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1. SO2通入足量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B.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H2SO4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1∶1【答案】D【解析】 A.上述过程中,NO3-最终被还原的是NO,正确;B.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H2SO4,正确;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NO气体,正确;D.假设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可知: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3∶2,错误。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性强弱比较、反应现象及有关计算的知识。

2.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 g 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 mL0.5mol·L-1KN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FeSO4 + KNO3+ H2SO4= K2SO4+ Fe2(SO4)3+ NxOy+ 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计量数是:8、2、5、1、4、1、5【答案】D【解析】5.6g的Fe的物质的量是0.1mol,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1mol FeSO4,再加入50mL0.5mol·L-1 KNO3溶液,相当于溶液中存在0.025mol的硝酸,与亚铁离子恰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SO4与KNO3的系数比是0.1:0.025=4:1,0.1mol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硝酸根离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也是0.1mol,设硝酸根离子中N的化合价降低x价,则有0.025mol×x=0.1mol,所以x=4,则硝酸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是+1价,因此反应中的还原产物为N2O,A错误;FeSO4与KNO3的系数比是0.1:0.025=4:1,氧化产物是Fe2(SO4)3,还原产物是N2O,所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B错误;0.1mol硫酸亚铁转移电子数目是0.1NA ,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还原产物是N2O,则KNO3的系数是2,则FeSO4的系数应为8,K2SO4的系数是1,Fe2(SO4)3,的系数是4,N2O,的系数是1,根据元素守恒,H2SO4的系数是5,H2O的系数是5,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计量数是:8、2、5、1、4、1、5,正确,答案选D。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2015·山东莱州一中高三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2.(2015·合肥一中一联)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铁粉,充分搅拌后铁完全反应,同时析出0.1molAg。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Ag+>Fe3+>Cu2+>Zn2+B.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C.反应后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继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可以继续溶解3.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Fe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X+5Fe2(SO4)3+8H2O,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假设I-与KMnO4反应的氧化产物为I2),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程式中的X为2MnSO4B.氧化性:KMnO4>Fe3+>I2C.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30molD.AB段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BC段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4.(2015·重庆南开中学7月月考)已知2Fe3++2I-===2Fe2++I2、Br2+2Fe2+===2Fe3++2Br-。

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某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 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按Br2、Fe3+、I2的顺序氧化性逐渐减弱②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③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④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⑤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 .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5.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液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转化为亚硒酸(2HCl +H 2SeO 4=====△H 2SeO 3+Cl 2↑+H 2O),在亚硒酸溶液中通SO 2,有单质硒析出。

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

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

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1. 在实验室中常以草酸钠(Na 2C 2O 4)为标准液,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来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O 42—+MnO 4—+H +—→Mn 2++CO 2↑+H 2O 。

下列有关草酸钠滴定高锰酸钾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定过程中,高锰酸钾被氧化,草酸钠被还原B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草酸钠溶液C .该反应中,消耗的草酸钠与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D .为便于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时必须往体系中加入指示剂【答案】C【解析】C :+3→+4,被氧化,改变量(4-3)×2=2,Mn :+7→+2,被还原,改变量(7-2)×1=5,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所以在C 2O 42-前配5,MnO 4-前配2,再根据元素原子守恒:C 2O 42—+2MnO 4—+16H +===2Mn 2++10CO 2↑+8H 2O 。

草酸钠溶液水解为碱性溶液,故用碱式滴定管;高锰酸钾溶液本身有颜色,可做指示。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与滴定实验。

2.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答案】D【解析】A 项中,Cl 2过量,FeI 2完全反应,2Fe 2++4I —+3Cl 2 =2Fe 3++6Cl -+2I 2,A 错;B 项中,NaOH 足量,以Mg(HCO 3)2做为离子计量标准,正确离子反应方程式是Mg 2++2HCO 3—+2 OH —= MgCO 3↓+ H 2O+ CO ;C 项中,离子反应产物是HClO 和HSO 3-,HClO 是氧化性,而HSO 3-是还原性,二者不可能共存,故不正确。

3. 根据下表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中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只能是FeCl3B.氧化性强弱比较:KMnO4>Fe3+>Cl2>Fe2+C.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16 D.表中③还原产物是KCl【答案】C【解析】 Fe2+的还原性强于Br-,因此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优先氧化Fe2+,故其氧化产物有FeCl3,也可能有Br2,A、B两项错误;表中③发生的是“归中反应”,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氯气,D项错误;根据电子守恒配平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5Cl2↑+2Mn2++8H2O,C项正确。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作业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作业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B.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得到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D.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答案】D【解析】A.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A错误B.稀有气体既难得电子,又难失电子,B错误C.氧化性强弱是依据得电子能力的强弱,而不是得电子数的多少,C错误D.由Fe2+→Fe3+的转化,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必须加入氧化剂,D正确2.根据下列反应:①Ag2O + H2O2 = 2Ag + O2↑ + H2O②3H2O2 + Cr2(SO4)3 + 10KOH = 2K2CrO4 + 3K2SO4 + 8H2O判断:H2O2、Ag2O、K2Cr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rO4>H2O2>Ag22O>H2O2>K2CrO42O2>Ag2O>K2CrO4 2O>K2CrO4>H2O22【答案】B【解析】反应Ag2O + H2O2 = 2Ag + O2↑ + H2O中,氧化银做氧化剂,双氧水作还原剂,则氧化性Ag2O >H2O2,反应3H2O2 + Cr2(SO4)3 + 10KOH = 2K2CrO4 + 3K2SO4 + 8H2O中,双氧水做氧化剂,铬酸钾做氧化产物,则氧化性H2O2>K2CrO4,则氧化性顺序为Ag2O>H2O2>K2CrO4,故选B。

3.已知还原性I->Fe2+> Br-。

向含有I-、Fe2+、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所得溶液离子成份分析正确的是-、Fe3+、Cl-2+、Cl-、Br-2+、Fe3+、Cl-2+、I-、Cl-【答案】B【解析】本题可由氧化还原反应先后律解。

根据还原性I->Fe2+>Br-,向含有I-、Fe2+、Br-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I-先被氧化,其次是Fe2+,最后是Br-。

A.当溶液中含有I-,就不会出现Fe3+,故A错误B.通入氯气后,I-先被氧化,其次是Fe2+,当Fe2+存在时,Br-一定不会参与反应,氯气作氧化剂,对应产物是Cl-,故B正确C.当溶液中存在Fe2+时,一定会存在Br-,故C、D均错误4.往含Fe3+、H+、NO-3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SO2-3,充分反应后,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3++ SO2-3+ H2O = 2Fe2++ SO2-4+ 2H+++ SO2-3= H2O + SO2↑++ 2NO-3+ 3SO2-3= 3SO2-4+ 2NO↑ + H2O3++ 3SO2-3+ 3H2O = 2Fe(OH)3↓ + 3SO2↑【答案】C【解析】三价铁离子、硝酸根离子都具有氧化性,都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性强于三价铁离子,所以通入亚硫酸根离子,先与硝酸根离子反应,若亚硫酸根剩余再与三价铁离子反应,题干中亚硫酸根离子少量,所以只有硝酸根离子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H++ 2NO-3+ 3SO2-3= 3SO2-4+ 2NO↑ + H2O,C项正确。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质量比是
A. 3∶1
B. 1∶3
C. 2∶1
D. 1∶2
5.根据反应:2H2S+O2=2S↓+2H2O、 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 、 Na2S+I2=2NaI+S↓,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 弱,正确的是: ( ) A.O2I2S B.H2SNaIH2O C.SI2O2 D.H2O H2S NaI 6.在5KCl+KClO3+3H2SO4 3Cl2↑+3K2SO4+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 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
例1.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 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 “生命杀手”。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 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例2.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 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 (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
15.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 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 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 )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OH→NaCl B. H程一定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 HCl→MgCl2 B. Na→Na+ C.CO→CO2 D.Fe3+→Fe2+ )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试题答案及解析1. 常温下,往H 2O 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 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 2++H 2O 2+2H +="==" 2Fe 3++2H 2O 2Fe 3++H 2O 2 ="==" 2Fe 2++O 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O 2的氧化性比Fe 3+强,其还原性比Fe 2+弱 B .在H 2O 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 逐渐下降 C .H 2O 2分解的总方程式为:H 2O 2===H 2O +O 2↑D .H 2O 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 2+【答案】D【解析】A 项H 2O 2的氧化性比Fe 3+强,其还原性比Fe 2+强,错误;B 项这两个反应的总反应为2H 2O 2=2H 2O+ O 2↑,水增多,溶液的体积略增大(酸性减弱),溶液的pH 略增大,错误;C 项H 2O 2分解的总方程式为:2H 2O 2===2H 2O +O 2↑,错误;D 项在H 2O 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 2+,否则易导致H 2O 2的分解,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等。

2. SO 2通入足量Fe(NO 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 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 3--B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 3>Fe 3+>稀H 2SO 4 C .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D .假设通入的SO 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 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1∶1【答案】D【解析】 A .上述过程中,NO 3-最终被还原的是NO ,正确;B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 3>Fe 3+>稀H 2SO 4,正确;C .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NO 气体,正确;D .假设通入的SO 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可知:SO 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为3∶2,错误。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典型例题+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典型例题+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典型例题+作业一、“两强两弱”规律:规律: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1、判断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例1: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Fe2+、I--、Fe2+、Br--、I-、Fe2+ +、I-、Br-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例2: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Cl-<Fe2+<H2O2<I -<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SO2+2H2O=2Fe 2++SO42-+4H+ +SO2+2H2O=H2SO4+2HI +H2SO4=SO2↑+O2↑+2H2O++I2=2Fe3++2I-二、“高氧、低还、中兼”规律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只有还原性的是()A、Fe、Cl-、S2-B、Cl-、CO、Na+C、Fe2+、SO42-、NO3-D、Fe3+、O2、H2S三、“单强离弱、单弱离强”规律1、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____________;反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对应阳离子的________。

2、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__________;反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对应阴离子的_______。

应用:利用此规律可比较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四、“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价态归中”是指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原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总是从高价态与低价态反应后生成中间价态的物质。

1、利用此规律可准确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十种 比较方法及其强化练习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十种    比较方法及其强化练习

二十一、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十种比较方法一、根据失去电子和得到电子的难易进行比较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就越强;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就越强。

例如,还原性:Na<K,氧化性:F2>Cl2二、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比较:同一周期,自左而右,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相应金属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增强,相应非金属阴离子或者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例如第三周期,还原性:Na<Mg<Al, 氧化性:Na+>Mg2+>Al3+,氧化性:Si<P<S<Cl2还原性:P3->S2->Cl-或者SiH4>PH3>H2S>HCl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相应金属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相应非金属阴离子或者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例如第ⅠA族,还原性:Li<Na<K<Rb<Cs,氧化性:Li+>Na+>K+>Rb+>Cs+第Ⅶ族,氧化性:F2>Cl2>Br2>I2,还原性:F-<Cl-<Br-<I-,HF<HCl<HBr<HI三、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比较金属越活泼还原性就越强,相应的金属离子氧化性就越弱。

例如,还原性:K>Ca>Na>Mg>Al>Zn>Fe>Sn>Pb>Cu>Hg>Ag氧化性:K+<Ca2+<Na+<Mg2+<Al3+<Zn2+<Fe2+<Sn2+<Pb2+<Cu2+<Hg2+<Ag+四、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比较非金属越活泼氧化性就越强,相应的阴离子或氢化物的还原性就越弱。

例如,氧化性:F2>Cl2>Br2>O2>I2>S还原性:F-<Cl-<Br-<I-<S2- HF<HCl<HBr<HI<H2S五、根据难易律进行比较微粒的还原性越强,其相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微粒的氧化性越强,其相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A.基础训练1.在3Cl2 +8NH3 =6NH4Cl +N2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A、Cl2B、NH3C、NH4ClD、N22.在反应KI +5KIO3 +3H2S =3I2 +3K2SO4 +3H2O 中,被氧化的碘元素和被还原的碘元素的质量比是A、1:5B、5:1C、6:1D、1:63.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A、Br-→Br2B、Cr2O72-→Cr3+C、S2-→HS-D、NO3-→NO4.已知:2BrO3-+Cl2=Br2 +2ClO3-;5Cl2 +I2 +6H2O =2HIO3 +10HCl;ClO3-+5Cl-+6H+ =3Cl2+3H2O判断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 )A、ClO3->BrO3->IO3->Cl2B、BrO3->Cl2>ClO3->IO3-C、BrO3->ClO3->Cl2>IO3-D、Cl2>BrO3->ClO3->IO3-5.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2NaW + Z2= 2NaZ + W2B、2NaX + Z2 = 2NaZ + X2C、2NaY + W2 = 2NaW + Y2D、2NaZ + X2= 2NaX + Z26.用KClO3制氧气和用KMnO4制氧气,若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上述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A、1:1B、1:2C、2:1D、2:37.在xR2++y H++O2 =m R3++n H2O 的离子反应中,m 的值为( )A、2xB、4C、y/2D、2n8.元素从化合物中被置换成单质时,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B.提高训练9.下列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 )A、SO3→SO42-B、HCl →Cl2C、HCO3-→CO2↑D、Cl2→C l O-10.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A、SO2B、H2SC、H2SO4D、SO311.在3S+6KOH =2K2S +K2SO3 +3H2O 的反应中,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 )A、1∶3B、3∶4C、2∶1D、1∶212.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3个反应:①C+CO2 =2CO;②C+H2O =CO +H2;③CO +H2O =CO2 +H2,由此可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A、CO >C>H2B、CO>H2>CC、C>H2>COD、C>CO>H213.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Na + 2H2O = 2NaOH +H2↑B、2F2 +2H2O = 4HF + O2C、H2O+Cl2 =HCl =HClOD、2H2O2H2↑ +O2↑14.由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2A +B2 =2B +A2;2C +A2 =2A +C2;2B +D2 =2D +B2;可判断( )A、氧化性:A2>B2>C2>D2B、还原性:C->A->B->D-C、2A-+D2 =2D-+A2可进行D、2C-+B2 =2B-+C2不能进行15.对于反应14CuSO4 +5FeS2 +12H2O =7Cu2S +5FeSO4 +12H2SO4来说,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只有CuSO4作氧化剂C、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3:7D、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1:116.现有下列三个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 +8H2O若FeCl2溶液中含有I-杂质,氧化除去I-杂质可加入试剂( )17.有一不纯的铝样品中含有硅和铁两种杂质,现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等质量的气体。

已知在常温下,硅可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氢气。

则此不纯的铝样品中含铁和硅的质量之比为( )A.4∶1B.2∶1C.3∶1D.1∶118.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X由K、Cl、Cr元素组成.将1.892gX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 Cr2O72-可过量的KI中氧化出2.667g I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 I2+7H2O,如果取溶有1.892g X 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可得4.52g AgCl沉淀,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 )A K3Cr2Cl7B K3Cr2Cl5C K3Cr2Cl9D K2CrCl419.有如下微粒①Mg2+、②N2、③Cu2+、④Cl2、⑤Fe2+、⑥S2-、⑦Fe3+、⑧Al,其中只有氧化性的微粒是;只有还原性的微粒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微粒是。

20.在一定条件下,RO3n-与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O3n-+6I-+ 6H+= R-+3I2 + 3H2O ,推断RO3n-中n的数值为,R元素的化合价为,R是周期表中族元素。

21.Cl2和NH3能发生下列反应:3Cl2+8NH3=6NH4Cl+N2。

⑴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被氧化的NH3占参加反应的NH3的;氧化剂与作还原剂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⑵若有6.8g NH3参加了反应,则被氧化的NH3为g,生成氧化产物g。

C.能力训练22、(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

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 )A.SO2、H2O、N2、NH3B.N2、SO2、H2O、NH3C.N2、SO2、NH3、H2OD.H2O、NH3、SO2、N223、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A.2molB.1 molC.0.5molD.0.25mol24、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

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NaCl、NaClOB.NaCl、NaClO3C.NaClO、NaClO3D.NaClO3、NaClO425、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A.明矾净化水B.纯碱除去油污C.臭氧消毒餐具D.食醋清洗水垢26、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27、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方案一:将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mL(标准状况);方案二:将10a g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0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mL 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将有关的化学计量数填入答题卡的横线上):KMnO4+ FeSO4+ H2SO4= Fe2(SO4)3+ MnSO4+ K2SO4+ H2O⑵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式滴定管,理由是;⑶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以55.9计)⑷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②方案二(填“准确”“不准确”“不一定准确”),理由是。

28、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

⑴请将Au2O3之外谁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⑵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⑶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⑷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后布匹“脱氯剂”,Na2S2O3和Cl2反应的产物是H2SO4、NaCl和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9、⑴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C2O42-+__MnO4-+__H+=__CO2+__Mn2++__H2O⑵称取6.0 g含H2C2O4·2H2O、KOH、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

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NaOH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__变为__。

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③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

KHC2O4的质量分数为___。

D.奥赛一瞥30、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化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

⑴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⑶若用2.5g软锰矿(含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4的理论产量。

⑷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⑸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2C2O4反应完全,计算该KMnO4的纯度。

参考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例题解析】1.[解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答案] 氧化性:Br2>Fe3+>I2还原性:I->Fe3+>Br-2.[解析]由氢元素的质量守恒到反应的电子守恒【考题再现】1. A2.⑴NH4+、Fe2+,SO42-⑵(NH4)2Fe(SO4)•6H2O[或(NH4)2SO4•FeSO4•6H2O]【针对训练】1、B2、B3、A4、C5、BC6、A7、BD8、C9、B 10、A 11、D 12、D 13、A 14、BC 15、AC 16、D 17、A 18、C19、①③⑦;⑥⑧;②④⑤20、n=1 +5价ⅦA21、⑴Cl2NH31/4 ⑵1.7g 1.4g22、C23、D24、B25、C26、B27、⑴Mn:+7→+2,改变数为5,Fe:+2→+3,改变数为2,根据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所以在Fe2(SO4)3前配5,MnSO4强配2,然后在根据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