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管理
旅游管理中的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规划

旅游管理中的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规划旅游业是如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目的地的管理与规划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旅游管理中的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规划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
一、旅游目的地管理的重要性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要素,其管理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规划,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例如,开展文化活动、建设旅游设施等,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增加特色,提升其吸引力。
2. 保护旅游资源:旅游目的地往往依赖于其所拥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有效的管理和规划可以保护这些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从而确保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目的地管理不仅关乎资源的管理,还包括对旅游服务的管理。
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游客的满意度将得到提高,从而增加他们的回访率,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规划的实施策略1. 制定综合的目的地规划: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规划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相关部门应制定综合的目的地规划,明确目的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并确保规划的实施与目标的达成。
2.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保护好旅游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加强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避免破坏。
3. 引入专业管理团队:为了更好地管理旅游目的地,应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他们具备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运营旅游目的地。
专业管理团队可以帮助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
4. 加强旅游宣传与推广:旅游宣传和推广是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游客传递目的地的独特之处,吸引他们的兴趣。
5. 建设恰当的旅游设施:为了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旅游目的地需要建设相应的旅游设施。
第4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 《旅游管理学》PPT课件

4.1 旅游目的地管理相关概念
4.1.2旅游目的地管理
✓定义:通过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将旅游目控目的地 的运行机制,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活动,创造显著的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原则:突出特色原则、效益兼顾原则、合理布局原则、可持续发 展原则
➢ 按旅游目的地构成形态不同,可以划分为板块型旅游目的 地和点线型旅游目的地
➢ 按空间范围大小可以分为国家级旅游目的地、省级旅游目 的地、市县级旅游目的地和乡村级旅游目的地四种类型
4.1 旅游目的地管理相关概念
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
➢ 当地居民 ➢ 旅游者 ➢ 旅游企业 ➢ 政府部门 ➢ 其他利益相关者
4.2.1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概念
✓定义:旅游目的地营销是指区域性旅游组织通过区分、确定 本旅游目的地产品的目标市场,向现实或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 游目的地形象及相关信息,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诱导其前往 游览并产生旅游消费的活动
✓特点:营销效果的不易确定性、营销内容的宏观性和综合性 、营销目标的长久性、营销组织的多元性、营销范围的等级层 次性 ✓内容:(1)确定目的地能够向目标市场提供的产品及其总 体形象;(2)确定对该目的地具有出游力的目标市场;(3 )确定能使目标市场信任并抵达该目的地的最佳途径
4.5 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
4.5.3 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
✓旅游规划编制要以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旅游业发 展方针、政策及法规为基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 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 ✓旅游规划编制要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 产品为主体,以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 ✓旅游规划编制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区域协同,强调空间一体化发展 ,避免近距离不合理重复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旅游资 源的浪费
旅游目的地管理作业指导书

旅游目的地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旅游目的地概述 (3)1.1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与分类 (3)1.1.1 按地理位置分类 (3)1.1.2 按旅游类型分类 (4)1.1.3 按旅游级别分类 (4)1.2 旅游目的地的特点与功能 (4)1.2.1 独特性 (4)1.2.2 依附性 (4)1.2.3 可持续发展性 (4)1.2.4 休闲度假功能 (4)1.2.5 文化体验功能 (5)1.2.6 经济发展功能 (5)1.3 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5)1.3.1 发展历程 (5)1.3.2 发展趋势 (5)第2章旅游目的地管理体系 (5)2.1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5)2.1.1 概念 (5)2.1.2 目标 (5)2.2 旅游目的地管理体系的构建 (6)2.2.1 管理体系框架 (6)2.2.2 管理体系构建步骤 (6)2.3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实施与评估 (6)2.3.1 实施策略 (6)2.3.2 评估方法 (6)第3章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 (7)3.1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7)3.1.1 调查原则与方法 (7)3.1.2 资源分类与评价 (7)3.2 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7)3.2.1 规划原则与目标 (7)3.2.2 开发策略与措施 (7)3.3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3.3.1 保护措施与管理体制 (7)3.3.2 可持续发展策略 (7)第4章旅游目的地市场分析与定位 (7)4.1 旅游市场概述 (7)4.1.1 旅游市场的定义与特征 (8)4.1.2 旅游市场的分类 (8)4.1.3 我国旅游市场现状 (8)4.2 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8)4.2.2 旅游市场数据分析 (8)4.2.3 旅游市场趋势预测 (8)4.3 旅游目的地市场定位与战略 (8)4.3.1 旅游目的地市场定位 (8)4.3.2 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 (8)4.3.3 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实施 (9)第5章旅游目的地产品设计与创新 (9)5.1 旅游产品概述 (9)5.2 旅游产品设计原则与方法 (9)5.2.1 设计原则 (9)5.2.2 设计方法 (9)5.3 旅游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9)5.3.1 创新方向 (9)5.3.2 多元化发展 (10)第6章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10)6.1 旅游目的地营销概述 (10)6.1.1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基本概念 (10)6.1.2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目的与意义 (10)6.1.3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流程与关键要素 (11)6.2 旅游目的地营销组合策略 (11)6.2.1 旅游产品策略 (11)6.2.2 旅游价格策略 (11)6.2.3 旅游渠道策略 (11)6.2.4 旅游促销策略 (11)6.3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策略 (11)6.3.1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概述 (11)6.3.2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的优势 (11)6.3.3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策略 (12)第7章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与管理 (12)7.1 旅游服务质量概述 (12)7.1.1 旅游服务质量的内涵 (12)7.1.2 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 (12)7.1.3 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因素 (12)7.2 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管理 (13)7.2.1 质量管理原则 (13)7.2.2 质量管理方法 (13)7.2.3 质量改进措施 (13)7.3 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与危机处理 (13)7.3.1 安全管理措施 (13)7.3.2 危机预防与应对 (13)7.3.3 危机处理流程 (13)第8章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3)8.1 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概述 (13)8.1.2 旅游目的地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14)8.1.3 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的意义 (14)8.2 旅游目的地环境管理体系构建 (14)8.2.1 环境管理体系框架 (14)8.2.2 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制定 (14)8.2.3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14)8.2.4 环境管理措施实施 (14)8.2.5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4)8.3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策略 (14)8.3.1 绿色旅游产品开发 (15)8.3.2 生态旅游发展 (15)8.3.3 旅游资源合理利用 (15)8.3.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15)8.3.5 持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15)第9章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利益分配 (15)9.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与模式 (15)9.1.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 (15)9.1.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 (15)9.2 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机制 (16)9.2.1 社区参与决策机制 (16)9.2.2 社区参与运营机制 (16)9.2.3 社区参与利益分配机制 (16)9.3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与公平 (16)9.3.1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原则 (16)9.3.2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方式 (16)9.3.3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保障措施 (17)第10章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1 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 (17)10.2 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与问题 (17)10.3 旅游目的地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 (17)第1章旅游目的地概述1.1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与分类旅游目的地,简而言之,是指吸引游客前往游览、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的地域。
第三章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

二、编制管理
5、科学确定规划核心内容 ➢ (1)确定规划区主题 ➢ (2)提出旅游产品及设施的开发思路和空间布局 ➢ (3)确立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 (4)形成规划区的旅游发展战略
三、评审管理
1、明确评审参与单位 2、优化评审专家构成 3、规范规划评审流程
➢ 切实加强旅游规划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 ➢ 抓紧建立旅游规划专家库 ➢ 合理组成旅游规划评审专家组 ➢ 严格执行旅游规划的报批程序 4、严格审查规划成果
三、组织创新管理
➢ 规划资质管理完善化 ➢规划单位管理团队化 ➢行业合作常态化 ➢规划定位精准化 ➢模式创新持续化
走多元化、集团化的发展战略பைடு நூலகம்创新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的定义、特征、职能和编制等。 旅游目的地规划的编制从招标到评审备案的流程都有一套较为规范的 管理要求。旅游目的地规划编制管理包括招投标管理、创作管理、评 审管理、实施管理。创新管理着重从人才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 组织创新管理等方面突破。
四、实施管理
➢ 做好规划宣传工作 ➢ 明确规划实施主体 ➢ 确保重点项目落地 ➢ 构建规划协作机制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规划创新管理
一、人才创新管理 ➢ 实行旅游规划师制度 ➢ 联合培养规划编制人才
二、制度创新管理 ➢ 制度规范化 ➢ 决策科学化 ➢ 过程标准化 ➢ 项目人性化
旅游业的目的地管理与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业的目的地管理与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展,并对目的地的管理和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的地管理是指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全面管理和规划,以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提高整体旅游业的竞争力和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目的地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旅游发展规划的必要性。
一、旅游业目的地管理的重要性1.1 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管理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游览。
通过对旅游景点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可以改善景观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从而营造出更好的游客体验,增加旅游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1.2 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地管理强调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旅游目的地管理,可对旅游业进行规范和引导,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后续的旅游规划和项目提供基础。
1.3 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目的地管理可以使旅游业具备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通过协调各个旅游业者的合作,共同营造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更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整个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发展规划的必要性2.1 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效率旅游发展规划可以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效率,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投入产出比。
通过对旅游业的规划,可以合理规划旅游目的地的规模和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优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布局旅游发展规划可以优化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布局,协调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形成互补效应。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可以避免旅游资源的集中和过度开发,在不同区域间形成旅游资源的互补,提高整个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3 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旅游发展规划可以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减少对其的破坏。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的地规划:制定目的地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短期策略,包括确定目的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的布局,以及制定目的地发展的市场推广和宣传策略。
2. 目的地营销:制定目的地的市场推广和宣传策略,包括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目的地的特色和吸引力,吸引游客并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
3. 目的地产品开发:开发和改进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包括景点的设计和建设,开发旅游线路和主题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4. 目的地资源管理:合理管理和保护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包括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游客流量,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修复景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5. 目的地服务管理:提高目的地的旅游服务水平,包括提供优质的住宿、餐饮、交通、导游和娱乐等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
6. 目的地品质管理:提高目的地的品质形象,包括提升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塑造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氛围。
7. 目的地社区参与:与目的地社区合作,促进旅游业与当地社区的共同发展,提高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推动目的地发展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8. 目的地评估与监测:定期评估目的地的绩效和发展效果,进行旅游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监测目的地的旅游流量、游客满意度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及时调整和改进目的地的管理策略。
第2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概述

管理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游客满意度 旅游目的地环境质量 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 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
管理效果评价的方法
游客满意度调查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 旅游环境质量监测 旅游经济影响评估
提升旅游目的地管理质量
管理效果评价的实践意义增Βιβλιοθήκη 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添加标题
技术手段
旅游信息系统:提供旅游信息方便游客查询和预订 旅游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旅游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旅游数据挖掘:分析游客行为和旅游市场趋势为旅游目的地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旅游安全管理:利用技术手段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社会手段
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管理 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旅游市场和保护旅游资源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旅游目的地管理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效益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定义: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 形象塑造活动提升旅游目的地 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关键要素:形象定位要准确、 有吸引力形象宣传要多样化、
覆盖面广
营销管理策略
目标市场定位:确 定目标客户群体了 解其需求和偏好。
产品策略:根据市 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设计有吸引力的旅 游产品。
价格策略:制定合 理的价格提高性价 比吸引更多游客。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目标:包括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优化旅游目的地的资源配置、提高旅游 目的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内容:包括旅游目的地规划、旅游目的地开发、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目的地运 营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意义:有效的旅游目的地管理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当地旅游 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可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强游客的满意度。
第七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

2、本课程给出的概念 、
旅游目的地就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 旅游目的地就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具备旅 游者感兴趣的旅游吸引物, 游者感兴趣的旅游吸引物,集合旅游产品和旅游 接待设施等服务体系,为了满足旅游者食、 接待设施等服务体系,为了满足旅游者食、住、 娱等需求而构建的综合性区域。 行、游、购、娱等需求而构建的综合性区域。
(2)旅游发展规划的时序 )
根据规划时间的不同分为: 近期发展规划(3~5年) 中期发展规划(5~10年) 远期发展规划(10~20年)。
(2)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
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 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 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 旅业发展优先项目; 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一般是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旅游规划的层次
1、旅游的对象: 、旅游的对象: 是特定的区域、特定的资源、特定的项目。 是特定的区域、特定的资源、特定的项目。 2、按照区域与范围来,因斯克普 、按照区域与范围来,因斯克普(Inskeep E, , 1991)将旅游规划划分为: 将旅游规划划分为: 将旅游规划划分为 国际旅游规划 国家旅游规划 区域旅游规划 亚区旅游规划 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 设施用地规划 设施设计和特别研究
(5)设施设计 指为度假区、风景区、宾馆、餐厅、游客设施(如 游客中心)制定的建筑、景观和基础设施设计。 (6)专项研究 旅游经济影响分析、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评估, 市场分析、促销计划和发展项目制定等,
(三)我国旅游规划的种类
《旅游规划通则》将旅游规划分为 “旅游发展 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种。 1、旅游发展规划 2、旅游区规划
(3)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及分类
【思考判断】下列哪些是旅游目的地?
济南的红叶谷、趵突泉、香港迪斯尼乐园、 山东、夏威夷、中国、马尔代夫、亚太地区
一、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一)概念
旅游目的地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对 旅游客源市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基 础,以一定的行政管理为依托,形成旅游业 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协调 发展并能实现旅游者最终目的的区域。
2.按旅游活动的目的不同
观光旅游目的地是指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风景名 胜和人文古迹等资源性质和特点适合于开展观光旅 游活动的特定区域。 度假旅游目的地包括海滨度假目的地、山地温泉度 假目的地、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等类型。只要是指 那些旅游资源性质和特点能够满足旅游者度假、休 闲和休养需要的旅游目的地。 专项旅游目的地是指为满足特殊旅游需求(如探险、 修学、购物和专项研究等)而提供产品服务的旅游 目的地。
4景区型旅游目的地
景区型旅游目的地是旅游目的地的最小单位, 但不等于说所有的旅游景区都能构成旅游目 的地。 此类旅游目的地对一定规模的旅游客源市场 具有专门吸引能力,以大型旅游区为核心, 围绕其形成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 旅行社、旅游管理等配套要素集群,能够为 旅游者提供系统完备旅游服务。
旅游目的地把旅游的所有要素,包括需求、交通、 供给、管理和市场营销都集中于一个有效的框架内, 可以被看作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服务和设施中心, 即旅游目的地是旅游活动的中心。
基本要素 活动地点 文化设施 音乐厅 电影院 展览馆 博物馆与艺术长廊 剧院 运动设施 室内的和室外的 娱乐设施 赌博游戏厅 娱乐场 节日 夜总会 有组织的活动 次级要素 酒店与饮食设施 商业中心 购物设施 附加要素 交通便利与停车设施 旅游设施:信息中心、路标、向导、地图和宣传单 休闲环境 物理特性 古代纪念碑和雕像 教堂建筑 海港 历史传承下来的街区模式 有趣的建筑物 公园和绿色地带 水域、运河与河流 社会文化特征 民间传说 亲和力 语言 繁华和气氛 当地习俗与服装 安全
4.按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和发育程度不 同
成长型旅游目的地是指目的地发展处于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介 入阶段、探索阶段以及发展阶段,旅游人次显著增长,旅游业处于快速 发展之中的旅游目的地。 成熟型旅游目的地为处于旅游生命周期的稳定阶段或停滞阶段,旅游人 次增长缓慢,旅游目的地发展处于相对稳定局面的旅游目的地。
(二)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
旅游过境地
旅游客源地
旅游目的地就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 参观游览的地方。 旅游客源地是指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能 力,能够向旅游地提供一定数量旅游者的地 区。旅游客源地是与旅游目的地相对应的概 念,即旅游者产生的地方。 旅游过境地是指在长线旅游产品中,旅游者 在达到或离开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经 紧凑型目的地:空间位置相近、具有同等吸 引力且能满足互补性目的的旅游目的地或景 区之间容易通过产品纽带形成互相依赖的紧 凑型目的地关系。如华北旅游区。 松散型目的地:产品关联相对弱一些的旅游 目的地或景区之间则可以通过市场联盟形成 相对松散型的市场关系,共同实现旅游市场 的开发目标。 如西北地区。
3.按旅游目的地构成形态不同
板块性旅游目的地是指旅游吸引物相对集中,所有 的旅游活动都是以该核心区域的服务设施和旅游服 务体系为依托,并以这个核心区域为中心向周边辐 射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特定区域。如陕西就属于此 类型旅游目的地。 点线性旅游目的地都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导。是指旅 游吸引物分散于一个较大的地理空间区域内,在不 同的空间点上各个吸引物之间的吸引力是相对均衡, 没有明显的中心吸引点的区域。威海就属此类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的创建与发展
一、旅游目的地的创建
图: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与景点之间的关系
(一)、旅游目的地的基本要素
1.吸引物(Attractions)。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 到目的地的直接的基本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旅游 景区(点)是“第一产品(Primary Products)”。 自然环境中的特殊景观;人工建造的建筑物和景观,其 设计意图并不是为了吸引游客,但是时间的积淀令其充 满魅力,如教堂;专为吸引游客而设计建造的人工建筑 物和景观,如主题公园;特殊的活动,等等。 2.服务要素:即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具体包括: 康乐设施(Amenities),如住宿设施、餐饮业、娱乐设 施、零售业和其他服务设施;进入设施(Access),如 交通网络或基础设施。对潜在的市场具有合理的可进人 性
旅游目的地的基本要素
5.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服务要素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旅游目 的地的发展条件,这其中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 排污系统、道路系统等公用设施,医院、银行、治 安管理等机构以及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等将构成 “附加产品(Additional Products)”
旅游目的地的基本要素
3.管理要素:如地方旅游组织。一些重要的“无形” 要素,例如“亲和力”和“气氛”,都有助于目的 地形成良好的氛围。 当游客与居民问的友好关系破裂时,旅游目的地 发展的“恼怒”阶段由此开始,而他们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恶化将加速目的地的衰落及其生命周期的完 结。——道科西(1975)所指出的, 4.市场要素:拥有一定距离范围的客源市场。有一定 规模并包含多个社区等。
二、旅游目的地的分类
按照空间范围大小不同,分为:
国家旅游目的地、 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城市旅游目的地 景区型旅游目的地四种类型
1. 国家旅游目的地
国家旅游目的地是按照国际旅游市场的空 间格局来划分的,属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的 范畴。
2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可以分别从国际旅游市场 和国家空间范围层次两个角度进行划分: 从国际旅游市场看,区域性目的地可能包含 多个资源和属性相同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加勒比海区域旅游目的地包括了加勒比海周边地区 的古巴、牙买加、多米尼加等多个国家旅游目的地;
从国家空间范围看,该国范围内孕育出多种 不同的旅游资源特征,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 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3.城市旅游目的地
城市旅游目的地是从一个特定旅游区域空间 范围来划分的。城市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 和经济环境中产生、发展和演变的综合地域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