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术操作规范

根管治疗术操作规范
根管治疗术操作规范

根管治疗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类型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牙髓牙周综合征;选择性根管治疗如需行桩冠修复的患牙,修复前有可疑牙髓病变的牙,修复错位牙及行根切术等可能导致的牙髓暴露等。

2.禁忌证:无功能或无修复价值的牙;无足够牙周支持的患牙;患牙预后不良或患者不能合作或患者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治疗。

【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主诉、病史、临床检查及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明确后,制定根管治疗计划,并向患者讲明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再进行治疗。

器械准备:包括感染控制,高压消毒所有金属器械等(推荐使用橡皮障)。

【髓腔入口的制备(开髓)】

l.开髓:髓腔入口是进入髓腔的通道,其形状、大小、方向取决于髓腔的解剖形态,制备髓腔入口时,首先用金刚砂钻或裂钻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和,并穿入髓腔;然后换球钻从髓室顶到洞口上下提拉,去除全部髓顶,使髓室充分暴露;后用金刚砂钻修整洞形。

质控标准:髓室壁与根管壁连续流畅,并且不对器械产生阻力,保证器械可循直线进入根管弯曲处。髓腔入口的制备既要使髓腔充分暴露,又要尽量少破坏健康牙体组织,并应避免发生牙颈部台阶、穿孔及髓室底的过度切削和穿孔等。

2.髓腔初步清理:开髓后,先用锋利的挖器去除髓室内容物,用尖探针探查根管口,使根管口充分暴露,再用倒钩髓针去除根髓,如果牙髓己坏死可配合冲洗进行清理;对于细小的根管,不要用拔髓针拔髓,以免发生折断:可用10#K锉做初始预备,残留根髓及根管壁上残留的感染牙本质可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用根管扩大器械去除。四、工作长度测定

确定工作长度是为了根管预备尽可能地止于根尖最狭窄处(牙本质牙骨质界)。常规应用根尖定位仪ROOT ZX测定工作长度(禁用于戴心脏起搏器患者;推荐插锉拍X线片确认)。

质控标准:将距根尖0.5~1mm处作为根管预备的工作长度。

【根管预备】

常用的根管预备方法主要为不锈钢K锉、镍钛K锉联合应用G钻的逐步深入(Step-down)技术及逐步后退(Step-back)技术,以逐步深入技术最常用,其预备原则:根

尖1/3预备之前一定要有准确的工作长度:根管预备时一定保持根管湿润;预备过程中每退出或换用一次器械需用根管冲洗液冲洗根管,防止碎屑阻塞;根管锉不可跳号;对弯曲根管,根管锉应预弯;为便于根管充填,根尖最小扩大为25#:根据初尖锉的不同,主尖锉一般比初尖锉大2-3号。

【逐步后退技术程序】

1.确定工作长度:方法同前。

2.根尖预备:将初尖锉预弯成与根管弯曲度一致的形状,轻轻插入根管,转动器械进行根管扩大。顺时针方向旋转30-60度,然后轻轻向下加压逆时针方向旋转30-60度,最后向外提拉退出器械,这种切削模式类似于上手表发条的方法。预备过程中每退出或更换一次器械,应用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液交替冲洗根管(推荐使用 2.5%次氯酸钠和17%EDTA溶液)。根尖预备的最大号器械应比初尖锉大2~3个号码。为防止在预备过程中发生根管阻塞,在换用大号器械之前,可先用小一号器械插入根管内,去除根管内的牙本质碎屑,并用冲洗液冲洗并润滑根管壁。以根管工作长度20mm、初尖锉15#的根管为例,根尖预备时器械进入根管内的顺序依次为:15#-20#-15#-25#-20#,每个器械的操作长度均为20mm。

3.逐步后退预备:根尖预备完成后,根管尖部和中部通过器械每增加一号、工作长度减少1mm(0.5mm)的方法敞

开,即逐步后退。在逐步后退预备时,每更换大一号器械前,应将主尖锉插入至操作长度,去除根管内的牙本质碎屑,并用冲洗液冲洗,防止根管阻塞。以工作长度为20mm、主尖锉为25#的根管为例,逐步后退时器械进入根管内的顺序及相应操作长度依次为:25# (20mm)-30# (19mm)-25# (20mm)-35# (18mm)-25# (20mm)-40# (17mm)—25# (19mm)-45# (16mm)。

4.根管中上部的预备:根管中上部用G钻进行预备,顺序使用1#、2#、3#或4#G钻;每换用大一号G钻时,操作长度减少2mm,并将主尖锉器械插入至工作长度,去除根管内的牙本质碎屑,并用冲洗液冲洗。

5.根管壁的修整:使用主尖锉将根管壁修整成为连续的锥形,方法是将主尖锉插入根管至工作长度,使用锉法消除阶梯,并用冲洗液洁净根管。

【逐步深入技术程序】

1.根管中上部的预备:参考术前X线片,用10#和15#K 锉疏通根管后,再用20#和25#K锉扩大根管的冠三分之二(16mm);然后使用2#和3#G钻进一步敞开根管的中上部(14mm和12mm);G钻通过具有恒定速度的慢速手机驱动,并轻轻向下加压进行切削。更换器械时使用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根管。

2.确定工作长度:方法同前。

3.根尖预备:根尖预备的方法与逐步后退技术使用的方法相同,根尖预备的最大号器械应比初尖锉大2个或3个顺序号。

4.逐步后退预备:这一阶段根管的预备方法与逐步后退法中的逐步后退预备相同,一般制备3~4个阶梯。

5.根管壁的修整:使用主尖锉进行根管壁的修整,使根管形成连续的锥形。

使用逐步深入技术扩大根管时应注意:由于工作长度的测量是在根尖预备时进行的,因此在预备根管中上部之前,应能根据术前X线片较为准确地推测根管的工作长度或用根尖定位仪测定初步工作长度。

根管预备的质控标准:根管经预备后,选择的侧压器应能自如地到距工作长度1~2mm处;主牙胶尖可以较容易地进入到根管的尖部;尽可能保持根尖狭窄区的原始位置和大小;根尖狭窄区明显,有明显的停顿;根管壁光滑无台阶;预备后的根管形态为冠方大根端小的连续锥形、无偏移。

【根管消毒】

两次治疗间期,经预备的根管需进行根管封药消毒以防止残留于根管内的细菌生长繁殖。对于活髓牙如冠折露髓及因修复要求需行根管治疗的牙可在局部麻醉下行一次根管治疗,不需根管封药。

【根管充填】

根管经预备、消毒后,应进行严密的根管充填,有效消灭死腔,阻断来自根尖及冠方的各种微漏,阻止外界细菌和污染物的渗入,防止再感染,创造一个有利于根尖愈合的良好生物环境。通常情况下,只要患牙无疼痛或其他不适,根管无臭味,无渗出液,窦道完全闭合即可进行根管充填。

常规使用侧向加压根管充填技术,材料主要选用标准牙胶尖和根管封闭剂。

侧向加压充填技术:

1.选择侧向加压器:侧向加压器应能无阻力地插入至距工作长度1~2mm。

2.试尖:根管充填前需进行试尖,主尖(主牙胶尖)的大小通常与主尖锉一致。选择相应大小的标准牙胶尖作为主尖,根据操作长度用镊子在主尖相应部位夹一压痕,将其插入根管内至正好到达作好标记的工作长度处,插至工作长度处应有摩擦感,如不能到达工作长度则应换小一号牙胶尖,如果无摩擦感则需剪除牙胶尖尖端后再试直至有摩擦感为止。拍插有主尖的x线片确定主尖在根管内的具体位置。如X片显示主尖位于距根尖1~2mm,可行根管充填;如果主尖位于距根尖2~3mm或超出根尖,则需重新试尖;如果距根尖3mm以上,则需重新行根尖预备和试尖。

3.涂根管封闭剂:选用与主尖锉相当的锉或小一号的锉,在尖端沾适量根管封闭剂,插入至工作长度,反时针方

向旋转退出,将封闭剂均匀地涂布到根管壁上。

4.放置主尖:将选定的主牙胶尖蘸取根管封闭剂缓慢插至工作长度。

5.侧向加压:将选定的侧向加压器紧贴主尖缓慢旋转插入至距工作长度1~2mm处,放置15秒钟以上,旋转180度后退出侧向加压器;沿形成的空隙插入副牙胶尖,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整个根管充填紧密,加压器只能进入根管口2~3mm为止。

6.垂直加压:用烧热的挖匙将多余的牙胶从根管口切断去除,选用合适的垂直加压器对根管口软化牙胶垂直加压,使牙胶紧密充填根管颈1/3区。

根管充填质控标准:完成根管充填后均需拍x线片检查充填效果:①适充:根充材料距根尖≤2mm,根管充填致密;②欠充:根充材料距根尖2mm以上或根管充填不致密;

③超充:根充材料超出根尖。

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 范》的通知 卫医发[2005]73号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本《规范》实施前,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达到本《规范》要求,预防和控制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二、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范》,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 二○○五年三月三日 附件: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等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将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确保消毒效果。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第六条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

根管治疗术操作规范

根管治疗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类型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牙髓牙周综合征;选择性根管治疗如需行桩冠修复的患牙,修复前有可疑牙髓病变的牙,修复错位牙及行根切术等可能导致的牙髓暴露等。 2.禁忌证:无功能或无修复价值的牙;无足够牙周支持的患牙;患牙预后不良或患者不能合作或患者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治疗。 【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主诉、病史、临床检查及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明确后,制定根管治疗计划,并向患者讲明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再进行治疗。 器械准备:包括感染控制,高压消毒所有金属器械等(推荐使用橡皮障)。 【髓腔入口的制备(开髓)】 l.开髓:髓腔入口是进入髓腔的通道,其形状、大小、方向取决于髓腔的解剖形态,制备髓腔入口时,首先用金刚砂钻或裂钻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和,并穿入髓腔;然后换球钻从髓室顶到洞口上下提拉,去除全部髓顶,使髓室充分暴露;后用金刚砂钻修整洞形。

质控标准:髓室壁与根管壁连续流畅,并且不对器械产生阻力,保证器械可循直线进入根管弯曲处。髓腔入口的制备既要使髓腔充分暴露,又要尽量少破坏健康牙体组织,并应避免发生牙颈部台阶、穿孔及髓室底的过度切削和穿孔等。 2.髓腔初步清理:开髓后,先用锋利的挖器去除髓室内容物,用尖探针探查根管口,使根管口充分暴露,再用倒钩髓针去除根髓,如果牙髓己坏死可配合冲洗进行清理;对于细小的根管,不要用拔髓针拔髓,以免发生折断:可用10#K锉做初始预备,残留根髓及根管壁上残留的感染牙本质可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用根管扩大器械去除。四、工作长度测定 确定工作长度是为了根管预备尽可能地止于根尖最狭窄处(牙本质牙骨质界)。常规应用根尖定位仪ROOT ZX测定工作长度(禁用于戴心脏起搏器患者;推荐插锉拍X线片确认)。 质控标准:将距根尖0.5~1mm处作为根管预备的工作长度。 【根管预备】 常用的根管预备方法主要为不锈钢K锉、镍钛K锉联合应用G钻的逐步深入(Step-down)技术及逐步后退(Step-back)技术,以逐步深入技术最常用,其预备原则:根

口腔科操作规范

口腔科操作规范 基本要求 (一)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二)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空腔诊疗器械,包括口径、探针、牙科镊子等空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四)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五)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医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 (一)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 (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工作要点是: 1、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应及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其方式应当采用手工刷洗或者用机械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使用加酶洗液清洗,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对结构复杂、缝隙多的器械,应当采用超声清洗。 3、清洗后的器械应当擦干或者采用机械设备烘干。 (三)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后应当对口腔器械维护和保养,对特殊的口腔机械注入适量专用润滑剂,并检查器械的使用性能。 (四)根据采用消毒与灭菌的不同方式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日期。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械,科不封袋

根管治疗步骤及学习心得

根管治疗步骤及学习心得 根管治疗是修复的基础。 一、根管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类型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牙髓牙周综合征;修复前有可疑牙髓病变的牙,修复错位牙等可能导致的牙髓暴露的牙齿等。 2.禁忌证:无功能或无修复价值的牙;无足够牙周支持的牙;患牙预后不良、患者不能合作、患者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治疗。 二、根管治疗的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主诉、病史、临床检查及X线征检查明确诊断。 诊断明确后,制定根管治疗计划,并向患者讲明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根管治疗的费用,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再进行治疗。 器械准备:高压消毒的金属器械,5.25%次氯酸钠或3%双氧水,生理盐水,75%乙醇或碘伏,牙胶尖,根管充填糊剂,根管长度测量仪等等。 三、髓腔入口的制备(开髓) 1.必要时行麻醉:碘伏消毒粘膜,碧兰麻或利多卡因或斯康杜尼行局部麻醉。 2. 开髓:首先用金刚砂钻或裂钻建立外形和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并穿入髓腔; 然后换球钻从髓室顶到洞口上下提拉,去除全部髓顶,使髓室充分暴露; 最后用金刚砂钻修整洞形。 质控标准:髓室壁与根管壁连续流畅,并且不对器械产生阻力,保证器械可循直线进入根管弯曲处。 髓腔入口的制备既要使髓腔充分暴露,又要尽量少破坏健康牙体组织,并应避免发生牙颈部台阶、穿孔及髓室底的过度切削和穿孔等。 3.髓腔初步清理:开髓后,先用锋利的挖匙去除髓室内容物,用尖探针探查根管口,使根管口充分暴露,再用倒钩髓针去除根髓。 如果牙髓已坏死可配合5.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进行清理。 对于细小的根管,可用6#~10#K锉做初始预备,残留根髓及根管壁上残留的感染牙本质可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用根管扩大器械去除。 主意:后牙细小的根管需用6-10#锉预备之后才可用拔髓针拔髓。 四. 寻找根管口 根管口是指髓室与根管的交界处,或髓室底与根管的移行部。根管口的定位是每一个根管正确定位的关键步骤。单根管牙的髓室和根管为连续的管状,很难从形态上辨认根管口;多根牙则有呈漏斗状的根管口,但要仔细地处理牙冠部髓室里的内容物后才能找到根管口。 临床上,多根管牙若因某些原因,寻找根管口有困难时,除了应用牙齿髓腔解剖形态的知识外,还可结合使用下列方法来帮助寻找根管口。 1.多根管牙常因增龄性变化或修复性牙本质的沉积,或髓石,或髓腔钙化,或根管形态变异等情况,而使根管口不易查找时,可借助于牙齿的三维立体解剖形态,从各个方向和位置来理解和看牙髓腔的解剖形态;并采用多种角度投照法所拍摄的X线片来了解和指出牙根和根管的数目、形状、位置、方向和弯曲情况;牙根对牙冠的关系;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态的各种可能的变异情况等。 2.可以使用超声技术除去磨牙髓腔内牙颈部位的遮拦根管口的牙本质领圈,以便充分暴露髓室底的根管口。

根管治疗护理操作流程

根管治疗护理操作流程 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创、化学和机械预备彻底去除根管内感染源,并严密充填根管以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包括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两部分。 一、适应症 1.牙髓病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压根内吸收。 2.根尖周病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 3.牙髓-牙周联合病变。 4.意向性牙髓摘除术。 二、根管预备护理配合 (一)用物准备 1.常规用物:检查器(探针、口镜、镊子)、吸引器管、防护膜、护目镜、口杯、三用枪、敷料、凡士林、棉签。 2.局部麻醉用物:碘伏棉签、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卡局式注射器、专用注射针头。 3.橡皮章隔离系统:橡皮障布、打孔器、橡皮障夹、橡皮障夹钳、橡皮障支架、楔线。 4.根管预备用物:高、低俗牙科手机、拔髓针、髓针柄、根管口探针、牙髓镊、水门汀充填器调拌刀、根管充填剂(EDTA)、冲洗器、吸潮纸尖、根管锉、清洁台、调拌板、钴针、根管治疗测量尺、根管测量仪、次氯酸钠溶液、镍钛锉、车针盒、减速手机、氢氧化钙糊剂、暂时封闭材料、超声手柄及工作尖。 (二)根管预备护士配合流程 1.治疗前准备: 根据治疗方法准备用物及X线片;用凡士林棉签润滑口角,防止口镜牵拉造成患者痛苦。 麻醉递碘伏棉签给医生消毒麻醉部位:遵医嘱准备麻醉剂及合适的针头。检查注射器各关节是否连接紧密,核对麻醉剂的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及患者的姓名等,无误后安装麻药递予医生。

协助医生放置橡皮障。 2.髓腔冠部预备在高速手机上安装裂钻或金刚砂车针,低速手机上安装球钻后递予医生。及时用吸引管吸尽碎屑及冷却水,用三用枪水务剪短地快速冲净口镜,保证术野清晰;如遇复杂根管,则遵医嘱开启显微镜,递显微镜平面反射口镜。 3.牙髓摘除将装有次氯酸钠溶液的冲洗器递予医生,将拔髓针安装在髓针柄上递予医生,同时协助清楚残留在拔髓针上的牙髓组织。 4.根管预备和成型 递探针给医生 根管通常:协助吹干髓腔 测量根管长度:传递小号根管锉,将根管润滑剂(EDTA)放置于调拌板上递予医生;打开并连接根管测量仪,将唇沟挂于患者对侧口角,递根管锉和根尖定位仪夹持器给医生;递根管测量尺给医生,测量工作长度并记录数据;递冲洗器给医生冲洗根管,并及时吸尽冲洗液,注意是否有冲洗液漏至口腔;将根管锉的止动片标记为工作长度,按使用先后顺序插于清洁台; ④根管预备:在减速手机上安装根管锉依次递予医生,并将根管润滑剂(EDTA)置于调拌板上并递予医生。每根根管锉从根管内取出后,将冲洗器递予医生冲洗根管,并用吸引器及时吸去冲洗液,同时准备酒精棉球或纱布,擦净根管锉表面的碎屑,吸引器吸走反流出的冲洗液。 ⑤复测根管长度:依次递根管锉、夹持器、根管测量尺给医生。 5.根管消毒: 根管冲洗:递根管冲洗液给医生冲洗根管。 根管内封消毒剂:将吸潮纸尖递予医生擦干根管,在低速手机上安装螺旋充填器,将适量根管消毒剂置于调拌板上递给医生。 暂时封闭冠部:根据患者牙缺损大小,用水门汀充填器取适量暂时封闭材料递予医生暂封。 三、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护理配合 (一)用物准备 1.常规用物、局部麻醉用物、橡皮障隔离系统 2.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用物钴针及根管锉、显微镜平面反射口镜、水门汀充填器、调拌刀、

根管治疗指南

根管治疗技术指南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根管治疗术有着复杂的程序,需要专门的设备、器材和材料,应由口腔科执业医师完成。复杂的病例推荐由经过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培训的口腔科执业医师或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医师完成。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于2004 年讨论并发布了根管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讨论稿)。该规范发布后,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参考相关专业文献并结合业内对编写技术指南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补充和修订,形成了本项推荐性技术指南,以供口腔科执业医师规范使用根管治疗系列技术时参考。 1. 简介 牙髓感染来源于龋齿等多种感染性途径,在无法保存活髓的情况下,为了阻止感染扩散,防止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将感染物质从牙髓腔和根管内移除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感染,此治疗过程即根管治疗,相关的技术即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由系列技术环节构成,包括对感染根管进行切割成形、冲洗消毒(根管预备和消毒)、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将根管空腔封闭(根管充填)以及修复根管治疗后的牙体缺损。根管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有根尖周组织病变的愈合。对于无法通过常规根管治疗控制病变的病例,需考虑根尖手术或拔除患牙。 2. 适应证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内吸收、各种根尖周炎、某些移植牙或再植牙,以及因其他口腔治疗需要摘除牙髓的患牙。 3. 诊断与治疗设计 3.1 全身和口腔的系统检查与评估询问和检查患者全身、口腔颌面部、牙列和患牙情况,进行全身和口腔健康评估,给出口腔治疗建议和具体患牙的治疗计划,并让患者知晓。问诊和检查结果应记录在病历中。 3.2 患牙的诊断、治疗计划、预后判断和实施方案应围绕患者的主诉、病史和检查结果,对患牙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计划和实施方案需结合患者口腔的整体情况做出,必要时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会诊。应根据前述适应证选择根管治疗术。术前应对预期结果、治疗难度、治疗风险、后续治疗及所需费用进行综合评估,相关内容需与患者充分沟通。治疗需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开始,必要时术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4. 拍摄根尖X 线片 需常规对患牙拍摄根尖X 线片。根尖X 线片应真实反映牙齿全长及根尖周不少于 2 mm 范围的组织,推荐使用平行投照技术。必要时应拍摄多张不同角度的根尖X 线片,以了解患牙的根管数目、走向及分布。锥形束CT有助于从三维角度了解患牙解剖及与其周围组织的关系。根管治疗术前及根管充填完成后即刻须拍摄根尖X 线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规范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等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将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确保消毒效果。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第六条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

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三、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四、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五、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六、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第八条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第九条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能够满足诊疗工作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第三章消毒工作程序及要点 第十一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工作要点是:

根管治疗操作标准化流程

根管治疗适应症: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髓外露、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包括外伤、牙体修复、牙周手术或其他治疗需要,也需要摘除牙髓,进行根管治疗。 附页 根管上药细则:

1、对于操作失误损伤根尖导致患牙扣痛+ + + 3个+的处理方法: 患牙先CP引流一次隔日复诊,一定要用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引流,CP或木榴油。 2.复诊时生理盐水冲洗根管,用棉捻使根管干燥。 3.氢氧化钙糊剂加碘仿调和,用光滑针缠上棉捻沾上调配好的糊剂送入根管,再把多余的糊剂用棉花包住全部封在髓腔,一周复诊。 2、对于药物(FC或失活药剂)刺激引起的患牙扣痛+ + + 3个+的处理方法: 1.患牙先CP引流一次隔日复诊,一定要用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引流,CP或木榴油。 2.复诊时生理盐水冲洗根管,用棉捻使根管干燥。 3.氢氧化钙糊剂(粉)+碘仿+地米(粉)用碘甘油调和(生理盐水和甲硝唑液体都可以,关键是选择刺激比较小的), 用光滑针缠上棉捻沾上调配好的糊剂送入根管,再把多余的糊剂用棉花包住全部封在髓腔,一周复诊。 3、对于叩痛一直未消除的患牙(根管带渗血,封药就痛的牙)+ + + 3个+的处理方法: 1.患牙先CP引流一次隔日复诊,一定要用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引流,CP或木榴油。 2.复诊时生理盐水冲洗根管,用棉捻使根管干燥。 3.氢氧化钙糊剂(粉)+碘仿+甲硝唑(粉)用碘甘油调和,用光滑针缠上棉捻沾上调配好的糊剂送入根管,再把多余的糊剂用棉花包住全部封在髓腔,一周复诊。Ca(OH)2根管内封药对于病程长、长期渗出、疼痛,根尖区破坏较大的病例效果明确。 4、恒牙根尖发育不全的根充方法: 氢氧化钙糊剂(粉)+碘仿+甲硝唑(粉)用氢氧化钙糊剂液体调和,用螺旋根充糊剂输送针按根管长度进行根管充填。

最新根管治疗操作流程(精品收藏)

根管治疗操作规范 治疗前准备 1 常规清洁诊台:用2%NaCLO 消毒诊疗台。 准备根治用品: 适应证 适应症:各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牙周 牙髓综合征;选择性根管治疗(如需行 桩冠修复的患牙,修复前有可疑牙髓病 变的牙,修复错位牙及行根切术等可能 导致牙髓暴露者,其它治疗需要者等) 检查:冷热诊,叩,探,松动度,自发痛,夜间痛 X 线片(平行投L :上颌左侧前磨牙,磨牙: R :上颌右侧前磨牙,磨牙; M :上颌前牙,下颌所有牙位 局麻(表麻+必 未局麻 禁忌证1:有药物过敏史者2:局部有炎症者 牙髓坏死 急慢性牙髓炎 二次治疗 开髓 疏通根管后,建议开放或封CP 棉球2天 急性开放 慢性封失活剂 去除原有根充物,2%Naclo 冲洗根管,吸干 开放(2 封失活剂(一拔髓 预先窝洞2%Naclo 冲洗,6# —10#C 锉,预弯器预弯,疏通根G 钻或SX 扩大根管口,2%Naclo 冲洗,吸潮纸尖吸干 测工作长度 VDW 确定工作长度,辅助X 光片 使用拔髓针、根管锉消毒髓腔等工具,去除根管内牙髓及感染坏死组,此步骤一次完成,达到清洁根管,避免根尖周炎反复发作,影响治疗效果。 根管预备(大锥纸尖吸干,EDTA 润滑根管,SX 型号开始预备,同一型号同时预备所有根管后2%Naclo 冲洗,超声荡洗,吸潮纸尖吸干,然后S1,S2,F1,F2,F3依次预备 要点:使用成型器械造成一个根管口处直径最大,距根尖1mm 处直径最小的平滑锥型根管。 ①根管冠方2/3锥度应大于主牙胶的锥度和相应侧压器的锥度;②与主锉相应的侧压器应能自如地达到距根尖1-2毫米处(根尖止点);③根管壁光滑无台阶;④根尖区数毫米内无碎屑沉积;⑤根根管2%Naclo 消毒 术中X 片 将与根管预备直径相应的牙胶尖依工作长度切断后插入根管拍根尖片。 封药(氢氧化钙+碘仿糊无菌小棉球+康特暂封材暂封 复诊 去除暂封材(超声洁牙2%Naclo 冲洗,相应大锥度扩大针疏通,超声荡洗,吸潮纸尖根管充填 X 片查根充情况 与最末锉相应号输送器定位稳定工作长度后输送必兰糊剂/AHPLUS ,大锥度牙胶尖;侧压后牙胶尖平齐牙冠边 缘烫断 结束(康特暂预备时当见到清洁、白色的牙本质刮屑 时,预备即可要点:①确定患牙充填时机;②根充应达到标准(检查工作长度、试主尖、干燥根管);③根充材料的选择;④根充方法的选择 拔髓针,普通K 型或H 型扩一套,或大锥度propater 揭顶完全,暴露所有根管口,可直线探入根管,去尽腐质,并降 患者

口腔科标准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年月 项目标准评分标准扣分原因得分 组织管理(10分)1、科室有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措施。 2、科室有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并履行职责。 3、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标准定期自查,并有相应检查、整改记录。 4、监控小组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培训,每季度一次,有培训记录。 1项不符合要求 扣1分 环境管理(10分)1、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 2、配备流动水洗手设施,速干手消毒剂和洗手皂液。 3、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工作结束后对区域环境及配套设施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时随时消毒处理。 4、每周对诊疗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 5、定期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诊室定期消毒并有记录。 1项不符合要求 扣1分 标准预防(10分)1、工作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严格洗手或手消毒;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 一个病人应当更换手套,脱手套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2、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帽子、口罩,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喷濺时应戴护目镜。 3、对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过程中按规定要求防护(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防 水围裙等)。 每发现1人次违 规操作扣1分 消毒隔离(30分)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凡进入病人口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 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4、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 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每次治疗开始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7、无菌器械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裸露灭菌的器械不超过4小时。 8、消毒剂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使用。 1、每发现一例 次违规操作扣1 分。 2、回答问题不 完善1人次扣1 分。 器械消毒灭菌(10分)1、各种灭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2、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必须保持干燥封闭保存。 3、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或灭菌应严格执行卫生部相应规范要求。 4、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灭菌的器械首选压力蒸气灭菌。 1项不符合要求 扣1分 卫生学监测(20分)1、使用中消毒剂化学监测:含氯消毒剂有效浓度监测每日一次,消毒液每日更换,记录监测结果并 保存。 2、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 3、消毒剂每季一次生物监测。 1项不符合要求 扣1分 医疗废物管理(10分)1、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放置,密闭保存、运送,不污染周围环境。 2、包装物与容器符合规定要求,锐器放入锐器盒内,容量不超过3/4。 3、标签项目填写完整,封口符合要求。 4、交接登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 1项不符合要求 扣1分。

根管治疗操作流程

治疗前准备 1 常规清洁诊台:用2%NaCLO消毒诊疗台。 准备根治用品: 1 诊疗物品:灭菌口腔治疗盘、三用枪头、一次性贴膜、手套、金刚砂球钻、无菌棉 球,吸唾管、高速手机、钨钢球钻、小棉球、低速马达,低速手机,G钻,。 2 根治物品:碘伏棉签、表麻液、必兰注射器、必兰麻药、必兰针头,橡皮障套装、 一次性注射器,侧方冲洗针头、6-10#C锉或扩大针、拔髓针(柄)、普通扩大针一套(10-40#)、预弯器、根管测量仪、唇钩、EDTA、大锥度镍钛锉(一套)、工作长度测量台、2%NaCLO溶液、XP5荡洗针(10-30号)、转移镊子、牙胶尖直径测量尺,20-30#牙胶尖、酒精灯、烧刮匙,打火机、平行投照架、牙片、15-40#吸潮纸尖、慢弯机、螺旋输送器(带有橡皮游标)、玻璃板、粘固粉调拌刀、Ca(OH)2、碘仿、充填器、康特暂封材。 3 根充物品:超声洁牙机(含工作尖)、2%NaCLO溶液、一次性注射器,侧方冲洗针头、 XP5荡洗针、吸潮纸尖、直径测量尺、20-30#大锥度牙胶尖、20-30#普通牙胶尖、无菌棉纱、工作长度测量台、必兰根充糊剂+丁香油/AHPlus根充材料、调刀、玻璃板、慢弯机、螺旋输送器(带有橡皮游标)、牙胶尖侧压充填器、酒精灯、烧刮匙、打火机、充填器、康特暂封材。 注意事项:

1:适应症的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是否有自发痛,夜间痛,疼痛不能定位等症状,通过叩诊,冷热诊等方式确定患牙牙位,并通过拍X光片(术前必须) 加以确认。 禁忌症:(1)无功能牙或无修复价值的牙; (2)无足够牙周支持的牙; (3)患者预后不良或不能合作者,或患者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 不能耐受治疗者。 2:局麻注意事项:事先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病等。酌情决定是否使用麻药,局麻时先用碘伏棉签消毒粘膜,用干棉球擦 干碘伏。表麻液麻醉表面粘膜后,再行必兰麻醉(详见无痛麻醉操 作流程),下颌后牙若必兰麻醉效果不佳时可行2%盐酸利多卡因下 牙槽阻滞麻醉。麻醉后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橡皮障套装(详见橡皮障操 作流程)。 3:开髓:(1)髓腔开通后,先去尽腐质,完全揭去髓室顶,防止髓角和髓室内残留坏死组织和碎屑; (2)入口和根管连成近直线的通路,以保证器械无妨碍地进出根管 (3)去除悬离的牙釉质、牙本质,并适度降低咬合,以免咬合受力时折裂 (4)尽量少切削牙体组织,避免形成薄壁 4:拔髓:预先窝洞2%NaCLO冲洗,去除冠髓,寻找并确定根管数目及位置。使用G钻或SX扩大根管口,6# —15#C锉或K型扩(预弯器事先预弯器械尖端2—3mm,) 疏通根管至冠下2/3。测量术前平行投照X光片冠根长度减去2mm确定初步 工作长度。然后再行拔髓,一次完成。 拔髓时行大锥度冠向下法,先以初步工作长度从S1依次扩至F1,每更换或 重复使用某一型号大锥度扩大针必须用2%NaCLO冲洗,超声荡洗,纸尖吸干

口腔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湖南省口腔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为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口腔医学临床质量的监督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口腔临床医疗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过有关专家反复分析讨论,特制定湖南省口腔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第一部分口腔医学临床质量控制基本标准 一、机构设置 口腔专科医疗机构及医疗机构中口腔科的设置均需经过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批准,方可设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自身的功能任务、医疗机构的发展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决定是否设置口腔科以及其设置的规模。 二、科室设置 医疗机构根据不同等级,设置口腔专业科室,开展口腔医疗业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设立口腔专业科室同时,应当有化验、药房、注射等辅助科室。口腔专科医院、口腔病防治院/所的设置,参照二、三级医疗机构标准执行;民营医院、口腔门诊部、私立口腔诊所参照一级医疗机构标准。 一级医疗机构口腔不设分科,开展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 二级医疗机构口腔不设分科,开展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诊疗工作,可设立正畸、种植、根管治疗组(室)。二级口腔病防治所设立口腔预防科。 三级医疗机构设立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并设立正畸、

种植、根管治疗分支学科及儿童牙科或口腔预防科。 三、建筑要求 根据医疗机构承担的功能、任务、科室建立时间不同有所区别。对于新建、改建的口腔科室,每个治疗单元面积不低于8M2,采用半隔断或全隔断,以利于四手操作、医教、科研,保护病人隐私。 一级医疗机构每张椅位净面积不低于6M2。 二级医疗机构每张椅位净面积达8~12M2。 三级医疗机构每张椅位净面积达8~12M2。 四、设备配备 (一)特殊设备配备:开展牙种植的,必须配备独立的椅位、种植机等;开展根管治疗的,必须配备X线牙片机;开展正畸治疗的,必须配备X线全景机;X线室有相应防护装置,机房分开。 口腔医疗器械消毒应当采用三次抽预真空式高压灭菌器,口腔医疗机构至少有高压灭菌器一台。有污水处理池和较为完完善的污水处理装置。 (二)基本设备 一级医疗机构配置高压灭菌器、塑封机、X线牙片机、光敏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紫外线灯、污水处理器;乡村卫生院配置高压灭菌器、塑封机、紫外线灯、污水处理器。 二级医疗机构配置高压灭菌器、塑封机、超声波清洗机、紫外线灯、牙片机、口腔全景机、根管测定仪、光敏固化机、超声波洁牙机、污水处理器。

根管治疗规范化操作流程

根管治疗 适应症 (1)各类型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2)牙髓牙周综合症; (3)选择性根管治疗(如需冠修复的错位牙,修复前可疑牙髓病变牙,根切术导致露髓等) 禁忌症 (1)无功能或无价值的牙 (2)无足够牙周支持 (3)预后不良或患者不配合 (4)严重的全身系统疾病 (5)麻醉或根管药物过敏者 (6)各阶段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术前沟通 详细询问病史,一般口腔检查,确定患牙,注意鉴别诊断。耐心沟通至患者完全清楚并同意后行根管治疗,沟通内容包括: (1)每次术后都可能引起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甚至发烧,且因各种因素,治疗会有一定失败率,降低患者预期; (2)治疗费用问题,说明指导价格,但因发病原因不同,病程不同,个体免疫差异等原因,充分解释价格上下会有浮动; (3)首次治疗前简要介绍术后冠修复,根管充填时充分介绍术后冠修复,并阐述门诊保充填不保牙冠原则。 治疗原则 (1)术后尽量无肿胀、疼痛等自觉症状; (2)无痛原则,疼痛步骤提前麻醉,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3)首次根治一般选择开放引流,完全无压力后封闭根管,消除管内残余感染; (4)扩根时杜绝超扩和欠扩,器械下到工作长度后制备根管,禁止暴力扩根; (5)根充必须到位,杜绝超充和欠充,羧酸类水门汀垫底后充填。 术后医嘱 (1)严格按照医生安排的复诊时间应诊,时间无法确定时一定要告知医生,修改复诊时间,否则影响疗效和疗程; (2)若患牙病损严重诊治时间可能增加; (3)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的患牙,如根管弯曲、不通,治疗时可能出现根充不到位、器械折断甚至根管侧壁穿通的情况;若需采用特殊器材时,治疗费用会相应提高; (4)为了治疗顺利进行,需在患牙上钻磨窝洞; (5)为了保证疗效,通常会在治疗过程前中后照牙X光片用于辅助诊断;(单独收费); (6)治疗期间,不能用患牙咀嚼食物,以免引起封药脱落或患牙断裂; (7)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患牙疼痛甚至面部肿胀或其他并发症等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不用过分担心,重者应立即复诊; (8)治疗完成后建议对患牙做全冠修复,防止牙折断,劈裂,导致拔除。

口腔修复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修复分册 精品

目录 (一)嵌体 (1) (二)部分冠 (3) (三)金属全冠 (6) (四)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9) (五)瓷全冠 (16) (六)树脂全冠/临时冠 (20) (七)桩核冠 (23) (八)金属固定桥 (30) (九)烤瓷固定桥 (36) (十)全瓷固定桥 (38) (十一)贴面 (38) (十二)可摘局部义齿 (41) (十三)全口义齿 (46) (十四)磁性固位体义齿 (54) (十五)精密附着体义齿 (56) (十六)套筒冠义齿 (59) (十七)义齿修理 (63)

(一)嵌体 【适应证及临床注意事项】 牙体缺损经牙体预备后,当剩余牙体组织可以耐受功能状态下的各向力而不致折裂并能为嵌体提供足够固位形时,则为嵌体修复的适应证。一般来说能用充填体修复的牙体缺损都是嵌体的适应证。 与充填体相比嵌体具有以下优越性: 1.嵌体可以更好地恢复咬合接触关系。 2.嵌体可以更好地恢复邻面接触关系。 3.嵌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 【不足之处及临床注意事项】 1.牙体预备量较充填体大。当龋损范围相同时,需要比充填洞形去除更多的牙体组织,而小范围龋坏或Ⅰ类洞缺损时采用充填法则更能体现牙体保存修复的理念。 2.嵌体边缘线长易发生继发龋。当临床牙冠低、龋坏率高、缺损大、牙体薄弱时均不适合选用嵌体。 3.嵌体比全冠固位力差。当受力大、磨耗重或有磨牙症时不适合选用嵌体。 4.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抗折性能差,不适宜选择嵌体修复的情况,可考虑高嵌体、全冠或桩核冠修复。 5.导热率高的金属嵌体不适合深龋患牙的修复,由于金属的导电性,金属嵌体修复时应避免对颌牙存在异种金属。 【操作程序及方法】

口腔科常用操作规范

口腔科常用操作规范 第一节根管治疗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类型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牙髓牙周综合征;选择性根管治疗如需行桩冠修复的患牙,修复前有可疑牙髓病变的牙,修复错位牙及行根切术等可能导致的牙髓暴露等。 2.禁忌证:无功能或无修复价值的牙;无足够牙周支持的患牙;患牙预后不良或患者不能合作或患者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治疗。 【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主诉、病史、临床检查及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明确后,制定根管治疗计划,并向患者讲明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再进行治疗。 器械准备:包括感染控制,高压消毒所有金属器械等(推荐使用橡皮障)。 【髓腔入口的制备(开髓)】 l.开髓:髓腔入口是进入髓腔的通道,其形状、大小、方向取决于髓腔的解剖形态,制备髓腔入口时,首先用金刚砂钻或裂钻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和,并穿入髓腔;

然后换球钻从髓室顶到洞口上下提拉,去除全部髓顶,使髓室充分暴露;后用金刚砂钻修整洞形。 质控标准:髓室壁与根管壁连续流畅,并且不对器械产生阻力,保证器械可循直线进入根管弯曲处。髓腔入口的制备既要使髓腔充分暴露,又要尽量少破坏健康牙体组织,并应避免发生牙颈部台阶、穿孔及髓室底的过度切削和穿孔等。 2.髓腔初步清理:开髓后,先用锋利的挖器去除髓室内容物,用尖探针探查根管口,使根管口充分暴露,再用倒钩髓针去除根髓,如果牙髓己坏死可配合冲洗进行清理;对于细小的根管,不要用拔髓针拔髓,以免发生折断:可用10#K锉做初始预备,残留根髓及根管壁上残留的感染牙本质可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用根管扩大器械去除。四、工作长度测定 确定工作长度是为了根管预备尽可能地止于根尖最狭窄处(牙本质牙骨质界)。常规应用根尖定位仪ROOT ZX测定工作长度(禁用于戴心脏起搏器患者;推荐插锉拍X线片确认)。 质控标准:将距根尖0.5~1mm处作为根管预备的工作长度。 【根管预备】 常用的根管预备方法主要为不锈钢K锉、镍钛K锉

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 通知 卫医发[2005]73号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质量纳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本《规范》实施前,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消毒质量,达到本《规范》要求,预防和控制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问题导致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 二、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本《规范》,有关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相应培训,正确掌握消毒灭菌技术。 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相应的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 二○○五年三月三日

附件: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等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将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确保消毒效果。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五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第六条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

根管治疗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各种类型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牙髓牙周综合征;选择性根管治疗如需行桩冠修复的患牙,修复前有可疑牙髓病变的牙,修复错位牙及行根切术等可能导致的牙髓暴露等。 2.禁忌证:无功能或无修复价值的牙;无足够牙周支持的患牙;患牙预后不良或患者不能合作或患者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不能耐受治疗。 二、术前准备 根据患者主诉、病史、临床检查及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明确后,制定根管治疗计划,并向患者讲明治疗方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再进行治疗。 器械准备:包括感染控制,高压消毒所有金属器械等(推荐使用橡皮障)。 三、髓腔入口的制备(开髓)

l.开髓:髓腔入口是进入髓腔的通道,其形状、大小、方向取决于髓腔的解剖形态,制备髓腔入口时,首先用金刚砂钻或裂钻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和,并穿入髓腔;然后换球 钻从髓室顶到洞口上下提拉,去除全部髓顶,使髓室充分暴露;后用金刚砂钻修整洞形。 质控标准:髓室壁与根管壁连续流畅,并且不对器械产生阻力,保证器械可循直线进入根管弯曲处。髓腔入口的制备既要使髓腔充分暴露,又要尽量少破坏健康牙体组织,并应避免发生牙颈部台阶、穿孔及髓室底的过度切削和穿孔等。 2.髓腔初步清理:开髓后,先用锋利的挖器去除髓室内容物,用尖探针探查根管口,使根管口充分暴露,再用倒钩髓针去除根髓,如果牙髓己坏死可配合冲洗进行清理;对于细小的根管,不要用拔髓针拔髓,以免发生折断:可用10#K锉做初始预备,残留根髓及根管壁上残留的感染牙本质可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用根管扩大器械去除。

四、工作长度测定 确定工作长度是为了根管预备尽可能地止于根尖最狭窄处(牙本质牙骨质界)。常规应用根尖定位仪ROOT ZX测定工作长度(禁用于戴心脏起搏器患者;推荐插锉拍X线片确认)。 质控标准:将距根尖0.5~1mm处作为根管预备的工作长度。 五、根管预备 常用的根管预备方法主要为不锈钢K锉、镍钛K锉联合应用G钻的逐步深入(Step-down)技术及逐步后退(Step-back)技术,以逐步深入技术最常用,其预备原则:根尖1/3预备之前一定要有准确的工作长度:根管预备时一定保持根管湿润;预备过程中每退出或换用一次器械需用根管冲洗液冲洗根管,防止碎屑阻塞;根管锉不可跳号;对弯曲根管,根管锉应预弯;为便于根管充填,根尖最小扩大为25#:根据初尖锉的不同,主尖锉一般比初尖锉大2-3号。

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全

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2、科室医院感染规章制度 3、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4、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制度各类口腔 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的消毒制度. 5、口腔科诊疗环境、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的 消毒制度. 6、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 制度. 7、口腔器械消毒、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积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并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领导下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 3、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4、定期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做到合理使用抗感染药。 5、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7、医务人员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8、做好卫生员、陪人、探视者、配膳员的卫生管理。

科室医院感染规章制度 1、在院领导及院内感染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消毒隔离等工作,定期分析与考评,层层负责,及时寻找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控 制。 2、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则。 3、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4、在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戴防目镜,每处理完一个病人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毒. 5、传染病患预诊离开后,一切用物立即更换并严格进行终未消毒。 6、各诊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及消毒液泡手设备,开诊前后用消毒液擦拭诊室内物品表面及拖洗地面。 7、诊室、治疗室、消毒室每日照射消毒二次,“84”消毒液按规定更换,监测并登记。 8、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