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鸡品质的方法
白羽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白羽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饲养白羽肉鸡是目前肉鸡行业中非常常见的养殖方式之一。
由于白羽肉鸡的生长速度快、能耐艰苦环境、抗病力强等特点,因此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然而,要养殖出高质量、高产量的白羽肉鸡,农民必须严格执行一系列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白羽肉鸡的饲料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方。
养殖户可以咨询专业饲料生产商或兽医,以确保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比例准确无误。
同时,根据鸡群体重的变化,灵活调整饲料配方。
2. 饲料供给:饲养白羽肉鸡时,应注意合理的饲喂量和频率。
饲料的供给应根据鸡群平均日增重、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等因素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刚开始喂养时会比较频繁,后期则要根据鸡群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3. 饲料质量:白羽肉鸡的生长与饲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可以提高鸡群的生长速度、提升肉质品质以及增强免疫力。
因此,养殖户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饲料品牌,并定期检查饲料质量,确保饲料没有霉变或污染。
二、环境管理1. 温度调控:白羽肉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在育雏期和生长期的前几天,要特别注意保持合适的温度。
初始的温度要在32-35摄氏度之间,每周降低2-3摄氏度,直到鸡舍内的温度与外界环境相同。
2. 通风通气:确保鸡舍内空气的质量是白羽肉鸡健康生长的关键。
鸡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排除湿气和有害气体。
养殖户可以通过安装风扇、通风窗和排气设备来维持空气流通。
此外,也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3. 鸡舍空间:鸡舍的空间大小需要充足,以确保每只鸡都有足够的活动和休息空间。
过大的鸡舍可能导致鸡群的互相碰撞,而过小的鸡舍则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理想情况下,每平方米可饲养8-10只肉鸡。
三、疾病预防与管理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户应按照兽医的建议,为白羽肉鸡提供合适的疫苗,建立健全的免疫程序。
硒酵母对肉鸡部分生产性能的促进作用

表 1 日粮 硒来 源及 其添 加水 平对 肉仔 鸡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产 性能 的影 响
注: 资料来源 : 盟委员会 (0 6 。肉鸡 4 龄 8 体重为 2 3 k 。 欧 2 0) 9日 . g 同一行内标有不同上标字母的数值间差异显著( <0 5。 P .) 0 基础 日粮 的含硒量 为 00 p . p mo 7 各 日粮组 肉鸡 的羽毛评价得分在 2 日 时差异显著,但 4 1 龄 2日龄时差异不显著。 。 B R : 代巴比妥酸 反应物 法(h b ri r c ec v bt c sa ,T A S。 TA S 硫 T i a t iA iR a t e u s n e s o buc d i S a A y B R)
1有 机硒
实际上 , 动物主要以蛋氨酸硒的形态从其 1 中摄 3 粮
取硒 C m s18)并且少量地 以其 它的硒 氨基酸形式 o b ,9 4,
的黄颜色要 浅于饲 喂含 0 5或 0 0 p . 1 . m亚硒酸钠型硒 3p
日 的肉鸡 。 粮 饲喂含 01 或 0 0 p . 5 . p m硒酵母型硒 日粮的 3 肉鸡 , 其肌肉的滴水损失百分率要小 于饲喂基础 日粮f 阴 性对照组) 的肉鸡 。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法(h bri r T i abt i o uc A i R ate u s ne s yT A S f T A S值 ) c ec v bt c s ,B R ) 即 B R d i S a A a 值 作为反 映鸡 肉脂质过 氧化作用和氧化性应 激的一个指 标, 饲喂含 01 p . p m硒酵母型硒 日粮 的肉鸡 , T A S 5 其 B R
烧鸡加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烧鸡的加工过程,掌握烧鸡的制作技术。
2. 探究烧鸡的口感和质量,分析不同加工方法对成品的影响。
3. 学习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配方和工艺,提高烧鸡的品质。
二、实验材料与器具1. 原料:鸡肉(选用肉质鲜嫩的肉鸡)、调料(食盐、味精、白糖、黄酒、生姜、大蒜、香辛药料等)。
2. 器具:烤箱、烤盘、宰杀刀、剪刀、煮锅、盛料盆、水勺、捞鸡钩、称量用具等。
三、实验步骤1. 原料处理- 选择健康、新鲜的肉鸡,宰杀后放血,浸烫脱毛。
- 清洗鸡体,去除内脏,保留食管和气管。
2. 腌制- 按配方比例称取香辛药料,放入盛有水的浸提锅中加热煮沸,熬煮约10分钟。
- 用双层纱布过滤去渣,滤液进入浸料缸中。
- 加入食盐、味精、白糖、黄酒等调味料以及增香添加剂,搅匀冷却。
3. 烫皮- 将腌制好的鸡放入62-65度的热水中浸烫约1分钟,使羽毛易于拔除。
4. 涂料- 按比例配置糖液,涂抹均匀于鸡的全身。
5. 油炸- 将上色后的鸡晾干,入170-180度的热油锅中炸2-3分钟,炸至鸡皮呈金黄色时,捞出控油。
6. 煮制- 将油炸后的鸡放入配好的卤水中,煮沸后文火慢煮,使鸡入味。
7. 冷却- 将煮好的鸡捞出,晾凉后切片即可食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口感分析- 烧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而不腻,具有独特的香气。
- 通过调整香辛药料的种类和比例,可以改变烧鸡的风味,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2. 质量分析- 烧鸡的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鸡肉熟透,防止细菌滋生。
- 在油炸过程中,要控制油温,避免鸡皮炸焦,影响口感。
3. 成本分析- 烧鸡的加工成本主要包括鸡肉、调料、燃料等,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控制进行调整。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烧鸡的加工技术,了解了不同加工方法对成品的影响。
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将不断优化配方和工艺,提高烧鸡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六、实验建议1. 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香辛药料的种类和比例,开发更多风味的烧鸡产品。
提高肉鸡品质的几种优质饲料添加剂

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在肉鸡肠 道内的繁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中草药提取物
促进生长
中草药提取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肉鸡 的生长。
增强免疫力
中草药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刺激肉鸡的免疫系 统,增强其免疫力。
改善肉质
中草药提取物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改善肉质,使肉更 加香味浓郁,口感更好。
要点二
残留风险
某些饲料添加剂如激素、抗生素等在肉鸡体内残留,可 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残留检测 ,制定合理的休药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γ-亚麻酸:具有抗炎症、抗过 敏和降血压等生理功能。
03
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 酸:促进脑发育和视觉功能。
02
功能性添加剂
益生菌
促进消化
01
02
03
增强免疫力
改善肠道健康
益生菌可以帮助肉鸡更好地消化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 转化率,从而促进肉鸡的生长。
益生菌可以刺激肉鸡的免疫系统 ,增强其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 生。
抗寄生虫药
总结词
抗寄生虫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 染,如球虫病、蛔虫病等。
VS
详细描述
抗寄生虫药包括抗蠕虫药、杀虫药等,可 杀灭或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减少肉鸡因寄 生虫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和疾病传播。使 用时应注意定期检查和轮换用药,以降低 耐药性风险。
05
优质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 长性能的影响
提高日增重
天然抗氧化剂
01
02
03
延长保质期
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抑制肉 鸡体内脂肪的氧化,延长 肉鸡的保质期。
改善肉质
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改善肉 质,使肉更加柔软、多汁 、口感更好。
鸡血蛋白粉在饲料工业的应用

鸡血蛋白粉在饲料工业的应用
鸡血蛋白粉是一种由新鲜鸡血经过低温干燥制成的高品质蛋白粉。
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肽和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增加肌肉重量、改善体质、促进消化吸
收等作用,在家禽、猪、奶牛等畜禽饲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提高免疫力
鸡血蛋白粉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等蛋白质成分,这些物质能够
促进动物的免疫力,并增强动物对各种压力和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家禽饲料中加入适量的
鸡血蛋白粉,能够提高鸡的存活率和生产性能,促进鸡群健康发展。
2.增加肌肉重量
鸡血蛋白粉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能够提高家禽的肌肉质量和数量,使鸡肉的产量增加,品质更佳。
在肉鸡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鸡血蛋白粉,能够有效促进肌肉
生长,提高肉鸡的出栏率和肉质。
3.改善体质
1.促进生长发育
2.辅助消化吸收
鸡血蛋白粉中含有多种酶类和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帮助猪群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饲料中
的养分,并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过程,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猪的生长效益。
在猪饲料中加
入少量的鸡血蛋白粉,能够有效改善猪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经济效益。
1.增加产奶量
2.促进营养吸收
结论。
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的作用

饲粮中添加外源酶在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方面的价值已得到家禽养殖业的广泛认可。
虽然家禽的胃肠道也会产生酶来帮助消化日粮的营养物质,但是其体内没有足够的酶来完全消化粗纤维,所以需要一些外源性酶来帮助消化。
很多饲料作物中都富含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其含量与饲料的营养价值成反比。
在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高的作物的营养价值。
非淀粉多糖酶是一种由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维生素组成的生物催化剂。
因为非淀粉多糖在家禽中的消化率很低,大部分通过排泄物排出。
在家禽饲料中使用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从而降低养分的排泄量,特别是氮、磷、锌和铜的过量排泄,最大限度地减少粪中养分流失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与玉米-大豆饲粮相比,在小麦、大麦、高粱或小黑麦饲粮中添加外源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非淀粉多糖能够结合大量的水,使食糜粘度增加,肠道黏度越高,粘滴量就越高,进而可能会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中引起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在家禽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来解决。
从营养、经济、健康和环境的多重角度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的作用王晓佳(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抚顺113123)摘要:非淀粉多糖(NSP)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在小麦、大麦、葵花籽粉、菜籽粕等谷物饲料原料中大量存在,由于家禽缺乏消化这些原料所必需的内源性酶,因此对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也限制了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原料在家禽中的应用。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添加非淀粉多糖酶,使其能够水解非淀粉多糖,进而使家禽能够利用这些非淀粉多糖,并提高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文章从肉鸡肠道,营养物质消化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综述了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肉鸡;非淀粉多糖;生产性能;消化率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515(2021)05-0040-04来看,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鸡生产中的使用将逐渐增加[1]。
如何提高肉鸡品质,提高肉鸡合格率的五大措施

如何提高肉鸡品质,提高肉鸡合格率的五大措施如何提高肉鸡品质?这是每一个养鸡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提出提高肉鸡商品合格率的五大措施,与养鸡业同行们共勉。
一、防止肉鸡腹水症肉鸡腹水症不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但在饲养过程中经常发生,其控制措施如下:1、改善鸡舍通风换气条件,特别在饲养后期。
2、每千克饲料中硒的含量不低于0.2毫克,维生素e也应增加。
3、早期发现腹水症时,在饲料中添加0.05%的维生素c,可以适当控制腹水症。
二、防止肉鸡外伤外伤也是导致出场肉鸡合格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肉鸡生长发育特别快,骨骼的结实程度降低,表现为骨质硫松而易发生骨折等外伤。
预防措施如下:1、驱赶鸡群时不要突然剧烈刺激,应柔和,避免碰撞等外伤发生。
2、抓鸡时应在晚上,把所有的笼具和饮水设备搬出,采用红光或蓝光,鸡的视力差,不走动,这样容易抓住。
3、尽量减少鸡的应激。
操作时应轻、稳,避免发出不必要的怪声,保持用阐环境的安静。
4、保证日粮中钙、磷、维生素d的供给。
三、减少肉鸡胸部囊肿胸部囊肿是肉鸡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肉鸡生产中最常见的疾病。
它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影响鸡体品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降低胸部囊肿的措施:1、加强垫料管理。
尽可能保持垫料松软并定期翻动垫料,防止垫料板结;保持一定的厚度,防止露出地面,避免鸡体直接与地面接触;尽量降低舍内空气温度。
2、合理搭配饲料,防止营养缺乏。
3、最好不要采用金属网面或铁丝笼饲养,如用要补加一层弹性塑料底网,可有效地降低胸囊肿的发生率。
四、严格防止肉鸡腿病随着肉鸡生长速度的加快,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引起腿病发生的原因很多。
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1、遗传性腿病:如烃骨软骨发育异常、脊椎滑脱症等。
应选择没有遗传性腿病的品种。
2、感染性腿病:如化脓性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性照明炎等。
防治措施为搞好鸡舍的卫生与消毒,最好每周带鸡消毒2次,痘情流行期增加消毒次数,防止某些传染性疾病引起的腿病。
不同烹饪工艺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不同烹饪工艺对鸡肉品质的影响作者:李一厚张萌君侯芳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05期烹饪是通过对食物的加工使食物由生到熟的一个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食物美味的基础上兼顾营养价值,最大限度保留食物营养。
对烹饪原料进行初加工、切配、调味、加热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烹饪活动。
现在鸡肉颇受大众喜爱,在烹饪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烹饪工艺,但不同烹饪工艺对鸡肉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如何利用烹饪工艺提高鸡肉品质,现已成为烹饪加工关注的焦点问题。
鉴于此,笔者从烹饪工艺出发,针对不同烹饪工艺对鸡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思考。
一、鸡肉烹饪前的处理方式鸡肉的做法有很多,炒、炖、煮、烤等均可,但无论何种做法,烹饪原料的加工都至关重要。
鸡肉本身会有一点腥味,腌制之后再进行翻炒,鸡肉也会变得更加香嫩、爽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物营养价值的降低。
将新鲜的鸡肉买回来之后冲洗干净,反复地冲洗几遍。
在购买的时候要可让商家将鸡肉剁成块,减少自己的劳动力。
洗好之后浸泡起来,在浸泡的过程中,将其他食材切好剁好。
在烹饪鸡肉之前,要将泡好的鸡肉沥干水分,然后用准备好的作料进行腌制,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二、烹饪鸡肉的常见误区营养学将肉类分为“红肉”和“白肉”,“红肉”是指畜肉类,包括猪、牛、羊肉等;鸡肉属于“白肉”,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并且脂肪含量低。
在烹饪鸡肉的过程中,有些常见误区应尽量避免。
误区一:鸡皮很油,含脂肪多,应在烹饪前去掉。
鸡皮很油是烹饪鸡肉的常见误区之一,烹饪鸡肉的时候对鸡皮的处理应综合来看,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对鸡皮处理不当会影响鸡肉的营养成分,烹饪前去掉鸡皮还会使鸡肉中的脂肪外溢。
所以,为了确保鸡肉的营养,正确的做法是在烹制后去皮。
误区二:鸡胸肉的脂肪和卡路里含量要比鸡腿肉低,所以鸡胸肉比鸡腿肉更健康。
这一认识误区有局限性,并不是绝对的。
鸡腿肉和鸡胸肉相比,造成脂肪和卡路里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鸡皮,其实只要把鸡皮去掉,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肉鸡品质的方法
1、添加天然着色剂
许多天然着色剂含有较高的氧化类胡萝L素和叶黄素,如在鸡饲料中添加,可使鸡的皮肤和脂肪呈金黄色或橘黄色,从而提高商品等级。
常用的天然着色剂及其添加量为:苜蓿粉5%,松针粉5%,刺槐叶粉5%,红辣椒粉O.3%,万寿菊粉0.3%,金盏花^k粉0.5%-07%,干橘皮粉2%-5%,紫菜干粉2%,牛粪干粉1%-2%,糠虾粉3%,蚕砂6%等。
此外,合成氧化类胡萝L、斑蟹黄、柠檬|S以及一些抗生素如土霉素、金霉素在鸡饲料中适量添加,也都能改善鸡肉、脂肪及蛋壳颜色。
2、添加调味剂
在育肥肉鸡的饲料中添加调味香料(如丁香、生姜、甜辣椒等)不仅能刺激鸡的食欲,还能改善鸡肉品质,使鸡肉味道更好。
并可以长时间地保持新鲜。
因为这些香料具有防腐和药物的双重功效,能改善鸡肉肉质,延长保鲜期、调味剂的配方如下:大葱、大蒜各10克、干酵母7克、姜粉、五香粉、辣椒粉各3克,味精、食盐各0.5克。
在出栏前10-15天按日粮0.2%-0.5%的比例在饲料中加入调味剂,拌匀后。
每天早晚各喂1次。
添加大蒜通常添加大蒜粉,添加量为日粮的2%,可使鸡肉变得更香郁。
因为构成鸡肉香味的重要成分,在鸡的配合饲料和一般饲料中较为缺乏,而在大蒜中含量丰富,鸡吃了掺有大蒜粉的日粮后,可消除其肉中带有的鱼腥昧,且对鸡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添加青贮饲料在80%的日常配合饲料中添加15%的青贮饲料,再加57%的植物秸秆类
饲料,可使圈养鸡的肉香味与天然放养鸡的肉香味一样,且可增加圈养鸡的抗病能力。
3、添加腐叶土
农家鸡由于啄食草类、腐叶、昆虫、蚯蚓、酵母菌和砂粒等,摄入营养非常丰富,极大地改善了鸡肉肉质。
在养鸡场中,将菜园或果园土壤表面的腐叶挖出,在常温下将其晒干后,以鸡饲料70%-80%青饲料10%-20%腐叶土5%-10%的配方,混匀后喂鸡,或按鸡配合饲料75%、牧草饲料15%、腐叶10%的比例混合,经充分搅拌均匀后作日粮喂鸡。
用这种方法喂养的鸡,其肉质和口感与农家鸡相近,蛋鸡产的蛋也与农家鸡产的蛋一样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