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一章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共66张PPT)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活动探究一: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点燃前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时
点燃后 活动探究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知识点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体现了化学实验的学习规律。观察顺序及探 究角度如下: (1)点燃前(变化前):注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探究其硬度、 密度、气味、是否溶于水等。 (2)点燃时,观察燃烧过程(变化中)。
题型一 运用对比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例1 当你学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后,根据教材提
供的资料,请你运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教室内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
较高。
解析
证明教室内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高,通过对比教室内、
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可。
答案
实验步骤 取两个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好。一个 实验现象 盛有操场上空气的集气 实验结论 教室内二氧化碳
(3)熄灭后:产生白烟,能否点燃。 (4)结论: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通过产物验证
得知,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石蜡+
氧气 二氧化碳+水,读作: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
注意 区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 体、生成沉淀等;实验结论是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到的归纳性描述。
错因分析 解题时要注意实验现象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
论是通过现象推出的结果,否则易错选B、C;蜡烛燃烧时,罩在蜡烛火焰
上的烧杯内壁会形成水雾,勿与蜡烛熄灭后冷凝成白烟混淆,否则容易 错选D。
知识点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进行科学探究实验,不能体现化学学科特点的是 ( A.关注物质的性质 C.关注物质的变化 B.关注物质的用途 D.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
化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件

化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pt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介绍•蜡烛和燃烧的基本知识•实验探究•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反思和拓展目录01介绍本课件主要探讨化学中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相关知识。
课程主题适用对象学科领域适用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学习化学时使用。
本课件属于化学学科领域。
03课程背景0201通过学习本课件,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蜡烛及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掌握燃烧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类型,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目的本课件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燃烧现象和化学反应的本质,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意义目的和意义学习目标掌握蜡烛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掌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焰、烟和气味等燃烧现象的基本概念。
理解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及基本原理。
学会观察和分析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02蜡烛和燃烧的基本知识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油蜡或蜂蜡,这些蜡状物质在空气中容易燃烧。
蜡烛通常由棉芯或石蜡芯制成,棉芯吸水性较好,燃烧时火焰较为稳定,而石蜡芯则具有较高的熔点,燃烧时间更长。
蜡烛的组成1燃烧的定义和条件23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就会发生。
03蜡烛燃烧时也会产生少量未完全燃烧的气体,导致蜡烛熏黑房间的墙壁或天花板。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01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油蜡或蜂蜡,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02蜡烛燃烧时还会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但浓度较低,对人体影响较小。
03实验探究实验目的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颜色、气味和烟尘探究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学习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蜡烛燃烧时温度的变化实验材料和设备火柴或点火器温度计实验记录表蜡烛烧杯计时器010203040506实验步骤和观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写实验记录表使用温度计测量蜡烛燃烧时的温度变化当蜡烛燃烧稳定后,测量蜡烛火焰的高度,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尘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将蜡烛固定在烧杯底部使用火柴或点火器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火焰颜色、气味和烟尘04实验结果和讨论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设备蜡烛、火柴、烧杯、温度计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1 蜡烛燃烧实验探究课件12张(共12张PPT)

水和
中倒入少量澄清石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生成。
灰水振荡。
变 浑浊 。
4、熄灭蜡烛时
①熄灭蜡烛有白烟 白烟是石蜡蒸气冷
从烛芯飘出;
凝成的 固体小颗粒 ,
说明蜡烛燃烧时先 ②用火柴点燃刚熄
由 固 态变成 液 态, 灭时的白烟
再蒸发成石蜡蒸气, 蜡烛 重新点燃 。
而后燃烧。
知识巩固
1.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C )
课题01.2.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小 学 环 境 教 育活动 实施方 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 教 育 部 《 中小学 环境教 育大纲 》和《 黑龙江 省人民 政府关 于进一 步加强 全民环 境 教 育 工 作 的决定 》为指 导,树立 可持续 发展的 理念,全 面落实 环境教 育课程 计划, 通 过 创 建 “ 绿色学 校”,广 泛开展 环境教 育活动 ,切实培 养学生 环境意 识,养 成良好
外焰 层黄色且明亮 内焰 层较暗, 焰心 层淡蓝色。
结论
石蜡有 可燃 性
②取一根火柴, 焰心 部分基本不变色
迅速平放在
而 外 焰部分碳化变黑
火焰中,
2S后取出
外焰 温度最高 加热时应用 外焰 。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③用一干燥烧杯, 烧杯内壁
石蜡燃烧
罩在火焰上方片刻 ,取下迅速向烧杯
有
水珠 生成, 有
气体成分可能是什么? 做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丙同学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设计实验: 将短玻璃导管换成长玻璃导管插入焰心, 用冰冷湿毛巾捂住导管上端,点燃导管口。
1.2.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元8. 素气的体化中合混价有为水-蒸2,气根和据其化他合杂物质中气元体素,化提合纯价时代先数除和去为其0可他知杂,碘质元气素体的,化后合除价水为蒸+气5;。检(4)验Na气N体O各2中成N分元时素,显先+3检价验,该水化蒸合气物,名后称检为验亚其硝他酸气钠体。。
|学能科力渗提透升|小灯泡逐渐变暗至熄灭,再逐渐变亮
外焰
现象
内焰
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光
焰心
结论
蜡烛的熔点 低 , 具有 可燃性 性
火焰分 三 层, 外焰 焰最亮
知识精讲
燃着时:②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 s后取出物质的量浓度
C
Na+、K+、AlO2-、NO3- 逐滴滴加盐酸,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消失
7白.(磷1)不P2能O燃5 烧(2,铜)N片a+上的(3白)O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图示烧杯中的蜡
4烛.D一段[解时析间]后复熄合灭肥,放料在中空含气有中氮的、蜡磷烛、正钾常三燃种烧元,素说中明的燃两烧种需或要三氧种气,。NH4NO3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料。
8移.A动的[解离析子]逐A图渐标增中多是,小一灯盒泡火的柴发,表光示情禁况止为带小火灯种泡;逐B图渐标变表暗示至禁熄止灭燃,再放逐鞭渐炮变;C亮图;发标生表反示应禁的止化吸学烟方;D程图式标是表H示2S禁O止4+放B易a(燃OH物)2。BaSO4↓+2H2O。
[3解.C析][解(1)析氯]化自钠然的界化中学,金式、为银N不aC易l,其与中其钠他元物素质和反氯应元,以素单的质相形对式原存子在质,铜量、分铁别易为和23其和他35物.5质,质反量应分,不数能较以大单的质是的氯形元式素存。在(2。)硫酸镁的化学式为MgSO4。(3)KIO3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PPT课件

⑥
2、看:
蜡烛燃烧,发光、放热,黄色火焰、分三层;
⑦
蜡烛由固体变为液体(石蜡熔化),一放热就熔化(熔点
⑧
⑨
低)立刻有学生补充有些还流到桌子,过会儿慢慢变成了 固体(石蜡凝固);冒黑烟。
⑩
⑪
3、罩:学生拿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玻璃片罩在火焰上, 发现玻璃片变黑、有点烫。
⑫
2020/3/23
13
过渡引入: 为什么玻璃片会变黑或看到黑烟?烟又是什
也要求与水比较大小,把蜡烛放到水中证明。最后还要强调要求与方
法,注意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多开口。学生自我评价时不会太勇跃,
应从方法上加以指导,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谈体会、谈收获,反思自己提出问题由否积极?
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吗?基本实验操作规范吗?分析问题思路是否清
2020/3/23
4
(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加深对物质变化和 性质的理解。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 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 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晰?掌握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吗?对学好化学有信心吗?等问
题。为以后开展“自我参照性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2020/3/23
10
三、说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蜡烛、杯子(装好水)、小刀、火柴、 玻璃片(干燥洁净) 教师:铁架台、漏斗、滴管、集气瓶(干燥 洁净)、毛玻片、澄清石灰水、蜡烛、火柴 (一)情景引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 话的引申义是歌颂教师,如果回到它的本义,蜡 炬最后是否真的成了灰,泪又是指什么?这便是 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课题2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精品ppt课件

新课讲解
【实验探究】 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闻一闻气味等。用小刀从 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 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并判断石蜡的密度与水的相比是小还是大。
新课讲解
【实验现象】白色不透明的圆柱状固体,有轻微气味;易切, 浮于水面,不溶解;质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D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 C.图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D.图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动画
【实验现象】蜡烛熄灭后,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火柴
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结论: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说明蜡烛燃烧时 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汽,而后燃烧。
新课讲解
归纳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归纳总结
新课讲解
②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 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向烧杯倒入澄清石灰 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点击画面 播放动画
新课讲解
(3)熄灭蜡烛“后”
观察蜡烛熄灭时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
新课讲解
解析: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 是化学变化;图1实验中根据火柴颜色的变化可比较各层 火焰温度的高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是为了验 证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 遇冷凝固的固体小颗粒。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剖析
例 观察蜡烛燃烧时,小明描述下列实验现象 中错误的是( D )
√ 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 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将烧杯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杯罩在火焰
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现象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直接观察到的,如发光、放热、 变色、沉淀、气泡等都可以通
烟是固体小颗粒,并且可以 燃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 体小颗粒。
【特别提醒】 在描述现象时需注意“烟”和“雾”的差 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而“雾”是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如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是石蜡蒸 气冷凝的固体。
【归纳总结】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 (3)实施方案; (4)评价结果,得出结论。
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
火药
事实上,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
果都离不开实验。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化学
实验的神秘面纱。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提问】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 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 析等,可以发现并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 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课后反馈总结 课本习题
练习与应用(P16)
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 题: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哪些是关于化学 性质的描述?
答:蜡烛受热熔化变成液态是物理变化,蜡烛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就是化学变化。蜡烛为 乳白色固态,难溶于水为物理性质,蜡烛具有 可燃性为化学性质。
过观察获得结论,生成物是经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pt课件

9
(二)燃烧时----对火焰温度的探究
实验现象
② 火焰温度 探究
外焰部位最黑, 焰芯部位基本不变色
实验结论
外焰温度较高, 焰芯温度较低
友情提示: 1、请注意将竹签平推, 2、请注意竹签停在火焰中2--3秒!
接近烛芯的位置!
10
(二)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石蜡熔化 发光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13
14
(三)熄灭后的现象 冒白烟,
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友情提示: 1、要顺着白烟的方向点燃 2、2人合作完成试验,一人吹灭
蜡烛,一人迅速划火柴点燃白烟
3、要等到石蜡融化时再吹灭蜡烛
15
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熔点
硬度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化学变化
发黄光
放热
颜色改变
生成气体
生成沉淀
16
作业 ·能力培养第8页7、8·
发光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性
7
友情提示 1、实验时应先将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 2、注意观察蜡烛、火焰及其周围有什么现象 3、燃过的火柴放入废渣缸 4、实验结束时应熄灭!!蜡烛
8
(二)燃烧时----伴随的现象
实验现象
石蜡熔化 发光
① 伴随 的现象
放热 冒黑烟 火焰分三层, 外焰最亮,内焰最暗。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17
18
19
颜色 沸点
状态
物理 性质
气味 密度
熔点
硬度
20
放热
发光化学 变化颜源自改变生成沉淀生成气体
21
实验现象 物理变化
实验结论
石蜡具有 性
可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