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潜血实验
粪便隐血试验参考值临床意义

粪便隐血试验参考值临床意义粪便隐血试验(FOBT)是一种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用于检测人体肠道内是否存在潜在的出血。
这种试验的参考值对于判断结果是否正常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临床上的许多潜在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粪便隐血试验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粪便隐血试验的参考值通常为阴性,即不存在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进行高灵敏度的粪便隐血试验时,可能会检测到极少量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疾病。
一般来说,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即检测到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可能提示以下几种情况:消化道出血:特别是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疮、肛裂、肠息肉等。
其他疾病:如口腔溃疡、牙周炎等口腔出血,或鼻腔出血等。
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辅助诊断消化道疾病:对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炎症和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特别是在肠道肿瘤的早期,可能会出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的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肿瘤。
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较严重,或者存在多处出血。
同时,如果粪便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也说明出血量越大,病情可能更为严重。
指导治疗:如果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使用止血药物、调整饮食等。
同时,对于一些需要手术的疾病,如肠癌、胃癌等,粪便隐血试验的结果也可以作为评估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参考。
监测复发和转移: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可以监测疾病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如果试验结果持续阳性,可能提示疾病复发或转移。
鉴别诊断:与其他实验室检查方法相结合,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诊断一些难以确定的疾病。
例如,如果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但大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正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痔疮等良性疾病引起的出血。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其参考值和临床意义对于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粪便潜血试验作业指导书匹拉米洞半定量法

粪便潜血试验作业指导书(匹拉米洞半定量法)1. 实验原理:作为隐血的化学法检测,本试剂属匹拉米洞(Pyramidon)法,系利用匹拉米洞当作呈色指示剂,在酸及H2O2的作用下,与血红蛋白反应,产生紫蓝→紫红的颜色,据此来进行判读及对阳性结果半定量。
2. 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收集标本前三天禁食动物性食物、肝脏及含叶绿素食物、铁剂、中药以免引起假阳性反应。
2.2 标本种类:粪便。
2.3 标本要求:标本应取自粪便的不同部位;收集标本后迅速检查,以免因长时间放置使潜血反应的敏感度降低。
3. 标本储存:粪便应取指头大小存放于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容器内。
粪便的容器必须有盖且有明显的标记。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久置硬结粪便。
6. 试剂:6.1 试剂名称:便隐血(OB)试剂(匹拉米洞半定量检测法)6.2 试剂生产厂家:(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6.3 包装规格:型号:试纸法;规格:200Tests6.4 试剂盒组成:6.4.1 便隐血(OB)半定量测试卡,100pcs。
6.4.2显色剂A(DeveloperA):1vial×10ml,匹拉米洞。
6.4.3 显色剂B(DeveloperB):1vial×10ml,双氧水、乙醇。
6.4.4阳性对照溶液:1vial×2ml,血红蛋白。
6.4.5木棒,100pcs。
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条件:本试剂盒应避光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何通风良好的5~30℃室内。
有效期:原包装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3个月内使用完,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7. 操作步骤:7.1 打开潜血试纸正面封盖,用取样木棒挖取不同部位的粪便检体10-50mg,涂抹于测试卡A窗或B窗的方格内。
7.2 盖上封盖。
7.3 打开背面呈色窗,在方格内左右两侧各滴一滴显色剂A,待试剂完全渗透后,各滴一滴显色剂B。
便潜血实验

便潜血实验上消化道有少量出血时,红细胞被消化而分解破坏,由于显微镜下不能发现,故称为隐血。
[标本采集与处理]用洁静的容器,盛装小量的待检标本,立即送检。
[质量控制品]配制 3 %红细胞悬液。
[操作步骤]一、免疫学检测法(一)检测原理大便或其它液体隐血的免疫一步检验法是一个高灵敏度的夹心式酶联免疫测定法。
该法采用抗人血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特异地针对粪便样品中的人血红蛋白。
因此,本试验不受动物血红蛋白的干扰,试验前不须禁食肉类。
(二)操作步骤取一片洁净干燥的载玻片,滴加2—3滴蒸馏水,取粪便小许,调成均匀混悬液。
取便隐血试纸条,按说明书操作,将试纸条的反应端浸湿。
在5min内观察结果。
若反应线(T)和质控线(C)同时呈蓝色色带即为阳性;若只有C线呈色为阴性;若丁线与C线均不显色,说明试验无效。
(三)质量控制1.敏感性和特异性(1)敏感性:样品中血红蛋白浓度超过0.2μg/m1,就可得到阳性结果。
(2)特异性:便潜血免疫一步检验法是特异对人体血红蛋白的检验,样品中若含有如下干扰物,实验结果不会受影响:鸡血红蛋白 500μg/ml牛血红蛋白 500μg/m1马血红蛋白 500μg/ml猪血红蛋白 500μg/m1羊血红蛋白 500μg/m1兔血红蛋白 500μg/m1辣根过氧化酶 200μg/m1 2.试验局限性(1) 本法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胃肠道病变,然而,由于家族性息肉或直肠癌可能不出血,或间断性出血,或出血在粪便中分布不均匀,都可造成阴性结果。
(2) 本法对正常人检验有时也会得到阳性结果,这是由于某种刺激胃肠道的药物造成便潜血所至。
(3)本检验法只能作为筛选或辅助诊断用,不能替代胃镜、直肠镜、内窥镜和X光检查。
3.室内质量控制:每天用质量控制品进行同步检验一次,以确保试剂质量。
二、试带法国内外生产以四甲基联苯胺为显色基质的隐血试验试带,使用方便,患者也可自留标本检测。
三、邻甲联苯胺法(一)检测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将受体邻甲苯胺氧化成邻甲偶氮苯而显蓝色。
粪便潜血试验(ST-OBT)定性(纸片法)

粪便潜血试验(ST-OBT)定性纸片法作业指导书1. 实验原理:ASK粪便潜血纸片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含有潜血的试剂。
反应原理如下:血红素(Hb)+ 双氧水(H2O2)→水(H2O) + 氧(O2)氧(O2)+ 氨基比林→蓝紫色2. 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收集标本前三天禁食动物性食物、肝脏及含叶绿素食物、铁剂、中药以免引起假阳性反应。
2.2 标本种类:粪便2.3 标本要求:标本应取自粪便的不同部位;收集标本后迅速检查,以免因长时间放置使潜血反应的敏感度降低。
3. 标本储存:粪便应取指头大小存放于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容器内。
粪便的容器必须有盖且有明显的标记。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久置硬结粪便6. 试剂6.1 试剂名称:ASK粪便潜血检测试纸6.2 试剂生产厂家:东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3 包装规格:25人份/筒6.4 试剂盒组成:6.4.1 潜血试纸(OB Paper):试纸上涂有氨基比林。
6.4.2 呈色液(Developer):溶液中含有3-5%双氧水。
6.4.3 竹片(Sticks)潜血试纸5pcs*60呈色液4*15ml竹片300支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室温保存,有效期内皆可使用。
7. 操作步骤7.1 打开潜血试纸正面封盖,用竹片搜集少量粪便检体,涂抹于A窗。
7.2 再用竹片搜集少量不同部位之粪便检体,涂抹于B窗7.3 盖上封盖。
7.4 打开背面呈色窗,各滴两滴呈色液于A窗及B窗之背面。
7.530秒内判读完毕。
8. 结果判断与分析8.1 滴完呈色液,立刻产生蓝紫色,报告为“+++”8.2 滴完呈色液,5秒内产生蓝紫色,报告为“++”8.3 滴完呈色液,5秒后产生蓝紫色,报告为“+”8.4 滴完呈色液,无蓝紫色产生,报告为“阴性”9. 临床意义9.1 适合于检测粪便之潜血。
9.2 消化道出血时(如溃疡病、恶性肿瘤、肠结核、伤寒、钩虫病等)本试验可阳性。
大便隐血OB实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化道恶性肿瘤(大肠癌、胃癌) (3)消化道恶性肿瘤(大肠癌、胃癌)诊 断的筛检指标。 断的筛检指标。
临床意义
溃疡、胃炎,结肠息肉、 溃疡、胃炎,结肠息肉、消化道恶性肿瘤 等。 (2)消化道溃疡与肿瘤出血的鉴别 OB试验对消化道溃疡的阳性诊断率为40%试验对消化道溃疡的阳性诊断率为40% OB试验对消化道溃疡的阳性诊断率为40%70%,呈间断性阳性; 70%,呈间断性阳性;治疗后粪便外观正常 OB仍可持续5~7天阳性 仍可持续5~7天阳性, 时,OB仍可持续5~7天阳性,此后若出血停 OB可转阴 止OB可转阴 。 OB试验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可 OB试验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可 95%,且呈持续阳性。 达95%,且呈持续阳性。
大便隐血实验( 大便隐血实验(OBT) )
潜血实验( 潜血实验(occult blood test) )
隐血实验
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很少( 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很少(每日出血量 <5ml),而且少量红细胞因被消化分解、 ),而且少量红细胞因被消化分解 <5ml),而且少量红细胞因被消化分解、 肉眼见不到粪便颜色改变, 肉眼见不到粪便颜色改变,并且粪便涂片 显微镜检查也未能发现红细胞, 显微镜检查也未能发现红细胞,而需要用 其他间接的方法才能证实的出血。 其他间接的方法才能证实的出血。 OBT即指用化学或免疫学方法证实微量血液 OBT即指用化学或免疫学方法证实微量血液 的试验,在临床诊断、 的试验,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均有 重要意义。 重要意义。
免疫胶体金法OB试验 试验 免疫胶体金法
灵敏度 灵敏度高,一般血红蛋白为0.03mg 灵敏度高,一般血红蛋白为0.03mg Hb/g 粪便,即可成阳性,切反应快速。 粪便,即可成阳性,切反应快速。 特异性 免疫法OB OB试验不受动物血和含氧化物酶的 免疫法OB试验不受动物血和含氧化物酶的 新鲜蔬菜、Vc干扰 且性质比较稳定。 干扰。 新鲜蔬菜、Vc干扰。且性质比较稳定。可 作为定性和半定量测定试验。其操作简便, 作为定性和半定量测定试验。其操作简便, 判断结果准确。 判断结果准确。
粪便隐血试验原理(一)

粪便隐血试验原理(一)粪便隐血试验1. 简介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用于检测粪便中的潜在的出血迹象。
这项检测对早期胃肠道病变的筛查起着重要作用。
2. 检测原理粪便隐血试验基于人体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在肠道中的分解产物。
红细胞在肠道内被分解成血红蛋白,如果存在出血情况,血红蛋白会通过肠壁进入粪便。
3. 试剂粪便隐血试验主要使用两种试剂:酮基胆红素和过氧化物。
这两种试剂在接触粪便中的血红蛋白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显色反应。
酮基胆红素试剂酮基胆红素试剂可以通过氧化反应来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
当血红蛋白与酮基胆红素试剂反应时,试剂的颜色将从红色变成绿色。
过氧化物试剂过氧化物试剂可以在粪便中检测到血红蛋白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血红蛋白过氧化物酶会与过氧化物试剂反应并显色,将试剂颜色从无色变成蓝色。
4. 检测操作步骤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时,一般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收集新鲜粪便样本。
2.取少量粪便样本,将其与试剂混合。
3.等待一定时间,观察试剂颜色变化。
4.通过比较试剂颜色与标准色板进行判断。
5. 结果解读在粪便隐血试验中,观察试剂颜色变化的程度可以判断出血便的程度。
较浅的颜色变化通常表示低度出血,而较深的颜色变化则可能暗示高度出血。
6. 注意事项在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收集新鲜粪便样本能够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避免在检测前食用红肉、维生素C等可能影响结果的食物。
•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以避免误差的发生。
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可以及早发现消化道出血的迹象,有助于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疾病。
这项检测技术的简便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
7. 应用范围粪便隐血试验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可以用于早期胃肠道疾病的筛查,如胃溃疡、结肠炎和结肠癌等。
此外,该试验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情况的变化。
8. 优势和局限性粪便隐血试验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优势:•粪便收集简便、无创伤,适合于大规模筛查。
粪便隐血试验实验报告

通过粪便隐血试验(FOBT)的实验操作,了解粪便隐血试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判断,掌握粪便隐血试验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检测粪便中微量血红蛋白的方法,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当消化道出血时,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的氧,将邻-甲苯胺氧化为邻-甲偶氮苯,呈现蓝色。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判断粪便中是否存在血红蛋白,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试剂:邻-甲苯胺冰乙酸溶液、1mol/L过氧化氢溶液、粪便隐血试纸3. 仪器:白瓷板、玻片、滤纸、竹签、滴管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准备:取健康小鼠一只,禁食12小时,以便粪便中的食物残渣被排出。
2. 粪便采集:将小鼠放入代谢笼中,收集其新鲜粪便。
3. 粪便处理:用竹签挑取少许粪便,涂于白瓷板、玻片或滤纸上。
4. 检测步骤:a. 向粪便样本滴加邻-甲苯胺冰乙酸溶液2-3滴。
b. 再滴加1mol/L过氧化氢溶液2-3滴。
c. 混匀后立即观察结果。
5. 结果判断: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粪便中是否存在血红蛋白。
若出现蓝色,则表示阳性;若未出现蓝色,则表示阴性。
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小鼠粪便隐血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本次实验中,小鼠粪便隐血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小鼠消化道无出血。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简便、快捷、经济的检测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七、实验讨论1. 粪便隐血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粪便隐血试验是基于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原理进行的。
实验操作主要包括粪便采集、粪便处理和检测步骤。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试剂的配制和观察时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消化道出血诊断方法。
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微量血红蛋白,可以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有助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大便潜血指标范围

大便潜血指标范围引言:大便潜血指标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肠道出血情况。
通过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潜血,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肠道肿瘤等。
本文将介绍大便潜血指标的范围,让读者了解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大便潜血指标大便潜血指标是通过化学试剂检测大便样本中的隐血反应,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隐血试纸法和免疫学试剂法。
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大便中不应该含有血液,因此大便潜血指标的检测结果为阴性。
而如果大便潜血指标为阳性,则表示大便中存在隐血,可能意味着消化道有异常情况发生。
二、大便潜血指标的范围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试剂,大便潜血的指标范围可能会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大便潜血的指标范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微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
1. 微弱阳性:微弱阳性指的是大便潜血试验的结果为微弱阳性反应,一般是指试纸上出现了较为模糊的颜色变化。
微弱阳性的指标范围通常为0.03-0.1毫克/升。
2. 阳性:阳性指的是大便潜血试验的结果为明显阳性反应,试纸上出现了明显的颜色变化。
阳性的指标范围通常为0.1-0.5毫克/升。
3. 强阳性:强阳性指的是大便潜血试验的结果为强烈阳性反应,试纸上出现了明显的深色变化。
强阳性的指标范围通常大于0.5毫克/升。
三、大便潜血指标范围的解读大便潜血指标范围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一般来说,微弱阳性的结果可能是由于饮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假阳性,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认。
阳性和强阳性的结果一般表示消化道有明显的出血,可能与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结直肠癌等)或其他疾病有关,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结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大便潜血指标的范围及其解读。
大便潜血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消化道疾病的存在,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您担心消化道问题或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潜血实验
上消化道有少量出血时,红细胞被消化而分解破坏,由于显微镜下不能发现,故
称为隐血。
[标本采集与处理]
用洁静的容器,盛装小量的待检标本,立即送检。
[质量控制品]
配制 3 %红细胞悬液。
[操作步骤]
一、免疫学检测法
(一)检测原理
大便或其它液体隐血的免疫一步检验法是一个高灵敏度的夹心式酶联免
疫测定法。
该法采用抗人血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特异地针对粪
便样品中的人血红蛋白。
因此,本试验不受动物血红蛋白的干扰,试验前不须
禁食肉类。
(二)操作步骤
取一片洁净干燥的载玻片,滴加2—3滴蒸馏水,取粪便小许,调成均匀
混悬液。
取便隐血试纸条,按说明书操作,将试纸条的反应端浸湿。
在5min
内观察结果。
若反应线(T)和质控线(C)同时呈蓝色色带即为阳性;若只有C
线呈色为阴性;若丁线与C线均不显色,说明试验无效。
(三)质量控制
1.敏感性和特异性
(1)敏感性:
样品中血红蛋白浓度超过0.2μg/m1,就可得到阳性结果。
(2)特异性:
便潜血免疫一步检验法是特异对人体血红蛋白的检验,样品中若含有如
下干扰物,实验结果不会受影响:鸡血红蛋白 500μg/ml
牛血红蛋白 500μg/m1
马血红蛋白 500μg/ml
猪血红蛋白 500μg/m1
羊血红蛋白 500μg/m1
兔血红蛋白 500μg/m1
辣根过氧化酶 200μg/m1 2.试验局限性
(1) 本法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胃肠道病变,然而,由于家族性息肉或直
肠癌可能不出血,或间断性出血,或出血在粪便中分布不均匀,都可
造成阴性结果。
(2) 本法对正常人检验有时也会得到阳性结果,这是由于某种刺激胃肠道
的药物造成便潜血所至。
(3)本检验法只能作为筛选或辅助诊断用,不能替代胃镜、直肠镜、内窥
镜和X光检查。
3.室内质量控制:
每天用质量控制品进行同步检验一次,以确保试剂质量。
二、试带法
国内外生产以四甲基联苯胺为显色基质的隐血试验试带,使用方便,患者也可自留标本检测。
三、邻甲联苯胺法
(一)检测原理
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将受体邻甲苯胺氧化成邻甲偶氮苯而显蓝色。
(二)试剂
1.10g/L邻甲联苯胺(o-tolidine)溶液:
取邻甲联苯胺1g,溶于冰醋酸及无水乙醇各50m1的混合液中,置棕色瓶中,保存于4℃冰箱中,可用8—12周,若变为暗色,应重新配制; 2.3%过氧化氢液
(三)操作步骤
1.用竹签挑取少量粪便,涂在消毒棉签上或白瓷板上。
2.墒加0.15L/L邻甲苯胺冰乙酸溶液2—3滴于粪便上。
3.滴加3%过氧化氢2—3滴。
4.立即观察结果,在2min内显蓝色为阳性。
(四)结果判断
阴性:加入试剂2min后仍不显色。
十,加入试剂10s后,由浅蓝色渐变蓝色。
2十:加入试剂后初显浅蓝褐色,逐渐呈明显蓝褐色。
3十:加入试剂后立即呈现蓝褐色。
4十:加入试剂后立即呈现蓝黑褐色。
(五)质量控制
1. o—t01idine[3,3’-Dimethyl-(1,1’-biphenyl)—4,4’-Diamine,Cl4 Hl6 N2,MW212.3],中文名称邻甲联苯胺,亦称邻联甲苯胺。
另
有,o—t01uidine(2。
Aminot01uene,C7H9N,MWl07。
2),中文名称
邻甲苯胺,可用于血糖测定,两者应予区别。
2.粪便标本必须及时检查,以免灵敏度降低。
3.3%过氧化氢必须有效,应进行阳性对照试验,将过氧化氢滴血片上,产生泡沫,或滴加于重铬酸钾硫酸液,显褐色示有效。
4.强调实验前三天内禁食动物血、肉、肝脏及富含叶绿素食物、铁剂、中药,以免假阳性反应。
齿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血等均可导致阳性
反应。
5.用具应加热处理(如试管、玻片、滴管等),以破坏污染的过氧化物酶。
[临床意义]
1.消化道出血时(如溃疡病、恶性肿瘤、肠结核、伤寒、钩虫病等)本试验可阳性。
2.消化道恶性肿瘤时,粪便隐血可持续阳性,溃疡病时呈间断性阳性。
3.本法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初筛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