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原文翻译及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
以晏殊词《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范仲淹《渔家傲》的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原文】渔家傲——[宋]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陽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仄韵。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塞下:边界险要地方,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陽雁去:是“雁去衡陽”倒文,意思是雁儿向衡陽飞去。
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市,湖南衡陽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留意:留连之意。
四面边声:四面八方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一声。
连角:紧随着军中的号角。
连,紧随。
千嶂里:在重重高山环抱中。
嶂,像屏障一般的山峰。
长烟:荒漠上的烟。
燕然未勒:指未彻底击溃敌军,取得全面胜利。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在石头刻字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无计:没有办法。
羌管悠悠霜满地:笛声悠扬,寒霜满地。
羌管,笛子出自于羌(古代少数民族)地,故称羌管。
不寐:睡不着。
【翻译】边境上的秋天风景与内地完全不一样,向衡陽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紧随着号角响起。
在重重高山的环抱中,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年老酒,思念远隔千山万水的家乡,可是燕然山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想回家也毫无办法。
夜里,羌人的笛声忧怨绵长,寒霜像月光一样的撒满大地,令人不能入眠,一年又一年,将军的头发白了,战士泪流干了。
渔家傲原文及翻译【优秀8篇】

渔家傲原文及翻译【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渔家傲原文及翻译【优秀8篇】Copyright©20XX-2022 语文迷版权所有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8篇《渔家傲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及翻译注释

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及翻译注释李清照渔家傲原文【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①。
仿佛梦境归帝所②。
闻天语③,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④日暮,学诗谩有⑤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⑥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⑦!李清照渔家傲【注释】①星河:银河。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指大风吹动帆船在河中颠仆。
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③天语:天帝的话语。
④嗟,慨叹。
⑤谩有:徒有,空有。
⑥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⑦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
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传说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李清照渔家傲译文佛晓时大风狂舞,天空连接着那象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
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
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
我仿佛梦中回到了天地那儿,听到天帝好意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还很远,可现在已到了黄昏,我学诗空有惊人的句子。
大鹏已经高翔在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不要停下,把我的帆船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李清照渔家傲【赏析】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声声慢》、《醉花阴》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
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含蓄、委婉的。
但是在她的词作中也有一首风格特殊的《渔家傲》,这是一首豪放的词,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中所没有的,就是北宋词中也很少见。
一位婉约派的女词人,而能写出这样有气魄的作品,确实值得注意。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
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
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词里描写过大海。
“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
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
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全文作者翻译赏析[译文]饮一杯陈酒思念着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还没有刻上平胡的功绩,何时可以回归家乡无法预计。
[出典]范仲淹《渔家傲》注: 1、《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注释】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3、【译文】1: 边塞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着紧闭的孤城。
饮一杯陈酒思念着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还没有刻上平胡的功绩,何时可以回归家乡无法预计。
羌族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远征之人不能入睡,将军和士兵们的头发花白,战士纷纷洒下眼泪。
译文2: 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日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刚。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
译文3: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画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渔家傲范仲淹原文及翻译

渔家傲范仲淹原文及翻译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渔家傲范仲淹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注释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
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
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

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 李清照(1084年3⽉13⽇-1155年),号易安居⼠,宋齐州章丘(今⼭东济南章丘西北)⼈,居济南。
宋代⼥词⼈,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才⼥”之称。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李清照《渔家傲》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渔家傲》作者是宋朝⽂学家李清照。
其古诗全⽂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暮,学诗漫有惊⼈句。
九万⾥风鹏正举,风休住,蓬⾈吹取三⼭去。
【翻译】 满天晨雾云涛,⽔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数的船⼉在舞动着风帆。
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 我告诉天帝,⾃⼰的前途茫茫,⼈⼜⽼了,空有⼀肚⼦才学,却毫⽆⽤处。
九万⾥长空⼤鹏鸟正展翅⾼飞。
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叶轻⾈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鉴赏】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描绘了⼀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接”“连”两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幅波澜壮阔画⾯,写出了动感,写出了⽓势。
“星河”“转”和“千帆”“舞”写出了⼤⽓,写出了磅礴。
在这磅礴⼤⽓之中,乘船⼈⾃然也就⼤⽓了。
⽔天相接,星河欲转,船摇帆舞,既有⽣活的真实感,⼜有梦境的虚幻,虚实结合,巧妙⽆⽐。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写词⼈仿佛梦见天帝,天帝殷切地问她:“你打算到哪⼉去呀?”看似平常⼀问,然⽽这温和与殷切同现实中置⼈民于⽔⽕、畏敌如虎狼、只顾⾃⼰⼀路奔逃的⾼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照。
“我报路长嗟⽇暮,学诗漫有惊⼈句。
”下阙开头写词⼈回答天地的问话,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过渡语。
“路长”、“⽇暮”是词⼈晚年孤独⽆依的痛苦经历。
“嗟”,感叹⾃⼰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胥“吾⽇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九万⾥风鹏正举。
渔家傲翻译和原文

《渔家傲》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巴子城头青草暮。
巴山重叠相逢处。
燕子占巢花脱树。
杯且举。
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雪路。
君家正在吴门住。
赠我柳枝情几许。
春满缕。
为君将入江南去。
译文渝州城头长满暮春的草,在重重巴山我俩相逢。
你先回到故乡好比燕归定巢,而我还留在异乡如花儿脱离树木。
酒杯暂且频繁举起别停下筷子。
瞿塘江水宽广很难渡过。
在天外苏州连着清雪的路,你家恰好住在苏州。
你折柳送我真是情深意重。
满眼绿色的柳树随风舞蹈,一直送你到江南。
注释渔家傲:词牌名。
程公辟:名师孟。
曾提点夔州路刑狱(主管一路司法刑狱和监察的长官)O巴子:指渝州,周代为巴子国,即今之巴县。
巴山:东汉末刘璋在四川置巴郡(巴县)、巴东(奉节垦)、巴西(周中县)三郡,合称"三巴"。
这里的巴山指巴子一带。
占巢:相传燕子在立春后清明前从南海飞回我国。
燕子有飞回原栖息地住旧巢的习性。
花脱树:指花开后花瓣从树枝上落下。
瞿塘:瞿塘峡。
吴门:今苏州市。
清雪(Zha):指雪溪,在今浙江吴兴。
春满缕:指刚折下的柳枝,春意盎然。
将:持,氧江南:泛指二人的家乡。
赏析:这是作者为友人程公辟赠别之作而写的和词,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风味的词。
发端三句指出分别的地点、时间和景色。
巴子即今之巴县,渝州附近,周代为巴子国,与巴东、巴西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
先说眼前巴子城头碧草萋萋,正是"斜阳暮暮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柳永《引贺行》)。
再写远望重峦叠翠,那是两人相逢之处。
"燕子占巢"形容当时双燕归来,接着写花开又复花落,春去夏来,时光如水;人事变迁,亦复如此,曾几何时,相爱的人相逢而又将别。
〃杯且举〃两句,写饯别宴上,送行者劝君更净杯酒,祝君能得平安旅。
瞿塘峡,即"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奔流电源,舟人为之恐惧〃(《太平寰宇记》)。
此峡夔州(今奉节县)之东,滩石险阻,猿鸟哀鸣,是民歌《竹枝》的流行地。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释】:①沈:同“沉。
②绿蚁: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翻译】: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
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
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
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
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
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
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赏析】:《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
此诗吟咏寒梅。
上阙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阙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
写梅即写人,赏梅亦自赏。
全词由月光、酒樽、梅花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赞颂了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
这首词,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写得如梦如幻,空灵优美。
与前人的咏梅诗词相比,此词艺术上有所创新。
词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从正面刻画梅花形象。
在对寒梅作了总体勾勒之后,又以生花妙笔点染其形象美和神态美。
同时,此时做到了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
【阅读训练】: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3、这首词中词人着意刻画出梅花的什么特点?(2分) 4、词人为塑造形象运用了很多手法,你对其中哪一种手法的运用感受最深?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家傲原文翻译及赏析
《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下面小编整理了渔家傲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渔家傲》译文及注释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
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
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
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