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全面)
油品计量员学习课件

二、油品知识 1、石油形成原理: 目前广泛被承认并被人们接受的是有机物生 成假说:这种观点认为,古代大量动、植物 遗体聚集后,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使他们 被压在地层深处,在缺氧、高温、高压的条 件下,经历了长时间(几百万年)的物理、 化学变化,逐渐形成了石油。
二、油品知识
2、石油的组成元素。 石油主要是由碳、氢、硫、氧、氮五种 元素组成;还有多种金属元素等微量元素。 在五种主要元素中碳和氢的比例最大,占 94-98%。即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的,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石油中的烃类按其结构可分为烷烃、环 烷烃、芳香烃、和不饱和烃。
一、计量基础知识
(2)测量标准 ①测量标准(计量标准) ②国际计量标准 ③国家计量基准 ④参考标准 ⑤工作标准
一、计量基础知识
①测量标准 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 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 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
如:1千克质量标准
一、计量基础知识
②国际计量基准 经国际协议承认的测量标准,在国际上作 为对有关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据。 ③国家计量基准 经国家决定承认的测量标准,在一个国家 内作为对有关量的其他测量标准定值的依 据。
(1)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误差的定义 误差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误差=测量结果-真值 测量结果是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一、计量基础知识
真值的定义 真值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 环境状态下,某量的客观实际值。
真值可分为理论真值和约定真值;在我们油品计量中的真 值,大部分是约定真值,即认为计量标准(器)所复现的 量值是真值。 如:在加油机自检中,加油机的示数是测量结果,标准计 量桶的示数是真值;所以加油机的发货误差=加油机的示 数-标准计量桶的示数。
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全面

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全面油品计量员是石油行业中的关键岗位之一,负责对石油及其衍生品进行计量、检测、过磅等工作,保证燃油的量质安全。
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的全面性对于这个岗位的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来分享一下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全面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内容全面性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要求全面地涵盖到从石油基础知识到各种检测方法、计量方法和计量设备的使用等方方面面。
对于初入这个岗位的新人,需要了解石油化工的相关知识,包括石油种类、生产和加工等基础内容;同时也需要了解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范、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计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流量计、比重计、温度计等,以及相关检测方法、计算方法及其他专业技能。
二、教学方式全面性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的全面性不仅包括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更包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需要结合实际操作和现场考试,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唤起学员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
三、教师专业全面性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的全面性还需要教师的专业全面性。
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现场操作经验和技能,同时也需要掌握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操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授课,还需要解释疑问、指导操作、提供实际操作体验和相关案例,以帮助学员更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
四、备案材料全面性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的全面性还需要对相关教材、试题卷、实验指导手册等备案材料进行全面管理。
这些材料必须覆盖全面、深入、细致地反映相关法律法规、学科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
并且,这些材料还要与教学内容、教学时长、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相匹配,帮助学员更加有效地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
总之,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全面性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实际意义。
只有全面地提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和备案材料等方面的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油品计量员,保障石油行业和全社会的安全和发展。
油品计量培训教程(13)-2024鲜版

油品计量培训教程(13)目录•油品计量基础知识•油品计量器具及使用•油品计量操作规范•油品损耗与溢余管理•油品质量与安全防护•油品计量法规与标准PART01油品计量基础知识保证贸易公平准确的油品计量可以确保买卖双方的利益,避免计量纠纷。
油品计量定义油品计量是对石油及其产品进行数量和质量测定的过程,涉及体积、质量、密度、粘度、温度等多个参数的测量。
优化库存管理通过对油品的精确计量,企业可以合理安排进货、销售和存储计划,降低库存成本。
促进节能减排精确的油品计量有助于企业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减少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生产效率在炼油、化工等生产过程中,准确的油品计量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油品计量定义与意义体积单位立方米(m³)、立方厘米(cm³)、升(L)等。
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等。
•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kg/m³)、克/立方厘米(g/cm³)等。
03密度单位换算1kg/m³=1g/cm³等。
01体积单位换算1m³=1000L,1L=1000cm³等。
02质量单位换算1t=1000kg ,1kg=1000g 等。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包括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
按来源分类原油、成品油等。
按用途分类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
按化学组成分类烷烃类、环烷烃类、芳香烃类等。
按炼制方法分类直馏油品、裂化油品、重整油品等。
PART02油品计量器具及使用用于测量油品高度和温度,通常由钢或铝合金制成,具有刻度清晰、耐腐蚀等特点。
量油尺用于测量油品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等特点。
密度计用于测量油品温度,通常采用玻璃棒式或数字式,具有测量准确、反应灵敏等特点。
温度计用于从储油罐或运输工具中取得代表性油品样品,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易于清洗、操作简便等特点。
油品计量培训

六、油品计算
重量计算 ⑴普通拱顶罐(没有浮顶) m=(ρ 1.1)× m=(ρ20 -1.1)×Vt×(VCF)
m :油品重量,t ρ20 :油品标准密度kg/m3,由视温度和视密度查表求得 Vt :油品温度为t℃时总体积,m3 VCF:石油体积修正系数,由油品温度t和标准密度查表 求得
六、油品计算
四、测温的操作
立式罐温度测量位置
3米以下 中部一点 3~5米 5米以上 Title Title Title 1/3.2/3处测两点 1/6.1/2.5/6测三点 O O O
四、测温的操作
测温的停留时间
轻质产品不少于5分钟 润滑油不少于15分钟 重质产品不少于30分钟
四、测温的操作
测温的步骤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放在测温盒内,从检尺 口下到测温部位。待液面充分稳定后进行 在罐内达到规定的时间后,迅速提出,立 即读数 先读小数,后读大数,温度应读准到0.1℃ 并做好记录
参照高度(H) 检实尺(H1)
二、计量器具
强制检定 检定周期
量油尺(测深钢卷尺)
量油尺的结构(如图1) 允许误差:15米尺全长误差为±2.8mm
温度计(全浸式水银温度计)
分度值0.1℃或0.2℃ 最大允许误差为0.3 ℃
密度计
精度要求
辅助工具
保温盒 采样器
辅助工具
量油膏 试水膏
三、检尺的操作
Vt=V表=V主表+ρ20 ×V修正 Vt:实测温度t在10~30℃下的油品体积,m3 V表:根据检尺时的液面高度Hi直接查表得容量值,m3 V主表:空罐表值(液体标准密度ρ20 =0.0000g/cm3时) V修正:修正表值(液体标准密度ρ20 =1.0000g/cm3时)
六、油品计算
油品计量培训讲义

油品计量培训讲义OIL MEASUREMENT一、容量计重容量计重(有时也称容器计重)是以经检定合格的容器作为计量容器,测量货物在容器内的液位高度,结合液体货物的温度、密度,经必要的修正后,计算该货物重量的一种计重方法。
在容量计重中,影响重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如液体的体积、温度、密度、计量器材的材质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温度。
容量计重所计算的重量,一般均为空气中的重量。
可用下式表示:W(m)=V t×ρt计重方式:衡器计量水尺计重容量计重流量计计重容量计重所涉及的“商品”,系指在运输、贮存和交接过程中的散装液体或气体“货物”。
这些“货物”一般可分为石油及其液体石油产品、动植物油、液体化工品和液化气体等。
关于容量计重的准确性,按照国际贸易惯例,买卖双方收、发数量允差在±5‰以内,在同一计量地,静态计量系统误差要求应不大于3‰。
国际贸易中容量计重一般以人工检尺为准。
进出口液体商品的重量计算,就其方法而言,可分为密度、温度计算法和容积、温度计算法。
(1)密度、温度计算法密度、温度计算法又称密度修正法。
即根据根据液货的实测温度,将一定温度条件下的密度或相对密度换算为实测温度下的计重用密度或相对密度(即扣除了空气浮力修正值)二、计量容器计量容器的种类很多,但主要可分为油罐和液货舱两大类。
1、船舱船舶在船厂建成后,一般都编制了液货舱的容量表,作为配载和计量依据。
但以理论型值编制的舱容表的准确度不一定能达到计量的使用要求,这就需要对实际舱容进行准确检定,以编制出比较精确的液货舱容量表,供容量计重使用。
目前国际上对液货舱容量检定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其方法也基本相似,主要有一下几种:衡重法容量法实测法我国目前检定液货舱的基本测量方法是采用实测法,以实测法为依据编制的液货舱舱容表的准确度可达3‰左右。
2、油罐也称岸罐,油罐的种类和型式很多,最常见并应用于容量计重的,要推立式金属罐。
这些计量容器在建成后,首先应对其容量进行检定,以编制出准确的容量表,供输出、入货物测量、计算之用。
油品计量员培训教材

第二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
第二节 计量器具的使用规定 量油尺使用规定: 1、尺带不许扭折、弯曲及锒接; 2、刻度线、数字应清晰; 3、尺砣尖部无损坏; 4、有检定周期内的修正值表; 5、使用量油尺前应校对零点,并检查尺砣 与挂钩是否连接牢固。 量油尺的检定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第二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
A
L
H
B
油高 水高 检尺点(基准点)
H2
H1
C D
H3
第二章 容器计量中的计量器具
第一节 计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 量油尺是用于测量容器内油品高度或空间高 度的专用尺。由尺砣、尺架、尺带、挂 钩、手柄组成。 量油尺技术要求了解。 量水尺技术要求了解。 温度计的种类了解。 石油密度计是按阿基米德定律设计的,由躯 体、压载室、干管三部分组成。
油高测量: 1、无论测量任何罐内的油高,必须待油面稳定和 泡沫基本消失后再进行测量; 2、必须有停铁路槽车较平直的专用线和停汽车罐 车的平台或地平面; 3、立式油罐、卧式油罐均在罐顶计量口的下尺槽 或标记处(参照点)进行检尺;铁路罐车在罐体 顶部人孔盖鉸链对面处进行检尺。 4、稳油时间:
第三章 容器计量的计量方法
油高测量:
6.3.1.5:重复进行这个操作,直到两次连 续测量的读数相差不大于2㎜为止。如果 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不大于 1㎜时,取第一次测量值作为油高;如果 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大于1 ㎜时,取两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油高。 测空法主要用于测量原油、重油、润滑油
第三章 容器计量的计量方法
⑸油高:从油品的液面到检尺点的距离。 ⑹水高:从油、水界面到检尺点的距离。 ⑺空距:从参照点到容器内液面的距离。 ⑻参照高度:从参照点到基准点的距离。 ⑼检实尺:用量油尺直接测量容器内液面至检 尺点的距离的过程。 ⑽检空尺:测量参照点至罐内液高(空距)的 过程。
加油站五项技能培训系列教材(计量

加油机误差产生原因
• • • ①使用时间增加和油品中的水杂会使计量器缸腔磨损增加,引起活塞四周的 泄漏量增加,使加油机的负误差增加,从而使加油站损耗加大。 ②泄漏量大小与油品粘度有关,汽油粘度小,所以在相同情况下泄漏量较大, 损耗增大。因此加油机应在线检定。互换油品品种时,也应重新检定,避免 因粘度不同而造成的误差。 ③底阀不严,吸入管线回流或低液位拉气都会造成管线内产生气体,会以气 代油,使发油量减少,造成加油机正误差增加,从而使加油站溢余增大。 ④流量变化引起误差变化。当小流量发油时,因单位时间内泄漏量不变,同 一数量油品的发油时间增加,所以引起负误差增加,当流量越小,如大大小 于额定最小允许流量时,损耗将会成倍增加。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当自来 水龙头拧得很小时,发现水表不会转动,此时产生100%的负误差。一般市区 内加油站由于摩托车、小车多,加油流量小,损耗就会大些。 ⑤因电磁阀损坏、电脑累计系统故障、计数部件损坏等计数装置问题而引起 的特发性油品损耗。 ⑥检定时温差大而未修正、检定初始油流中有气体等问题造成检定失准而导 致误差调正错误,从而造成加油机损耗过大。 加油员应了解加油机误差的产生原因,针对上面误差产生原因,采取一定 措施,可以减少加油机的误差,从而降低油站损耗。
第二章
油品质量基础知识
一、石油商品学 二、汽柴油关键性指标
三、油品变质的几种情况
四、省公司质量管理要求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
一、石油商品学
• 汽油 • 汽油是从原油中通过直馏和裂化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由碳 和氢及少量的氧、硫、氮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和氢的比例 分别约为85%和15%。汽油按用途可分为车用汽油、航空 油、工业用油、直馏汽油、120号溶剂汽油和200号油漆用 汽油等,这里所讲的是指汽油发动机的专用燃料,即车用 汽油,一种无色或极淡黄色、有汽油芳香味的液体。 •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 汽油在发动机的化油器中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或由 喷嘴将汽油喷入进气道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进入汽 缸,通过压缩、点火、燃烧,产生大量气体,直接推动活 塞对外做功,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将气体排出。汽油 发动机属内燃型的发动机。 • 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 个行程。
油品计量员培训

测量油温 (1).在确定油面高度的前提下,应马上测定 油品温度,中间间隔不应超过10分钟。 (2).温度读数应精确到0.1℃ 。 (3).温度计离开测温点到读数的时间不应超 过10秒钟。 (4).温度计距离罐壁不少于300毫米。
22
(5).油高在3m以下时,在液面高度的1/2处测 量一点。 (6).油高在3~5m之间时,在油品的上液面以 下1m,油品中部和油品下液面以上1m三处 各测一个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油品的温 度。
容量值, m³。
34
V主表 –空罐表值(液体标准密度 P20=0.0000g/cm³) 。
V修正表 –修正表值(液体标准密度 P20= 1.0000g/cm³) 。
a –罐体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1/ ℃; 取a=0.000012/ ℃ 。
t –罐内油品的平均温度, ℃ 。
35
3.2重量计算 (1).普通拱顶罐(没有浮顶):
20
取样原则 (1).均匀油品:取上部样、中部样和下部样 或取上部样、中部样和出口液面样进行等 比例组合成组合样。如果该油品液面低于 3m,则仅取中部样即可。 (2).非均匀油品:在多于三个液面取一系列 点样,并以其所代表的油品数量成比例掺合 合成组合样。不分层油品按上、中、下以 1:3:1取样。分层油品每层都要取样。
31
V修正表 –修正表值(液体标准密度 P20= 1.0000g/cm³) 。
d20 –液体与水的相对密度,d20=P油/P水。 (2).温度低于10 ℃或高于30 ℃时的容量计 算: ①.非保温罐:
Vt = Vb X 〔1 + 2a(tb-20)〕= (V主表 + d20 x V 修正表) x 〔1 + 2a(tb-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引言:培训的目的:为了加强各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技术工作和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减少因计量发生的贸易损失和纠纷,保证计量的公正、准确、可靠和满意。
第一部分:计量概述第一节计量工作简史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物体和物质,是通过一定的“量”来描述和体现的。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因此就必须对各种“量”进行分析和确认,既要区分量的性质,又要确定其量值。
而计量工作正是达到这种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从广义上说计量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确认的过程。
计量在历史上称为度量衡或权度,包括长度、容积、质量的计量,所用的主要器具是尺、斗、秤。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改善生活条件的客观需要,人类社会最早的计量器具--“度量衡”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度量衡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元前221年,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其他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了度量衡。
两千多年的历代封建朝的度量衡制度,基本上都是沿用了制,直到19世纪中叶清朝末期,“米”制才正式传人我国。
1792年,法国天文学家德拉布里和麦卡恩对法国敦刻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之间的地球子午线长度进行了精确测量,确定了子午线的长度,再取其四千万分之一作为一米。
与此同时,拉瓦锡尔等人也仔细地测量了在温度4℃时一立分米的纯水质量,并定义为1千克,并用铂铱合金制做了米原器“阿希夫尺”和千克原器,于1799年6月22日保存于法国巴黎的国档案局里,又称做“档案局米”和“档案局千克”。
1875年3月.法国政府召集20个的政府代表与科学家参加的“米制外交会议”。
同年5月20日由17个的代表正式签署了“米制公约”,设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
当时长度单位“米”的定义是:“在0℃时,米尺左右两端光滑面上,两中间分划线间沿米尺测量轴的距离”。
由于米制的构成比较科学,很快就为大部分所接受并相继采用。
由于旧中国一直处于各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各种计量制度混用,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
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后,设立度量衡处,负责全国度量衡的统一管理工作。
1954年全国人大批准设立计量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米制的推行;计量器具检定;建立基准器;监督指导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销售和进出口;审定工业计量标准器的设置;起草制定有关计量面的法规、文件等”。
1977年我国正式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颁发《中华人民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并规定我国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
50年来,我国的计量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计量单位从杂乱无章到与国际接轨的统一计量单位,从行政管理走向法制管理,同时使我国的计量事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更快的跨人世界计量科学的先进行列。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量的容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充实,通常可概括为6个面:(1)计量单位和单位制;(2)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和计量基准、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3)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4)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5)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法;(6)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
第二节计量的特点与作用一、计量的特点计量的特点取决于计量所从事的工作,概括地可归纳为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四个面。
1.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所谓量值的准确,即是在一定的不确定度、误差极限或允误差围的准确。
2. 一致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时、地,采用种法,使用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其测量结果就应在给定的区间一致。
也就是说,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可比较的。
3. 溯源性:是指任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这种特性使所有的同种量值,都可以按这条比较链通过校准向测量的源头溯源,也就是溯源到同一个计量基准(基准或国际基准),从而使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技术保证。
4. 法制性:来自于计量的社会性,因为量值的准确可靠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
特别是对国计民生有明显影响,涉及公众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或需要特殊信任的领域,必须由政府主导建立起法制保障。
二、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计量工作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计量的畴与概念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计量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计量在贸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今天发达的国际贸易,都离不开计量。
在不同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易,都要有公正的、统一的计量器具来保障双交易的公平合理性。
对于国际贸易计量更是重要手段之一。
计量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世贸组织(WTO)协议签订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展,对计量准确度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三、油品计量员岗位油品计量是企业计量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油品计量员是计量法的直接执行者,是按照标准进行计量的直接操作者,它即要求计量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要熟悉法律、法规和有关的计量交接规程,又要求计量员有准确的操作技能,做到诚实、公正、准确。
计量员是企业利益的监督保证者,保证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是消费者利益的保护者,是一个企业形象的集中体现者。
油品计量员的职责:1.贯彻计量法律、法规,执行计量技术规,进行计量检测工作;2.正确使用计量器具,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3.保证计量检测的原始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完整,公正的出具有关计量数据;4.持证上岗,认真承办政府计量部门委托的有关任务。
油品计量员的法律责任:1.不允伪造计量数据;2.不允违反计量操作规程或技术规;3.不允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器具;4.没有取得计量员证书,不允出具计量数据。
违反上述行为者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后果或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节计量学计量究其科学技术是属于测量的畴,但又于一般的测量,从这个意义上狭义的认为,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化的测量。
计量是一门科学。
一、计量学及其特点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
计量学是研究测量原理和法,保证测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的科学。
1. 科学计量:是指研究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制及计量基准、标准的建立、复现、保存和使用;计量与测量器具的特性和各种测量法;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论和数理统计法的实际应用;根据预定目的进行测量操作的测量设备以及进行测量的观测人员及其影响;基本物理常数有关理论和标准物质特性的测量。
2. 法制计量:是指为了保证公众安全和测量的准确、可靠,从技术要求和法律要求面研究计量单位、测量设备和测量法的监督管理。
3. 工业计量(工程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及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计量。
即为工业提供的校准和测试服务,并利用测量设备,按生产工艺控制要求检测产品特性和功能所进行的技术测量。
所以工业计量学也称做技术计量学。
现代计量学已发展为量子物理学和测量误差为基础,以国际单位制确定计量单位,利用激光、超导、传感和转换技术以及现代信息计算技术等最新成就的新兴测量科学。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计量学的容还会更加丰富。
二、计量学的分类计量包括的专业很多,有物理量、工程量、物质成分量、物理化学特性量等。
按被测量来分,我国目前大体上将其分为十大类(俗称十大计量):几量(长度)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无线电(电子)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化学(标准物质)计量。
每一类中又可分若干项。
第二部分:计量法律、法规第一节计量立法一、《中华人民国计量法》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详见附录一计量法律、法规)是1985年9月6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第28号主席令正式公布的。
于1986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
计量法的立法原则是“统一立法,区别管理”以法律形式代替行政管理真正使计量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计量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我国计量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我国计量执法的最高依据,对加强我国计量工作管理,完善计量法制具有根本的意义。
有关条文解释:1. 第一条:明确了计量立法的宗旨和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2. 第二条:规定了计量法的适用围。
3. 第三条:规定我用国际单位制。
为实现单位统一,确保量值准确可靠,我国还规定使用《中华人民国法定计量单位》。
4. 第五、六、七、十条:明确建立了基准、标准、量值传递组织,制订了计量检定系统表及计量检定规程,作为量值传递及计量检定、比对的法律依据。
并相应成立了质量技术监督局,各省、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等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各省、市(县)计量测试研究所等计量测试的研究机构。
计量法中对企事业单位计量器具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5. 第八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但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需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能使用。
计量标准的考核是对其用于开展计量检定,进行量值传递的资格的计量认证。
6. 第九条:规定了强检和非强检的计量器具的划分,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药卫生、环境监测等面,且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属强制检定,除此以外的其它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则属非强制检定的。
(详见附录一计量法律、法规)二、其它管理办法和细则(一)、中华人民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共11章65条1987.2.1局发布(二)、中华人民国计量法条文解释共6章35条1987.5.30局发布(三)、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1984.2.27 国务院发布(四)、中华人民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1989.11.4 局发布(五)、中华人民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1987.4.15 国务院发布(六)、中华人民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1987.5.28 局发布(七)、中华人民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的目录1987.7.10 局发布(八)、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办法1987.10.12 局发布(九)、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1990.8.25 局发布第二节法制计量管理的对象一、法制计量管理的对象与围法制计量管理属于上层建筑畴,是和政府管理部门的任务,具有强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