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检测技术复习资料最终版
核技术应用复习资料

N (t0 ) P
(1 e
t0
) =
N t s
t1 时刻放射性活度
A(t1 ) A(t0 )e (t1 t 0 ) A(t0 ) D
A(t0 ) P(1 e t 0 ) NtS
D e ( t1 t 0 )
测量时间记录的放射性数 t1-t2 测量时间 t1-t2 间隔记录到射线总计数:
核分析技术应用复习
一 活化分析和核反应产额计算 二 带电粒子弹性散射分析 三 正电子湮没 四 核磁共振和扰动角关联 五 穆斯堡尔谱学 六 沟道效应 七 荧光分析 八 核反应分析
考试注意: 1,开卷考试,可以带书等,务必带计算器 2,各种方法原理、特征或描述参量、实验测量、应用 等要了解和掌握。 3,计算要注意量纲,计算器使用要比较熟练。
16
N 和 19O 的半衰期差别很大
19
O 的半衰期 29.4s, -, N 的半衰期 7.4s, -。
16
实验上利用半衰期差,测定 19O,从而确定 19F 含量。
核辐射探测复习资料B.

核技术 核探测复习材料 一、简答题:1.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有哪几种方式?( 5分)答:γ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1)光电效应 (2)康普顿效应(得2分)(3)电子对效应(得2分) 2.典型的气体探测器有哪几种?各自输出的最大脉冲幅度有何特点,试用公式表示。
(5分) 答:典型的气体探测器有(1)电离室(得1分)(2)正比计数管(得1分)(3)G-M 计数管(得1分)脉冲幅度:(1)电离室:C e w E v =(得1分)(2)正比计数管:Cew E M v ∙= (得0.5分)(3)G-M 计数管 最大脉冲幅度一样(得0.5分)3.简述闪烁体探测器探测γ射线的基本原理。
(5分)答:γ射线的基本原理通过光电效应 、 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产生次级电子(得1分),次级电子是使闪烁体激发(得1分),闪烁体退激发出荧光(得1分),荧光光子达到光电倍增管光阴极通过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得1分),光电子通过光电倍增管各倍增极倍增最后全部被阳极收集到(得1分),这就是烁体探测器探测γ射线的基本原理。
注:按步骤给分。
4.常用半导体探测器分为哪几类?半导体探测器典型优点是什么?(5分)答:常用半导体探测器分为(1) P-N 结型半导体探测器(1分)(2) 锂漂移型半导体探测器;(1分)(3) 高纯锗半导体探测器;(1分)半导体探测器典型优点是(1) 能量分辨率最佳;(1分)(2)射线探测效率较高,可与闪烁探测器相比。
(1分)5.屏蔽β射线时为什么不宜选用重材料?(5分)答: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损失能量除了要考虑电离损失,还要考虑辐射损失(1分),辐射能量损失率222NZm E z dx dE S radrad∝⎪⎭⎫ ⎝⎛-= 与物质的原子Z 2成正比(2分),选用重材料后,辐射能量损失率必然变大,产生更加难以防护的x 射线(2分)。
故不宜选用重材料。
注:按步骤给分。
6.中子按能量可分为哪几类?中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有哪几种方式。
核工程检测技术习题及答案

1-1-2测量方法根据研究的问题不同如何进行分类?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测量方法?答案 按如何取得测量结果进行分类有:1.直接测量法,2.间接测量法,3.组合测量法。
按测量方式来分类有:1.偏差式测量法,2.零位式测量法(补偿式测量法),3.微差式测量法1-2-9请指出下列误差属于哪类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1)用一块普通万用表测量同一电压,重复测量15次后所得结果的误差。
(随机误差)(2)观测者抄写记录时错写了数据造成的误差。
(粗大误差)(3)在流量测量中,流体温度、压力偏离设计值造成的流量误差。
(系统误差) 1-3-1什么是仪表的动态特性?什么是仪表的静态特性?什么是瞬态响应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各有哪些特性指标?答案 仪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仪表的静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不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对于阶跃输入信号,则称为仪表的阶跃响应或瞬态响应。
对于正弦输入信号,仪表的响应称为频率响应或稳态响应;瞬态响应特性指标(1)时间常数τ,一阶仪表时间常数τ越小,响应速度越快。
(2)延时时间 仪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50%所需时间。
(3)上升时间 仪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0%所需时间。
(4)超调量 仪表输出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值。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1)频带 仪表增益保持在一定值内的频率范围为仪表频带或通频带,对应有上、下截止频率。
(2)时间常数τ 用时间常数τ来表征一阶仪表的动态特性。
τ越小,频带越宽。
(3)固有频率ωn 二阶仪表的固有频率ωn 表征了其动态特性。
1-3-6 某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为1.0级,绝对误差为正负l ℃,测量下限为负值(下限的绝对值为测量范围的10%),试确定该表的测量上限位、下限值及量程。
%100⨯围下限测量范围上限-测量范=∆γ, 1=∆,精确度等级为1.0级,所以γ=0.01,所以量程为100℃。
由下限的绝对值为测量范围的10%,可列式-0.1x=-0.1×100=-10℃,所以上限为90℃。
核工业无损检测材料部分试题

第一部分核电NDT人员基础知识习题集(闭卷)是非题金属的强度址拒金屈抵抗断裂的能力。
(O)-般说来,钢材硬度越高,只强度也越高。
(O)槊性高的材料,其冲击韧性必然也高。
(X)一般说来,教性指标较离的材料制成的元件比脆性材料制成的元件有更大的安全性.(O)一般说來,焊接接头咬边缺陷引起的丿M力集屮,比气孔缺陷严重得多。
(O)材料的断裂韧度值KIC不仅取决丁材料的成分、内部组织和结构,也与裂纹的人小、形状和外加应力有关。
(X)一般说來,钢材的强度越高.对氢脆越敏感。
(O)应力如I啲严重程度与缺口人小和根部形状仃关,缺口根部UI1率半径越人,应力集屮系数就越大。
(X )如果承用类设备的筒体不圆,则在承压时筒壁不仅承受薄膜应力,在不圆处还会出现附加弯曲应力。
(O)低合金钢的应力腐蚀嫩感性比低碳钢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人。
(O)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组织的晶体结构属于体心立方晶格,而奥氏体不锈钢组织的晶体结构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O)绝人*数介金元素能使C曲线位置左移,这盘味着人多数低合金钢的淬破!倾向人丁•低確钢。
(X)钢中的奥氏体转变成勺氏体时会产工很人的相变应力,是由于马氏体的比容人于奥氏体。
(O)如果高温奥氏体冷却速度过快,其屮富含的碳原了來不及扩散,就会形成碳在铁屮的过饱和固溶体,即马氏体。
(O)奥氏体不锈钢具有非常显著的加匸换化特性,其原肉匸要定在敎性变形过种中奥氏体会转变为马氏体。
(O)硫是钢屮的育害杂质,会引起钢的热脆c (O)磷在钢屮会形成低熔点共晶物,导致钢的冷脆。
(X)氮在低嚴钢中是仃書杂质,而在低介金钢屮却能起提高强度、细化晶粒的作用。
(O)奥氏体不锈钢焊接不会产生延迟冷裂纹,但容易产生热裂纹。
(O)焊接电流增人,焊缝熔深增人而熔宽变化不人。
(O)导致埋弧自动焊接头余高过高的町能原因之一是焊丝伸出长度过长。
(O)在重要构件及厚度较人构件屮,例如高斥、超高爪锅炉和用力容器环缝焊接屮常用的是双U形坡口。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核安全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核安全综合知识》复习资料一般内容:无加粗一般重要:加粗重要:加粗、颜色字体非常重要:加粗、下划线第一章原子核物理基础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原子核的放射性、射线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原子核反应。
熟悉放射性活度的含义及三大天然放射性系列中的主要核素、常用的核辐射类型及其特征、核裂变及核能的利用。
掌握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及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常数、半衰期及寿命的概念,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介质对γ、X 射线的衰减规律;中子诱发裂变与裂变能。
知识点整理:第一节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原子的核式模型是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而提出的,假设结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电子是由汤姆逊发现的,电子电荷值e≈1.6*10-19C(库伦);电子的质量m≈e9.1*10-31kg。
3.原子半径约为10-8cm(或10-10m),原子核的尺度大小量级为fm(10-15m,飞米),几十飞米,原子核半径R与质量数A1/3成正比关系。
4.物质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光谱特性基本上只与核外电子有关,而放射性现象主要归因于原子核。
5.原子的壳层结构:(1)原子的核外电子称为轨道电子。
原子的轨道电子离核的距离是不能取任意值的,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彼此分离的壳层。
(2)最靠近核的一个壳层称为K层,在它的外面依次为L、M、N、O壳层等,以此类推。
通常用量子数n(n=1,2,3…)代表壳层,并分别对应K、L、M、N、O,…壳层。
每个壳层可容纳2n2个电子。
除了K层以外,其他壳层又可分成(2l+1,l=n-1)个支壳层,l是描述电子轨道的量子数。
(3)处于不同壳层的电子具有不同的位能,当电子从无穷远处移动到靠近原子核的位置时是电场力作功,K层的能级最低。
能级的能量大小就等于该壳层电子的结合能,即要使该壳层电子脱离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需做的功。
结合能是负值,通常以KeV为单位,K壳层电子的结合能的绝对值最大。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阅读说明】除标题均有加粗外,其他标记说明如下:一般内容:无加粗一般重要:加粗重要:加粗、颜色字体非常重要:加粗、下划线《核安全专业实务》第一章核安全监管概述第一节核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和组织机构一、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的范围1.1984年,国家核安全局成立。
2.2003年6月28日,通过《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该法从保护环境出发,重点关注环境安全,主要规范核技术应用、放射性废物和伴生放射性矿涉及的放射性污染防治,也对核设施安全提出了基本要求。
3.2017年9月1日,通过《核安全法》,该法是有关核领域安全问题的专门法,重点以核设施、核材料安全为主要规范内容,同时也对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的安全作出规定,规范了放射性废物处置的要求。
4.国家建立了安全许可、监督检查执法、事故应急与调查处理、环境影响评价、辐射环境监测、人员资质管理等核安全监管制度。
二、核安全监管的组织机构5.国家核安全局下设核设施安全监管司、核电安全监管司、辐射源安全监管司等三个业务司。
6.国家核安全局主要业务职责:(1)组织拟定核与辐射安全政策、规划、法规等。
(2)负责核设施的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以及事件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3)负责核活动的行政许可、监督检查以及事件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4)负责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检验活动的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
(5)组织辐射环境监测。
(6)组织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参与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和处置。
(7)负责核材料管制核安全监管。
(8)负责核与辐射安全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和相关培训。
(9)负责放射性污染治理的监督。
(10)负责电磁辐射装置设施的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
7.环境保护部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主要职责为:(1)负责核设施核与辐射安全的日常监督;(2)负责核设施辐射环境管理的日常监督;(3)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的日常监督;(4)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设施和核技术利用单位核与辐射事故(含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准备工作的日常监督,以及事故现场应急响应的监督;(5)负责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监管的核设施和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监测工作的监督及必要的现场监督性监测、取样与分析;(6)负责对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辐射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的督查;(7)负责核设施现场民用核安全设备安装活动的日常监督和民用核设施进口核安全设备检查、试验的现场监督;(8)负责民用核设施内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的监督;(9)承办环境保护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核电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A.射线检测
B.超声波检测
C.红外线检测
D.以上都是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射线检测的清晰度?()
A.射线源强度
B.射线与缺陷的相对位置
C.检测距离
D.缺陷大小
3.超声波检测设备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A.发射器
B.接收器
C.耦合剂
D.显示器
4.以下哪些情况下不适合使用磁粉检测?()
A.射线检测
B.超声波检测
C.磁粉检测
D.渗透检测
5.在渗透检测中,渗透剂的作用是什么?(")
A.显示缺陷
B.擦拭表面
C.增强对比度
D.清洁表面
6.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金属材料内部的裂纹和气孔?()
A.射线检测
B.磁粉检测
C.渗透检测
D.红外线检测
7.在超声波检测中,纵波和横波的区别是什么?()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超声波检测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在核电工程中,用于检测焊接接头、管道、压力容器等部件的裂纹和气孔。原理是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遇到缺陷时产生反射和衰减。
2.射线检测包括曝光、显影、定影和评估四个步骤。安全防护需考虑辐射剂量、防护措施、操作规程和废物处理等因素。
A.检测材料的热障涂层
B.评估热传导性能
C.检测设备的热损失
D.以上都是
8.以下哪些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的主动检测方法?()
A.射线检测
B.超声波检测
C.红外线检测
D.渗透检测
9.在超声波检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误判?()
核仪表总复习资料

快中子注量率 热中子注量率
等
活
化 ( n, γ ) In, Au, Dy(镝) 等
慢中子的注量率
三 气体探测器
电离室、正比计数器、G-M计数器。 核辐射转变成为电信号的物理过程都是在探测器 内充特定气体的特定体积中进行的。
计数器脉冲 计数与外加 电压的关系
Ⅰ、复合区:0 →V1 Ⅱ、电离区:V1→V2,原 电离离子全被电极收集。 Ⅲ 正比区:V2→V3:电子在电场加速中获得能量足以产生二 次电离,产生了电离雪崩。 Ⅳ 有限正比区:V3 →V4 当电压大于V3后,原电离电荷大的, 比小的其放大倍数相对变小,即放大倍数A与人射粒子能量有关。
(二)正比计数管
BF3 正比计数器 BF3正比计数管是一金属圆管做成的,沿着管的轴 向紧悬着一根小直径的集电极(通常用钨),管内充 以三氟化硼气体,其原理如图所示,硼吸收中子后发 出α粒子使三氟化硼电离,一次电离所产生的电子在 计数管内电场作用下加速并向集电极移动,它获得的 能量足以使其它分子电离,这些电子全部到中心电极 后,在负载电阻上就产生一个电压脉冲,脉冲频率与 中子通量水平成线性关系。
Rm
max
Am
100 0
0
5、附加误差 指当仪表的使用条件偏离额定条件下出现的误差。
反应堆核测量与辐射监测
1.1 核仪表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
核辐射可以利用它们和物质相互作用所呈现的变化 进行观察和检测。
1 核辐射检测装置组成
核辐射探测器、探测器输出信号的处理仪器和其它 一些附属设备。
2 核辐射探测器的主要作用
不同能量的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差别颇大,所 以相应的探测器在结构上及探测原理也区别较大。 通过反应产生直接电离粒子被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工程检测技术复习资料最终版20XX--核工程检测仪表复习题 1:概念题绝对误差:绝对误差:△=x-L△为绝对误差;x为测量值;L为真实值相对误差:δ=△/L×%仪表的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最大的引用误差分辨率:表明仪表响应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指标,即不能引起输出发生变化的输入量幅度与仪表量程范围之比的百分数灵敏度:仪表在稳定状态下输出微小变化与输入微小变化之比迟滞:仪表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不一致的程度,以正、反向特性之差的最大值与仪表量程之比的百分数表示线性度:表明仪表实际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曲线与理想直线之间的关系精度:仪表精密度与准确度之和,用相对误差来表示霍尔效应:指把一半导体单晶薄片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在它的两个端面上通以电流I,则在它的另两个端面上产生电势U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标准节流装置:把几种标准化了的节流件、规定了的取压方式和规定长度的前后直管段,总称为标准节流装置2: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测量系统敏感部件、变换部件、传递部件、显示部件组成敏感部件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接触,按照被测介质的能量,使其产生一个以某种方式与被测量有关的输出信号变换部件:对敏感部件输出的信号在送往显示部件之前进行适当的变换传递部件:传输信号的通道显示部件:测量系统与观测者的界面,他将被测量的信号以某种形式显示给观测者的记录显示,甚至还有调节的功能。
3:测量方法根据研究的问题不同如何进行分类?各分类方法包括哪些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可以按照如何取得测量结果、按照测量方式、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和按测量条件相同与否来分类。
按照如何取得测量结果可以分为: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组合测量法。
按照测量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方法、零位式测量法、微差式测量法。
按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分类可以分为:静态测量、动态测量。
按测量条件相同与否可以分为: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量。
4:什么是仪表的动态特性?什么是仪表的静态特性?什么是瞬态响应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各有哪些特性指标?仪表的静态特性:输出对不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仪表的静态特性所对应的特性指标有:精度:精度是仪表精密度与准确度之和,用引用误差来表示。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仪表示值不随时间和使用条件变化的性能。
灵敏度:灵敏度是仪表在稳定状态下输出微小变化与输入微小变化之比。
变差:变差是指仪表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不一致的程度,以正、反向特性之差的最大者与仪表量程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分辨率:分辨率是表明仪表响应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指标,即不能引起输出发生变化的幅度与仪表量程范围之比的百分数。
复现性:复现性是指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多次重复测量其示值不一致的程度。
仪表的动态特性: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瞬态响应特性指标:时间常数:一阶仪表时间常数越小,响应速度越快。
延时时间:仪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50%所需的时间。
上升时间:仪表输出达到稳定值的90%所需的时间。
峰值时间:仪表输出超过稳定值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
最大超调量:仪表输出超过稳定值的最大值。
稳定时间:测量系统响应曲线达到并保持在其终值周围的某一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时所需的时间。
频率响应特性指标:a. 频带——仪表增益保持在一定值内的频率范围为仪表频带或通频带,对应有上、下截止频率。
b. 时间常数τ——用时间常数τ来表征一阶仪表的动态特性。
Τ越小,频带越宽。
c. 固有频率——二阶仪表的固有频率,表征了其动态特性。
d. 截止频率——测量系统幅值比下降到零频率幅值比时所对应的频率。
5:某测温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为级,绝对误差为正负1C,测量下限为负值,试确定该表的测量上限位、下限值及量程解:根据精度的定义可得1x100%1 x:仪表的量程0x100c于下限的绝对值为测量范围的10% 所以下限值为-10c 上限值为90c6:什么是温标?目前使用较多的温标有哪几种?温标:用来衡量温度高低的标尺常用的温标有:热力学温标、国际实用温标、摄氏温标、华氏温标温标的三要素(1)规定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基准仪器(2)选择一些纯物质的平衡态温度作为温标基准点(3)建立内插公式可计算出任何两个相邻基准点间的温度值7:什么是热电效应?产生热电效应的原因是什么?热电偶回路中的总热电势如何表示?00热电效应: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A和B组成的闭合回路,如果A和B所组成回路的两个接合点处的温度T和T0不相同,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说明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
热电偶回路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热电偶不同材料组成,连接点处温度不同总热电势:EABf(T)f(T0)8:热电偶回路有哪些性质??均质材料定律:一种均质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沿材料长度方向各处温度如何分布,回路中均不产生热电势。
反之,如果回路中有热电势存在则材料必为非均质的。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投入第二种(或多种)均质材料,只要所接入的材料两端连接点温度相同、则所接入的第三种相料不影响原回路的热电势。
中间温度定律:两种不同材料A、B组成的热电偶回路,其接点温度分别为t和t0时的热电势势EAB等于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n)和(tn,t0)时相应的热电势EAB和EAB 的代数和,其中tn为中间温度。
9:为什么要对热电偶的参比端温度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那几种?于冷端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难以自行保持为0℃或某一定值。
因此,为减小测量误差,需对热电偶的冷端人为采取措施,使其温度恒定,或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正和补偿。
常用的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冰浴法、理论修正法、冷端补偿器法、补偿导线法10:什么是热电偶的分度表?热电偶的分度表:标准化热电偶在参比端温度为零摄氏度时,热端温度与热电势的对应关系称为该热电偶的分度表11:8种标准化热电偶及其分度号是什么?铂铑10铂热电偶K)T)B)镍铬镍硅热电偶J)N)E)铁康铜热电偶(分度号镍铬硅镍硅热电偶(分度号镍铬康铜热电偶(分度号12:热电阻分为哪两类?电阻式温度计是利用某些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制成的测温仪表,分为金属热电阻温度计和半导体热电阻温度计13:与热电偶、热电阻相配的测温仪表有哪些?配接热电偶的测温仪表:动圈式温度指示仪表,直流电位差计,数字式电压表。
配接热电阻的测温显示仪表:动圈式温度指示仪XCZ-102,自动电子平衡电桥。
14:热电阻测温元件为什么采用三线制接法?常用的测温显示仪表有哪些?热电阻测温元件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以及测量精度的提高。
常用的测温显示仪表有动圈式和自动平衡式两大类型。
15:试述压力的定义,何谓绝对压力、表压力、差压、真空度?压力:指流体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即物理学上的压强绝对压力:指被测介质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全部压力,以完全真空作为零标准的压力表压力:指用一般压力表所测得的压力,它以当地大气压作为零标准真空度:指接近真空的程度。
当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表压力为负值,其绝对值为真空度差压:用两个压力之差表示压力,也就是以大气压以外的任意压力作为零标准的压力16:国际单位制中压力单位是什么?与工程大气压如何进行转换?请举出几种常用的压力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1pa105at过去常用的压力单位还有:工程大气压、毫米汞柱、毫米水柱、物理大气压等17:试述单圈弹簧管压力表的工作原理。
为什么圆形等截面弹簧管不可以作为测压弹性元件?工作原理:当具有压力的介质进入管的内腔后,于弹簧管的横截面是椭圆形或扁圆形的,所以在压力的作用下它会发生变形。
短轴要变长一些,长轴要变短一些,管子截面更圆,产生弹性变形,使弯成圆弧状的弹簧管向外伸张,在自端产生位移。
此位移经杆系和齿轮机构带动指针,当变形引起的弹性力与被测压力产生的作用力平衡时,变形停止,指针指示出相应的压力值圆形等截面于四周所受的压力相同,不能产生变形,所以不能作为测压弹性元件。
18:如图所示,说明双波纹管式压差计的工作原理。
连接轴1固定在波纹管B1,B2端面的刚性端盖上,B1,B2被刚性的连接在一起。
B1,B2通过阻尼环11与中心基座8间的环形间隙,以及中心基座上的阻尼旁路10相通。
量程弹簧组7在低压室,他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轴和中心基座上。
接入被测压差后,B1被压缩,其中的填充液就通过环形间隙和阻尼旁路流向B2,使B2伸长,量程弹簧7被拉伸,直到差压在B1和B2两个端面上形成的力与量程弹簧和波纹管产生的弹力相平衡为止。
这时连接轴系统向低压侧有位移,挡板3推动摆杆4,带动扭力管5转动,使一端与扭力管固定在一起的心轴6发生扭转,此转角反映了被测压差的大小。
19:选用弹簧管压力表测量压力时为什么要考虑被测压力的量值和特性?如何考虑?为了保证弹簧管压力表的指示正确和能长期使用,应使仪表工作在正常允许的压力范围内。
对于波动较大的压力,仪表的示值应经常处于量程范围的1/2附近;被测压力波动小时,仪表示值可在量程范围的2/3左右,但被测压力值一般不应低于量程范围的1/3。
另外,还要注意仪表的防振、防爆、防腐等问题,并要定期校验。
20:电阻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为什么要采用半桥或全桥电路输出?电阻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是依据压力产生应变、应变导致阻值变化而测得压力的原理。
但应变片的电阻受温度影响很大,其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弹性元件和应变片的线膨胀系数很难完全一样,但它们又是粘贴在一起的,温度变化时就会产生附加应变。
因此,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要采取各种温度补偿措施,通常都是采用电桥补偿的方法。
21:膜片式压力计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当通入压力过后,膜片将向压力低的一面弯曲,其中心产生一定的位移,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转动,指示出被测压力22:试述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何减小平行极板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特性?工作原理:电容器的电容量它的两个极板的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和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决定。
如果一个极板固定不动,另一个极板感受压力,并随着压力的变化而改变极板间的相对位置,电容量的变化就反映了被测压力的变化,这就是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改善其输出的非线性,实际应用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常采用差动的形式,即感压动极板在两个静极板之间,当压力改变时,一个电容的电容量增加,另一个电容量减少,灵敏度可提高一倍,而非线性则可大大降低23:试述标准节流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及流量基本计算公式。
工作原理:在管道内部装有断面变化的节流件,当流体流经节流件时流束收缩,节流件前后流体的静压力不同,即在节流件的前后产生静压差,利用压差与流速的关系可进一步测出流量组成:节流装置节流件、取压装置和节流件上游侧第一个阻力件、第二个阻力件、下游侧第一个阻力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直管段所组成q1vRe0流量计算基本公式:4d22(p1p212q1mRe04d21(p1p2)24:简述目前国际上规定的标准节流件有哪几种?目前国际上规定的标准节流件有以下几种:标准孔板、喷嘴、文丘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