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审查要点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解析与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解析与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常见问题: ① 地下水埋深大的湿陷性黄土场地,未开挖探井; ② 水上取样间距2m,直接影响湿陷性评价; ③ 虽布置探井,但数量过少。
问题分析: ① 低价竞争,少取土可减少费用; ② 钻规范的空子,投机取巧,湿陷性黄土场地首先
必须执行黄土规范; 正确做法:
见GB50025-2004第4.1.7条
常见问题: 在勘探中当发现局部地段地层复杂变化,或发现可
尤其是用假定的钻孔孔口高程作为引测点更加错误,这样 将无可追朔。 问题分析:
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差。 正确做法:
要引测相对永久性的高程
常见问题: 土工试验中,WL测定方法未做说明。
问题分析: ① 对规范的规定不理解; ② 不重视执行一般性条文。
正确做法: 见GB50021-2001第11.2.2条
常见问题: 粉土定名依据不足,未进行颗分。
① 对规范的规定不了解; ② 报告书粗糙; ③ 不能正确理解规范及说明。 正确做法: 见GB50021-2001第5.7.2条
常见问题: 特征周期内插问题
问题分析: 西安地区多数场地20m深度内的等效剪切波速在250m/s
附近,是否按“抗震规范”4.1.6条的规定进行特征周期的 内插目前尚不一致。 正确做法:
问题分析: ① 多见于面积小,工程量少的锅炉房、食堂等工程; ② 相互压价竞争,低价中标,孔深不够; ③ 技术人员不认真学习规范,工作浮躁。
正确做法: 见GB50021-2001第5.7.8条和4.1.20条1款2款。
常见问题: ① 无充分资料情况下,缺土和水腐蚀性分析; ② 取样数量少。
问题分析: ① 对GB50021-2001第12.1.1条理解不正确,必须提供充分资料; ② 取样有意或无意漏取; ③ 周边无资料也应用规范12.1.1条应付差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版)的通知-建质函〔2020〕149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版)的通知-建质函〔2020〕149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版)的
通知
正文: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版)的通知
建质函〔2020〕149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规范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我部组织修编了《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3版)》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0年10月15日
附件: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版)
——结束——。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摘要: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项基础建设项目如火如荼。

岩土工程勘察为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文结合工作经验,浅谈一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试验;原位测试近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项基础建设项目如火如荼,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有了“基建狂魔”的美誉。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岩土工程勘察为设计及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

本人结合多年实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经验,浅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工作㈠、现场踏勘接到建设单位勘察任务委托书后,勘察人员应会同甲方人员现场踏勘,并做初步地质测绘。

到现场后,一方面仔细观察拟建场地,一方面主动跟建设方了解工程概况。

勘察人员应仔细观察现场地形起伏,判断地貌类型,观察场地挖填方情况,观察有无建筑历史,是否存在旧基础,是否存在岩溶、崩塌、滑坡、泥石流、冲沟等不良地质作用,及黄土、软土、冻土、污染土等特殊土。

若现场有基岩裸露,应观测岩性并量测产状。

若场地周边有天然或人工露头,如采石场、路堑、泉、井等,应现场记录并描述。

㈡、收集资料收集周边工程勘察资料及区域地质资料,了解地层分布,及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及特殊土分布。

应收集工程所在地多年水文地质资料,了解近些年水位变化幅度及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

尤其是城市中,地下水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较为明显,水位变幅大。

㈢、对接设计接到勘察任务后,应让设计提供拟建建筑物基本情况表,明确建筑尺寸、高度、基础形式、荷载大小、基础埋深、场地整平标高等。

需要注意的是,要跟设计及建设方沟通,搞清拟建场地是先整平后开挖还是先开挖后整平,这关系到基坑开挖深度及其支护设计、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等。

岩土勘察工作者不可自己根据建筑概况粗略估算建筑荷载等参数,以免造成不必要错误。

㈣、明确勘察阶段勘察是逐步探索、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遵循规范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步骤地进行。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编制,对室内外原始资料要综合分析、仔细研究,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以期做到报告内容齐全、结论明确、重点突出、合理适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野外记录试验参数1、前言岩土工程勘察就是以岩土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我们通常所说的“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工业、民用及公用建筑工程的勘察,勘察对象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管线及架空线路、岸边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等[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对以上工程类型如何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勘察手段的运用、室内试验项目及成果资料的分析、整理等内容均有较为详细的要求与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常会发生由于地质资料不准确、评价不到位等造成的工程事故及安全、经济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有岩土工程勘察中原始数据有误外,主要与工程勘察技术负责人对建设工程的理解、工程项目负责人的技术水平及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综合分析是否科学合理有关。

现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供同行们参考。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应遵循的原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要想真实,准确地反应工程地质问题,提交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仅要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专业精神,以规范为信托,依照勘探工作的基本程序逐步进行。

2.1在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国家对勘察行业制定的强制执行标准,是岩土工作者进行勘探、设计及施工的主要依据,即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2],是保证勘察工作能科学、顺利地完成的最基本的基础。

对勘察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必须熟悉掌握,并在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 版)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 版)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 版)2020 年10 月前言为进一步规范施工图审查工作,为施工图审查提供技术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对《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3 版)》进行了修编,形成《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20 版)》(以下简称“审查要点”)。

审查要点包括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全部强制性条文和部分非强制性条文。

其中,强制性条文是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基本依据,均应严格执行;非强制性条文是强制性条文的补充和延伸,除有充分依据外,原则上均应执行。

审查要点主要依据 2019 年6 月 30 日(含)之前发布的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编制。

之后如有新版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应以新版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为准。

审查要点修编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审查内容集中于地基基础安全性;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文件审查内容;根据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更新情况对原审查要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各地可以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在审查要点中增加地方性法规、技术标准的有关内容。

本要点由北京市施工图审查协会主编并负责具体解释。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在执行过程中可将意见建议反馈主编单位,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主编单位:北京市施工图审查协会(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 号院1 号楼1109 室,邮编:100044,邮箱:bcdva1124@)参编单位:北京博凯君安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勘三佳(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要编写人员:温靖郭明田高文新丁作良刘尊平张建青郝庆斌王笃礼廉得瑞赵宗权郭书泰黄溯航汤厚杰钟和林小劲毛尚之彭广军周玉凤郭红梅孙常青主要审查人员:叶嘉肖从真武威化建新周宏磊师前进孙兰梁琳单立欣顾启英李东冯凯王乃震何辛徐永喜陈东喻智宏杨兴山王奕然曹宗豪目录一、总则 (1)二、房屋建筑工程 (2)2.1 基本规定 (2)2.2 勘探点的布置 (3)2.3 取样与测试 (4)2.4 室内试验 (5)2.5 地下水 (5)2.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6)2.7 不良地质作用 (8)2.8 特殊性岩土 (9)2.9 边坡工程 (17)2.10 岩土参数 (18)2.11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19)2. 12 图表 (22)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23)3.1 基本规定 (23)3.2 勘探点的布置 (25)3.3 取样与测试 (28)3.4 室内试验 (29)3.5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29)3.6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31)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37)4.1 基本规定 (37)4.2 勘探点的布置 (41)4.3 取样与测试 (44)4.4 室内试验 (45)4.5 地下水 (46)4.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49)4.7 不良地质作用 (51)4.8 特殊性岩土 (52)4.9 工法勘察 (55)4.10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58)一、总则1.0.1为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根据《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81 号,以下简称 81 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 13 号)规定,编制本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要点

一般知识1 工程地质勘察的实际任务及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必须取得正确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全部地质资料。

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有关的所有地质问题。

也就是说勘察所得成果必须保证解决以下问题:(1)选出在地质条件方面最优的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地配置各个建筑物;(2)根据详细查明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为目的对建筑物的类型、结构(3)提供能够改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工程地质勘察中所要研究的对象必然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然地质现象,并通过对建筑区内已有建筑物的工作情况、变形以及损坏的调查,来研究工程地质现象。

要想正确解决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就不能把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仅局限于鉴定工程地并不是工作的最终目的,而重要的是要预见到由于这些工程地质条件和该项工程活动的特点,在施工与动之间会发生那些相互作用。

或者说,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所得到的不应仅仅是工程地质条件方面的资料预测(或评价),指出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对建筑物的危害性提出防治措施。

当然不可能作出正确的预测,反过来说,不善于及时作出预测也就不可能取得充分的工程地质条件诸方面的 为了选定建筑场地,通常要查明某些可能建筑区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及自这些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各不相同的地区内,兴建该项建筑物所可能产概略地估计其规模,最后对比这些区内所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就可以选出按地质条理性方面都最有利的建筑场地,同时也就能在场地内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例如,根据不同阶地的地表等,就可以预见到在各阶地上修建厂房的土方工程量、持力层的位置和沉降的规模,以及施工的涌水情比之下选出一个地质上有利的建筑场地就是易于做到的事。

这种预测主要是定性的,所需完成的勘察工进行才便于对比和选择,所以这种预测也称作区域性预测,或者是对比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对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总结和归纳,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不仅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

下面将从报告的编制内容、格式、要求等方面,介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制标准。

一、报告的编制内容。

1.前言。

前言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开篇,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范围、依据、编制依据和编制目的等内容,同时也要对勘察单位、勘察人员和编制人员进行简要的介绍。

2.勘察范围和方法。

勘察范围和方法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详细描述勘察的范围、方法、技术路线和勘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以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勘察成果分析。

勘察成果分析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对勘察成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包括岩土地质条件、地下水条件、地基承载力、地震烈度、边坡稳定性等内容,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4.勘察成果的应用。

勘察成果的应用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落脚点,要求对勘察成果的应用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在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和验收等方面的应用,以确保勘察成果得到有效的利用。

5.总结和建议。

总结和建议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收尾部分,要求对勘察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以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二、报告的格式要求。

1.报告的封面。

报告的封面应包括报告的标题、编制单位、编制时间、勘察单位、勘察地点等信息,并要求统一格式、规范书写。

2.报告的目录。

报告的目录应包括报告的主要章节和内容,要求清晰明了、便于查阅。

3.报告的正文。

报告的正文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表述准确、条理清晰,要求使用规范的文字和术语,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4.报告的附录。

报告的附录要求包括相关的资料、图表、数据和文献等内容,以便读者查阅和参考。

三、报告的编制要求。

1.报告的编制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进行工程决策的重要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报告的结构、内容和编制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报告的结构。

1. 封面,包括报告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等内容。

2. 目录,列出报告中各章节的标题及页码。

3. 前言,简要介绍编制本报告的目的、依据、范围和主要内容。

4. 主体部分,包括工程概况、地质概况、勘察方法、勘察成果、分析与评价、勘察成果的应用等内容。

5. 结论,对勘察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工程建议。

6.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中引用的文献资料。

7. 附录,包括勘察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数据处理程序、勘察成果的资料等。

二、报告的内容。

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工程用途等信息。

2. 地质概况,包括区域地质背景、地层分布、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内容。

3. 勘察方法,包括野外地质勘察、室内试验分析等内容。

4. 勘察成果,包括岩土样品的采集、试验数据的处理、勘察成果的分析等内容。

5. 分析与评价,对勘察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地基承载力、地震烈度、地下水情况等内容。

6. 勘察成果的应用,对勘察成果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中的应用进行说明。

三、编制要求。

1. 报告应准确、清晰、完整地反映勘察成果,不得夸大和隐瞒事实。

2. 报告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格式规范,文字表述准确、简练。

3. 报告中的数据应真实可靠,应标明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4. 报告中的图表应清晰、规范,图表应有编号和标题,便于查阅和理解。

5. 报告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公式过多,要求语言通俗易懂。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和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为工程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从渗透性方面评价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
GB50021-2001规范第12.2.2条
5.两种评价等级不同时,综合评价水对混凝土腐蚀性
GB50021-2001规范第12.2.3条
6.评价水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
GB50021-2001规范第12.2.4条
7.评价水对钢结构的腐蚀性
GB50021-2001规范第12.2.5条
JGJ72-2004高层勘规第4.2.5条
2.高层基坑岩土取样试验和原位测试数量每一主要岩土层不少于6组(个).
JGJ72-2004高层勘规第4.4.7条
3对花岗岩残积±应测定其细粒土的天然含水量\液限和塑限
GB50021-2001规范第6. Nhomakorabea.4条6
取岩土样
与测试試验
4.桩端持力层为基岩,应取岩样作饱和抗压强度试验
9.
地震效应及抗震设防
1.设防烈度按东建(04)32号文件规定,(6度/7度过度区要注村名作判别依据)
GB50011-2001规笵第1.0.4強条
1.划分场地类别
GB50021-2001规范第5.7.2条强条.
2.划分抗震有利、不利地段或危险地段
3.按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场地类别
GB50011-2001规范第4.1.6条强条
5.基坑工程勘察深度为开挖深度2-3倍
GB50021-2001规范第4.8.3条
6.
取岩土样
与测试試验
1主要土层取±样试验或标贯数量不少于6件(组)
GB50021-2001规划第4.1.20-2条
2.取土样或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甲级建筑每栋不少于3个
GB50021-2001规划第4.1.20-2条
1.高层建筑对桩基勘探深度范围内的每一主要土层取土样试验或原位标贯不少于6件组,嵌岩桩桩端持力层岩石抗压试验不少于6组;
GB50021-2001规范第4.8.7条
4.支护建议
GB50021-2001规范第4.8.9条
5.防水降水措施,降水对周边建筑影响,环境保护与监测
GB50021-2001规范第4.8.10-11条
6.地下室抗浮设計水位
GB50021-2001规范第4.1.13条
12
图件
1.报告首页单位公章出图章,法人代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责任人签章齐全,內页制图人审核人签章
8.
地下水及
腐蚀性
评价
1.测定稳定水位及确定变化幅度、评价水对建材腐蚀性
GB50021-2001规范第4.1.11-6\8强条
2.每个场地不应少于2件水样,对建筑群不宜少于3件
GB50021-2001规范第12.1.2条
3.从环境类型评价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
GB50021-2001规范第12.2.1条
GB50021-2001规范第11.2.1条
14
数理统计
1、样本数量要满足数理统计的要求。岩、土样应不少于6组有效数据。
2、水样及土的腐蚀性样不少于两个。
GB50021-2001规范第12.1.2条
4.划分有利、不利或危险地段
GB50011-2001规范第4.1.1条
5未提供或错提供设计特征周期值,是強条
GB50011-2001规范第5.1.4条強条
6.7度区对饱和砂土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GB50021-2001规范第5.7.10条強条
7.对砂土粉土液化判别须有具体资料,即判别液化的孔号、层位、深度、标贯临界值和实击值对比,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等
GB50021-2001规范第4.9.8-3条
11
基坑工程
1.勘探深度应达基坑开挖深度的2-3倍,勘探范围应延伸至基坑边界外2-3倍基坑深度的距离。
GB50021-2001规范第4.8.3条
2.查明岩土分布,分层提供支护所需抗剪强度指标
GB50021-2001规范第4.8.4条
3.环境状况调查,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现状、结构特点及对开挖变形的承受能力。
GB50021-2001规范第4.9.2条
6.基坑工程的勘察布点:基坑范围布点及基坑边界外超出基坑深度2-3倍范围要求布点
GB50021-2001规范第4.8.3条
5
勘探孔深度
1.条形基础孔深不小于3d,独立柱基不小于1.5d,一般不小于5米。
2.对高楼群和变形计算的地基,孔深超过计算深度
3.对有抗浮抗拔设计时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要求
3.一般详细勘察点距,浅基础按复杂、中等、简单为10-15,15-30,30-50米距三个等级要求
GB50021-2001规范第4.1.15条
4.布点方式按建筑物周边和角点,无特殊要求可按建筑物范围布点
GB50021-2001规范第4.1.16条;
5桩基础勘察点距:端承桩12-24米;摩擦桩20-30米;
4
勘察布置
1.高层建筑布点数量单栋不少于4个,密集高楼群至少一个控制性勘探点;
GB50021-2001规范第4.1.17条强条
2.高层建筑平面为矩形时按双排布点,不规则时在凸出角点和凹入阴角布点,层数荷载体型变异较大处布点,甲级勘察高层中心或电梯井核心筒布点
JGJ72-2004高层勘规第4.1.2条
GB50021-2001规范第4.1.18条強条
4.桩基工程勘探孔深:桩长以下3-5d,且不小于3米,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米;对嵌岩桩应钻入嵌岩面以下3-5d.
花岗岩地区高层建筑嵌岩桩的一般孔应进入微凤化岩3-5米,控制性孔应入微风化岩5-8米
GB50021-2001规范4.9.4条
JGJ72-2004高层勘规4.2.3条;
GB50021-2001规范第4.9.5-3条
5.高层建筑嵌岩桩桩端层岩层抗压强度试验不少6组
JGJ72-2004高层勘规第4.2.5-2条
6.高层建筑桩基勘探深度内每一土层取样或标贯6组
JGJ72-2004高层勘规第4.2.5-1条
7.当场地有饱和软土和松散砂土时须提供负摩阻系数及减少负摩阻力措施建议
10
桩基础
1.查明岩土工程特性,评价成桩可能性和对环境影响
GB50021-2001规范第4.9.1条強条.
2.端承桩勘探孔距12-24m,预制桩勘探孔距20-35m
GB50021-2001规范第4.9.2-1、2条
3.勘探深度不小于桩端以下3m
GB50021-2001规范第4.9.4-1条
4.基岩作桩端持力层时应作岩石天然抗压强度试验
GB50011-2001规范第4.3.4和4.3.5条
8.液化判别时每层砂土判别的孔数不得少于6个
GB50021-2001规范第5.7.9条
9.超过10层的拟建建筑物场地应实测等效前切波
GB50011-2001规范第4.1.3条。
10.未提供或错误提供地震加速度
GB50011-2001规范第3.2.2条。
GB50021-2001(2009版)规范第14.3.3条强条和4.1.11条強条
3
勘察报告
前言部分
1.场地和钻孔有坐标定位、标高
GB50021-2001规范第4.1.11-1条
強条
2.建筑物性质、结构特点、规模、荷载、基础形式、埋深
3.高层建筑的岩±工程勘察等级
JGJ72-2004高规第3.0.1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及审查要点
序号
勘察要点
基本要求
执行规范条文
1
报告形式
报告签章是否齐全有效、标题与内容是否相符,所附试验及分析报告是否一致,签章是否齐全有效;
CECS99:9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
勘察报告
应包括的
主要内容
任务、目的、执行规范、工程量、岩土分层描述、水位及腐蚀性评价、地震效应、岩土力学数据及评价、场地稳定性及不良地质作用、基础选型及持力层、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等图表,分析测试数据
GB50021-2001规范第4.9.5-3条
5.土工试验、水质分析及岩石抗压强度試验报告单应有CMA计量认证印
计量法规
7.
岩土分层
与定名
1.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0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取土样或原位测试
GB50021-2001规范第4.1.20-3条强条
2.岩土的定名应符合规范规定
GB50021-2001规范第3.3.1-3.3.11条
建设部建质﹝2003﹞144号《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2.0.9条
2.平面图有坐标,建筑物边线及名称编号,尺寸等
CECS99:9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第5.3.1条
3.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内容齐全统一,表格齐全,并与文字相符
CECS99:9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13
分析与测试
1.各类土的分类指标和物理性质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