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汉中中学下册圆周运动(篇)(Word版 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综合复习专题08 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解析版)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综合复习(重点专练模拟检测)专题08 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特训专题 特训内容专题1 圆锥摆模型(1T—5T )专题2 水平转盘(杆)内的圆周运动(6T—10T )专题3 转弯类问题(11T—15T )【典例专练】一、圆锥摆模型1.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A ,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B 上,B 放在带小孔的水平桌面上,小球A 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现使小球A 改到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上未画出),金属块B 在桌面上始终保持静止。
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金属块B 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小 B .金属块B 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不变C .细线的张力变小D .小球A 运动的角速度减小 【答案】B【详解】A .设A 、B 质量分别为m 、M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a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对B 研究,B 受到的静摩擦力sin f T θ=对A ,有sin T ma θ=;cos T mg θ=解得tan a g θ=,tan f mg θ= θ变大,a 变大,则静摩擦力大小变大,故A 错误;B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知,B 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大小不变,应等于N ()F m M g =+故B 正确;C .细线的拉力cos mgT θ=,θ变大,T 变大,故C 错误; D .设细线长为l ,则2tan sin a g l θωθ==可得cos gl ωθ=,θ变大,ω变大,故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小球1、2用细绳连接,小球1用细绳系于O 点,两细线长度相同,小球1、2绕竖直轴OO ′以相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四个图中可能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A .B .C .D .【答案】D 【详解】如图对球1在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1cos cos αβω-=A B F F mr 对球1和球2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有sin 2α=A F mg 同理对球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cos βω=B F mr 对球2竖直方向有sin β=B F mg由于球2受重力和绳的拉力的合外指向圆心,可知球2比球1更远离竖直轴,则21r r >联立解得22212222ta 2tan n βωωωα==+<mg mr mgmr mr 故tan tan αβ>则αβ>故选D 。
陕西省汉中市汉中中学下册万有引力与宇宙(篇)(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a 、b 、c 是地球大气层外圈圆形轨道上运动的三颗卫星,a 和b 质量相等,且小于c 的质量,则( )A .b 所需向心力最小B .b 、c 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 的周期C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D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线速度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因卫星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它们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由2GMmF r =向知,b 所受的引力最小,故A 正确; B .由2222GMm mr mr r T πω⎛⎫== ⎪⎝⎭得32r T GM=,即r 越大,T 越大,所以b 、c 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 的周期,B 正确;C .由2GMmma r= 得2GMa r =,即 21a r ∝所以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向心加速度,C 错误; D .由22GMm mv r r=得v =v∝所以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线速度,D 正确。
故选ABD 。
2.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的速率,如果超出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附近的物体随星球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密度为ρ、质量为M 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 .2T =B .2T =C .T =D .T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当周期小到一定值时,压力为零,此时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2224m GMm RR Tπ= 解得:2T =① 故B 正确,A 错误; CD. 星球的质量343M ρV πρR ==代入①式可得:T =故C 正确,D 错误.3.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造地球卫星的变轨问题以及圆周运动各量随半径的变化关系.22v Mmm G r r=,得GM v r =的距离减小而增大,所以远地点的线速度比近地点的线速度小,v A <v B ,A 项正确;人造卫星从椭圆轨道Ⅱ变轨到圆形轨道Ⅰ,需要点火加速,发生离心运动才能实现,因此v A Ⅱ<v A Ⅰ,所以E KA Ⅱ<E KA Ⅰ,B 项正确;222Mm mr G T r π⎛⎫= ⎪⎝⎭,得234r T GM π=心距离越大,周期越大,因此T Ⅱ<T Ⅰ,C 项正确;人造卫星运动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而不管在轨道Ⅱ还是在轨道Ⅰ,两者的受力是相等的,因此加速度相等,D 项错误.4.2020年也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周年。
陕西陕西省西安中学下册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水平的木板B 托着木块A 一起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心为O 的匀速圆周运动,Oa 水平,从最高点b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到a 点的过程中( )A .B 对A 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B .B 对A 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 .B 对A 的摩擦力越来越小D .B 对A 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始终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合力大小不变,从最高点b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到a 点的过程中,合力的水平分量越来越大,竖直向下的分量越来越小,而合力由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提供,因此对A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 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B 对A 的支持力越来越大,因此AD 正确,BC 错误。
故选AD 。
2.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用长为L 的轻细绳将物块连接在通过转台中心的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系统静止时细绳绷直但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tan μ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在物块离开转台前( )A .物块对转台的压力大小等于物块的重力B .转台加速转动的过程中物块受转台的静摩擦力方向始终指向转轴C .绳中刚出现拉力时,sin gL μθD cos gL θ【答案】CD【解析】 【详解】A .当转台达到一定转速后,物块竖直方向受到绳的拉力,重力和支持力,故A 错误;B .转台加速转动的过程中,物块做非匀速圆周运动,故摩擦力不指向圆心,B 错误;C .当绳中刚好要出现拉力时,2sin μmg m ωL θ=故sin gL μωθ=,C 正确;D .当物块和转台之间摩擦力为0时,物块开始离开转台,故2tan sin mg m L θωθ=角速度为cos gL θ,故D 正确;故选CD 。
3.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管道内侧壁半径为R , 小球半径为r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min v Rg =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min 0v =C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D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因是在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所以在最高点时,内壁可以给小球沿半径向外的支持力,所以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可以为零.所以选项A 错误,B 正确;C.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竖直向下的重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沿半径方向向外,小球的向心力是沿半径向圆心的,小球与外壁一定会相互挤压,所以小球一定会受到外壁的作用力,内壁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所以选项C 正确;D.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当速度较小时,重力沿半径方向上的分力大于或等于小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此时小球与外壁不存在相互挤压,外侧管壁对小球没有作用力,选项D 错误.4.如图所示,足够大的水平圆台中央固定一光滑竖直细杆,原长为L 的轻质弹簧套在竖直杆上,质量均为m 的光滑小球A 、B 用长为L 的轻杆及光滑铰链相连,小球A 穿过竖直杆置于弹簧上。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5.4 圆周运动)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 曲线运动4.圆周运动第Ⅰ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
1.下列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B .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C .周期不变的运动 D .转速不变的运动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2T v Rπ=,线速度越大,则周期越小B .根据2T ωπ=,角速度越大,则周期越小C .角速度越大,速度的方向变化越快D .线速度越大,速度的方向变化越快3.假设“神舟”十号实施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共运行了n 周,起始时刻为t 1,结束时刻为t 2,运行速度为v ,半径为r 。
则计算其运行周期可用( )A .T =21t t n -B .T =12t t n -C .T =2r v πD .T =2vrπ4.甲沿着半径为R 的圆周跑道匀速跑步,乙沿着半径为2R 的圆周跑道匀速跑步。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各自跑了一圈。
他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为ω1,ω2,v 1,v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ω1>ω2,v 1<v 2B .ω1<ω2,v 1<v 2C .ω1=ω2,v 1<v 2D .ω1=ω2,v 1=v 25. 如图所示,一偏心轮绕垂直纸面的轴O 匀速转动,a 和b 是轮边缘上的两个点,则偏心轮转动过程中a 、b 两点()A .角速度大小相同B .线速度大小相同C .周期大小不同D .转速大小不同6.甲、乙两物体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它们转动的半径之比为1∶5,线速度之比为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物体的角速度之比是2∶15 B .甲、乙两物体的角速度之比是10∶3 C .甲、乙两物体的周期之比是2∶15 D .甲、乙两物体的周期之比是10∶37.如图所示,一个匀速转动的半径为r 的水平圆盘上放着两个木块M 和N ,木块M放在圆盘的边缘处,木块N 放在离圆心13r 的地方,它们都随圆盘一起运动。
陕西省汉中市汉中中学下册抛体运动(篇)(Word版 含解析)

9.如图,A、B、C三个物体用轻绳经过滑轮连接,物体A、B的速度向下,大小均为v,则物体C的速度大小为()
A.2vcosθB.vcosθC.2v/cosθD.v/cos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C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与绳子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则有 ,则 ,故选D.
【点睛】
A.若水从窗户下边缘进入,则进入时的速度大小为
B.若水从窗户上边缘进入,则进入时的速度大小为
C.若水从窗户的正中间进入,则此时的水炮功率最小
D.满足水从窗户进入的水炮功率最小值为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把抛出水的运动逆向思维为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水从上边缘进入 ,解得
故A错误;
若小球落到水平面上,飞行时间一定.由速度分解求解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再进行分析.
【详解】
A.若小球落到斜面上,则有
得
可知t∝v0,故A正确.
B.末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
tanα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若小球落到水平面上,飞行的高度h一定,由 得
可知t不变.故C错误.
D.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正切
C.若石块不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大
D.若石块能落入水中,则v0越大,全程的速度变化量越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
当 时,解得
从A到O的有
解得 ,由于 ,所以石块可以落入水中,A正确;
B.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与初速度无关,B错误;
2023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第二次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2)

2023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第二次检测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用三根长度为L、最大张力为的轻绳连接,置于动摩擦因数为的粗糙水平圆盘上面,初始时刻轻绳恰好绷直,构成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中心与圆盘的圆心重合.让圆盘绕过O点垂直于圆盘的轴缓慢转动起来,随着角速度的缓慢增加,在轻绳断裂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大小为()A.B.C.D.第(2)题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以大小为a n=4m/s2的向心加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1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运动的角速度为2rad/sB.小物块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sC.小物块受到重力、绳子对它的拉力及向心力三个力的作用D.小物块在πs内通过的路程为零第(3)题1947年,我国科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等发现铀核裂变中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中涉及轻核出射。
2022年4月29日赵鹏巍和孟杰团队揭示了其中的产生机制。
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反应方程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太阳通过核裂变不断向外界释放能量D.核反应过程中能量一定不守恒第(4)题如图所示,一位老人在轻绳的帮助下在斜面上保持静止。
设斜面与地面间的倾角为θ且固定,斜面与老人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老人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轻绳方向为水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老人不受到斜面对其摩擦力,则斜面对其支持力F N大小满足F N=mg cosθB.老人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C.轻绳对老人的拉力与老人对轻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而斜面对老人的支持力与老人的重力则是一对平衡力D.经过一段时间后老人会觉得疲劳,是因为绳子拉力对老人做了负功第(5)题如图是密闭的汽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气体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第(6)题图(a)所示的采棉机在运输圆柱形棉包的过程中缓慢经过一段如图(b)所示路面(运动时,圆柱形棉包在前,路段足够长),CD、EF为水平路面,M点为倾角最大的位置,倾角为30°。
2019-2020学年教科版物理必修二讲义:第2章 1.圆周运动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1.圆周运动学习目标知识脉络(教师用书独具)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和特点.(重点)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等概念,会对它们进行定量计算.(重点)3.知道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定义,知道线速度与周期、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重点、难点)一、形形色色的圆周运动1.圆周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的圆周运动.二、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1.线速度(1)大小:线速度是描述做圆周运动的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通过的弧长跟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错误!.(2)方向:线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线速度方向就是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2.角速度(1)定义:角速度是描述圆周运动的特有概念.连接运动质点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2)公式:ω=错误!.(3)单位: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符号是rad/s。
3.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周期,用T表示,其国际制单位为秒(s).三、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间的关系1.r、T、v、ω之间的关系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是T,则(1)线速度v=错误!.(2)角速度ω=2πT。
(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v=rω.2.转速(1)转速是指转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常用符号n表示.(2)单位:转/秒(r/s)或转/分(r/min).(3)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是ω=2πn。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同.()(3)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4)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时,角速度及转速都相同.( )(5)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周期越长,转动越快. (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角速度不变情况下,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提示】(1)√(2)×(3)×(4)√(5)×(6)√2.(多选)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D [这里的“匀速”,不是“匀速度",也不是“匀变速”,而是速率不变,匀速圆周运动实际上是一种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变速运动,故B、D正确.] 3.(多选)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为2∶3,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9B.它们的半径之比为1∶2C.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3AD [因为错误!=错误!=错误!,且错误!=3,因此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错误!,则错误!=错误!=错误!,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4.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B两轮用皮带传动,三个轮的半径关系是r A=r C=2r B.若皮带不打滑,求A、B、C三轮边缘上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线速度之比.[解析] a、b两点比较:v a=v b由v=ωr得:ωa∶ωb=r B∶r A=1∶2b、c两点比较ωb=ωc由v=ωr得:v b∶v c=r B∶r C=1∶2所以ωa∶ωb∶ωc=1∶2∶2v a∶v b∶v c=1∶1∶2。
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下册圆周运动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下册圆周运动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a7dae23c1ec5da51e27067.png)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m 、2m 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 、B 、C ,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OO '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μ=,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O 共线且OA =OB =BC =r =0.2 m ,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若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角速度极其缓慢地增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 2,则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个物体同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B .B 、C 两个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 C .当5/rad s ω>时整体会发生滑动D 2/5/rad s rad s ω<<时,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不断增大 【答案】BC 【解析】ABC 、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三个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2F m r ω=可知,因为C 的半径最大,质量最大,故C 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加最快,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时2122C mg m r μω= ,计算得出:112.5/20.4grad s rμω=== ,当C 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BC 开始提供拉力,B 的摩擦力增大,达最大静摩擦力后,AB 之间绳开始有力的作用,随着角速度增大,A 的摩擦力将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大,当A 与B 的摩擦力也达到最大时,且BC 的拉力大于AB 整体的摩擦力时物体将会出现相对滑动,此时A 与B 还受到绳的拉力,对C可得:22222T mg m r μω+= ,对AB 整体可得:2T mg μ= ,计算得出:2grμω=当15/0.2grad s rμω>== 时整体会发生滑动,故A 错误,BC 正确; D 、 2.5rad/s 5rad/s?ω<<时,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逐渐增大,故D 错误; 故选BC2.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的木块A 和B 放在转盘上,两者用长为L 的细绳连接,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重力的K 倍,A 放在距离转轴L 处,整个装置能绕通过转盘中心的转轴O 1O 2转动,开始时,绳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角速度缓慢增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23KgLω>时,A 、B 相对于转盘会滑动 B 223Kg KgL Lω<C .ω在223Kg KgL L ω<<B 所受摩擦力变大 D .ω223Kg KgL Lω<A 所受摩擦力不变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详解】A .当A 所受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 、B 相对于转盘会滑动,对A 有21Kmg T m L ω-=对B 有212Kmg T m L ω+=⋅解得123KgLω=当23KgLω>时,A 、B 相对于转盘会滑动,故A 正确; B .当B 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绳子开始出现弹力222Kmg m L ω=⋅解得22KgLω=223Kg KgL Lω<<B 正确;C .当ω在02KgLω<<B 所受的摩擦力变大;当2KgLω=时,B 受到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当ω223Kg KgL Lω<<B 所受摩擦力不变,故C 错误;D .当ω在203KgLω<<范围内增大时,A 所受摩擦力一直增大,故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1.两个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小木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 ,a 、b 之间用强度足够大的轻绳相连,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开始时轻绳刚好伸直但无张力,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B .b 比a 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C .当2kgLω=a 刚要开始滑动 D .当23kgLω=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 =mω2r ,则当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时,木块b 的最大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在木块b 的摩擦力没有达到最大值前,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ω2r ,a 和b 的质量分别是2m 和m ,而a 与转轴OO ′为L ,b 与转轴OO ′为2L ,所以结果a 和b 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当b 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后,b 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的拉力合力提供向心力,即kmg +F =mω2•2L ①而a 受力为f′-F =2mω2L ②联立①②得f′=4mω2L -kmg综合得出,a 、b 受到的摩擦力不是始终相等,故A 错误,B 正确; C .当a 刚要滑动时,有2kmg+kmg =2mω2L +mω2•2L解得34kgLω=选项C 错误;D. 当b 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时202kmg m r ω=⋅解得02kgLω=因为32432kg kg kgL L L >>,则23kgLω=时,b 所受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大小为kmg ,选项D 正确。
故选BD 。
2.如图所示,两个啮合的齿轮,其中小齿轮半径为10cm ,大齿轮半径为20cm ,大齿轮中C 点离圆心O 2的距离为10cm ,A 、B 两点分别为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则A 、B 、C 三点的( )A .线速度之比是1:1:2B .角速度之比是1:2:2C .向心加速度之比是4:2:1D .转动周期之比是1:2:2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同缘传动时,边缘点的线速度相等v A =v B ①同轴转动时,各点的角速度相等ωB =ωC ②根据v =ωr ③由②③联立代入数据,可得B C 2v v =④由①④联立可得v A :v B :v C =2:2:1A 错误;B .由①③联立代入数据,可得A B :2:1ωω=⑤再由②⑤联立可得A B C ::2:1:1ωωω=⑥B 错误; D .由于2T πω=⑦由⑥⑦联立可得A B C ::1:2:2T T T =D 正确; C .根据2a r ω= ⑧由⑥⑧联立代入数据得A B C ::4:2:1a a a =C 正确。
故选CD 。
3.荡秋千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种户外活动,大人在推动小孩后让小孩自由晃动。
若将此模型简化为一用绳子悬挂的物体,并忽略空气阻力,已知O 点为最低点,a 、b 两点分别为最高点,则小孩在运动过程中( )A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先增大后减小B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与绳子拉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C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与绳子拉力做的总功等于小球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动能D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拉力向上有分量,位移向下有分量,所以绳子拉力做了负功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题可知,a 、b 两点分别为最高点,所以在a 、b 两点人是速度是0,所以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在最低点O 时,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所以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0,所以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先增大后减小,故A 正确;B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将重力分解为速度方向的分力和背离半径方向的分力,所以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背离半径方向的分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共同提供的,故B 错误;C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与绳子拉力做的总功等于小球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动能,故C 正确;D .从a 到O 的运动过程中,绳子的拉力与人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拉力不做功,故D 错误。
故选AC 。
4.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 、B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m ,A 与B 、B 和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 和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1.5r 。
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B .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mω2rC 3grμD grμ【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对A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以及B 对A 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2(3)(3)f m r m g ωμ=故A 错误,B 正确;CD .由于A 、AB 整体、C 受到的静摩擦力均提供向心力,故对A 有2(3)(3)m r m g ωμ对AB 整体有()()23232m m r m m g ωμ+≤+对物体C 有()21.5m r mg ωμ≤解得23grμω≤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
5.如图所示,长为r 的细杆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使之绕另一光滑端点 O 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 v =4gr ,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细杆的压力是3mg4B .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细杆的拉力是mg2C gr ,小球对细杆的弹力是零D .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gr ,小球对细杆的拉力是 3m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B .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v mg F m r-=解得34F 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在最高点对细杆的压力为34F mg =,选项A 正确,B 错误; C .在最高点,若细杆弹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v mg m r=解得v gr选项C 正确;D .若在最高点速度为2g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v F mg m r+=解得3F mg =选项D 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
6.如图所示,12O O 两轮紧挨在一起靠摩擦力传动而同时转动,其中A 、B 是两轮边缘上的点,C 为1O 上的一点,且C 点到1O 的距离与B 点到2O 的距离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 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B .AB 两点角速度相等C .BC 两点角速度相等D .AB 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BD .A 、B 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即A B =v v根据v r ω=可知半径不同因此角速度不相等,选项B 错误,D 正确; AC .A 、C 共轴转动,角速度相同,即A C =ωω根据v r ω=可知A 线速度大于C 的线速度,所以B C B C ,v v ωω≠≠选项AC 错误。
故选D 。
7.如图所示,水平的木板B 托着木块A 一起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从水平位置a 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最高点b 的过程中( )①B 对A 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②B 对A 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③B 对A 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④B 对A 的摩擦力越来越小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以A 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设指向圆心的加速度为a ,a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sin BA mg F ma θ-=得sin BA F mg ma θ=-可知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θ增大,支撑力减小,故①错误,②正确。
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cos BA f ma θ=可知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θ增大,摩擦力减小,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D 。
8.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
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图中a 、b 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则杆对球的作用力是( )①a 处为拉力,b 处为拉力 ②a 处为拉力,b 处为推力 ③a 处为推力,b 处为拉力 ④a 处为推力,b 处为推力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②④【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处圆心在上方,合力提供向心力向上,故需有向上的拉力大于向下的重力;b 处合力向下,重力也向下,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1v F mg m R=当F 1<0,杆对球有推力,向上; 当F 1>0,杆对球有拉力,向下; 当F 1=0,杆对球无作用力。
故杆对球的作用力情况①②都有可能,选项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9.在游乐园质量为m 的人乘坐如图所示的过山车,当过山车从高度释放之后,在竖直平面内通过了一个光滑的圆周轨道(车的轨迹如图所示的虚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若没有保险带,人一定会掉下去B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C .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仍可能产生压力,但压力一定小于mg 【答案】B 【解析】【分析】 【详解】A .当人与保险带间恰好没有作用力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得2v mg mR=临解得临界速度为=v gR 临当速度v gR ≥时,没有保险带,人也不会掉下来。
选项A 错误;B .人在最低点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人处于超重状态,人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选项B 正确;C .在最高点和最低点速度大小不等,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2=v a r可知,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C 错误; D .当人在最高点的速度v gR >时人对座位就产生压力。
当速度增大到2v gR =时,压力为3mg ,选项D 错误。
故选B 。
10.如图,半径为R 的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转台上,转台绕过容器球心O 的竖直轴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质量相等的小物块A 、B 随容器转动且相对器壁静止.A 、B 和球心O 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向心力等于B 的向心力 B .A 、B 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同时为0C .若ω缓慢增大,则A 、B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都增大D .若A 不受摩擦力,则B 受沿容器壁向下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A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2A sin F m R ωα=B 物体受到的向心力2B sin F m R ωβ=由于α>β因此 A 的向心力大于B 的向心力,A 错误;B .假设A 、B 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同时为零,对A 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NA cos F mg α= NA Asin F F α'= 整理得Atan F mg α'=① 同理可得Btan F mg β'= 与A 中结果比较,可知A B AB ::F F F F ''≠ 因此两个摩擦力不可能同时为0,B 错误;C .当角速度ω很小时,摩擦力沿球形容器面向上,当角速度ω缓慢增大时,摩擦力先减小到零,再反向增大,C 错误;D .若A 不受摩擦力,由①式可知2tan sin mg m R αωα=可得2=cos g R ωα此时B 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B sin tan cos mg F mg ββα=>也就是说B 若不受摩擦力,仅靠支持力的水平分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因此B 受到的摩擦力沿容器壁向下,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