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五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作文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作文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作文篇一: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七下第四单元写作)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写作教案联合初中王琪教学目标1、了解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意义2、掌握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仔细观察,深入研究的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写作知识短文和作文修改常识(滥用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打谜语,猜小动物1.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2.小小锅,小小盖,小小锅里有碗菜。
3.说他是条牛,无法拉车走,说他力气小,却能背屋跑。
4.小小年纪,却有胡子一把,不论谁见,总是大喊妈妈。
5.叫猫不抓鼠,像熊爱吃竹。
摇摆惹人爱,是猫还是熊?这些谜语的答案大家都能很快给出,原因应该是,谜面抓住了这些的动物特点来进行介绍。
今天我们的写作训练的目标就是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二、学习写作知识短文1、用圈点勾画法自由通读《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短文2、了解学生阅读收获指名学生说说自己阅读圈点勾画的内容短文共______段,第一段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共同讨论并明确:二,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意义,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方法3.探究:怎样才能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呢?明确:、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对动物只有全面细致地观察,才容易抓准特点,进行准确地描绘。
那怎样才算是观察仔细了呢?观察动物不仅是观察整体形象,而且要观察各个局部,如头、身、尾、四肢等不同部位的形状、颜色、皮毛等,还要观察动物活动或变化的全过程。
《松鼠》一课的作者布丰正是在对松鼠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以及坐姿和吃相反复观察的基础上,才能生动传神地描写出松鼠外形漂亮的特点。
鲁迅笔下的“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不是他眼看、耳听细心观察的结果。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写作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训练目标:1、仔细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2、学会生动形象的说明。
训练重点:抓住动物的特点,生动形象的说明。
训练题目: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用明白、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别人。
题目自拟。
不少于500字。
训练时数:二课时导写过程:一、引入揭题:1、可从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引入。
2、可从中央台《动物世界》引入。
3、可从第四单元引入。
学生交流发言(略)老师小结:……动物真是太神奇了。
今天的作文也让同学们去学习写这类说明动物的文章。
那么,如何写好说明动物的文章呢?二、知识梳理:阅读课本p140页的知识短文《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学生自由阅读。
合作交流。
(略)老师归纳(结合课文第四单元举例说明):1、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意义:让读者“对所介绍的动物,留下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印象”。
2、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方法:对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仔细观察,深入研究。
(注:习性——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
)让学生结合第四单元表述(以下供您备用.)。
例①《松鼠》:总:松鼠的特点——漂亮、驯良、乖巧。
漂亮——外形:面容、肢体、尾巴、体态、吃相很驯良——习性:活动范围、活动时间、食物讨分乖巧——动作:跑、躲、逃、爬、搭人其他习性——生殖、换毛、梳理补充喜用途——肉、尾巴、皮说明欢例②《松树金龟子》例③《国宝——大熊猫》松树金龟子的特点——能唱歌。
大熊猫的特点——可爱和珍贵。
外形——仪表堂堂(颜色、光泽、流苏) 外形——体态、毛色、长相、神态(第六节p129)。
动作——啃、钩、咬、飞动作——喜欢嬉戏、善于表演(第四节p128)。
习性——夏至露面,傍晚上树;能唱歌习性——环境、习性、活动范围、繁殖情况。
三、例文印证:牛牛属于哺乳动物。
它是一种驯良、勤勉、脚踏实地的动物。
我是非常喜欢牛的。
(开门见山,概括特点,总领全文。
)牛是一种外表威武的动物。
它身躯高大魁伟,浑身充满力量,处处个性分明。
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2、资料数据准确。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
做帆和舵” ——“有人说”,表明所引资料仅是听说而已,体现作者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
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 ——所用的数据真实、准确。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 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 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 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 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著身子坐著,像人们用手一 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 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 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 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 两个黑眼眶,很象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 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 优美、活泼的感觉。
方法点拨——抓语言
1、人格化的描写。 例:“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晚上出来
练跑,玩耍,吃东西”;“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等。 2、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它们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 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 的住在树上” 3、准确使用动、形、副词等,使说明更形象。 (同前“用词的准确”)
种属特征:唱歌、发音原理、唱歌的原因。 与人类关系:有些品种造成大害;“别打扰它吧!”
通过对三课内容的比较,从中可以得出这样 的结论,我们介绍一个动物,一般情况下应当 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外形特点。 2、动作特征。(猴子总爱抓耳挠腮,跳来跳去;
鸭子走路总是左右摇摆) 3、生活习性与种属特征(如老鼠习惯于夜晚活动;
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如何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很多同学一定都读过《武松打虎》。
行文真可谓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施耐庵描写打虎为什么那么生动呢?传说施耐庵为了写好打虎的细节,不仅走访过许多有经验的猎户,还亲自跑到人烟稀少、老虎出没的深山老林里,爬在树上观察老虎的生活习性和捕食动作。
到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里观虎,而不是仅凭想当然去描写打虎,难怪景阳冈武松打虎写得那么栩栩如生。
本单元写作训练的要求是抓住特点介绍动物,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抓住外形特征“动物”的种类很多,飞禽、走兽、昆虫、水族等。
它们各有特点,而且不断变化。
这就给我们的写作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广的选择范围。
我们可以任选一种自己最常见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特征.首先作一个整体的评价,也即总写.如: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然后再按部分抓特点。
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
突出它各部分的特征。
当然,抓住各部分的特征不是面面俱到,只需要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来写。
(二)熟悉生活习性动物的生活习性主要指它的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动、性情、繁殖等方面。
动物的习性是在大自然长期的影响下养成的,为了适应,为了生存,它们的习性各具特点。
当然,这必须以长期而细致的观察为前提.法布尔为了观察松树金龟子的习性,抓住一切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正像他在文中提到的“这样的情景一直要持续半个月”.只有抓住动物习性的每个细节,细致观察,细致描写,才能将它们介绍清楚.这些细节包括动物的叫声,动物的动作等等.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叫声不同的活动,比如猴子的敏捷,象鼻子的灵巧,鱼儿自由自在的徜徉;小鸟会唱歌,小狗会吼叫.就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的动作叫声也是迥然不同的,只要我们能专注地观察、细致地描写,也一定能让笔下的动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三)注入真情实感动物虽然不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抓住动物的特点

第四单元我喜爱的小动物——抓住特点介绍动物【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动物,抓住动物的特点介绍动物。
2.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动物。
【学情分析】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多少动人的故事就在我们与动物之间发生。
可不少学生在介绍小动物时,语言枯燥乏味,小动物的特点不够鲜明。
这次作文训练要告诉学生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介绍动物。
【训练重点】:抓住动物的主要特点及生活习性。
【训练难点】抓住特点,生动、形象地说明【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理论构建)【写作指导】1.命题设想题目一: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用明白、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别人。
题目来源于苏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40页。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阅读,初步接触了动物世界,了解了不同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本次作文训练,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训练流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画。
画的是一丛牡丹花,花下有只猫。
他想挂在客厅里,但不知这幅画的真假,拿不定主意。
欧阳修的亲家吴正肃来了。
吴正肃看见桌上的画,说:“好画,画的是正午牡丹,作者功力不浅啊!”“你怎么知道画的是正午牡丹呢?”欧阳修十分诧异。
吴正肃指着画上的牡丹,说:“花是张开的,中午阳光强烈,花的颜色有些发干。
”接着他又指着牡丹下的猫说:“再看猫眼吧,瞳孔眯成一条缝正是猫正午的瞳孔。
如果画的是早上,那么花上带露水,色泽就滋润,猫眼的瞳孔也会是圆的了。
”“好画,真是好画。
”欧阳修点头同意说,“画家观察仔细,画出了正午牡丹和猫的特点。
”欧阳修说完,连忙叫人把画挂在客厅里,早晚欣赏。
画画如此,写作文也同样如此。
我们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抓住动物的特点,形象描绘。
那么,如何写好说明动物的文章呢?(二)观察了解,抓住特征。
鲁迅先生曾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搜集资料,了解动物的特点。
抓住外形特点来描写某种小动物的作文

抓住外形特点来描写某种小动物的作文示例文章篇一: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突然,一个毛茸茸的小家伙闯入了我的视线。
它是一只小狗,哦不,更准确地说,它是一只小泰迪熊——如果泰迪熊真的能从童话里跳出来的话。
这只小泰迪,我暂且称它为“豆豆”,真的就像一颗圆圆的巧克力豆。
它浑身的毛都是棕色的,卷卷的,像极了一个蓬松的棉花糖。
每当它跑动起来,那身毛就像波浪一样起伏,仿佛在告诉你:“看,我多活泼!”豆豆的眼睛特别有神,黑溜溜的,像是两颗镶嵌在巧克力球上的黑曜石。
每次你盯着它的眼睛看,都会感觉它好像能看穿你的心思,知道你在想什么。
有时候,它会用那双大眼睛深情地望着你,仿佛在说:“你是不是喜欢我呀?”它的鼻子小巧玲珑,总是湿漉漉的,嗅觉超级灵敏。
我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在口袋里藏了一块饼干,准备等会儿享用,结果豆豆一下子就闻到了,它围着我转来转去,那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渴望,仿佛在说:“我也想吃,给我尝尝嘛!”豆豆的尾巴短短的,像个小绒球,每次它开心的时候,尾巴就会摇来摇去,像是在跳一支欢快的舞蹈。
而当它不开心或者生气的时候,尾巴就会紧紧贴着身体,好像一个赌气的孩子。
豆豆的四肢短短的,但非常有力,每次它跳起来,都能轻松地够到我的手。
每次我下班回家,它都会第一个冲出来迎接我,扑到我身上,用它的小爪子拍打着我的胸口,仿佛在说:“你终于回来啦,我好想你!”豆豆,这只可爱的小泰迪,用它那独特的外形和活泼的性格,赢得了我的喜爱。
每次看到它,我的心情都会变得格外好。
我想,这就是小动物的魅力吧,它们简单、纯粹,却总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温暖。
示例文章篇二:那天,阳光明媚,我漫步在公园的湖边,突然被一阵欢快的“吱吱”声吸引。
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只机灵可爱的小松鼠正在树上跳跃。
这小家伙,一身灰褐色的皮毛,光滑得像是刚擦过的瓷器。
它的尾巴蓬松而巨大,几乎和身体一样长,像一把精致的扫帚,每当它跳跃时,尾巴就轻轻摆动,仿佛在保持平衡。
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教案

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通过观察和描述来抓住动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介绍动物。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外貌特征2. 动物的生活习性3. 动物的行为特点4. 动物的生态环境5. 动物的自我保护机制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注意动物的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总结出动物的特点。
3. 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描述动物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一些动物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 讲解:讲解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行为特点、生态环境和自我保护机制等方面。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总结出动物的特点,并准备进行写作。
4.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描述动物的特点,如:“这只动物有_____的身体,_____的毛发,它喜欢_____,常常_____,它的_____很特别,它是_____动物,生活在_____环境中。
”5.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1. 让学生继续观察其他动物,并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作介绍。
2.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提高写作的信心。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适当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写作效果。
3.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注重鼓励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保护现状,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看是否抓住了动物的特点。
2. 评价学生的写作结构,看是否清晰、有条理。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五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五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第一篇: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五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编号 05备课时间3.9上课时间3.16----3.17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一、写作目标:1、仔细观察动物特点,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2、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动物。
3、小组合作修改、提高表达能力。
二、写作指导:1、仔细观察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了解它的形态、动作、习性。
2、方法指导:(1)、静态素描法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
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不鳞和鳍。
静态素描法就是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
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
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
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
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2)、总分结合法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
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
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
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例如,《松鼠》。
(3)、特征说明法采用特征说明法描写动物,一般先介绍动物的某一特征,再说明它的作用,或说明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
接着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绍动物的其他特征。
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科学性,要有依据,不能采取想当然的方法加以说明。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注意多阅读科普读物,了解动物的习性。
(4)、拟人法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
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
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
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
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05 备课时间 3.9 上课时间 3.16----3.17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一、写作目标:1、仔细观察动物特点,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2、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动物。
3、小组合作修改、提高表达能力。
二、写作指导:1、仔细观察一种你熟悉的小动物,了解它的形态、动作、习性。
2、方法指导:(1)、静态素描法动物的外形包括身体、毛色、脑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
不同的动物,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同,例如鸟只有两只脚,但有一对翅膀;鱼没有脚,但不鳞和鳍。
静态素描法就是把动物静态时各个部位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写出来。
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分辨动物各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
其次要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
此外,要运用恰当的比喻。
这样,可以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幅动物的写生画。
(2)、总分结合法采用总分结合法描述动物,要注意总述与分述之间关系。
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所讲的特点描写。
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美丽,分述部分都要围绕着美丽来写;如果总述是讲动物的“灵活”,分述部分就要围绕它的灵活来写。
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先形状后颜色,或先中间后两边,一定要有条理。
例如,《松鼠》。
(3)、特征说明法采用特征说明法描写动物,一般先介绍动物的某一特征,再说明它的作用,或说明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
接着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绍动物的其他特征。
采用这种方法描写动物,要注意科学性,要有依据,不能采取想当然的方法加以说明。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要注意多阅读科普读物,了解动物的习性。
(4)、拟人法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
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
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
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
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
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5)、动物自述法动物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动物,因此文章中要把“我”当作动物来写。
方法来描写动物,因此在描写时,既要反映动物外形、动作、习性的特点,又要体现人的一些特点。
这样才能使文章既具有科学性,又显得生动活泼。
三、写作要求:1、抓住特点,运用明白生动的语言向别人介绍你熟悉的小动物。
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50字。
参考知识短文《怎样介绍动物》动物是儿童的天使。
喜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小鱼小鸟、小青蛙小螃蟹.....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有时他们会因为意外地得到一种小动物而欢呼雀跃、欣喜若狂;有时们也会由于心爱的小动物突然失踪或者死亡,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伤心落泪,大人们每当忆及儿童时代的话,也总是忘不了小动物如何萌发他们的童心和爱心,忘了那充满童稚和情趣的与小动物相处的美好时光。
怎样描写动物呢?首先,要抓住动物的特征。
每种动物都有其显著的特点。
威风凛凛的老虎,活蹦乱跳的猴子,文质彬彬的熊猫,狡猾的狐狸,温驯的小羊,善解人意的狗,会唱歌的小鸟,能报信的鸽子......只有抓住了动物的特点,才能逼真地栩栩如生地把动物描绘出来,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比如,你参观了动物园,要向小朋友介绍长颈鹿。
什么是长颈鹿的主要特征呢?跑得快,斑纹美丽,这些自然是长颈鹿独具的特点。
但长颈鹿最主要的特征是脖子长,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母鹿的身高4米多,公鹿5米左右,最高的记录是5.78米。
它有四条又长又细的腿,还长着一条特别长的脖子,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颈椎骨只有7块,数目和人的颈椎骨一样,长颈鹿的7块颈椎骨排起来,就是它的长脖子,每块颈椎骨的长度就可想而知了。
只有把这些写清楚、写具体,才算抓住了长颈鹿的主要特征。
又如,《七只小鸡》写了一群惹人喜爱的小鸡,它们就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小朋友,有的娴静,有的好动,有的温柔,有的喜斗,甚至各有各的“绰号\',写得活灵活现。
小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小鸡写得如此生动逼真呢?一是因为小作者能够选择传神的细节去表现小鸟的外形与特点,二是小作者善于用自己的心理去揣度小鸡的性格?并且借用拟人的手法,写小鸡似通人意,把小鸡的不同性情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要抓住动物的特征,就要千方百计去熟悉动物,所以,必须细致观察,反复观察。
只有深入细致观察,才能把事物了解得一清二楚,进行准确具体的描写,达到写什么像什么。
比如写小鸟,就得从头到脚,从毛色,到神态,甚至生活习性,都加以仔细观察,既要看清它的一嘴一爪,又得留心它的一饮一啄,如此反复观察,下笔时才能历历在目;有时还要学会从视觉、听觉、味觉等方面进行观察,抓住其特征,辨析出描写对象的形态、声首、颜色以及生活习性等。
如《鸽客》一文,小作者描写鸽子的漂亮羽毛,写它颈上羽毛“好像能变换各种颜色\',写它“听到外面的哨声,就偏起脑袋听\',特别是写它“直往金鱼缸上飞,把头伸进水里洗了洗,还用嘴点点水洒到身上,擦了擦羽毛,把自己打扮得美丽极了\'•正是由于小作者观察得细致准确,才使入感到形象、逼真。
又如《鸡》一文,小作者不仅把鸡人格化,而且性格化了。
看,四只鸡,各有各的个性:金皇帝顽皮、勇猛,雪青懂事、听话;两只母鸡——黑玫瑰和芦花忙于下蛋、带小鸡。
作者不仅观察细致入微,而且善于作动态的描写。
金皇帝昂头挺胸踱方步的样子,抓虫子的神速以及两只公鸡打架的势,都描绘得十分生动。
能在一般观察的情况下,再通过比较来进一步发现观察对象的特点,才称得上善于观察。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种事物都有它不同于其它事的突出之处,即使是同一事物,也各具特征。
如果我们将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就容易准确地抓住特点,因为物的特征往往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
例如《喜鹊筑巢》一文的小作者,首先观察喜鹊筑巢时的神态、动作、叫声,然后发现了喜鹊外形的“独特之处”,接着与春燕、麻筑巢进行比较,这样,喜鹊筑巢的特点就突出了,喜鹊是再有高超本领的‘建筑专家’,这一结论的得出也就顺理成章。
其次,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描写自己喜爱的动物,目的不在于状物,而是通过状物!描绘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情,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同学们如果读过《荔枝蜜》这篇文章,一定会被文中所描绘的小蜜蜂所感动,特别是读到工蜂最多活6个月的语句,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和作者产生共鸣,赞叹小蜜蜂是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确实如此,小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却是极好的东西。
情是文的根,文章贵在有惰。
写人记事自然要融情于叙事中,描写小动物的文章也要寄情于字里行间。
如《我的小刺猬——“新新\'》的小作者,由于对小剌猾十分喜爱,因此他才会怀着浓烈的兴趣去观察小剌猾的一举一动,才在行文中洋溢着一种极为深挚的情感。
该文多处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小剌猾当成“我\'的“亲密伙伴,还不时地用第二人称“你,来呼唤小剌猾,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盎然的童趣。
情真而意切才能在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自已的爱憎,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又如香港小学生蓝沁写的《小黑的一生》,小作者虽然写的是一只小狗,但因为全文灌注了小作者对小动物的感情我们也觉得这小黑果真是小作者在家中重要的一员了。
经过小作者细致的描述,把小黑人格化了。
它像母亲一样养孩子,那四只仿佛不是小狗,而真是四个顽皮、天真的小娃娃。
写小黑的“母爱\'也很细腻动人。
正因为写出了小黑爱小狗之情,所以当写小狗离开小黑的时候,就能烘托出小黑那可怜的心境了。
狗未必有人一般的情绪,但透过小作者的笔,却把它们写得活灵活现了。
《养龟小记》也是一篇洋溢着儿童情趣的好作文。
文章写了几只小乌龟都很有特色。
小作者由于无知,烫死了一只小乌龟,由于有心,医好了一只受伤的小乌龟,由于善良,救下了两只小乌龟的生命。
在养龟中,小作者时而难过,时而内疚,时而伤心,时而喜悦,寄情于文,童心可掬,爱心可敬。
再次,要言之有序。
描写动物和观察动物一样,也要有个顺序,或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外到内,或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由具体到抽象,由原因到结果,由特殊到一般。
行文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例如《我养青蛙》一文,开头写小作者养了三只青蛙,接着写在养青蛙的过程中,注意观察青蛙的生活习性,最后写青蛙是益虫,“我\'终于放了青蛙.从养青蛙——观察青蛙——放青蛙,顺序写来,层次清楚,详细得当。
小作者开头写养青蛙,只用一句话,中间写观察青蛙,则用了五个自然段,详细地叙述了观察过程,文章的结尾也写得简略,详得必要,略得合理。
又如《神奇的鸟会》写的是小作者自己在暑假中的见闻.文章紧紧围绕“神奇\'二字渲染、铺陈,先写进“凤形山\'未见其鸟,先闻其声:再写鸟的盛会,鸟儿们围火而降,小鸟钻衣袖,刘伯伯撒米抓雀,情节跌宕新奇,文笔曲折有致,描写也很生动。
读者好像置身于这神奇的世界中,与小作者一道饱览这奇异景象。
最后,语言要准确、生动。
准确,才能逼真、生动,才有吸引力。
三年级小同学孙明华写的《小花猫照镜子》一文,由于小作者掌握的词汇比较丰富,运用词语的能力较强,能够选用准确而恰当的词语,对小花猫的神态、动作加以描写,写猫的神态用“抬起头\'、“竖着两只小耳朵\'、“弓着腰\'、“毛都耸起来了\'、“咧着嘴\'、“前爪去挠\';写猫“看’,这个动作,就用了“望\'、“瞪\'、“瞅飞写猫跳、跑的动作,用“蹦\'、“蹄\'、“跑\',都很有分寸。
而彭瑛写的《小花猫》,当写到小花猫见到老鼠在地洞口伸出头时,小花猫的神态是四肢“前低后高\'、“背弯得像一张号\',胡子“根根竖起,’,“嘴咧着,露出两排像钉子似的牙\',以“最快的速度扑了过去,用锐利的爪子紧紧抓住小老鼠的脖子......\',把猫抓老鼠的情景写得那么具体而形象。
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能使文章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如裴海生同学写的《爷爷家的鸟语》,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鸟的天堂,使我们聆听了一支支“雄浑的合唱”,“多部的乐章”,“高亢激越的主歌\'和“委婉低回的旋律”,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这种艺术效果的产生是与小作者掌握生动丰富的修辞手法分不开的。
文章还引用了“两个黄鹉鸣翠柳\'、“上见芦花点头,下见蟛跻砌楼\'这些诗句,创造了一种迷人的意境,而小作者对那只“积伶积俐的黄鹂,则采用拟人的写法,用“郁郁寡欢\'、“破啼为笑\'、“银铃般笑声\'等,传神地表现出了鸟恋树林的感情,为文章平添了许多生趣。
2、课后修改作文四、写作修改1、把全班同学分成4人学习小组,先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改掉错别字,达到句顺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