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参考文本
化验室危险源辨识

水浴锅,并在通风柜中进行。
• 搬运和使用易燃试剂时轻拿轻放并经常检查试剂瓶是否有破损 和泄露。
• 防护救急措施:
1、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 2、停止呼吸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给以含5-7%二氧化碳 的氧气<BR>
3、发生呼吸衰竭者,同时注射强心剂。
• 苯及其同系物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渗透侵入而中毒。 急性中毒会有沉醉状,继而面红、头晕、头痛、呕吐,甚至 肌肉痉挛昏迷而死;慢性中毒损害造血、神经系统,鼻腔、 牙龈出血,肝、肾受损、全身无力.
• 2.对症救治
• 对于触电者,可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 (1)对触电后神志清醒者,要有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 方可正常活动;对轻度昏迷或呼吸微弱者,可针刺或掐人中、 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救治。
• (2)对触电后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者,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 呼吸;对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者,则应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挤 压法进行抢救。
化验室发生火灾事故后应急措施 :
• 1.实验操作中发生着火时:火势较小时,在岗人立即用消 防器材灭火,火势大时其他人马上用消防器材灭火,另一人 应立即拨打电话向化验室、公司保卫部办公室报警,并启动 所有灭火设施。
• 2.化验室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立即启动(指挥小组可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看是否需要疏散周边员工)。 • 3.在岗成员打电话报安全生产处矿同救护队报火警后,立
• 防护救急措施: • 1、使用时应通风良好
2、尽量用其它无毒或低毒溶剂代替 3、急性中毒者施以人工呼吸,吸氧。全身性中毒者静脉注 射器0%硫代硫酸钠.
化验室危险因素辨识(一)

化验室危险因素辨识(一)1、危险因素:煤粉碎机产生危害后果:划伤、绞伤、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措施:(1)检修时断电挂牌专人监护再操作;(2)设备运转时不得擦洗转动部位;(3)带防护手套,小心清理。
2、危险因素:液碱产生危害后果:腐蚀、灼伤防范措施:(1)操作时正确佩戴有效劳保防护用品如防酸服、防酸手套、面罩等;(2)如若溅到身体某部位,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3、危险因素:(玉米现场抽样)粉尘产生危害后果:职业病尘肺防范措施:(1)进入作业现场前戴好口罩;(2)在上风口取样作业;4、危险因素:饮水机产生危害后果:烫伤、触电、火灾防范措施:⑴安装漏电保护器。
⑵接放热水应注意安全,以免被开水烫伤。
⑶严禁无水开启电源,以免无水空烧造成火灾。
5、危险因素:微型计算机产生危害后果:视力下降防范措施:⑴使用防辐射装置。
⑵正确坐姿。
⑶长时间电脑作业应不间断的对远方眺望,避免长时间作业伤害眼睛。
6、危险因素:铁踏步产生危害后果:摔伤、碰伤防范措施:⑴检查好踏步的脱焊情况,避免踩空摔伤、扭脚。
⑵上下踏步严禁跳跃奔跑。
⑶按规定着装,严禁穿高跟鞋。
7、危险因素:玻璃器皿产生危害后果:划伤防范措施:⑴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用力过大而使玻璃器皿破损造成划伤。
⑵玻璃器皿加热时,应缓慢加热。
冷却时,应自然冷却,严禁用冷水泼撒,以免玻璃器皿爆裂造成人员伤害。
⑶玻璃管装塞、乳胶管连结,佩戴防护手套、用布包裹、小心操作。
8、危险因素:安全帽损坏产生危害后果:摔伤、砸伤防范措施:⑴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是否完好、有瑕疵,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产品。
⑵按照说明书正确佩戴,严随意拆卸各零部件。
⑶登高作业应有专人监护。
9、危险因素:楼梯、爬梯产生危害后果:摔伤、扭伤、坠落防范措施:⑴登梯前注意检查;⑵上下楼梯,抓紧扶手,不得奔跑。
⑶安全护栏,严禁依靠。
⑷爬梯登高时,正确佩戴有效安全帽、安全带等劳动防护用品。
⑸作业人员应无恐高症等不适应登高作业的身体状况。
化验室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化验室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1. 引言化验室是一种用于进行实验、分析和研究的特殊环境,然而,化验室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正确辨识和控制这些危险源是保障化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深入探讨化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化验室危险源辨识2.1. 物理危险源物理危险源包括噪音、振动、放射性辐射等。
在化验室中,常见的物理危险源有:•噪音:使用高速搅拌器、超声波清洗器等设备时,会产生噪音。
可以通过佩戴耳塞、隔音隔振设备等措施来控制噪音的危害。
•振动:使用离心机、高速搅拌器等设备时,会产生振动。
可以通过选择低振动设备、固定设备等措施来减少振动的影响。
•放射性辐射:在进行放射性实验时,容易产生辐射。
应该采取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使用辐射防护设备等。
2.2. 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是化验室中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常见的化学危险源有:•有害气体:化学试剂和反应物中含有一些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
在操作这些试剂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通风良好,佩戴防护面具等防护设备。
•有毒物质:化学试剂和反应物中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等。
在操作这些试剂的时候,要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设备。
•爆炸品:化学试剂和反应物中含有一些易燃易爆物质。
在操作这些试剂的时候,要远离火源,并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橱、避免碰撞等。
2.3. 生物危险源生物危险源主要是指在实验中使用的生物材料,如细菌、病毒等。
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生物危险源:•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防护眼镜等。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产生气溶胶或飞溅物。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保持清洁。
3. 化验室危险源控制措施3.1. 物理危险源控制物理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噪音控制:在化验室中使用噪音较大的设备时,可以采用隔音隔振的设备或对设备进行隔音处理,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振动控制:对于需要产生振动的设备,可以采用隔振装置或将设备固定在恰当的位置,以减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化验员岗位主要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IV
1、取样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不慎掉入。注意力集中,有人监护,禁止跨越。
2、熟悉现场逃生路线,防护用品佩戴齐全。
3、冬季及时清扫积雪,防止滑跌。
4、、劳保穿戴齐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和橡胶手套。
措施有效、风险合理
3
一般化验电器设备操作
√
√
电源
设备漏电
电线破损
触电
着火火灾
1、 接地不良仪器漏电;
化验员岗位主要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健康安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活动
取样点
时态
状态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的后果
触发的原因
可能性
后果的严重程度
风险
级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有控制措施
评价结论
过去
现在
将来
正常
异常
紧急
1
污水处理场
事故提升池、生产污水提升池、总排、事故罐、均质罐、绿化罐、生化池、二沉池污水
1、外界气温高未开空调;
2、身体状况不佳;
3、冬季积雪天滑跌、摔伤、冻伤
4、上班赶时间上班,违章驾驶,车辆故障未检查出来。
F2
C2
IV
1、气温高开空调,减少外出,做好防中暑措施;
2、安全提示并做好工作环境恶劣状况下防护措施。
3、严格执行油田公司交通安全三准则要求及各项管理规定
措施有效、风险合理
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环境)
3、冬季取样点有积雪,容易滑跌。
4、取样和分析过程中吸入、皮肤接触。
F2
C2
IV
1、取样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不慎掉入。注意力集中,有人监护,禁止跨越。
化验员岗位主要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化验员岗位主要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化验员作为工作单位中重要的一员,主要负责对各种样品进行化学分析、质量检测等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化验员面临着一定的危害因素,如有害物质的接触、实验操作带来的机械伤害等。
为了保障化验员的健康和安全,对岗位主要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评价相应的风险,采取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害因素辨识化验员在工作中接触的主要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机械设备、高温高压等。
对这些危害因素的准确辨识是控制风险的前提,具体的辨识工作如下:1. 有害化学物质:化验员工作中接触的化学物质,如溶剂、试剂等,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
对于不同化学物质,应进行合理分类和辨识,明确其毒性、腐蚀性等属性。
2. 机械设备:化验员在操作仪器设备过程中,可能受到机械伤害。
辨识主要涉及到设备的类型、性能和不同操作环节中的危险源。
3. 高温高压:某些实验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化验员在这些环境下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
辨识包括设备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评估。
二、风险评价在辨识了岗位主要危害因素后,对风险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对不同危害因素引发的风险进行排序和分级,促使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主要包括风险程度的划分和风险来源的分析,具体的评价内容如下:1. 风险程度划分:根据危害因素的性质和可能引发的损害程度,将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以便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控制。
2. 风险来源分析:对每个危害因素的风险来源进行分析,明确可能导致风险的具体环节和原因,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三、控制措施基于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是防范化验员岗位危害的关键环节。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供参考:1. 有害化学物质的控制:在可能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作环节,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同时,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保持工作环境空气质量。
2. 机械设备操作的控制:化验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
化学实验室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措施

化学实验室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措施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在化学实验室中,化验员通常会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生物样品以及噪音、辐射等危害因素。
为了保障化验员的安全与健康,本文将探讨化学腐蚀、气体吸入、生物污染、仪器噪音、辐射伤害、眼睛保护、跌倒和滑倒、搬运重物、误操作风险、电气设备安全、个人防护措施、环境清洁与卫生、有害废弃物处理、有毒物质处理以及保持通风良好等方面的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措施。
1.化学腐蚀化验员在工作中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皮肤、眼睛等部位造成化学腐蚀危害。
为预防化学腐蚀,化验员应佩戴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等。
2.气体吸入实验室中常常存在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如有机溶剂、酸性气体等,这些气体可能会对化验员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为避免气体吸入危害,化验员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佩戴完整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检查实验室通风状况。
3.生物污染生物污染可能来源于生物样品、血液等,这些污染物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生物安全事故。
为预防生物污染,化验员应遵循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等,并正确处理生物废弃物。
4.仪器噪音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可能会产生噪音,长期处于高分贝噪音环境中可能会对化验员的听力造成损害。
为减少仪器噪音危害,化验员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同时可以使用耳塞等防护设备来保护听力。
5.辐射伤害实验室中可能存在各种辐射源,如X射线、电磁辐射等,这些辐射可能会对化验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预防辐射伤害,化验员应了解辐射源的性质和操作规程,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衣等,并遵循辐射安全操作规程。
6.眼睛保护眼睛是身体的薄弱环节之一,实验室中的化学物质、生物样品等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为保护眼睛,化验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或其他适当的护眼装备,并避免直接接触刺激性或腐蚀性物质。
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简易版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危害因素:氧气钢瓶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预防措施按规定存放、使用氧气瓶。
2、危害因素:各煤气管道中的煤气泄漏,可能造成中毒、火灾、爆炸。
预防措施:经常检查各种管路完好情况,有问题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3、危害因素:化验室化学产品(粗苯)蒸馏过程防护不当,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预防措施:做好防护措施,蒸馏过程中规范操作。
4、危害因素:检验设备高温防护不当,可能造成人员烧伤。
预防措施:做好防护措施,检查设备高温过程中规范操作。
5、危害因素:使用试剂防护不当,可能造成人员灼伤、腐蚀。
预防措施:使用各类试剂时小心操作,采取好防护措施。
6、危害因素:化验过程中不能开窗,室内通风不好,温度高,可能造成人员中暑。
预防措施:采取通风措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高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7、危害因素:粉尘防护不到位,可能造成尘肺病。
预防措施:在产生粉尘部位采取好个人防护措施。
8、危害因素:煤场取样以及过磅作业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注意过磅车辆。
9、危害因素:开启或稀释强酸、强碱时方法不正确,可能造成酸碱液飞溅,灼伤人。
化验室危险因素辨识

化验室危险因素辨识化验室危险因素辨识1、危险因素:粉碎机产生危害后果:划伤、绞伤、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措施:(1)检修时断电专人监护再操作;(2)设备运转时不得擦洗转动部位;(3)清理样品时一定要断电。
操作规程2、危险因素:强酸、强碱产生危害后果:腐蚀、灼伤防范措施:(1)操作时正确佩戴有效劳保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面罩等并在通风橱操作;(2)如若溅到身体某部位,立即用干布擦干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7、危险因素: 玻璃器皿产生危害后果: 划伤防范措施:⑴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用力过大而使玻璃器皿破损造成划伤。
⑵玻璃器皿加热时,(容量瓶、试管不允许加热)应缓慢加热。
冷却时,应自然冷却,严禁用冷水泼撒,以免玻璃器皿爆裂造成人员伤害。
⑶玻璃管装塞、乳胶管连结,应小心操作。
⑷洗涤玻璃器具时应避免用力过大导致破损,同时戴橡胶手套。
12、危险因素: 硫酸产生危害后果: 腐蚀、灼伤防范措施:⑴操作时正确佩戴有效劳保防护用品(防酸手套等)。
⑵移取、转移、稀释时小心操作。
⑶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冷水中,并不断搅拌,若溶液温度过高,可冷却后再继续稀释。
⑷若溅到身体某部位,应立即用干布擦干并用大量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14、危险因素:干粉灭火器损坏或操作不当产生危害后果:贻误初起火灾扑救时机,导致火灾事故扩大防范措施:(1)每周检查灭火器的铅封、安全销、压力表是否正常,完好;(2)严禁无故动用或损坏灭火器;(3)遇有火情时,选择上风向,拔销、握管、压把、喷射(对准火焰根部),灭火。
27、危险因素:乙醇产生危害后果:高度易燃、火灾、对人体有害防范措施:(1)容器必须盖紧,并存于阴凉处(2)远离明火、热源、氧化剂(3)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4)误服者,温水催吐,就医(5)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29、危险因素:乙酸酐产生危害后果:火灾,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防范措施:(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2)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化验员岗位危害因素辨识与预防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危害因素:氧气钢瓶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预
防措施按规定存放、使用氧气瓶。
2、危害因素:各煤气管道中的煤气泄漏,可能造成
中毒、火灾、爆炸。
预防措施:经常检查各种管路完好情
况,有问题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3、危害因素:化验室化学产品(粗苯)蒸馏过程防护
不当,可能造成人员中毒。
预防措施:做好防护措施,蒸
馏过程中规范操作。
4、危害因素:检验设备高温防护不当,可能造成人员
烧伤。
预防措施:做好防护措施,检查设备高温过程中规
范操作。
5、危害因素:使用试剂防护不当,可能造成人员灼伤、腐蚀。
预防措施:使用各类试剂时小心操作,采取好防护措施。
6、危害因素:化验过程中不能开窗,室内通风不好,温度高,可能造成人员中暑。
预防措施:采取通风措施,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高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7、危害因素:粉尘防护不到位,可能造成尘肺病。
预防措施:在产生粉尘部位采取好个人防护措施。
8、危害因素:煤场取样以及过磅作业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够,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注意过磅车辆。
9、危害因素:开启或稀释强酸、强碱时方法不正确,可能造成酸碱液飞溅,灼伤人。
预防措施: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规程进行操作;工作场所配备清水、抹布、通风设备、中和溶液等。
10、危害因素:直接俯向容器嗅闻药品,可能发生中毒事件。
预防措施: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和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剂;鉴别时采用手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
11、危害因素:不熟悉药品特性便投入配置工作或操作方法失误,发生意外事故伤人。
预防措施:化验操作员必须常用药品特性熟悉,不熟悉禁止投入药品配置工作;配置药品要严格按照药品配置规程进行操作。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