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角形边的关系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训练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训练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训练一、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

即<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说明(填理由):如图,在△ABC中∵AB+BC>AC,BC+AC>AB,AC+AB>BC.()∴AC-BC<AB,AB-AC<BC,BC-AB<AC.()二、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在△ABC中,若a=3,b=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已知△ABC三边a=4.8,b=2a,b比c大1.9,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3.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则三边长为____________。

4.已知三角形三边长为a,a+1,a–1,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5.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6.长为10、7、5、3的四跟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有___种选法。

7.若三角形的周长是60cm,且三条边的比为3:4:5,则三边长分别为_______8.已知线段3cm,5cm,xcm,x为偶数,以3,5,x为边能组成______个三角形。

9.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则它的底边长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0.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5cm和10cm,第三条边与其中一边的长相等,则第三边长为。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那么其腰长的范围是。

(二)选择题:1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5cm ,且其中的两边都等于第三边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短边为( )A.1cmB.2cmC.3cmD.4cm13.如果三条线段的比:(1)5:20:30;(2)5:10:15;(3)3:3:5(4)3:4:5;(5)5:5:10。

那么其中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比有( )A.1种B.2种C.3种D.4种14.有木条4根,长度为12厘米,10厘米,8厘米,4厘米,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则选择的种数有( )A.1B.2C.3D.415.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厘米和7厘米,第三边长为奇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厘米数是( )A.4B.15C.16D.1716.下列各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03,2,1>+++a a a aB.3cm ,8cm ,10cmC.()112,5,3>+a a a aD.三线段之比为1:2:317.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A.6<L<15B.6<L<16C.11<L<13D.10<L<1618.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12cm,则它的最短边长为( )A.2cmB.3cmC.4cmD.5cm19.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6cm,2cm,第三边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A.2cmB.4cmC.6cmD.8cm2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 )A.9B.12C.15D.12或15(三)解答题:21.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 、b 、c ,且a ≤b ≤c ,若已知c=6,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2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中一边长为3,求腰长23.已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则化简||||||||c b a c b a c b a c b a -+++-+--+++24.如图,在△ABC 的边AB 上截取AD=AC ,连结CD ,(1)说明2AD >CD 的理由(填空);解:∵AD+AC >CD ( )又∵AD=AC ( )∴AD+AD >2CD ( )∴2AD >CD(2)说明BD <BC 的理由。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问题一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 cm和4 cm,请计算斜
边的长度。

解答一
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斜边长度 = \sqrt{直角边1^2 + 直角边2^2}$$
代入已知数值,可得:
$$斜边长度 = \sqrt{3^2 + 4^2} = \sqrt{9 + 16} = \sqrt{25} = 5$$
所以斜边的长度为5 cm。

问题二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 cm,其中一个直角边长为6 cm,请计算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

解答二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边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直角边长度 = \sqrt{斜边^2 - 另一直角边^2}$$
代入已知数值,可得:
$$直角边长度 = \sqrt{10^2 - 6^2} = \sqrt{100 - 36} = \sqrt{64} = 8$$
所以另一个直角边的长度为8 cm。

问题三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长为5 cm,另一个直角边长为12 cm,请计算斜边的长度。

解答三
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斜边长度 = \sqrt{直角边1^2 + 直角边2^2}$$
代入已知数值,可得:
$$斜边长度 = \sqrt{5^2 + 12^2} = \sqrt{25 + 144} = \sqrt{169} = 13$$
所以斜边的长度为13 cm。

以上就是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题及其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角形三边关系(带答案)

三角形三边关系(带答案)

三角形三边关系(带答案)1.某同学手里拿着长为3和2的两个木棍,想要找一个木棍,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满足条件的整数解是()选项:A.1,3,5.B.1,2,3.C.2,3,4.D.3,4,5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选项:A.1cm,2cm,4cm。

B.4cm,6cm,8cm。

C.5cm,6cm,12cm。

D.2cm,3cm,5cm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选项:A.3cm。

B.4cm。

C.7cm。

D.11cm4.现有3cm,4cm,7cm,9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选项:A.1个。

B.2个。

C.3个。

D.4个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选项:A.1,2,3.B.3,4,5.C.3,1,1.D.3,4,76.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中有两边的长分别为4、9,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选项:A.13.B.17.C.22.D.不能确定7.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9cm,则其第三边的长可能为()选项:A.2cm。

B.3cm。

C.7cm。

D.16cm8.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选项:A.3,8,4.B.4,9,6.C.15,20,8.D.9,15,89.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选项:A.5.B.6.C.11.D.1610.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6,那么它的周长为()选项:A.12.B.15.C.12或15.D.不能确定1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7,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1.12.已知三角形其中两边a=3,b=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为2<c<8.13.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3cm和10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的长相等,那么第三边的长为23cm。

28.在四边形ABCD中寻找一个点O,使得OA+OB+OC+OD之和最小。

边角关系测试题及答案

边角关系测试题及答案

边角关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三角形ABC中,如果∠A = 50°,∠B = 70°,那么∠C的度数是多少?A. 40°B. 50°C. 60°D. 70°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那么在三角形ABC中,如果∠A = 90°,∠B = 45°,∠C的度数是多少?A. 45°B. 90°C. 135°D. 180°3.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是30°,那么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多少?A. 30°B. 45°C. 60°D. 90°二、填空题4. 如果三角形的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的和是______。

5. 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为90°,那么这个三角形被称为______三角形。

三、简答题6. 解释什么是补角,并给出一个补角的例子。

7. 解释什么是邻补角,并给出一个邻补角的例子。

四、计算题8. 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A = 120°,求∠B和∠C的度数。

9.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为180°,且已知∠A = 60°,∠B = 50°,求∠C的度数。

五、解答题10. 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和小于180°。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C二、填空题4. 90°5. 直角三、简答题6. 补角是指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例如,如果一个角是60°,那么它的补角是30°。

7. 邻补角是指两个角共享一条边,且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例如,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为邻补角。

四、计算题8. ∠B = ∠C = (180° - 120°) / 2 =30°9. ∠C = 180° - 60° - 50° = 70°五、解答题10. 证明:设三角形ABC中,∠A和∠B为任意两个内角。

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10套题

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10套题

三角形边角关系11.已知Α为锐角,3cos 5A =,则tan Α= .2.在周长12的Rt A B C ∆中, sin B =0.5,则b= ,c= .3.在Rt A B C ∆中,05090,10,33A B C C a S ∆∠===, 则b= ,c= .4.已知在Rt A B C ∆中,090,,,sin C AC b AB c A ∠====那么 ,sin B = .5.在A B C ∆中,090,65,615C a b ∠===,则c= ,B ∠= .6.在Rt ∆MNP 中,若NP 是斜边,MN=15,NP=17,那么tanN + cotP= .7. √2×sin45°+√3×cos30°-3/2= .8.已知某大坝横截面为梯形,坝顶宽10米,坝高160米,且大坝迎水面坡度i 1=1:3,背水面坡度i 2=2:3,求大坝截面积.三角形边角关系21.在Rt A B C ∆中,0090,10,55C AC B ∠==∠=,则AB 上的高CD 的长可表示为 .2.在A B C ∆中,若cosB=0,b=21,c:a=5:3则BC 边上的中线AD 的长为 .3. 点Α在O 点北偏西035方位上,点B 在O 点北偏东055的方位上且O Α长80m,OB 长60m,那么ΑB 间的距离是 .4. 在Rt A B C ∆中,斜边上的高CD 把ΑB 分成ΑD 和BD,若ΑD:BD=34,则sin B = .5.在A B C ∆中,0490,sin ,8,5C B A B B C A C ∠==+==则 .6.在梯形ΑBCD 中,ΑD//BC,ΑB=CD,ΑD=4,BC=6,1cos ,4B S =梯则= .7. 已知tan α=3.则1/(sin²α+sinαcosα+cos²α) 的值为?8.从高24米的甲楼顶部Α处测得乙楼顶部B 的仰角α=300,测得乙楼底部C 的俯角β=600,求乙楼的高.三角形边角关系31.如图9-8,在A B C ∆中,D 是ΑB 的中点, DC ⊥ΑC,B C D ∠的正切值是13,则A ∠的正弦值是 .2.在A B C ∆中,1,2,12tgA tgC AC ===,那么BC 的值是 .3.在A B C ∆中,090,2,4,cos ABC C AC S A ∆∠===则= .4.如图9-9,在电视塔ΑD 的正东方向有两个地面观测点B 、C,在B 、C,两点测得塔顶Α的仰角分别为αβ,B 、C 两地相距α米,则ΑD 的高为 .5.飞机在离地面1200m 上空测得地面目标的俯角为060,那么此时飞机距目标 m.6.已知在A B C ∆中,ΑB=ΑC=10,BC=12,那么c o s B = ,tgC = ,sin A = .7. 3/5cosβ-4/5sinβ=5/13,求sinβ?8.在Rt ΔΑBC 中,∠ΑCB=900,sinB=35,D 是BC 边上的一点,DE ⊥ΑB ,垂足为E ,CD=DE ,ΑC+CD=9,求(1)BC 的长;(2)CE 的长.三角形边角关系41.A B C ∆中,05120,21,,3A B C c B b S a ∆∠===且则= .2.如图9-10,在四边形ΑBCD 中,ΑD=CD,ΑB=7,tg Α=2,090B D ∠=∠=,那么BC 的长为 .3.在ΔΑBC 中,∠C=900,CD ⊥ΑB ,垂足为D ,则比值B CC D B D A CA B A C B C B C、、、中等sin Α的个数有( ).(Α)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4.如图9-11,在ΔΑBC 中,∠Α=300,E 为ΑC 上一点,且ΑE :EC=3:1,EF ⊥ΑB ,F 为垂足,连结FC ,则cot ∠CFB 的值等于( ).(Α)36(B )32(C )433 (D )1345.在ΑBC 中,∠Α=750,∠C=450,ΑB=2,则ΑC 的长等于( ).(Α)22 (B )23 (C )6 (D )2636.在Rt ΔΑBC 中,∠C=900,CD ⊥ΑB 于D ,若14B D A D=,则tan ∠BCD 的值是( ).(Α)14(B )13(C )12(D )27.在ΔΑBC 中,已知∠B=2倍等于其他两角的和,最长边与最短边的和是8,积是15,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及∠B 所对边的长.三角形边角关系51.在ΔΑBC 中,∠B=600,ΑB=6,BC=8,则ΑBC 的面积是( ). (Α)123 (B )12 (C )243 (D )1222.如图9-12,在矩形ΑBCD 中,BC=2,ΑE ⊥BD ,垂足为E ,∠B ΑE=300,则ΔECD 的面积是( ).(Α)23 (B )3 (C )32(D )333.如图9-13,∠ΑOP=∠BOP=150,PC ∥ΑO ,PD ⊥O Α,若PC=4,则PD 等于( ). (Α)4 (B )3 (C )2 (D )14.在ΔΑBC 中,∠Α=300,tgB=13,BC=10,那么ΑB 的长为( ).【2】(Α)3 (B )3 (C )33-(D )33+5.如图9-14,在ΑBC 中,点D 在ΑC 上,DE ⊥BC ,垂足为E ,若ΑD=2CD ,ΑB=4DE ,则sinB=( ). (Α)12(B )73(C )377(D )346.如图9-15,x=( ).(Α)sin cos a b a β- (B )cos cos a b a β- (C )cos sin b b aβ- (D )sin sin a b aβ-7.如图9-28,∠ΑCB=900,ΑB=13,ΑC=12,∠BCM=∠B ΑC ,求sin ∠B ΑC 和点B 到直线MC 的距离.三角形边角关系61.如图1所示的Rt△ABC中,cosA=___; 2.在Rt△ABC中,∠C=90°,BC=4,sinA=23,则AB=___;3.已知α为锐角,下列结论:○1sinα+cosα=1;○2如果α>45°,那么sinα>cosα;○3如果cosα>12,那么α<60°;○4()2sin 11sin αα-=-.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ABC中,∠C=90°,如果sinA=35,那么tanB的值等于( )5.如图2,在高度为10米的平台CD上测得一高层建筑物AB的顶端A的仰角为60°,底端B的俯角为30°,则高层建筑物的高AB=____米;6.如图3,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高度,发现电线杆的影子恰好在落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量得CD=4米,BC=10米,CD与地面成 30°角,且此时测得1米杆的影长为2米,则电线杆的高度约为___米(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7.如图7,∠POQ=90°,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B在OP上,C在OQ上,且∠OBC=30°,分别求点A,D到OP的距离.B C A135图1D B CA图230°AE BD C F 图3P E B F OAD G CQ图7三角形边角关系71.已知△ABC中,∠C=90°,sinA=35,则BC∶AC等于()A.3∶4;B.4∶3;C.3∶5;D.4∶5.2.∠A为锐角,且sinA=35,那么()A.0°<∠A<30°;B.30°<∠A<45°;C.45°<∠A<60°;D.60°<∠A<90°;3.计算:2cos45︒+tan60°cos30°=___;4.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余角的4倍,则这个角的正弦值是___;5.在△ABC中,∠C=90°,若3AC=3BC,则∠A的度数是___,cosB的值是___;6.在△ABC中,∠C=90°,若tanA=12,则sinA=___;7.若tan9°·tanα=1,则锐角α=___度;8.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所对的边,则33sin sina Bb A+=___;9.如图6,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tanB=cos∠DAC.(1)求证:AC=BD;(2)若sinC=1213,BC=12,求AD的长.BDCA图6三角形边角关系81.在Rt△ABC中,各边长都扩大2倍,则锐角A的正弦和余弦值()A.都不变;B.都扩大2倍;C,都缩小2倍;D.不能确定.2.在Rt△ABC中,∠C=90°,AB=c,BC=a,且a,c满足2234a ac c-+=0,则sinA=();A.1;B.13;C.1或13;D.1或3.3.三角函数sin23°,cos15°,cos41°的大小关系是()CA.cos41°>sin23°>cos15°;B.cos15°>sin23°>cos41°;C.cos15°>cos41°>sin23°;D.cos41°>cos15°>sin23°.4.在△ABC中,∠A,∠B均为锐角,且|tanB-3|+()22sin3A-=0,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5.河堤的横断面如图4所示,堤高BC是5米,迎水斜坡AB的长是10米,那么斜坡AB的坡度i是()A.1∶2;B.1∶3;C.1∶1.5;D.1∶3.6.若α为锐角,且sinα是方程22x+3x-2=0的一个根,则cosα=()A.12;B.32;C.22;D.12或327.如图5,在△ABC中,∠C=90°,点D在BC上,BD=4,AD=BC,cos∠ADC=35,求:(1)DC的长;(2)A CB C的值.BDCA图5BCA图4三角形边角关系91、等腰三角形的一腰长为cm 6,底边长为cm 36,则其底角为( ) A 030 B 060 C 090 D 01202、某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内斜坡的坡度3:1=i ,坝外斜坡的坡度1:1=i ,则两个坡角的和为 ( )A 090 B 060 C75D 01053、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AC 于E ,设∠ADE=α,且53cos =α, AB= 4, 则AD 的长为( ).(A )3 (B )316 (C )320 (D )5164、在课外活动上,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形状的风筝,其面积为4502cm ,则对角线所用的竹条至少需( ). (A )cm 230 (B )30cm (C )60cm (D )cm 260 5、如果α是锐角,且135cos sin 22=︒+α,那么=αº.6、如图,在坡度为1:2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6米,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 米.7.如图9,登山队员在山脚A点测得山顶B点的仰角为∠CAB=45°,当沿倾斜角为30°的斜坡前进100m到达D点以后,又在D点测得山顶B点的仰角为60°,求山的高度BC.(精确到1米)A E CB FD图9A BCD E三角形边角关系101、如图,P 是∠α的边OA 上一点, 且P 点坐标为(3,4),则αsin = ,αcos =______.2、支离旗杆20米处的地方用测角仪测得旗杆顶的仰角为α,如果测角仪高为1.5米.那么旗杆的有为 米(用含α的三角比表示).3、在Rt ABC ∆中∠A<∠B,CM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将ACM ∆沿直线CM 折叠,点A 落在点D 处,如果CD 恰好与AB 垂直,那么∠A 等于 度.4、如图,某公路路基横断面为等腰梯形.按工程设计要求路面宽度为 10米,坡角为︒55,路基高度为5.8米,求路基下底宽5.如图11,客轮沿折线A-B-C从A出发经B再到C匀速航行,货轮从AC的中点D出发沿某一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将一批物品送达客轮.两船同时起航,并同时到达折线A-B-C上的某点E处.已知AB=BC=200海里,∠ABC=90°,客轮速度是货轮速度的2倍.(1)选择:两船相遇之处E点( )(A)在线段AB上;(B)在线段BC上;(C)可以在线段AB上,也可以在线段BC上; (2)求货轮从出发到两船相遇共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保留根号)6、如图,客轮沿折线A―B―C 从A 出发经B 再到C 匀速直线航行,将一批物品送达客轮.两船同时起航,并同时到达折线A―B―C 上的某点E 处.已知AB = BC =200海里,∠ABC =︒90,客轮速度是货轮速度的2倍.(1)选择:两船相遇之处E 点( )A .在线段AB 上 B .在线段BC 上C .可以在线段AB 上,也可以在线段BC 上(2)求货轮从出发到两船相遇共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保留根号)C F EBA D.图11αPoy x34︒555.8m10mABC D.。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边的关系同步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边的关系同步练习(含答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同步练习一、判断题1.三条线段一定能围成三角形()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3.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相等()4用四根一样的火柴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5.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二、单选题1.三角形两边之和()第三边A. 大于B. 小于C. 等于2.三角形两边之差()第三边A. 大于B. 小于C. 等于3.1,2,3厘米的三根火柴()围成三角形A. 能B. 不能4.5,6,7厘米的三根火柴()围成三角形A. 能B. 不能5.有3厘米和4厘米的火柴,加上()厘米的火柴后能围成三角形A. 6B. 7C. 8三、填空题1.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 、________ 。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

3.长为10、7、5、3的四跟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有________种选法。

4.三角形的周长是24cm,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则三边长为________。

5.在△ABC中,若a=3,b=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6.△ABD中,∠B的对边是________。

7.如果三条线段的比:(1)5:20:30;(2)5:10:15;(3)3:3:5(4)3:4:5;(5)5:5:10。

那么其中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比有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腰长10厘米,周长24厘米,底长________厘米。

9.等腰三角形可以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10.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

四、应用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9,求它的周长2.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20cm,一边长6cm,求其他两边长3.三角形两边长为5厘米,8厘米,求第三边边长4.有木条4根,长度为12厘米,10厘米,8厘米,4厘米,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则选择的种数有哪几种5三角形两边长为2厘米和7厘米,第三边长是奇数,第三边长多少?答案解析部分一、判断题1.【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要根据边角关系判断【分析】考察了三角形的特性2.【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只要是三角形,必然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分析】考察了三角形的特性3.【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三角形三边相等是等边三角形【分析】考察了三角形的特性4.【答案】错误【解析】【解答】相当于1,1,2三根火柴棒,不能围成三角形【分析】考察了三角形的特性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只要是三角形,两边只差一定大于第三边【分析】考察了三角形的特性二、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分析】考察了三角形的特性2.【答案】B【解析】【解答】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分析】考察了三角形的特性3.【答案】B【解析】【解答】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分析】考察了三角形的特性4.【答案】A【解析】【解答】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围成三角形【分析】考察了三角形的特性5.【答案】A【解析】【解答】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围成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关系例题20道

三角形三边关系例题20道

三角形三边关系例题20道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8,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答案:第三边大于3且小于13。

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6,则第三边的最大整数值是?答案:8(因为第三边小于两边之和8+2=10,且大于两边之差6-2=4,所以最大整数值为8)。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且第三边为偶数,则第三边的长为?答案:8或6(因为第三边小于10且大于4,且为偶数,所以只能是8或6)。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为?答案:在数轴上,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从5到13(不包括端点)。

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m和n,且m < n,m + n = 12,则m的取值范围是?答案:0 < m < 6(因为m + n = 12,所以n = 12 - m,又因为m < n,所以m < 12 - m,解得m < 6;又因为m > 0,所以0 < m < 6)。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8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不可能是?答案:20cm(因为第三边小于13cm且大于3cm,所以周长不可能为20cm)。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和b,且a2 = 25,ab = 12,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最大值是?答案:根据余弦定理,cosC = (a2 - c2 + b2) / 24。

由于-1 ≤ cosC ≤ 1,所以可以得到c的取值范围,进而求出第三边的最大值。

但此处更直接的方法是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性质,结合a2 = 25和ab = 12求出a和b的具体值(或范围),然后求出第三边的最大值。

由于计算较复杂,此处不给出具体答案,但方法是这样的。

实际上,由于a和b的具体值可以通过解二次方程得到(注意a 和b都是正数),然后可以求出第三边的最大值。

8-20题(由于篇幅限制,只给出简要描述和答案):已知两边长,求第三边可能的最小整数值。

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题

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题

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题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题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在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关系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练习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练习题一: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5cm和8cm,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为60度。

求第三条边的长度。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们可以先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存在。

5 + 8 = 13,13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是存在的。

根据余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c² = a² + b² - 2abcosC其中,c为第三边的长度,a和b分别为已知的两条边的长度,C为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

代入已知条件,即可求得第三边的长度:c² = 5² + 8² - 2 * 5 * 8 * cos60°c² = 25 + 64 - 80 * 0.5c² = 25 + 64 - 40c² = 49c = √49c = 7所以,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7cm。

练习题二: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cm和9cm,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求第三条边的长度。

解析:同样地,我们先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存在。

6 + 9 = 15,15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是存在的。

利用余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c² = a² + b² - 2abcosC代入已知条件,即可求得第三边的长度:c² = 6² + 9² - 2 * 6 * 9 * cos120°c² = 36 + 81 - 108 * (-0.5)c² = 36 + 81 + 54c² = 171c = √171所以,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171 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 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2. 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角。

3. 在三角形中,已知∠1=55°,∠2=48°,∠3=()。

4. 等腰三角的顶角是60°,它的一个底角是(),它又叫()三角形。

如果底角是70°,顶角是();如果底角是45°,它的顶角是(),它又叫()三角形。

5.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具有()特性,都有()条高。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2.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3. 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4.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的大小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都是180°。

()
5. 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
三、根据要求做题。

1. 画出下面每个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 根据条件画三角形。

①两条边分别是2厘米和5厘米,它们的夹角是60°。

②两条边都是3厘米,它们的夹角是90°。

四、∠1、∠2、∠3分别是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

①∠1=140°,∠2=25°,求∠3。

小学四年级三角形复习课练习题
(1)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度,它的顶角是()度。

(4)一根9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腰长为4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厘米。

(5)直角三角形有()条高。

A 、1 B、2 C、3 (6)当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7)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65°,另外两个角可能是()。

A、95°20°
B、45°80°
C、55°70°
(8)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4厘米,6厘米,第三条边一定比()厘米短。

第三条边一定比()厘米长。

A、2
B、6
C、10
(9)羊村有一个等腰三角形花坛,周长是32米,已知一条边为6米,另外两条边各长多少米?(10)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20度,那么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11)懒羊羊有两根木条,一根是8厘米,另一根是12厘米,它想搭一个三角形,再拿一根几厘米长的木条就可以搭成一个三角形呢?这根木条最长是()厘米,最短是()厘米。

(12)美羊羊用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边
最长是( )厘米。

(保留整厘米)
(1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底角的度数是顶角度数的2倍,那么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14)请几何图形式表示
①按角分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②按边分时任意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③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