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20200515185712)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附流程、标识图)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一、本制度主要适用于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如脊柱)及其它需要标示的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参照执行。
二、择期及限期手术,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急症手术,应在确定手术方案后于术前由手术医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
三、标示需由手术医师进行,主刀进行确认。
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如患者意识不清且无家属在场的情况下,须有至少2名手术医师共同确认标示.四、在手术操作开始前,手术医师应再一次根据病历资料,结合手术部位标示进行患者及手术部位核对,待准确无误后,手术方可开始。
六、下列部位手术需进行手术部位识别标示:1.左右脑手术2.左右耳手术3.左右眼手术4.左右侧颈部手术5.左右侧乳房手术6.左右上肢手术7.左右下肢手术8.左右侧肾脏手术9.左右侧腹股沟手术10.脊柱手术11.周围血管手术以上手术部位,不论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牵引等,均需进行手术部位标示。
七、标示方法(一)在手术部位标以手术切开线或“十”字,并标明左右侧(眼科手术左右以OS/OD表示,余以L/R表示).如左眼手术,则在左侧额部皮肤上划“十"字形标志,并标明“OS”;右前臂手术,则在右前臂划手术切开线,并标明“R”。
(二)手术部位已有纱布、石膏、牵引架等时,统一标记在包扎物上方5公分左右(约2-3横指)处,以“十”字标示并标明左右侧。
(三)标记颜色一律使用黑色标记笔,由主刀医师或一助在患者入手术室前做好手术部位标记工作.(四)对于新生儿、婴幼儿及拒绝手术部位标识的患者,应在手术部位标识图中进行标识,并详细注明手术部位及拟手术名称.备注:本制度为修订版,于2018年6月15日正式实施,2015年第二季度医疗质量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手术部位表示制度》同时作废。
手术部位标识流程手术部位标记图姓名:性别:男、女科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拟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一、目的为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避免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手术部位的识别和标识工作,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手术患者,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如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如脊柱)的手术均需进行手术部位识别和标识。
三、制度内容1.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1)手术前,由手术医师根据手术通知单、病历资料和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手术部位。
(2)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手术部位的标识。
急症手术应在确定手术方案后于术前由手术医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识。
(3)手术部位标识由手术医师进行,主刀医师进行确认。
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
如患者意识不清且无家属在场的情况下,须有至少2名手术医师共同确认标示。
(4)手术操作开始前,手术医师应再一次根据病历资料,结合手术部位标识,进行核对。
2. 手术部位标识流程(1)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2)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等信息。
(3)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4)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
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四、管理与监督1. 医院手术部位标识识别制度由手术室、病房、麻醉科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实施和监督。
2. 各部门应定期对手术部位识别和标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及流程

手术患者识别标识制度之欧侯瑞魂创作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平安,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呈现识别毛病.特制定本制度.请相关科室与人员依照执行.
1、手术病人术前必需做好识别标识.术前由手术医师用甲紫(龙胆紫)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介入敌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2、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敌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识表记标帜.
3、对方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识的患者,则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
4、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5、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接病人时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核对,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识别标识.
6、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依照手术平安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特别是涉及侧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经反复核对后,方可开始麻醉、手术.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际手术方式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切实做得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图。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及流程

手术患者辨认标识轨制【1 】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然,防止手术进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消失辨认错误.特制订本轨制.请相干科室与人员按照履行.
1.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辨认标识.术前由手术医师用甲紫(龙胆紫)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辨认标识;自动邀请患者及家眷介入敌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配合确认.
2.涉及有双侧.多重构造(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敌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识表记标帜.
3. 对于便利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辨认标识的患者,则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
4.临床大夫在医疗运动中要严厉履行《术前评论辩论轨制》及《手术进程治理规范》.
5.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接病人时根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眷三方查对,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辨认标识.
6.手术大夫.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端前和手术开端前,严厉按照手术安然核查轨制进行三方查对,特殊是涉及侧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经重复查对后,方可开端麻醉.手术.术后患者分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现实手术方法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行前.手术开端前.患者分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手术部位辨认.标识工作流程图。
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与工作流程为加强我院对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保证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方式正确,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错误,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并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1、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2、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示。
术前由手术医师用记号笔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 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3、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及部位均应做“ +”号标记。
4、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 1)体表有皮肤切口的——在相应手术切口部位用记号笔画一直线。
(2)腹腔镜手术——在切口位置用记号笔画“X”。
( 3)眼科——在患侧眼部覆盖纱布。
(4)会阴部经自然腔道或窦道手术一一在耻骨联合上方用“J”标示。
( 5)骨科——开放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 6)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的患者,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作为标志,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手术名称和住院号。
5、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6、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和住院号,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7、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一致,特别是涉及侧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示。
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

手术部位标识轨制与工作流程为增强我院敌手术患者的医疗安然治理,包管手术患者准确.手术部位准确.手术方法准确,防止手术进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消失辨认错误,防备医疗变乱的产生并确保病人性命安然,根据卫生部的请求,结合病院现实,特制订手术部位标识轨制.1.临床大夫在医疗运动中要严厉履行《手术风险评估轨制》.《手术安然核查轨制》.《术前评论辩论轨制》.《手术进程治理规范》.2.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辨认标示.术前由手术医师用记号笔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辨认标识;自动邀请患者及家眷介入敌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配合确认.3.涉及有双侧.多重构造(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敌手术侧及部位均应做“+”号标识表记标帜.4.患者手术部位标识表记标帜办法:(1)体表有皮肤瘦语的——在响应手术瘦语部位用记号笔整齐直线.(2)腹腔镜手术——在瘦语地位用记号笔划“×”.(3)眼科——在患侧眼部笼罩纱布.(4)会阴部经天然腔道或窦道手术——在耻骨结合上方用“↓”标示.(5)骨科——凋谢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6)对于便利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辨认标示的患者,术前由手术大夫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作为标记,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手术名称和住院号.5.术前一日夜班护士卖力检讨手术患者的术前预备情形,查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6.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根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眷三方配合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纪.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和住院号,确认无误后两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若无标示,制止将患者接入手术室.7.手术大夫.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端前和手术开端前,严厉按照《手术安然核查轨制》进行三方查对,检讨即将手术的患者身材瘦语地位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瘦语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一致,特殊是涉及侧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示.经重复查对后,方可开端麻醉.手术.若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大夫谢绝为患者进行麻醉,直至由手术大夫.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配合确认清晰后方可进行麻醉.8.术后患者分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现实手术方法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行前.手术开端前.患者分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手术部位标识流程图医务部2016年2月17日。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

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及流程为了保障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避免手术部位和患者身份识别出现差错,特制定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对于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必须对手术侧或部位进行标记。
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和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经治医生在术前要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
在离开病区到手术室前,主治医生必须在患者身体切口位置用蓝色记号笔进行“+”形体表标识,并与患者或家属共同确认及核对。
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
麻醉医生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必须遵守查对制度,并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
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必须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医生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实施手术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对于挂号时带有城镇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或公司医保卡的患者,以挂号票据上显示的医保或医疗卡的卡号作为唯一标识进行相关的诊疗活动。
对于带有身份证的患者,以挂号票据上显示的身份证号作为唯一标识进行相关的诊疗活动。
对于没有任何证件的患者,门诊部挂号人员将患方自己填写的姓名、年龄、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等作为患者的就诊卡信息出具就诊卡和挂号票据。
当使用姓名、年龄识别患者身份有困难时,可以选择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等补充信息来确认病人。
如果医师发现患方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为患者就诊或使用成人身份信息为未成年就诊的,应劝说患方使用患者本人信息重新挂号,但如果患者病情属于急危重症,则不得影响患者的及时诊治。
对于无法确认身份的患者,医务人员会制作腕带,并在门诊病历上注明患者信息,待确认身份后再补写病历。
住院患者必须建立床头卡和住院病人一卡,并且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使用两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后才能进行操作。
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

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手术部位标识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避免手术失误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和流程。
它包括手术部位标识的标志、流程、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从标志的制定、流程的执行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对手术部位标识的制度和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标志的制定1.标志的设计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该机构的手术部位标志。
标志应采用醒目易识别的图形和文字,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手术部位。
常见的手术部位标志有箭头、图示和国际通用标志等。
2.标志的制作标志的制作要求清晰可见、耐用不易褪色。
医疗机构可以选择制作成贴纸、标牌或者专用标志牌等形式,确保标志粘贴牢固,不易掉落。
3.标志的摆放位置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在手术室入口处、手术台旁等显眼位置摆放手术部位标志。
同时,标志应与手术室内的其他标示物相互协调,形成整体的手术场地标识。
二、流程的执行1.病史摸底手术前,手术团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病史摸底沟通,确认手术部位。
特别是对于多个手术部位相近的手术,比如双侧手术,应将左右侧清楚明确,避免术后患者因为手术部位混淆的问题出现困扰。
2.术前标志在手术前,外科医生应与患者进行确认并在患者身上标示准确的手术部位。
这一步需要医生仔细查看患者手术部位,并与患者进行核对,确保标志的准确性。
标志应使用特殊的可见墨水或者其他相关材料进行标记。
3.床边核对手术之前,手术团队成员(包括外科医生、护士等)需要在床边进行核对,确认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术前标志的准确性。
核对应由两名具备相应专业背景的人员同时进行。
4.手术室核对手术团队进入手术室后,进行手术部位的最后核对。
核对应由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共同完成,核对内容包括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标志的准确性、手术表、影像学资料等。
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1.标志掉落、褪色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手术部位标志的情况,发现标志掉落或褪色应及时更换。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制定相应的标志更换计划,确保手术部位始终有明确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与工作流程
为加强我院对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保证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方式正确,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错误,防范医疗事故
的发生并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手术
部位标识制度。
1、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2、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示。
术前由手术医师用记号笔在手术部位进行
体表标识,以“+”号作为识别标识;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
术部位共同确认。
3、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
手术时,对手术侧及部位均应做“+”号标记。
4、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
(1)体表有皮肤切口的——在相应手术切口部位用记号笔画一直线。
(2)腹腔镜手术——在切口位置用记号笔画“×”。
(3)眼科——在患侧眼部覆盖纱布。
(4)会阴部经自然腔道或窦道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用“↓”标示。
(5)骨科——开放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6)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的患者,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作为标志,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
手术名称和住院号。
5、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6、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
表标识和住院号,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若无标示,禁止
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7、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
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
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一致,特别是涉及侧
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示。
经反复核对后,方
可开始麻醉、手术。
若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医生拒绝为患者进行麻醉,直至由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共同确认清楚后方可进行麻醉。
8、术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再次核查实际手术方式是否与手术患者及部位相符。
切实做到手术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确认”。
手术部位标识流程图
医务部
2016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