12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

另一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

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_______有关(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

该杂交亲本的基因精品文档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 粉色植株自交实验。

①实验步骤: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

第二步:②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如果通过实验,确认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14分)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甲的II-1,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果蝇的截刚毛和正常刚毛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如果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II-1上,即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刚毛的基因型有种;如果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I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

不能进行交叉互换的片段。

(2)现有纯种长翅和残翅雌雄个体若干,如何通过只做一代杂交实验判断该对性状的基因(H、h)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判断依据及相应结论。

(不要求判断显、隐性,不要求写出子代具体表现型)方案:.判断依据及结论:精品文档①如果,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h)位于常染色体。

②如果,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h)位于X染色体(3)图乙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及部分基因示意图,其中正常翅(A)对残翅(a)为显性,野生型眼(B)对棕眼(b)为显性,灰身(D)对黑身(d)显性,现有三个品系(都是纯种且,雌雄个体均有)的果蝇,甲品系(AABBdd)乙品系(AAbbDD)丙品系(aaBBDD),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已知控制灰身和黑身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以上材料设计实验判断基因(D,d)在哪条常染色体上?(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写出杂交情况、子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需有文字注释)4.(12分)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抗原(糖脂)种类不同,ABO血型系统将血型分为四种。

控制抗原合成的基因位于人类的第9对染色体上,该等位基因有I A、I B、i三种,其中I A和I B均对i 显性;分别编码A、B糖基转移酶,催化相应抗原的生成,i编码的短肽无酶活性。

上述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精品文档(1)组成A酶与B酶的氨基酸数目相同,组成成份上两种酶区别在于______ ___,i基因编码的短肽无酶活性,是因为与I A、I B基因相比,由于碱基替代,其转录产生的mRNA 上提前出现______ ___。

(2)AB型父亲与O型母亲,理论上他们的子女的血型及比例是______ __(仅考虑I A、I B、i基因的作用)。

(3)进一步研究表明,控制前体物质H合成的等位基因(H、h)位于第l 9对染色体上,人类h 基因频率极低,基因型为hh的个体不能合成前体物质H,因此基因型为hhI A I B的个体表现型为__________。

亲子鉴定中曾有一案例,母亲为O型血,争议父亲为B型血,儿子为A型血,但DNA的序列分析表明,父母与儿子确为亲生关系。

其原因可能是:母亲基因型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 ___________,父亲最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1 4分)棉花雌雄同株,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棉纤维白色(由B基因控制)和红色(由b 基因控制)是一对相对性状,育种专家发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基因型为ⅡbⅡb (I和Ⅱ为染色体,右上角字母表示该染色体所含有的基因,下同),其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但产量低。

为了获得产量高的粉红棉新品种,育种专家对深红棉作了下图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ⅡbⅡ(没有字母表示该染色体不含此基因)的粉红棉新品种,解决了单倍体棉株纤维少的难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图中深红棉培育的单倍体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用染色体及基因表示,下同),其培育过程所利用的原理为,____________。

(2)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发生了染色体____变异,若只考虑棉纤维的颜色,且没有精品文档发生基因突变及致死,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色棉,则该白色棉的基因型为___,所有子代的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为____。

(3)在(2)的基础上分析,欲使得到的子代全部为粉色棉,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 (写明材料和方法即可)。

(4)图中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则图中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旱粉红棉的概率是。

6.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2n=20)植物,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

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1)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右上图框中画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

(注:方框内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

(2)若红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3)若某一基因型为AaBbDd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为。

(4)低温处理野生型玉米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

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四倍体玉米与野生型玉米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为什么?。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7.(10分)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 1自交得F 2,结果如下: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 对a 为显性。

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 、b 中,显性基因B 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2)为鉴别第Ⅱ组F 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3)若从第I 、II 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从第I 、III 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 是通过控制酶A 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

而基因B―b 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 能抑制基因A 的表达。

请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

8.(8分)果蝇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

现有一种“翻翅平衡致死系”果蝇,其个体的体细胞中一条2号染色体上有一显性基因A (翻翅),这是个纯合致死基因;另一条...2号染色体上也有一个显性基因B (星眼状),也是纯合致死基因,即:“翻翅平衡致死系”Ab Ab 和aB aB 均为致死,只有aB Ab 的杂合子存活,表现为翻翅星状眼。

翻翅星状眼aBAb 能产生两种类型精品文档 的配子Ab 和aB 。

以下有关问题均不考虑基因互换。

请分析回答:(1)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有 种,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不需要写出配子类型)。

(2)果蝇红眼(H )对白眼(h )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现将翻翅星状眼白眼雌果蝇与翻翅星状眼红眼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雌果蝇表现为 性状,雄果蝇表现为 性状,雌雄果蝇的比例为 。

(3)若上述两对显性纯合致死基因Aa 、Bb 位于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没有这两种基因,那么aBAb 的雌果蝇与Ab 雄果蝇相互交配,所得后代的雌雄果蝇的比例为 (显性基因成单存在时不致死)。

9.(12分)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

(1)在正常的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 ,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 。

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______(原始生殖、体)细胞的_______分裂过程中。

(2)科学家发现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蝇产生色素必须有显性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位于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 使得色素呈紫色,该基因为隐性时眼色为红色。

果蝇不能产生色素时眼色为白色。

现将 2个纯合品系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F 1全为紫眼,则亲本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让F 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 2 ,F 2雄性个体中紫眼的比例为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