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市场失灵: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而上述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

表现方面: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公众的偏好不合理。

2、政府干预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失”。

3、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排他性(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和非排他性,竞争性(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和非竞争性。

4、财政: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主体:国家;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稳定和发展经济。

5、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6、财政职能(三大职能):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

7、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一国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

物价稳定: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

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平衡、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因为国际收支与国内收支是密切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同时意味着国内收支不平衡。

8、发展和增长的关系。

增长:指一个国家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

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简而言之,发展是一个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全面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的概念。

9、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3个层次

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财政支出总量效益;财政支出结构效益;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10、财政监督: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

11、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财政监督主体,财政监督范围(预算监督;税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财务会计监督;预算外资金监督)。

12、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解释其理由。

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其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政府主要是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纯公共物品。

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13、财政支出分类

1)按财政功能分类(按国家职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2)按经济性质分类(是否得到等价补偿):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14、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1)瓦格纳法则(阿道夫*瓦格纳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2)替代-规模效益理论(皮科克和威斯曼)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3)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15、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分析(论述)

宏观因素:1)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

2)政治性因素。1)政局是否稳定;2)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3)政府干预政策。

关键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1)坚决实行政企分开;2)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4)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3)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微观因素: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

16、社会消费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

共同:同属于购买性支出,即在必要的限度内,它们都是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而且。

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正是这种支出构成了财政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主要依据。

17、社会消费性支出: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

18、政府介入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论述)

1)减少贫困是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2)许多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是公共物品,其作用具有外部性;

3)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保险市场的缺陷是政府行为的第三个理论基础。

政府通过对这些领域的合理介入,可以产生在卫生医疗市场预期的4个结果:健康、低成本、满意度、公平。

选择政府介入的主要方面:

1)提供卫生医疗领域的纯公共物品和部分准公共物品,保证这些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和消费达到最优化。

2)纠正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缺陷,使医疗保险兼顾效率和公平。

3)补助穷人,使他们能够负担必要的保险,获得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

19、政府需要和能够对卫生医疗领域提供的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

20、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

1)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量的。

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