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们在生产、能源、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征以及电化学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失去电子,而发生还原的物质则获得电子。

整个过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能量的释放。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导致物质的氧化或还原。

2)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3)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指能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能提供电子的物质。

4)氧化态和还原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学科。

它涉及到电解、电池等重要概念。

2.2 电化学的应用电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电化学的几个应用方面:1)电解:通过电解,可以将化合物分解为原子或离子,使得某些实验或工业过程得以实现。

2)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领域。

3)腐蚀和防腐: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中发生的一种化学腐蚀过程,而电化学防腐则是通过电化学方法来保护金属材料。

4)电解池:电解池是用于电解过程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电镀、电解精炼等领域。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电化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控制和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化学反应的控制。

例如,电化学电池就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重要类型之一,也是电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过程,使得一个物质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电子转移的同时,伴随着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电化学的相关知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某些物质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同时,其他物质获得这些电子而被还原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常涉及到电子的传递。

被氧化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因为它让其他物质被还原;而被还原的物质则称为氧化剂,因为它让其他物质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氧化态的变化来体现。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或者分子的氧化态增加,表示该物质被氧化;而氧化态减少则表示该物质被还原。

氧化态是衡量原子或者离子相对电荷的一种方式,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例如,“+”表示正的氧化态,“-”表示负的氧化态。

二、电化学基础知识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包括两个主要的分支:电解学和电池学。

1. 电解学:电解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受到外加电压影响的过程。

在电解学中,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压使得非自发性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在电解池中,被氧化的物质进入阳极,转化成离子或者原子,同时释放出电子;而被还原的物质进入阴极,接受这些电子,转化成原子或者离子的形式。

2. 电池学:电池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过程。

在电池中,化学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并且通过电子流动产生电流。

电池包括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

阳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地方,阴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地方。

在电池中,正极指的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而负极指的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三、应用举例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腐蚀与防腐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腐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属在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反应,使得金属表面产生氧化物。

腐蚀会导致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造成质量和经济上的损失。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反应之一。

它涉及到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可以同时发生氧化和还原。

与之相伴随的是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涉及电子的转移和电流的流动的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是同时进行的。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这一过程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

氧化和还原总是同时发生,因为电子不能独立存在。

例如,当铁和氧气发生反应时,铁原子(Fe)失去两个电子,被氧(O2)接受,生成氧化铁(Fe2O3)。

这里,铁原子发生了氧化,而氧气发生了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例如,金属的生锈、水的电解、电池的工作原理等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二、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涉及电子的转移和电流的流动的反应。

它是由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

电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电解反应和电池反应。

1. 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压使化学反应发生。

在电解过程中,正极(阳极)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阴极)释放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反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例如,电解盐水时,氯离子(Cl-)在阳极上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Cl2),而阳离子(Na+)在阴极上释放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H2)。

2. 电池反应电池反应是指在电化学电池内,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反应。

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都有一个氧化反应和一个还原反应。

半电池之间通过电子流进行电荷平衡。

常见的电池包括干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干电池是通过将氧化剂和还原剂隔离,以阻止反应直接进行,并通过电子在电路中流动来提供电能。

蓄电池是通过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电能。

燃料电池是通过将燃料和氧气直接反应生成电能。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密切相关,涉及到电子转移和电流的流动。

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分为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也被称为红ox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了改变,从而引发了电子的转移。

通过这种电子的转移,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电化学是研究电子转移和与电子转移有关的化学反应的学科。

电子转移发生在电解质溶液中,这是由于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在溶液中会分解成带电离子。

这些带电离子就是可以在电池中进行电子转移的物质。

电化学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的领域: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了改变。

氧化是指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一种物质获得电子。

这些反应可以通过氧化态的变化来判断。

当一个物质的氧化态增加时,它发生了氧化反应,当一个物质的氧化态减少时,它发生了还原反应。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电池反应、腐蚀反应和许多有机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反应可以用于制备金属。

以电解铜为例,铜被氧化成正离子,在电极上获得电子还原成铜金属。

这个反应可以通过铜的氧化态的变化来描述:Cu ➔ Cu2+ + 2e-。

电解质溶液中的还原反应可以用于制取金属。

以电解氯化钠为例,钠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钠,氯离子被氧化成氯气。

这个反应可以通过钠的氧化态的变化来描述:2Na+ + 2e- ➔ 2Na。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是指使用电能来驱动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原来的分子或离子在电解中被分解成带电离子,并沉积在电极上。

这个过程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在电解氯化铜溶液时,产生的氯离子在阳极上氧化成氯气,产生的铜离子在阴极上还原成铜金属。

这个反应可以通过氯离子的氧化态和铜离子的氧化态的变化来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电池是其中之一。

电池中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可以用于驱动电子设备。

另一个应用是在电镀过程中,阳极上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从而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镀层。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还应用于环境清洁技术、化学分析和电解制备。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某些原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我们通常会涉及到两种类型的物质: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自身会被还原,而还原剂则是能够捐赠电子的物质,它自身会被氧化。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是不可或缺的。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物质的氧化态发生了变化,我们就称之为该物质被氧化;而如果一个物质的还原态发生了变化,我们就称之为该物质被还原。

二、电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原理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荷的传递而引起的化学反应。

电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类:电解反应和电池反应。

1. 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正负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电极上会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

正离子会向负极移动,负离子则会向正极移动。

因此,正极上会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会发生还原反应。

2. 电池反应电池反应是指能够自发地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反应。

电池由两个不同的电极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电解质溶液构成。

其中一个电极被称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另一个电极被称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在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是通过电子在电极之间的传递来实现的。

三、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金属的电镀过程就是利用电流来使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并沉积在电极上。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还用于许多化学合成反应,如制备化学药品、材料等。

2. 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电化学反应在能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氢气和氧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

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分支。

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是无机化学中重要且广泛应用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应用和未来发展。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失去电子,而被还原的物质获得电子。

这种电子的转移导致了物质的化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氧化态的变化来描述。

在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其氧化态减少,而还原剂失去电子,其氧化态增加。

例如,氯气(Cl2)和氢气(H2)的反应可以表示为:Cl2 + 2e- -> 2Cl- (氯气被还原,氧化态减少)H2 -> 2H+ + 2e- (氢气被氧化,氧化态增加)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电池中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用于金属的防锈和清洁等领域。

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电解过程和电化学反应的机理。

在电化学中,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压将化学反应逆转的过程。

电解可以分为电解质溶液和电解固体两种情况。

在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分子或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而在电解固体中,固体物质通过电子转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化学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电化学反应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可以通过电极电势来控制。

正电势的电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位置,负电势的电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位置。

电化学在能源存储和转换、电解水制氢、电镀和电解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是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换的重要设备。

它们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三、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在生活、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类反应类型,也是电化学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电化学反应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离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或分子失去电子的过程称为氧化,而获得电子的过程称为还原。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总是同时发生,互为一对。

氧化剂是指接受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还原;还原剂则是指捐赠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被氧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1. 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荷守恒定律得到充分保持,反应前后的总电荷不变。

2. 原子数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数量保持不变。

3. 氧化态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氧化态发生改变。

三、电化学反应的应用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中,通过外加电势差促使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化学过程。

电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和电镀等领域。

1. 电池: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基于两种不同活性的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连续的电子传递产生电流。

常见的电池类型包括干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铅酸蓄电池等。

2. 电解:电解是利用外加电势差使物质在电解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电解被广泛用于金属电镀、电解制氢等工业和科学实验中。

3. 电镀:电镀是一种利用电解的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镀层的技术。

在电解槽中,将带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作为电解质,通过外加电势差使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形成均匀的镀层。

四、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一类反应类型,在许多化学和物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电化学反应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特殊应用,不仅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和电镀等领域,而且在能源存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们能够对氧化还原反应及其与电化学反应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运用。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是化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中电荷的转移过程,而电化学则是研究电荷转移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相关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具体表现为电荷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互为逆反应的部分。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电子从反应物转移到产物上,因此电荷数增多;而在还原反应中,则相反,物质获得电子,导致电荷数减少。

2.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研究的是电荷转移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其中包括两个核心概念,即电位和电流。

电位是指物质对电子的亲和力,反映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而电流则是指电荷在电解质中流动的过程,它可以通过导体进行传递,导体的外部接入电源或外接电子接收体,使电流产生。

3.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应用领域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池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在电解池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使得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物质的电荷转移。

此外,电镀、蓄电池、腐蚀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密切相关。

4. 与电化学相关的实验方法为了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科学家们开发出许多实验方法。

例如,电化学分析方法是利用电位和电流对化学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常见的电化学实验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阳极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谱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电位和电流的变化,可得到氧化还原反应 kin 及电极电荷转移过程的信息。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应用领域,以及电化学实验方法等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子转移过程和电荷传递的原理。

这对于研究和应用电化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 Mn++ne-→M
当溶解和沉积二过程平
衡时,金属带负电荷,
溶液带正电荷.两种电
荷集中在固-液界面附近.形成了双电层。
13
2 电极电势 双电层的电势差即该电极的平衡电势, 称为电极电势,记为:E(氧化态/还原态)
如:E(Zn2+/Zn),E(Cu2+/Cu),E(O2/OH-) E(MnO4-/Mn2+), E(Cl2/Cl-)等。
元素的氧化数=电荷数; ③ 多原子离子中,
各元素的氧化数之和=电荷数; ④ 中性分子中,
各元素的氧化数之和为零;
3
⑤ 化合物中,一般: H — +1(-1); O — -2(-1,+1,+2); MⅠ— +1;MⅡ—+2。
例如: CO CO2 CH4 C2H5OH 碳的氧化数 +2 +4 -4 -2 又如: S2O32- S2O82- S4O62- Fe3O4 硫和铁的氧化数 +2 +7 +5/2 +8/3
19
2OH-与O2+2H2O+4e-
4OH-同
6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⑴ 浓度的影响—Nernst方程式 对于电极反应:氧化态+ze- 还原态 有: EEyzRFTlnbb( ( 氧 还化 原态 电化学
其中:高氧化值者 Cu2+、Zn2+ 称氧化态; 低氧化值者 Cu、 Zn 称还原态。
二 氧 化 数(值)
概念: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形式荷电数。 规定: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荷电数,
可由假设把每个键的电子指定 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求得。
2
计数规则: ① 单质中,元素的氧化数为零; ② 单原子离子中,
4 四类常见电极
电极类型 电 对 电 极
Me-Men+电极 Zn2+/Zn Zn∣Zn2+
A-An-电 极 Cl2/Cl-
Cl-∣Cl2∣Pt
氧化还原电极 Fe3+/Fe2+ Fe3+,Fe2+∣Pt
Me-难溶盐电极 AgCl/Ag Ag∣AgCl∣Cl-
12
二 电极电势
1 能斯特理论
金属置于其盐溶液时: M-ne-→Mn+
F2/F F2+2e- 2F- +2.866
17
此表的特点: 电极电势值由上→下 增大 电对的还原态 ——还原性递减; 电对的氧化态 ——氧化性增强.
5 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
(1) E y的意义 :电对的电极电势代数值越
大,其氧化态越易得电子,氧化性越强; 电对的电极电势代数值越小,其还原态
越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
负极反应:Zn-2e- Zn2+ 氧化半反应
正极反应:Cu2++2e- Cu 还原半反应
电池反应: Cu2++Zn
Zn2++Cu
盐桥的作用:
沟8 通二溶液中的电荷保证反应继续进行
电池符号 规定: 负在左,正在右; 离子在中间,导体在外侧;
固-液有界面(|),液-液有盐桥(‖)
如: (-)Zn∣Zn2+(b1)‖Cu2+(b2)∣Cu(+)
4
再如:
P I3
N I3
各元素的氧化数 +3 -1 -3 +1
因为电负性是 2.1 2.5 3.0 2.5
氧化还原反应就是 氧化数发生变化的反应。
如: Cl2+H2==2HCl
虽然没有电子的转移,仍然是氧化还
原反应。
5
一触即爆
干燥的NI3黑色粉末对接触或振动是很敏感的, 用一根羽毛轻微的接触就可以引起爆炸, 又引发另一个 爆炸。反应产物 之一是紫色的碘 蒸气。
(-)Pt∣Fe3+,Fe2+‖Cl-∣Cl2∣Pt(+) 9 (-)Zn∣H2SO4∣Cu(+)
3 几个概念 由图及符号可见:
(1)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半电 池中的反应就是半反应,即电极反应 所以半电池又叫电极(不是电极导体)。 (2)半反应(电极反应)涉及同一元素 的氧化态和还原态:
氧化态+ne- 还原态
18
如: (Cl2/Cl-)=1.3583V,
(Br2/Br-)=1.066V, (I2/I-)=0.5355V。 可知:Cl2氧化性较强,而I-还原性较强。
(2) 值与电极反应方向(正、逆)无关。
Zn-2e- Zn2+与Zn2++2e- Zn 值相同
(3) 值与半反应写法无关。即:
1 2
O2+H2O+2e-
p(H2)=100.00kPa
测定:以标准氢电极为
参比电极,待测电极与
之组成原电池,测其电动势。
15
如:Zn-H2在标准条件下组成电池, 已知Zn为负极,如前图。
测得电动势: E y=0.7618V。 以Ey=E即y+-可E求y- 得待测电极的标
准电极电势E y E(yZn2+/Zn)=-0.7618V
6
第二节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一 原电池
Cu2++Zn→Zn2++ΔCrHumy =-218.66kJ·mol-1 1 原电池结构: 根据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知电流方向: Cu→Zn
可知,电势: Zn—低,Cu—高 因而电极名:Zn—负,Cu—正
7
2. 电极反应和电池符号
由电流方向知两极反应:
e-
③ 使用标准氢电极不方便,
常用甘汞电极:Pt∣Hg∣Hg2Cl2∣Cl-
当b(KCl)为饱和时,
16
E
y=0.2415V
4 标准电极电势表
利用上述方法,可以测得各个电对的标 准电极电势,构成标准电极电势表。
电 对 电 极 反 应 电极电势(V)
K+/K K++e- K -2.931 Zn2+/Zn Zn2++2e- Zn -0.7618 H+/H 2H++2e- H2 0.0000 Cu2+/Cu Cu2++2e-Cu +0.3419
*金属越活泼(易失电子),E值越低(负); *金属越不活泼(易得电子), E值越高(正) 如: E(Zn2+/Zn)= -0.7618V 14 E(Cu2+/Cu)= 0.3419V
3 电极电势的测定
标准氢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标准条件:
E y(H+/H2)=0.0000V
b(H+)=1.0mol·kg-1
10
(3)这种共轭关系,称为氧化还原电对,
记为:“氧化态/还原态” 如: Zn2+/Zn, H+/H2, Fe3+/Fe2+, O2/OH-, Hg2Cl2/Hg, MnO4-/Mn2+ , 等。
任一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组成 一个原电池。如:
Cu+ FeCl3 CuCl+ FeCl2 1(1-)Cu∣CuCl(S)∣Cl-‖Fe3+,Fe2+∣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