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

合集下载

(完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

(完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21/T1214-2005要求报告书正文应包括内容: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勘察依据;2、拟建工程概况;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工作量;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承载力特征值。

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报告中应附的图件:1、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钻孔柱状图4、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5、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6、水质分析报告7、原位测试成果表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活动断裂。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4)地形地貌复杂;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含古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高含水量的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等。

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一般破坏;4)地形地貌较简单;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6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4)地形地貌简单;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5

000000000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0000000000勘察院0000年00月工程名称:00000000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编号:000000000勘察阶段:详勘法人代表:批准人:审定人:审核人:编写人:勘察单位:0000000000勘察院日期:0000年00月目录1 概况 (1)1.1目的任务 (1)1.2拟建物概况 (1)1.3勘察依据 (2)1.4工作量布置及完成工作量 (3)2 场区自然条件 (4)2.1地理位置与交通 (4)2.2地形地貌 (4)2.3气象及地下水 (4)2.4区域地质构造 (6)3 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6)3.1不良地质作用的评价 (6)3.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7)3.3稳定性及适宜性 (7)4 场区土层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7)5 岩土工程评价 (10)5.1地基土力学性质分析 (10)5.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0)5.3地基均匀性评价 (11)5.4地震效应 (11)5.5地基基础方案的分析论证 (12)5.6基坑开挖与支护建议 (17)5.7基坑降水与抗浮建议 (17)6 结论与建议 (18)6.1结论 (18)6.2建议 (18)附图表:1、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01张2、图例 01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 46张4、钻孔柱状图 27张5、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01张6、岩石试验指标分层统计表 01张7、标准贯入试验分层一览表 03张8、勘探点一览表 05张9、固结试验成果图 08张10、三轴压缩试验成果图 24张11、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04张12、水质分析报告表 02张13、易溶盐分析试验成果表 01张14、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实验报告 01张15、邹城市和谐家园波速测试成果报告 01份16、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 01份符号说明w:含水率%G S:比重γ:重度kN/m3 γd:干重度 kN/m3 e:孔隙比Sr:饱和度 % W L:液限 % W P:塑限 % I P:塑性指数I L:液性指数c:粘聚力 kPa φ:内摩擦角度a1-2:压缩系数 MPa-1 Es1-2:压缩模量 MPa N: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击N’: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修正值击f ak: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 N63.5:重型(Ⅱ)动力触探试验实测锤击数击q sik: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KPa q pk: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KPa1 概况1.1目的任务000000公司拟开发000000小区,受其委托,我院承担了该拟建项目场区的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目的是为拟建物的基础设计、施工提供岩土工程地质资料,任务是:(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一、前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对勘察成果的总结和表达,是勘察单位向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的重要技术文件。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术语和定义2.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指对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进行总结和表达的文件。

2.2 勘察单位:指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单位。

2.3 设计单位:指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工作的单位。

2.4 施工单位:指进行岩土工程施工工作的单位。

2.5 监理单位:指对岩土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单位。

三、报告编制的一般要求3.1 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不得夸大或隐瞒勘察结果。

3.2 报告应当清晰、简明地表达,文字通顺,逻辑清晰。

3.3 报告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编制,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3.4 报告应当注明勘察单位、编制日期、报告编号等基本信息,并加盖勘察单位公章。

四、报告编制的内容要求4.1 勘察范围:应当明确勘察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勘察地点、勘察对象、勘察目的等。

4.2 勘察方法:应当详细描述勘察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测量方法等。

4.3 勘察成果:应当详细描述勘察的成果,包括岩土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地基基础条件等。

4.4 勘察结论:应当对勘察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4.5 报告附图:应当配备勘察过程中所获得的照片、图纸、剖面图等资料,以便读者理解和审阅。

五、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5.1 报告应当使用规范的岩土工程术语,不得使用模糊、含糊的表达方式。

5.2 报告中的数据应当准确可靠,不得编造或篡改数据。

5.3 报告中的图表应当清晰、准确,标注齐全,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六、报告的审定和签发6.1 报告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定,审定人应当对报告内容负责。

6.2 报告应当加盖勘察单位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要点
本院受业主的委托承担了该项目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钻孔孔位、 高程由测量工程师采GPS据甲方提供的平面图标示的坐标及坐标点 (R1点:X=21551.706; Y=36752.000, H=7.26;R2点: X=21551.281; Y=36901.039 ,H=7.61)进行实地测放。 实测各钻孔坐标及高程详见勘探点数据一览表(附表1)。本次钻孔 坐标、标高属广州市城建坐标高程系统。
岩土工程勘察报编写要点
2.4.2.3地下水的腐蚀性 据ZK9、ZK72、ZK81、ZK95孔内各取1组地下水样
作水质简分析,其分析试验成果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 详见表2.10。结合场地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节相关条文 综合判定:在Ⅱ类环境中,长期浸水条件下,场地水对混凝 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场地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2.4.2.4土的腐蚀性 场地内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主要为杂填土,根据地区经验, 土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要点
2.5不良地质条件及特殊性岩土 2.5.1不良地质条件 本场地不存在土洞、溶洞、崩塌、滑坡等,亦未发现有污染土和含有有毒气体的土层。仅揭露有具
轻微液化势的饱和砂土。 2.5.2特殊性岩土 1)人工填土 灰色-灰褐色,稍密,稍湿,主要由砼块、砖块、砂、砖块等建筑垃圾组成。钻孔揭露厚度0.9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要点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场地地貌及环境条件 拟建场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东沙开发区珠江西侧,地貌形态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

岩土勘察报告(毕业设计)

岩土勘察报告(毕业设计)

2.勘察工作2.1、勘察工作量依据勘察规范和勘察合同的要求,结合拟建建筑物的规模和特征,沿拟建建筑物的周边、角点及中部共布设80个勘探孔,其中取土标贯孔20个,取土试样钻孔4个,标准贯入试验孔3个,鉴别钻孔20个,圆锥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孔33个。

深孔共施工62个(由于拟建高层建筑物位置有变化, 现局部深孔处变为多层楼或地下停车场位置),孔深16.00—28.50米,总进尺1400.00米;浅孔共施工18个,孔深8.80—10.80米,总进尺180.30米;本次勘察完成岩土工程勘探总进尺1580.30米;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总进尺173.80米;取原状土试样11件,扰动土试样96件及岩石样16件,标准贯入试验31次,详见附表3-1/1《勘探点一览表》。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一组5个点;剪切波速测试点5个。

本次勘察勘探点的位置及高程由我公司现场实测。

采用的黄海高程系统,其测量标志点引至场地东南侧庆丰街与科尔沁路交互处中心路面,其高程为272.20米(详见平面图位置图及勘探点布置图),钻孔标高测量点80个,地下水位测量点80个,地基土静载荷试验点承压板底面高程测量点5个。

2.2、勘察依据(1)、勘察合同及平面位置图;(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1 J366-2004);(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根据拟建工程的特征和该场地的地形地貌形态和工程地质条件对本次勘察等级进行3.场地条件3.1、位置和地形拟建工程位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赛罕街与庆丰街之间,红城南路与科尔沁路之间。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对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总结和归纳,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仅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

下面将从报告的编制内容、格式、要求等方面,介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标准。

一、报告的编制内容。

1.前言。

前言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开篇,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范围、依据、编制依据和编制目的等内容,同时也要对勘察单位、勘察人员和编制人员进行简要的介绍。

2.勘察范围和方法。

勘察范围和方法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详细描述勘察的范围、方法、技术路线和勘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以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勘察成果分析。

勘察成果分析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对勘察成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包括岩土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地基承载力、地震烈度、边坡稳定性等内容,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4.勘察成果的应用。

勘察成果的应用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落脚点,要求对勘察成果的应用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在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和验收等方面的应用,以确保勘察成果得到有效的利用。

5.总结和建议。

总结和建议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收尾部分,要求对勘察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以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二、报告的格式要求。

1.报告的封面。

报告的封面应包括报告的标题、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勘察单位、勘察地点等信息,并要求统一格式、规范书写。

2.报告的目录。

报告的目录应包括报告的主要章节和内容,要求清晰明了、便于查阅。

3.报告的正文。

报告的正文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表述准确、条理清晰,要求使用规范的文字和术语,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4.报告的附录。

报告的附录要求包括相关的资料、图表、数据和文献等内容,以便读者查阅和参考。

三、报告的编制要求。

1.报告的编制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主要成果之一,它是勘察单位向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的一种专业技术文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一般要求、报告的组成部分、报告的编制程序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一般要求。

1. 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勘察的真实情况和勘察成果,不得夸大和虚假。

2. 报告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3. 报告应当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可读性,不得存在技术错误和语言表达不清的情况。

4. 报告应当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得存在无法执行和无法实施的情况。

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组成部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扉页、目录、主体部分、附录和参考文献等。

其中,主体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核心部分,包括项目概况、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结果、分析与评价、建议等内容。

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程序。

1. 勘察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勘察的目的和任务,确定勘察的范围和内容,制定勘察方案和计划,确定勘察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2. 勘察过程中的实施工作,按照勘察方案和计划进行勘察工作,采集勘察资料和样品,进行实地勘察和实验分析等。

3. 编制报告的工作,整理和分析勘察资料,撰写报告的各个部分,组织报告的编排和排版等。

4. 报告的审核和审定工作,对编制完成的报告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定,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标准是规范和指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编制,才能保证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希望相关单位和人员能够重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工作,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原始资料5平面图和剖面图6测试图表7岩土性质指标的统计与选用8、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9 文字报告10排印和装帧总则1、0、1 为统一基本技术要求,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 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除水利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及核电站工程以外的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表清晰、结论有据、建议合理、便于使用,适宜长期保存,并应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

1、0、4 勘察报告的内容,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其他现行有关的规定。

2、1术语2、1、1 岩土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为工程目的而进行的,对地质、地下水、岩土性质以及它们与工程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是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编写勘察报告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2、1、2 岩土工程勘探 geotechnical expioration 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手段,包括钻探、井探、槽探、洞探以及物探、触探等。

2、1、3原始资料original material勘察过程中形成和搜集和各种记录、观测数据、测试数据、试验数据、像片、录像以及计算机、各种草图、报告书原稿等,包括手工记录和自动采集数据,是编写勘察报告的依据。

2、1、4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report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综合、评价,提出工程建议,形成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勘察文件。

一般由文字报告、图表以及必要的附件组成。

简称勘察报告。

3 基本规定3、0、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岩土工程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

应真实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地下水、岩土性质、不良地质现象、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他要求查明的问题, 并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对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建议,满足工程建设对勘察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建筑地基基础涉及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在保证外业准确可靠,要重视现场编录工作。

对于内室试验的程序和资料的整理要规范,指标统计要有代表性。

图表的制作应全面,涉及的内容应准确且有依据。

文字部分应清晰、明确,不含糊,并作出合理的评价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由于建筑物用途不同、建筑规模有大有小、地层结构有异、基础形式有别,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

所以,不同的工程项目,图通道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

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一、野外作业阶段一项勘察的野外任务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等阶段。

野外作业阶段是取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需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阶段,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

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

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而为了取得一份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钻探、井探、槽探、洞探底原始记录,均应在勘探过程中及时整理及校对,严禁离开现场追记及补记。

2、钻探原始资料的整理应包括以下内容:按岩芯盒的留样校核原始记录;整理岩样、需保存的土样及需送试验室试验的试样,列表登记;绘制野外柱状图或分层表,绘制探井、探槽展示图;必要时应照像或录像。

3、在检查、整理勘探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应结合测绘与调查资料、试验室和原位测试成果,进行岩土分层,确定层及亚层的名称和编号。

岩土分层时,应首先将不同地质时代或不同地质成因的岩土划分为一级单元,再按一级单元的岩性细分为二级单元,如: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等。

分层编号方法。

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

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1、ⅰ-2、ⅰ-3……;岩层ⅱ-1、ⅱ-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

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粘土2-1、冲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

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特别是第三种方法,符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而且各土层层次一目了然,是顺德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分层方法。

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

此外,详勘和初勘,在同一场地的分层和编号应尽量一致,以便参照对比。

4、地球物理探测原始资料的整理,应按照有关的标准执行。

二、室内试验及指标统计与选用与原位试验不同,室内土工试验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土样的本质特点,可以验证野外编录时对土层的定名与状态的准确性,并且通过部分指标可以计算土层的力学指标,因此,室内试验数据也是作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一部分,其统计及选用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室内试验取得数据的准确性,应做到以下几点:1、岩样、土样应密封,不能及时送往实验室的试样,应整理存放并列表登记,避免暴晒及浸水。

2、各种室内试验,均应按有关标准程序进行试验,不得擅自更改。

3、各种室内试验,均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记录、计算、制图。

当采用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时候,应打印文件。

4、对于试验完毕的测试仪器,应及时清洗,整理干净。

仪器应定期维护,并认真做好每次的仪器检定工作。

在土工试验完成并取得数据后,岩土勘察报告应按岩土单元提供各项统计指标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数据的数量,统计的对象主要有:岩土的天然密度、岩土的天然含水率、粉土及粘性土的液塑限及塑性指数、粘性土的液性指数、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岩石的吸水率、岩土的各种力学特征指标、特殊性岩土的各种特征指标、各种原位测试指标进行统计。

统计前应对各项指标逐一检查核对。

对于统计后岩土性质指标的选用主要注意一下几点:1)评价岩土性状的指标,如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饱和度、相对密实度、吸水率等,应选用指标的平均值。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需要的岩土参数指标,如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等,宜选用指标的平均值,当变异性较大时,可根据经验作适当调整。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需要的岩土参数,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静力荷载试验的极限承载力等,应选用指标的标准值。

4)容许应力法计算需要的岩土指标,应根据计算和评价的方法选的,可选用平均值,并作适当的经验调整。

5)根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规定“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

而如果指标的统计数量少于6个时,可根据指标的范围值,结合地区经验,给出经验值。

三、图表的制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附有:拟建工程位置示意图;建筑物与勘探点的平面位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各钻孔地质综合柱状图;原位测试成果表;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表;地基岩土层厚度;层顶面埋深及岩土性质、特征表;地基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统计表;液化分析成果表及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并且各图表应按有关规定及当地习惯,进行详细及全面的绘制。

以下为本人根据工作中的经验,对几个主要的图件绘制作出几点建议: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表示的主要内容:①建筑平面轮廓;②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抽水试验孔、取水样孔、地下水动态观测孔、专门试验孔(如孔隙水压力测试孔);③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建筑周边,中轴线、柱列线、建筑群布设;较大的工地,应布设纵横剖面线;④地质界线和地貌界线;⑤不良地质现象、特征性地貌点;⑥测量用的坐标点、水准点或特征地物;⑦地理方位。

对于较小的场地,一般仅表示①、②、③、⑥、⑦五项内容。

标注地理方位的最大优点在于文中叙述有关位置时方便。

此图一般在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上补充内容而成。

2、各钻孔地质综合柱状图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

在地质柱状图上,第四系与下伏基岩应表示出不整合接触关系。

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

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或1∶200。

3、工程地质剖面图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

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

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

倘若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出现新老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

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

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

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

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1∶500),纵比例尺采用(1∶100)~(1∶200)。

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1-1′或a-a′。

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

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

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

4、地基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统计按岩、土分别分层,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变异系数、标准差、修正值等。

5、原位测试成果表应分层按层号编制,要列出试验次数、实测试验值、实测平均值、标注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标准值、修正值、修正值的平均值等。

四、文字报告部分文字报告的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情况确定。

根据本人工作经验一般分为工程概况、勘察工作、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结论和建议几个部分:以下分别对上述五点进行简要说明:1、工程概况:主要阐明拟建建筑的性质、结构,所处位置,场地周围环境等。

便于及时了解报告针对的对象与现场大概现状。

2、勘察工作:主要阐明勘察的目的、任务及依据,并且根据甲方要求,对勘察工作进行规划,阐明勘察方法与工作布置及预计工程时间等内容。

3、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该部分是对各岩、土层分层论述。

应根据现场资料、室内试验资料、原位测试资料及规制的相关图表对各层的状态、分布及所处深度及各项室内试验统计成果和原位测试试验成果进行描述并对地下水的类型、含水层的分布状况、埋深、补给、水质指标等进行论述与分析。

4、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该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文字报告部分的核心部分。

所有按图勘察报告均应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分析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1)了解工程的结构类型、特点、荷载分布及对变形的要求;(2)掌握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背景,考虑岩土材料的非均匀性、各项异性、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岩土性质和地质条件随时间的变化;(3)参考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4)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对理论依据不足,实践经验不多的工程,可通过现场模型试验或足尺试验进行分析评价,必要时可根据施工监测信息反馈,建议调整或修改设计及施工方案。

5、结论和建议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

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2)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

(1)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

(3)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

(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6)建筑是否作抗震设防。

(7)其它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

以上7个方面的内容,并非所有的勘察报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罗列。

五、结论本文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作出简单的论述,基于编写一份岩土勘察报告,不仅涉及水文地质、结构、建筑等专业知识,也要求具备一定的数理统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计算机软件应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