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标记规范图文稿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图文稿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图文稿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拟行

一、除少数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患者外,手术患者术前均需要进行手术部位体表标记。有条件的应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参与对手术部位确认。

二、各科室统一采用专用皮肤标记笔进行体表标记。

三、各专科标示符号及要求如下:

1.普外科——以“﹢”号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相应手术部位体表。

2.胸外科——以“﹢”号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患侧腋中线,若病变位于纵隔,用记号笔标识于胸骨正中。

3.泌尿外科——以“﹢”号,或者“R”、“L”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表示于耻骨区体表。

4.骨科——用记号笔写“R”、“L”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标识于手术部位体表;开放性骨折(或其他外伤)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5.妇产科——开腹手术在下腹正中线用“∣”标示,双侧结构标明“R”、“L”;阴式手术在下腹耻骨联合上方用“Y”标示。

6.脑外科、整形科和心外科——用记号笔沿手术切口划线为标记,标示于患侧头皮或手术部位体表。

7.耳鼻喉科——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侧体表分别以“T”(代表喉),“E”+“L/R”(代表左/右耳),“N”+“L/R”(代表左/右鼻)标记。

8.眼科——用记号笔沿着手术侧眉弓划线作为标记。

9.口腔科——以口裂线及面部中线为坐标,分四个象限,“﹢”号标示于同侧的上唇或下唇,必要时注明齿号;或者以手术切口作为标示。

10.所有腹部腔镜手术在体表入路部位以“﹢”号标记,涉及双侧结构的还应在手术体表部位注明“R”或“L”。

四、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特殊患者,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书面交接,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和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名称等信息,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图文稿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拟行 一、除少数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患者外,手术患者术前均需要进行手术部位体表标记。有条件的应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参与对手术部位确认。 二、各科室统一采用专用皮肤标记笔进行体表标记。 三、各专科标示符号及要求如下: 1.普外科——以“﹢”号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相应手术部位体表。 2.胸外科——以“﹢”号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患侧腋中线,若病变位于纵隔,用记号笔标识于胸骨正中。 3.泌尿外科——以“﹢”号,或者“R”、“L”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表示于耻骨区体表。 4.骨科——用记号笔写“R”、“L”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标识于手术部位体表;开放性骨折(或其他外伤)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5.妇产科——开腹手术在下腹正中线用“∣”标示,双侧结构标明“R”、“L”;阴式手术在下腹耻骨联合上方用“Y”标示。 6.脑外科、整形科和心外科——用记号笔沿手术切口划线为标记,标示于患侧头皮或手术部位体表。 7.耳鼻喉科——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侧体表分别以“T”(代表喉),“E”+“L/R”(代表左/右耳),“N”+“L/R”(代表左/右鼻)标记。 8.眼科——用记号笔沿着手术侧眉弓划线作为标记。 9.口腔科——以口裂线及面部中线为坐标,分四个象限,“﹢”号标示于同侧的上唇或下唇,必要时注明齿号;或者以手术切口作为标示。 10.所有腹部腔镜手术在体表入路部位以“﹢”号标记,涉及双侧结构的还应在手术体表部位注明“R”或“L”。 四、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特殊患者,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书面交接,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和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名称等信息,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20200515185712)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与工作流程 为加强我院对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保证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方式正确,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错误,防范医疗事故 的发生并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手术 部位标识制度。 1、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2、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示。术前由手术医师用记号笔在手术部位进行 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 术部位共同确认。 3、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 手术时,对手术侧及部位均应做“+”号标记。 4、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 (1)体表有皮肤切口的——在相应手术切口部位用记号笔画一直线。 (2)腹腔镜手术——在切口位置用记号笔画“×”。 (3)眼科——在患侧眼部覆盖纱布。 (4)会阴部经自然腔道或窦道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用“↓”标示。 (5)骨科——开放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6)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的患者,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作为标志,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 手术名称和住院号。 5、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6、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 表标识和住院号,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若无标示,禁止 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7、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 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 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一致,特别是涉及侧 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示。经反复核对后,方 可开始麻醉、手术。若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直至由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共同确认清楚后方可进行麻醉。 8、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际手术方式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 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手术部位标识

关于术前进行手术部位标示的规定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根据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患者安全目标》等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定。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病例讨论》制度及《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二、管床医生在术前要明白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三、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管床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相应部位用龙胆紫液或黑色油彩笔标注。其余手术科室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或备皮时,管床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龙胆紫液或黑色油彩笔标注。同时责任护士负责进行手术部位及切口部位标示的审核。 四、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病人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龙胆紫液或黑色油彩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此环节发现未按要求标示者,每发现1例给予管床医师经济处罚100元,责任护士经济处罚50元,并予以院内通报。 五、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龙胆紫液或黑色油 彩笔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一致,并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若发现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在此环节发现未按要求标示者,每1例给予管床医师经济处罚100元,责任护士经济处罚50元,手术室接病人工作人员经济处罚50元,并予以院内通报。

六、发现未标示而进行麻醉者,每1例给予管床医师经济处罚100元,责任护士经济处罚50元,手术室接病人工作人员经济处罚50元,,麻醉医师经济处罚50元,并予以院内通报。 七、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巡回护士按要求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不得敷衍应付,不得提前填写。 八、因手术部位标示不清引起的延误手术等后果,由患者所在科室承担。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附流程、标识图)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一、本制度主要适用于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如脊柱)及其它需要标示的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参照执行。 二、择期及限期手术,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急症手术,应在确定手术方案后于术前由手术医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 三、标示需由手术医师进行,主刀进行确认。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如患者意识不清且无家属在场的情况下,须有至少2名手术医师共同确认标示。 四、在手术操作开始前,手术医师应再一次根据病历资料,结合手术部位标示进行患者及手术部位核对,待准确无误后,手术方可开始。 六、下列部位手术需进行手术部位识别标示: 1.左右脑手术 2.左右耳手术 3.左右眼手术 4.左右侧颈部手术 5.左右侧乳房手术 6.左右上肢手术 7.左右下肢手术 8.左右侧肾脏手术 9.左右侧腹股沟手术 10.脊柱手术 11.周围血管手术 以上手术部位,不论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牵引等,均需进行手术部位标示。 七、标示方法 (一)在手术部位标以手术切开线或“十”字,并标明左右侧(眼科手术左右以OS/OD表示,余以L/R表示)。如左眼手术,则在左侧额部皮肤上划“十”字形标志,并标明“OS”;右前臂手术,则在右前臂划手术切开线,并标明“R”。

(二)手术部位已有纱布、石膏、牵引架等时,统一标记在包扎物上方5公分左右(约2-3横指)处,以“十”字标示并标明左右侧。 (三)标记颜色一律使用黑色标记笔,由主刀医师或一助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做好手术部位标记工作。 (四)对于新生儿、婴幼儿及拒绝手术部位标识的患者,应在手术部位标识图中进行标识,并详细注明手术部位及拟手术名称。 备注:本制度为修订版,于2018年6月15日正式实施,2015年第二季度医疗质量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手术部位表示制度》同时作废。 手术部位标识流程

3.3.2.1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

3.3.2.1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 材料目录 【C】 1.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对标记方法、标记颜色、标记实施者及患者参与有统一明确的规定。 ?龙亢农场医院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2.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 3.患者送达术前准备室或手术室前,已标记手术部位。 【B】符合“C”,并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手术者手术标记执行率≥95%。 【A】符合“B”,并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龙亢农场医院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二、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三、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四、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经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黑色油彩笔对患者手术部位书写“+”图形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黑色油彩笔“+”图形体表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六、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黑色油彩笔“+”图形体表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拟行 一、除少数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患者外,手术患者术前均需要进行手术 部位体表标记。有条件的应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参与对手术部位确认。 二、各科室统一采用专用皮肤标记笔进行体表标记。 三、各专科标示符号及要求如下: 1.普外科——以“﹢”号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相 应手术部位体表。 2.胸外科——以“﹢”号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患侧腋中线, 若病变位于纵隔,用记号笔标识于胸骨正中。 3.泌尿外科——以“﹢”号,或者“R”、“L”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 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表示于耻骨区体表。 4.骨科——用记号笔写“R”、“L”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标识于 手术部位体表;开放性骨折(或其他外伤)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5.妇产科——开腹手术在下腹正中线用“∣”标示,双侧结构标明“R”、“L”;阴式手术在下腹耻骨联合上方用“Y”标示。 6.脑外科、整形科和心外科——用记号笔沿手术切口划线为标记,标示 于患侧头皮或手术部位体表。 7.耳鼻喉科——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侧体表分别以“T”(代表喉),“E”+“L / R”(代表左/右耳),“N”+“L / R”(代表左/右鼻)标记。 8.眼科——用记号笔沿着手术侧眉弓划线作为标记。 9.口腔科——以口裂线及面部中线为坐标,分四个象限,“﹢”号标示 于同侧的上唇或下唇,必要时注明齿号;或者以手术切口作为标示。 10.所有腹部腔镜手术在体表入路部位以“﹢”号标记,涉及双侧结构的 还应在手术体表部位注明“R”或“L”。 四、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特殊患者,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书面交接,仔细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和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名称等信息,严格 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附流程、标识图)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附流 程、标识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一、本制度主要适用于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如脊柱)及其它需要标示的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参照执行。 二、择期及限期手术,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急症手术,应在确定手术方案后于术前由手术医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 三、标示需由手术医师进行,主刀进行确认。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如患者意识不清且无家属在场的情况下,须有至少2名手术医师共同确认标示。 四、在手术操作开始前,手术医师应再一次根据病历资料,结合手术部位标示进行患者及手术部位核对,待准确无误后,手术方可开始。六、下列部位手术需进行手术部位识别标示: 1.左右脑手术 2.左右耳手术 3.左右眼手术 4.左右侧颈部手术 5.左右侧乳房手术 6.左右上肢手术 7.左右下肢手术 8.左右侧肾脏手术 9.左右侧腹股沟手术 10.脊柱手术 11.周围血管手术

以上手术部位,不论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牵引等,均需进行手术部位标示。 七、标示方法 (一)在手术部位标以手术切开线或“十”字,并标明左右侧(眼科手术左右以OS/OD表示,余以L/R表示)。如左眼手术,则在左侧额部皮肤上划“十”字形标志,并标明“OS”;右前臂手术,则在右前臂划手术切开线,并标明“R”。 (二)手术部位已有纱布、石膏、牵引架等时,统一标记在包扎物上方5公分左右(约2-3横指)处,以“十”字标示并标明左右侧。 (三)标记颜色一律使用黑色标记笔,由主刀医师或一助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做好手术部位标记工作。 (四)对于新生儿、婴幼儿及拒绝手术部位标识的患者,应在手术部位标识图中进行标识,并详细注明手术部位及拟手术名称。 备注:本制度为修订版,于2018年6月15日正式实施,2015年第二季度医疗质量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手术部位表示制度》同时作废。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word精品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拟行 一、除少数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患者外,手术患者术前均需要进行手术部位体表标记。有条件的应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参与对手术部位确认。 二、各科室统一采用专用皮肤标记笔进行体表标记。 三、各专科标示符号及要求如下: 1 ?普外科一一以“ + ”号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相应手术部位体表。 2 ?胸外科一一以“ + ”号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患侧腋中线,若病变位于纵隔,用记号笔标识于胸骨正中。 3 ?泌尿外科一一以“ + ”号,或者“ R'、“ L”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表示于耻骨区体表。 4?骨科一一用记号笔写“ R'、“ L”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标识于手术部位体表;开放性骨折(或其他外伤)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5 ?妇产科——开腹手术在下腹正中线用“I”标示,双侧结构标明“R'、“L”;阴式手术在下腹耻骨联合上方用“ Y'标示。 6.脑外科、整形科和心外科——用记号笔沿手术切口划线为标记,标示于患侧头皮或手术部位体表。 7 ?耳鼻喉科一一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侧体表分别以“ T” (代表喉),“E” +“L / R'(代表左/右耳),“ N + “L / R'(代表左/右鼻)标记。 8.眼科——用记号笔沿着手术侧眉弓划线作为标记。 9?口腔科一一以口裂线及面部中线为坐标,分四个象限,“ + ”号标示于同侧的上唇或下唇,必要时注明齿号;或者以手术切口作为标示。 10 ?所有腹部腔镜手术在体表入路部位以“ + ”号标记,涉及双侧结构的还应在手术体表部位注明“ R'或“ L”。 四、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特殊患者,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书面交接,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和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名称等信息,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手术部位标记制度

手术部位标记制度 一、目的:确保手术部位标记工作有据可依,提升工作品质。 二、权责: 1、主刀或一助医生在病人手术部位皮肤做标记,特别是有左右区别的手术部位。 2、手术室护士:确认手术部位。 3、麻醉人员:再次确认手术部位。 三、标记时间: 1、急诊:由外科主刀或一助医生诊断后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做标记。 2、住院:手术前一天由主刀医生或一助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做标记。 四、标记原则: 1、手术部位的标记应尽可能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并征求病人的同意。当病人 拒绝手术部位的标记时,医生应考虑采用书面的手术部位确认方式。 2、凡涉及有双侧(有左右侧之分的肢体、器官、部位等)、多重结构(手指、脚 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对手术侧或部位均需做手术部位标记。 五、标记方式: 1、手术标记方式以记号笔标示手术切开线或以直径2-3厘米空心圆标示并注明 为“左”、“右”侧。 2、患处已有纱布、石膏、牵引器等,统一标记于包扎物上方4-5cm处,以空心 圆标示且注明为“左”、“右”侧。 3、无法标示手术部位,如口腔、眼睛等,以空心圆标注于手术部位旁边。 六、手术部位辨识及标记说明: 1、医师确认病人之手术部位后,以不掉色油性记号笔标记。 2、病区护士在病人送手术室前核对标记,标记有疑问时,联络医生,完成手术 部位标记。 3、病人送至手术室护理站,护理站工作人员确认手术部位: ①意识清醒之病人,请病人说出医师欲执行手术的部位,核对手术部位标记是 否正确。

②未成年人、老年人或意识不清者,请家属说出医师欲行手术的部位,核对手 术部位标记是否正确。 ③标记有疑问时,联络医师至手术室等候区,完成手术部位标记。 4、手术室巡回护士再次确认手术部位: 5、医师划刀前,手术医师、麻醉人员、手术护理人员一起再次确认手术部位。 七、注意事项:手术标记采用不掉色的油性记号笔。 八、使用单位:各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等。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 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特制定本制度。 一、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二、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三、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四、手术患者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主治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蓝色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形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六、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图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使患者权益及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门诊患者身份识别 一、患方带城镇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或公司医保卡就诊挂号的,以挂号票据上显示的医保或医疗卡的卡号作为患者的唯一标识进行相关的诊疗活动。 二、患方带身份证就诊挂号的,以挂号票据上显示的身份证号作为患者的唯一标识进行相关的诊疗活动。 三、患方就诊挂号时未能出示以上任何一种证件的,门诊部挂号人员按患方自己填写的姓名、年龄、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等作为患方的就诊卡信息出具就诊卡和挂号票据, 当使用姓名、年龄识别患者身份有困难时,可选择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等这些补充信息来确认病人。 四、当医师发现患方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为患者就诊或使用成人身份信息为未成年就诊的,应劝说患方使用患者本人信息重新挂号,但如果患者病情属于急危重症,则不得影响患者的及时诊治。 五、对无法确认身份的无名患者,接诊医务人员根据当时患者的有关情况制作“腕带”牌,上面记载患者信息包括:科别、性别、诊断等,并在门诊病历上注明,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流程 (2)

××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与工作流程 为加强我院对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保证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方式正确,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错误,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并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二、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示。术前由手术医师用记号笔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提倡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三、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手术侧及部位均应做标记。 四、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 (1)体表有皮肤切口的——在相应手术切口部位用记号笔画一直线。 (2)腹腔镜手术——在切口位置用记号笔画“×”。 (3)眼科——在患侧眼部覆盖纱布。 (4)会阴部经自然腔道或窦道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用“↓”标示。 (5)骨科——开放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6)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的患者,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作为标志,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 五、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六、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八、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规范(上传)

*******医院手术部位标示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手术医护团队正确识别手术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等信息,防止识别差错造成的医疗安全事故和隐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我院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一、手术医师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二、凡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必须对手术侧或相应部位做标记;其他部位或类型手术应本着便于识别、杜绝识别错误的原则进行标记。 三、手术患者术前必须做好手术部位体表识别标示,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医师完成标记。 四、责任护士遵医嘱核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信息,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 五、手术医师、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步安

全核查,包括手术部位体表标示。经核对无误,三方签字,方可开始麻醉、手术。 六、各类有创操作的标示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参照本制度执行。 附件:******医院手术部位标示规范

附件 ******医院手术部位标记规范 为规范我院手术部位术前标示方式方法,便于手术团队医护人员识别,利于手术部位标示制度落实,保证患者安全,特根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手术部位标示制度》,结合平时工作习惯,特制定本规范。 一、除少数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患者外,手术患者术前均需要进行手术部位体表标记。有条件的应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参与对手术部位确认。 二、各科室统一采用专用皮肤标记笔进行体表标记。 三、各专科标示符号及要求如下: 1.普外科——以“﹢”号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相应手术部位体表。 2.胸外科——以“﹢”号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患侧腋中线,若病变位于纵隔,用记号笔标识于胸骨正中。 3.泌尿外科——以“﹢”号,或者“R”、“L”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表示于耻骨区体表。 4.骨科——用记号笔写“R”、“L”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标识于手术部位体表;开放性骨折(或其他外伤)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关于进一步规范手术部位标识的管理规定

关于进一步规范手术部位标识的管理规定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关于进一步规范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的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规范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确认制度》及《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等制度。 二、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三、患者手术部位的标识标记实施要求:手术部位的标识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会同责任护士和患者(或家属)共同参与完成。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管床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相应部位用专用标记笔标注。其余手术科室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或备皮时,管床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或手术部位用专用标记笔标注,严禁使用其他笔作标注。 四、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只有一个切口的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或手术部位用专用标记笔画一直线;腔镜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专用标记笔画一个“+”;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手术时,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专用标记笔画一直线,并在直线旁写二个数字,标记如下:,;,,;,……以此类推,前一位

数字表示本次手术切口的个数,后一位数字表示手术的顺序,如是指本次手术有三个手术切口,该切口为第二个手术切口。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体表标识,若标识有疑问时,及时联络医师,完成手术部位标记;若无标识,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急诊除外)。必要时需与患者或家属再次共同确认及核对。 七、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前,严格遵守《麻醉前访视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体表标识,并查对术前切口标识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是否一致,并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若无标识或标识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识清楚方可进行麻醉(急诊除外)。 八、因手术部位标识不清引起的延误手术等后果,由患者所在科室承担。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图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审批稿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手术部位标记规范》拟行 一、除少数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患者外,手术患者术前均需要进行手术部位体表标记。有条件的应邀请患者或家属共同参与对手术部位确认。 二、各科室统一采用专用皮肤标记笔进行体表标记。 三、各专科标示符号及要求如下: 1.普外科——以“﹢”号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相应手术部位体表。 2.胸外科——以“﹢”号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患侧腋中线,若病变位于纵隔,用记号笔标识于胸骨正中。 3.泌尿外科——以“﹢”号,或者“R”、“L”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表示于耻骨区体表。 4.骨科——用记号笔写“R”、“L”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标识于手术部位体表;开放性骨折(或其他外伤)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5.妇产科——开腹手术在下腹正中线用“∣”标示,双侧结构标明“R”、“L”;阴式手术在下腹耻骨联合上方用“Y”标示。 6.脑外科、整形科和心外科——用记号笔沿手术切口划线为标记,标示于患侧头皮或手术部位体表。 7.耳鼻喉科——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侧体表分别以“T”(代表喉),“E”+“L/R”(代表左/右耳),“N”+“L/R”(代表左/右鼻)标记。 8.眼科——用记号笔沿着手术侧眉弓划线作为标记。 9.口腔科——以口裂线及面部中线为坐标,分四个象限,“﹢”号标示于同侧的上唇或下唇,必要时注明齿号;或者以手术切口作为标示。 10.所有腹部腔镜手术在体表入路部位以“﹢”号标记,涉及双侧结构的还应在手术体表部位注明“R”或“L”。 四、不适于进行体表标记的特殊患者,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书面交接,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和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名称等信息,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PDCA循环在患者手术部位标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患者手术部位标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李建业赵成陈加玉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222023 [摘要]通过探讨PDCA循环在患者手术部位标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将PDCA 循环引入患者手术部位标识管控体系,运用PDCA循环规范患者手术部位标识,有效杜绝患者手术部位错误发生。自2012年起在医院通过引入PDCA循环,进行患者手术部位标识管控,到2015年底有效改善手术部位标识率。应用PDCA 循环可规范手术部位标识,有效提高患者手术部位标识率,有效杜绝患者手术部位错误发生。 [关键词]PDCA循环手术标识医院患者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 operation identification The 2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City, Lianyungang, 222023, 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 site identity i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DCA cycle was introduced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 site 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PDCA cycle standardized patients with surgical site identity, effectively prevent patients with wrong site surgery. Since 2012 in the hospital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PDCA cycle,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surgical sit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to the end of 2015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gical site identification rate. PDCA circulation can be used to regulate the surgical site identific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with surgical sit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errors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 site. [Key words] PDCA circulation Surgical identification hospital patient

手术部位标记制度 手术部位识别制度及流程

手术部位标记制度手术部位识别制度及流程手术部位标记制度 一、目的:确保手术部位标记工作有据可依,提升工作品质。 二、权责: 1、主刀或一助医生在病人手术部位皮肤做标记,特别是有左右区别的手术部位。 2、手术室护士:确认手术部位。 3、麻醉人员:再次确认手术部位。 三、标记时间: 1、急诊:由外科主刀或一助医生诊断后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做标记。 2、住院:手术前一天由主刀医生或一助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做标记。

四、标记原则: 1、手术部位的标记应尽可能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并征求病人的同意。当病人拒绝手术部位的标记时,医生应考虑采用书面的手术部位确认方式。 2、凡涉及有双侧(有左右侧之分的肢体、器官、部位等)、多重结构(手指、脚 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对手术侧或部位均需做手术部位标记。 五、标记方式: 1、手术标记方式以记号笔标示手术切开线或以直径2-3厘米空心圆标示并注明为“左”、“右”侧。 2、患处已有纱布、石膏、牵引器等,统一标记于包扎物上方4-5cm 处,以空心圆标示且注明为“左”、“右”侧。 3、无法标示手术部位,如口腔、眼睛等,以空心圆标注于手术部位旁边。

六、手术部位辨识及标记说明: 1、医师确认病人之手术部位后,以不掉色油性记号笔标记。 2、病区护士在病人送手术室前核对标记,标记有疑问时,联络医生,完成手术 部位标记。 3、病人送至手术室护理站,护理站工作人员确认手术部位: ①意识清醒之病人,请病人说出医师欲执行手术的部位,核对手术部位标记是 否正确。 ②未成年人、老年人或意识不清者,请家属说出医师欲行手术的部位,核对手 术部位标记是否正确。

关于进一步规范手术部位标识的管理规定

关于进一步规范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的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落实《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规范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确认制度》及《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等制度。 二、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三、患者手术部位的标识标记实施要求:手术部位的标识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会同责任护士和患者(或家属)共同参与完成。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管床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相应部位用专用标记笔标注。其余手术科室的手术患者,在手术前一天或备皮时,管床医生必须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或手术部位用专用标记笔标注,严禁使用其他笔作标注。 四、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只有一个切口的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或手术部位用专用标记笔画一直线;腔镜手术,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专用标记笔画一个“+”;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手术时,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专用标记笔画一直线,并在直线旁写二个数

字,标记如下:2.1,2.2;3.1,3.2,3.3;4.1,4.2……以此类推,前一位数字表示本次手术切口的个数,后一位数字表示手术的顺序,如3.2是指本次手术有三个手术切口,该切口为第二个手术切口。 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体表标识,若标识有疑问时,及时联络医师,完成手术部位标记;若无标识,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急诊除外)。必要时需与患者或家属再次共同确认及核对。 七、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前,严格遵守《麻醉前访视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体表标识,并查对术前切口标识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是否一致,并认真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若无标识或标识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识清楚方可进行麻醉(急诊除外)。 八、因手术部位标识不清引起的延误手术等后果,由患者所在科室承担。

手术部位标记PDCA管理

PDCA循环管理在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方法:应用PDCA循环工作程序,找出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并检查成效及跟踪评价。结果:实施PDCA循环6个月后,手术部位标记做到了规范统一,且具有专科特点,手术部位正确标记率由改进前6个月的12.8%上升到改进后6个月的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PDCA循环;手术部位;标记 “手术部位错误” 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1995年至2008年回顾的5632件危险事件中, 占13.2%,高居榜首。针对这一问题,美国骨科医师学院和北美脊柱协会发动了一场意识战役,鼓励标志正确的手术部位[1]。这种手术管理理念很快引入国内,经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首次提到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按照此标准要求,我院手术科室正式实施手术部位标记以来,从每月的检查结果来看,手术部位标记欠规范、统一,正确标记执行率低。2013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又再次明确规定,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手术者,手术正确标记执行率100%。对此,我院采用PDCA管理法来改进手术部位标记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计划阶段 1.1.1 调查现状,找出问题 与手术医生沟通,组织各专业组长分析,查找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1)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对手术部位标记在手术病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2)大多数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不清楚哪些手术需要做标记?怎么标记?(3)现行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不够完善。(4)手术部位标记不统一、不规范。(5)手术医生没有专用的标记笔。(6)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1.1.2 制定预期目标 按照 2013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进行规范统一的标记且正确标记执行率达到100%。 1.1.3 拟定改进计划 (1)成立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各专业组长组成,各专业组长负责本专业内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标记的检查、分析和统计,护士长全面负责手术部位标记质量的持续改进,包括与职能科室及手术科室主任的沟通和手术部位标记结果的反馈。 (2)针对手术部位标记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1.2 实施阶段 (1)利用医院三甲评审契机,加强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的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指导提高手术人员对手术部位标记的认识。 (2)鉴于骨科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比其他科室多,因而首选骨科作为手术部位标记PDCA循环改进的试点科室,在骨科手术部位标记质量改进取得满意效果后再推广到其他手术科室。 (3)完善手术部位标记制度与流程:确定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必须做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标记的执行者必须是直接参与该患者手术的有资质的本院医

慈溪市人民医院手术部位标记制度-慈溪市人民医院手术部位标记制度

慈溪市人民医院手术部位标记制度-慈溪市人民医院手术 部位标记制度 慈溪市人民医院手术部位标记制度 1.目的:确保手术部位标记工作有据可依,提升工作品质。 2.权责: 2.1主刀或一助医生在病人手术部位皮肤做标记,特别是有左右 区别的手术部位。 2.2手术室护士:确认手术部位。 2.3麻醉人员:再次确认手术部位。 3.标记时间: 3.1急诊:山外科主刀或一助医生诊断后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 做标记。 3.2住院:手术前一天由主刀医生或一助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 做标记。 4.标记原则: 4.1手术部位的标记应尽可能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并征求病人 的同意。当病人拒绝手术部位的标记时,医生应考虑釆用书面的手术部位确认方式。 4.2凡涉及有双侧(有左右侧之分的肢体、器官、部位等)、多重 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 对手术侧或部位均需做手术部位标记。 4. 2.1若病人拒绝标记部位,或标记部位在技术上或解剖学角 度来说是不可能或不可行的(例如,粘膜表面或肛门) 时候,准备好一份书面的替代程序,即在医生术前谈话

单“术前准备”栏上注明“手术部位确认为一部位”并 与家属确定。 4. 2. 2涉及替代程序的其他情况的实例包括:单器官手术,如 腹部、心脏、阴道、尿道、肛门手术等;事前没有明确 部位的手术或操作,如心导管手术;牙齿的侵入性操作, 但需在病历上记录或相关的放射等特检资料上做好记 号;不适合做皮肤标记的婴幼儿。 5.标记方式: 5.1手术标记方式以记号笔标示手术切开线或以直径2-3厘米空心圆标示并注明为“左”、“右”侧(或以L' t、R't标注)。如下图所示。 5.2患处已有纱布、石膏、牵引器等,统一标记于包扎物上方 4-5cm处,以空心圆标示且注明为“左”、“右”侧(或以L't、 R,t标注)。

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

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与工作流程 为加强我院对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保证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方式正确,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错误,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并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1、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2、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示。术前由手术医师用记号笔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3、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及部位均应做“+”号标记。 4、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 (1)体表有皮肤切口的——在相应手术切口部位用记号笔画一直线。 (2)腹腔镜手术——在切口位置用记号笔画“×”。 (3)眼科——在患侧眼部覆盖纱布。 (4)会阴部经自然腔道或窦道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用“↓”标示。 (5)骨科——开放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6)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的患者,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作为标志,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手术名称和住院号。 5、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6、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和住院号,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7、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一致,特别是涉及侧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示。经反复核对后,方可开始麻醉、手术。若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直至由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共同确认清楚后方可进行麻醉。 8、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际手术方式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